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0,广州大剧院,雪丽,焦媛版本。在三星和四星之间犹豫,还是给了四星。因为和我同去看戏的小伙伴是一个双相患者,她看完后说:我就坐在那里哭,我感觉说的就是我。所以为了这份善意,这份理解。 我身边很多得了双相和抑郁的朋友。虽然不遥远,但还是无法完全地感同身受。到我知道那份痛苦,那份绝望。无法想象,如果是我,我是否还有生的勇气。
这部剧讲一个抑郁患者的绝望和无助展现得淋漓精致。枪声想起的那一刻我好错愕,这时候大屏幕的时钟消失了,因为她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这对她也是一种解脱吧。
看了这部剧之后,我终于得出结论,相比舞台剧,我更爱电影。因为舞台剧我爱不起。我买的是两百八的三等座。戴上眼镜只能看到演员的轮廓。我以前不认识两位演员,看完后仍不知道她们长什么样。舞台剧我大概一年看几场,买的票也不会超过三百块。总之,有点受挫吧…为这种艺术的阶级性。
如果你连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么? 是的,活着更可怕,那是种身陷深渊看不到半点星光的绝望,而死亡是连绝望都不会来打扰的万籁俱寂。 有的人寻死是因为遇到了坎,这种偶陷复水重山的人尚能被激起对柳暗花明的向往,越是冲动越易被挽回。而有的人是被黑暗慢慢吞噬的,他们的寻死是那些求生者无法理解的执着,看似平静安详,但就像本和河流互通的池塘逐渐在交流处筑起壁垒,终成一潭死水,掷一块石头进来还是会荡起凌凌波光,可这只是表象,内里早已恶泥翻涌。
杰茜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普通女人,丈夫不爱她,好在儿女双全,女儿人生不幸,好在儿子家庭和乐,前半辈子得过且过后半辈子含饴弄孙,这种自得其乐的人生虽不甚圆满但也较为舒适了。但女儿突如其来的自杀计划打破了她晚年的平静,她竭力挽回,做了万千普通母亲会做的事,劝慰,愤怒,激将,哭诉,可女儿似乎突然从贤德闺阁变成了暖室的石头。生活不够舒适么?身体出现状况了么?不开心么?心里有疙瘩么?喝杯热可可吃个苹果派缓缓,噢,差点忘了她一向不喜欢这些。
诀别前的谈话才让母亲了解了些许女儿内心想法,正如台词所说“我一直和你生活在一起却不知道你原来这么孤独”。对丈夫,杰茜妈无可奈何听之任之不管不顾,对女儿却上赶子拉红线鼓励勉励激励无微不至,夫妻关系不睦对儿女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这种“过度关怀”却让敏感的女儿更加抵触。源起于先天疾病和原生家庭,兼之不靠谱的丈夫和野性儿郎,让原本几乎无法正常生活的杰茜更加喘不过气,赴死一事也不显突兀了。
绝望致死可以理解,但杰茜的做法很难认同,特别是看到结尾母亲隔着门呼喊的悲痛情景,不久前携花弄粉的俏丽妇人成了老来丧的皤然老妪,连自己的死都不敢面对的母亲此刻该如何坦然,或许母亲够豁达能重新回归生活,但午夜梦回,那个自以为原本可挽回女儿生命却不得的夜晚会几番重现折磨这个妇人的晚年。或许只有决绝的人才能做到告诉母亲要自杀的计划后还能平静的跟母亲交代后事,这个“晚安”前的谈话,让我感受到很多的隐喻是,我爱你妈妈,但我更爱我自己。
母女父子,家庭关系有很多种模式,但或许是情感的同一性,看似迥然不同的家庭间也有很多偶合,这部电影里看到了熟悉的故事,咫尺天涯,相爱相杀。 你好,最亲密的陌生人。
好想看米雪阿姨演的的港版话剧呀(ง •̀_•́)ง
Night Mother
开头,平静的配乐,详乐的小镇 白色的房子 灿烂的阳光
平静的女儿,在有条不紊地做着琐碎的日常小事。打电话取消订报纸,洗衣服。整理物品。
如同往常一样,女儿躲在房子里,不和兄弟见面,让母亲去应付与人面对面交往的事。
她问
“爸爸的枪在哪”
“我已经买好了新的子弹”
“告诉我枪在哪”
“是在黑色的盒子里吗”
“我要防身。”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而这时,她还没有告诉母亲实情。
她找到了枪
她很惊喜 也许更多的是欣慰。
但,你看,她的眼神里还是有一些忧伤和恐惧。不是吗?
