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公民

记录片美国2014

主演:爱德华·斯诺登  朱利安·阿桑奇  杰里米·斯卡希尔  威廉·宾尼  雅各布·阿佩尔鲍姆  伊文·麦克阿斯基尔  

导演:劳拉·珀特拉斯

 剧照

第四公民 剧照 NO.1第四公民 剧照 NO.2第四公民 剧照 NO.3第四公民 剧照 NO.4第四公民 剧照 NO.5第四公民 剧照 NO.6第四公民 剧照 NO.13第四公民 剧照 NO.14第四公民 剧照 NO.15第四公民 剧照 NO.16第四公民 剧照 NO.17第四公民 剧照 NO.18第四公民 剧照 NO.19第四公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8-26 10:38

详细剧情

  《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纪录片导演柏翠丝本人也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正是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才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而柏翠丝与格林沃德也因此荣获普利策奖。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 four)正是斯诺登早期与柏翠丝邮件沟通时使用的匿名代号。2013年6月,当柏翠丝第一次飞往香港与斯诺登见面的时候,她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场景。《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长篇影评

 1 ) 一部另类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纪录片《第四公民》以真实的镜头还原了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引爆“棱镜门”事件的过程。这部电影在以一种冰冷刺骨的真实感重现这起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让观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公权与私权的界限在何处?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该如何选择?爱国与叛国究竟该如何定义?

首先,像任何纪录片一样,《第四公民》的拍摄风格极为写实。因为主角是一个向外界透露政府机密并因此被政府通缉的人,所以很多拍摄活动一直在暗地里进行。本片最震撼人之处也正在于此,无论是镜头前面的“whistleblower”斯诺登或者与他并肩作战的《卫报》记者Glenn Greenwald,还是镜头后面的导演Laura Poitras,都时刻面临被美国政府监控甚至限制人身自由的危险,电影中有多个片段都真实地表现出这种既紧张又刺激的氛围。当时,斯诺登藏身香港The Mira酒店,Greenwald和《卫报》专门派来的另一名记者对他进行采访。当他准备用笔记本电脑向两位记者介绍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监控体系时,他竟然用一张毯子把自己和笔记本电脑罩起来,以免暴露自己输入的密码。他介绍说,NSA的无人机盘旋在世界各地,其工作人员可以随意查看任何跟踪目标的视频监控,而就在此时,镜头突然切换成了从室外高空中观察斯诺登房间的玻璃窗,一种时刻被监视的感觉顿时袭来,令观者感到后背发凉。电影结尾的一个片段也很有意思。Greenwald在莫斯科向已成功申请避难的斯诺登介绍最新情况时,他竟然没有把关键词说出来,而是写在纸上给斯诺登看,二人谈完之后再把纸撕碎。其实,在Poitras的镜头面前,在得到俄罗斯官方保护的情况下,他们不必这么紧张,但他们依然这么做了,为的就是以防万一,因为他们比观众更清楚NSA的监控能力有多强。可以说,这种贯穿电影始末的紧张气氛最好地阐述了本片的主题:在政府强大的监控网络之下,公民几乎毫无隐私可言。不仅如此,正如片中一位角色所说,失去隐私也就意味着失去自由,因为失去隐私的人会有顾虑,也就无法自由地表达和行动。这不禁让人回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窃听风暴》,在隐私荡然无存的情况下,自由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全片都透着一种类似《谍影重重》的紧张气氛,但斯诺登本人相当冷静,他自始至终表情凝重,谈话中偶有微笑,也是一带而过,脸上立刻重现出镇定的神态。他的沉着和冷静,既是一个29岁的年轻人在应对巨大压力和迎接巨大挑战时成熟的表现,也促使观众去体会当事人在做出两难选择时的痛苦和无奈。公事方面,他虽然坚定地选择站在人民一边,揭发政府的不正当行为,但他也必须着手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他是否需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暴露之后如何应对可能面临的危险,甚至如何应对舆论对他的形象塑造,等等。私人方面,他的女朋友还在美国,且受到了政府的调查,人身自由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限制,他本人下一步何处容身也是问题。从电影中我们知道,他一切不违自己初衷,不做任何妥协和退让,立场站得很稳。所幸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后也与女朋友在异国团聚(好在美国政府肯放人)。

