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朦胧感 --- 以纪子嫁人为例》
小津安二郎的《麦秋》 (1951),断断续续看了五次,才把它看完。两个小时多一点的电影,前面每次看个十多二十分钟,第五次看剩余的一个小时,一口气看完。可能因为在电脑上看了小津很多个电影,所以《麦秋》前面的一个小时,后面的半个小时,我并没有太多的观感。可是最后半个小时,当纪子在拜访哥哥同事的母亲后,像往常一样,电影不动声色的镜头,给我的信息量不异于十头奔牛冲我跑来的架势,而我感到紧张,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镜头。
在电影结束前的半个小时,看得我心惊动魄,总是害怕下一个镜头破坏了电影的美感,可是小津一直往下拍,直到拍到半个小时后出现乡下的麦野后,才结束。最后半小时的每一个镜头似乎都是完满的结尾,每一个继续的镜头又自然无比,作为一个整体,电影轻轻慢慢延续了124分钟,最终以比前面任何一个镜头都更好更美的镜头结尾,于是乎看完毕电影以后我激动了很多天。这里仅以纪子嫁人为例,说说我对小津电影朦胧感的浅单了解。
在纪子打算要嫁人的时候,她的经理佐竹推荐了出身名门的前辈真锅给纪子,在一家人都为此感到高兴,觉得纪子婚事有眉目的时候,纪子拜访了即将搬离东京的哥哥同事矢部的家,矢部不在家,他的小女儿睡着了,只有矢部的母亲在,她对纪子说希望纪子可以嫁入家里,只是一个临行的愿望,几乎注定空想的愿望,母亲只是希望临行前说一个长久的愿望,没想到纪子一口答应嫁给矢部了。
镜头到这里基本故事情节结束了,往后只是演绎了纪子在瞬间决定婚姻的简单原由。不选择经理推荐的真锅是因为对于40岁的真锅没有信心,40岁还没有安定下来的人能给的安全感远没有一个丧偶的有一个三岁女儿的男人矢部来得多,而且纪子很早就认识了矢部,长久不经意的接触生出来的喜欢也许够不上结婚的条件,可纪子还是嫁了。
纪子临嫁离开东京前最后去拜访经理佐竹,佐竹让纪子再看看东京,东京也很好嘛。佐竹也很好嘛,电影的朦胧感在这里被放大,纪子原先钟情的可能就是经理佐竹,佐竹并不知情。可是小津只给了很少的几乎可以略去有关两个人错过的镜头。没有在这里浪费情节,诸如日剧里面常能出现的悲情镜头,纵然日剧拍得再自然得体,再纯情悲伤,也是破坏了美感破坏了朦胧感的镜头,这是日剧和小津的差距。一个日本美的朦胧感,在小津的演绎里瞬间定格下来了。
试想如果顺着佐竹君的遗憾拍,佐竹说不定也钟情纪子良久,纪子说不定只是淡淡的喜欢矢部并不是结婚的爱,纪子对于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继而质疑,对于面对矢部前妻留下女儿的无力、逃避感,然后来回纠缠,一个遗憾的婚姻,纪子最终嫁不嫁矢部都注定了朦胧感的丧失。从这方面来说,小津是极暧昧感的,在别人最能突出戏剧性的情节却轻轻不眷恋毫不留意的抹去,只留下一个主角的选择,不掉泪也不反复,只是要嫁人嘛,干嘛要那么纠缠,不就是一辈子嘛,何必权衡再三,在嫁人的纪子看来,嫁人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只是担心给家人带来不便。至于自己,对矢部是不是夫妻的爱,已经不是最重要了,只是一个清清淡淡的念想,便不留痕迹确定了自己的丈夫。
小津的对于人生的“物哀”在这里又展现了一遍,对于清苦无边的人生,不可避免的人生,生而为人的人生,不过是这样的朦胧感的寥寥几笔勾过,略略几笔的勾过,穷尽优美和自然。
再到朦胧感,下午里看过王德威对于沈从文的评论,王德威谈到沈从文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谈到鲁迅写砍头和沈从文写砍头有什么不同。与鲁迅的批判和拷问的不同,沈从文的砍头是冷静的、不动声色的、有情的、美感的。为什么要去论断?为什么要说砍头不好?错过就不好?错过出身名门的真锅就不好?错过经理佐竹就不好?不过是人生形式,人性又是什么?大义凛然?痛哭流涕?十三钗?人血馒头?
