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稻草狗1971 剧照 NO.1 稻草狗1971 剧照 NO.2 稻草狗1971 剧照 NO.3 稻草狗1971 剧照 NO.4 稻草狗1971 剧照 NO.5 稻草狗1971 剧照 NO.6 稻草狗1971 剧照 NO.13 稻草狗1971 剧照 NO.14 稻草狗1971 剧照 NO.15 稻草狗1971 剧照 NO.16 稻草狗1971 剧照 NO.17 稻草狗1971 剧照 NO.18 稻草狗1971 剧照 NO.19 稻草狗197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4 00:38

详细剧情

  为了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老实木讷的数学家大卫•萨莫(Dustin Hoffman 达斯汀•霍夫曼 饰)协同妻子艾米(Susan George 苏珊•乔治 饰)回到位于英国乡村的老房子。艾米性感大胆的穿着引来村中男人们粗鄙的目光,而大卫看似懦弱的外表更让他们有恃无恐。某日,他们借打猎之名将大卫引出家门,随后对艾米进行轮奸,面对这种种羞辱,大卫只能强颜欢笑。  某晚,低能儿尼尔斯误杀心仪的女孩,仓皇中他逃入大卫的房子。愤怒的村民要求大卫交出尼尔斯,在被拒绝之后,他们试图强行进入。愤怒的大卫忍无可忍,大开杀戒……

长篇影评

1 ) 影评

我一直很反感诸如男人的“圣经”这类的词汇,但如果拿此片与教父相比,我认为此片更名副其实一点。 先说离题最远的吧,在《杰出公民》里男主角将自己的家乡称为文化荒漠。如果用一种普遍视角来看待这种荒漠,荒漠不仅存在于主角与村民之间,同样也存在于他和妻子之间,或者说有言语处必是荒漠。有人也许会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实际上当男主角在车上看着被扇巴掌的智力障碍者,他的处境与尼采是类似的,或者说幸好他只是一个数学家而非哲学家,在鞭打者与被鞭打者之间,尼采只能听见被鞭打者的悲鸣,而非执鞭者的强力意志,在尼采看来这是一种宿命式的悲剧,拥有强力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意志,而像尼采式的拥有意志者却始终在发出悲鸣,尼采在高喊上帝已死之后,背负十字架的任务就只能交由无神论者承担。而在这部电影中,则简单的多,直到主角身为男性的意志被妻子质疑,被流氓侮辱,他最终意识到他与智力障碍者的相似的境况,这份共情是他有勇气捍卫智力障碍者的的动力之一,不过仅仅如此,还不至于让本片有超越教父的魅力。也许是我一厢情愿,君子遗风要比男人的“圣经”好听多了,而该片男主让我不自觉想到这两句话: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回到电影本身,该片之所以被列为禁片,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美国人从一群英国佬手中捍卫了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即使英国佬确实可以用任何一群现代文明中野蛮人的典型形象代替。另外,本片中的妻子之所以颇受女权主义诟病,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只愿意做一个依附于父权制下的小女孩,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当男主角坐在地上询问屋内的某把椅子是否是女主角父亲的,女主角的回答是Every chair is my daddy's chair,这一句话深刻定义了女主角的性格,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讲的厄勒克特拉情结,而接下来,在一系列侮辱下,女主角希望男主角更加强硬,与其说是更像一个男人还不如说是更像一个父亲,保护她,替她拿主意。虽然男主角百般不情愿用这种方式对待她,但在危急关头,不得已的履行了父亲的职责,教导一个女孩开枪,或者说反抗。因此在我看来,只带智力障碍者离开便显得合情合理,对于主角而言,智力障碍者是他的责任,是他捍卫自己价值观的证明,与之相比,妻子已经从一个平等交流的人转变为依附与他的附属品,主角可以关心她,但不需要通过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就意味着,男主角已经完成了从理想主义者向中产阶级家长制形象的转变。

2 ) 文明的暴力VS原始的暴力

一个窝囊废书呆子忍无可忍大战地痞流氓的故事,堪称小鬼当家的鼻祖,但它经典就在于充满了解读的空间。

影片的故事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婚姻故事,一层则是暴力故事。电影前半段的讲述了夫妻二人极为微妙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特别具有代表性。

一、婚姻故事

大卫作为个数学家理性无趣,敏感又懦弱。他能快速的察觉到四周的人际关系,但他选择装傻沉默、熟视无睹。毕竟他搬到穷乡僻壤之地为的就是躲避人世专心研究,然而他又把自己关到书房,把妻子的任何要求都视为打扰,甚至随口说只要猫进书房就会杀掉它。虽然表面上,这位成熟的男性有的是道理,比如,“我在专心工作,你像个8岁小孩……”

而苏珊的性格则完全相反,她像个孩子,随性散漫,孤独且渴望关爱,她要求的并不高,希望大卫摘一下生菜,修理一下面包机,陪她去散步,以及遇到流氓拿出一点勇气。

萨姆·佩金帕将现实中美国人和欧洲人的歧视印象做了置换,大卫是个文明的美国人,而苏珊是个“不学无术”的欧洲人,当苏珊修改大卫黑板上的公式时,大卫抱怨她把这儿当学校了么?苏珊询问大卫二进制的问题时,大卫说苏珊并不笨(言下之意他一直觉得她很笨吧)。种种迹象表明大卫和苏珊的婚姻并不平等,甚至格格不入,大卫有着傲慢的优越感,甚至有点自欺欺人,他会用理性来维护自己的体面,掩饰自己的胆怯,甚至可以让苏珊哑口无言。此外大卫和老婆上床都像是例行公事,把表摘掉,把眼镜摘掉,把闹钟调好……而“没文化”的”苏珊更渴望坦诚的情感,面对大卫屡次的“闭门羹,”她只有通过坦露自己来排解内心的需求,穿迷你裙,裸露上身,甚至于勾搭情人。

简而言之把两个人潜台词直译出来就是,大卫觉得苏珊不成熟像个孩子,苏珊觉得大卫不关心她不像个男人。

大卫真的是一个忍气吞声的人么?这可能是萨姆·佩金帕给观众最大的幌子,也是观众对这个电影的误读。

大卫最后异常冷静的面对暴力说明他并非狗急跳墙之人,他的懦弱完全是因为他的冷漠,初来乍到的大卫在酒吧遭遇打架,他并没有惊慌,只是站在一旁点着烟,饶有兴致的观察;苏珊告知她被色狼盯梢,大卫则归结为苏珊没穿胸罩招蜂惹蝶;以及他用无理的对牧师调侃基督教。

比如在一段为什么搬到乡下的争吵中。

大卫说:我来这里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修烤面包机或是修理车库。我来这里是因为没时间做重要的事。

苏珊说:你来这里因为你没别的地方可躲。

接着,大卫让苏珊道歉:你是遗憾发生刚才的不愉快,还是只是说声对不起?