斯诺登的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但《第四公民》抛给我们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例如,片中一位律师说,按照美国的法律,泄露安全机构的秘密就是叛国罪,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不是泄露给敌国,而是为了公众利益而泄露该如何判处。按照法律的字面规定,恐怕仍然构成叛国罪。很多美国人视斯诺登为真正的爱国者,而政府视其为叛国者,爱国与叛国究竟如何定义?关键可能在于“国”字的含义。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小就要千百遍地高喊“爱党爱国”,我们被灌输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那么,斯诺登的做法究竟从更高的道义上是否正确?或许,美国人和中国人有不同的答案。当然,不同的中国人也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电影还对时下流行的大数据概念进行了抨击。影片中,NSA正是利用对公民各种信息集合而成的大数据来调查任何他们想要调查的目标。你的一举一动、你的各种偏好、你的社交网络等等全部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在电影之外,近年来关于大数据与公民隐私之间的矛盾始终是舆论的关注焦点。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各大企业纷纷成立大数据部门,试图精准地定位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然而,政府以保护国家安全之名侵蚀公民隐私尚且到如此地步,我们还指望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有所克制吗?《第四公民》的警示意义正在于此,如果没有民间的监督,没有媒体的制衡,这些侵害公民隐私的行为肯定会变本加厉。

“棱镜门”曝光后,很多国家都举行了听证会,调查美国是否对他国公民也进行了非法监控。我们看到,这样的听证会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大局的结果。美国的强大决定了其他国家最多只能有限度地抗议一下,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是否因此而收敛就是另一回事了。《第四公民》能做的只是把这段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让更多的公民知道,他们的隐私在受到侵害,他们在失去自由。另外,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两处有意思的情节。一处在片头,导演的旁白告诉我们,是斯诺登主动联系她和Greenwald,而非他们找到斯诺登。斯诺登在给导演的邮件中说:“You asked why I picked you. I didn’t. You did.”(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你。我没有,是你做的选择。)导演明确告诉观众,她正是因为本人被监视才和斯诺登取得联系的。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讽刺之举,导演牺牲了自己的隐私才换来了这样一部作品!另一处在片尾,斯诺登和女友在莫斯科团聚,导演选择在远处像狗仔队一样拍摄二人在厨房煮饭的镜头,这同样是对监控公民隐私的讽刺,但更是一种善意的警告,你以为你真的安全了?