自然里有阴阳,有太阳月亮,有水有火,有着二元对立的因素,自然万亿年循环往复,太阳升了又落,月亮圆了又缺,水结冰了火灭了,这是万亿年的规律,自然尚且不敢随意论断。反观那么多的事情,那么多的论断,那么多的好坏,哭泣煽情,流泪悲情,又是人们怎样的情绪。为什么人们有那么多的信心去论断,生而为人,自然就好,如果能存点朦胧感,存点优美,存点健康,存点自然,便是为人的一个极美的创作。
如果要下论断、要哭泣、要后悔、要理性、要挣扎、要革命,先想想黑泽或者鲁迅可能会更好一些,如果尚且不能有他们的论断能力,那么看看小津的电影未尝不是一个好的事。
2 ) 我们都只希望你能够幸福就好了
关于原节子在小津电影中的形象,想必已经不必多说了,温文尔雅的一个知性女性角色,对家庭,亲人,朋友,孩子,无一不是关怀备至,一个好女儿,好母亲,好妹妹,几乎是一代人心中的标准女性的代表。
我想说的是,在小津的电影中,好几部说的都是嫁女儿的故事,背景就是一个大家庭将会因为女儿的出嫁而面临“解体”的悲伤吧,暂且说是一种悲伤吧,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对感情即将会变淡的一种恐惧,认为女儿出嫁之后,慢慢会感情变得淡薄,不像在家中,大家一家子,总会有很多沟通和依赖,而一旦远离这个家,就没有机会了。
在小津镜头后面,我仿佛看到了小津对于家庭内部关系的参透和领悟,对于各种家庭事情趋向的准确把握和感情的适度拿捏,绝不过度渲染感情,也不会总是事事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没有任何感情的表达,对于知性女性的描述和勾勒,也仿佛代表了,小津对于女性的一种态度。
对这个世界的爱,是的,只有对这个世界充满爱,感恩,才会有这样的作品。
3 ) 麦秋
《麦秋》是小津安二郎1951年的作品。今天晚上看了。
我看小津的电影,多是晚期作品。这次看到笠智众和原节子成了平辈,感觉很新鲜。《麦秋》中扮演长兄康一的笠智众是当家人,性格急躁,与儿子,母亲,妹妹都有正面冲突,和他一直以来在我心目中的温吞水,老好人形象完全颠覆。整部电影看下来,也没见他笑过几次。不过,那个在今后电影中成为标志性的拖长音“嗯,嗯,嗯”的应答声,也渐露端倪。
《麦秋》是原节子参演的第二部小津电影,《晚春》的巨大成功,以及小津本人对原节子的高度欣赏,让她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达到化境。不过,当时她大概也不知道,自己今后会在小津的电影中,从待嫁的剩女到待嫁的寡妇,再到待嫁的剩母,一路演下来就是十几年。
片尾收获的麦田中,小津使用了罕见的推进摇摄。据田中真澄的研究,是为了表达对片中从未出场,战死(失踪)在中国战场的二儿省二所代表的死者的纪念(《小津安二郎漫游》,266页)。而真正使得这部电影成为“电影旬报”当年十大电影第一名,感动战后日本人的缘故,则是这个麦田所在的地点:大和。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日本人会认为《麦秋》是小津最高作,而外国人则一致认为民族情结淡化的《东京物语》最高。的确如此,次年拍摄的《东京物语》就像是《麦秋》的一个续集,一个镜像。老人不是刚刚离开东京,而是已经离开了东京,回来看望子女。战死的二儿还是不变的角色,但女儿却变为孀媳。在《麦秋》中,省二包着麦穗的来信,成为原节子所饰演妹妹嫁人的指引物(虽然没有明说,但纪子和矢部的核心感情基础,是对省二的回忆和怀念)。到了《东京物语》之中,死去的二儿子,却成了原节子的生活move on的巨大包袱。虽然《东京物语》给出了开放式的结局,但仍让人觉得,当亡灵不能通过内部融合消解时,就必须找到一条外部化的道路。
