第七大陆

剧情片其它1989

主演:比吉特·道尔迪特尔·贝尔讷Leni Tanzer乌多·萨梅尔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播放地址

剧照

第七大陆 剧照 NO.1 第七大陆 剧照 NO.2 第七大陆 剧照 NO.3 第七大陆 剧照 NO.4 第七大陆 剧照 NO.5 第七大陆 剧照 NO.6 第七大陆 剧照 NO.13 第七大陆 剧照 NO.14 第七大陆 剧照 NO.15 第七大陆 剧照 NO.16 第七大陆 剧照 NO.17 第七大陆 剧照 NO.18 第七大陆 剧照 NO.19 第七大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前半部分的忍耐,后半部分的疯狂,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故事。

长篇影评

1 ) 冰川三部曲:在平静之中等待着暴力来临

哈内克的影片,其实早就看过,《钢琴教师》曾名动一时,《隐藏的摄影机》也让人赞叹。当我真正记住哈内克的名字,则是从《白丝带》开始。那种冷静,那种不动声色,那种平静之下的罪恶,想来让人不寒而栗。由是,开始关注哈内克,开始关注他的电影。他的《冰川三部曲》也才开始看。

我看这三部曲的顺序,恰好与他拍摄时间的相反。我是先看了《机遇编年史的七十块碎片》,然后是《班尼的录像带》,最后才看的《第七大陆》。这三部影片,应该都是来自于真实的事件,有着强烈的纪实感,同时又甚为冷峻,有着一种金属感,就如阴影之中,钢质的材料所发出的幽幽的冷光,让人在平静之中变得烦燥,从烦燥中生出不安,从不安中感觉到胆寒,最后不禁悲从中来。

闪着金属光泽的冰冷世界

哈内克在冰川三部曲中,始终关注的就是中产阶级,那个让他痛恨的、总是一成不变的、缺乏情感的中产阶级。他的世界,总是一个冷漠的世界,人的关系显得很疏离,即使是亲人之间交流,也趋于程序化。

《冰川》中的世界,宛若一个机械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准确无误,一切都是那么循规蹈矩,一切都是那么刻板,一切的感情都深埋于冰川之下,相互之间很少情感的流动。在三部曲的首部《第七大陆》中,这一点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事情逆转之前的三年时间,影片中的那个家庭表面看来平静祥和,实则生活已如事先设计好的程序一样,年复一年,没有任何的变化。每天同一时刻闹钟响起,不情愿地起床、梳洗,再叫小孩起床,然后一家人坐在餐桌边早餐,连每天吃的饭,相互间的问候都一模一样。然后是开车上班,晚上返家,每天同样的程序。这样的生活,学习德语时经常能在视频中见到类似情景,这是一个德国或者奥地利的标准家庭模式。

在《班尼的录像带》中的家庭,也是如此。父母整天忙着自己的工作,两人有着体面的职业,有着较高的收入,但却无暇照应孩子,孩子每天都自己一人呆在家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对于孩子的要求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孩子可以得到他所得到的一切东西,然而最需要的情感却得不到。他每天放学后的时光,就在玩摄像机中度过。一遍遍地看血腥的屠杀猪的录像,录下家外面街道的每一刻场景,并从出租店里去租暴力录像带。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极端的空虚、极端的百无聊赖,即使晚上父母回家,与其也很少的交流,况且父母还经常在周末离家,将他一人留在家里。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如何地成长,就可想而知了。

《机遇编年史的七十一块碎片》纪实性更强一些,描写的不是一个家庭,而是一个事件。不过,影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却都面临着沟通的困难,特别是亲人之间,更是如此。用哈内克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越亲近,越少交谈”。角色要么是个孤儿,要么就是收养着孩子。要么是与老妻缺乏交流,心中有爱却难以表达;要么就是独居的老人与子女之间有着隔阂……

人人无言以对,就如冰冷的机械世界。人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其实已经无法与他人和谐地相处,最好一点小小的波折,就会酿成天大的灾难。