苏珊:是前者,我去洗个澡。

大卫:为什么? 你不需要洗澡。

苏珊:我需要。

苏珊为什么要洗澡?正像前面说的,因为她无法卸下大卫的伪装,只能靠暴露自己来宣泄。

大卫对宇宙秩序的兴趣远胜过他对生活和婚姻的秩序,所以他才躲进乡野和书房,这是他内心宇宙的中心,却也成为了真实生活的边缘。

二、暴力故事

电影里并没有现在很多电影里那种十恶不赦的坏人,反派是那种现实中常遇到的地痞盲流,电影中的暴力是因为遇到了合适的土壤,那便是大卫和苏珊婚姻的隐藏裂痕,表面上是苏珊的招摇和大卫的无所作为导致了引狼入室,实际上是因为关爱的缺席。

电影中有个关键人物就是亨利,他本纯良无害,是个真好人,因为智商问题却被地头蛇视作可憎之人,亨利生存于文明与暴力的夹缝中,他的软弱一览无余,受到逼迫他会做出本能的反抗。而大卫的懦弱则不同,他用文明人的理性来遮掩麻烦顾全自我,自私让他懦弱,懦弱又让他默然。

电影本质讲述了两种暴力,荒野无赖的原始暴力,以及大卫背后文明的暴力,前者是粗暴可见的,后者是经过粉饰隐性的。哪怕最后大卫被迫要动刀动枪,他都是躲在暗处的人,他对苏珊说:你上楼把所有的灯都打,他们看不到我,但我看的到他们。

而苏珊才是暴力的受害者。苏珊的委屈被大卫视为不明事理,遭受着婚姻的冷暴力,继而又遭受情人查理的性暴力。在那两场著名的暴力场面中,情人和老公都对她进行了掌掴。 更讽刺的是,苏珊在遭遇强暴的时候尽然感到了某种享受和宽慰,这漫长一幕的冲击力现在看来都是极为大胆,甚至争议四起,因为它展现的不只是犯罪,还是被侵犯和被释放的情绪战场。更戏谑的是,与此进行交叉剪辑的是大卫在野外放空枪打野鸡,和《太阳照常升起》里唐老师在外打野鸡,小队长趁机钻洞子的画面如出一辙。这就是大卫把怯懦当体面的残忍代价。

苏珊·乔治演出了一个女孩不设防的率真和“傻”劲,包括被凌辱后无法言说的哑忍和痛苦,很细腻,这种真实的表演在如今已经不多见了。

大卫从极端的隐忍走向暴力的极端,用有头脑的暴力去抵御野蛮的暴力。可最后,当地痞们闯入门窗后,两种暴力再也难分彼此了,大卫文明的外衣也就此被撕毁,暴力捍卫了家的时候同时也摧毁了这个家。

影片中的暴力全都与情感有关,苏珊渴望着爱,却遭遇暴力,亨利是个好人,不懂得拒绝情感但却遭受暴力,大卫用工作逃避于生活和情感的责任,用理性去代替情感,他拼命捍卫自己的家并非因为多么爱妻子,不然也不会在危急时刻对苏珊颐指气使。而是暴力违反了他的规则,他捍卫的是自我理性的自留地,即他的文明外衣,而非真正的家人。大卫两次捡起自己的碎裂的眼镜戴是最好的象征。此外那只喜欢闯入大卫书房的猫也是苏珊的象征符号,大卫把水果丢向猫的情节也自有其暗示。

所以大卫迷失了,如同他永远解不开的数学题,并在结尾说出了那句意味深长的,我也不认识回家的路。

那么电影的核心是什么呢?与其说萨姆·佩金帕控诉的是野蛮,不如说是在控诉文明的虚伪和漠然 ,如同徒有其表不会叫的稻草狗,可如此就等同于暴力么?当然未必,但理性的暴力依然是暴力,尤其当文缺少了理解和关爱后,便成为了孕育暴力的土壤。

3 ) 让我说你什么好



这个片子趴在我的手边已经七八年了,看见达斯汀·霍夫曼那张紧绷的脸就像看到毛主席像一样熟悉。像这样的片子在我这有太多了。。。

纯真年代,狗脸的岁月,光猪六壮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黑板。。

不过云上的日子倒是看了两遍,因为头一遍的时候我还小,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很多人说这里面那个叫david的很懦弱,从头到尾就是想说这个男的有多怂,但看上去好像不完全是这样的。


简单剧情交代一下:一个美国天文数学家跟自己的英国老婆搬回她的英国乡下打算住上一年的时间,那是一个没有美好景色的地方,装满了野蛮落后的农夫和神父。老婆的旧相识带着朋友给他们家修房子,找了一个机会就把他的老婆强奸了,并且从始至终一直仗着自己本地人的身份欺生,说白了也就是这样了,两个大国谁都瞧不上谁的事情总是很频繁的发生。后来死了一个姑娘,由此引发事端,david拿出《小鬼当家》的把戏就把一帮人都杀了,完事儿之后十分忐忑,感慨自己一直做文明人也能干出这样惊心动魄的事情,未来充满了未知。


DAVID可能确实不是那么的血气方刚,但除非是一点就着的主,大部分成年人好像都是这个样子的,而且他还来自于另一个国家,崇尚人权与彼此尊重,当然,他对人权和彼此尊重尺度的把握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让他过于谨慎了,这是必须承认的。
在家里打的一锅粥的时候,他也只是用计谋,并且从始至终你都能看得出来,他绝对是一边给自己壮胆儿一边逼着自己往前冲,毕竟天天守着黑板写公式的人没有太多的机会练习街头格斗。

