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陌生人面前撕心裂肺,不是为了辩白,只是为了说服所有人,包括自己,他真的爱过。如果他爱过,她便绝无独活的可能;如果他未曾爱过,她生命的支柱坍塌,便更无理由存活于世。横竖都是死。这是一部真正的关于爱与死的电影,比«巴黎野玫瑰»的小题大作强一百倍。
他在台上指挥,我和她一样屏息凝视,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在小酒馆打情骂俏,轻巧地扭动着身体,那样鲜活的生命力。他们在各自的舞台熠熠生辉,这样的璀璨却是相互矛盾、永无交集的;他的古典乐让她崇拜仰视又感到无趣,她的恰恰勾起他的欲望与嫉妒。她是天涯浪荡女,地点在城市和男人之间;她只是骄傲又自由,只是敢爱又敢恨,只是对世界嗤之以鼻。
I'm sorry, I was just born this way, it dizzied you in the beginning but after a while it started to disgust you. We just didn't love at the same time. 你甚至没有爱过,只是刹那间被她的光芒击中而中暑眩晕,你在说着爱情与承诺的时候,只不过是在热病中的胡言乱语,你准备好接受这样一个你驾驭不住的随性灵魂了吗?而她在犹豫再三思前想后以后,做出了认真去爱、拥抱一切好与坏的准备。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再相爱也不应该在一起,毁灭自己的人格是比失去爱情更加悲惨的事情。
这样的审判让我想起了«复活»和«印度之行»。有点滥俗地想起那句歌词,“海鸟和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爱情没有逻辑,亲密关系却要找同类,橄榄树不可能生活在北方的雪原。
用一个极端的浪女杀人事件,电影在法庭和生活中来回切换,更像是用法律与道德考验着观众。
观众或者说局外人,很容易以道德制高点去要求或者审视他人,或者麻木顺从法律。我们应当承认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并非完美。比如代入女主或男主或或任意与女主有关系的人物,都会有各自的理由。
但这电影真正要讨论的不是爱与道德和法律,而是爱与自由。
女主天性放纵,与其姐姐准男友(也就是男主)发展成情侣关系,期间仍四处勾搭毫不拒绝其他男性,抛开道德,我们尊重女主声称她只爱过男主。但现在不谈爱情,这个很主观的东西。即便占了99%的道理一方,仍可被1%用爱轻松秒杀。
甚至将女主无业游民、不学无术、懒惰等也完全无视,将男主是前途无量的天才乐队指挥也无视,因为这只是设定,可以互换。
这时真相就比较清晰了,无论男女是哪种设定,且完全抛开道德因素,本质上两个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到彼此的自由了。
无退让情况下,男主影响到女主放纵了,女主爱玩影响到男主发展了,互换也成立。
但有趣的是,如果我们进一步讨论,假定我们将女主和男主的设定进行相加,我给男主一个放纵四处勾搭的设定,最后就是你浪你的,我浪我的,爱有或没有,没那么重要,没人在乎。
再假定将女主的放纵去掉,那么男主与女主也不会进一步的关系发生。
放纵不等于自由,跟自由不是正比关系,一个人非常放纵的人与数量更多的人产生放纵的关系,这些关系肯定会影响到其自由。放纵更像是一种激进的行为方式(我这里甚至不谈自我自私道德这些字眼),而与之对应的是一种保守方式,比如常提起的传统、守旧、落后……具体是什么叫法也不重要。
但放纵是有优势的,会有机会占到便宜,我们将放纵与保守放在一起洗牌,放纵的规矩肯定比保守的少,自然有很多“小甜头”。
有个常见的现象,渣男渣女先采摘。