无聊刻板中刀锋突现

如果哈内克的世界仅是发出金属的光泽,那么这样的世界虽然缺少情感,但并不残忍可怕。但哈内克永远不是这样的人,他不是一个追求平静的人,虽然他的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平静中度过,都是刻板而无聊的生活。他有着锋利的解剖刀,有着有异于常人的冷静与坚决,对着血腥与暴力,也有着相当的偏好。前面的平静,只是为了后面的陡变做铺垫;观众在昏昏欲睡之中,等来的是迎面一刀,突然迸发出来的鲜血,会让你魂飞魄散。他就像传说中的江湖高手,突然之中给出出人意料的致命一击。

《机遇》一片中,看似一地的碎片,互无关联,一切都是毫无逻辑地发展着。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家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故事之间也没有交汇,各自在其轨道上发展着,就像无数多的线头,在空中散开,头绪繁多,却无交叉。也如散落一地的碎片,只是映照出自己那个碎片里的故事。然而,这些线头,这些碎片,最后却都交汇于男主角那里。随着他那平静之中的爆发,随着枪声的响起,随着鲜血的四溅,一切都聚集于他那里了。而牵起这一切的,就如影片的名字一样,机遇。可怕而冷血的机遇,偶然中的事件与人物,就这样走向了毁灭。

看到班尼不停地玩着他的录像机,不停地重复着从家到学校每天的行踪,观众感觉到的只是腻味只是厌倦。这是一个正常而又可怜的孩子,每天都是一样的生活。除了一个同学,无人与其交流。只是他一遍遍播放的杀猪的家庭录像带,让观众感觉到阵阵的寒意。我们从电影中可以得知,他对于这段录像有着极大的兴趣,录像中他父亲那把对准猪脑门的枪,也让他兴奋不已。他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窥视着外面的一切,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猎物,打算在猎物身上一试身手。他等来了那个机会,他也享受到了杀人的快感。只是观众们却只能等待,等待着某种事情肯定会发生,等待灾难如何平静地收场。

如果说等待,那么等待时间最长的,无疑是《冰川》中的第一部《第七大陆》了。哈内克津津有味地巨细糜遗地呈现着这个家庭的一切,他们每日的生活,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我们都能知之甚详,我们唯独缺乏了解的,是他们的情感,包括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这样的生活,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煎熬,对于剧中人来更是如此。他们忍受着这样的生活,忍受了数年的时间,到了最后实在无法承受,自然会去寻找他们的理想家园“第七大陆”。剧中人在等待,观众也在等待,但等待是如此的漫长,等来的并非如前两部影片那样手起刀落,锋利地做个了断。这是一把钝刀,它在缓慢地切割着你的神经。

哈内克的电影看多了,你就会适应着他的平静与冷峻,等待着一个突然时刻的风云突变。前面越是平静,后面越是让你惊心动魄。

暴力新闻中的寻常人

《冰川三部曲》中的人物,都是一些并不起眼的人,一如你我一样。《第七大陆》中的那个家庭表面上看很幸福,丈夫是家公司的管理人员,等待着当上头儿;妻子是个验光师,女儿很乖巧,只是偶尔调皮,谎称自己的眼睛看不见。《班尼的录像带》中的家庭似乎很有钱,父亲开着一家IT公司,母亲开着时装店。与前者家庭相比,父母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忽略了儿子的存在。《机遇编年史的七十一块碎片》的场景广阔得多,人物也更社会化,不过里面的人物也如我们一样的寻常,也有着各自的烦恼,平常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按理说,他们不应该出现在新闻之中,特别是这种血腥的社会新闻之中,然而事实上他们却是新闻的主角。这是让人惊异的地方。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新闻事件中出现的并非皆是社会边缘人物,更多的倒真是如我们一样的普通民众。他们快乐地生活着,他们顽强地生活着,他们承担着生活的重压,他们忍耐着生活的无趣……平常我们见到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忙忙碌碌地为生活奔走着,或者百无聊赖地闲晃着,但谁知道一张张平静的脸面之下,会有着怎样的情绪,会有着哪般的无奈?终有一天,我们会新闻中看到我们中的某些人,他们成为罪犯,他们杀死了自己,才猛然地一惊,原来平静的脸后面竟有如此残忍的东西。

