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伊丹十三是在某年北京电影节上。天干物燥,忽冷忽热,加上白天已经跑了两场电影,还没到傍晚已有了感冒迹象。我打算放弃晚上三里屯那场《蒲公英》,在豆瓣电影讨论区发布了转让电影票的信息,但始终无人问津。眼看开场时间已近,便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走进了影院。
头始终痛得厉害,但那是我笑得最开心的一场。导演恰好是我最喜欢的那一类型——作品并非完美纯熟,职业生涯中也有不少平庸之作,但纵览其创作时间线,能看到一以贯之的鲜明个人风格与不改初衷的创作信仰。
同样是饮食男女,食色性也,伊丹十三拍出了迥异于李安、洪尚秀的影像风格。一条清晰的故事主线,穿插了数个与主线无关却契合主题的短片,那不是枝枝蔓蔓的复杂叙事结构,而是一条项链上坠着几枚小珠子,拿掉未尝不可,但吊在上面又多了另一种风情。
《蒲公英》的主旨诚然是想借美食这一普世话题串联起众生相,男女老少与食物的互动悉数成为影片的组成元素。但显而易见,伊丹十三对性与女人身体的迷恋盖过了其他方面。役所广司的戏份属于主线之外的“小珠子”,却比主线更能映现导演的鬼才,他与熟女缠绵的戏份极富想象力,没有在体位上追求创新,转而利用各种食物探索出了性爱的多种可能。其后役所广司来到海边,从少女手中买来新鲜的牡蛎食用,却不小心割破了嘴唇。少女接过那沾血的牡蛎,用刀子撬开外壳,将牡蛎肉放在手心让他吮食。这一段虽没有直接呈现男欢女爱,但牡蛎与鲜血的意象,构成了强烈的有关少女性启蒙的暗示。
伊丹十三的电影大多都展现了男性最直接的欲望。《大病人》中数次出现向井与情人欢爱的场景,即使病入膏肓时向井仍担心能不能给情人带来高潮;《鸿运女》中的女主干脆被设置为艺伎,成为男权政治旋涡中被彻底物化的商品。几乎所有的情色场景中,女性的乳房都暴露无疑,观众能感受到镜头对女人双乳恋恋不舍的捕捉与勾勒。很难说这是情节必须还是导演本人的“恶趣味”。
但那些直白的情欲镜头似乎并没有过分激怒女权主义者,伊丹十三对女性不加掩饰的欲望也没有成为女权运动中被讨伐的对象。很大程度上,他在影片中表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纯粹的理想主义让观者对导演施以了包容,而他的御用女主角——宫本信子塑造的众多坚韧独立的女性形象也使他的作品被“幸运”地划入了女性主义阵营。
1969年,宫本信子和伊丹十三结婚,并开始出演伊丹十三几乎全部电影的女主角。在此之前,她只是作为不起眼的配角出现在一些影视剧中。但与其说是伊丹十三成就了宫本信子的演员生涯,不如说是宫本信子成就了伊丹十三。她貌不惊人,眉眼间既有日本女性的温婉,又不乏现代女性的坚毅,这种超强的可塑性,令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当时日本社会匮乏又令人景仰的女性形象。
《蒲公英》中,她是单亲妈妈,经过不断地偷师学艺,终于将养家糊口的拉面店经营得红火;《民暴之女》中,她是专门处理黑道份子与平民之间纠纷的律师,以法律和正义为盾牌,帮助饱受骚扰的民众;《女税务官》中,她是初出茅庐的调查员,在几乎全是男性的行业里立下大功,侦破了无数偷税案件。
伊丹十三热爱女性的胴体,但他更钦佩职业女性身上的光芒。性感易逝,而艰难世道中千金难换的,是坚韧、专注、充满勇气的女性力量。所以,《超市之女》中,老板五郎不能自拔地爱上了嗓门奇大的中年妇女花子;《女税务官》中,玩弄了很多情妇的老狐狸权腾,却对不修边幅、其貌不扬的亮子动了心。伊丹十三善于表现充满情欲张力的男女欢爱场面,却不耐烦那些黏黏腻腻的儿女情长。在他的语境中,性与爱可以分开,爱情远高于性吸引,是更类似于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谊。
从某种程度上说,宫本信子就是伊丹十三的战友,而伊丹十三的一生,是不断战斗的一生。他是大江健三郎笔下那个“被偷换的孩子”,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当他面对现实的不堪难以自洽时,便将电影化为尖矛,直直地刺向社会的烂疮。《鸿运女》是对肮脏政治运作的揭露,《民暴之女》是不满日本黑社会对普通商人的勒索。他性格过于刚毅耿直,不肯躲藏在隐喻这堵安全门的后面,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大多直接而犀利。
