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柠檬炸弹
编辑 阿听
本文首发在21世纪赛车手公众号://mp.weixin.qq.com/s/h3xw4MOnJLGDk-_V-0vdQQ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如今人们普遍接受这一不幸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但身处当时的人并没有看到一场世界大战的预兆。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没有人会想到这一事件会走向一场导致1000多万士兵阵亡的战争浩劫。
1914年8月,无数青年被驱赶进了战场绞肉机,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血腥绞杀。除了荒谬的战争理由,还有荒谬的战争过程。在这场,德国东西两条主要战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有累累白骨在战场上渐渐堆积。
1914年贵族制度犹存,阶级壁垒鲜明。士兵是士兵,将军是将军。与你在沟壕中同饮一瓢脏水的士兵,就是在过去几千年人类历史中难以留下一名一姓的普通人民,贵族与将军发动了战争,千万人民就要为此而死。
1918年,战火暂熄,没有人真正取得胜利。就像两个摔跤手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搏斗,同时摔倒在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于1916年从学校应征入伍,多次负伤。
◑战争结束后于1927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小说《西线无战事》,并取得空前成功。
◑小说于1930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同年受到纳粹党攻击而背井离乡。
◑1933年纳粹党执政希特勒上台,雷马克的作品被焚烧禁绝。
在影片《西线无战事》中,德国学生保罗·鲍曼及他的同学们受到老师的爱国主义鼓动,纷纷投笔从戎。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真实的战争与想象中完全不同。
这里没有什么英雄主义。
一次战斗一个连队只有一半人回来,但在战斗中存活只是第一步,还要忍受无止无境的饥饿,并要保证在炮火轰鸣的烦扰恐惧中不会发疯。
影片的第一场战争场面就是一幕历史级的呈现,真实、残酷、隔着黑白色也可以感受到血腥。
1930年还没有今天的烟火师,爆炸十分危险,但还是做到了不输今天的战争场面。
而这场战争戏最独特的一点是,里面没有一点英雄主义元素,也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别。每个观众都在以最冷静的视角去审视战争的残忍。看一个人冲上去,如何左杀右挡,如何避开子弹,一枪一个敌人,这不叫战争;看一群人冲上去,被机枪一排排扫倒,卑微如蝼蚁,这才是战争。
抛开决定我们战争情绪的一切因素——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等——没有任何正常人能从战争场景中得到一点愉悦的情绪。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同学与战友不是发疯就是死去。同样的,敌人也是。
《西线无战事》别出心裁地将保罗·鲍曼与一名受伤的法军士兵困在一个弹坑里。失去战斗力的法国人和世界上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挣扎,呻吟,渴望生存。在战场上杀伤敌军是一回事,但亲眼看着一个人逐渐死去是另一回事。
在刀枪面前,人没有什么不同,都有家庭,有挂念,是肉体凡胎,都不知为何而战,不知为何而死。
酒馆里的绅士为战略战策争执,丝毫听不进一个真实经历过战争的士兵的意见
保罗·鲍曼受伤了,不轻不重。不用像战友那样肢体残缺,但足以让他返乡休假,回到母亲的臂弯。但期待中的家乡却变得完全陌生了,想来也是,后方还是像以前一样,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情绪汹涌,酒馆里的绅士为战略战策争执,丝毫听不进一个真实经历过战争的士兵的意见;学校里的学生仍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所疯狂,将士兵对战争残酷的描述看成懦弱的表现。
保罗·鲍曼怅然若失——大后方的人们生活在政治浪潮与偏执谎言中一头扎进幻想,对真实战争的无情毫无了解。
保罗·鲍曼只能回到连队,只有在这里才有靠鲜血而非欺骗铸成的坚固友谊
保罗·鲍曼只能回到连队,只有在这里才有靠鲜血而非欺骗铸成的坚固友谊;只有在这里人们才会为了生存而尊重现实。
工农群众与知识分子在战壕里建立的亲密友谊带有天然的阶级属性。战壕里的士兵没有身份属性的区别,平等观念从中酝酿,并对战后世界有了显著影响。
一战后期俄国接连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左翼运动在全世界逐渐兴起。与之相伴的是贵族制度从此落幕,从战争的余烬中走出来的生者再也忍受不了这些存在了数千年的封建领主了。
一战的影响力被紧随其后的二战盖过了很多,但一战是最值得人类深思的。二战,越战等之后的诸多战役里,由于其牵涉的意识形态之争至今仍影响着我们,所以很难做到彻底的反思反战,更何况我们今天经常看到的二战、越战题材影片仍然充满了英雄主义与意识形态宣传。
