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世界本來就不能回應、滿足每個生命現實人生的需要以及想要,事實如此。在我們每天的生活里,不斷地出現、證明,從古至今,乃至未來、他方,都是這樣。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面對、接受,不是只有理智上的知與不知,感情上不一定能面對、消化,會有挫折、恐懼、不安、徬徨、哀傷、憂鬱,總稱為痛苦。即是現實的人生,絕大多數可能做不到,少數能度越的人,如何來面對那些沒辦法度過跟面對的人?
很認真地分享,但很多時候沒有用。不見得相信,或走不出,或不接受。不願意接受很可能不是不接受你的分享,是不願意接受人生的遭遇或用不上,甚至也願意用但沒辦法用得那麽好。該如何面對?
拔牙,不上麻藥,病人會怎麽樣?
給怯弱的人鼓勵,給失望的人希望,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也不能真正解決痛苦,但能緩解、減輕痛苦,有如止痛藥、彩票,因爲總是有希望,所以人們願意努力不放棄,宗教給人們的是這種希望,明知可能性很低。少數人會相信努力可以解決問題,但大多數不是。政府不提供解決方案,政府不是萬能的上帝,所以宗教開了希望之門,給生活中很多人痛苦的減輕方法。有些人的工作就是不斷撒播止痛劑,也許是迷信、理想主義、不切實際。
聖方濟是堅定於自己信念的人,非常強烈真摯。參加十字軍東征,看到生命的苦難、無奈,生起對生命的關懷,並反思自己的生命何去何從,從而走上贖世的道路。
走上堅定信念的路很不容易,要面對社會的質疑。當一個人質疑對方,是源自于對自己的不相信。一個人不接受自己,也很難接受別人。不接受現實的自己,愛上理想的自己,要求旁邊的人完美,期待自己完美,心理上的疾病,感情上的障礙。
要做好准備:這是一條孤獨的路,很多时候面對絕大多數人對你的背棄,因為要堅定地走向大多數人沒有信心做的事,會遭遇質疑、排斥、阻止,因爲他不想面對,甚至破壞,告訴你不可能,妖魔化你,不管你怎麽做都是沒价值的,他是對的,以他自己為標準。
不論選擇什麼方向的路,當作短期還是人生真正的道路?自己要想,你選擇的方向,是你的信念嗎?還是只是心情?當定下方向,要有自覺:路一定是艱難的,一定沒那麼容易。害怕?不用自責,沒有人天生不怕挫折。學習就好。
我們不用原諒對方,我們必須放過自己。
聖方濟和平禱詞
主啊,
求你使我们成为你和平的工具,
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
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播种宽恕,
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播种信任,
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播种希望,
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播种光明,
在有悲伤的地方,让我播种喜乐。
主啊,
求你给予我们那梦寐以求的,
叫我们不求安慰,但去安慰,
不求理解,但去理解,
不求被爱,但去爱。
因为,
给予就是我们的收获,
宽恕别人,我们就被宽恕,
这样的死亡,就是我们的新生。
世界上每個生命其實都生活在不同的空間、地域,不要讓不同的身份成爲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只要跟遠離、消除生命的苦難相應的人,就是同路的人。
也許周圍是暗的,只要散發光明,照到的地方不會那麽暗。
當一個人要把一個人拉進黑暗,先決條件是他站在黑暗裏;當一個人要把一個人拉進光明,先決條件是他站在光明裏。
當一個人要把一個人推向黑暗,先決條件是他得面對黑暗。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684.html
