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归来2014

爱情片大陆2014

主演:陈道明巩俐张慧雯郭涛刘佩琦祖峰闫妮辛柏青张嘉益陈小艺丁嘉丽李纯张庭菲付璐璐高莹王志强张金元

导演:张艺谋

播放地址

剧照

归来2014 剧照 NO.1 归来2014 剧照 NO.2 归来2014 剧照 NO.3 归来2014 剧照 NO.4 归来2014 剧照 NO.5 归来2014 剧照 NO.6 归来2014 剧照 NO.13 归来2014 剧照 NO.14 归来2014 剧照 NO.15 归来2014 剧照 NO.16 归来2014 剧照 NO.17 归来2014 剧照 NO.18 归来2014 剧照 NO.19 归来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1

详细剧情

  上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全无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陈道明 饰)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这对怀抱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张慧雯 饰)带来了巨大压力,她阻止母亲冯婉瑜(巩俐 饰)与父亲的相见。因此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但是他却发现女儿早已放弃了芭蕾的梦想成了一名工厂女工,而深爱的妻子因为患病已经不认识自己。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迫使陆焉识做出了对他来说最荒唐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本片是张艺谋导演加盟乐视影业后的第一部作品,被编剧邹静之誉为苦心之作。

长篇影评

1 ) 不是所有旧时光都氤氲着朦胧的美好

有些回忆,就算再模糊了,那片地方泛着的,也只有丑恶的光。
辛苦筹划两年,历经苦难终于逃跑成功,跋涉数千公里回到上海,却为了不再继续连累婉喻和儿女,只在远处静静的隐忍、注视、跟随,最后自首回西宁的陆焉识变成了只为了见妻子一面没去想她们安危躲在桥下潦草邋遢的陆焉识。
在电话中用英文劝父亲“顾念”家人,又在哥哥对母亲发脾气逼她同意离婚时对他发狠不许如此的冯丹珏,变成了对父亲没有一丝感情为了自己能成为主角转身检举揭发的丹丹,虽然是丹珏和子烨的拼接,但像极了那个年代脸谱化的年轻人,只是在多年之后慢慢恢复一丝人情。
记忆逐渐模糊,亲爱的人就在身边却无所知,所有的一切却浓缩成了老套的钢琴曲,布置的极好的背景光,随之而来的冲突,和之后的相处,直到最后站台的等待,焉识似乎完全变成了一个负责起她身边所有事的佣人,失去了婉喻在他身上能看到的一切曾经吸引她的男性气息,和对过去的回忆;焉识脑子里盲写的所有情话所有故事,变成了香烟壳上时而清新时而辽远壮阔的西北风光,仿佛在那里的时光随着时间流逝也变得美好,让人忘掉了夹边沟;市委常委的戴同志,变成了革委会的方师傅,用无比隐喻的方式勾勒出几丝棱角;早年就参加匪党解放后风光无限文革中死得其所一生中与焉识龃龉甚多的大卫韦,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符号:不堪其辱自绝于人民的知识分子。
电影的时间尺度虽不适合去描绘焉识整个被自由困惑最终了悟的一生,却最终将这一切描绘成一个温润感人的黄昏恋,甚至不算是恋,因为她压根对身边的这个人没有了任何感情,甚至没有将对焉识的思念和回忆投射到身边的这个男人身上,除了钢琴前的那一霎那,他已经变成了多年之后依然陪伴她等待焉识回来的好心老大爷,没有感情般忍受着一切。电影努力用一切将那个时代符号化,将那个时代的故事符号化,将那个时代过来过不来的人符号化,对这一切的描述雷池不敢越一步,艰难的抽丝剥茧出一段爱情故事,再用观众的偶像,用你一切能想到的桥段去赚取眼泪,三十年了,还只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这一点上国师的功力是够了。
不是所有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艰难的影射都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给苦难披上温情的外套,堵上那些批判者的嘴,捞取最后一点政治资本。中国人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从最坏的事情中也要努力找到一点点美好,就像从粪坑中吮吸蛆的蛋白,来麻痹自己只要是过去的岁月,总是镀了一层金的。

2 ) 永不归来

  永不归来

  抛开过高的期待与要求,《归来》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的,至少可以平静的讲述一个故事,不再靠浓烈色彩或是花哨特效,巩利的眼神中也重新泛出《秋菊打官司》的倔强来。

  不过相比原著,这几乎已经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了。

  原著的时间跨度从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讲述了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家庭半个世纪的变迁。

  没看过的原著的人以为像电影中的女儿出卖父亲,爱人相见不相识已经够惨了,看过原著才会明白电影真是太光明温暖了。

  原著中陆焉识和冯婉喻是包办婚姻,年轻的陆焉识觉得自己和冯之间完全没有爱情,所以结完婚就跑去美国风流,让冯守活寡,回来之后,对冯的感情也只有“可怜”而已,但冯却完全认命,觉得陆对她的一点点好都是恩赏,为了讨陆的一点欢心,变卖了祖传的珠宝给冯卖了块金表,但陆却一点也不喜欢。

  后来抗战爆发,冯一个人迁去重庆教书,在重庆又有了“爱情”,冯留在上海给他照看继母和子女,苦苦支撑一个家,饿的形销骨瘦,这简直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看到这,你能把风流的陆公子和电影的深情好男人陈道明联系起来吗?

