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路有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种子怀揣着对春天的渴求,冲破泥土的禁锢,迎来了春风的轻快; 蝴蝶怀着对世界的梦想,冲破茧蛹的封闭,迎来了鲜花的芬芳; 鸣蝉怀着对新生的憧憬,冲破蝉蜕的束缚,迎来了微风的清凉。唯有心怀梦想,才有了一飞冲天的壮举;唯有志在蓝天,才有了盘旋翱翔的雄姿。
2 ) 有爱的路上充满温暖
当洋女婿和华人老丈人之间,就像大多数异域文化结合一样,总是充满了各种冲突。我想当爱情变成亲情,之间的一切的都能够尊重接受和包容,包括彼此的缺点,彼此的家人。
无论是阿牛和女儿芙蓉,还是班杰和芙蓉,还是阿牛和小学老同学之间。
当班杰换车给岳父阿牛缓解腰疼时,当阿牛不愿意见班长最后一面而决定要做班长未完成的心愿热气球时,当班杰为孩子准备好不同年龄的鞋子时,当传统的阿牛让穿着婚礼旗袍的女儿别系那么紧说身体要紧时,都是一种暖暖的爱在心里。
3 ) 清蒸桂花鱼及闲杂
今天下午在电脑上看完了《一路有你》,这是一部部注定不会泛起狂澜的文艺小片。但是能在商业化滥觞的时代,人们心中的文艺早就模糊地只剩下一个模糊地背影,市场上仍然能够出现这么一部电影,对于观众们终究还是难得的期盼。《一路有你》可以说是是近年来最有情义味的中式文艺片。《一路有你》可以说是是近年来最有情义味的中式文艺片,不需要太多的眼泪来浸湿气氛,画面中只剩下茶米油盐简单而朴素的生活场景,即使在香港也只是许城亮(古天乐饰演)和苏珊(莫文蔚饰演)两个人作为香港最底层的小市民为生活努力打拼。
影片的真实并不是来源于影片的奢华逼真,而来源于朴素,就像我们平日的生活,寡淡如水有时却浓厚有味。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人物的纠葛、情义的抉择,而是那一道清蒸桂花鱼。影片中通过古天乐教陆茵(黄奕饰演)时对于味道的不同理解,而其实这种味道的不同理解更是粤菜和湘菜两个菜系之间的追求的理念不同以及香港同内地文化的差异。影片中两个菜系的抗争不再是以往港式厨王争霸式的电影,而是在默默温存之中的比较,并且相互包容、相互扬弃,彼此在影片中的公路饭店丰年小厨中得到了融合,而且听到了食客的欢喜的赞声。
在影片中许城亮做菜时说:“我们香港人喜欢的是原汁原味”,的确粤菜注重原味,追求“大羹不和”的境界。而以“剁椒鱼头”为代表的湘菜的确口味很重,用了大量的辣子进行调味。用海派清口周立波的话来说:“咖啡和大蒜之间,口味的不同决定了品味的不同。” 或许从周立波的嘴里说出来多的是一种上海人文化心理上的调侃,让人感觉过于讨巧上海人。然而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高低对比,文化同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求同存异,相互取长补短。我曾经也忌吃辣,很难得能够在北京找到一家做鱼火锅的四川餐馆,朋友嗜爱辣椒,幸好有形如太极的鸳鸯锅,我吃我的清汤寡水,他吃他的浓汤赤酱,大家围桌而坐,面面相觑却无一丝口味上的尴尬。
寒假回家,与同学相聚聊天,海阔天空的话题越来越少。似乎是生活的真实让心灵变得平淡而现实,我竟然和一个同学聊起了烹煮之道,很难想象两位男生一起喝茶谈厨中之事。曾和朋友说过厨师不一定都是胖子,但是胖子大多都会做菜,细数自己所钟爱和能够烹制的菜肴其实也不过尔尔,能拿出台面的菜更为稀少,大多都是味道已经足值的却缺少卖相。如果在晚年能够有些闲钱,我想我应该会在太湖或者长江的边上开一家河鲜馆,自己做厨、当老板、做活计,生意混得过去,即使赔本估计也会愿意。
( 写于2011年)
4 ) 因为这部温情电影,去了沙巴
记不清楚怎么会偶遇这部电影,当时看的时候是冬天,因为这部温情的电影,心情都变得明媚起来。
有好多简单却会触动人的东西,传统中国岳父和洋女婿的偏见到真情信任。
时光里孤独的小女孩,八岁就远到天气恶劣的大英帝国。
南洋华人的融合文化。老男孩的动人梦想,彩色童话。
当然少不了马来西亚明媚的阳光,醉人的海滩,气质胜过全智贤的女主,因为这幅画面开始了对沙巴的向往。
今年11/14日动身去了沙巴,原来这里的水真的是可以这样绿,天这样蓝,云这样白,沙这样软。
5 ) 一路有你--一首马来西亚的赞美诗
预告片让我无比期待,而电影的第一个镜头便让我陷入马来西亚的美景里无法自拔,只几个镜头我就确定它是我最近一直在寻找的电影类型。