这种耿直,为他的生活带来了数次灾难。1922年5月22日,因不满伊丹十三在《民暴之女》中对黑社会的丑化,五名手持利器的暴力分子在伊丹十三家附近将他打成重伤。伊丹十三被送入医院,经历了整整三个月的治疗。这三个月间,他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并关注起临终关怀这一议题。次年,《大病人》上映,不肯认输的伊丹十三带着新作凯旋。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连暴力分子都无可奈何的伊丹十三,会在四年后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一生。大江健三郎的回忆录体小说《被偷换的孩子》开篇即是伊丹十三(小说中名为吾良)的遗言:“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
在看了伊丹十三所有电影后,我不禁猜测,硬汉如他,也有着不为人轻易发觉的懦弱一面。评论界对伊丹十三的批评大体集中在一点:总是重复自己,几乎所有作品都是“经营养成系”的故事套路,并最终以大团圆收尾。喜剧体裁加大团圆结局,难免冲淡了揭露社会痼疾的深刻性。
或许他并非不能拍出严肃的剧情片,只是不想。现实晦暗肮脏,劣币驱逐良币,努力换不回相应的收获,当这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与现实短兵相接并最终败下阵来时,电影成了收容他理想的唯一容器。在电影中,光明终会覆盖黑暗,正义终能战胜邪恶,任何一个诚实正直的公民,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万难,收获成功与自尊。他遁逃到电影的世界里,将全部理想系于女主角一身,虚构出一个理想的、法制的、正义的社会,并在这个虚构的社会中重新整合自己被现实击碎的人格。64岁那年,他遭遇狗仔队诽谤,自杀以证清白。看起来有点孩子气,但在他决定赴死的那一刻,心中一定充溢着一种近乎武士道精神的悲壮感。
然而现代社会早已不待见武士道精神,也容不下那些刚毅耿直的理想主义者。
这就是他明明拍的是喜剧,而每次结局时我都想要大哭一场的原因。
很独特的观影体验。食色,性也。黑社会老大同情人调情。洒在乳房上的调料,柠檬汁和蛋糕,放在小腹上的鲜虾,还有用嘴传递的蜜汁和蛋卵,挑逗着感官。又是下雨天,一身白衣的老大死在乱枪之下,情人抱住他,遗言竟仍是与食物有关:我想去猎杀野猪,剖开肚腹,将满是油脂的肠子放在火上烤熟。食物亦是性格,他是那种追求极致体验的人,摆脱社会规则的束缚,尽力体验生存的快感,当然不会放弃享受性爱!
海女上岸,湿透的衣服紧贴肌肤,露出双乳。锋利的牡壳刺破了男人的嘴唇。少女用刀取出牡肉,托在掌上。这样柔暖的“牡壳”再也不会划破嘴唇了。男人吮吸着,血液染到牡肉上。处女被刺穿的象征吗?经历这样的挑逗,女孩吻着男人,献出纯粹的热情。
孩子的妈妈,你不能死!快站起来,给我们去做饭。奄奄一息的妻子居然真的走到厨房里,为家人端上一锅翻炒蛋。看着丈夫和孩子大口吃饭的样子。妻子的脸上浮现一丝微笑,而后颓然倒下,死去。嫁作人妇,身为母亲,开启另一段生命旅程,亦是同所谓的工作告别,简简单单的一日三餐里,凝缩着生活的全部要义。
蒲公英,多么朴素的名字。正如这花儿的秉性,肆意地开在路边,平凡而坚韧。大正打败了欺负自己的同学,妈妈做的拉面也终于过关了。阳光洒入,音乐响起,看着男人们将面汤喝得一干二净,蒲公英满意地笑着,从此,她可以独自支撑店面,迎接生活了。
为了学习拉面的汤底制作,被唐装老板推搡着,蒲公英走入那似乎像是迷宫般的店面深处,配合着音乐,观众以为蒲公英将要遭遇危险。黑屏,缝隙中泄出一线光亮,跟着蒲公英的眼睛,我们看到厨师正在制作汤底。好一个欲念满满的窥探,赤裸裸的野鸡,血淋淋的猪排,鲜嫩爽口的大葱,是那美味汤底的全部秘密。亦是大厨不可轻易外传的看家本领。
不要小瞧了流浪汉,衣衫褴褛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别样诗意。送别老师的那场戏,那首歌,真挚纯粹。还有那个自称为厨师的流浪汉,带着大正偷偷溜进厨房,不一会儿,就做了一盘可口的蛋包饭。轻轻切开,鲜嫩鹅黄的蛋汁浸入米饭,真是诱人!
老太太偷偷摸摸地找最适合揉捏的食物。那颗被挤出了汁儿的桃子显然不合格。奶酪和面包也不太好。真是有趣,食物的触感,或许正折射着我们对不同肉欲的偏好与选择。
只是帮着拿材料的跟班,居然看得懂法国菜单,那样娴熟的点菜,秒杀身边只会点啤酒和鱿鱼面的大佬,看看,他们的脸都绿了。
被红豆膏噎住的老人,受到冰激凌引诱的孩子,北京烤鸭的餐桌上所实行的诈骗,接受拔牙治疗的男人,疼痛难忍的表情和超速前进的火车对列剪接,多么刺骨的疼!在在都折射着人类幽微隐秘而又挥之不去的本能欲望。
婴儿贪婪地吮吸着乳汁,不停蠕动的小嘴,包裹着,原初的动力与满足。那正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竭力寻找的至纯的快乐!
你要深情地凝视猪肉,对他的奉献表示真挚的谢意!我们很快就要相见了。
哦!原来你也在镜头里,你今天吃了什么?他们说当你死去的时候,会看到电影一样的东西,像几秒内看完人生的万花筒。我很期望那部电影,一个人最后的电影,我绝对不要受干扰。
老公,别死,还有眼泪。
那个我不要!