  陆焉识真正觉得自己“爱”冯婉喻,是在解放后被打成右派判处无期后,在残酷的流放青海的生涯里,越来越觉得思念冯婉喻,他开始认为自己是爱冯婉喻的。

  可是读到这我却疑惑了,这是“发现真爱”,还是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冯几乎是生命中唯一还对他好的人,如果这是爱情,那么为何当初在一起时却毫无感觉呢。与其说是爱,倒更像是生命中只有剩下了这唯一的寄托,可以给他勇气活下去,甚至逃亡的力量。

  在陆漫长的流放时光中,一遍遍对过去的回忆中,那些当初对包办婚姻的厌恶,无爱婚姻带来的精神苦闷,与随时可能被饿死冻死的艰苦环境相比,真是无比甜蜜的回忆了。所以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情调被连狼都饿疯了的大草原真正的改造了,他认识到了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病呻吟”“不知感恩”,当着教授,住着三层洋楼,拿着一月三十斤米的“高薪”和海外亲人汇款,却还认为自己没有精神上的自由,他要追求“独立的自我”,结果把“民主人士”和左派全得罪了,抗战时不按“教材”上课坐了国民党两年牢不知教训,抗战后又写文章讽刺“接收大员”们,左派人员来争取他了,他偏又自命清高的说“我和你们不是一路人”,到最后打成右派给判了三十年,还和法官辩论要求在判决书上写“永不加刑”,结果给改了死刑,被推上万人公审法场的时候,还要嘴硬说“我自己走。”

  这种“顽固不化”“死要面子”等到他在大草原大饥荒中熬了十几年后已经荡然无存,那时他为了去看有自己女儿一个影头的记录片拿冯婉喻当初给他买的金表去行贿,在雪地里和狼打滚,被冻的全身的皮都扯掉了,为了活下去他什么都能忍,“越是活下不去越想活”,在脑子中默写了几十万字的书稿和信件,一边是肉身的极度卑贱,一边是灵魂上痛苦刺激出的狂野才华,直到这时那个动不动觉得“没有自由”“精神苦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才真正成为洞悉了人性和世界的真相的天才,饥荒,狼群和子弹都消灭不了他,装疯卖傻二十年,上演史上最不可能的大逃亡,穿越无人区从青海跑回上海,顺便还在路上“拐骗”了一小女孩作掩护,就为回上海吃碗阳春面,躲在远处妻儿一眼然后就回去自首了。如果拍这一段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V》,《越狱》弱爆了!在经过广阔天地冰刀霜剑改造过的知识分子面前,007又算个鸟啊!

  原著中陆焉识是自首的而不是被女儿检举的,这也是原著中少有比电影更“相信人性”的地方。但电影中删去了儿女们如何把归来的父亲当老佣人使唤,想占他的房子,最后谁也不愿赡养他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只留下了陆焉识和冯婉喻相守却不相认的感人情节。

  但我仍然怀疑,原著小说中,陆焉识和冯婉喻真爱过吗?又或者他们所思念的对方,不过是他们幻想出来的那个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念象”。

  一深想更觉可怕,这或许就是最后冯婉瑜认不出陆焉识的真正原因,因为前半生她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陆焉识也从来没有给过她,他对她的只有前半生对一个“可怜女人”的怜悯,和后半生对一位“唯一亲人”的依赖。

  冯婉喻就这样作为一个悲剧女性这一生都为“陆焉识”这个名字而活着,等待他归来是她生命的意义,当他真的回来了,她却失去了这个“幻梦”,真正的陆焉识和那个停留在二十年前记忆,并通过二十年来的幻想不断美化的年轻才俊的他相距太远,她的潜意识中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在我想来,如果两人真的相爱,不论脑子坏成什么样,相见的那一刻记忆立刻就会回来,谁会忘却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世上最远的距离,并不是我爱你,却已经认不出你。而是我以为我爱你,其实我已经把你忘记。

  对冯婉瑜来说,她爱不爱陆焉识,这问题毫无意义。因为她都一样会去车站接他,一次又一次,那是她活着的意义。爱与不爱,不过是年轻人才会为之纠结烦恼的无聊问题。

  在那个离乱承合的大时代里,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活下去的理由,而爱与自由,实在是太奢侈的东西了,以至只能欺骗自己说:其实我是爱过的,有一个人在远方等我,虽然,我已经忘记了他(她)的模样。