《第七大陆》中的家庭对于自己的单调生活,觉得无法看到头,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生活中已经缺乏惊喜,也缺乏温暖。第七大陆只是他们头脑中的梦想,会在温暖的澳大利亚海边吗?即使他们搬过去,也只是将生活变化一下环境,实质与奥地利完全一样。他们没有任何外界的逼迫,只是在刻板之中已经无法忍受。他们冷静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之地。只是这种选择如此的暴力,如此的不同寻常,如此的让人讶异。他们没有杀人,而是杀死了自己。
《班尼的录像带》则将更多的精力,聚焦于事件发生后的家庭反应。

班尼的家庭不像前一个家庭那么绝望,似乎充满着希望。其实仔细地想想,这样的家庭更为可怕。他们不像前者那样有着看重家庭,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冷酷。父母对于孩子的忽视,是酿成悲剧的原因。他们事后的拚命掩盖,更显出这对中产阶级夫妇的冷酷无情。他们可以理智而冷静地处理着一切事情,包括血淋淋的暴力与冷冰冰的尸体。班尼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继承着父母的冷静与理智,同时更多一份暴力与残忍。最后的结果,是班尼将父母送入了监狱。这是班尼良心的觉醒,还是班尼自保的策略?想想也让人不寒而栗。

对于十九岁的大学生马可来说,他绝不会自己的生活就这么毫无预兆地结束。他也有着自己的追求,也有着自己的梦想。生活对于他来说还没有完全的展开,前面还有着更多的东西有待他去体验,可惜由于一系列偶然的事件,让他的生活轨迹改变,让他走向了不归路。一次次的不顺遂,让他心中的怒火在累积。每个人都有着不顺心之时,每个人都有发泄自己怒火的时候,但让人意外的却是他发泄怒火的方式,冷酷而残忍,将与他的生活偶然交汇的人,残忍地枪杀,最后自己也吞枪自尽。

在冰川三部曲中,哈内克尽管没有更多地去挖掘人性,却也将人性中的黑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群绝望的人,或者是对整个人生的绝望,或者是对现阶段生活的绝望,甚至只是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偶发绝望,但从根本上,这是一群缺乏交流的冷漠的人,他们将这种绝望扩大,从而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哈内克的《冰川三部曲》关注的就是新闻中的暴力事件,本来这是最有情节,也最为好看的电影题材。然而,在哈内克的手里,他将最为引人入胜的东西干净地剔除掉,只保留着最暴力的那一刻,而将大量的空间留给了并不精彩的生活。这是一种相当大胆而有力的手法。他让观众在熬人的等待中有着期待,让观众在死寂的冷漠中有所反思。这样,电影给人的震撼变得更加的强烈,他冷静地对于社会的解剖也会显得更加锋利。

2 ) 倒着看

从另外两部时期稍后的作品接触到哈内克,所以这部稍早的作品,还是可以从些许镜头猜出下个镜头的说法。
一句话,这里的加法比后期的作品冷凝的减法做的更多,脸部细节更多,对白也更多,侵占了留给观看者提问德空间,觉得鱼缸那段符号化了点。

3 ) 凝视冰冷绝望的生活|《第七大陆》

用豆瓣以来写的第一篇,本想放在短评里,考虑到字数有点多,所以放在了“影评”这里,也可称之为观后感。

//2022.11.3 电影资料馆放映 哈内克专题

很多评价说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枯燥乏味,大量的特写镜头展现各种生活物品的细部,背景只有嘈杂的、冰冷的机械声和不同物品触碰时发出的声响。坐在资料馆前排,仰视着巨大的屏幕,让我得以在长时间固定镜头的特写画面中凝视各种生活物品的细部——门把手金属表面的反光、床边红色拖鞋的褶皱(想象这种褶皱是如何产生的)、不同食物表面的纹理、收银机键盘的排布等等。画面构成的精致、元素排布的平衡让我觉得凝视这些“日常”竟会如此美好。(这或许是我逃离枯燥的影像的方法,亦或和我自己做摄影创作有关)

