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Shadow of Land
电影本身更多的是与爱情有关。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相遇而相爱,短暂的时间里交织着甜蜜与苦涩,也改变了男主人公对生命的看法。从这个角度看,电影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C.S.Lewis的读者,深深觉得电影里对Lewis本人的思想的挖掘是远远不够的。在Joy生病后,他的朋友来表达安慰,他提到他常常祷告,“prayer does not change God, it changed me.”只有这里才能看到一点书中Lewis的影子。Joy的死确实对他原来所信的构成极大的打击,但现实中的Lewis并没有因此失去他的信仰,反而令他的信心进入一个不同的维度。下面的段落引自
http://lib.verycd.com/2006/12/20/0000132592.html,个人觉得是对这个电影背后的故事更深的理解。
C.S.Lewis是英国文学界相当有名的作家,他是牛津大学教授,著作等身,能言善道,每回演讲都吸引上千人聆听,恭敬的笔记。他最擅长的演讲题目是:「苦难的意义」,「神迹是否可能?」「爱到底是什么?」,再再肯定上帝的全能与爱。
其实 C.S.Lewis的信仰历程很迂回。他从传统基督教走向严苛的教义要求,走向追求灵异的神秘主义,又走向唯物无神论,再专研佛学,最后再回到基督教信仰,然后成为基督教的卫道者。
C.S.Lewis曾跟随逻辑学大师,所以很重视理性思辩,他卫道的方式也最擅长用理性思辩。这可从他的「如是基督教」「痛苦的奥秘」「神迹」「人的见弃」四本书看出来。这几本书处理的是千古疑难:上帝为何存在?为何这位上帝必然是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基督教的伦理是什么?上帝的属性包括三位一体是什么?上帝如果是全能全善,为何会有邪恶?为何会有痛苦?为何受造的人会有堕落?科学世代还会有神迹?科学世代的危机为何?他反应敏捷,能迅速的指出别人陈述思想中不合逻辑之处,对自己的陈述也相当讲求符合逻辑。在「如是基督教」一书中,我们会发现他是传承「托马斯阿奎纳」的目的道德论证,但用的是现代的例子。而 C.S.Lewis相当强调基督教信仰是符合理性的,反倒无神论或泛神论多神论是禁不起理性思辩的考验。
尽管 C.S.Lewis的逻辑思辩如此严谨摇不可憾,但他同学校的教授们却酷爱跟他争辩,说他是用简单的答案(逻辑)在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C.S.Lewis 很敢面对挑战,雄辩中经常处于赢的局面。 不过,C.S.Lewis最著名轰动国外的作品,却是他的童话故事「那里亚童话集」,这整套故事中又以「狮王女巫衣橱」最有名。这整套童话,其实就是把他雄辩而坚信不移的信仰,用童话譬喻的方式描述出来。
所以「影子大地」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看到牛津大学几位教授跟他台杠,谈到他那里亚童话集中的「狮王女巫衣橱」不合逻辑:一个单身光棍老教授家,怎么会有女人的皮大衣?饰演C.S.Lewis的安东尼霍普金斯则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浑然忘我的谈起衣橱里的世界:「那是个充满Magic的世界....。」
直到六十岁以后,C.S.Lewis的理性思辩突然面对到残酷的考验。他爱上了 一个自美国来,名叫 Joyce的女诗人(德博拉温基饰),又经历了她的死。这女诗人是用她的人生在诠释C.S.Lewis 最擅长的讲题。她被丈夫抛弃,身边带个孩子,犹太人,破产。她活在苦难中,对爱却完全没有放弃,勇敢乐观的面对她悲惨的人生。
电影中描述 C.S.Lewis 与 Joyce 见面时的对话。Joyce说:「经验是重要 的。」 C.S.Lewis 说:「知识是重要的。」 Joyce说:「书本让人安全。」言下之意,从书本中得知的关于爱与苦难的知识,即或辩倒群雄,却是不真实的,因为当事者完全没有经验。
C.S.Lewis其实已经爱上了她,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爱上了她。他尽一切可能帮助她,甚至跟她假结婚好让她可以在英国居留。但是,直到听闻她得了骨癌末期那一刻,他才明白他有多爱她。于是他决定跟她再结一次婚,是在神在人面前正式定下的永不后悔的婚约。