@陈灼
4 ) 小津叙事下的被动女结婚员
秋天了,麦子成熟了,就得收割……女人成熟了,就要嫁人……这便是电影名字与尾声镜头的暗喻……小津的电影很有意思,不是单身的爸爸或者妈妈要嫁人,就是老姑娘要找夫婿,加上总是原节子、笠智众这一播人,一样的风格化叙事语言,看几部受众就会换乱,电影串到了一起,仿佛成了连续剧一般……这部电影属于风格定型后,小津后期的作品,空镜头、长镜头、精致镜头自然不用说,榻榻米拍摄也是同样的,还有精彩却冗赘的台词,正面会话,小浮动动作,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似乎类似的电影,都会有两名主角在美景的景深下谈心,这部电影便是原节子和嫂子,这便构成了小津的电影美学……电影有意思的是几个女孩间的刻画,未婚已婚划分成两个派别,热闹且生活……该时期出于与野田高梧在编剧上的合作,我们发现,小津的视角下,关注的家庭都是中产家庭,这一方面出于他们二人的出身,也符合战后观影人群的口味,影片中的原节子的角色设置其实并不丰富,从不结婚,到突然想结婚,这个转变的内心刻画并不鲜明,当然,这或许更多的是出于对社会的压力,而与女伴间的嬉戏也许是她想进入家庭的成因,更有意味的是,因为她的出嫁,三代人面临分离,这是非常日本味道的家庭结构,小津要呈现的是日本的文化,特别是传统,在这个大的结构下,每个人都别无选择,要完成自己的规范动作,只是小津并不批判,他只是呈现,因为他的理念中,家庭是一切的根源,规范动作是日本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就像原节子说的,这边是日本家庭能给予人的,所谓的幸福……
5 ) 时机到了就会成熟的
前半场记住的好像只有纪子开朗的笑容,几十年前的情节节奏如今是会让人昏昏欲睡的。
尽管和邻居医生的暗生情愫早有铺垫,真的答应的时候还是很提神。接下来一家人的操心和纪子低着头却坚持的桥段很好看,很好看。
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说服家里人,可是从互相能交流的书籍就是让自己相信自己的直觉。
不知道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选择需要多少勇气,可这样的女子形象真的值得记住很久。
6 ) 麦秋
和《晚春》有着类似的角度,原节子演的依旧叫纪子,笠智众这次出演的是其哥哥康一,情节依旧是28岁未婚的纪子,周围之人为其相亲做媒,虽然最后意外主动嫁给了丧妻带子的老同学,但在这过程中所表达的家庭观念,情感的细腻变化都是小津所擅长的笔触,影片中祖孙两代人表现幽默可爱的相得益彰,女同学之间已婚未婚两派的淘气拌嘴,以及父母为纪子婚事的矛盾心理,既对纪子的婚姻之路有着非常细小却又非常微妙的帮助,同时又让观众有非常强的情感代入感而倍感亲切。
7 ) 《麦秋》时节
麦秋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含糊,当然也并非指秋天的麦子。小时候有过将麦苗当韭菜的经历,我们距离自然都太远,比一个朝代还远。也许这片名就像日语的模糊性一样,代表了日本的文化特征。这种自然主义的片名也表现了这虽然写的是城市生活,却有强烈的自然风。
这部有强烈小津特征的影片,仍以嫁女为故事主线,讨论的是家庭问题。与简奥斯汀笔下英伦风情的家庭观念不同的是,小津安二郎所理想的家庭观是人与人之间严整地,秩序性极强的互相依赖。婚姻是人类延续的必备手段,只是在东方仍更多地将婚姻看作天大的事,莫敢小视,此为善,善莫大焉。