一战则大不相同,它的荒谬性给我们提供了战争的冷静视角。
所谓战争,就是无辜的杀戮,对个人来说永远是悲剧。
战争本身的残酷不会因个人的情绪及意志所改变,也不会因战争的内涵及立场而有任何区别。
从保罗·鲍曼休假时的遭遇看,十几年后的德国重蹈覆辙似乎是必然的。二战的爆发虽有其政治复杂因素,但未能从一战吸取教训也是原因之一。
一战是士兵的战争,战线拉锯在极窄的空间里,后方民众对战争的残酷性没有直接认识,直到战争风暴再次席卷世界。
个人的命运在历史洪流下是极其脆弱,不值一提的,这是我们反对战争的重要理由:
我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任何需要以牺牲无辜生命为手段才能实现的宏大理想,都是值得商榷的,都是历史性的悲剧,都是以人类之智慧却不能解决内部问题而主动招致的灾难。
重返战场的保罗·鲍曼已经失去了一切——
家乡、战友,都被战争毁灭。
在一次平静的对峙中,
保罗伸手去捕捉一支蝴蝶,
没有冲锋,没有炮火,
只一颗子弹,就将其生命夺去。
“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撰稿 柠檬炸弹
编辑 阿听
本文首发在21世纪赛车手公众号://mp.weixin.qq.com/s/h3xw4MOnJLGDk-_V-0vdQQ
现在的很多电影都没有超越这部电影,或许是因为这部电影距离真正的世界大战很近,或许是因为导演对战争的理解很深,或许是因为德国这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拍出来的电影所具有的独特的感染力。
没有正义与否,战争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最终方式,所以平常生活中准则并不适用,这让我不禁想到一些键盘侠,夸夸其谈,只图一时嘴上之快,就如同电影中主角的父亲和他的朋友在战争后方纸上谈兵,挥斥方遒,好像真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别人欺负我们当然不能软弱,不能绥靖,一定要让对方吃到苦头不敢再欺负我们,但是无休止的战争是没有意义的,毕竟我们还是人,需要生命,需要生活,需要幸福,需要和平。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命题,反正天地间充满的矛盾(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决矛盾应该就是天地人生的意义所在。
有一点在看到别人的评论时才记起来没有加上去,就是群体的易传染,易煽动和智力低下的特性(可以再读读乌合之众了)。
主角是那么耀眼,Kat是除了主角之外我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在他们身上还有人性的光芒,战争是无底的黑暗,吞噬一切光明,但是还有一句话我很欣赏——世界上一切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棵蜡烛熄灭,而这些光明或许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地方很打动人,就是入伍前和入伍后新兵的反应,细节之处方见功力,信手拈来都是戏,历时几年的战争就这样以几个人的经历串联而成,二个小时的时间就让你如身临其境般走过整场战争,这才是大师级的电影吧。
尽管有这么好的电影,人类还是在不断地进行战争,所以说根本解决战争基本上不可能,至少在人类现在所拥有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和科技实力面前,战争还会持续,只是一部电影能使一场战争尽快结束同样是值得的,这或许就是艺术家们依然在孜孜不倦的用镜头,钢笔和颜料等方式呼吁和平,呼吁人类的曙光。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看到最后一幕我才知道雷加达斯的“天堂里的战争”是什么意思,在树满白色十字架的墓地上空,年轻的士兵们踽踽前行,好像受到命运的驱使,在镜头前依次惶恐得回过头来,用目光在生死簿上签名(不签也许不会死)。看着他们列队远去的背影,我心想,这不是里尔克“天使的班次”么,原来是死神的卫队啊。
人生是一场战争。老兵说“我不死战争就不会结束”,最善良诚实的他是这场战争的化身,黑泽明说“这是个黑暗世界,浮生若梦”,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赢得自己的战场,要死于自身的战争,这就是死得其所。这不是一种观念,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顾城说“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家乡变了,不再是那个童言无忌的地方,而是充满了谎言,主人公对自己的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个谎言。抑或变的是他,抑或谁都没变,只是一开始大家就错了?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的战场”,这里有我的善良温柔(老兵),也有我的愚蠢残暴(敌人),它们“从未如此接近”(周铁伦语),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它是对虚拟世界(卡夫卡的世界)的虚拟。
那个起初单纯的信使完成了他残暴的转变,证明了,魔鬼(上帝)才是沟通两个世界的纽带。主人公和他的家乡已经分裂在不同的世界了。
天堂之战,战之天堂:人生之战即是天堂,我们唯一的意义之所在!