整个电影犹如一本厚厚的画册,脑袋里闪过一些摄影作品,如2006年中国摄影师封岩的《纪念碑》系列,以及史蒂芬肖尔的《美国表面》,甚至还有褪色后的马丁帕尔的作品。

印象尤为深的还有短则一两秒,长则四五秒的黑屏过渡的场景。全场黑下来的时候,只有音响发出的沙沙声和荧幕上微微的光。

并不觉得这部电影十分煎熬,也并不无趣。或许是对片中展现的极其压抑的生活的逃避,我第一次在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将关注点投向画面所展现的本应塑造一种冷峻、烦躁与无聊的重复的物品的那些细节,仿佛被一双粗躁的双手极温柔地抚摸。

4 ) 去死

(原文:有图片 http://www.douban.com/note/258930916/

去死,只是存在的终止

<图片1>
(①:片尾文字)
“1989年2月17日,s一家人被发现,在妻子的哥哥同意下,警方破门而入,2月20日入葬,尽管有道别信,但乔治的双亲不相信这是自杀,在案情尚有疑点的情况下,警察将调查方向转往凶杀案,但依旧没得出结论,此案始终没有侦破。”①
  这段结束性的文字似乎是暗示这样的死亡永远都不会终止,没有具体凶手的谋杀案会一直发生下去,不会终结。这是因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自杀死亡吗?还是自然世界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估计中国现在的规律就是《浮城谜事》的凶杀?那么社会主义的呢?饿死?据说朝鲜有的人连“幸福药”也买不起?想想这种化己于无形的概念总是让人哀叹沉醉。
  片尾植入说明性文字是强调电影真实性的惯用方式,个人推测这是根据一则新闻报道引发的电影,和在影片中小女孩的装瞎行为被老师告密后得到母亲的耳光却同时被发现她可能是看见了报纸报道而在模仿的行为一样。②而这似乎不仅仅是恶作剧,寂寞与无助袭击了导演以及时代中的每一个人,就像2013年美国大部分地区流感一样(媒体报道)。
<图片2>
(② blind aber nie mehr einsam 盲目的,但永远不寂寞 google翻译)
  安娜哥哥1987年因为母亲的死亡而对生命失去激情的恐惧在和谐的餐桌上爆发,失声抽泣,母亲安娜1988年在大雨中目睹一起车祸死亡现场之后在被洗的车中哭得突如其来,无法抑制的泪水,和车窗上洒下的泡沫水,掺和着交通事故的雨水想象一起落入无止境的深渊。无声无疑是悲剧性力量的最佳展示,如此伤心的情绪加上女儿伊娃和有的人一样“想到死很高兴”③的态度让所有人都绝望了,这种气息让自杀来得正义,而更让生命的悲剧性本质彻底暴露,因为它不过是一个终止性的概念罢了。
<图片3>
(③ 伊娃接着说:我也是......)
我们睁眼可以看到洗车的全过程,每一个画面动作细节和摩擦冲击的声音都显示出机械的暴力,秩序性的节奏感,疯狂被程序化植入在这一过程之中,沉默搭配在一起冷酷无比。这和纯净水的过滤饮用装置是一样的标准工业化处理方式,目的不同而已。你坐在车里面,经历着洗礼,除了等待,只有和时间抗衡,当然还可以祈祷。这种庄严冷漠的仪式,让你出来就会幻想去澳大利亚了。

“WELCOME TO AUSTRALIA ” ④的宣传图景出现在洗车后第一个固定镜头,而这个广告的出现却成为了他们赴死的同义词,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他们选择的是广告的希望,或许他们自杀的行为也是让广告的希望去死。
<图片4>
(④ ps:澳洲属于第六大洲,对于我们来说第七大陆是南极,对奥地利来说,第七大陆是澳洲还是不存在的大陆?或者说是宗教中的天堂?)
“Austria”和“Australia”英文的读音几乎是一样的,不知道这是否是导演故意安排还是时代的巧合。不过会不自觉想起杜尚1920年在毕卡比亚的画上用到改变性别的“Rrrose Selavy”女性名字以及多一个“r”字母签名玩的的文字把戏。南北两个半球,不知道另外一边是否是极乐世界。
提到杜尚,看到父亲乔治往马桶里塞钱冲水⑤,而不是烧掉或者其他,这和小便池“泉”有关系吗?终止生命和终结现代艺术的价值,导演哈内克对艺术和生命的看法是否能通过这个电影用类似杜尚的方式来实现?
<图片5>
(⑤ 一共四千七百八十万零六十先令 按照翻译现在的百度人民币汇率是1:0.7 感觉不对)