原节子的笑像女神一样优美。小津写到三代人的角度其实相当有意思。
看过仅有的几部小津电影里,孩子都很顽劣,狡猾吊诡,也许这反映了一个终生未婚的人对孩子的态度。东方家庭里的孩子因为被父母一味娇宠,性格里总有种动物性的不可思议。
纪子和旧时同学在餐厅聚会的戏很有意思,已婚和未婚的四个小妇人很自然地分成两派。已婚的多少会有些嘲弄未婚者吧,特别是家庭主义至上的东方。而未婚者,抱有一种酸葡萄心态,不明白为什么已婚的人一面抱怨着婚姻的拖累,一面大家要闭着眼睛往里跳。抛开精神层面,婚姻是经济意义上的,探究再深一些,无非是为了延续后代的意义才存在。自古如此的两个支柱。而精神层次的爱情,两心相悦,像打扮在这个框框外面的饰面,容易脱落。如果婚姻的两个支柱依然存在,这椿婚姻无非丑陋一些,没那么漂亮堂皇,如果支柱再不存在,那就墙倒屋倾,灰飞烟灭了。
纪子的哥哥为了妹妹的婚事对妈妈很不满,妈妈的表情很是落寞,因为觉得这样女儿很可怜。电影最后的镜头是老夫妇二人看着门前田野里走过的新娘,表情平静。那一片地就是麦田吧。
8 ) 总有人仰望星空,总有人抱拙守一
小津又拍了部嫁女的电影,但这部电影内核和《晚春》、《秋日和》完全无关,反倒更接近不讲嫁女的《东京物语》。
《东京物语》是夫妇两个人从乡下去东京看望孩子们,《麦秋》这家人直接住在东京郊区。看过《东京物语》的人肯定对夫妇俩坐在海堤上,遥望平静宽阔的海面那一幕很有印象,这一幕在《麦秋》中变化为夫妇俩看着天空中的断线的气球。两部影片同样讲大城市生活对人际关系的异化,面对新秩序建立时的彷徨。
世界不停在变,我们都会飞散,但总有些事情不会变。
新秩序的代表:
1.两个小孩,只想玩电动轨道火车,待人接物粗鲁。
2.纪子的同学。两个已婚同学,走入婚姻中被新秩序所困不能随时随地出来,嘴硬说结婚真好。另一个同学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3.纪子的相亲对象,40岁的富贵乡绅,上过绅士杂志,家里有别墅和佣人。
4.前面的纪子,喜欢吃昂贵的奶油蛋糕,在写字楼工作,追求不婚主义和自由恋爱。
旧秩序的代表:
1.纪子的父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等纪子结婚后,要回到乡下去。
2.纪子的大伯,耳朵快聋了,抽旧时代的老烟嘴。
3.纪子的大嫂,一心扑在家庭,节俭度日。
4.纪子的未来婆婆,面对城市繁忙的马路无暇避让,不希望远离家乡去秋田。
5.纪子的邻居们,听到孩子们一直没回来时,主动提出要去帮忙找找。
或许孩子们爱的玩具都会改变,结婚只会向前看,遇上川流不息的汽车街道走不过去,大城市让我们邻居之间的关系离得很远很远,战场上走丢的二儿子再也不会回来。
但总有天空飘来的红色气球、海边清扬的海水、天空白云低垂、棋盘下棋子黑白纵横、风吹弯金色的麦浪,总有人喜欢这些过时的爱好,总有人爱身边的人胜过大富大贵,有些羁绊永远存在我们心里,这就是小津对过去旧时光深深的怀念。
含蓄却不扭捏。
小津果然就像岩井俊二说的那样纠结于门啊frame的。在我看来就是剪辑下的工夫大,定焦刻意。完全靠点淡淡的日本气质和战后的虚劲儿。可以想象小津就是个固执的老爷爷,而且对于女人的审美完全偏西方。我么看完了就觉得做他的女主角会笑就行了。
1.不像《晚春》里面给人无尽惆怅和忧伤,反而不是营造出一些喜人的片段,让人心头一乐,不禁一笑;2.不在是对未来幸福的彷徨,而是坚信自己能够去把握未来的幸福,自立自主坚强的女性;3.飘浮的气球、云、麦浪,无不让人浮想联翩。