慈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凭冠冕堂皇的说辞,将大批青年学生煽动入伍。然而当十九岁青年保罗·鲍曼与他的同班同学们真的走上了西线战场,随着第一发榴弹的炸开,惨烈的战争抽离了士兵们的“人”之属性,使他们沦为只知厮杀的野兽。更可怕的是,当保罗于休假期间向平民们诉说战争的残酷时,被爱国狂潮彻底冲昏头脑的民众们却毫不领情。心灰意冷的保罗提前结束休假返回战况愈加惨烈的前线,目睹了战友的接连阵亡,自己亦在于战壕中像童年那样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此时距离停战只有一周时间,德国报纸的标题为“西线无战事”。
(一)有声片的初试啼音
1898年出生的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十八岁入伍,在一战战场上负伤五次,最后一次险些丧命。1929年,他一边从事赛车手、体育记者等多种工作,一边以亲身经历写就了人称“古今欧洲书籍最大成就”的《西线无战事》。“西线战场”位于法国东北部及比利时,1914至1918四年间,德军与英法在此激烈对峙 ,坦克、毒气、飞机等等“新兴科技”由此进入人类的武器库,这场“每前进一小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战斗,最后以协约国近八百万伤亡、同盟国五百六十万伤亡的惨重代价告终;而所谓“无战事”,则意指血肉弹片横飞的战场上,死神与战神统领一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再无“新鲜事”——颇有几分荒诞意味。
小说主人公保罗-鲍曼本是一名充满理想的文学青年,不料在与太多诸如“冲击波将士兵的制服全部炸掉”、“军服上的肉块原本都是人的四肢”的景象擦肩而过后,渐渐分不清炮火与焰火,熄灭了对万事万物的热情——彼时用了十年都无法摆脱一战创痛的读者,惊叹于雷马克云淡风轻的笔触内雷霆万钧的力量,感慨于连天炮火中无数年轻的生命无比迅猛的消逝,有感于见惯生离死别后冰冷麻木的伤悲,很快将之尊上神坛。首版发行仅仅三个月后,《西线无战事》已经售出了六十五万本,且于一年内被翻译为20种语言,不单至今都是世界范围内最为畅销的德语文学,更带动了大批同类作品的诞生。
自然,唯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电影才配得上《西线无战事》的显赫声名。1930年,电影版《西线无战事》在传奇制作人小卡尔-拉姆勒的推动下(他的代表作还包括1932年版《木乃伊》等划影史级技术大片)正式上映——拉姆勒本想让雷马克来扮演男主角,可惜被作家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影片花掉了环球公司整整125万美元,位于加州的拍摄场地浩荡绵延数百亩地,不仅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更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捧走了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作为史上第一部主流反战有声片,剧组特地为尚未安装声音系统的影院配置了平行音轨,不过令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哭笑不得的是,由于担心音乐喧宾夺主所以他特地没有配乐,但是许多影院都在放映时主动配出了自己的OST。
(二)梦想渺小,生命卑微
如今,1930年版《西线无战事》是少数几部仍被当代观众观赏的早期有声片之一。小说原作采用倒叙形式,残忍并诗意(“克默里希的指甲缝里都是战壕里的脏东西,即使在他死后也会继续生长”),震撼心灵;电影则以较为通俗的顺序叙述,注重打造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艺术性虽稍有欠缺,却能感染更大范围的观众。