 2 ) 纯影评讨论,不谈政治

  本文只限于艺术探讨,不涉及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之争。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最近网上有了资源,虽然忙得团团转,但还是见缝插针地看完了。看完后找来豆瓣上牛人提供的纪录片幕后故事:
斯诺登在泄密之前,他首先匿名联系了记者格伦•格林沃德与纪录片劳拉•波崔斯。为什么是他们?2010年维基解密事件中,格林沃德是维基解密和阿桑奇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在媒体上撰写了大量评论,和多人论战。他本人既是知名记者,也是一位宪法律师。掌镜与幕后制作的波崔斯则是著名的记者和纪录片导演,她之前的作品深入报道了反恐战争的另一面(没有看过,不予评论)。她也因此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出入国境常被扣留检查。这两位的专业技巧、业内声望和勇气,让斯诺登选择了他们。(豆瓣网友陈朝的本片评论:《无差别监控和它的破壁人》)
  知道这些背景后,再回味这部片子,不得不佩服劳拉•波崔斯的胆识和智慧。这让我想起了《拆弹部队》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发现女性导演在拍摄与战争政治相关的电影时,为了回避女性身份的影响,片子甚至比男性导演更加硬冷与中立。因此《第四公民》完全做到了零距离追击一个突发事件,纯粹纪录,只“报”不“道”, 唯一细腻的地方是大量的细节关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聚焦在香港酒店里斯诺登,除了不拍摄吃喝拉撒外,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紧张、焦躁、不安,以及隐隐透出的恐惧。这一段刚看起来有些无聊,但是想到这几天可能就是改革世界进程的关键,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导演还有一招格外聪明,当格林的报道如原子弹般轰炸了全球后,除了摘了英国和美国两三段电视新闻报道后,导演并没有把镜头转向外面世界的混乱,而是又转回了香港以及斯诺登越来越黑的黑眼圈和脸色。而外面的常人世界则是一片风平浪静,毕竟不是世界末日,美国监控也影响不了菜价,人们都是各过各的,权利只有被需要的时候你才会觉得被侵犯。酒店的房间却是暗流汹涌,记者律师轮番出谋划策,后续揭秘、起诉、申请避难、流亡……
  本片的精彩就在于没有精雕细琢,没有设置悬念、起伏、高潮然后再感慨一翻,由于导演正是事件的经历者,因为完全不需刻意要讨好观众的胃口,我纪录,你爱看不看,就像棱镜事件一样,相关人炸了锅,但对我们平头老百姓来说,即便正式告知你监控的存在,又怎样?工资照发就行了。
  本片唯一透露着些许温情的地方,是以政治避难身份留在俄罗斯的斯诺登,与其女友在莫斯科郊外的屋子里做晚餐,但导演却用狗仔式的镜头在远处静静端详。当你正想长出一口气时,又感到那双无所不在的眼睛,让你后背有些隐隐发凉。

 3 ) 公民是他,是你,也是我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总有一些人会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棱镜门事件”的男主角,29岁的前CIA人员爱德华•斯诺登就是其中一位。

《第四公民》忠实地记录并还原了斯诺登曝光“棱镜门事件”的前后经过,影片荣获了包括8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报道这样一个极度敏感的事件及人物,本片导演罗拉•柏翠丝及其团队值得拥有所有电影人和观众的敬意。

向制作这部影片的电影人们致敬,向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以及普利策奖致敬,向斯诺登以及像他一样推动人类社会朝着真正自由、民主而文明的方向前进的人们致敬。

我希望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公民不再只是一个空泛的名词、概念和口号,而是他,是你,是我,是每一个虽然渺小但却鲜活、自由并且值得尊重的个体。

 4 )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够高

当年出新闻的时候我很疑惑为什么曝光政府监控网络和电话能在美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因为在我生活的环境里政府做这些都是稀疏平常。然而美国的宪法说必须要让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力,美国人把民主看作比什么都重要。斯诺登说,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应该是被选举和选举的关系,而现在变成了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这是不对的。我大概慢慢能去理解美国人民主的想法,虽然我受的教育和我在的环境都促使我对这种程度的监管习以为常。也许生命诚可贵,自由价够高这句话更适合追求自由民主的美国人。

 5 ) 美国没有为自己的政府辩护

棱镜门是美国政府的丑闻,但不是美国的丑闻。

美国媒体对政府无情抨击,绝不屈服于政府的压力,坚持将真相公布给美国民众,向国际社会自曝家丑,可见媒体对政治透明的深刻影响,整个事件美国当局是在被媒体“牵着鼻子走”。自由和民主这两个看似很“孤傲”的词汇,在美国社会已经是不可撼动的光荣政治传统。

斯诺登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了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斯诺登认为,美国政府的做法是侵犯了美国民众的隐私,在动摇美国自由国家的根基。公布真相,背叛政府就是拯救民众,就是拯救美国。斯诺登说:“这是我们的国家。公民与政府间权利的平衡,已变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但其实应该是当选人和选民的关系。”说这话时,他正坐在床上,就像中国人在谈论电视剧狗血剧情一样随性。