  在原著中,冯婉喻死去后,陆焉识再次回到了草原,那个他曾经不顾一切想逃离的地方,成了他最后的心灵归宿,回到那里,他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得到真正的自由。

  其实我也宁愿相信,他们是有真爱的,这样这个故事就不会那么冷入骨髓的悲凉。因为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其实都不会太去思考爱与自由的命题。想的太多,就难免变成陆焉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痛苦着,挣扎着,一直到把自己折腾到脱皮断骨,毫无尊严。还有他的女儿丹珏,带着遗传的高傲与才情,最后却也不得不屈从于毫无浪漫的现实,仿佛就是一代代人无法摆脱的宿命。

  归来的是陆焉识,永不归来的也是陆焉识。二十年前的那个狂傲清高自以为可以笑谈世事的陆焉识,三十年前祖屋中咬着耳朵和她轻轻说话的陆焉识,五十年前初见时让少女冯婉瑜嗅到气息便脸红心跳的陆焉识,早已被大浪淘去,被风沙改造,被时光掩埋。冯婉瑜是对的,“你不是陆焉识。”她能作的,只有在车站举着写着他名字的牌子,一天天的等,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3 ) 有深度的电影

这是一部需要年纪来看的有深度的电影,简单的寒冷中又包含了淡淡的温暖,文革的背景让人难受,好似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灾难带来的伤害无法弥补,片中没有过多的渲染,一切都那么自然,却最真切的描述了那个年代的痛苦与悲情,泪点从每一个细节里面渗透出来,不需要刻意描画,巩俐、陈道明演技没话说,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没有你侬我侬的情意绵绵,感情全在脸上,含在眼里,让人品味到那份浓烈的爱。

4 ) 谁的问题?

对《归来》的指责悉数倒向了张艺谋,唯独几位主角的表演获得了异口同声的赞誉。这是让人感觉矛盾的。既然电影的所有问题都得由导演一人来背黑锅,那么演员的精湛表演不该首先是在导演的指导下完成?既然已经认定了一部电影的好坏只关乎导演,那么将演员从电影的组成中单独拎出,又是为何?

张艺谋,作为一个转换故事(把文字转成影像)的导演,并没在创造故事。在《归来》的编剧名单中我们没有看到张艺谋,剧本出自邹静之一人之手。既然如此,对《归来》叙事问题的指责也就不攻自破。对于导演张艺谋,我们所能评析的是对于剧本,张艺谋作了怎样的转化?效果如何?这些可供评析的点包括叙事节奏、时代背景的还原、道具细节把握、演员表演的度等等,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归来》的完成,张艺谋并没有如同指责之声所反映的那般让人失望。

问题出在剧本。邹静之的剧本无论是平白直接的叙事动机(“归来”的完成),还是将环境空间提出、着眼于表演与台词,都与一部电影剧本相去甚远。它更像是舞台剧本,那两处时间字幕就好像是舞台上的幕起幕落,非常明显。甚至,如果直接将此剧本导成一出话剧,我想问题也不会太大,反而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应该过分指责张艺谋,却忽略掉邹静之。