这就是他对自己命运的寓言。电影里,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食物和与之相对的欲望人生,老大死去,仍在想念油肠爆裂的快感。
首场戏便设定在影院,演员役所广司凑上前,冲银幕外的观众喊话。像所有杰出作品一样,本片以惊艳的开头,昭告了别开生面的叙述风格。
故事主线讲述一则趣意盎然的爱情小闹剧,窘迫的拉面馆女主人决意改良口味,经历艰辛挫折后小店终于焕新,挽回食客的同时,也赢得了生活的体面和尊严。
山崎努扮演的司机,化身勇敢英俊的牛仔,使其约同于一部西部片的都市变奏。他在拯救心上人后却绝尘而去,他的座驾也换成运输卡车。这样的故事设定在密集的现代都市,显得孤傲潇洒。
本片延续日本电影一贯的松散气质和温柔含蓄,却具备不可思议的连贯和无与伦比的魅力。
导演伊丹十三的镜头语言奇拔奔放自由迷人,狭小空间的精彩调度配合丰富精当的光照,在诸如卖场、餐馆、起居室等极为寻常的场所,持续制造紧张和笑料。一轮轮柔和氤氲的光晕下,画面和人物仿佛点染上魔力。
食物母题贯穿几乎全部的重要戏份,让影片的叙述空间得以延阔。从逼仄的拉面馆出发,食物出现在高级料理店、平民住宅、海边等场景,和暴力、性爱、死亡等元素紧密交织,营造出隐喻和象征的影像迷宫。
黑帮成员在海边巧遇海女,吸食对方手中的牡蛎,一滴晕开的鲜血瞬间唤起了海女的情欲。上班族爸爸赶回家吃上妻子做的最后一顿饭,妻子在家人的夸赞中含笑死去,导演深刻的社会批判寓于其中。
黑帮夫妇作为副线,为情节演进增色不少。两位演员精准地传达了那份神秘和梳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恰逢日本经济的顶峰,然而电影的黄金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导演通过影院看戏暗示了这一点。黑帮男子的身份一直是个谜,他在街头被乱枪打死,仍然不忘跟妻子讨论野猪肉的吃法,影片自此宣告落幕,特写镜头对准婴儿贪婪地吸吮母乳。
八十年代日影有许多遗珠尚待发掘。日本的八十年代本身就如一部电影,危机四伏却活力十足,恬静和悠远,迷醉与喧嚣,为当代观众打捞出遗失已久的光谱。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野上照代(《等云到》)和桥本忍(《复眼的影像》)书中,伊丹万作是被捧上日本电影神坛的人物(之一)。
如果伊丹万作不是去世于二战刚结束的1946年,而是多活二十年,他是否会改写日本电影史?因为战后二十年,几乎每个人(小、黑、沟)都爆发了惊人创作力和电影第二春。在《电影旬报》导演排行榜上,你能轻松找到这些早逝导演的生命痕迹:除了《赤西蛎太》,封为编剧之神的伊丹万作,并没有导演作品能留下来。
大林宣言在《花筐》里,致敬了29岁去世的山中贞雄。一部《人情纸风船》,似乎达到了一个惊人的艺术成就。
47岁去世的寺山修司,得益于异色跨界综合体以及CULT一词的误植,在中国享受较高知名度,如今出版物众多。但你也会忍不住想,他已经跻身戛纳。如果再拍二十年,会是怎样。
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寺山修司和伊丹十三这批导演,由于身处高峰和热潮之间,无不伴随着痛苦与焦灼。他们无法像大岛渚那样高举叛旗,每拍一部电影都如履薄冰。
身为父亲的伊丹万作,46岁就去世了。
作为儿子的伊丹十三,51岁才拍出人生第一部导演作品。
如果伊丹十三不在1997年自杀,他是否有机会,嘲笑后来同样遭遇创作力枯竭的不良分子导演。历史没有如果。所以对电影导演来说,在水平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如果要在电影史上留下更好的位置,更多影响力。
1,要保持身体健康长寿革命本钱。
2,千万不要早逝,不可以自杀。
但光有这些思绪,似乎还是无法解释,拍出了《蒲公英》的伊丹十三,为何会自杀?他的妹夫大江健三郎想不明白。作为观众的我,也想不明白。
刚结束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看得最赏心悦目的一部片子,是1985年的日本影片,《蒲公英》。导演,伊丹十三。
在技术处理和放映事故为关键词的影展中,本片得到完美呈现:该露点的,一览无遗。尤其是春天的冷雨中,走进三里屯美嘉电影院的天时地利契机——此时可以脑补下山崎努带小弟,第一次走进拉面店的画面。
回到电影院的集体参与感,电影、食物、人群和拉面馆空间的慰藉,令我难忘。
作为日本电影大神级导演伊丹万作之子,从演员跨界到导演的伊丹十三,他的导演生涯起点,非常之高。处子作《葬礼》,还有这部《蒲公英》都有轰动反应(尽管不太对日本观众的口味)。
《蒲公英》会被多数人认为是一部美食电影。它有一条主线,就是怎么开一家冠绝周围四方、顾客络绎不绝的拉面店。
除了做不出一碗好的,让客人把汤都喝光的日式拉面,蒲公英并没有遇到城管掀屋顶、社团来勒索、房东涨租金一类的现实困难。
她最大的两次惊吓:一次是看到大猪头,昏了过去;一次是梦到另一家拉面馆老板前来砸场。
事实上,伊丹十三采用了大量即兴发挥,把玩影像的游戏式拍法,即电影并不是奔着如何含辛茹苦咬牙落泪开一家拉面店的终极目标而去,而是更像一部意大利西部片——回想一下最后团队搭建完成,努力冲刺之际,有人装潢有人做汤有人擀面有人出力,正是西部牛仔行侠仗义,组建团队干大事。
片中有不少人物章节段落,与拉面店的主线无关,无头无尾。它们是与美食有关的情欲挑逗和日常趣味,把玩人类色相与感官欲望。
其中尺度担当,以役所广司的段落见长。他在酒店与相好调情挑逗,活用新鲜食材。柠檬撒盐,红酒奶油的玩法,可能是入门级。活虾乱跳,蛋黄来往,还有沾血生蚝的海女之吻,堪称食色性也的叫绝画面。