时间与空间构造
故事的推进主要是按照信的方式读出,写给远方的父母(可以打电话?或许只能简单嘘寒问暖,有些事情是需要内心的交流),似乎也是写给电影观众,现实的距离通过叙述作为沟通的媒介,在电影里让一天代表一年,琐碎的变化(女儿伊娃的被套一年更新一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让你想象只是在家里,车里,公司,学校,加油站,超级市场之间不停循环,反反复复,这种时空的结构方式让你默默品味承受流水般的等待,直至你发现电影中有一幕出现三个人的笑容,轻轻地,无声的,相视而笑⑥,那便是在准备赴死之前最后的餐桌上。
死亡是最美好事情的开端。
<图片6>
(⑥ 只截了一张图,一家三口镜头相互切换,愉悦轻松的一顿饭)

物化的真实——日常生活的革命
准点闹钟,广播,玻璃杯,牙刷,穿鞋,海水鱼景观,咖啡,公文包,三支钢笔,面包,牛奶,麦片,圆桌,车库,机器工厂,测光仪,肉,键盘,清单,金额数字,加油机,电视,海水鱼,冰箱,电话......
影片对物的视觉性动作描述暗示出物的高度统治性,人发明机器,某些人却被机器奴役,在如此丰衣足食的生活轨道里,却潜藏着莫名的悲伤和绝望,连做爱也只是满足一下原始性欲望模式。不接吻,不拥抱,不爱抚,不脱衣,只哑叫,发出喘息和疲惫声,唯身体快感,然后闹钟还在6点准时响。⑦
<图片7>
(⑦ 不知道是不是结婚10年的都会这样?求考证!)
现代人的生活都在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消费空间之间转圈,消费和景观一起翩翩起舞,而你又以为你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近年来,时代的节奏在加快,风流人物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但在席卷这一切的潮流中,新纪元的端倪则越来越清晰。
  我觉得还有一种与个体自制意愿相反的感觉,一种肯定绝望的感觉,即处于敌对环境的全面围攻之中。消极就是放弃的托词,永远不想树立自我,永远也不想抓住自己生活的丰富内涵。
  我情愿在欲望之上建立一种清醒,让它每时每刻都照亮着生者抵抗死亡的战斗,更加肯定地展现商品日益衰落的逻辑。”
   ——摘自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

冷暴力
辞职,退订报纸,买巧克力和工具以及毒药,取钱,卖车,然后捶书架,取装饰画,剪衣服,撕画,折唱片,割沙发,扯相册,锯柜子,抛玩具,砸镜子,碎花瓶,砸钟......这一系列的行为没有血肉,脑浆,性虐,枪支弹药,大便,在认定选择之后通过物物之间的碰撞,将本作为功能性的工具变成施暴的刽子手,杀死日常生活的一切,消灭生存必需品,这终止性的个人化抵抗,通过本色影像呈现,都发生在单一的声音里,却让人惊恐不已。“明天就不用喂了”的鱼儿无法瞬间死去,描述这种场景不再是煽情,估计只是借此说明女儿伊娃的儿童一面罢了,毕竟只有她的世界是相对有趣那么一点点的,影片中唯一的一段配乐便是她和父亲乔治一起卖车在等待时,眺望经过的船⑧,或许只有她真的以为是去Australia,还想着可能是要坐船。所以她要首先死去,电视中流行音乐在死亡的路上一路相伴。
<图片8>

还有一种暴力想提及的也是无法被眼睛直观看到的便是不被允许的电话⑨和透过格窗街道上除了野狗仅存的长三个喇叭的车⑩,这注定是人类生活的悲剧,被监控和意识形态的宣传控制,电话监听在《窃听风云》中有详解,而标准喇叭车一般出现在纳粹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不知道这两个镜头用此何意?
<图片9>

<图片10>

当刷牙的玻璃杯变成毒药的空间的时候,活人变成了墙上的死亡时间,电视出现无图像的噪点之时,第七大陆最后出现......