他在日常谈吐中对政治信念信手拈来,没有丝毫假大空,足以看出普通美国人对权力制衡、对个人权利、对公民社会和政府等概念的精髓理解之深刻。而在中国,这些概念还在“高处不胜寒”。

美国政府面对本国的‘叛国者’也会‘政治审判’,也会欲加之罪,也会自我狡辩。看来,任何国家任何性质的政府是有共性的。

西方的议会也是有共性的。那就是议会可以对言论自由、对政府权力边界、对尊崇宪法和法律等务虚概念,召开质询和听证,一个国家议会的神圣就在于,它不仅能对国家的某个政策、某项法案唇枪舌战,也能对普世的政治价值进行辩论,议会表决权至关重要,但议会在辩论中散射的思想光辉也至关重要。

棱镜门是美国政府的丑闻,但是,但是,美国没有为自己的政府辩护。所以,那些宣扬”美国也这个德性“论调的人,那些看到别人家着火拍手称快的人,那些天天叫嚷双重标准的人,请注意————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确实有中国的“异见人士”,但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里也有斯诺登。再请注意————我们“政府”对两个和平奖相关人截然不同的反应。

既然这样那么,真的存在“双重标准”吗?究竟是谁在用"双重标准"看别人?

 6 ) 扒光隐私,这部奥斯卡最佳真敢拍!

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年轻人,在美国中情局身居要职,成为一名情报特工。 之后,又因揭露美国政府最高机密被国家通缉,流亡俄罗斯。 这个轰动世界的叛国者,就是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

这起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事件,又称“棱镜门事件”。

简单回顾下—— 2013年6月,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揭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直接进入美国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搜集公民信息。 涉及的公司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脸书、美国在线、Skype、YouTube和苹果…… 搜集内容包括语音、视频、照片、电子邮件、文件和连接日志…… 根据这些,分析员可以掌握一个人的行踪以及社交情况。 该项目代号,“棱镜”

这个计划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911事件以后,美国通过了一个爱国者法案,即政府有权对嫌疑人进行信息收集。 如果政府怀疑你涉嫌犯罪或恐怖事件,他们就可以对你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

斯诺登将关于此事的秘密文件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美国政府通缉,流亡俄罗斯。

纪录片《第四公民》高度还原了“棱镜门”事件始末,真实揭秘身处风暴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同时,也揭露了美国政府监听、监视人民私人信息的内幕。 豆瓣评分8.4,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以及第80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

第四公民

Citizenfour 导演:劳拉·珀特拉斯 主演:爱德华·斯诺登/朱利安·阿桑奇 上映日期:2014-10-10(纽约电影节)/2014-10-24(美国) 片长:114分钟

纪录片导演柏翠丝本人,也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 正是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才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 而柏翠丝也因此荣获普利策奖。

纪录片导演 劳拉·珀特拉斯(Laura Poitras)

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 four),正是斯诺登早期与柏翠丝邮件沟通时使用的匿名代号。 斯诺登在给导演的邮件中说:“You asked why I picked you. I didn’t. You did.”(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你。我没有,是你做的选择。) 导演柏翠丝正是因为本人已被监视,斯诺登才和她取得联系的。 可以说她牺牲了自己的隐私,才换来了这样一部作品。 美国国家安全局这项代号为“棱镜”(PRISM)的监控项目,此前从未对外公开,属于高度机密。

报道刊出后,外界一片哗然。 保护公民隐私组织予以强烈谴责,表示不管奥巴马政府如何以反恐之名进行申辩,不管多少国会议员或政府部门支持监视民众,这些项目都侵犯了公民基本权利。 这是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监控事件,其侵犯的人群之广、程度之深令人咋舌。