5 ) 《归来》:一份存在主义的和解宣言


2009年末,《三枪》上映。我和几个同学赶着便宜的早场,在中影电影院集体买票围观。看完之后出离愤怒,写就一篇克制的恶评。(《三枪:堕落的张艺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12280/欢迎拍砖!)自感酣畅淋漓,并隐约透出一丝文艺批评之风采。对张艺谋的成见,似乎是一些学院派不自觉的共同心理暗示。无论他拍什么,做什么,总有阴谋,总是不对。很不幸,我也是其中一员。
2014年母亲节,《归来》点映。我为爸妈买了票,陪在他们身边看完整场电影。我爸说,张艺谋真是老了。我妈说,这个电影真好看。我说,你们开心就好。5年时间,我了解到生活的更多含义,并试图与这个导演和解。
至于电影本身,它既不意外,也无惊喜。张艺谋是时代造就的传奇,自《红高粱》的第五代神话以降,到《英雄》开启中国式大片模式,再到今天,一个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恰逢其时”的《归来》,每一步他都合上了拍,成为中国电影最耀眼的弄潮儿。而这背后的支撑,正是炉火纯青的“和解”之道。从提笔给黄镇部长写信的那一刻起 ,工人张诒谋就完成了大导“张艺谋”的华丽转身。
前史不必赘述,让我们直接进入《归来》。这部作品,李安称之为一部“很好的存在主义电影”,这是一种聪明的理解:一切都理所应当,存在的即合理,而主人公西西弗斯般的命运,更是存在主义的有力注脚。
《陆犯焉识》:必须要和解的原著
窃以为,那些责怪张艺谋“无视历史”、过度“留白”的人,都属于隔岸观火,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如果换做是你,你有胆量拿文革说事儿么?从《活着》到现在,20年过去了,在审查制度上文学依然比电影宽松许多。毫无疑问的,张艺谋选择与原著和解,这构成了影片的基石。真要说张艺谋有撒娇嫌疑,那么问题其实在于,如果你只想拍一个纯粹唯美,能感动广大90后主流观众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要动《陆犯焉识》?
从张艺谋的作品序列中我们不难感到,他是一个体验派,更擅长拍一些与自我成长经验相关的命题,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有些力不从心。《陆犯焉识》里,有他熟悉的文革背景、政治变迁、被压抑的欲望和多诡的命运。但同时,他也清醒而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可以付诸影像的,哪些则不。于是,张艺谋极其刁钻地选择了原著自“青海来信”之后的内容进行改编,这有些意外,细想来又相当高明:以爱情这样稳妥的主题切入,而且是失忆之后的爱情。一切都结束了,但一切又都映射在当下,给生活造成影响。张艺谋在《南方周末》的访谈中这样说:“无需再去讨论,发生了什么,应该怪谁。……所谓新类型,就是我们不要再忆苦思甜,我们不要再控诉,再苦大仇深,让它用内敛的方式,暗流涌动的方式,甚至内伤的方式,去沉淀那个苦难。”
归来,正是要让人们知道,在经历了苦难之后应该如何继续生活。而在张艺谋看来,重构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与命运和解,并顺势而为。女儿对父亲的背叛以一句“对不起”而和解,丈夫与失忆妻子的关系,也在经历了反复治疗无果之后,以“陪着你到天边”而和解。亲情、爱情、忍耐、和解,这是支撑一个普通百姓活着的信念。至于批判、反思、改造、重建,那仿佛是庙堂和公知该操心的事情。
朴素美学:与色彩和解的张艺谋
不得不说,《归来》的美学形式,是张艺谋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探索。克制、冷静、朴素,一切为了还原时代而努力,不再刻意为了色彩而色彩。他扔掉自己最最傍身的一门手艺,将浓烈化作平淡,试图让形式为内容服务,创造出本真的生活质感。“静”,大概是影片在前十几分钟的背景交代后,从银幕传递出的最强信号。只不过,全场整齐挥舞红宝书的一刻,那个曾经的张艺谋还是忍不住跳了出来。那是另一种力量,类似于“意志的胜利”。但这次张艺谋并没有像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那样,赋予“法西斯美学”合法性。这也正是整部电影中批判性最强的一幕。
无论是初出茅庐时的《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走进商业时代之后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直至上一部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向来被人所称道。在早年白睿文的访谈中,张艺谋直言,对大红大绿的颜色的偏爱,完全是出于一种本能。可以说,在《归来》中,他对本能进行了理性的压制,尝试与曾经“佻挞飞扬”的色彩和解,抛弃过度商业化、消费化的美学观念,回归到对现实和人性的尊重,并担当起恰到好处的历史责任。这在当今中国电影的大环境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当年贾樟柯叫板张艺谋:在黄金遍地的时代,谁还来尊重好人?今天,张艺谋大概可以用《归来》回应。最最重要的是,《归来》以年度文艺大片之姿获得全社会关注并向高票房冲刺,而贾樟柯的《天注定》,则归来无期。
由此可见,和解的力量是多么重要。
陆焉识:一出存在主义戏剧的男主角
《归来》是一部只有现实,不诉来历的电影,它的目的不在于历史叙事,而在于描述一种纯洁美好的人性。但作为一个人而言,陆焉识却无法被历史切割。如何在被架空的情境之中还原完整的人性,是摆在每一个演员面前的最大难题。因此,《归来》对演员的要求之高,在张艺谋电影里前所未有。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陈道明。他的确代表了中国男演员的最高水准,把一个知识分子的坚持,一个男人的忠诚和一个父亲的宽容,刻画的淋漓尽致。
原著小说中,陆焉识一生起伏跌宕,华丽苍凉。从会四国语言,留洋归来的倜傥富家子,到被天真性情所耽,流放至西北荒原的劳改犯,再到获得平反,回家之后却被势利子女排挤,最终只得离去的落寞老人,这样的人生,实在是“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而他对妻子冯婉瑜,从包办婚姻的无爱,直至历经变革之后才懂得什么是爱,这其中复杂、微妙而隐秘的心理状态,也着实令人唏嘘。
然而在电影中,这一切都被简化了,只有蛛丝马迹依稀可循。观众们只是知道,陆焉识那么爱冯婉瑜,而冯婉瑜也一直爱着那个活在自己心里的陆焉识。
纵使相逢应不识。这是多么存在主义的一出戏剧。陆焉识不就是那个永不停歇的西西弗斯吗?一次又一次,他想尽办法,变换身份:方师傅、修琴的、念信的……他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陆焉识不工作,不劳动,他归来之后的整个身心都致力于“唤醒婉瑜”这项也许永远都不会有效果的事业。许多年过去了,他似乎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周而复始,这是他与生活和解的方式,里面有爱,有愧疚,有无奈,更有希望。陆焉识是一个荒谬的英雄,也许在别人眼中,他徒劳无功的守候是可笑的,但于他而言却是幸福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是自己的神。
那么婉瑜呢?在和陆焉识长期分离,相识却无法相认,相认却又不相识之后,她还知道去车站接的那个人是谁么?这么多年了,她最忠诚的伴侣,是自己的理想。陆焉识和冯婉瑜,都在等待着彼此的戈多。
而坐在银幕前的我,看着许多年之后一个白雪皑皑的早晨,陆焉识手举写有自己名字的纸牌,陪伴婉瑜在车站广场等候。这一刻,我完成了与导演的和解。
其实我们都是命运的人质。