编导经由丰富的细节,将巨大却苍白的伤亡数字,还原为学生、工人、农民等形形色色却又殊途同归的个体人生,真实而细腻地诠释了电影开场白(也是小说扉页上的著名题句)中的精神——“这个故事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西线无战事》中的士兵不仅从不高喊口号,且若按我们所习惯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简直称得上是精神脆弱、贪生怕死——所以有人吓尿了裤子,有人当了逃兵,有人甚至进了疯人院。但这才是真实的:若我们自己也深入到那连天炮火之中,很难战斗得比他们更英勇。学生们作为物理学家或作家的远大前程,在穿上军装的刹那尽数被湮灭了——歌德、黑格尔,再熠熠生辉的名字,再端庄宏伟的学识,在人类的求生本能前几乎全部不值一提。全连食量最大的恰登用脸盆盛饭,一听到冲锋口令就大吃大喝,“告诫”新兵“吃东西时千万别犹豫”;为了填饱肚子,士兵们将香烟、纸钞和白兰地如数交出,“胃中装下了3/4的词汇量”;而卡特钦斯基的丰富经验,亦体现于他能凭第六感找到食物,在除了墙壁一切皆被劫掠一空之地,悄无声息地扛着猪出现。
恐怖渗透于战地的方方面面:营房里爬满老鼠,伤兵一块块地咳出烧伤的肺,受伤的马被自己的肠子缠住,因冲击波倒下的树将冲锋中的士兵砸死,由于某位受伤不轻不重、翻不了身、却无法被确定方位的士兵的哀号太可怕,连长特批找到他的人可以放三天假……剧组动用了当时最精尖的手段来展现真实的战场——某个片段中移动摄影机依次掠过战壕中诸人的头顶,显然是俯瞰摄影在影史上最早的应用;一些极为惨烈的镜头,如被机关枪打掉的双手在铁丝网上悬荡,甚至被剪进了几部三四十年代战争纪录片,当作战场实况播放于众。
更可怕的是,战场将一切“温情”都撕裂了。诚如小说原作所述,“战壕中最令人有安全感的声音,便是战友的声音”,在这场“每一具被炸得粉碎的尸体都救了我们每个人的命”的浩劫里,士兵和士兵之间因恐惧相互联系,就此铸成了世上最牢固的友谊;可当一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背回战友的尸体时,却受到了连长卡特钦斯基的批评:“它只是一具尸体,无论是谁的都不重要了。”士兵克默里希在奄奄一息时因“右腿痛得撕心裂肺”呻吟不停,并未察觉它早已被截肢了;一旁的战友却直勾勾地盯着他那双漆黑油亮的优质大统靴,可这无可厚非:“如果这双靴子不给我,就会被卫生兵夺走。”后来,这双靴子接连不断地从一个士兵传给另一个士兵,每当有人阵亡,便更换新的主人。
首映过后,《纽约时报》等媒体均发表评论称“观众场景太过逼真而屏住了呼吸”;谢尔盖-爱森斯坦更评价说:“惊心动魄,并具有印象派风格。同时,这部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置身事外时,我们当然能轻松地评论说军人的天职理应是服从命令、为国捐躯,也可手握游戏手柄声称战争不过是更大规模的游戏,甚至大可在网络论坛中高呼“早打、大打、扬我国威、筑起一道人墙”——但所谓“战斗英雄”,在本质上只是十八九岁的孩子,特别是在战争后期未经充分训练便被匆匆送上前线的新兵们,唯一会做的只是白白送死罢了。只有没打过仗的人才会将上战场视作儿戏;要知道士兵们男童时代的短裤,还挂在家乡卧室的衣橱里。
(三)敌人
《西线无战事》并没有将“敌人”刻画为“另一种人”,甚至不妨说,法军亦是某种意义上的“战友”,“我方”与“敌方”实乃完完全全的同类,都是被政客送上战场的普通人——“一道命令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敌人,另一道命令也可以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 经由士兵之口,影片全面质疑了政客口中的“光荣牺牲”、“效忠祖国”:“德国的河流不会主动前去攻打法国的山川……德、法、俄三国人民被迫相互仇视,而世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舆论,好让这一切延续得更长……每个较伟大的皇帝都需要一场战争。”
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当属保罗与某个垂死的法国士兵在被困于炮弹坑期间所发生的“争斗”,这段情节尽管并不大合乎常理,却充分表达了编导的理想。起初由于担心法国兵的呻吟声会暴露位置,保罗用力捂住了他的嘴,随后又因恐惧而试图洗掉手上所沾染的血,乃至因愧疚而喂他喝水。次日清晨,法国士兵的痛苦叫喊仍在持续,令保罗的精神几近崩溃:“你为何要花这么长时间去死呢?!”但他随即意识到了自己与他在本质上的相通,改口安慰道:“你不会死,你能回家,你能赶在我之前回家!”——可他还是因为伤势过重去世了,那个刹那他嘴角上挂着淡然的微笑,眼神中却透着深深的不甘心。从法国兵的口袋里,保罗翻出了他与妻儿的合照;保罗于是做了个几近不可能的承诺:“我会照顾你的孩子,写信给你的父母。希望你原谅我。”
