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交出了自己的身体、行动乃至生命的主导权,任由他人僭越,那么其思想、情感乃至灵魂,也断然没有逃脱他人奴役的可能。
正如片中女主角罗斯玛丽的悲剧一样,虽然她始终没有停止对自身处境的怀疑、挣扎与反抗,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信母性这个可以自我麻痹的借口,沦为他人精神奴役的顺民,接受了自身向恶的一方皈依的命运。
这与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女性被压迫束缚的情境如出一辙。
而母性,作为一种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原始本能,一种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精神基础,本应简单纯粹,但其往往又被人为地施加了过多的道德阐释和美化,不经意中成为女性向各种社会现实屈服妥协的重要作用力之一。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身不由己的处境中,通过母爱来完成自我救赎,这或许是众多女性精神寄托、人格保全的唯一出路。这种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自我牺牲性质的母性,与我们人类所应追求的神性相去甚远。
通过内敛的影像呈现,波兰斯基在该电影的深层语境中着意将女性与生育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
年轻的母亲被塑造为纯净素洁的天主教徒,充当着天真善良等美好品质的投射载体;而婴儿,作为女性在众人胁迫下与恶魔结合所孕育的畸形产物,自然也就被赋予了邪恶、堕落、压抑等多重含义。
从整个人类族群的角度看,生育对女性群体来说可以算作一项义务,但更应该是一种权利。罗斯玛丽的权利则被彻彻底底地剥夺了,她确实生育了,不过生出来的却是违背其信仰的撒旦之子。
这种隐含的对立关系通过另一种相对明显且不断激化的对立得以放大——
有孕在身的罗斯玛丽处于弱势,而神秘的邪教徒们却已经渗透进了她的生活,肆无忌惮地对她横加摆布。这恰恰是社会集体对女性个体的影响无处不在、群体意志对个人命运的左右无孔不入的最佳隐喻。
这使得她在电话亭中神经兮兮的内心独白,突兀古怪却又顺理成章。
这部电影中,波兰斯基最聪明之处在于对罗斯玛丽性格的拿捏。他没有将其塑造成一个自我意识强烈、反抗观念鲜明的女权斗士。而是小心翼翼地刻画了一个温顺敏感的小女人形象,再将她一步步推入深渊,其实这更加接近现实中众多逆来顺受的女性典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清楚地发现,罗斯玛丽越来越像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生活的提线木偶,被所有接触到她的人扯来扯去,看似活蹦乱跳,实则有苦难言。她不会拒绝别人,无法坚持主见,意愿不被别人所尊重,即便偶尔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其实也都在提线者的操纵之中。
其丈夫的形象则完全是虚伪和自私的代言人,与外界的异己观念结成统一战线,串通一气,甘愿做侵害自己妻子的帮凶,这种男女家庭关系的展示其实隐晦地加入了社会现实的影射。
电影也没有给罗斯玛丽太多选择的余地,她的反抗终归只是象征性的设计,这句导演没有明说的潜台词,实际上从侧面向电影的受众传递了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性。
————————————————————————————————————
最后吐槽几句题外话……看个国产恐怖片都鬼叫的我表示完全没有被这部电影吓到,为什么?因为这压根就不是个恐怖片啊!应该算悬疑片或者心理惊悚片吧……惊悚片≠恐怖片,和情色片≠色情片一个道理,混用简直逼死强迫症……