在秘密项目披露之前,斯诺登已经离开美国,悄悄来到香港。 斯诺登本人的人生,绝对算不上一帆风顺。 他出身于一个军人世家,祖父是将军,父亲曾服役于海岸警卫队。 他本人早年也曾受911刺激而参军,希望参加伊拉克战争为国效力,却因体能不达标,连后备役都不行。 学习成绩也很差,在高中念了一年半就辍学,最后念了个社区大学,相当于我们这边的高职。 然而也没毕业,等于他其实只有高中学历。 他完全是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才华,一步步上升到后来的位置。 之后加入CIA,几年时间内参与了很多大项目,为美国的情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棱镜门事件爆发前,他的职务是在夏威夷的一处国家安全局设施内,担任系统管理员。 年薪约20万美元,与相恋多年的女友过着舒适的生活。 但他愿意牺牲这一切,只因为对美国政府的秘密监控工程,感到良心不安。

斯诺登表示——

你什么错都没有,但你却可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也许只是因为一次拨错了的电话。 他们就可以用这个项目仔细调查你过去的所有决定,审查所有跟你交谈过的朋友。 一旦你连上网络,就能验证你的机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你都不可能安全。

2013年6月,导演柏翠丝第一次飞往香港见到了这位“第四公民”。 不满三十岁的斯诺登坦言,自己在CIA身居要职。 他可以接触到的机密文件级别是最高机密。

随后,斯诺登在香港的酒店里向《卫报》记者介绍了棱镜项目的可怕之处。 譬如,只需要几个与你有关的信息,就可以查到你的所有通讯记录。 而且不仅是现在的记录,还可以搜索过去的,以及未来如果出现此信息也会立刻报告。

当记者问斯诺登,这件事对他的家人会有什么影响。 斯诺登表现出一脸歉疚,他的家人对他揭露政府的事毫不知情。 此后大概无法再联系了,因为会有牵连到他们的风险。

而他交往多年的女友,也可能因此离开他。 作为斯诺登最亲密的人,她受到了政府的调查,人身自由都可能因为斯诺登的行为而受到限制。

但斯诺登曝光此事的决心非常坚定,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会因此成为名人,从而转移了大众对事件本身的关注。

无论是镜头前面的斯诺登,还是镜头后的导演柏翠丝,都时刻面临被美国政府限制人身自由的危险。 电影中有多个细节,都真实地表现了这种真实的紧张感。 当斯诺登身处香港The Mira酒店,他向电脑输入密码时,也会用一张毯子将自己和笔记本电脑罩起来。

他解释说,NSA的无人机盘旋在世界各地,其工作人员可以随意查看任何跟踪目标的监控视频。 而就在此时,镜头突然切换到室外。 从高空中观察斯诺登房间的玻璃窗,一种被监视的感觉顿时袭来,令观者不寒而栗。

尽管受到失去自由的威胁,斯诺登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站在了国家的对立面,义无反顾。

斯诺登坚持认为,他所做的是一个美国公民应该做的。

此外,斯诺登还揭露了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的监视行为。

2013年6月21日,美国政府以三项重罪罪名指控斯诺登,两项是根据反间谍法要求引渡斯诺登。

两天后,维基解密组织安排他前往俄罗斯寻求政治庇护。 然而前往俄罗斯也困难重重,美国政府已吊销了他的护照,整个纪录片充满了电影般紧张的气氛。

朱利安·阿桑奇(维基百科创始人)

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逗留了40天后,斯诺登获得俄罗斯政府为期一年的政治庇护。 而《卫报》迫于政府压力,销毁了斯诺登提供给他们的文件资料。 奥巴马公开表示,斯诺登不算是一位爱国者。

911事件以后,美国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辩护就是一切为了国家安全。 事实却恰恰相反,很多文件和恐怖主义、国家安全并无联系。 却和国家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的产业、财政、经济问题相关。

2014年7月,斯诺登相恋多年的女友,来到莫斯科陪伴他。 导演把镜头放在一个窥视的角度拍摄这对恋人,这也是对美国政府监控公民隐私的讽刺,更是一种善意的警告,你以为真的安全了?