这是我看到的第二部马来西亚华语电影,第一部是阿牛的初恋红豆冰,在那部电影里阿牛带着曹格、梁静茹、品冠等一帮大马歌手们带我们了解了一个美丽的槟城以及一段美丽的初恋故事。
我很难相信这样一部温馨的小片会成为马来西亚的票房冠军,就像当年很难理解海角七号创下台湾的票房记录,因为内地的电影观众好像习惯了追求感观刺激且不太愿意通过电影去追寻一些深意,习惯了小时代这样的烂片与笔仙这样的鬼片。
一路有你这样一部拍身边人身边景的电影在马来西亚有这么多人喜爱,完全能说明大马人是多么的热爱这片土地与自己的生活,就像小朋友们在电影里朗读:马来西亚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这部电影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观念的碰撞,洋女婿与华人老丈人之间东西方价值观的碰撞让他们走上了环马送喜帖的旅程,在两人一路争吵、妥协、了解的过程中,观众也领略了马来西亚的美景,人文,还有普通马来西亚人的生活,这种表达方式非常的聪明。
导演有很多机会弄哭你,父女之间的亲情、老同学间的友情、还有人生中避不开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但影片却完全没有刻意的渲染这些情绪,泰然接受不得不接受的事情,或许比较容易过的开心。这样的电影如果让冯小刚来拍,一定会再多赚走你两包纸巾的吧,当然了他也拍不出来。
最后引申一个我一直在想的问题,幸福与否与国家是否强大好像是没有直接的联系的,每个地方的人只要彼此了解与尊重,就不会有多么了不得的冲突与争夺,而这样的影片正是架起彼此了解的桥梁。我相信认真看完宫崎骏所有影片的人没几个会叫嚣战争,我也相信当你了解与尊重别人的美好生活,你会不忍破坏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绝对是平等的,不是弱的要臣服,也不是强的就天然的应该不可一世,在国民与国民这个层面上,其实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一样的。
马航370出事后,很多人在围脖带头抵制马来西亚,这其间包括陈坤,这是我没想到的,犹豫了一下取消了关注,细一想想,即使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这与他对世界有没有正见好像并没什么必然联系。
无论那架飞机是否找的到,马来西亚都是我一定会去的,为她的美景,人文,以及那怪怪的国语发音。
6 ) 一部充满爱的马拉西亚作品
《一路有你》:印象中我的第一部马来西亚电影,穿着短袖过新年的画面怪怪的,但是新年传统的味道更胜于中国。中国传统习俗很多很繁琐,但通通都是源自爱,满满的祝福“保庇”着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个人。这是一部有爱的电影,浓得化不开的亲情,相伴一生的友情,还有甘愿为对方妥协的爱情。美美的风景也会让人蠢蠢欲动想要马上来一趟马拉西亚的旅行,沙巴啊,滨城啊,周桥啊,怎么我感觉你们在召唤我呢?!五星温情小清新作品,推荐![强]
7 ) 《一路有你》陪伴的感动
还记得几年前有部电影 《飞屋环游记》,故事讲述的是独居老人和小孩去寻找梦想的冒险故事。 而大马拍摄的贺岁剧,《一路有你》就是以此剧为蓝本去叙述一个小孩(鬼佬女婿)和老人(岳父)坐着电单车去冒险的故事。
从《大日子》的青稚,《天天好天》的成长到,《一路有你》的成熟,周青元的作品,是一部比一部拍得有水准和备受认同。就像《字里人生》里面的主角,默默踏实的完成一部作品,没有华丽的宣传,只是认真用心的去拍摄,那就是一生的理想。人往往因为理想而伟大,也往往因为理想而感动身边的人,愿意为此而一块努力。
近年来,流传着“接地气”的口号。港人高唱,港片要有港味,大陆电影要有土风。当然,大马电影也要具备大马文化才算是一部真正的本土电影。《一路有你》走偏了全国,物色着演员,只为拍出一部真正的全民电影。 因此,里面的演员,许多都只是第一回拍片,而且还是长辈们居多,小妹不得不感叹,姜果然还是老的够味道。
以卡士来看,此片几乎不会吸引人买票入场。哪怕是免费的,小妹也是兴趣缺缺。要不是朋友介绍,口碑好,人传人效应,还冲着《天天好天》原班人马的号召下。小妹或许也和此片擦身而过。当小妹看完此剧,踏出电影院的时候,发现有不少长者原来也有买票入场支持此片,不期然有点小感动。连极少看电影的朋友,也特地托人去买票,可见此片不仅仅是一部小品。