Joyce的一生彻底经验苦难,她嘲讽似的说自己经验的苦难是一点折扣不打的。但她的勇敢与乐观, 与她对苦难的熟悉, 使她在面对苦难死亡时, 比C.S.Lewis 更早预备好。 电影中描述有一次他俩愉快的出外旅游, 当时Joyce 病情控制的很好, Joyce 在愉快的气氛中跟 C.S.Lewis 谈及死亡,C.S.Lewis 不愿谈,Joyce就跟他说:「现在的快乐中,一定蕴含未来的痛苦,这是生命的交易。」后来 Joyce 病情复发,无法挽救,Joyce 面对痛苦无比的C.S.Lewis ,也劝他说:「你必须放手,让我走,」 Joyce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I am at peace with God 」。
反观 C.S. Lewis,是在跟 Joyce 的爱情与 Joyce的死亡中,才开始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最熟悉的「真爱」「苦难与死亡」「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是否全能良善?」「上帝为何对苦难置之不理?」「为何没有神迹?」。诚如Joyce所说,书本,知识,理性,是「安全」的,经验却是痛苦无比的。 所有C.S.Lewis 的讲演,文字处理过的信仰真义, 当他发现他必须「活出来」,却在这过程中, 他的信仰崩溃了。 这就是他后期作品「卿卿如悟( AGrief Observed) 」的内容。
「卿卿如晤」文章平实平淡,像小小的散文,完全失去他一向的犀利睿智,甚至在文章中浅藏怀疑的哀伤的忿怒不平的情绪,再也没有像他过往一样给予那么肯定的答案。但是,这本书却可以说是他最伟大的作品,没读完这本书,就无法完全理解C.S.Lewis 所有精彩好文的深意。因为这本书「卿卿如晤」,让我 们对C.S.Lewis 有全新的看法。 C.S.Lewis是在走尽思辩理性后,发现自己竟然有朝一日对理性完全默然无语。信仰只剩下「启示与信心」这么简单又完全无法言说的境界。他说:现在争辩都已无益,日子慢慢过去,上帝还是安慰了他。
为什么上帝要容许 C.S.Lewis 在 60岁以后,去经历一个他曾争辩无数早已知道答案的「提问」?
C.S.Lewis在他出名的童话作品「最后之战」中,有一段对新天新地的描述:「这个世界是未来新天新地的Shadow of Land。 」
这却恰好也说明了他的一生。 理性的知识,是真实经历的 Shadow of Land ,真实,是焚而不毁仍能存留下来的,无法思辩证明言说的「信心」。C.S.Lewis这一生,在上帝手中是个奥秘,上帝先让他写出他将要经历的,再让他从经历中得知信仰的层层奥秘。他这一生就是一层层的 Shadow of Land , 死后在新天新地的与 Joyce相遇, 更使现世,包括「卿卿如晤」, 都是 Shadow of Land。
描述 C.S.Lewis 这则经历的电影「影子大地」, 原文就是「 TheShadow of Land 」,就是出自「最后之战」中 Shadow of Land的典故,C.S.Lewis对这一段的文学灵感,是出自圣经:「我们如今彷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哥林多前书十三:12)
2 ) 不,这不是C.S.Lewis
作为路易斯的书迷,我对这部电影实在充满了期待。可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不,这不是路易斯,这只是关于一个老男孩忘年恋的爱情故事。
路易斯真正的魅力,思想和信仰,被淡化成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我相当怀疑路易斯会是这么一位自负的人,从他的作品中他毫无疑问知道骄傲是基督徒最大的罪;当年《纳尼亚传奇》被批评“too christian ”,路易斯曾宣称这是他的写作目的,而非“just magic”;他在课堂上和学生辩论的主题也并非花苞或别的哲学家,而是基督教义……
路易斯的人生并非缺少争议,但这些争议和他的思想信仰一起被弱化,成为教授们下午茶时间的谈资。电影中出现的演讲中,路易斯所宣讲的“痛苦是上帝的工具”这一理论成为他痛失所爱时的讽刺!那些听他演讲的中老年妇人也更像是追星族……
路易斯最后人生升华的部分,他在失去所爱之后痛苦和思考的结晶《卿卿如晤》被彻底删掉。我只看到一个可怜的老男孩,失去了第二个母亲。
不,这不是C.S.Lewis。如果你想看的仅仅是精湛的演技、美丽的英伦风光,你也许会得到满足。但如果你要找的是C.S.Lewis,不,他不在这里。
3 ) 影子大地:台词
2019-06-16 01:29:21
1、-你知道么?我再也不想去别的什么地方了,我也不再等待什么新的事情发生,也不再翘首期盼下一个路口,或是山峰的另一头,我到这里了,我知足了。-这就是你说的快乐了,对吧?是的,没错,它就是。
2、只有信仰才能使发生的这一切有意义。
3、好害怕我们经历的这些苦难,到头来就是些苦难而已。没有原因,没有目的,没有模式。
4、什么也别说。我们没什么可说的,我现在体会到了。我不过就是经历了一些事情罢了,经验是一位残忍的老师,不过你还是学到东西了。上帝啊!你还是学到东西了。
5、我不知道生活必须继续,但它确实在继续。
6、我们不过是宇宙实验室的小白鼠。我不否认这些实验是为我们好,但上帝依然是个活体解剖者。对吧?