很多人容易被这些“小甜头”迷惑,看不到保守有什么优势,但放纵有个无法避免的劣势:很难回头。举个极端例子,赌与毒,很难回头。不极端的也有,一个跟二十个发生关系的人,无法回到跟十个人发生关系,只能往上加或者欺骗,那么没有与任何人发生关系的人,跟前者比,就多了很多种选择。
这个“黄”嘛,范围比较广,有人说是落后,有人说是放纵,有人说是爱情,甚至还有说是社会稳定的。不好评价,但现在这段时间ChatGPT势头这么大,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完美的仿生人可以进一步解决人类的困惑。因为有些人的爱情观是希望受到别人的服务(大数据),而不是碰撞火花(原创)。
现在的价值观也回应了当时电影中的情节:一个人可以做作哪怕做上天,但不要或说尽量不要影响其他人。
放纵不是先进,只是激进。电影、人、生活,都是如此。
如果真的存在一种叫做真相的东西,那么它必然是无法认识的。所谓历史真相,大部分只是还原出历史事件的大概,更遑论意识形态宣传需要下的历史真相,充满想象建构的虚伪假象。摄影捕捉到的生活动态画面,即便能让人通过二维画面洞悉照片主人公的喜悦、忧愁,但观众很难意识到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流变过程。倘若这一生活画面的主体是一株植物,它内部进行的光合作用更难以通过摄影器材的感光元件得以呈现。真相如果是全方位的现实,那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必然是植物的现实的一部分——被照片掩盖的部分。电影必须以特定视角构图、取景,纪录片并不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而只是对导演为代表的创作者认识到的历史的还原。所谓的忠于历史,只是电影表现了一个在程度上来说更符合大家想象的历史,它可能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完全杜撰出的历史,而后者往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为对历史真相的还原。
超乎预料的精彩。克鲁佐在这部庭审剧情中既有57年吕美特《十二怒汉》中对司法程序的反思和对谎言和真相、公平和正义的探索和界定,又有62年戈达尔《随心所欲》中新青年的情感纠葛,包括爱与被爱、忠诚与自由、清醒的自杀与伪善的活着,乃至家庭与社会对边缘群体影响力的探讨。
嵌套式的表现方式,庭审现场与随叙述再现的回忆反复切换、跳入跳出,力图通过拼图的方式展现一段事实的真相。然而当“真相”作为最有力的证据而为审判服务时,对事实“真相”的探寻变成了通过尽可能详尽的细节和尽可能理性的推理,对每个人脑海中各自构建的“真相”的探寻。
遗憾的是当“真相”发生之后便永远不会再完全一致的重现了,而所有衣冠楚楚自以为可以通过所谓的“真相”而评判他人并决定他人生命权利的人,无非是在凭借自己的想象,站在道德高地对他人进行意淫式的裁决。殊不知我们能做的只是努力去无限的靠近真相,但却永远无法抵达真正的真相。“你们想要评判爱,但却从未真正爱过”。相比一庭当事外之人的推论和猜想,对我而言,当事人遗书中所说的“他爱过我,只不过我们没有同时爱上对方”是更有说服力的“真相”。
但当生命逝去,审判结束,人去楼空,兽聚鸟散,无人再关心“真相”如何,律师投入下一场冒险继续寻找真相,“真相”也永远尘封,变成故事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流言和谈资。
人性太卑鄙,太龌龊了,看完电影《真相》的第一个感,就是恶心。无论是法官、公诉人还是律师,这些高高在上的人,他们只是一个个巨大的机器,没有情感,让人想到了电梯检修口,当一个人掉下去,就会被机器无情的卷进去并搅碎。这是个由爱生恨进而被制度彻底毁灭的故事,庭审制度及其权利机器中人性的可怕,让人想到了加缪的《局外人》,爱情及其毁灭,让人想到了《苦月亮》。演员是一代性感女神,碧姬芭铎,跑龙套的竟然是雅克贝汉。