然而,影片中的诸多人物,绝非人人都对战争怀有清醒的认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各个意义上的受害者。如深深为士兵们所唾弃的希默史托斯,原本是个性温和的邮递员,不料参军后却摇身一变成了有虐待狂倾向的军官。他义正辞严地要求士兵们“忘记一切你所知道的及你想成为的,忘记你的曾经与你的未来”,声称“要么将你们打造成真正的士兵、要么杀了你们”,实情却是他的那些命令——扑进泥地、爬到桌下——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取乐罢了,其所作所为之病态,甚至收获了保罗颇具前瞻性的评价“世上不幸皆是由矮小的人造成的”。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希默史托斯其实是个胆小鬼,作战能力远在他“训练”出的新兵之下,擦伤后的反应有若重伤濒死,最后亦没能立下任何“战功”便化作炮灰。这类小人的存在,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军队的痼疾:等级森严、气氛压抑,并有一套允许一个人肆无忌惮地折磨另一个人的制度,偏偏在讲求求生本能与战斗技巧的前线,这一切都行不通。由于能力不突出,希默史托斯平素很难获得他人的尊敬,就此滋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以致一旦手握实权,便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体验权力的“美妙”;换言之,他很愿意被奴役,在自由社会中他的能力并不足以令他有安全感,唯有在高压专制、讲求军阶的世界里才能谋得一席之地——于是军队之中,这种会使人性情大变的“路西法效应”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扩展开讲,战争是全民动员,越是没有发言权、不具备鲜明态度与强烈自我的普通人,就越容易被宣传机器钻入内心。影片开场便是国家主义者坎托霍克教授的口若悬河:“难道你们的父亲会如此忘恩负义,以至认为自己的儿子比祖国更重要吗?难道你们的母亲会如此脆弱敏感,以至无法承受将儿子送去保卫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吗?且再退一步,难道多一点点经历,对男孩来说会是一件坏事吗?既然年轻的姑娘们钟情于那身军装,又何必不对此感到自豪呢?”如此一番将战争粉饰为游戏、将侵略鼓吹成光荣的华丽辞藻,自然使得十九岁的学生们热血沸腾。悲哀的是,当保罗休假返乡,首先等待他的却是父亲及父亲那些好战的朋友们的欢呼:“有没有给法国人点颜色瞧瞧?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你们在前线至少吃得不错,这里可什么都没有啦。当然要把最好的留给士兵!你冒了生命危险,你也收获了最高的荣耀!”随后这些上了年纪的绅士们展开地图,针对战争局势侃侃而谈。
学校中的战争氛围更加狂热,对战争天真、荒诞、浪漫且错误的幻想充斥了学生们稚嫩的心灵。当坎托霍克教授要求保罗这位“英雄”讲一讲战场经历以“鼓舞士气”时,愤怒保罗却发表了一番这样的演讲:“我听到你仍在重复那套陈词滥调,试图制造更多的年轻英雄,咬定为国捐躯是件幸福而甜蜜的事……我们过去也以为你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真正让我们懂得战争的是第一声炮响。最好永远也不要为国捐躯。各国都有数以千百万计的人为国捐躯了,可这有什么好处呢?”整间教室的学生都被保罗这番言论深深震惊了,这种感觉他再熟悉不过。保罗继续说:“他告诉你们,‘上战场,牺牲!’可是,说一句‘上战场牺牲’要远远比真的上战场牺牲来得简单!”等待他的是学生们愤怒的吼声:“懦夫!懦夫!”