6 ) 《逝去兮,归来兮》——写在上映前

今年的清明,过得如此漫长。在京进修、忙碌,我错过了给外公外婆扫墓。

妈妈总说,自己家庭出身不好,我三十来年的成长时光里,总是映射着来自故去的光影与记忆。

外婆来自皖西大别山脚下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抗战时期在六安的师范学校与外公相识相恋。40年代,在上海复旦新闻的前身进修毕业后,外公留沪选择加入国民党。解放前夜,外公热情响应共产党号召,帮助中共说服大批国民党左翼人士、积极策反其留在大陆、迎接解放。解放后,他加入安徽日报,之后于合肥四中、九中成为高中语文教师。这样的背景、这样的经历,在那个年代是复杂的也是危险的。随后的一次次运动,外公外婆历经艰辛,他们的家庭也遭受风吹雨打。

从60年代开始,家人逐渐分离:外婆成为地主分子,远赴定远农村接受改造,外公成为历史反革命在农垦学校接受教育;大姨以优异成绩在合肥师范毕业却被迫在巢湖农场下放,比大姨小11岁的我年幼的妈妈跟随大姨也开始了农场生活;舅舅年幼时帮助外公搬砖谋生,之后在肥东开始了下放时光。一个家庭,四分五裂了近20年,在80年代到来的前夕才陆续团聚。为此,这个韩氏家庭一家五口特地在照相馆里照了一张全家福,外公郑重地给相片取名叫做——“帰来”。

聚散别离,于我的家族而言,是以时间的名义来面对和遭遇的,远非停留在那些后来的件件作品里。我虽80生人,但是在这个家庭里,从小听着外公外婆回忆往事,听着妈妈细述家庭的变迁,所以很早就明白了“团圆”和“历史背景”这些抽象又特别具有政治含义的词汇。我很早就看懂了《牧马人》、《芙蓉镇》、《小街》这样的影片,知道了朱时茂、丛珊的爱情是那样的艰苦而又隽永,刘晓庆、姜文的情缘是那样的患难与共,郭凯敏、张瑜的依恋与分离是那么的让人心酸,知道了《人到中年》影片里,潘虹是怎样的苦闷与无奈。是时代,是时代给予了人们历经磨难后学会了隐忍,懂得了珍惜。在我看来,经历过那些时代考验并且依旧认真、乐观、坚强、耿直活着的人,都是伟大而值得尊敬的。外公外婆“们”如是,大姨妈妈舅舅“们”亦然。

外婆去世已经24年了,外公也离开我们三年多了。那个时代早就远离我们很久很久。逝去的不会再来,也决不能让它重来;“帰来”的,我们更不该放手,需要好好珍惜。

过不了几日,张艺谋新片《归来》即将上映。前两日张艺谋与李安在美国对话,张艺谋说,《归来》题材在变成电影剧本的过程里非常艰辛和痛苦,因为现实的原因,很多问题还不能触碰,只能采取倒叙的方式绕道进行。即便这样,依旧让观看过试片的李安与斯皮尔伯格感动不已,甚至潸然泪下。

不清楚影片上映时,会有多少人去观看去思考,会有多少人去回忆去反思。时下,我们最匮乏的就是反思。面对过去,面对那些荒唐却又撕扯着每个家庭的年代,在某种引领下,不少人选择了遗忘和禁语。从这一点上来说,张艺谋是勇敢的,一部《活着》,让他在20年前就被贴上了“禁片”导演的标签,在现在又选择了相同题材的故事并把它投放在银幕上。

时代的确改变了不少,但是,归来的思考却还远远不够。我不清楚我这一代人,身上流淌着的故去岁月的血液还有多少,成长岁月里妈妈的回忆与讲述究竟能换回多少人的思考与敬畏。