但那帮农夫就不一样了,生活百无聊赖,镇子上也没有好看的姑娘,闲到爆,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正经人当然得好好逗逗他。

记得就在大家得知带走珍妮丝的男人窝在他们家的时候,那帮人立刻就精神了,如果那个人窝在上校家,可能他们还不会那么兴奋,于是当即每个人找酒保拎了一瓶酒就杀过去了。这哪是打架啊,完全就是参加party的心气儿去的。



但,他的英国老婆确实在受了委屈之后不敢跟他说,肯定不是怕说了之后得离婚,多半是担心DAVID听后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如果是这样,她绝对就伤心死,自欺欺人,还是不说的好。从那个时候他就对这个男的彻底死心了,毕竟人家两个人是夫妻,了解更多,女的说他怂,我也无话可说。天天困在荒郊野地的城堡里,你不能期待一个女人理解一位天文数学家的精神世界。。。

4 ) 别让别人欺负到你头上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自己本身就有衡量,当别人欺负到你头上来的时候,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忍受的算了最后不了了之的,哪些事情是你不能忍受,绝对会给对方还以颜色的! 这就是所谓道德,原则的尺度问题..人人都一样,只是尺度不同罢了..

5 ) 看了那么多评论,我还是觉得你们都没看懂这部电影。

1.如题,很少有我觉得自己完全看懂了的电影,这部是为数不多的三两部之一;我的理解和众人不同,所以也不大指望下面所说的能得到认同。

2.《老子》原文的原意别去深究,你不懂(当然我也不敢说我懂),导演也不懂。他只是顺手拈来这么词汇而已。

3.导演顺手拈来的这个词汇,和电影主题,其实也没有很强的关系。弱一点的关系倒是有的,我觉得导演用这个词汇想说这么一点:所有人都没有什么牛逼,都不是什么宠儿,由天地观之,他们都是可有可无的人,都是普通人。

4.这部电影里出现两个类型的很极端的人,nerd和流氓乡巴佬。但导演并不特意想去说这两种人的什么什么,他只是用这两种极端的人来制造戏剧冲突。他主题真正针对的,就是普通人,就是你我。

5.好,你要问了,说了这么多,那这部电影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告诉你吧,这部电影的主题,说得宏观点,就是两个世界的交互及其必然导致的矛盾;说得更具体点,就是人和人不一样,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矛盾、有问题,这问题可以掩盖,但掩盖不是解决,要解决,只有冲突、只有暴力、只有你死我活,温情脉脉不死不活真他妈不痛快。

6.这部电影大部分时间其实有点闷,只有两场戏最吸引人眼球,一场叫“很黄”,一场叫“很暴力”。但我接着要告诉你,“很黄”和“很暴力”这两场戏,其实是很次要的——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那导演为什么要演这两场,还把它们演这么精彩。原因是:a.吸引观众,让你们看得高兴;b.戏剧手段而已,“很黄”用来推高(推出高潮)、“很暴力”用来收尾。c.显示本导演的功力。举个例子,不认可不感兴趣的不用看我这个举例说明了——比如本人我是老师,我上课的时候,讲先秦儒家我会提一下朱熹,讲现代政治我会提一下文艺复兴,我提的这些内容,不提完全可以,和本门课程没什么直接必然的关系。但我偏要提一下,只是几句话,但绝对是你去搜百度百科看不到的东西,绝对是普通学生想不到的理解深度,几句话之后,你会很大程度地改变心目中原来对朱熹、对文艺复兴的印象和理解,我这么做无非就是显示自己的能耐,让学生佩服我、信赖我,接下来的课他们就会听得更认真。“很黄”和“很暴力”的功效,也就在于此。

7.好,回到电影主题上。上面我说了,用“很黄”和“很暴力”去分析电影主题的人们,你们被导演玩弄了——顺便提一下,穿插在“很黄”这出戏里的那些蒙太奇,无非同样是导演“演着玩”的,也和主题无关。整部电影里最凸显主题的台词其实就是老婆说老公“很怪”,老公问“那你觉得我怪吗”,老婆说“有时候”。不错,就是这么几句话。

8.还有人把很大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公的“懦弱”上。觉得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懦弱鬼的“逆袭”,我只能不客气地说,你们错了,你们太弱了!他真地“懦弱”吗?他会开车(你会对此嗤之以鼻地说,这个谁不会?告诉你,谢尔顿不会,我在大学工作,我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同事都不会),会抽烟,会喝酒——居然还敢上酒吧喝酒,敢娶一个不穿bra的年轻漂亮女人,和这个女人xxoo时不关灯不拉窗帘,这些作为,在他自己的这个世界里,即使算不上“离经叛道”、算不上“前卫”,至少也已经是很大胆、很敢作敢为了。不,他并不“懦弱”,当且仅当他离开自己的世界来到“外面”的世界中时他才显得“懦弱”,在他所属于的那个世界里,他的“勇敢”已经绰绰有余足够应付了。

9.好,讲完老公的”懦弱“与电影主题无关之后,我们再次回到对电影主题的讨论上,这回我们可以好好来讲讲电影主题了。老公是一个次元的人——在这个次元中他可算是极正常甚至极勇敢、极刚强的人了,流氓乡巴佬是另一个次元的人——尽管我们看到他们是如此贪婪、粗鄙、无礼、放荡不羁无法无天,但在他们自己的次元中,他们同样是极正常甚至极优秀的人。他们相互看不上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就在老婆身上。她出生、生长于后一个次元,又嫁给了前一个次元的人和他共同生活,所以当老公听说另一个次元的人认为他很古怪时,他并不以为意;他问老婆,那你觉得我怪吗?摇摆于两个次元之间的老婆,说出了她的真实感受:有时候。她在两个次元中游移不定、摇摆不安、不知所从——这种不知何去何从,在“很黄”这出戏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10.老公看不起对立次元的人,流氓乡巴佬在消极怠工混工钱,他知道,他懒得管,只盼他们赶快干完活滚蛋;他们盯着老婆的body猛看,他说,你不穿bra怪不得别人——他们是怎样的人,他很清楚。牧师彬彬有礼地上门来邀请,他同样清楚,不过是来骗钱的,好,给你!猫被杀了,老婆希望老公用后一次元的解决方式去解决,这是她对“男人”的理解模式,但老公知道,这并不是他的解决之道,这种解决之道对于他来说,无论怎样去解决,其实最终等于什么都没解决。他可能这么想:谁会正面承认自己溜进别人家来杀了猫?他们都不承认,我去读解他们的表情?读解他人的表情,不是我的长项;进一步,基于别人的表情便对别人做出有罪或无罪的judgement,也不符合我的信念,这是野蛮愚昧的人的做法。其实,正如上面所说,在他自己的世界里,老公是一个聪明、正常、讲道理的很优秀的男人。但老婆的想法却是:自己家里进人了,进来人把自己家的猫绞死在自己家的衣柜里了,你一个大男人问都不敢去问一下,都不敢去直视他们看一看他们的表情,忍气吞声躲在你妈的书房里写你妈的黑板,老娘嫁了这种男人这一生算是被毁了!从这个时候开始,两个世界的冲突由老婆引领,激烈了起来。