他们离开了圣母堂,他们开始了真正布道之路,他们把东西分给穷人,当站在岔路口的时候,圣弗朗西斯要求信徒们在原地转圈,直到感到头晕。大家在转了几圈之后纷纷因为头晕而倒地,只有最年长的吉瓦尼还在转圈,大家等待着他也倒在地上,终于,吉瓦尼说自己感到头晕目眩,当他最后倒在地上的时候,圣弗朗西斯才对大家说:“你们倒地朝向的那条路就是你们前往那里传道的那条路,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有人从右侧石碑那里转道过去,有人从左侧的小路过去,有人则趟过了河水朝那条大路过去,而圣弗朗西斯则转身走向刚来的那条路。
走上布道之路,是用原地转圈这种充满游戏意义的方式决定的,无论是转晕而倒地时刻,还是倒地时头指向的方向,其实都是随机的,偶然性并不是消解了布道的庄重性,而是在偶然、随机意义上,使得布道变成一种不需要选择的选择,或者每一个方向都需要有人布道,每一个城市都需要信仰的恩泽,就像最后倒地的吉瓦尼,他的头朝向树林,他说:“我朝向的是麻雀在树上跳跃的那条路。”选择麻雀的方向也是上帝的旨意,在鸟语花香中,似乎一切的圣灵都可以变成兄弟。
这或者就是圣弗朗西斯身上具有的一种品质,“圣弗朗西斯之花”的意义就是让爱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在动物、植物和人的平等关系中映照出信仰的力量,在其中的一个小段中,在树林中向上帝祷告的弗朗西斯就听到了鸟鸣的声音,而那些鸟似乎也没有把他看成是有可能给自己造成威胁的人,于是它们鸣叫着爬上了他的肩头,而弗朗西斯也把鸟捉进自己的手里,然后对着它说话:“请给我一些安宁……”他把鸟叫做鸟兄弟,后来的吉那普罗也把猪叫做猪兄弟,似乎都在圣弗朗西斯之花的唯美故事里展开了信仰的力量。而关于弗朗西斯的一则故事是说,当圣弗朗西斯和同伴在旅途中看到树上有很多的鸟,于是他便说:“你们等我,我要去对我的鸟兄弟传教。”那些鸟似乎都没有飞离,圣弗朗西斯于是和他们说:“我的鸟兄弟,你们受助于天主太多了,所以你们一定要随时随地感谢上主。为了他给你们自由在天空飞翔,为了他给你们衣裳……你们不用耕种不用收割上主就喂了你们,给你们河流和泉水止渴,给你们山谷遮荫,给你们高树筑巢。你们虽不知道如何缝纫或编织,上主就帮你和你后代制好了衣服。因为主如此爱你们,他对你们满是恩惠,因此,永远要赞美天主。”
一种传说,被记录在圣弗朗西斯的传闻和民间故事里,而罗西里尼的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些传说故事演绎的,实际上,罗西里尼并不只是用影像的方式展现一个宗教人物,并不只是用电影记录一段宗教传闻,在好听的圣咏中,在鸟类清脆的鸣叫中,在大自然的风光里,在故事的趣味中,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或者只是一个外壳,透过这些故事,罗西里尼要挖掘的是圣弗朗西斯身上的那种精神和品质,而这种精神和品质就像电影里非职业演员的演绎一样,是自然的,是现实的,它的意义也指向了新现实主义所关注的现实:如何寻找信仰,如何得到同情,如何做出牺牲,如何获得幸福,又如何感召一些迷失的灵魂。
弗朗西斯是宗教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1182年出生于西西里的弗朗西斯,原本是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但是在虚度了25年光阴之后,突然被基督所感召,于是他放弃财产,苦修传道,帮助穷人,1226年去世,在第二年被教皇封为圣徒,1939年又被封为意大利的主保圣人。作为天主教方济各会和方济女修会的创始人,弗朗西斯是动物、商人、天主教教会运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恩格斯说:“如果每个人都和方济各一样,世界就不需要革命了。”而一向对基督教贬损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上也认为弗朗西斯是“历史上最可爱的人物之一”,他有着“乐天的态度,博爱的精神,诗人的才华”。