不难看出,这些场面,有强烈的性暗示,尤其是两个莫名其妙没有交代的人物,突然搞这么一出,就像是用电影去调戏云里雾里但又万分享受的观众。
《蒲公英》香艳或恶搞的段落,无一例外的,好似误闯大制片场的片中片。尤其是役所广司的死别戏,瓢泼雨带满身血,还惦记着吃烤山猪肠。一定记得要加东西。
一眼可见的,这是非常假的戏码,但濒死人物在讲的,还是吃的。幽默的重大来源,就是反差。
怪大叔拔完牙,又去拿冰激凌诱惑挂牌小萝莉,同样有天然的欲望暗示。小萝莉为什么会喜欢甜食,喜欢看起来很好看的冰激凌呢。它跟结尾滚字幕时的母乳喂养好有联系么,是所谓的口欲期残留么,我们不得而知。
这种奇怪的讽刺点,就好比西餐厅不顾吃相的花样女士们。当你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是否还会在意本能的优雅。
伊丹十三特别喜欢把镜头突然一甩,或者从景深出跑出来一堆龙套路人甲,再不然是一个跑过场的无名配角,然而带出来高级饭店、MUJI商场等段落。
电影院观影,出现点法餐和吃意面,更是笑煞我也。这个时候,我特别喜欢大家笑点不一的顺序反应。准确说,在这个段落里面,一开始,大家还不明所以(有一个英文菜单特写),只是觉得蹊跷,为什么所有人都吃肉丸子,喝喜力(记住了,这绝不是喜力啤酒第一次被黑,大卫林奇电影同样有梗)。
如果换一种说法,伊丹的玩心为何如此之浓?
他在电影里塞了太多食材,却不像只喜欢拿一碗鳗鱼饭做家庭文章的山田洋次。
那倒不如说,是伊丹十三的表达欲望,过于强烈。他想要幽默如故,想要悲欣交集,想要情感慰藉。于是乎,一部本来很俗套很励志的《蒲公英》,愣是拍摄成了一副随心所欲,自由浪漫的样子。
电影里的男人,一定要保住头上的毡帽,好比去告诉周围人,他们是有男子气概,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宁可已经相识,还要再打一场(虽然打得很假)。放置在高架桥下的搏斗,不如说是在城市里压力拼搏的刻画。
女人也如愿以偿,顶上了法国大厨帽子。尽管这是一家日式拉面店,装修风格很清新,如今天的网红店。
如此西化,在改良的伊丹十三看来,应该是一件好事。正如在《蒲公英》这部电影里,他学了意大利西部片,现学了法国大餐,又融合了最传统地道的日本拉面做法,还拉了告密的中国人出来当垫背。
《蒲公英》提供了许多弦外之音,比如那个回光返照,还去做蛋炒饭的家庭主妇。这样的场面,很容易让人想起山田洋次《家族之苦3》的主妇,完全被一家子人的衣食生计所绑住。可是,那锅用生命在翻滚的蛋炒饭,有一种又黑色又好笑但又心酸的悲凉感。
还有流浪汉个个深藏绝技,你就完全能够明白,许多美食是富人所能享受的,但味蕾上的刺激与怀念,却是人人平等,上天赐予并拥有的。食能果腹,支撑一个人类的生命不断成长并繁衍下去,并以死相抵。
比如在MUJI店里玩起猫和老鼠游戏的店员与老太,小孩打架与大人拼搏的剪接蒙太奇,新干线和高架路纵横交错的日本现代城市。这些话题,本来全在开一家好吃拉面店的《蒲公英》故事主线以外。
如果一定要归纳电影主题,《蒲公英》所讲述的,大概是一个人,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如何在痛苦(挫败)与食物(关爱)中成长。这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女性的关爱,尤其是母亲的伟大。如此说来,伊丹十三竟然是在讴歌女性,还有怀念像被熊妈妈舔舐长大的自己。
因为到最后,当你把拉面碗里的汤,一滴不剩地喝光,电影却要残留下什么,余味也需要浓缩。用伊丹万作那套黄金定律来总结,就一句话:一个女人开了一家拉面店,自食其力抚养儿子长大成人。
自从看了Tampopo后对拉面的执念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这次试试做味噌汤底的。
耗时:30小时 (不含重温Tampopo的2小时)
成本:10刀 (不含买Criterion Collection蓝光的40刀)
汤:新鲜猪颈骨和猪腿骨泡冷水去血,然后晾干进炉子烤香,取出加清水煮开后用金属丝帕洗干净放进大汤锅。放一个鲜鸭架,鸡汤,蔬菜汤,纯水,各加一份烧开,然后关小火炖24小时。铸铁锅焙香一个黄洋葱,剥一头蒜,老姜切片,顶级昆布(海带)一张擦净,新鲜小葱一把洗净拧成结,将以上加进汤里继续炖6小时;
叉烧:上等带皮黑毛猪五花肉,洗净晾干卷起来捆好。新鲜小葱,老姜,烧酒,味醂,酱油,黑糖,调卤汁,小火慢烧3小时;
味卵(卤溏心蛋):生态土鸡蛋6枚,煮成一刀切开将好开始凝固的蛋黄就会顺着刀口慢慢流出来,的那种溏心蛋,浇一大勺叉烧汁后进冰箱3小时;
组装:新鲜生态包菜洗净过水烫熟;嫩竹笋切丝;一勺大粒白芝麻进炉子烘香,用石臼捣成粉加进味噌拌匀;剥一头蒜烤到焦香,加橄榄油用搅拌机打成蒜油;煮面装碗切叉烧,热汤调开味噌撒葱花淋蒜油;
----------------------------------------------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
以上内容毫无操作指导效用,具体步骤做法敬请期待明年我当做饭博主时给大家详解。感谢阅读。拜拜。
像拍A片一样拍食物,这就是所谓的food porn。硬梆梆地讲,其实就是妖艳高脂高热食物的壮观视觉呈现,通俗地讲,就是各种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呈现的美食视觉,勾引你半夜忍不住吃吃吃吃吃吃。没法子,谁让摄影术的进步让饮食和男女同时变得如此容易拍摄呢?