11.流氓乡巴佬当然也看不起nerd,看不起的主要原因却和前者不同。前者理解后者而看不起后者,流氓乡巴佬根本不理解nerd,进而嘲笑nerd(不理解的东西我们就去嘲笑,这难道不是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实吗),进而戏弄、冒犯nerd,这就是他们的娱乐、这就是他们的处理方式,这也就是所谓的“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呵呵,我把他的猫杀了还挂到他的衣柜里,看他能怎么地“——这就是流氓乡巴佬的把无聊当有趣。”哈,我把他猫杀了,他问都不敢问、提都不敢提,还给哥递烟抽,吼吼,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三狗听,吼吼吼“——这就是流氓乡巴佬的幸福生活。更进一步地,导演演给我们看的,其实就是独立有别的人性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是你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12.相互冲突的两者,并不是其中一方试图加以缓和便可以缓和的。nerd为了缓和矛盾,给流氓乡巴佬放假,陪他们去打猎——他面对死去鸽子的那一组画面表达得很明白,他根本不喜欢打猎:不会是其次,不喜欢才是根本!他委屈求全去做了这件他根本不喜欢不愿意去做的事,至此,他已经做出最大让步也表达了最大诚意了。但结果是,他自己被放了鸽子,老婆在家通奸/被强奸——这个他当然不知道也想不到。两个世界的冲突进一步激化,他使出了他的杀手锏,解雇、统统解雇!

13.然后就迎来了最后的”很暴力“这出戏。其实这出戏,导演只是为了娱乐大众,让nerd赢了一次,但究竟谁赢,对电影主题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此前nerd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现在他还是在坚持自己的原则——拿什么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讨论这部电影主题的人,我说你们直接去跳楼吧(哈,开玩笑的,别太介意)。此前他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你偷懒骗工钱,无所谓,我进书房看我的书,多给你几个钱我不在乎。你盯着我老婆猛看,没办法,你是色鬼而她不穿bra,避免不了的事。你进我的家、杀我的猫,我很生气,但在没罪证的情况下,我无法对你进行罪责追究。你放我鸽子,我解雇你,了事了。有人认为nerd此前一直很软弱到最后来强硬了一把,其实你们没有理解nerd,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有动摇,换句话说,他在整部电影里看似起伏差异,其实始终保持着同一种硬度的”刚性“。所差异的,是与这种”刚性“产生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条件,而不是这种”刚性“自身。现在,这种”刚性“所面对的,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交给你们去杀死,不,这绝不行!这违背了我的原则、我的信念。于是,”很暴力“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14.电影的最后一幕,智障儿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nerd说不要紧,因为,nerd从来也没有迷路,从来也不曾离开自己的世界,他一直走在自己的路上,未曾有过偏离。

15.这部电影、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每个人与每个人是敌人,因为他有自我、因为他是他自己。而每个有其自我、是其自己的人,就是稻草狗——天地间可有可无、可生可杀、可怜可笑、可悲可痛的人们,他们有同一个名字,叫做”稻草狗“。

6 ) 男版娜拉

早就读过介绍,说《稻草狗》内容非常血腥暴力,基调阴沉压抑,曾在英国被禁。但实话说拍摄于1971年的本片以2011年的眼光来看根本算不得很出位,至于压抑么…反正我是不觉得,而且我猜测部分男性观众,包括平时和和气气的老好人、飞扬跋扈的大男子、以及正在承受什么七年之痒中年危机的,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应该都会感到很解气。片名据说来自老子《道德经》的英译本,但老子一共也就几千个字流传于世,解读空间过大(就目前已知材料来看,导演很有可能误读了),故我就不在片名上做文章了。

电影讲述了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饰演的美国数学教授大卫(David Summer),为了完成论著带着他那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妻子艾米(Amy)回到英国乡下的老房子。性感又有气质的艾米很快吸引了村中男人们的目光,而大卫老实的外表和木讷的作风让这些人变得有恃无恐,他们吊死了他家的猫并强奸了艾米,最后更对他的房子展开了疯狂围攻。大卫终于血性大发,拿起猎枪与他们一绝死战…

本片一开场就是艾米和大卫索然无味的乡村时光。艾米的精神状态显然还停留在少女时代(大卫也说“她像14岁的人一样”),是个每分每秒都等着别人来哄的傻妹妹,动不动就耍小脾气,信手擦掉了大卫写在黑板上的数学公式;大卫则是典型的理工Nerd,他完全无法察觉艾米那些小女人气十足的心思,也感受不到周围村民的态度中所蕴藏的深深敌意,或者毋宁说是他中产阶级的出身、过往宁静的书斋生活以及良好的教养让他抱定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天真想法。



这对夫妇就好像玛丽莲梦露和阿瑟米勒,精神上十分不合拍,性格也天差地别,从始至终都交流不畅,为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埋下了隐患。艾米从不戴胸罩,也因为和大卫赌气就直接脱了上衣走到窗前一泄春光,让为他们修房的工人们大饱眼福,但同时又不停抱怨工人们对她不怀好意,怀疑他们图谋不轨(当然他们确实早就图谋不轨)。我感到艾米和大卫的学术生活其实是格格不入的,不仅是由于她更适合欢愉热闹的都市,而且妻子——以及进一步的母亲角色对她来说太困难了——所以她不幸成为了一个“绝望的主妇”。