(原文:有图片 http://www.douban.com/note/258930916/

5 ) 间隔理论的反例

很不幸,本片很好地揭露了布莱希特间隔理论在被主观解读并赋予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黑幕间隔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情绪化疏离使得本片理所当然地把形式作为本体,然而过度肢解剧情所带来的只是形体上、概念上间断性的隐喻,隐喻以电视机出现雪花为最后高潮,这种间断性以牺牲人物在故事架构中的情绪轮转作为代价,纯观感而论也只是“形式感强烈而无甚灵光”罢了

想到了三部片《极度寒冷》《寒假》以及《圣鹿之死》,兰斯莫斯应该算得意门生了.

6 ) 在导演生日这天写冰川三部曲影评

3月23是迈克尔·哈内克的生日。我也来写“冰川三部曲”的影评吧。豆瓣的第一篇影评献给哈内克真是得其所哉。

《第七大陆》、《班尼的录像带》、《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三部的剧情都是非常简单的,但电影的形式有剧情简介无法传达的意图,比如时间上的强制性,比如空间上的局限性,以及暴力场面的真实感——我总觉得只有当一部电影所表现的多于它的脚本时,电影这种形式的价值才算实现了。
(下面的内容带有鸡零狗碎的剧透,但是我觉得透了也不太影响观看效果,反正看这三部是不太需要对剧情抱有期待的...)
刚刚用了“暴力”这个词,可是看的时候总想着虽然这三部曲与死亡和破坏密切相关,却根本不能贴“暴力”的标签。暴力电影,让人想到喷溅上镜头的血浆、震耳的枪声、暴露的粗壮肌肉、循循善诱的复仇计划和激情澎湃的背景音乐。昆汀、柯南伯格、朴赞郁。肾上腺素激增,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冰川三部曲不具备的。《班尼的录像带》和《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里,死亡来的猝不及防,又转瞬即逝。《第七大陆》的宣泄极具破坏性,却是完全施加于自身的。哈内克的摄影机始终冷眼观望着他阴郁的角色们,观望着他们的单调而安全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绝望和他们的毁灭。
最喜欢的是《第七大陆》。“形式大于内容”对于它而言绝不是贬损。形式服从于内容,形式即是内容。
主人公是一个中产阶级的三口之家,关系和睦的夫妻和他们渴望关注的小女孩。前三十多分钟是1987年某一天的日常生活,三十四分钟到第四十九分钟,是1988年某一天的日常生活。画面中完整的人物和人的脸孔所占的比重很小,经常出现的是物件的特写:拖鞋、牙刷、超市购物车、水族箱……镜头限制了观众的视野,也限制了观众对于整个场景的把握,压迫感由此产生。1987年和1988年,两段时间,内容和节奏都是相似的,一样的红拖鞋,一样的起床顺序,换了给父母的书信内容,换了小女孩的床单,换了晚餐客人,本质上毫无变化,除了洗车时女主人公哭了。
影片开场就表现洗车,冲刷声震耳,镜头置于车内,从男女主人公的肩膀之间看向挡风玻璃之外,水沫后面巨大的滚动洗车刷逼近——声音和画面配合,制造出窒息般的压抑感,沉默之中所有的神经末梢张牙舞爪,却无的放矢。一种面对强大机械的恐惧、一种窒息的恐惧。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我不得而知。总之在第二次洗车时,女主人公痛哭至于失态。
按照福斯特“国王死了”之类的理论来看,电影发展至此几乎毫无情节(而这恰恰是福斯特永远地停留在十九世纪的原因)。对于注重情节的观众而言,“从第五十分钟开始看”可能更为合适。但单调的重复、贫乏的交流恰恰交待了电影后半段情节的原因,并且完全是以电影超越于文学的独特手法展现的。在画面和节奏上,《第七大陆》极好地再现了现代生活带给人的感觉——没有表达,没有诠释,只有再现——通过特写镜头展现现代生活的物质属性,或者通过特写镜头再现现实中只能得到碎片、无法把握整体的焦虑感。以沉闷的重复强制观众直面空虚——如果你在看电影前半段时感到冗长乏味,为什么你能够忍受日常生活?
所有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都是虚假的,唯迷茫与焦虑真实。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提出了自杀的问题:“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于是在女主人公在洗车时情绪崩溃之后,一家人开始了他们飞蛾扑火式的反抗。
“第七大陆”指澳大利亚,一家人为最后行动做准备时,以搬去澳大利亚为借口。第七大陆是海浪拍打下的梦中沙滩,也是洗车行外的巨幅广告。