至少,我有。

逝去兮,不复还;归来兮,不放手。

归来的,也许会越来越多,也可能会越来越少。至少还有曾经的谢晋、巴金。

《芙蓉镇》里,曾经打人的人在浩劫之后依旧高坐庙堂,曾经卑劣的人发疯后依旧以“运动了”的呓语恫吓百姓;幸好,坚守与向往明天的刘晓庆还是盼来了姜文的归来。

面对历史,如果我们选择性遗忘,就会失去敬畏,就可能再度迎来悲剧的循环;

面对历史,如果我们放下惩戒,真诚面对, 就可以走向充满自豪的明天。

7 ) 归来没有讲出的故事

前几天才看了《归来》,不算坏。是《幸福时光》和《千里走单骑》的水平。
这个简单到一张纸就可以写完的故事,拍成电影,吸引人看下去,说明导演还是有功力的。

看完也许有人会问:结束劳改后的陆焉识真的可以那么一往情深的爱他已经有点儿精神病的冯宛瑜吗?问这个问题的同时,这部电影的B面就开始了---这就是导演的用心之处。

电影对于苦难,一点儿也没涉及,对幸福也一点没涉及,他拍的是日常。瓶瓶罐罐,洗菜做饭,喝茶聊天。
但草蛇灰线,时时处处又都在暗示你那没有拍出来的故事,像《红楼梦》,表面上是大家庭的生活,可是读完仔细想想,字面的背后,惊心动魄,比恐怖小说还要恐怖。

最集中的当属读信和看照片,弹钢琴也是。从这些照片,信件,钢琴,你可以勾勒出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活,他们曾经是多么幸福美满甜蜜。这些补白完成,你就能回答一个问题,为何他们二十年不见,仍然可以如此相濡以沫--这就是爱情,以毛泽东为首发起文革的这群土包子,是不懂这个的。一辈子也没尝过爱情的滋味。

在这部电影里,张艺谋再次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克制的抒情,举重若轻,将苦难和眼泪尽量朴素的讲出来,这种节制和压抑,令人心酸,当我看到陆焉识找到旧同学(陈小艺饰)借照片时,女同学告诉他,照片中的余大卫自杀了。陆焉识听了默然。黯然。没说什么。

他为什么自杀?这一句话的份量有多重,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不会明白,八零后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忘,忘记历史。等这批老人死掉了,这段历史可能就真的湮没。

余大卫,我们从这个名字就能想象,这是一个留洋回来建设祖国的留学生,和陆焉识一样,照片是他们一起的留影,像余大卫,陆焉识这样的人,是不会像郭沫若这种人一样做走狗留学拍马之辈的。他们肯定不服气,看不起毛的政权,看不起工农兵,面对荒唐的世界,充满嘲讽与抗议,然后被劳改了,而且是十年,可以想见『罪孽』之深重,钱钟书也不过三五年的干校。陆焉识是劳改,捉拿时当重犯一样--而他不过是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文弱书生而已。

在那个非常时期(从影片判断,应该是66-76的十年,他全赶上了,也许文革前的土改,镇反时他的厄运就已经开始)能活下来的人,靠的是信念,相信自己的年纪和身体,能撑到毛死,运动结束,一切回归正常。除了信念,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亲情,爱情。运动结束,自己的生活能重回正轨,才值得坚持下去,如果恋人朋友,妻子儿女和自己划清界限自保(是那种真正的决裂,大难来临各自飞那种),伤害太深,刚烈的人,也许会觉得活着无意义,在百般羞辱,群鬼当道时,稍微松懈,就自杀了。老舍就是这么选择的。

从读信中看出,陆焉识显然是个以柔克刚的性格,豁达乐观,坚持原则,和原则过不去,但不会和自己过不去。除了这些性格因素,还有就是火车站送别,他没有绝望,因为他知道妻子还在等他,妻子相信他,理解他支持他。所以劳改时他心态积极,写东西鼓励自己活下去。他活下来了。

全戏拿捏最好的两幕,其一是:陆焉识第一次回家。陈道明演的也好,很真实,那种喜悦,热烈的思念,十年未见的离别苦,压抑的泪水,一下子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场景里。这一幕巩俐倒是不需要特别的表达,她已经不记得陆焉识的样子。另一幕是陆焉识弹钢琴,这一幕里,压抑了二十年的泪水终于喷涌而出。到此为止,就算冯宛瑜至死都认不出他,也不重要了。

不怕得罪人的说一句,这电影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
这其中的沧桑,这里的细微末节,要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

有人不满《归来》这部电影自我审查,删减或者根本没有拍比较敏感的部分,但是戴着脚镣跳舞未必是种束缚,条件作文反能更显才华。我不是鼓吹电影审查制度,而是说张艺谋找到的这种表达苦难与浩劫的方式,这种角度,这种叙事,的确是大师风范。说到审查,影片中举着语录本大唱语录歌的场景,在中国,真的已经是很大尺度了。

希望这部点影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希望那些希望回到毛时代的人,不要忘记过去。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就这么毁掉了,打碎这美好而成的一出悲剧,又在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的爱情中开出花来。






8 ) 既见君子

陆焉识,是君子。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岂止不喜,竟然不识。
冯婉喻,是烈女。
“是烈女,不该出绣房。因何来在大道旁?”