垂涎她美色的工人查理干脆就趁大卫外出打猎时破门而入,意欲强奸。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名的戏,当年遭到了有关部门的炮轰,因为艾米作为有夫之妇,面对粗鄙的强奸者竟然态度暧昧,半推半就,沉醉其中。虽然演员朴实寒酸了点,但不难揣测出导演的设定意图:查理是很强壮很能干的,典型的种马,和大卫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他虽是一介莽夫,但对艾米还是心怀憧憬的,高贵的艾米就像他的公主一样,所以他对艾米并非单纯的肉欲,而是一开始就有感情的。



艾米对查理应该是由性生爱(当然爱也谈不上,依恋而已),虽然我不太好意思写,但…还是写上吧,她显然被干得很爽,所以就迷乱了(也从侧面反应出平时他们夫妻生活不和谐),抱住查理说“Hold Me”,所以查理也便放下了猛兽嘴脸,展露内心的柔情,不停地念叨“Sorry”。不过就当此二人沉浸之时,另一个工人端着枪闯进来,艾米不幸遭遇了真正的强奸。这段戏和大卫打猎那段戏交替剪辑,一是充分展现了艾米空虚的精神世界,二是体现了大卫精神上的蜕变。我想如果不是有这次打猎活动做铺垫,后来他不会那么轻易地就能背弃原有生活状态,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女权主义者一定会非常痛恨这部电影,因为艾米确实是太讨厌了。我感到艾米在被强奸以后内心其实是暗爽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捕获了查理,他们虽然只有那一次真正的交流,但精神上已经有了强烈的羁绊;还有部分原因是她的本性是放荡的(只是还未被完全激发出来),道德与责任对她来讲非常模糊,何况她显然早已厌倦了大卫的沉闷学者生活。


我倾向于认为大卫并不知道艾米被强奸,尽管当他打猎归来时艾米暗示了他,但显然大卫并没有敏感到能够察觉出这么深的含义(并且他的本性相当善良,总是把人往好处想)。而且我也不觉得大卫“性格懦弱,一忍再忍”,他很迟钝,不晓得周围发生了什么,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所以对他来说自家猫被吊死在衣柜里可能是任何一个过路者的恶作剧、工人们顶多是不好好工作罢了,而偷工减料是不值得大动肝火的,他并没有什么需要忍的。


但他是有原则、有底线、有爆点的,崇尚法律,关爱弱势群体,并坚决秉持着“私有领地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撞到他车上的弱智男生确实误杀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但这并不能成为女孩的父亲冲到自己门上要求交人的理由,大概是纯粹理科思维的缘故,他表现得特别倔强,即便五个醉酒的狂徒气势汹汹地持枪杀上门来、用石头击打窗子,也丝毫不肯在这个原则问题上让步。


与其说是“忍无可忍”,他的怨气更多地是针对他们的无法无天;而艾米不停要求他交出弱智男生,一直在尖叫,不支持他,显得异常的虚伪、自私、冷漠,令他感到非常心灰意冷,反而激发了他“孤单英雄”的隐性体质。得说霍夫曼的表演确实非常精彩,自始至终没有特别夸张纠结的表情,讲话也是柔声细语,维持了其小男人的本色,但当他把暴徒用钢丝捆在窗户上时,冷峻的眼神令观众无比确信他是发了狂。



最后一场戏可说是不讲理对上讲理的故事,结局是讲理的人变得最不讲理。那些叫嚣着革命与运动的躁动青少年们应当好好看看这部电影,它充分揭示了很多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的真正起因。参与进来的工人显然并非是被正义感驱使,他们的本质就是社会渣滓,游手好闲,能够从凌辱、欺负他人中获得快乐,并完全受动物本能支配,是中产阶级的对立面。大卫意识到了艾米的出轨,查理朝意图再次强奸艾米的同伙放的那一枪也击碎了大卫的心,若是换成女编剧,或许会让艾米在最后一劫中成熟起来,勇敢地和丈夫站在一起,让这场战斗成为挽救婚姻的契机;但男性主创们显然不这样想,他们想要逃离无知女性的束缚,走出坟墓——所以当一切终结,他选择了和弱智男孩一道出走(忍不住插一句效果很汗,《傻子教授走天涯》么…),留给了艾米一地尸体——简直是个男版娜拉的故事。


艾米是典型的芭比娃娃,她的性格缺陷太明显了,无论以传统还是现代的标准来看都是不合格的,难怪电影会被女权主义者猛烈抨击。故我将它视作一曲中产阶级男子的赞歌,霍夫曼的很多电影都有这样的特质,虽然他演不了帕西诺那样的大英雄,但作品本身往往是充满男权意味的,而他的精彩演绎会使得观众认同他的立场(我感觉到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克莱默夫妇》)。最后说说导演Sam Peckinpah,他有常年的酒精与药物滥用史,是狂热的猎枪迷,钟情墨西哥的生活方式并把人生的大部分时光献给了墨西哥,喝醉的时候喜欢射镜子,后来患上了严重的妄想症。如你所见,这些元素全都体现在他的电影里了。.

7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邻村的一位老人,在腊月三十这天,和自己的老伴喝早茶,老头放了额外的冰糖:“今天咱甜甜个喝上一顿”然后又说:“听说那醋客的醋还有,你去灌上一点,今天咱香香个吃上顿饺子。”醋客在其他村,来去路程大概需要多半个小时,等老伴回来时,老人已经在自家的上坡中悬梁,地下还有未烧完的纸片,是老人的儿子在外所欠债务的纸契。

很难想象老人的前夜是如何度过的,或许那夜他与死神进行了促膝长谈,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老人只希望在年关能够甜甜个喝上一顿早茶,香香个吃上一顿饺子。在把一个人剔除的所剩无几时,能够如此坦然的老人,那刻就是上帝自己。