7、我再也没有答案了,只有我所经历的生命。
8、此生有两次,我被迫面临选择。一次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另一次我已长大成人,孩子选择了安全,男人选择了受苦。此时的痛苦将是彼时快乐的一部分,一言为定吧。
4 ) 充满影射和隐喻的电影
对于这样一部主题深邃的电影来说三道四,确实有些自不量力。不过,由于作者提到的精神危机恰恰是我,也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所以斗胆小议一二。
这是一部关于精神危机、关于宗教信仰、关于自我拯救的力量甚至关于命运的探讨。
杰克是才华横溢的牛津教授,同时也是睿智博学著作颇丰的作家。当一位心仪已久的女笔友前来造访以后,他就完全举止失措了。他遇到了挑战,遇到了对手,也遇到了爱情,也遭遇了失爱。当这一系列的状况发生之后,霍普金斯不得不面对人生第二次最沉重的打击,和最严重的精神危机。
霍普金斯扮演的教授杰克坦言自己经历了两次抉择,一次是孩男孩的抉择,一次是男人的选择。孩子选择安全,男人选择痛苦。其实,无论性别何如,这样的抉择,我们也都有过。我庆幸自己是在经历了这样的抉择之后看到了这部电影,否则倒退5年或者十年,我都不敢肯定自己有无兴趣看完这部片子。
当九岁时,面对至亲的死亡,他选择了安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杰克得到了第一次拯救。
当他成年后,他给孩子编写了美丽的童话。阁楼上的衣柜里,拨开厚重的皮裘,白光闪过,梦幻世界瞬间乍现,雪花和绿树,呈现在眼前。然而,当带着浓郁好奇心的儿童真的打开衣柜,用力去推那扇门,却毫无用处,他颓然发现,原来没有所谓的奇幻世界。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长大了。
当看到孩子徒劳在推那扇门时,我不由充满痛切的怜悯之心。谁没有这样的梦?谁没有想过会有外星人来拯救我们,谁没有幻想过有灵异世界庇护我们的苦难,然而事实是,没有彼岸,没有天堂,没有外力可以拯救我们。知晓这一点,非常残酷,但确是每个人的必然经历。
亲人的离世,使杰克从梦幻选择了宗教。当才华横溢,拥有强大的自主意识的杰克,以其雄辩的才能解释了一个永恒的宗教命题:上帝既然爱我们,为什么还让人饱尝痛苦?他为什么不阻止?这个难解的矛盾本来是无神论者攻击宗教最有力的论据。然而,坚定的杰克以雄辩的才能向基督徒们阐释,上帝为了让我们成长,所以让我们体会痛苦。我们如雕刀雕出的人像,刀子在脸上划过之时,我们在痛苦的体验中被塑造成形。听众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想想也的确如此,让有信仰的人摒弃怀疑,对信仰更抱有坚定的信念,难道不是一种救赎?