从《唐人街》结尾一句“Forget it Jake,It's Chinatown”所带来的无力感,再到《穿裘皮的维纳斯》中极端的S/M关系置换,以及关于他的诸多新闻事件,例如曼森家族杀妻案及性侵指控。提起波兰斯基,总是与“异端”这一词语无法分开,但是,《钢琴家》、《雾都孤儿》等作品,却又证明其对古典主义情感与古典文本的改编功力。
《钢琴家》中艾德里安·布洛迪饰演的Szpilman即波兰斯基本人,《钢》也是波兰斯基的自传,由于波兰斯基的犹太人身份,年少的波兰斯基不得不随家人由巴黎迁往克拉科夫,后来,双亲与叔叔皆被抓至集中营,其中,母亲死于奥斯维辛,即便小波兰斯基存活了下来,他也必然无法离开PTSD,童年作用在其日后的创作地位如同弗洛伊德所言。
PTSD可以在《不道德的审判》、《苦月亮》中极端地向外爆发,也同样可以催生为内向的消亡,这就是《怪房客》、《冷血惊魂》以及《罗斯玛丽的婴儿》等影片的诞生。
《怪房客》与《冷血惊魂》是一对复调的变奏,分别代表男性与女性视角。
《怪房客》结尾的一个长镜头将“后窗”空间化作一个反向的舞台,镜头的左右摇动与升、降格扫视着窗前“包厢”里的那些“观众”,如同戏剧中主人公的出场或《局外人》结尾的那句“我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随后,在一个俯瞰镜头下,异装的Trelkovsky跳下楼层,姿态与先前的Susan Shaw相同,这又是一个《迷魂记》的故事,在希区柯克的《迷魂记》中,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情节及镜头语言。
而在更早之前的《冷血惊魂》中,“妄想”更是昭然若揭,影片原名即是Repulsion(厌恶),在那座逼仄的公寓房间里,所有的表现主义符号都指向弗洛伊德式梦境编码,例如地面上的裂痕,或者那个著名的镜头:在狭窄的走廊中伸出的触手吞没了女主人公卡罗尔。
在《冷血惊魂》的设定中,波兰斯基有意采用广角镜头来构建幻觉之于观众的视觉冲击力,甚至在布景上,加长了走廊墙壁。
尽管波兰斯基对《冷血惊魂》最终成片并不满意,称之为“艺术上妥协的产物”,但是《冷》最终还是呈现了一种典型的“波兰斯基恐怖”,这是他的风格之一,它并不是那种回应当下炙手可热的“Me too”运动的“女性平权”影片,我们没有看到真正的精神或肉体上的侵害行为,在卡罗尔身上,是一个圣徒与延续的孩童并置的形象,她需要庇护,却拒绝成长,如果外界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去她的童贞,但她的恐惧依然来自内部,而不是敌意而危险的外界,对阴茎(或父系权力)的恐惧感代替了阴茎自身。
对于波兰斯基,真正的恐惧来源于一种回撤行为,发生在个体从外界回撤心理空间的过程。也可以将影片剧情的推进看作是一个通往内心的过程,内心的深处,则是另一个世界,由本我的欲望与恐惧感控制,一个毛骨悚然的黑夜。斗室,则延展着心理空间的囚禁与不安,以及不可化约之物。
这些内向化的影片则有着一个终点:暴力行为或自身的消亡。
《冷血惊魂》的“内向恐怖”在波兰斯基随后的另一部影片中深化,这部影片就是著名的《罗斯玛丽的婴儿》,在影片中,看似“可怕”地描述了一起无孔不入的邪教共谋,以至于在影片上映的一年之后,其妻沙朗·塔特连同腹内8个月的身孕在比弗利山庄被“曼森家族”杀害。但是关于“撒旦教”的内容在影片之中,不过是一个被挪用的文本。
影片开场的一个空镜头从高楼林立的纽约摇向一座哥特式公寓,大多数时间内,这个略显古怪的社区与熟知的纽约处于同一个空间。
恐怖的来源于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在大部分时间里,Rosemary不得不应对较为“热情”而奇怪的邻居,以及她日渐古怪的丈夫。
在两人的对话中,丈夫Guy首先提到了与之竞争同一角色的演员Baumgart是否会恢复正常视力的焦虑,并不停重申这个角色对自己的重要性,这一句“我们生个孩子好吗?”之后又提到了他“为人父”的渴望。“我们不如一次生三个孩子。”Guy如是说,这句话与其说是商量,不如说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命令。