当听完这个故事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恐怖分子》中那位老实巴交的小医生李立中,《恐怖分子》是杨德昌导演在1986年的作品,素有“台湾社会的手术灯”美称的杨德昌,除《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之外,他把自己的镜头全部放在了当下的台北,用自己独特而又理性的视角去思考正在发生的平民的生活,用极尽克制与冷静的手法深入到每个小人物的内心,去剖析那深藏在内心底层的人性所在,为台北这座城市留下别样的手术报告单。在《恐怖分子》中,导演在四个人物的相互切换中,让故事一点点现出眉目,自小生长在破碎家庭的淑安因为逃避警察追捕而闲待在家,在闲来无事时,翻阅电话簿打出一个恶作剧电话,这个电话打到了李立中家中,李是一位等待提拔的尽职尽责的医生,而李的妻子是位放下白领生活,在家专职从事写作的失意作家,淑安谎称是李的女朋友,使得李立中本来很冷漠的夫妻关系一下出现裂痕,李的妻子周郁芳也重新开始与自己的老相好往来,在遭受职场冷遇与妻子外遇之后,李立中最终知道“真相”,尝试着去挽回婚姻,但是遭到妻子的拒绝,和大多数人想的一样,李立中开始复仇,分别枪杀了淑安、周郁芳和她的相好,结果却是一场梦魇,枪响之后,只有李立中自己被轰掉的半个脑袋还在滴血,当蔡琴《请假装你舍不得我》的歌声响起时,才发现弱者往往是这样一点点的被蚕食掉,他们的试图改变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命运总是在不忍心中扣下射向自己的扳机。

在我的理解中,这个片子应该可以拍的和《大象》那样,通过反复的寻找和探究,道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也就是一个恐怖分子是怎么样形成的,没有人天生是行恶的,怎样的遭遇和环境一般会造成怎样的人格。这部影片最出彩就在他的自我毁灭,他的心灵和他的梦魇一样,已经在走向恶,可是他已经没有了那样的行动力,而那样的行动力本身就苍白的像个笑话。

同样反映一个人一点点被走向毁灭的还有山姆.帕金法的《稻草狗》。帕金法和北野武、吴宇森合称为“世界三大暴力美学大师”,而帕金法则被认为是暴力美学的开山鼻祖。在《日落黄沙》和《稻草狗》中,佩金法通过直接对暴力场面的展示,显得要比北野武和吴宇森的影片血腥的多。

《稻草狗》这个片名的解释,大多认为是取自老子《道德经》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庄子则补充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古代用的祭祀物品之前都用活物,后来发觉真是浪费,去祭祀上苍来求个饱肚皮,还不如自己吃掉的划算,渐渐地开始使用替代品,比如说用木头雕个牛羊,用稻草扎个哈巴狗,这就有了老子用来说事的刍狗。稻草狗在祭祀的时候受尽人的跪拜与荣耀,可是祭祀完了就成了人脚底下踩的垃圾。影片使用这个名字就显得很有意思,其实苍生在天地面前都是平等的,大家都不过是那只在祭祀卓上的稻草狗而已。

在影片中美国数学家大卫.萨莫是一个老实而又木讷的人,他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钻研学问,就来到了英国妻子的家乡,这里环境安详,空气清新,看来是一个很理想的家居地,结果这种安静正好是灾难的滋生地。先是当地流氓看他好欺负,并以此为乐。而后一个建筑工人设计将他骗出家门,趁机强奸了他的妻子。之后,他为了救一个被汽车撞伤的傻子,经那些流氓的挑唆,遭到当地居民的疯狂围攻。他们围在房子的周围,大卫试图和他们理清头绪,结果遭到这些居民的谩骂。大卫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反击,而这样的反击却是来的那样的凶猛和血腥。谁也料不到结局会发展到什么情况。这种情形完全可以用“狗急了都要跳墙”来概括,即便是一只稻草狗。他带着家眷漂洋过海,为的是独享恬然宁静的乡村时光,他与人为善宽厚有礼,为的是融入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就是会有人蓄意参与破坏,其实从大卫.萨莫和妻子刚到小镇的时候就已察觉,但当时他好心地以为这只不过是穷乡僻壤的人们对外来者的一贯的警惕性反应而已,他还是试图去理解去适应。直到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使得李立中的梦魇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尽情的宣泄。

看着海报中那只破碎的眼镜,使得人们看到了一个人在被一点点抽掉所有的支柱后所迸发出的能量。我一直不相信去深山以求得心灵安静的人,古代的隐士好像都隐在离国都最近的山上,他们在造一种声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炒作,以得到国君的赏识。还是冯小刚《甲方乙方》中说的实在,让那个吃腻山珍海味的大款放在乡间体验一段时间后,老乡说他到了晚上眼睛直接发绿,和那黄鼠狼无两样。这当然是一种最直接的戏谑,但是在一个地方呆腻去其他地方寻找安宁,假如在没有说假话的情况下,一般是事与愿违,就连很有小清新调调的《浓情巧克力》,其中的女主角都在反复寻找自己的理想之地。给心灵安个家就好了,干嘛要把它抛到荒郊野外去。

最让震惊的就是大卫在杀戮中透出的那种自信的眼神,世间最可怕的事就是给杀戮找到正当的理由,假如这会把老子搬出来让他评判,他说出自己的“刍狗”理论,会不会也被大卫爆掉头。就如小时候父亲评判打架的兄弟俩说“你俩没一个是好东西”,由这样一推理,倒觉得这话已到了老子的高度,这或许就是父亲的别称是老子的缘故,脑勺后的每一巴掌都伴随着老子的警句。

和《疤面煞星》中阿尔.帕西诺那种自大的毁灭,还有《现代启示录》中马龙.白兰度理性的毁灭所不同的是,《恐怖分子》和《稻草狗》中李立群、达斯丁·霍夫曼则是一种被迫的改变,人们往往会给被迫以正当的理由,然后大力渲染这种正当就会成为一种主旋律,经常会提到“师出无名”,邱吉尔也曾提到他准备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

新近王全安拍了《白鹿原》,争议不小,说一点点我小小的看法,其实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取名《田小娥》,肯定会讨巧不少,不至于取了个这样大而无裆的名字遭人唾骂。假如就田小娥这一个人物深挖下去,说不定也会拍成《恐怖分子》、《稻草狗》那样的佳片,错就错在这厮太贪心,骗得一个美女老婆不说,还想拍一部史诗级别的电影垂青影史,上天那会这样去便宜一个“刍狗”,既想被人供奉着,又想被人永远供奉着,供奉过后的“刍狗”改变不了做垃圾的使命。