本来我并不把蛋包饭当成我的food porn,可有一部电影深深教育了我的食物观,它通过干净利索地在蛋包饭百年历史上开宗创派的壮举,牢固树立起了色情食物排行榜上蛋包饭天真无辜又色情爆表的地位。这个电影就是《蒲公英》,导演伊丹十三在电影里惊鸿一瞥的蛋包饭镜头,直接在美食界创下了“蒲公英蛋包饭”这一流派。
如果要评出food porn电影十佳的话,《蒲公英》无疑必须进前五,在我本人,更可把《蒲公英》列入最佳食物电影的争夺。《蒲公英》是探索食物与性之间联系的最好的电影,伊丹十三用食物来全方位地激活所有我们的感官与我们的欲望,他把所有可以想象与不可想象的成分都堆在了他的碗里,甚至你几乎没在任何一部其他电影里把食物与性、权力、职业与阶层联系得如此紧密。有评论赞许这部电影是“低俗与崇高的混合物”,正是淫秽中见道的意思。
这部三十多年前的杰作中,近两小时里食物的镜头有无数个,最为著名的当然是拉面,据说这是西方人了解东方拉面的最佳教材,据《纽约时报》报道,电影在纽约上映后,立刻掀起了一阵美国人蜂拥追捧日本拉面馆的狂潮,蔚为城中美食风向,这部电影也为日本料理在美国的流行做出莫大贡献。但多年后回顾,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那段仅仅2分钟的蛋包饭片段,它直接指向了食物的本质:满足与快乐。
一个绝望中挣扎的拉面店老板娘带着儿子,被粗暴的卡车司机拉去拜见真正的食物大师: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小儿子被问到想吃什么,他朴素地回:“蛋包饭。”一个肮脏的流浪汉跳出来,拉着小朋友,偷摸进了餐厅后厨——表演开始了:蓝色火苗“砰”地升起,一个破旧的平底煎锅登场,冷米饭,番茄酱,轮番在锅中翻滚之后,炒饭暂时退位,锅中倒入鸡蛋,筷子癫狂地搅拌,蛋饼在刚刚成形还半熟流淌的一刹那,被卷起来盖在炒饭上,形成一座丰满的小山丘。结束了吗?流浪汉大厨温柔地拿起刀,轻轻剖开蛋饼表层,如富士山缓缓喷发,如奶油冻慢慢融化,娇嫩的半熟蛋液裹着炒饭露出了真相。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厨房内的偷食二人组与室外巡夜的保安如走马灯般对调,这组致敬卓别林的快步舞式剪辑镜头成为了电影中最不可磨灭的神来一笔,伊丹十三华丽、滑稽、机智、敏锐、微妙而令人惊叹的风格在这里体现无疑——我们跟着冒险,我们跟着垂涎,我们跟着满足。食物在这里以最轻松的方式、最纯粹的热爱、最精湛的技术完成。
蛋包饭是日本传统和食与西方洋食结合的经典产物,是日本式洋食的代表物,始创者究竟是谁众说纷纭,有两家最著名的老铺为此争论不休——不出意料又是关东与关西万年不变的官司:东京银座的“炼瓦亭”(创立于1895年)和大阪心斋桥的“北极星”(创立于1922年)为了蛋包饭始创者名头打了几十年的架。
东京炼瓦亭早在1900年就有了蛋包饭的雏形:把蛋液、青椒、蘑菇与米饭混炒在一起,最后煎成长条形。这种元祖蛋炒饭最开始是员工餐,方便在繁忙的后厨里师傅们只用一只手就可以吃完,后来才应熟客请求出现在餐厅菜单上。据说同时代银座有好几家西餐厅都有类似蛋包饭的料理。而大阪北极星则要硬气得多:1925年,老板为一位肠胃不好、总是点炒饭配煎蛋卷常客改良了配方:他把蛋皮裹在了炒饭外面。这跟现代蛋包饭就差别不大了。
不管为了员工还是客人,蛋包饭的底色是很朴素的,蛋皮与番茄酱不可少,炒饭料则不拘一格,更多作为家庭料理的面目出现。蒲公英蛋包饭最富标志性的最后关头的温柔一刀,让蛋包饭这种家常庶民食物陡然增添了无穷的性感意味。半熟式蛋包饭即蒲公英蛋包饭,据说是伊丹十三创意,创业于昭和6年的东京日本桥老铺たいめいけん制作而成,目前已经成为蛋包饭著名流派。たいめいけん餐厅的蒲公英蛋包饭价格为1850円,约112元人民币,不算便宜哟!