Guy是一个完美的“男性形象”,完美得可以构成妻子的厌男症妄想,他专注于事业,在感情上缺乏沟通,却又热衷于父权,希望通过接触妻子的身体来完成生育“愿望”——这是夫妻之间唯一的交流,在这个“父亲”身上只有阴茎,没有爱,与作为女性的Rosemary渴望爱却畏惧阴茎及其权力相反,这就是他如何在Rosemary的凝视中异化,以“捕猎者”的形态存在。这些日常性的情节也同时证伪了随后的“感孕”,或者说是被强奸的幻觉,并让随后我们所看到的影像主观化,无法明证其存在与否,在这个妄想中,所有的敌意万火归一,作为对抗的对象。
因此,这个孩子消失了,它必须消失,Rosemary也必须去寻找,这样,她才能看到那个孩子正躺在黑色的摇篮里,被撒旦“庇佑”着,倒立的十字架挂在摇篮上,模仿着玛利亚的感孕,这是圣诞节的撒旦版本。
以上,则是Rosemary对这个孩子的诅咒,她希望这个孩子消失以延续自己的童年状态,这个欲望不得不被压抑,替换为“我要保住我的孩子”,但在回撤自身的途中,“我要保住我的孩子”这一设想便无法立足,直面本我的负罪感,同样也可以被证明是恐惧的。
苦难、创伤和负罪感永远是波兰斯基作品的创作源泉,其对于战争的回忆,以及苏联的强权政治之经历也可以被证明是对于阴茎权力的恐惧,所有的旧伤口通向新的受难,无论是否将自己塑造为一个女性出现在作品中,他必须面对,也必须回应。
也许,就如《罗斯玛丽的婴儿》最后一幕所给出的结局,她走向了摇篮,摇动着里面撒旦之子,倒立的十字架摇摇,晃晃......
参考文献
罗曼·波兰斯基:《波兰斯基回忆录》,喇培康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斯拉沃热·齐泽克:《享受你的症状:好莱坞内外的拉康》,尉光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罗斯玛丽的婴儿》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作为经典的宗教恐怖片来看待的。但就我看来,这部电影除了宗教意味外,在电影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却具有很强的双重性,让其在宗教意味之外,同时也是一部反映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再常见的普通家庭主妇的悲惨生活遭遇的家庭伦理电影。
在这部电影的表层关系中,rosemary有着一个外表老实,贴心如意的丈夫,然而他实则却是个没有主见,为了个人利益可以完全出卖自己妻子,并伙同其他人千方百计愚弄自己妻子的废物男人;rosemary关系最近的两个邻居是一对表面上热情友善又非常好客,实则把rosemary作为物色好的猎物用尽手段抢夺rosemary的子宫去孕育撒旦之子的,心机城府极深的老年夫妇;而这对老年夫妇更是带来了一群表面对rosemary嘘寒问暖关心照顾,实则对rosemary进行全天候监控控制的老年人。
在电影表层叙述的宗教关系背景下,这些人都因为共同的宗教而盘踞在rosemary的周围。一个个都沆瀣一气,被蒙在鼓里的,只有越来越孱弱的rosemary,以至于最后生下的孩子的被生生夺走。
然而,如果跳脱出宗教的背景,本片所有的人物动机和关系却完全可以跟日常生活对上号,那对邻家心机夫妇俨然就是家庭剧里最常见的心机公婆的样子;而不请自来的那群老年邪教分子也分明跟生活中许多招人烦的七大姑八大叔类似。
如果以这样的人物关系重新梳理本片的剧情,那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丈夫,在专制跋扈的公婆的设计下,伙同一群心机深重的七姑八叔,一起合伙儿算计了一个愚蠢又软弱的女人的肚子。