公元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一日,与史烨同看《归来》。夕死可矣。
去看这片子,是冲着严歌苓。史君问,是很沉重的题材吧?
我只知陆焉识是个右派,我和史君讲,大致是讲陈坤变陈道明的故事,或者金燕西变……。我想不出一个形象是和右派陆焉识相似的。或者,金燕西也不完全对,金燕西毕竟只会作旧诗,可陆焉识早年是懂法文的,不是一个档次的。
或者我该想到的是王安忆和陈丹燕笔下花园洋房里面的青年才俊。可是,电影里只有一句法文,一张粗糙的照片来交代当年的陆焉识。电影也没有告诉我陆焉识是怎么跑出来的。我粗粗翻了小说的开头,大抵是经过了一番肖申克救赎一般的计划。而被抓回去受到怎样的待遇,我们也只能想象。

我在看到那样时代感强烈的画面时,我是很激动的,虽然比《末代皇帝》、《霸王别姬》那样的画面镜头,这片子还是寡淡了(我疑心是审查的问题,所以淡化了很多东西。)
史君问这是几十年代的?我说《红色娘子军》都出来了,差不多七十年代吧。
其实那是个怎样的年代我是不知道的。八九年的时候我都还没上幼儿园。我只在影像和书本上见过那个年代的片段,文革电影完全不能看,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又太外行,《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霸王别姬》是好电影,《血色浪漫》也是好书。只是我已经在电影院里很久没有看到七十年代残酷的画面了。
所以我轻轻和史君说,我们的祖国也失忆很久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在阴雨的周日,在电影院里安静地看一个故事。涕泗横流到跟史君讨餐巾纸。
右派敢逃回家,从西宁逃回北京或者上海,家,是他的信仰。
芙蓉镇上拿着扫把跳华尔兹的人有几个?但是,回乐烽前沙似雪,一夜征人尽望乡,是千古的传说。
我听到《渔光曲》,情不自禁地轻唱出来,那样的曲子是人性的记忆,是民国的记忆,是那一代人的密码。蔡楚生的电影我没有看过,但是当年满街传唱《渔光曲》我还是有耳闻。我猜那是陆焉识求爱的曲子。衣服还是洋气笔挺,头发却怎么梳不黑了,阳光中,我都觉得那个背影就是民国的陆焉识,脊梁挺得好直。
冯婉喻的手慢慢地放到陆焉识的肩膀上。钢琴曲戛然而止,泪下。

似曾相识燕归来。
人这一辈子能记住多少人呢?
我记得的,你早已忘记,笑问:有过这样的事呀?我把手比了一下一米多的高度:幼稚园的同期生哦~我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勾起我们的记忆,甚至是用铅笔写在你课桌上的那一阙《蝶恋花》,字迹漫灭。
就像陆焉识那一大箱子没有寄出去的信。我说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矫情的。
我似乎没有给你写过信。但是十年来确实也写过一些信给好些人,横着写,竖着写,简体繁体都写。只是我还记得多少呢?前几天有人把一封很久以前我写的电子信发还给我,我说居然还留着哪?我这边早删了,你也删掉吧。
人的记忆是最任性的。信可以不寄,但不能不写,人,可以不见,但不能不想念。
我一直在想,冯婉喻的心里,陆焉识究竟该是怎样的形象?
思君思君君不见,君会不会在多年后变得只剩一个名字,而不再是具体的一个人?

我们都是陆焉识,努力让爱的人记起自己。
我们也都是冯婉喻,识得的永远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人,哪怕那个人已经不存在。

我们自我放逐得太久,是不是也该归来了?

短评

把我妈看哭了,暂时转移了她对我找不到对象的担忧。四星好评!

8分钟前
  • Dr希鲁鲁克
  • 推荐

这片子不是差,是俗!既然是要拍老年版【初恋50次】,何必改编这本小说呢。这回片子拍的倒是很严谨,问题出在平庸的主题、叙事切入点和价值观,结局的处理其实想法不错,可惜从第二幕开始剧本除了冗长毫无技巧性可言,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叙事的层次感、伏笔反转和角色塑造都做得很差。★★

1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斯皮尔伯格“哭了一小时”没骗人,整个被勒着脖子看完,出来人跟脱水了一样。大概是审批尺度的极好呈现了。不疾不徐的中式爱情,被时代裹挟,呈现出两面。冯陆之情,是面对观众的一面,奋不顾身不离不弃都十分直观。方师傅家女人那句“孤儿寡母”,却只投下了些许阴影,让人看得见。好人恶人,没有多明