無處不在的巴赫。激情與自私。誘惑與軟弱。愛慾與死亡。精心準備的自殺與毫無目的的存在。審判與被審判。存活與漠視。
“你们都恨我 因为我爱了 而你们都死了”
撇开什么新浪潮不说,看完一句话:用肉体勾引男人的女人不会被男人珍惜,所以注定没有好下场。
每看一次我都要感叹一次,BB那茂密的金发实在令人生羡,这部里她又光腿跳舞了,唯有她的生动与法庭戏形成鲜明对比,支持人看下去。
这女的作天作地难道不是活该么……里面有个小配角竟然是19岁的雅克贝汉
爱情悲剧。法庭审判戏穿插真相倒叙,见证一场无可挽回的悲剧。那些人穿着光鲜,道貌岸然,以压迫性的方式「审判」真相,而深陷其中的她却只想证明他也爱过她。乔治克鲁佐太会操控情绪了,拍嫉妒戏真的太煽动。同一段台词跳切不同场景的剪辑好灵动。
真相仅存在于被电影强行摆在观众眼前的虚幻中,只有法庭众人随风而倒的表情变化才是这世界可悲的现实。碧姬芭铎完美诠释了一个心思单纯却集人类全部复杂性于一身的好角色。她和老辩护律师的每一次情绪转折都极具力量。
碧姬芭杜比预期有更多的演技,传统性观念与现代性观念的冲突未必就一定包含隐喻,相反更可能是受那个时代观念冲突的社会环境所影响而出现的,克鲁佐的批判力度像是回到了《乌鸦》那个时期,在对法庭上几乎所有角色的塑造中,他们在审判前中后对比都相当明显,而这些对比都在强调没人关心真相的可悲现实
亏我认为你是生命奇迹,BB的质问振聋发聩。
法庭戏穿插大量回忆,面对一场由爱情引发的悲剧,庭上不同的声音说明了两代人在性观念上的差异,BB歇斯底里的控诉给衣冠楚楚的虚伪者一记响亮的耳光,那句“我们只是没有同时爱上对方”令结局更显悲凉。
“一个可以去爱的人才可以评判爱” ,BB演的不错的。
1.就憑這片,BB演技完爆MM。2.兩方律師目的都是在掩蓋真相。3.階級文化現實鴻溝,那一絲絲的優越感,正如你有你的古典樂,我愛我的古巴恰恰舞。
他爱过我 只不过我们没有同时爱上对方 这是唯一真相 你们坐在这里 衣着光鲜 却如此可笑 你们想要审判 但却从未真正爱过 法律是法律 爱情是爱情 你们可以判我有罪 我不怕 但你们没有资格审判爱情 好精彩的法庭戏
两人共同语言南辕北辙必然是悲剧啊 爱情真是件无奈的事,这样的爱情注定无结果 。。。vous êtes tous morts morts!
两代人的代沟、性观念通过一场审判展开。被告BB代表年轻、活力、轻浮,现代…代表“新浪潮”,而陪审团则代表老派、传统…代表“新浪潮前”。克鲁佐的影射意义巨大。
法庭上两方律师辩护争执的事情都与真相相去甚远,与局外人的后半段惊人的一致。局外人死于虚无,芭铎则死于爱情。果然是在典型的男人眼中,事业是更为重要的事情么,女人则可以为一个被神化的姿势献出生命。男人娶女人姐姐是出于一种报复,由爱生恨么?男人真的爱上了姐姐才怪呢…… 时代变幻的牺牲品
这个,就像是后来日本电影 疑惑。女人因为谋杀情人而审判,不能接受一场场辩论中情人从不曾爱过她的真相,她宁愿相信自己曾被爱过,即便这样的代价是:死。
跟很多爱情故事差不多
3星半。
什么是道德?两个人在一起就是道德,凭什么总是指责女人,你从未拥有过他,他从未和你做过一次爱,而和我,无数次,他爱过我,只不过,我们没有同时爱上对方,在你的音乐和床垫之间,我什么都不是,只有身体好,才能自杀好,Henri-Georges Clouzot最初是为Sophia Loren撰写的剧本,可制片人Raoul Lévy执意要用Brigitte Bardot,Clouzot遂为此重写全新剧本,他认为BB的brash recklessness也许会带来有趣的东西,BB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却有着惊人的表现力,拍她的戏几乎两三条以内就能过,而其他专业演员则需要抛却所学,BB是一个真正的演员,Clouzot并非有意于质疑法国司法系统,他只是认为在几个小时的庭审时间里总结定性一个人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