电影结尾的一个片段也很有趣。 记者在莫斯科向斯诺登介绍最新情况时,竟然把关键词写在纸上,二人谈完后再把纸撕碎。 因为他们很清楚,NSA的监控能力有多强。

片中一位律师说,按照美国的法律,泄露安全机构的秘密就是叛国罪。 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不是泄露给敌国,而是为了公众利益而泄露该如何判处?

很多美国人视斯诺登为真正的爱国者,而政府视其为叛国者。 爱国与叛国该如何定义? 在这起事件中公权与私权的界限又在何处? 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该如何抉择? “斯诺登事件”或许告一段落,但《第四公民》抛给观众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

*本文作者:RAMA

 7 ) 互联网时代哪有什么隐私

这其实《互联网之子》&《第四公民》两部片子观后感
一个关于知识共享,一个是否能够基于国家安全而无底线的监控每个人的任何信息。这两部片子让我想起几年前的同类型纪录片《维基解密的故事》,其实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你早就知道自己可能别监视,但是知道监视的细节时,还是会觉得很震惊。

------------------------------------------

《互联网之子》

艾伦,无疑是个互联网天才,十几岁就是美国著名的极客。他是众多互联网协议(最有名的当属RSS)的创建成员之一,也是众多网站和互联网组织的发起者,他去世时的讣告,由万维网的创始人之一的Tim Berners-Lee来念。

艾伦由于下载和分享MIT论文被起诉,导致其抑郁症加重而自杀,他的死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信息分享和互联网开放性的思考。

在他去世几周后,有个学生正是由于看了他分享的一些论文资料,参与研究了一种癌症的治疗方案,并取得重大进展。

他说:关于互联网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第一,互联网让世界变得很美好,信息自由,方便快捷。第二,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加糟糕,监控,碎片化等。但其实,这两种都对,都是真实的存在,而选择权在我们手里。

这直接让我想起那位神秘的科学家:特斯拉,(没错,马斯克将自己的电动车取名为特斯拉就是基于他对特斯拉的崇敬,以及向tesla在交流电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致敬,如果网上关于tesla的描述是真的,那么无疑他会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最伟大的极客,没有之一。)他的理想是让全人类用上免费的电,他后期所有的科学资料都被FBI封存,包括他本人也被FBI严密监控。而艾自杀时才26岁,爱因斯坦26时发表相对论。

--------------------------------------

【第四公民】

没错,这部电影讲得就是斯诺登的棱镜事件的来龙去脉。看了你会觉得当时央视关于斯诺登的那些报道都弱爆了。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再好的演员都难以演出斯诺登在香港的那一周的经历和细微的表情。

镜头一开始,是斯诺的和记者的一些通信记录,而背景是黑暗的隧道,只有头等两排灯管显示车子在往前,那是在香港。

斯诺登在香港的一家酒店接受了卫报的采访,有个小细节很有意思。因为房间的电话,网络等都可能被监控,所以他用技术帮记者的电脑设置根密码时盖了一个小方巾,把头和笔记本都盖住,无人能看。

而过程中,走廊的防火警报突然响了好几次,敏感的大伙都在想,是否是监控者知道拔了电话线不能监听,而在发怒警告,后来终于忍不住向前台询问,得知是警报测试,终于宽慰了些。这真是一种神奇的感觉,仿佛是要在一个无所不被监控的地方,说出每个人都在被监控这个事实,而你感觉连揭露的整个过程都在被监视中。

一些数据整理:

每个装有专门系统的计算机可言同时监控10亿台电话和网络,处理的速度是每秒搜索1TB(1024GB)这速度相当于1000部高清电影,一秒就可以扫完。这还只是2011年的机器,现在2015年只会快指数倍。设置点是20个,国防部就有10台。