“我总是说因为我是个豆腐匠所以我只做豆腐。一个人没法儿拍太多种类的片子。即使我的影片看起来似乎都一样,我其实总是试图在每一部电影中表达一些新的东西。我就好似一个画家,总是不断的画着同样一朵玫瑰。”
两组平行对照推轨运动镜头(尤其倒数第二段落),非常见功力。命运的交错与无常,在“人去楼空”的空镜里,同领略,难言说。以及,相比《晚春》,父之法的执行力度被明显削弱,甚至反转。
女主面临着一个小津电影里未婚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被催婚。虽然她拒绝了别人眼里的好对象,不顾家人的反对挑了一个二婚带娃的男人,但这个男人也不是她喜欢的,她只是觉得认识的久一点,心里踏实一点。而且特别荒诞的是,他们的婚事是和男方的母亲一起商定的,自始至终,两个当事人都没有面对面说起结婚这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看姑嫂二人一起展望未来,立志要把日子经营好那场戏,真是无限悲伤。
#中国电影资料馆# 小津安二郎03,比较轻松愉快的一部,嫁女主题下,至少看到了纪子对婚姻的思考、对未来的自我选择与承担结果的勇气。觉得一个人可靠就是喜欢吗,不一定,但我认同人总是容易忽略离自己最近的人。连看三部小津,这一部终于出现了非固定镜头,其它方面还是很喜欢。
1.单身能毫无心理负担地买昂贵的蛋糕,决定结婚了就得想着如何省钱。所以为何非结婚不可呢?伯父茂吉这一角色也别有深意,他闯入这个家庭的生活,来提醒纪子的父母,该落叶归根返回大和(应该就是奈良。如此称呼意味深长)。于是,两条线以嫁女交织在一处时,共同引出一个至今仍然有意义的命题:人总是为代际的延续和交替,让渡眼前确实的幸福。这是值得的吗?《麦秋》的结尾,父母喃喃地说服着自己应该满足,但他们那么伤感。2.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谦吉将纪子战殁的兄长省二夹有麦穗的遗信转交给纪子。其中隐含的意味,或许也构成纪子选择谦吉的一个心理动因。3.既然主题是代际传承,嬉闹的孩子自然不是闲笔,童趣让人忆起小津早期的电影。4.气球遥遥飘飞上天,老父亲说:一定有小孩在哭了。身为观众,看到这里,也有想哭的情绪。
小津影片中反复出现“嫁女”这一题材,但却完全不以女儿的爱情为叙述中心和基点,因小津的立意不在嫁女这件事本身的戏剧矛盾与冲突,而是想渲染女儿出嫁带给全家人、特别是父亲的落寞情怀。从《晚春》开始,至《秋刀鱼之味》为止,这种“嫁女”与“老人的情感归宿”相结合的问题占据了小津作品的主流。
小津安二郎的影片总是淡泊通透,将稀松平常的家庭生活拍得有声有色。1.罕见地出现了多处移动镜头;2.老伯父与两孙子在佛像前互相抚摸脸庞,温馨满满;3.看着飘零气球,父亲说:"一定有小孩在哭了";4.如针线活时寻剪刀,戴眼镜找眼镜,太接近了反而没注意到;5.全家福;6.风吹麦浪,恬静美好。(9.0/10)
几乎全是固定机位,很少使用复杂镜头。全片少数几个推轨镜头,有一个还是方向相反的组接(好姐妹上楼窥探真锅)。我也想起前头有一处正反打也是打破了180度原则,那个对话场景是纪子母亲和谦吉母亲之间情绪上的接应,按道理这么突兀接上并没有衬托相反的意味。摄影上非常注重景深,浅焦下室内环境和人物的行为非常融合。构图上无论远近,都看得出自然的贴合。但是说到嫁女儿这回事,就把日本国内父权这一套恶霸系统给展示出来了,哥哥对纪子的不理解甚至蛮横到伤害家人,父亲的默不作声,家中的女性都被父权压在身下。纪子作为大龄剩女不着急出嫁,充满自信和愉悦的心态正是对这古老系统的对抗。即便是结尾看似幸福又充满了淡淡悲伤的描写,也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家庭体系的维护。