蛋包饭如今在东亚都很流行,韩国、台湾餐厅的菜单上都经常可见。近年来把蛋包饭作为影视剧题材的,还有韩国电视剧《屋塔房王世子》(2012)、日本动漫《食戟之灵》(食戟のソーマ,2012开始连载)等。蛋包饭在这些影视动漫里又有神奇的进化变形,爱吃又好奇的家伙们可以看看。
追溯我对蛋包饭的最早记忆,还是大学时代,在北京北四环华堂商场,CoCo壱番屋,炸猪排咖喱蛋包饭。那应该是北京第一家分店,现在已经撤店了。作为一个鸡蛋、米饭双重爱好者,对蛋包饭这种朴素又华丽的搭配,真心是一见钟情。如果不是因为蛋卷太难裹,蛋包饭几乎就要超越蛋炒饭在我的comfort food榜上的地位了,但说到food porn,无疑蛋包饭在色情食物排行榜上又冲到了前列。
某个暴雨的夜晚,大货车司机五郎(山崎努饰)开车前往送货目的地路上,听同事阿刚(渡边谦饰)读著品味拉面的心法而食指大动,决定临时停靠路边小店吃面解馋。碰巧拉面店老闆娘蒲公英(宫本信子饰)正受儿时玩伴阿健(安冈力也饰)骚扰,见义勇为的五郎拔刀相助击退恶党,并决定协助独力抚养儿子的蒲公英做出美味的拉面,振兴店内生意。
演而优则导的伊丹十三,身兼文学作者、广告创意人、插图画家及商业设计师等多重身分,才华洋溢。51岁才正式执导第一部长片《葬礼》(お葬式,1984)便已展现才华,荣获超过30座日本国内电影奖项,广受好评。但《葬礼》片中引用许多3、40年代好莱坞经典作品画面,遭受知名影评人莲实重彦抨击,因此他从第二部电影《蒲公英》(タンポポ,1985)开始,便全面转为娱乐导向,拥抱观众。喜剧的基调使伊丹十三的电影大受欢迎,通俗题材中同时埋入锋利的社会观察、讽刺的黑色幽默、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与影像符码,使其作品在爆笑之外仍有许多可观之处,经得起时代的淬炼。
《蒲公英》是一部道道地地的美食电影,从食材选用、烹调手法、厨师的职人精神、品味的礼仪与方法论,无一不备,非常完整。在女主角蒲公英不断尝试错误,精进手艺的过程中,观众也一边上了一堂拉面概论课,举凡材料特性、汤头熬法、面条性质、佐料搭配、温度拿捏、服务细节,甚至店内装潢的功能性,通通都涵盖到了。看完这部片,彷彿就已学会足够开设拉面店的知识,不仅令人再次佩服日本人讲究细节的民族性,编导(同出于伊丹十三之手)的细腻度也是可圈可点。除了食物本身之外,拉面的文化背景也自然地交织在电影之中,例如蒲公英造访中国人开设的馆子偷学汤头配方,以及“来来轩”这个引用1910年(明治43年)日本拉面创始店的店名,都展现了日本拉面受中华料理影响的脉络;拉面是市井阶级填饱肚子的食物,不饿就不要来吃,剩下太多面条对店家而言是大不敬,而喝完最后一滴汤头则是极致的礼讚,这些品味拉面的细节也都在片中呈现出来,相当面面俱到。
《蒲公英》也是一部向美国西部片类型取材的电影,不是因为主角五郎始终戴著牛仔风格的宽沿帽(连洗澡都不肯拿下),也不仅是因为片中行侠仗义的情节、坚强而沉默的边缘汉子、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兄弟情谊(bromance)以及闯荡未知领域的拓荒精神。伊丹十三将西部片裡“凭藉自我努力必能实现心中梦想”的美国梦精神,移植到了女主角蒲公英的奋斗历程中;主角五郎在任务完成后潇洒离去的英姿,更是完美符合了西部片裡荒野一匹狼的孤胆英雄形象。
除了主线故事之外,伊丹十三还在电影中塞入了许许多多的支线情节,包括学习西式餐桌礼仪的假贵妇课程、摆出权威架子实力却远远不如底层员工的老闆、穷到餐风露宿却从残羹冷炙中学会品味美食的乞丐团体⋯⋯等。看似与剧情无关,却从饮食这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呈现出社会各个阶层的众生百态。其中役所广司饰演的白衣黑帮分子,一边浸淫女色一边大快朵颐,连死在美女怀中之前,都还念念不忘曾经尝过的珍馐佳餚,完全是“食色性也”的最佳诠释典范。
受到妻子(宫本信子,本片女主角)娘家经营葬仪社事业的影响,伊丹十三经常在作品中讨论死亡。虽然《蒲公英》是一部基调活泼明亮的喜剧,死亡的阴影却始终缠绕著整部电影:女主角蒲公英是死了丈夫的单亲妈妈,役所广司饰演的白衣男子在街头枪战中浴血身亡,其中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支线剧情中一位垂死边缘主妇的故事。好不容易赶回家中的丈夫,得知妻子已回天乏术,为了让妻子保持清醒留在人间,丈夫下令要她做菜,只剩半条命的妻子拖著摇摇晃晃的身躯切菜、起锅,用生命最后的力气炒出一盘炒饭,然后断气身亡。丈夫含泪要孩子们仔细品尝妈妈亲手做的最后一道料理,看了真不知该为这段夫妻情感动,还是该为女人到死都要做牛做马的遭遇心痛。