个人觉得在把故事背景全部放置在普通生活背景下,本片的恐怖指数远比挂靠在宗教背景下的解读要更瘆人的多,因为这样的故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不论是在各类家庭伦理大戏,抑或是各种法制节目中,类似rosemary这种被公婆家骗了肚子生了娃后又被一脚踹开的故事,比比皆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但却都有着这样相似的故事发展模式。其中的女性们,有据理力争的,有哭天抢地的,也有麻木不以为意的。
个人觉得其实比起用宗教背景来衬托恐怖来,将其放置在现实背景下,恐怕还要更加让人浑身发冷一些。
除了一种配角实在是太具有现实代表性外,女主角rosemary本人也非常具有普适代表性。像rosemary这种涉世未深,没什么心机,又全心全意爱着相信着自己丈夫的女人,在现实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如若得遇良人,自然是郎情妾意恩爱绵绵,但同样也有很大的概率会遇人不淑,所托非人,于是像rosemary这般被婆家合起伙儿来愚弄算计也是常事。
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家庭主妇的形象,她们因为婚姻,因为孕育,而渐渐断掉了自己与其他人的社交与联系,不知道不觉中,被家庭和孩子将自己与外界包围隔离了起来,于是她们逐渐失去了生活的主动权,迷失在自己铸造的四面围墙内,并最终失去了自我。
当在几十年后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惊讶于导演波兰斯基竟然在几十年前就精准的捕捉到了当代已婚育妇女的生存遭遇,全片没有一个恐怖镜头,全部日常生活场景,却比当下我朝热播的任何一部家庭伦理剧都剖析的深刻和鲜血淋漓。
当然,在国外这样的宗教氛围下,本片的理解还是更趋向于其宗教背景,更别提之后波兰斯基一家惨遭邪教徒血洗的人间惨剧,都让本片在电影之外更增加了许多可供解读的角度。但作为成长的世俗国家的我们,rosemary's baby给我的更多的还是对于一些已婚已育妇女们的深切同情。
流行时代的流行书却能塑造出一部经典片子:一个恐怖的画面都不必要,不过是一群信奉撒旦转世的变态人(30年代的书籍,19世纪末的家族,邪教和巫法:当然,这些Ira Levin可是语焉不详),和一堆经典的隐喻,就将最压抑无助的场面雕琢到浑然天成。母爱给出的无奈结局远超原著跳楼以正天主的轻薄虚假,变成了难得的开放式厚重收尾。拼字游戏的那一段,以及衣橱出柜后的画廊浏览,堪称恐怖片的内涵画面经典。
介电影孕妇就别看了…
结尾的微笑,刻画出母爱。哪怕生了个魔鬼,但母爱依然。怀胎十月,负能量的积攒,在女主狐疑的情绪中,在考究人物站位与光线布置中,充满了未知的压迫感。这压迫感体现在米亚法罗那消瘦苍白的脸,那空洞惊惧的眼。最后,老信徒们的狂欢仿佛在告诉世人,有人信仰耶稣,同样的也有人信仰撒旦!
心理恐怖片的绝佳样本,暗示隐喻和细节无处不在,镜头和用光更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构筑出步步为营愈演愈烈不可抵抗的压抑;还有一点就是:以后上哪找米亚·法罗这样神经质的演员啊?有几场戏她那非人的苍白面孔让我觉得她其实才是魔鬼化身...
看片时,结尾卡了,当时想哭啊~~~后来社团重放了此片。然后我带回家给我妈看了,老妈当晚做噩梦。第二天发话:下次多带点恐怖片回来看!
人们多半津津乐道于本片激怒了极端宗教人士,从而导致现实中导演妻儿惨遭杀戮的悲剧。其实生活和影片的互为映射还不止于此,主演米娅法罗在现实中与伍迪艾伦长达数十年争夺子女的恩怨,也是如谶言般让人细思极恐啊。
经典恐怖片,少见的邪教题材。没有下三滥的恶心镜头出现,惊吓点却一样很多。节奏把握恰到好处,扣人心弦。米亚法罗出演被迫害的神经质美女,消瘦的脸上惊人的大眼睛相当惹人怜爱。次片上映后,罗曼波兰司基的妻子残遭manson邪教组织成员杀害,孕妇被人剖开肚皮,沾着鲜血在墙壁上写下标语
这电影让我特别不爽。。让我觉得恨。。