然而,面对词锋锐利的爱人,杰克节节败退。他对于才学和宗教的信念被步步挑战,直至被现实击溃。
爱人被病魔夺去生命,宗教却失去了效力。他不得不面对真实而又残酷的人生。“天呢,我也很想她”,当他在孩子面前失控而痛苦失声时,任谁都会体会到这种椎心之痛。
杰克说,既然会失去,为什么还要爱?这句话我也曾在心头萦绕过很久,当失去至亲之时,那种失败、颓废和绝望的感觉是无以名状的,也是任何力量都无能为力的。
因此,我也才深切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将这部片子视为深奥和伟大的作品——它是以最平淡的笔法记载了最广泛的人生经验,和最普遍的人生困境。
最后,梦幻没有了,宗教也无用了,时间才是最好的疗伤机器。痛苦也是必须具备和经历的人生经验。如此而已。
谢谢导演,谢谢霍普金斯,为我们奉献了一部伟大的影片!
5 ) 和解
Z被人问:“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与自己和解。”她回答说。Z惯于在敷衍的叙述中插入惊人的东西,看客的注意力稍纵即过,她在角落里得乐于自己间花杂陈举重若轻的效果,此举属于典型性的Z手法。我明白Z说出这句话的份量,特意向她提出我的“注意”。她一笑而过:“You know me 啦”。
回到电影“曾经深爱过”(Shadowlands),很早时Z就介绍我看了这部电影。终身未爱的老事业男C.S.Lewis与37岁的落魄女作家之间阴差阳错发生了假婚,为的是让她拿到在英国的居留权。后来他们相爱,她患骨癌早逝,老事业男写了一本感情回忆《卿卿如晤》记录这段经历。电影据此真实故事改编。老事业男一生酷爱写作,其他还包括学术巨著《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很多人熟悉的童话《纳尼亚传奇》和神学作品《天路回归》等等。
老事业男需得和妻子一起承担恶疾所带来的一切,还得承受失去她的痛苦,这些对于普通人已殊为不易,对他更难上加难。他们的爱到得迟却离完美很近,他有一颗敏感而孤独的心,他对上帝曾经如此忠诚,如今不得不回头质疑生活和上帝的善意。幸运的是,他最终得到了安宁,在书中他写道:“Why love, if losing hurts so much? I have no answers any more, only the life I've lived.”
电影没有详细讲述挣扎的过程,书中如何记录也不清楚,我还没有荣幸读到《卿卿如晤》。对这本书,一位新丧所爱之妻的作者“暂停”发表读后感,他提到:“他(C.S.Lewis)经历这一番折磨之后重新与神和好了。我没有什么特殊的观感,只是觉得不尽兴,就这么几页,就完成了如此重大的一项工程。当然,或许因为我没有与神那么好过,所以也就谈不上和好,和好也就没那么容易,和好的场面对我也就触动不大。”从这位感同身受的读者的评论看,老事业男在书里对痛苦本身以及与神和好过程的讲述也许非常简要。
所谓绝对的幸福并不真实存在,每个人生活中都曾经有过或者将有一些无法承担和衡量的痛苦,痛苦是多么主观的东西,同样的经历产生的痛苦值在不同个体身上差距甚远,对这个人来讲是莫大的痛苦,换一个人来看就是一块硌脚的石头。也许Z是前者,对于痛苦她曾经说过:“我必须有个答案,如果没有,哪怕归咎于宿命我也要一个。那些事实和答案,曾经重负如山。一点点微薄的勇气和力量,早已消耗殆尽。”我不曾有过她那样的不肯放过,虽然我能理解这只小小蚌壳体内蕴含沙粒的痛苦。
一直坚持阅读“果子”和“暂停” 这对夫妻的博客。作为一个医生,我能轻易预测她身患绝症后的命运,甚至部分预见到时间表上的顺序,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克制不住去读他们的文字。一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不认识他们,也不是他们文字或思想的特别追随者。直到今天,Z告诉我暂停写到的路易师其实就是电影“曾经深爱过”的主人公,我才明白阅读中我在等待的是什么,我在等待某种奇迹的发生。现在想来,这种期待不但自私而且没品,很不尊重当事人。在某些事情上我终归显得小气,过去是,将来只怕还是。