保罗的真诚没能打动任何人,准新兵们仍对“打仗”欢呼雀跃,他们的认知唯有真相才能改变——那时他们将度日如年、度夜如世纪,尸体铺成大地,与死神共眠。彻底绝望的保罗提前四天回到前线,告别了他忧心忡忡、身体虚弱的老母亲,告别了他自孩提时代开始搜集的心爱蝴蝶标本——事至此时,战壕,成了他真正的归属。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风和日丽的家乡,本该是与战场截然不同的另一重天!战争的荒谬彻底释放出了人性的荒谬,将整整一代人带离了正常轨道;前人不理解他们的狂热,后人不宽恕他们的罪孽,他们自己亦不知道何处去埋怨。倘若你我也处于那般的情境,又怎知自己能不随时代的洪流一同毁灭?
(五)血色历史一再轮回
纳粹上台后,《西线无战事》被当局公开焚毁,电影也遭到封杀,德国民众亦再度陷入集体性战争狂热。雷马克流亡随即瑞士,而后移民美国,之后几部作品如《里斯本之夜》等皆是以反思一战、二战为主题。二战东线战场亦涌现出了不少士兵回忆录,它们内省得更加细腻,诚实得更加残忍,所述更加触目惊心,令人唏嘘。《西线无战事》则成为了群众基础广泛的经典名著,于1979年再度被搬上大银幕;2014年底,第三次翻拍的新版将正式上映,且由正值当打之年的丹尼尔-拉德克里夫领衔——可当今的世界,即便在经历了两次大战及它们所引发的思想界震荡后,人与人间的屠戮依旧在据说是“文明”的社会间继续着。既然无视生命珍贵、热衷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仍然飞扬跋扈,既然熊熊战火、滚滚硝烟仍然接连不断,既然民间仍然会为“早打”、“大打”这类字眼欢呼雀跃,《西线无战事》也便理应继续被人们阅读——它是为了忘却一切的纪念,也是为了纪念忘却的一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给柴斯卡的支付宝打些捐赠:Kayrourke@sina.com
感激不尽
转载时请不要去掉最后几行字的说明
原载《看电影》
这是被煽动的青春,感觉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战争开始,想到可以去前线,成为值得别人骄傲赞许的军人时,那四处乱洒的书本,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文革?
那些英俊的少年,走上前线的时候,还是微笑着,觉得自己在为国做贡献,享受着自己的伟大,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一场游戏,一个刺激的冒险。看到他们新奇的在营地里等待着新的生活,我们怎么能把他们跟印象中的无恶不作联系在一起呢?