冰川三部曲都是新闻中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有着相同的主色调和不同的叙事结构。自杀、杀人、杀人并自杀的三个故事颇有“正反合”的味道。观众在电影中所能得到的信息一部比一部多,在《第七大陆》中只是家人的早餐、小姑娘在学校的谎言、彻头彻尾的破坏和自杀事件;在《班尼的录像带》中升级为一场杀人行为的始末,包括杀人动机和凶案的掩盖方法,《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则表现了多条故事线索,一场银行枪击事件中的各方在交汇前各自的经历,后来类似的叙事方式《撞车》也用到了,不过后者刻意得多了。虽然观众所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所有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区别仅仅在于视野——是《第七大陆》中密集的特写镜头和断裂的三章,还是《机遇编年史》的多线叙事。
或许与导演电视台的从业经历有关,三部曲无一例外地关注了电视的作用。电视既是一面朝向千里之外的窗户,又是一位喋喋不休的家庭成员。电视使人失去了对整体的掌控,失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话语权,却获得了虚拟的经验,并心甘情愿地置身于贫乏现实的缤纷假象之中。碎片化的新闻描述着千里之外的暴行,事不关己,过目即忘。(“媒介即隐喻”,现代知识分子对他媒体保持高度警惕几乎成为传统,《娱乐至死》里的话就不引述了。)反讽的是,哈内克的主人公们的人生也缩进了一则简短的新闻报道之中,填充进萨拉热窝战事与迈克尔·杰克逊丑闻之间的几秒钟里。人生已经结束了,电视新闻永无终止。

哦,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不知道哈内克有多偏爱乔治和安娜(有时Anna,有时Anne)这两个名字(或者是懒得取名?)。《第七大陆》中的夫妇是乔治和安娜、女儿名叫Evi;《班尼的录像带》中班尼父母的名字没有出现,班尼的姐姐叫Evi;《趣味游戏》中备受折磨的夫妇是乔治和安娜;《巴黎浮世绘》中的一对儿是乔治和安娜;《狼族时代》中于佩尔的角色叫安娜,他的丈夫叫乔治,一双儿女是Eva和Ben;《隐藏摄影机》里面的夫妇是乔治和安娜;《爱》中的老夫老妻依然是乔治和安娜,于佩尔演的女儿叫Eva。就好像是同一对夫妻,贯穿了哈内克的电影生涯,他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姿态面对着生之荒谬,赤裸于冰冷的镜头之下,既挣扎求生又拥抱死亡。

短评

影片的阴暗景象令人不寒而栗。

8分钟前
  • 王写写
  • 还行

三星半. 定义了现代人的不是面孔,而是动作;一旦脱离了沉沦状态而直面畏(Angst)与无(Nichts),毁灭便是唯一的出路――然而毁灭的行径将人物从动作中、从物之"上手状态"中解放出来了么?最后他们也意识到了此乃无解的问题.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不过观众似乎并不一同感到绝望――因为我们知道角色活在导演的寓言之内,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并不是真人.

11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还行

R先生为何不疯狂杀人

13分钟前
  • monday_lasagna
  • 推荐

估计有很多人好这口,但我觉得太不节制了

16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A/ 商品化的流水线生活腐蚀了人,人砸碎生活的躯壳,然后尸骨无存。突然觉得汽车对于现代人不仅仅是出行方便与地位象征的含义,它的透明封闭空间仿佛一层薄膜,给予了虚幻的包容感。就像热带鱼需要透明的鱼缸,我需要黑暗的电影院。摄影机的割据式统治典范。哈内克非常明白自己是在拍电影。

1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被抽象出的肢体动作已不再是在布列松电影里用来连接断裂的空间,而是作为人个体的替换。身体被抽离了,只剩行为,于是人也就成了机械世界的一部分,疏离、冷漠,这从一开片铺成开的一系列动作即可看出。另一方面是封闭空间的压抑样态(餐桌上与汽车内),靠的是脸部的特写。

20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和同一时期的东方电影里“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可以互为对照

25分钟前
  • 杀手的小学同学
  • 还行

从一开始看这闷片就觉得很激动。讲故事用一个个的特写长镜头,连承接的黑屏都比别人长,而且大部分时候镜头都不动,简直是我们没钱买器材拍片的人的参考宝典。Haneke的片子一贯重于气氛情绪渲染,如果换成音乐可以比成余音绕梁。故事不奇,画面不炫,演技不狂,一看成篇都是导演功底。拜服学习!