我所期待的是什么呢?回到2005年,当时我在另一部电影的观后感中提到Lewis夫妻的故事,我曾经这样想:“与命运的相逢大约并不一定需以妥协结束。”我引用Lewis妻子的话做为解释:“当下的痛苦原是彼时幸福之一份,或彼时的痛苦原是当下幸福之一份,这是我们与命运的契约。”
当痛苦难以承受时,寻常之人试图与上帝求得一份妥协。而对于贪心如Z或我,妥协是做不得任何数的,简直就骗不了我们,同上帝也是同自己签署一份和解的命运之契约也许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唯一结局。妥协与和解的关系,大约是蚌壳体内砂粒与珍珠的关系,能耐受得那样痛苦的肉体,或许才有可能收得那颗珍珠。
相爱的两个人似河的两岸,缺一则不成河道,这河蓄有多少河水,本非取决于两岸有多近,恰恰取决于两岸有多远。有勇气抬起头独自与上帝签定一份契约时,有个人站在河对面也许会让事情变得容易得多,倘若对方不给你自由,也就给不了你勇气,公平而简单。然而这种互相之间的支持是多么艰难,若非机缘,如何能得?它比找到一个相爱相守的人要困难得多吧。
人生是如此漫长的河,期待与上帝和解的我们是如此孤独和相依。因为可能失去,所以我们相爱。
6 ) 流水賬記錄——存了好久的草稿
熱情奔放,耿直大氣的美國女作家,和扭捏刻板,感情含蓄的牛津教授兼作家因一封信而结缘,两人倾盖如故,一見倾心,互相之間能够直言不讳,無所顾虑的交往,如舊友,似恋人,保持着若有似無的距離,彼此心意相通又無人捅破。杰克一方面過着深入简出的授学生涯,另一方面又通過作品來展示自己,經由演讲來‘兜售’自己,而她総能一眼将他看穿——他對比却也不討厭。突如其來的绝症犹如晴天霹雳,给她的生命带來陰霾,杰克不再掩饰,選择袒露自己的心胸,直视自己的情感。情切意真,崇高的情感从來不是纸上谈兵,他不用理想來美化愛情,而是真心实意的付出一切,用愛意同耐心温暖着愛人,陪她度過最後那段的甜蜜中混含着苦涩的時光。 愛人逝去後,他并没有整日以淚洗面,一蹶不振,而是堅强从容的和道格拉斯一同面對,老少父子皆隐忍,想來愛之永恒不在于长相厮守,道格拉斯對母親的愛,杰克對爱人的愛,比之别人也許更為浓密炽烈,却也更為平和隐秘。
7 ) 一部伟大的影片!
亲人的离世,使杰克从梦幻选择了宗教。当才华横溢,拥有强大的自主意识的杰克,以其雄辩的才能解释了一个永恒的宗教命题:上帝既然爱我们,为什么还让人饱尝痛苦?他为什么不阻止?这个难解的矛盾本来是无神论者攻击宗教最有力的论据。然而,坚定的杰克以雄辩的才能向基督徒们阐释,上帝为了让我们成长,所以让我们体会痛苦。我们如雕刀雕出的人像,刀子在脸上划过之时,我们在痛苦的体验中被塑造成形。听众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想想也的确如此,让有信仰的人摒弃怀疑,对信仰更抱有坚定的信念,难道不是一种救赎?
然而,面对词锋锐利的爱人,杰克节节败退。他对于才学和宗教的信念被步步挑战,直至被现实击溃。
爱人被病魔夺去生命,宗教却失去了效力。他不得不面对真实而又残酷的人生。“天呢,我也很想她”,当他在孩子面前失控而痛苦失声时,任谁都会体会到这种椎心之痛。
要走进一个人的生活是一件多么慎重而又神圣的事。确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并尊重!
《獅子女巫魔衣櫥》作者CS路易斯與女詩人戴維德曼非常抑制的愛情悲劇,先有85年Claire Bloom的英劇版才有Attenborough導、Winger與Hopkins詮釋的這版,George Fenton寫的悠長木管主題與Joe的存在畫龍點睛。
他们有过几年极其幸福的生活,电影在处理上完全压缩掉了。只有充分呈现挚爱,才能真实传达失去挚爱之痛;反之,花在路易斯学术圈的篇幅太多了。这既属于取舍不当,(本质上)还是属于智识自傲和优越。而电影故事的核心又恰恰在说无论知识上对人性的掌握何其精准和深刻,也完全不敌生命本身猝然加之的体验。幸福如是,创痛更如是。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997039/
在爱面前,为什么要畏缩回避?为什么不能大胆去表达,去接受?这一次,你不再是The Remains of the Day里那个让我气得牙痒痒的克制守礼闷骚男,你终于学会了诚实勇敢地去爱你所爱,真好!