第一次读《白鹿原》,着实被田小娥这个人物所震撼,感觉她实实在在的是邻村的一位女子,后来看陈忠实的访谈,他也提到田小娥是他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他的灵感来自于翻遍老县志,方志,其中贞妇烈女的部分最不能让他平静,他撷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一些故事最后汇聚成一个活生生的田小娥。本来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后来被卖给郭举人做妾,郭举人虽是武举,可年事已高,什么都不能举了,就想歪招做整人。把一个活生生的女人作为吃“泡枣”的工具,和曾国藩娶妾为了抵抗蚊子有一拼。后来认识黑娃,假如黑娃安心过日子,有可能会成为乡间很幸福的一对,可黑娃不可能像鹿三那样顺从,最后抛下小娥去闹革命。把一个女人抛在荒郊野外,古代虽有王宝钏守寒窑被传诵,但是平心而论,这样的困境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考验,田小娥肯定不是鲁滨逊,她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

这样的场景其实我们见过很多,就是先设立一个异端,然后大家很理直气壮的孤立他,甚至扼杀他。在《天狗》中淳朴的农民是长期靠乱砍乱伐为生甚至发家致富的,而复员军人李天狗却要守住这片林子,天狗的职责和农民的生存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天狗一家就和全村百姓也成为敌人。最后由于黑社会的介入而进行了惨烈的火拼,影片凌厉的剪接是一大亮点。而在《杀生》中,则完全是在讲一群人如何联手杀死了一个“不合规矩”之人的故事。在《笑傲江湖》中因为令狐冲与魔教有交往,同样遭到名门正派的扼杀。因为田小娥的出身不干净,所以遭到全村人的遗弃,直到被乡约鹿子霖所算计,本来想让黑娃回来不再受乡规处置的田小娥,却不想成为被“刺刷”毒打的罪人,她开始从卑微的生活变为有计划报复的怨妇。最终被自己的公公鹿三所杀,那段场景写的着实不错。而田小娥的这些经历很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边的那个漂亮女人,可结局完全不同,在《西西里》里面,最终那个漂亮女人等到了归来的丈夫,很自信的穿过大街小巷,去了其他国家,将这个伤害过她的地方远远抛在了脑后。田小娥则不同,她死后变为厉鬼,给白鹿原带来一场瘟疫,最终人们在坍塌的破窑中掘出已发绿苔的尸体,修了一座塔永远镇压在下面。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是很脆弱的,比如说那个最不理性的年代,为了惩治不听话的政治犯,会把他们关禁闭,也就是关在那种只能坐不能躺,站不起来,没有厕所,没有窗户的小房间中,一般的人会在一周之内变得很听话,仿佛被切除额叶的病人一般。过于强大的外力剥夺一个人的一切当然是特例。人在一点点被蚕食的过程,就像一个负重的骆驼,当这个重量已经达到它能承受的最大值时,即使给加上一根稻草也会压趴下。而这根稻草就是开篇那位老人繁重的债务,《恐怖分子》中李立中的多重冷遇,《稻草狗》中大卫的信任被损伤殆尽,《白鹿原》中田小娥想做一个正当的村妇而不得。当然这些人本身不是完人,可他们的愿望却都很淳朴,做一个人本应做的简单事,有时候就是这样荒诞,人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偏见附加在某些人身上,欲图将其毁灭而后快,而大多数人的集体作恶会被赋予很多正当的理由。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能够容纳异端和不歧视弱者的社会。

8 ) 强奸戏的拍法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高潮并非后面的以暴制暴,而是中间的强奸戏。
女主没有提到被强奸的事,在暴乱中被撕裂衣服的情节也与前面断裂,很奇怪,导演把霍夫曼完全晾在强奸事件之外,而他最后也不明白女主角为何如此抓狂,还以为是现代文明的价值观丧尽呢,真是讽刺。
女主角是以乳头进入镜头的,然后镜头到地痞帮忙搬捕鼠器。直接有力地点出了后面的强奸戏。暗示推进了1个小时,强奸戏终于到来。
那段“丈夫野外放空枪,妻子在家被放炮”的神一般的剪辑真是太厉害了,看得我呼吸急促,颇为惊叹。导演的掌控力也实在要赞一下,按照一般剧情发展,霍夫曼得知妻子被强,奋力发疯报仇,那就沦为无聊了。导演很清楚故事的魅力,让故事转了个方向,撞到大个子后剧情的主题立即被升华到“现代文明与原始暴力”的冲突。
而这段强奸戏既惊悚又令人难忘。先是反抗屈服交织,然后互动缠绵不已,最后的轮奸又逆转观众的情绪,太牛逼了。

短评

布衣之怒,血溅三尺

4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71年的电影还是有些舞台戏剧的影子,不过达叔的演技还是得夸奖的,另外女主除了歇斯底里和尖叫加半推半就的被轮奸以外,其余的真没啥看点。这片还算中等。

8分钟前
  • 劉老湿
  • 还行

一部关于僵尸+同性恋意识觉醒的片子。男主角开始极其懦弱,备受欺凌而不敢反抗,导致妻子被人轮奸,但似乎无动于衷。直到遇到颟顸弱智的亨利,才突然找到真爱,为了保护真爱,他勇敢地和五个恶棍搏斗,将其一一歼灭,过程极像僵尸片。最后男主角抛开妻子,和亨利一起驾车驶去,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11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还行

1、公民的住宅神圣不可侵犯!2、送法下乡是英国政府一项紧迫任务!

15分钟前
  • Adiyat
  • 还行

【B+】看,一种可怕的剪辑理念正在诞生:性与暴力,作为影片的两大主题,并未寄托与单个镜头的尺度生成,而是在酣畅淋漓的剪辑下得以存在。「性意味」在人群与注视对象的镜头切换中,形成“暴露”与“凝视”的关系;而「暴力」的诞生,则是佩金帕最拿手的慢镜头插入,以运动的速率变化来加深观众对「暴力」行为的印象。两者并未只存在于单个场合中,而是在无数闪回插入中,与其他和谐的情境发生化学反应,「暴力」与「性」就这样被剪辑不断延续。最后半小时的室内保卫战,看看佩金帕是如何用快速剪辑来完成空间调度并将剪辑上的暴戾感持续到末尾的,用剪辑来实现角色的怒吼!