伊丹十三是说故事的高手,他的剧本情节本身已足具魅力,光是文字叙述就相当吸引人,处处都有梗。而他的影像也是精心经营,与原本就很精彩的故事碰撞出更炽烈的火花。例如开场的第一幕戏中,伊丹十三拍摄了正在等待电影开演的戏院,银幕内外情境相同,交相对照辩证。忽然,白衣男子对著镜头大谈电影哲学,打破了银幕内外之间的第四道牆,像是在对观众下挑战书,也表现出导演对电影作品的无比自信。又如白衣男子与女伴在旅馆房间一边寻欢、一边大啖美食,男子在女伴身上撒胡椒盐、挤柠檬汁、用乳房沾鲜奶油、将蜂蜜流过双唇、使泡了酒的活虾在白皙的肚皮上翻跳,最后二人以口舌互相传递蛋黄,直至咬破流出蛋液、达到高潮,这几个镜头的蒙太奇,虽然完全没有交媾画面,却极尽所能挑逗了观众的味蕾与性欲。
五郎和阿健在蒲公英店裡起衝突时的长镜头调度也十分精彩,先用深景镜头拍店内,以前(两方的手下)、中(五郎)、后(阿健与蒲公英)景的层次营造主角被包围的危机感;随后镜头推出店外,以中景旁观打斗场面,建立店门口的空间感,并制造手下被打飞的效果;最后镜头拉近成蒲公英母子特写,仅用影子描绘打斗的激烈程度,焦点则是蒲公英母子既害怕又崇拜五郎的眼神。在一气呵成的长镜头裡完成三个别具意义与功能的分镜,可见导演对镜头语言与场面调度的娴熟掌握。据说伊丹十三曾严格指示演员必须照著剧本的台词演出,一个字都不能增减,对画面中会拍摄到的所有道具也都严格把关(这点跟小津安二郎满像的),或许就是这样的要求,才能使他拍出节奏如此精准的画面吧。
伊丹十三的《蒲公英》是一部经典的美食电影,不仅拍得令人垂涎三尺、让观众更了解拉面这道料理,更用食欲对照性欲,映射出社会各阶层荒谬却现实的处境,可谓是大师之作。但这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却很难视为一部女性电影。
女主角蒲公英在片中原本只是勉强渡日,到最后成功脱胎换骨,成为亮丽的热门拉面店老闆,表面看起来是个女性赋权(empower)当自强的故事,其实不然。开拉面店其实是蒲公英亡夫的梦想,她只是代替死去的先生守住店面而已(守护父权的幽灵),而蒲公英对男性情欲的渴望:寻找第二春,在片中则是早早就被扼杀了。蒲公英虽然努力向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所有提携她的师长清一色全是男性,蒲公英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相对被动的。本片或许呈现出女人的强韧、可塑性,以及不亚于男人实力的潜能,但女人的能动性全都是男人赋予的,这或许是那个时代悲哀的现实吧。
、
、
永远不要低估舆论对普通老百姓的裹挟,2023第一季度,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水军话题,“
疫情三年,房价涨回来只用了一周”刷屏全网之后,以上海、北京、深圳为首楼市,都躁动起来了,售楼处收回优惠,房东抬高卖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焦虑:难道房价又要涨了?
所以
但其实地的房产过户部门看看人气就够了。工作时间,到这样的政府部门坐上半天,当地楼市到底好不好,都不用问,眼睛一看就知道。
为了拨乱反正,‘根正苗红的央媒,经济日报,连发三文,直指房地产要害,房价,消费贷,和房贷置换,指明2023年,中国的房子,将为成为消费属性主导的商品,而大涨大跌,明显都和这个愿景背离,稳,才是主线,也是中国未来房地产和楼市的新常态。
从刚需改善的角度,如果市场真的热起来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去凑热闹了,这是良心话,其实很多房东和开发商突然硬气起来,还真的不一定是市场有起色,人生如戏也有可能;
预期正在酝酿,原有看空的共识正在瓦解,但是,关键一点,真正的购买力群体,还没有真正,大面积的下场。
一部吃吃吃狂想曲,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悲欢离合,性情爱趣全部与吃吃吃吃挂钩。三星是因为主线情节很无聊,而且性别刻板印象非常冲鼻。但几段小剧场异常精彩(点法餐,吃意粉,还有役所广司演的那个公子哥各种骄奢淫逸的生活),各种转场插播也很有意思,能看出导演颇有才华。然后没想到役所广司年轻的时候居然很有松田优作的气质。
对美食孜孜以求的态度即对待人生之姿态。。。面条可以吃得很疯狂。。。我也要做汤婆婆。。。
饮食大观,诸国饮食(文化)符号漂浮于电影中的日本。这一切都在印证巴特符号帝国的观点。导演在处理电影里的各式能指之时,并不沉迷于赋予其固定的所指,而是进行界面式的打乱、插入和颠覆,旁逸斜出,辅助主线展现了日本人看似解构实则传承仪式感的民族性格。此外,喜剧效果也十分之棒。
超好玩的神作!一碗拉面,吃出了打怪升级,吃出了世间百态,吃出了生老病死,吃出了男欢女爱,吃出了西部暴力,吃出了各国美食。