记者作为文科生,在听了斯诺登的大概讲解后,尽管不是太懂那些系统的原理,但是对于实际的数据还是觉得很震撼。

在谈到为什么愿意冒着坐牢的危险要公开这些,斯诺登给出的答复是,他见过没有被监控之前的网络,他想要那样的世界,这绝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才干得出来的事 。

斯诺登在干这些事情时,记者问他紧不紧张,他说道其实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当事情发生时还是会紧张,比如他女朋友家门前停满各种车辆,比如如果在采访时,有人破门而入,尽管有心理准备,一样会有紧张,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他做出揭露这些内幕的决定。

在第一次新闻报到时,为了保护斯诺登,媒体用的都是匿名,而在决定是否要公开身份时,记者与斯诺登的讨论很有意思。

一方面,记者认为将斯诺登曝光会让整个事件更有说服力,但是也担心这样是否会让美国政府更快的找到泄密者是谁。这时,美国政府可能还没有发现时谁泄密,而可能已经发现,但是不想公开。这就很有意思,斯诺登明确表态,他不打算躲躲藏藏,会很开公开自己的身份,基于两点,一是他觉得,这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较量,是选民与被选举者之间的博弈,而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他的目标是希望让大众讨论并决定政府是否有权力进行这么大规模的信息收集。二、是他觉得政府发现泄密者是他是迟早的事,自己率先站出来,可以先发制人。 这更坚定了我对于斯诺登有英雄主义情节的认知。

德国在关于这次事件的听证会中,一位前美国监听人员William Binney的话:

很荣幸来到这里,我觉得能够来这里作证很重要,揭露全球情报界幕后发生的一切。不仅是NSA,所有斯诺登所揭露的项目,基本都是有关信息搜集渠道的,历史上每个独裁国家都做过独裁的事,他们首要任务就是获得民众信息,这些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民众信息,我认为对于全世界来说,这是对民主最大的威胁。

记者J与William Binney的对话,

J:作为和斯诺登接触的记者,你认为他们会怎么对待我们这样的人。

W:你们都在监视名单上,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你们在使用的设备,找到你,他们会记录获取所有的数据。

J 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只是找出我们在做什么?

W 恩,那只是目的之一,另外一部分,我觉得主要的目的是找出你的消息来源。

J 那么如果我有一个秘密的消息来源,他是以告密人的身份给我信息,他在美国政府工作,他对他认为是违宪的政府行为感到担忧,于是就联系了我,他们...

W 对,他们会盯上他,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然后开始获取数据,我觉得他们会直接在街上就把他带走,我的意思是,他们做的会和尼克松时期的深喉一样,在暗处行动。

过程中许多人帮他,香港的人权律师帮忙寻求联合国难民庇护,维基百科创始人(我看了关于他的纪录片,所以这次见他感觉很熟悉,也是个传奇)帮助他从香港飞到莫斯科,德国一个律师团队准备为他辩护等。

14年7月,斯诺登相恋多年的女友到莫斯科陪他,他在俄罗斯获得了为期一年的庇护。

影片的最后,又一个告密者找到了那位记者,这次是关于无人机,提到的内容连编剧都想不到。斯诺登在做这件事时显然有自己一个完整的计划,包括他第一站选择香港,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他比较担心最新告密者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整个观影过程,比看好莱坞大片爽一千倍。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早就提到,有个无处不在的老大哥在时刻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其实,互联网时代真的已经没有隐私可言,不是能不能监控你的问题,而是你值不值得被监控。

 短评

基本上就是棱镜门事件的始末,导演带着摄影机纪录了爱德华·斯诺登在香港那段时间的经历,就是和历史在同步的发生,时刻在见证一切,对于这种的事件还在现场的感觉很难得。由美国国安局的监控丑闻入手,展现的是一个群像,各方人士都牵扯在其中,最后你终于明白我朝为什么会墙掉某些网站了。★★★★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没有说颂扬,没有任何这个意思。但是你一定要问我,斯诺登支持不支持,我们不支持他?他现在维护自由,我们怎么不支持自由?