16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文弱如达斯汀霍夫曼,也是会爆发的。吓傻了。后半小时不用多说了,甚至有点disturbing... 前半段也不觉得闷。虽然的确是有点大男子主义没错啦,而且佩金帕怎么如此喜欢撕姑娘家的衣服。。一部电影里都能撕不止一次...

1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都在说前半大部分乏味无趣,我倒是觉得精彩至极。一直在反复渲染和强化各种矛盾:男主与小镇价值观的格格不入和文化差异,女主与小镇藕断丝连的历史遗留问题,男女主的各种纠结不清,小镇居民之间的偏见与冲突,男主内心的徘徊挣扎。正是有了强大的前戏铺垫,强奸与暴力的发生才顺理成章并愈加触目惊心

23分钟前
  • 喷子
  • 力荐

将家庭伦理剧(爱情文艺)与房子攻防战(暴力)通过教堂的几个场景(快速插入镜头,和音响运用构建的心理幻象)连接起来。英国/美国-城市/乡村-欲望/禁欲-随性/严谨造成的无法沟通的情感危机,在痞子/知识分子-犯罪/守法的对峙环境中酝酿成强奸惨剧,最终以对更大危机(杀人与被杀)的解决而解决。

25分钟前
  • xīn
  • 力荐

首先我得说,我非常不喜欢艾米,她懦弱胆小却指责丈夫懦弱胆小,她任性妄为却心安理得自认有理,善于推卸责任。但艾米却是导演镜头下最真实的一个角色,是人性真实的一面。而主角萨姆,他有自己热爱的事业、衡量事物的标准和价值观,他以一种以和为贵的处事方式与人相处,而这偏偏成为剧情发展的关键。事实上,影片所谓的三十分钟血腥并不血腥,它体现了萨姆的智慧、勇气和镇定,与惊惶失措几近疯癫的妻子形成鲜明对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体现于一个男人和多个男人的战斗,也体现于一对夫妻无声的较量中,而这也可以说是英美两种文化冲突的结

29分钟前
  • 細細陳
  • 推荐

影片一开始便处处营造着令观众极其不舒服的观感,剪辑、特写以及人物形象,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半小时,更是让观众不安、愤怒的情绪达到极致。与此同时,伴随着主角的爆发,一场暴力宣泄之后,主角与观众压抑的情绪都得到了疏解。此外,萨姆·佩金帕对于暴力和性两个方面的呈现真是太令人热血沸腾了。

3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B-】剪辑棒!看的时候就怀疑强奸戏有被未麻的部屋借鉴,一查今敏果然推荐过此片。最后半小时全片精华,暴力的受害者转为执行者。

34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真对不起,学了那么多年电影,我还是看不出这种片子牛逼在哪?看完以后,心情巨差,看了三集《武林外传》才缓过来……

38分钟前
  • 宋小卡
  • 还行

Oh no! Uncle Sam!

40分钟前
  • 辽东胖尊者
  • 很差

萨姆佩金法版电影与小说原著之间的显著不同:1、角色比小说更年轻;妻子有在此村成长的背景;工人们慢慢侵入戴维的领地。2、剧本真正天才之处是让情节元素更针对性——艾米旧情重燃;其他一些有趣的模糊(小说中保护之人明确就是娈童犯和凶手。但在电影中并没有明确交代此人过去做了什么)。3、最讽刺的改变是结尾。小说原著高潮战斗情节占据了一半篇幅。可在影片中,素以“血性山姆”闻名的佩金法将其大幅缩减,他更感兴趣的反而是戴维与艾米的两人世界如何彻底破碎。这是一部关于婚姻关系而非地盘争霸的电影。承载的情绪使电影终局的暴力既不可避免又显得更为恐怖!4、但最大的不同是:小说中没有强暴情节。而这也是影片最具争议之所在。

43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Dustin Hoffman 他的片看了那么多,直到这一部,才忍不住去查他星座。看到是八月八日狮子,眯了眯眼睛。很对。太对了。对极。

45分钟前
  • 鸳鸯
  • 力荐

太熟悉了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类型片语汇了,所以反过头看佩金帕,简直不是类型片里另开一只的那种奇葩,相反,他是那种不停挑战传统观影习惯,找人不痛快的导演,而这不就是霍夫曼这个角色扭捏之处吗?

50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萨姆·佩金帕又一部暴力美学典范之作,更厉害的是并非简单的复仇打杀,而是呈现(美国)都市文明人与(英国)乡村野蛮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妻子始终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暧昧模糊,遂引发那场争议巨大的强奸戏(面对旧情人先反抗后半推半就欲拒还迎,似乎演变成了偷情,及至另一真正恶棍登场,又剧变为强暴)。达斯汀·霍夫曼又一次人戏合一,与其说他饰演的男主懦弱,不如说是坚守平等、公义、道德等文明世界的原则底线。最后三十分钟的私宅守卫戏(触发原因也是坚守不得让外人私闯民宅与动用私刑的原则)让人心动过速,震撼无比,佩金帕的铺垫与节奏把控惊为天人!几处高速交叉剪辑堪称教科书——丈夫外出打猎与妻子在家被猎取,教堂中放大的声响/音乐与妻子脑中瞬间闪现的受辱画面。PS:牧师被刻画为拙劣无能的骗子,一如报纸复原的魔术。(9.0/10)

5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在最后三十分钟喷薄而出的暴力之前,佩金帕的镜头是不安的、微妙的、挑逗的,隐晦的,一如开场仰角对厚厚的羊毛衫也无法遮掩的凸起的乳头的特写以及随之而来如嗅到血味伺机而动的鲨鱼般的男性目光,每处铺垫都像是小刀在身上轻吻而过;影片提供了大量可供解读的角度,但我想到最多的是约翰·福特的《双虎屠龙》,佩金帕将狂野西部换成了英国乡村,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文明与野蛮:守护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往往是对等甚至更甚的野蛮,这样扭曲的共生多么令人着迷。

5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1:学者不发威你确实当他病猫;2:不能不满足虎狼之年的妻子;3.让一群男性工人常年无性生活会对社会不和谐;4:“This is where I live.This is me.I will not allow violence agaist this house.”以暴制暴,不得已而为之,那确实是他的信仰。7.9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很拖沓,不过处处受气光会忍忍忍的男猪脚最后被触及底线时爆发了一把,比某国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哪。。。

1小时前
  • 快活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