不一样的观众群,有不一样的体会,而此片正好就让每一个阶层和年纪的观众都为此感动。戏院里面的小孩笑声,女观众感动擦泪,长辈感叹唏嘘,都正面的表达着每一个阶层内心里面美好的一面。没有半分做作,也没有太煽情的对白。
女主角的感受,和现代大多数出外谋生的年轻人的感受,是不某而合的。算是任性也好,倔强也好,埋怨也好。两人的恶劣关系,往往因为第三者的介入而被改变。虽说,大马是三大民族组成,接受异婚的能力,理应比其他国家更好。事实上,很多朋友都不希望自己孩子和异族通婚,特别是面对语言不通的问题。而《一路有你》 却拍得很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男主角努力的在学习当地语言,而且还说得很可爱。
透过镜头,你会发现,原来大马是那么唯美的地方。透过观众的视野,能了解长辈的口硬心软,后辈的口硬心伤。透过这趟,电单车之游,让观众了解,长年维持的友情和亲情并不是靠手机去维持的。那个一起弄的热气球,让人想起了《飞屋环游记》,只要有梦想,从来都不嫌晚。帮助他人完成梦想,也是一种感动和成长经历。
男主角从没有心理准备去当父亲,到认识岳父的那群朋友,从中体会当父亲的喜悦和责任。夜里偷偷去买娃娃鞋,多可爱的丈夫啊。 剧中的幽默感,更给此片画龙点睛。虽然从视觉上离印度电影和泰国电影的水准还很远,不过从剧情和导演功力上,已经能媲美国外许多出色电影。
不得不一提。导演在捕捉镜头上很有天赋,镜头停留的时间太长会感觉很闷,太久又无法意会,就像烹饪一道好菜,timing 掌握上真的很棒。当然,演员演技的自然也该记一功。 如果前年,你因为《天天好天》而感动过,那么今年,千万别错过《一路有你》。
从某种层面而言,马来西亚的某些华人社区,比中国更中国。走在马六甲或槟城的街道,那些小店小铺,手工的糕点,写着繁体字的招牌门脸,好像从晚清一直开到今天。。。传统和现代,这些也都是说不清了,就这样糊里糊涂过着吧。。。#2018227#
节奏把握的真好,小温馨~
马来西亚华人的日常
highest earning malaysian "art" film? really sappy, bad acting, bad dialogue, too pretty (though i enjoyed the prettiness), and the female lead doesn't look or sound malaysian?
平平淡淡,淡淡的,慢慢的用心去看的电影。配乐很好听
清新又励志
电影真的可以拓宽一个人的认识啊。
成了公路片。又成了“高兴”。最后还是回归本真。这些人还念根。
华人传统程度:南洋>闽越>内地。怎么办到普通话、粤语or闽南语、马来语、英语混杂着说的。
没有落脚那些老套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俗套 而是更多引入一个洋人来讲父辈的老朋友的故事。 挺舒服的。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感人的在这平淡日常中透出的点点温情,父女之间的隔阂与和解,岳丈女婿之间的冰释前嫌,老同学间半个世纪的友情,都在一点点的积累着整部电影的情感厚度
有点可爱
整部片子洋溢着父与女的亲情,老一辈人集体的情感记忆,亚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浓浓的情感洋溢着整部片子。因为电影本身的叙事性不强,导致会有一些结构上松散的感觉,但是我们看到了马来西亚的地域风情,带有飞屋环游记式的飞行让我们会有欣喜,最后的照片好像大萌子和爸爸
看电影了没
真好的华人文化影片...那个年代的感觉
虽然国语、广东话、英文乱来,但一手温情牌打得不错,洋女婿也越看越喜欢,还有小正太你的翻译碉堡了!!
7.5。简洁清新的小成本制作风总有意外之喜。电影有时候就是简简单单讲好一个有普适情感的小故事,带点个性,就好,一如每一个普通人。
第一次看马来西亚电影,第一次意识到华语电影的版图应该包括大马。温情以及华人世界的传统人情贯穿电影内外——专业团队制作,却是“全民电影”的“大家一起来出力”,这个事实,比电影里面的温情更动人。
马来西亚温情小清新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篇目 导演会来 希望大家捧场
女主fan人的表情好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