慢慢的,她坐下来,冷静的跟母亲说。
“妈妈,我想自杀。我要自杀。”
母亲惊
“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你在生我气吗?”
我不说,你又怎么知道呢?
是啊,我也跟我妈妈说过一样的话。
我说
“我可能坚持不下去了,妈妈”
我妈妈和电影里的母亲一样,先是惊讶、疑惑。
到愤怒 情绪爆发
她说
我其实是想让她去死。
其实我真的没有。
我只是想告诉你,因为,我还爱你。
我知道常人无法理解,同样,我也失去了常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能力。
电影里,女儿没办法工作,是啊,我们真的很不堪一击,没办法面对哪怕一点点压力。
而且这种绝望不是任何一个其他人能理解的。世界永远不会好起来,从根里就是怀疑生命,怀疑眼前的一切。
电影里
女儿说
我不想再尝试那些
“也许会好的事了”
我要做一件
“一定能行的事”
That’s kill myself
嗯。对啊。
人们总是告诉我
能治好 坚持吃药。
当我告诉我妈妈
我真的每天都在被反复折磨的时候
她和电影里的母亲反应一模一样 分毫不差
去运动吧 也许会好
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就会好了。
可是,怎么才能让一切 一定变好呢?
对不起,对于我,只有一条路。就是死。
电影里 母亲爆发了几次,歇斯底里地吼着,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女儿要这么做,女儿的情绪也随她的情绪波动,但最终,女儿总能回到最初的平静,就像电影刚开始那样,井井有条,就像她还没有告诉母亲自己的决定之前那样平静。
她告诉母亲
“我会跟你说‘Night Mother’然后关上房门”
“人没来之前,你就一直洗锅吧,一直洗一直洗就好了”
“葬礼上要穿的裙子我已经洗好了”
也许是母亲特有的直觉,母亲说
“快,你该给我做指甲了!”
女儿拒绝了她
她企图将女儿拦住
奈何一个老人始终敌不过年轻人
最后女儿奋不顾身的冲向房间,仓促地说了一句
“NIGHT,MOTHER.”
锁上了房门
母亲急了
她说了很多不合女儿心意的话
她还说
是啊 怎么能想到呢?
可是枪声不留情面地响起。
母亲边哭边按照女儿生前和她说的去做。打了电话。
慢慢走到了洗碗池边,认真地开始洗锅。
这时
开头的配乐响起
月色朦胧,还是那个小镇,还是那个白色的房子。
一切又回到了最初。
电影里第二个有配乐的地方。
开头。结尾。
始终平静。
是啊 我也常想 还有什么能支撑我活下去呢?