没想到笠智众还能演原节子的哥哥。跟《晚春》讲了同一个故事,但是在这部《麦秋》当中原节子终于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体会到了何为真正的幸福,最后也能无视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这部片子所描绘的家庭群像特别美好,特别纯粹,这种幸福在小津的电影当中反而显得非常难得。两个小孩子简直是点睛之笔,虽然他们和家中最年长的人无法直接用言语沟通,但因为是一家人,心与心之间一定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孩子们会用孩子的方式取悦老人,老人也会一直包容孩子们。一家人有聚必有散,家庭成员总会一个个离开,拥有属于自己的家。与其活在对未来的哀伤当中,不如珍惜这段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时光。
镜头缓慢而有力地打动人心。小津的电影就如同陈年老酒一般醇和温厚,令人不知不觉中怡然陶醉。
1、不仅有移动(推拉)(6个),还有升镜头(1个),在小津片子里真少见。2、真是……煽情的庶民剧啊。3、八音盒还挺有味道,然则正像传说一样,小津不怎么懂音乐。
之前看小津不多,和C看了这部之后便爱上了。非常有节制有设计,一看就很会拍电影,节奏明快,故事丰富。八嘎、牛奶糖、闺蜜聚会、爸爸追儿子…每每想起都会心一笑太温馨了。结尾大泪,契题处一出突然感动得不行。群戏流畅,将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很生动又跟故事很好地契合。光影好美,背光让发丝根根可见
其实笠智众很年轻。那时原节子的笑容还没有许多阴霾。本片里他是她的哥哥,两年以后他演她的爸爸。永远都是那几个演员,看着看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个故事里面。
嫁女这个主题,对小津来说是最能平淡中见真章的。谁在伤心,谁在伤脑,谁是前车之鉴,谁在重蹈覆辙,一目了然。家庭成员的关系就从这之中体现。一切的口是心非/不情愿/暗恋许久/不能说的秘密,也都是小津的终极秘辛。堪为对比的是孩子,观众眼里他们是笑料,小津则通过笑料来挖掘成年人的内心世界。@2021.05.15 资料馆三刷。人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上次看觉得奇快无比,这次观感截然相反。不过这次更好——除开运动,又多了时间。
有点吃惊里面运动镜头的数量,大多数为转场,但最后一镜实在神来之笔:麦田有吸收一切悲喜之意,运动镜头强调时间流逝,合在一起就是“生活在继续”的绝佳表达,让我想起《恋恋风尘》主角大哭之后的那个平移空镜。父亲得知女儿决定后第二天坐在铁轨前发呆那段也很神。片子还融入《早安》式的儿童喜剧。
大概是看过的小津里最热闹的一部。一家三代七口同堂,远方的亲戚来探父母、一大群孩子周末来家里玩耍,女儿和朋友们分为已婚未婚阵营彼此斗嘴,邻里和睦,其乐融融。只是再好的朋友也会渐渐疏远、再大的家终会分散为小家与小家。八音盒的声音连接首尾,人生到头,最终陪在身边的也只有老伴儿了吧。
其实并不喜欢这部,前半部分似乎太杂,亲戚来往,girl's talk,下一代教育,后半部分的剧情转折又略显突兀,最后仍以亘古不变的小津式隐忍的结局收尾。不过其中的一些女性婚姻观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