看着这些少年要面对昨天还是邮差,今日已成为上尉的同乡的领导,这些孩子的无措更像是在军训的高中生,
只是邮差,倒是一夜之间,身份大转,借着东风扶摇直上,看着他得意的笑,颇想骂他小人得志,但也许这就是那个大环境吧。
所谓的洗脑就是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接受这个新的身份,适应自己是个士兵
第一天的训练,那些初始的兴奋褪去,只剩下枯燥和不解,看着他们的恶作剧的报仇举动,会突然地一笑,会觉得他们其实真的只是任性的孩子而已。
只有真的到了前线,才会发现战争的真实面目,只是硝烟和炸弹而已,谈不上什么正义不正义的,那时候的第一件事情,是保证我方的胜利,看到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真的倒在地上不会醒来,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一个PRG(角色扮演)游戏,而是真实的残酷的血腥的战场。年轻的士兵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原来信号弹燃烧的瞬间可以如烟火般绚烂。原来当炸药燃烧在你身上的那一瞬间,你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具尸体,再也不具备任何意义。年轻的脸上出现的恐慌是真实的。第一次看到有人死去,所有的举动都是无措的,但接下来,一场场的转战,一次次的死亡见证,眼中所见已是麻木和茫然,已经无法去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当时参军的目的,活下去胜利才是唯一的追求。在命悬一刻的时候,所有的战争的崇高或者卑劣的意义真的都是无关紧要的。
影片中,在休息闲谈的时光里,谈到自己为什么来打仗,大家都有点迷茫。就连为什么要射杀敌人,也不是很明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他们仅仅是陌生人,无仇无怨的陌生人内。那些所谓的仇怨,都不是如此的分明,可是他们却必须杀死彼此,保证自己的生存,而无力去思考,对方褪下军装,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想要守护的平静。
可是,这就是战争,无措的战争,让人冲动,失去自我的战争。在战场上,曾经有过的那些梦想已经遥不可及,再也无力去追寻。那散落的青春年华,在黑暗的背景中淡化成一丝血色,渐渐消弭不见。
在这场战争里,有的失去了生命,有的失去了同伴,有的则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只能把这一切当作是青春的洗礼,当作自己走过那个冲动热血无理智时代的印迹
在战争中,人性开始扭曲,
在战争中,亲人开始变成遥远的回忆,
你是不是可以原谅自己,在所有人都后退时也紧跟着的后退
你是不是也可以接受自己,没有理智而进行的冲动行为?
那些稚气的脸,本来不该承受这样的沉重和生离死别,
无法接受每一次烽烟之后,身边又有多少熟悉的身影将会离去不见。
电影的最后,保罗伸手去接近那只蝴蝶却被击中,这一幕,也许可以诠释战争的真相吧,披着美丽的外衣,却始终都是流血的残酷。就算想接近温暖,也只是枉然。
于是我们会想,这一切,到底可不可以原谅?
虽然我知道如果我处在那个时代,我肯定也是个被煽动的人,没有理智,但是我还是无法原谅~~==||
惊人的战争视觉效果,马克西姆横扫等瞬间竟然不输给大兵抢滩!此外更是借助传统画幅优势构建了宽屏难以企及的冷峻诗意。…“尽管站在同情德国年轻士兵的立场上,本片却颇受美国观众的欢迎。可因反战信息而遭德国禁映一直到1960年。也被一些美国军界首脑视为只是在‘反军宣传’,并遭到美国军方的杯葛。”
8.5 考虑到本片的时代因素 这部作品理应配得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作品改编于雷马克的同名小说 除了令人唾弃的战争行为和荒唐的爱国主义教育外 更让我记住的是Paul和卡钦斯基的袍泽之情 讽刺的是 它拜战争所赐 又被它无情地夺走 此外Paul归乡在酒吧被后方的民科将军包围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那本被遗忘的士兵的二战回忆录 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才会把战争当儿戏一般高谈阔论他们的对于战争的见解 而对于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而言 他们的一切都被改变 就如原作所言--时代在燃烧 可我的灵魂已经熄灭了。希望出一部德语版 毕竟看美国人演德军还是有一些违和感
以后谁想要挑起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把一大块地圈起来,选个黄道吉日,把所有的国王、皇帝和他们的内阁及将军们找来,让他们每个人只穿着内裤,站在圈里,手持棍棒,打个你死我活,看谁获胜了,哪个国家就赢了……
【A+】拥有一切优秀的战争与反战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虽然仍有许多局限于时代的问题(过于直白的舞台剧表演方法和浮夸的中弹倒地表演模式),但其反战理念与影像技法的使用又是无比超前的,或者说从未落后于时代。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再用「新电影」或「老电影」去区分已无意义,它只应属于「好电影」的范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这世界从无一时一地可称净土。