“如果我爱吃柠檬片的话”
但也许,走向死亡,就是命吧。
写的很烂 片是好片。
很奇怪,这个片子虽然主角最后自杀了,我却反而感受到了一些激励。 看到主角说,假如我很喜欢某一个东西,比如米布丁或者热玉米,我就可以活下去,可惜没有。 我就想到,我很喜欢蛋糕,我喜欢一大口咬下去奶油蛋糕那种甜腻的滋味塞满嘴里的感觉。我妈妈做的饺子特别好吃,我在外面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饺子,好想现在就回家吃一顿。想到我还没有去看过兵马俑,没有去天安门看过升旗,甚至都没有好好的去北京玩过一趟。就突然觉得我还有好多好多想做的事情,我对未来其实还有很多期待。 所以劝一个想自杀的人,原来不止是告诉他现在的困境都会过去,未来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找到ta想做的事,告诉他生活还有很多乐趣,我舍不得这些美好的东西。
晚上十二点写下这段影评,一个人默默流泪,突然好想我妈,好想回家。
电影改编自玛莎·诺曼的剧本。电影里结尾处比剧本多加了一句台词:“我一直在你身边,但我却不知道你那么孤独”似乎恰到好处。
综观全剧,开头母亲喜欢户外的风景,而女儿却一个人在屋内不停整理;女儿将死后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还将此后二十年的礼物都准备好,一切的一切母亲都未察觉。无法说女儿不爱母亲,也无法怪罪母亲对女儿的关注不够。只是最终的解决方式是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的灭亡。
那一晚她们聊了很多,母亲与丈夫、母亲与女儿、兄弟、前夫、儿子。母亲用尽一切的方法去拯救。用温暖、用愤怒、用激将、用威胁。可惜心死之人是救不回来了。母亲的丈夫也是在不沟通的情况下互相蹉跎一生,如今和女儿又是如此。儿女最残忍的方式是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况杰西安排好了一切之后,企图说服她妈妈接受她去自杀。也许对于杰西,能够安排好一切离去是她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正如她说:“你坚持坐着又嘈杂又拥挤的公交车不下车,是因为你知道你离目的地还有50站。而我现在就要下车,因为对于我现在和50站之后都是一样的,我可以选择自己在哪里下车。” 很喜欢一个网友的解读,也许50站后的目的地是因为有女儿在等着。
无法批判谁对谁错,只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爱情、亲情、事业都可以是人生的价值。
媽媽在門外拍著門說:“我和你天天在一起,但不知道你這麼孤獨。”
看完焦媛,米雪的舞台剧版才来看的电影。比起话剧,电影多了一些small talk,也因为舞台剧的空间限制,很多特写表达不到。电影版的杰西更平静和淡然,母亲的表演更夸张。妈妈以为杰西给了她一个劝服杰西放弃自杀的机会,杰西不过是给了母女二人一个坦诚相对的机会。
9.25话剧导演对于剪辑的声音部分的敏感程度大大强于画面部分。夸张的舞台剧式表演和方法派表演的一次碰撞。母亲这个角色的情绪变化是看点,对白层层推进,母亲由不知情到惊讶,愤怒,劝说,再愤怒,歇斯底里,直到平静,女儿在母亲愤怒的时候配合着愤怒了一下。
无以名状。细节和构思绝了。完全对话支撑的脚本非常扎实,不是像伍迪艾伦那种空泛的。喝杯热可可,让我们用少许时间来谈谈身后事。要记住,因为分别,这一刻才如此美好。然而这是我见过最靠谱的遗言,最深思熟虑的一次自杀。就让她去吧,平静地入土为安,你无法阻止的,夜慢慢黑下来了。很合理不是吗。
除了语言方面的交流,本片女主另一种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沉默,在沉默中整理杂物,在沉默中整理思绪,在沉默中接受沉默。
好想哭...心都要碎了的电影。虽然理解自杀,但个人还是觉得,如果有人告诉你ta要自杀,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还有求生欲,希望被劝阻,希望活下去...不过心理疏导还是要由专业人士来做。看到电影里的妈妈,每次想要打电话都放弃了,尝试自己劝说女儿,现实里遇到这样的事还是不要自己上阵,让专业的心理医生处理
从表演上可以明显看到几次剧情起伏,母女两人的关系仿佛弓弦,冷静过后是更冷的冷静,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杰西指导母亲在枪响后每一步该如何做,话该如何说,就像我经常会幻想自己的葬礼,这时候死亡只是一个词语,而围绕在死亡之外的一切则被凸现出来。
