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电影,是我很喜欢的平静的叙述方式。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少年,男主跟父亲也许都太过相似,都很倔强好面子的父亲,冲动的年轻人,为了那一口气,儿子可以离家,父亲可以假装不在乎。其实儿子很想向父亲证明自己,父亲很爱自己的儿子,然而啊然而,为了一口气,错过这么多年的父慈子孝。
等到父亲离去,曾经的爱人也遗失,电影开始让人怅然若失。
那个对自己有着超乎想象的重要意义的父亲离世了,支撑着自己一定要证明给他看的那个人,永远离开了,就好像生命中一根无形的支柱轰然倒塌,看得让人心生无限的失落和怅惘。
少年时代深爱的人,始终放不下的爱人,即使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清纯的女孩——其实也许他认识她开始,女孩就从未清纯过。但是即使二十年过去,她总还是他心目中的清纯少女模样,照片上的那个女孩。无数次与女孩独处,男主的旁白都提到,不知道是否真的牵手、是否真的拥抱、是否真的上床,所以最后离开的时候,火车上看到的,是否是她?或者他是否有看到她,都不得而知了。
人为了躲避痛苦,是会选择性的修改记忆的。
看到男主坐上离乡的火车,我心里也感到无限怅惘,突然之间就理解了电影的标题《客从何处来》,相继失去牵挂的人,故乡,便也仿佛随着消逝了。
我想起来19年国庆节,我回广西参加朋友婚礼,那年妈妈在深圳,因为没有提前得知放假安排,所以就没有买票回家,于是我也没有回去,只是飞机到南宁中转,没有回到40分钟车程到老家小县城,而是在南宁住了一晚隔天就去北海参加朋友的婚礼了。飞机开始下降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泪流满面。父亲不在了、母亲也没有在故乡,也不像多年前有牵挂的异地恋爱人,回到我一年往返多次的南宁,不再是以往那种回到故乡的亲切和温暖,而是仿佛到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城市去旅行,那一瞬间,觉得自己从此以后,再无故乡了。根,仿佛随着牵挂的人的离去,也被拔起来,不知何处安放了。
失去了故乡,自己仿佛一根浮萍,在天地间飘荡,无所依,无所靠。
那一刻,若有人问我,客从何处来,我想,我也答不上来。大概也只能无限怅惘,或者掩面落泪吧。
所谓故乡,并不是那一方水土,而是那些人,那些去到哪里都无限牵挂的人,那些无论你身处何方,都知道那人在那处,时刻欢迎你归去。
一部连海报都没有的还不错的片子
也还可以吧,总比网大好
影片故事的整体结构还是比较完整,但是具体细节实在是一言难尽。特别是母亲老年的声音,听着相当的别扭,感觉声画不和谐。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成年男主的表演还是可以的。
青春梦一场,醒来皆荒唐。
3星半,沉默无言。
说是献给父亲的影片,实际上是回忆自己的幼稚单恋史,真的会有男人到了中年还念念不忘十几岁时喜欢的女孩吗?可能得不到的永远才是最好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真挚
梦呀!
好想喝一杯襄阳黄酒配一碗襄阳牛肉宽粉 片中曲不错 演的真实接地气 李静也确实不能找到 找到梦就没有那么遗憾之完美了7.3分
我们总是逃离,逃离这个世界,可我们又的的确确生活在这。
小镇是个好题,偶遇重逢未免俗套。
响起《前方到站哈尔滨》的时候 很美
小镇青年的故事
好无病呻吟的小镇青年成长片 我看着好累好痛苦 小镇不是遮羞布 不能为不知所云的油刘海青春气息加码
不知道这些故事和导演本人经历有多少重合,但是真的太“私电影”了,完全不管观众的体验。看这个电影能真切体会到群演的重要性,这个片子里的群演太像在完成任务了,准确无误念完台词后迅速离场,仿佛局外人。导演在处理“真实”与“臆想”中,和姜文差太多了。ps.姐姐和老师表白那场,一眼看出我母校。pps.说是鼓楼商场厕所,真的是原址,那一旁挂着的拖把太熟悉了。
2021年的第九十九部。故事好,就是没有电影技巧吧,太平白直叙了。
混乱的年代感、冗余的破坏性旁白、全员生硬死板的演技、俗不可耐的插曲、尬出天际的七彩大凤凰特效、对《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孔雀》的拙劣模仿……现在拍电影的门槛都这么低了吗,充分暴露了中国很多作者电影的一大弊病——沉溺在自己那点谁都不感兴趣的破事里不能自拔,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干点啥不好呢。
不管在哪里,都是曾经的客
演技尴尬,优点是剧情环境接地气,湖湘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