老百姓知道个屁的战争,对于士兵而言,打仗的每一天都是生不如死的,德国士兵杀了法国士兵又怎样,千万人欢天喜地从教室送出去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人,到最后在前线都沦为了徒有躯壳的行尸。没有任何反战电影能超越这部电影了。
影片开头场面调度、深焦长镜头、人物及摄影运动方向及线条感、声音强弱变化,非常精妙,战场上画内多层次空间令人想起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两机拍摄,其一为国际发行无声版本。三十年代在德国被禁,纳粹在电影院放老鼠干扰放映。曾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被禁。冤魂回首处,一片十字架
本故事并无意指控,或见证战争的残酷,也更加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冒险历程,因为对那些必须和死亡近身肉搏的人而言,那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本片的宗旨在于忠实地描述那些生活在大时代的人们,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生、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结尾安排保罗捉蝴蝶被狙杀可能有几重含义:一、呼应保罗重回学校时说的话,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即使肉身不死也已从精神上被毁掉了;二、老兵和保护者Kat的死摧毁了保罗仅剩的生机,保罗回前线后对Kat说“你是我的全部了”;三、堑壕外的蝴蝶象征着美、希望和生命,而这些跟保罗这样幻灭的死魂灵已无缘分。
9.9分,完美。被大人的康慨激昂忽悠去参军,体验了军营等级森严和战场的血腥残酷,受伤送进手术室却被人顺走手表,截肢了战友只关心你能不能把军靴让给他,快去世时仍然等不到医生来救你。回到家发现人们仍然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该高谈阔论的还是高谈阔论,鼓动学生的仍然在鼓动学生。失望的你回到前线,在战沟里伸出手来抚摸蝴蝶却被一枪狙杀。虽然在一战后拍了这部反战电影,但二战仍然还是发生了。人类从来不知道吸取教训。
战场上的死亡没有英雄的赞歌与光芒,只有阴冷,沉重与散发着阵阵恶臭的血浆与尸体。而谁又能取得教训,和平就如同片尾的蝴蝶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人看过最棒的战争片没有之一。
似曾相识的被欺骗的感觉,所谓国家、荣誉、战争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煽动学生的老师、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邮差、酒馆里高谈战略的闲人,被炸死的老卡特、战场上捉蝴蝶那只手、叠印在坟地上的魂归故里的学生们。1930年就拍出了如此完整深刻有力的控诉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但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电影和它的原著,人们仍不能吸取教训,那些更年轻的年轻人还是走上了战场。
9.第一部有声军事长片,坚决的反战。无配乐、单声道混音的严肃态度,45min的战壕攻守战中高机位俯拍(50英尺吊臂),移动倒退的视觉效果颇有《光荣之路》中斯坦尼康长镜头的前身。最震撼人心的影片结尾之一:保尔临死时一只手抽动、垂落的特写,寓意隽永,堪称伟大。丨对比两部西线战事,关于战争对人物影响戏份的表现,1918在末尾以旁观视点,纵览了一些心理类型化表情以及医院的哀嚎群像。本片则设计了由主人公视点及旁观视点看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一段渐入人心的伤怀基调,顺带着还讽刺了一下后方的有闲阶级。750
战争的残酷在于即使你认清了其真相,却依然无法阻挡以及随后带来的心理上巨大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所有正义与非正义在这部电影中被刻意抹去,电影只是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扼杀。而结尾,追逐蝴蝶的美好在狙击枪响起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诗意之外却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重量。
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真正的可贵之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
如影片开头所写,这不是一部把炮火集中到反战主题上的电影,而是在描绘狂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不管是战场上的士兵还是后方的市民,但当一部电影如《西线无战事》这样简练而逼真地描绘出战争的可怕,它是否被标记为“反战”早就已经不再重要,它已经让人意识到战争的令人厌恶。
可以说迈尔斯通养活了旧坞反战片,每个桥段单拿出来补点爱情戏都能凑成一部够及格线的90分钟长片……最后的一次次回眸想到了《他们已不再变老》,很多道理总有人在讲述,也总有人拒绝接受。战争片看得不多,但感觉本片是同时期影片里战争场景做的最好的
伟大的反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