四星半,之前看过戏剧的现场,剧本很强,电影版亦照搬戏剧。通过母女两代人的代沟、女性主义的不同观点来看待“死亡”这一议题,以对话形式探求生生命的真谛-“生存还是毁灭?”母亲拒绝“死亡”却从未展现她对“生活”的活力,仅以否定“死亡”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女儿则能掌握自己对生命的主宰权。
故事很好,但AB的表演痕迹太重,让我想到宋丹丹
2022年母亲节特别观影之五:本想看一两集《亲爱的小孩》,但考虑到今天刚好搜到这部感兴趣的《晚安,母亲》,明年母亲节也不一定有时间看;恰巧今天听赵雷《吉姆餐厅》偶然看到评论推荐的第一条「爸妈 我可能要先走一步了 我太累了」以及一些回复,再联想到本片又名《女儿去死妈先知》,最后还是决定观影了。—— Mother: I didn't know. I was here with you all the time, how could I know you are so lone? → 05.09,观影完毕。
我爱你,你也爱我,我们生活了四十多年却是陌生人,你生了我,要决定我的一切,而我要决定我自己
理解女儿想离开的决绝 也理解母亲钻心的不舍 有些人眷恋车窗外数十年如一日的风景 有些人想坐车去看看更远的地方 而有些人只想在这个站台下车 就到这里了 可以了 我懂她的倦意和心死 却没有她这般勇气和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说晚安
i was here with you all the time,how could i know you were so alone?--like radio ,i have nothing to listen to so i turn it off.---------it is cruel and heart-breaking story,love,family,loneliness,death,faced by human being.
从电影版来看,这部单一冲突的舞台剧作显得推进不足.锁闭的时空中,交代的分量太大,发生在当下的心理变化非常有限.于是,戏剧情景显得停滞不前.西西斯派克不好说不厉害,还是被局促的剧作束缚了.有一些可能的象征性被作者放过了,比如手枪,比如突然昏厥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段母亲在门外拍着门说:“我同你天天在一起,但不知道你这么孤独。”可是女儿,你当然有结束自己不开心和孤独的权利,但你是否又有造成别人不开心和孤独的权利?
平时是平静的,无争吵迹象,直至争吵起来,才发现彼此存在了多少不愉快。争吵之后,又会平静下来,无风无浪,看上去多正常。这也许是很多家庭的常态:可以是每一天都一起生活,但我却丝毫不了解你,也不被你了解。晚上失眠的时候也许会自顾自推搪着说,我的成长和你的衰老,速度都太快。然后,等到某天,妈妈,我和你说,我决定要自杀了,请你不要觉得奇怪。你只能接受,因为我有这个想法很久了,终于现在的我可以向所有人说不,因而不要阻拦我,让平时的平静在这个时候充当幻想中的未来,让曾经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都变被风消解,被浪卷走,以后不必让一颗孤独的心在夜里失眠时再自说自话去推搪什么,请理解我,就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人际交往本质果然是吞噬,越是交心就越知不可交心。亲爱的妈妈,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会杀掉自己的。在同一屋檐下相依为命,实际上却根本不在同一个频段上,彼此不断搞错彼此的意思,简直是努力做了一大桌猪肉,抬头一看对方却是回民啊。你给了我生命,但我并不属于你,所以求你放过我。
#英文字幕#在一起生活的至亲,也未必理解你内心的伤痛。无可救药的人生,遭遇无法被理解的世界,或许只能走向悲剧的收尾。这似乎是人类的通病。喜欢《night,mother》这个温暖的名字,可看完内心酸楚。本片由百老汇舞台剧改编,两大奥斯卡影后天衣无缝的对手戏,让这出悲剧更意味深长。
透过死亡,我们才会思考“活着”的命题。室内话唠片,根据舞台剧改编,对话推进情节,两位奥斯卡影后的精彩彪戏,让人纠结让人过瘾~
Norman Marsha adapted it for screenplay he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