28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也许富士康员工能理解这部电影。

29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小女孩扮瞎子 洗车 澳大利亚的憧憬 被日常逼疯的中产家庭牺牲品 最后连鱼缸都打碎 鱼的挣扎 钱冲入马桶 最后留下了电视

32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我的心如同被摧毁的房间,在观影之后,支离破碎。

3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在机械而冰冷的现代日常生活之中诞生了这个[第七大陆]的梦幻之国,但通过摧毁物质世界就能抵达这个乌托邦了吗?这种童话大概连格奥格和安娜都不能相信,可他们最终依然还是选择了自我毁灭。这其中的悖论即是哈内克对现代人可悲境地的最主要批判。第一部长片就拍得如此有想法,还把布列松完全消化为自己的风格,这真是非常难得。他有一种独特的画面角度,能捕捉到生活里平庸的恐怖。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就够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冰川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反倒比他后来劝世意味过浓的其他作品更显得惊悚。

35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哈内克对中产阶级靠着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两个方式而活着这种现象批判得多狠毒啊。

40分钟前
  • Rema
  • 力荐

拆房子的电影之前还有两部,拆得最早的是《哲姆洛克》,然后是《逆喷射家族》,但拆得最好的还是《第七大陆》。

42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近景/特写、局部、片段、重复、长镜头、黑屏、零配乐,高效构建起压抑的生活牢笼,并不断压缩强化,随后的爆发/毁灭是自然/必然/必需的;开场直到出门上班前,所有镜头都只拍身体局部而没有面目,表明了普遍性。看完回想,几乎所有生活片段都指向了机械、单调、不值得。当然我们现在都很能理解明白了,只是这牢笼有了另一种中国特色的含义。难以释怀的是,何以年纪小小的女儿也会迫切求死,那些装瞎那些痒,被老师与妈妈端起的下巴。最后的自毁过程里,最玩味的是打碎鱼缸前的一声"No!"和留下了一台陪伴至死的电视。Austrian哈内克告诉我们,当绝望但无处可逃时,总还可以润去"Australia"。「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长片首作,除了导演能力更是深邃洞察与思考的展现,47年的厚积薄发。9/10

47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OMG,哈内克尼玛就是老变态啊!

49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手法上值得一说的,是拍了大量不显面容只有局部身体的镜头,暗示这种中产阶级自我毁灭倾向的普遍性存在

54分钟前
  • LOOK
  • 还行

冷静又残暴到令人咋舌啊。虽然前戏很长,但最后的拆房子部分真的太牛逼了。处处可见绝望两字在渗透,除了毁灭似乎已无其他出路(心情不好的时候慎看啊

5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哈内克“冰川三部曲”之首,冰冷而酷烈。1.以固定镜头为主,大量限制性构图,对物件和肢体手脚的特写承袭自布列松,在本片中更多负载着人的物化意味,个性与情感早已失去,唯有一次次机械、重复的动作。2.三段式(1987-89),前两段十分相似,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图景也在考验着观众的耐性。3.广播与电视中枯燥乏味的新闻播报及无感情的旁白读信(多处声画分离)贯穿前两段,与黑屏转场一道强化了琐碎与无聊之感。4.仅仅是冷峻的呈现,无需解释理由或给出动机(一如餐桌旁和汽车中男女主人的落泪)。5.两次漫长的洗车场景,让我犹然想及[意外的春天],封闭的汽车似乎隐隐预示了将来的死亡。6.破坏与自毁段落拍得触目惊心,直触底线:撕衣扣,扯窗帘,剪毛衫,折唱片,毁家具,砸钟表,碎鱼缸,及至将钱丢入马桶冲走……决绝地破出物质世界。(9.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透明的绝望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