12分钟前
  • dow
  • 推荐

纪录片成为了参与者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NYFF#全球首映/棒!片后半小时经久不息的掌声可见斯诺登在美国人民心中口碑不错。我也觉得他是个英雄~

19分钟前
  • 似零
  • 力荐

在香港酒店房间里的几天他们一起震惊了全世界。斯诺登也有恐惧,也有对亲人的不舍。他不是英雄,更不是叛徒。他和你我一样,都在追求一个更好的世界。作为记者,一生能遇到一件这样的新闻,应该也是万分荣幸吧。

21分钟前
  • zhwho
  • 推荐

与其说是“反美片”,不如说是反乌托邦片,即,美国都这样了,世界上还有乌托邦么。

2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让我激动的是,在里面看到了白发阿桑奇打电话帮助斯诺登,这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真实,这真的是一部正在发生的纪录片。

31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Citizenfour让人看到whistleblower很人性的一面。他也会紧张害怕,努力乔装但拙劣的方式连自己都觉得I am gonna make it worse. Laura把英雄拉下神坛,然后你明白他作为一个个体的牺牲。当Snowden父母上台时,全场鼓掌致敬。一个发生在最自由国家里关于最不自由的故事。Coproducer是Kirsten... #NYFF

36分钟前
  • 半目
  • 推荐

論斯诺登顏值之高

41分钟前
  • A L E X
  • 还行

29岁。斯诺登美如画~

44分钟前
  • Clarke
  • 还行

仍处于进行时的纪录片 窃听监控什么的对我们来说见怪不怪了 我只是来看脸的/还有白衬衫/还有黑西装(目测是优衣库的)

48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事件的重要性大於紀錄的技術性。香港專訪的一部分可以說是「映像的生還」。這也是我最為欣賞導演的一個點。至於什麼斯諾登的顏值夠高、一群活在墻裡的sb突然高呼「保護自己的網絡隱私」、什麼中俄暗中保護與澳門保護戰大可忽略。因為這些人能看到的就只是傳聞和表象。紀錄片宣揚的普世價值,他們並不懂

53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斯诺登长这么帅,谁还在乎片子再讲什么。实话。★★★☆

57分钟前
  • 坍塌
  • 还行

斯诺登不是无脑的理想主义者,所以更显可贵。作为纪录片本身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背后所代表的自由主义旗帜才更让人同情吧

59分钟前
  • Joshz
  • 还行

当乔治·奥威尔写下《一九八四》的时候,他一定没想过老大哥会在自己的国度成为现实。权力追求的什么?总是更多的权力。对我们来说会觉得是隔岸观火,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管制了。作为纪录片来说,太浅!倒是斯诺登萌萌的~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在纪录片花里胡哨蒙太奇的时代,这种稳妥追踪记录已经少见:并没有塑造人物,并没有揭露八卦,仅仅陈述事态,反而愈显张力:电话、警铃、报社高层压力、机场扣留……扫走纸屑,后继有人

1小时前
  • kylegun
  • 推荐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面临的恐惧也会最大。当剧组成员以及斯诺登父母登台时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致敬。人民英雄斯诺登。#52NYFF

1小时前
  • 好样的
  • 推荐

原来斯诺登在身份没有公开之前就一直和本片导演劳拉·波特拉斯以及卫报的记者匿名联系,所以片子从第一封邮件,到第一篇新闻,再到公开身份,他为了更多的声音,其实做了一个天大的决定,没有人知道明天甚至下一个小时会怎样,电影却举重若轻地,似乎只是展示他几天的日常生活。太勇敢了。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能把這麽精彩的事件拍得沉悶到只能關注斯諾登顏值有多高,也是不容易的。。。

1小时前
  • Woodring
  • 还行

2013年6月想起5年前看过的一篇短篇小说 敏感字都被屏蔽 人们生活在沉默的世界中。思想的禁锢 对隐私的保护

1小时前
  • pepper 安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