13分钟前
  • 蘑菇在移动
  • 推荐

1,老年爱情小清新,廉价,催泪。2,跪着把钱挣了的同时就不要再想把名捞回来了。3,说需要生活积累的,更多是因为本身拍得太表面。4,别说什么平静,片中唯一平静的只有陈道明的表演。5,如果说这是营销账号的煽情贴改编,我也信。6,这么多年,我们还在谈论张艺谋,本身就挺泄气的。

17分钟前
  • 文白
  • 较差

我觉得挺好啊,比山楂树正常多了,起码这俩主演能撑起来,煽情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年代感不必说,光那些个变焦镜头就够伤痕了...小说大部分前情都已砍掉,只留下形式简洁的尾部,文革版初恋50次。两句渔光曲好过所有抻嗓子的“啊啊啊”。戛纳重看,采了十几个老外,无一差评,还有个法国佬当场泪崩!

2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巩俐奉献了从影至今最感人的一场表演,张艺谋在商业与艺术中间找到了最平衡的一点。拿这片跟活着比的可以洗洗睡了,这片对应的是我的父亲母亲,它们的背景都是历史的错误改变了爱情的轨迹。我的父亲母亲讲的是漫长的追逐,归来讲的是漫长的守候。很感人,润物无声的那种。

23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最喜欢车站约见一场戏,乱世频仍,王佳芝一声“快走”犹未绝于耳,冯婉瑜“快跑”又频频响起,哀艳不及,而沉痛过之。除了最后一幕,时代还原度甚高。民族失忆题材能过审,实在意外。

27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刚看完。。演员的表演已经尽力了,可惜的是,活着的张艺谋没有归来。

29分钟前
  • libido
  • 还行

陪伴是最好的爱。

32分钟前
  • 一只毛阿毛
  • 力荐

如果能将陆焉识在戈壁上逃跑的惊心动魄拍出来,能将劳改营里的人间惨状拍出来,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足以超越《活着》了。而现在这个家-传达室-火车站三点一线的版本,则简直就是一出陈道明版《朗读者》加《初恋50次》。

35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两颗星给演员,不包含新的谋女郎。一颗星给一个桥段,巩俐要求陈道明给她念信,按普通编剧写肯定就是很兴奋,接过信说好啊!这时陈道明说:方便吗?三个字一问,一个知识分子的分寸感就出来了。好与坏,高低立判。

39分钟前
  • 老袁
  • 还行

她生活就只有4号和5号两天;他自己弹自己的钢琴,拆自己的信箱,读自己未寄出的信。111分钟又短又长。推镜头的代入感。陈道明的克制隐忍、巩俐的巅峰表演。历史的厚重,时代的悲歌。

44分钟前
  • 渡口无边
  • 推荐

“她什么都记不住,就记住了我的不好” 中年文革版《初恋50次》+《忠犬八公的故事》+《朗读者》+《再见列宁》+《恋恋笔记本》…没有《活着》式大气,却有《我的父亲母亲》式细腻深情。那样纯粹而伟大的爱情只存在于那个年代,正因为我们缺失,才会如此动人。

4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点映归来:看后给人一种平静,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放慢脚步一样。没有去深入剖析大时代变迁人处境变化的反思,而是以缓缓步入的方式给当下观众讲述一个动容亲情和爱情的故事。场景搭建年代回忆感强,钢琴伴奏虽然出现不多,每次响起都很好的为剧情服务

49分钟前
  • 阑珊寻影
  • 推荐

婉榆,婉榆……展博,展博……

53分钟前
  • 独唱团
  • 力荐

似曾相识焉归来

58分钟前
  • 吴松张
  • 推荐

原著粉表示:陈道明就是陆焉识,很赞。巩俐演技很好,但她不是原著中的婉喻。张慧雯也很好,她也不是原著里的丹钰,甚至名字和年龄设定都不一样了。所以把《陆犯焉识》改名为《归来》是很对的。电影更像是张艺谋巧妙的套着陆焉识讲了一个他的故事。看小说我曾泪流满面,但电影不能。

1小时前
  • kakakarl
  • 还行

唉,张艺谋拼了命做减法,倒头来还是一股浓浓的做戏感。基本上在看片的过程中一直脑补尔豪帮可云找回忆的桥段。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岁月静好,一去不返;归去来兮,唯有不复蹉跎,爱存留,唯咏叹。

1小时前
  • Andy
  • 力荐

门一直留着,锁住的是记忆。与其说是选择性失忆,不如说是文革创伤后遗症,用小人物的隐忍去反思大时代。坚守等候、保有归心的爱是大爱,结尾铁栅栏隔断的定格意味深长。尽管是一套再平淡不过的电视剧拍法,流露的却是老谋子老来平和的心境。这种片该用胶片拍,追求高清反是背道而驰—因为更像电视剧了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