男人戴上帽子,女人也戴上了帽子。片中有不少与拉面店主线无关,是与美食有关的情欲挑逗和日常趣味,色性与吃相,爽大发。其中以役所广司的段落见长,好似误闯片场的片中片。而伊丹的拍摄手法,大有即兴发挥之感,点法餐、吃意面笑煞我也。故事结构上是西部牛仔行侠仗义,组建团队干大事。
太适合雨天夜带着低调的零食在大荧幕前看了吧!食色性也;一个近乎完美的诠释。食物为媒介表现高潮与性探索的段落太漂亮。叙事灵活自由而不散漫,戏中戏开篇,接下来几个荒诞小故事以摄影机追踪新人物方式转场,以为又是一部《自由的幻影》,但整部下来却是在直线上画小圈的叙事形态,惊喜有趣。4490
伊丹的老婆像《鹿鼎记》里的假皇后啊,可能人好吧。初看觉得挺破烂,身份设置的随意,没来由的各种片中小片,但内在的逻辑渐渐清晰起来,整片涵盖了食物之于人类社会的各层次关系。喜剧部分一是不同情绪下适度的硬直化反应,二是黑色幽默。配色花哨不刺眼,镜头运动灵活,也充分发挥了演员的能动性
勠力同心集腋成裘的《蒲公英》体现的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化里的核心价值观:拿来主义精神。伊丹十三这种漫画拼贴法在当年看来或许还属于前卫表达,但以如今的眼界来看这则生死寓言却是如此浅白而粗俗。对比《饮食男女》就会发现食、色之间的关系无法在同条线索里统一起来,必须要借以电影的形式完成串联。
与其说励志行业剧(主线)与片段浮世绘(副线)的结合铺陈出了人生即食色的道理,不如说是一出偏离正统的日式喜剧(西部元素引入)与无厘头旁支在争夺“食即性”的表达权。拉面店中一众男人为了更崇高的理想压抑性冲动,而这种力比多的压抑在副线的每一个桥段中都得到了宣泄。一个被食所巩固的男权社会
霓虹金对食物的敬畏和食物所寄托的感情真的让人动容啊,然而除此之外对此片就没啥感受了,所谓人间处处是温情好像也没太看不出……不喜欢这种混搭的剪辑,虽然明白很多片段就是导演任性没什么特别意义,然而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琢磨,非常distracting!
美式风情之下竟然有雅克-塔蒂和戈达尔的影子,周星驰拍食神,应该抄了这片吧,还有,役所广司的眼线,要不要那么迷人
1.精妙至极的拼贴融合式喜剧,完美诠释了“食色性也”,更将美食、情爱/死亡与电影牵系起来,片头即打破第四堵墙,在影院中的影院与观众对话,向吃零食发噪声的人发出死亡威胁,尾声又呼应呈现临死前几秒内看尽一生的脑内电影。2.叙事鲜活有趣:主线戏仿西部片,牛仔帽司机于危难之际临降,与众热心兄弟一道帮助面馆成长升级,事成后迅即离去,日式匠人精神亦透现其中;副线分成7段,时长占比37%,穿插展现众生百相,散而不乱,围绕着吃与性的相通、美食的魅力与诱惑,顺带讽刺了“文明人”对仪式的过度执迷(日餐法菜意面都齐活了)。3.副线确乎更引人入胜:食物贯穿一生,从婴儿吮乳到孩童尝味,由青少年习礼节到中年尴尬却必需的社交,及至死前最后一顿饭,而怪癖与犯罪亦脱不开食欲。4.肉体调味蘸食,二口吞吐蛋黄,沾血牡蛎,妙绝。(9.5/10)
正所谓食色性也,这片就像李翰祥编出来的,一个长故事又掺着几个短故事。伊丹十三真是热爱模拟经营啊。
所有梦想、情欲、欢爱、乐趣、尊严都被一口吃食支持着,我吃故我在。认真对待一汤一菜,就拥有镀了金的一分一秒,好像电影的第一句话“哦,原来你也在电影里。”
太有趣了,吃拉面前要先用筷子轻拍肉片并对它们说对不起(感觉自己以前的都白吃了)正所谓食色性也,如果说主线剧情只是个小商户努力拼搏出人头地的普通励志故事,真正有趣的是里头突然插入的没头没尾的小片段啊,让人看到普通人对食物的态度。故事是从《原野奇侠》来的你们信不
我看过最精彩的日本电影,和JacquesTati的喜剧一样无法被归类。从没有电影人用伊丹的方式通过对食物的狂热表达对生活的挚爱,我所知范围内也只有Tati和伊丹能让观众以为生活就是开心地面对不那么乐观的现实。
女主资质平平,对做拉面没有悟性,所以安排男主四处为她张罗,先后拉来乞丐大师与富贵老人的司机做外挂,然后偷窥对手做汤方法,陶瓷成功店家的发面秘笈,再从天而降一个为她倾心的室内设计师,帮助翻新店面……这么玛丽苏的剧情,大概网文作者都想不出来,只能理解伊丹十三真的很爱他老婆吧……
作为口唇之欲的食与性,活色生香。食物是无处不在的性感怪物,贪婪、依赖、垂涎、偷偷摸摸、念念不忘、到死方休,是人与它的关系。热爱食物,从吮吸乳汁时就开始,与性欲难解难分。积极向上的成人童话就像用餐礼仪,在原初混沌的欲望表面披上礼服。主线之外的小故事诡异可爱。画面很暗。
终于大银幕一睹宫本信子风采,如果直接将夫妇俩做一个单元就好了。虽然我更喜欢伊丹导演后面的作品,但是这部电影的确能更清晰简单的看出这种画卷式作品的妙处,因为这样的设计,剪辑也变得十分有意义。那时候伊丹和宫本都像是刚刚找到属于自己的梯子,然后开始了华丽的金像奖之路。
海边吃牡蛎那幕拍得好奇幻,捕鱼女在海水里摇曳就像小美人鱼听到大船上飘过来曼妙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