7/10。重温,频繁运用通道和门框制造视觉反差,譬如矮小的房屋中介将挡住通道的诡异柜子搬回原位,置于前景的丈夫高大颇具威胁,铺垫了通道后就是撒旦聚会(丈夫也参与其中);罗斯玛丽打电话时脸部被门框遮去,构图重点偏左营造失衡的效果。大胆的剪辑技巧渲染噩梦,提供了丰富信息,隔壁老妇的凶恶抱怨对应脑海中老修女的严肃面孔,梦见游艇上婚戒和衣服被丈夫扒光、裸体的罗斯玛丽转眼间穿上泳装,象征着圣洁和驯顺的女性符号,罗斯玛丽原先质疑天主教的禁欲,主动在阴暗空荡的公寓提出做爱,照镜子露鬼脸把有异味的护身符丢进抽屉,最令她失去精神支柱的是魔鬼受孕之际主教也成了帮凶,随后像一个受审的女巫剪短发惩罚自己,结尾明妮用口水擦地板的刀痕表明她的无助:周围人关心地板胜过关注孕母的痛苦。但除了最后默认自己为撒旦之母,情节略无味。
最好的恐怖片就是没有任何恐怖镜头,却让我看完胃里不停翻滚,觉得天昏地暗⋯⋯女主角相当有恐怖片气质
直到女主角拿着那本封面写着“Is God Dead?”的时代杂志才终于意识到这是部概念先行的影片。在疯狂的集体无意识浪潮里,是该做一名殉道者,还是一个随从?原著里rosemary选择了跳楼以扬正义。波兰斯基决定不升华她,让她沦为魔鬼一员。女主角太像twiggy了,举手投足都像模特,每个镜头都美到窒息。
在这部片子里令我震惊的不是波兰斯基绝妙的导演天赋与风格,而是他作品中百分之一百的黑暗。同比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虽是类似题材,却没有类似的,这纯度颇高的黑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一直以来排斥波兰斯基是有理的,他的作品并不沉重,但是真的太邪恶了,女人们被害的场面都极其真实可怕。
触及撒旦,祸延妻儿。总有一种感觉,现实比电影还疯狂。
波兰斯基无微不至的通透的用光让MIA的脸上始终笼罩着一层圣洁的芒辉,眼底有海,唇边绽花,瘦削苍白的脸颊嬴弱却不屈,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离奇的情节中有普世价值和足够温情。第三部波兰斯基的电影,每一部都让我爱上他镜头中的那个时代。
撒旦比上帝差的那一点儿能力就在于他必须身体力行而不会感孕。形销骨立的孕妇,无袖长摆裙和发型充分营造出女主角的圣洁美。毫无惊悚画面,婴儿甚至完全没有露面,但能沉淀出很强的心理压力,足见功力之作。传闻波兰斯基的妻子怀孕时在家中被邪教“曼森家族”成员残忍刺杀事件与此片有关。TANNIS
悬念和那种压迫之感实在是太让人难忘了,一直精神压迫到最后揭露结局,虽然没有一个恐怖镜头,但是一口气看下来真是感到强烈的不安和紧张。波兰斯基的整体掌控水准的确太厉害了,全片看下来超级顺畅,毫无处理的痕迹。 9.2分★★★★☆
恐怖在片外,惊悚在人心。电影并没有用什么血腥暴力的镜头,却着实让我恐怖了一把。真正成功的恐怖片,走的是内心,而不是只搞视觉与听觉的强烈渲染而营造恐怖。波兰斯基是一个靠燃烧胶片来取暖的人,他把自己隐藏在那个虚构的罪恶世界中,用一种冷漠的方式来寻找温暖。
尽管没有恐怖镜头,但里面那种猜疑很要人命!~我害怕听片头的音乐。
我依然不怀疑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生育对女性的剥夺,对我而言从罗斯玛丽在厨房里笑着说“我有16个侄儿女”时便开始向外渗透的恐惧。女性观察自己受孕的身体,妊娠反应被归为疾病,却视之为自然,周围人陌生化(过度关切)和近乎神秘主义(不能听朋友指导、不应乱看书、服用药物)的对待,特殊地位反而实质性地证明了物化。此时生育功能完全超然于受孕的女性之上。而居住空间的压迫、可笑的沙宣发型、令人呕吐的甜点生肉不过是父权制的外在表现,丈夫也难从中逃脱。直至最后晚宴之前(无法证明是真实事件),从他人的角度叙述这个故事,可以合情合理地说是应付产前焦虑的年轻孕妇。或许这才是真实发生的。而罗斯玛丽最终在面对婴儿时放弃了怀疑,选择成为魔鬼之子的母亲,此刻不仅是确认“上帝已死”,抛给我们的问题更是,“上帝死后又怎样。”
没见到婴儿我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