当我们拥抱了爱 也同时拥抱了痛和失去 这就是人生 没有永远 但可以永恒。
这样的女子可遇而不可求; p.s 作为一个新无神论者俺对男主从事的职业无感,尤其是觉得安东尼霍普金斯扮演这样的角色未免遗憾。
最深刻的画面是,女主问:你怎么睡觉的?他说,拉上窗帘,跪着祷告,脱掉衣服,然后睡觉。这大概就是最朴素最平凡却又最真实的爱情吧。就像卡夫卡写给他妻子,问她寄信的细节。
编剧把女主写得自以为是又没礼貌当个性,不太能共情
我无法被这种堆砌松动上的美好打动,尊重别人的情怀,但不强迫自己把那种飘忽不定的感受表现的和他们一样真实,然后抛出一种所谓优雅的默契眼神,称之为礼仪。平庸之人穿上华丽的衣裳,并不会熠熠生辉,而那些赞叹羡慕之人,本质上只是满足自己空洞的幻想。这是文艺青年的致命弱点,沾沾自喜时,和他们鄙视的附庸风雅的中年人并无二致,且很快一样。
http://www.56.com/w97/play_album-aid-5061516_vid-NDY1NjM2NjA.html
Who serve unto the example and shadow of heavenly things (Hebrews 8:5 KJV)我当时因为处在理性时,所以错怪他的卿卿如晤,道理和空谈使我们免于伤痛,而唯有伤痛使受难之人终得以美如神。为Lewis加一星。
乔伊哄孩子睡后,到路易士书房,说:“谢谢你不问我。”乔伊指的是她婚姻的事,她感觉的出来,路易士尊重她的隐私,不多询问。乔伊随即告诉路易士,她丈夫有了外遇,她的婚姻濒临破裂,她是来英国逃避的。路易士听后只问:“我能为你作什么?”乔伊答:“作我的朋友。”路易士说:“我以为我已经是了”
如果明知短暂我更希望我并不曾拥有过幸福,如果未曾拥有我便永远不知其中的滋味,看着自己最爱的人遭受病痛生命逐渐消失,我相信世上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但我不会祈祷自己与他交换,因为我不希望爱我的人遭受同样的磨难,这份痛苦甚至比当初的幸福还多百倍千倍,我不太能理解the pain now is part of the happyiness then.这句话,未来的痛苦是现在快乐的一部分,但当你身处未来,痛苦只是痛苦,是过去的快乐触发的,并让它们成百上千的繁殖。另外我不认为痛苦让人完美,只有真正被爱的人才能明白,幸福才会让人完整,而痛苦便是把这一切撕得粉碎,留下的只会是残破不堪的灵魂,这一切都是为了说服自己并不孤独,说服自己上帝与自己同在,或许真的有凌驾于万物生灵的神,但我并不相信他是善良的。
The boy chose safety, and the man chooses suffering
静水深流。当失去此生挚爱,连最笃信上帝的人都会对这个为所欲为的家伙产生质疑,难的是接下来要怎么同上帝和解、同自己和解。做了60年小男孩,终于选择成为一个男人,放弃安全,选择痛苦。阅读让我们不孤独吗?不,爱让我们不孤独。满腹经纶也没用,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基督教学者C S Lewis的情感故事,尽管只折射出Lewis一生极小的一个片段,仍然含蓄隽永、感人至深。
这开头酒馆里描述的进入魔法世界经典场景就是C·S·刘易斯自己的《纳尼亚传奇》,但是本片没有用任何一个伏案写作的场景来铺陈C·S·刘易斯的文学成就,值得称赞。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深入人心,非常沉稳。The pain now is part of the happiness then.阳光照射不到的影子大地,唯有爱能照耀。
【有些电影想看才发现汁源稀缺】——正规网站居然没有字幕2018/10/27感动第一刷,一部流动着愛的電影普通中缔造出了不凡♥爱是什么
既然爱令人痛苦,为何还要相爱。因为The pain, now, is part of the happiness, then. That's the deal.
若干年后,我终于看了这部电影。以前是为了霍普金斯,几年前我曾在说说里引用那句著名的台词。令人痛哭流涕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