关于弗朗西斯如何从富裕的世俗生活中悟道而被感召,如何放弃财产苦修传道,罗西里尼在电影里并没有进行交代,在电影开始的一幕,弗朗西斯已经和信徒们一起去往罗马,在某种意义上他已经是圣弗朗西斯了,在大雨滂沱的路上,当有人问他上帝为什么选中了你,弗朗西斯的回答似乎在阐述自己被感召的原因,“因为上帝在世界上没有找到更为谦逊的生物,因为他在有罪的人当中没有发现比我更微不足道的人。”被上帝选中,是因为自己是谦逊的,而且是最谦逊的,“谦逊”是弗朗西斯成为圣弗朗西斯的一个关键词,什么是谦逊?不是放弃了财产一无所有是谦逊,不是抛弃了富裕的生活苦修传道是一种谦逊,谦逊是因为谦卑,是因为低到尘埃里了,只有低到尘埃里才会有向上的仰望,才会有仰望上帝时的信仰,而谦逊的另一个意义是承认自己有罪,只有有罪才不会傲慢,才会低下头,也只有有罪才会为这个世界,为所有人做出牺牲。
在大雨之中,大家没有躲雨的地方,身上被淋湿了,又感觉到寒冷,当他们看到路边有一个茅屋时,便走了进去,那里躺着一个老人,还有一头驴,当弗朗西斯和同伴进去之后,驴被牵到了外面,而这一幕之所以发生其实是因为他们还不谦逊,还有着作为人的高贵,是那个对他们发怒的驴主人让他们审视了自己的行为,主人拿起了棍子把他们赶了出去,然后把自己的驴牵了进来,然后关上了门,让弗朗西斯和同伴们继续遭受大雨的侵袭。而此时,弗朗西斯非但没有向主人争辩,而且在离开之后也不再重新寻找避雨之处。这里便有了关于谦逊的两种含义,第一,那间茅屋本来有躲雨的人和驴子,大家的到来必然会打破这个结构,所以弗朗西斯在走出去之后对大家说:“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帮助了别人。”这是因为自我牺牲而得到了谦逊的快乐,而当他们坐在雨中的时候,弗朗西斯又开始忏悔:“愿上帝原谅我利用了你的顺从。”然后让大家惩罚“自己的傲慢”,于是他躺在泥水里接受惩罚——从坐着到躺下,是身体谦卑的表现,而放下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傲慢,更是在精神上要让自己感觉到有罪,而在这个时候,同伴们将他扶起,对他说:“我们明白了,服从你就是服从上帝。”
在谦卑中更能接近上帝,无论是自我牺牲也好,还是因为有罪而被惩罚也罢,弗朗西斯就是向大家传递了一种教诲:谦卑、同情、信仰和牺牲。同样表现这个教诲的故事发生在弗朗西斯和利昂出去传道的时候,他们先是在路上看到了一个试图偷金子的小偷被骑马的人杀死,弗朗西斯看见人死去,质问骑马者:“为什么因为金子而杀死一个人?”金子比生命更重要?骑在马上的人是一种傲慢,是一种暴力,而死去的人脸金子的价值都没有,于是弗朗西斯开始哭泣,因为他看不到同情,看不到牺牲,看不到信仰,当然更看不到谦卑。弗朗西斯还有一次哭泣是在夜晚祷告的时候,看见一个孤独的麻风病人,他先是听到了麻风病人走路时发出的声音,然后躲在草丛中观望,黑夜里,麻风病人的脸是丑陋的,于是弗朗西斯跟随着他,慢慢靠近了他,但是又犹豫了一下,接着他鼓起勇气再次赶上他,当他伸出手的时候,麻风病人却拒绝了他,他再次鼓起勇气,这一次他抱住了麻风病人,而麻风病人也抱住了他,最后,病人依然走着自己的路,在黑暗中独自前行,或许对于他来说,这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旅程。
弗朗西斯陪他走了一段路,拥抱了他,给了他安慰,他已经尽到了一个传道者的义务,但是当麻风病人走远之后,他却掩面而泣,然后倒在地上,大声喊道:“我的上帝啊!”喊出“上帝”是不是一种无助?哭泣是不是一种悲伤?无助和悲伤或者正是对自己有罪的一种表达,因为弗朗西斯在整个过程中还有犹豫还有害怕,最后鼓起勇气不是战胜了自己的不安,而是强化了自己作为一个健康人的傲慢,所以那个时候他感觉自己离谦卑的教诲还很远,离牺牲的精神还有距离,所以内心是痛苦而不是快乐,是悲伤而不是幸福。而在和利昂去传道看见了被杀死的小偷之后,他却重新找到了对于幸福的定义,他对利昂说,能够使盲人重见光明不是幸福,能够使瘸子重新站起来不是幸福,能够驱逐所有的恶魔也不是幸福,能够遇见未来、洞悉自然的秘密,也不是幸福。而利昂便问他,“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弗朗西斯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和利昂一起走到了一座房子前,然后敲响了门,里面的主人对于他们的打扰很是生气,开门骂他们是小偷,而且用棍棒把他们赶走,弗朗西斯和利昂在门前呼喊着,是让主人能够效忠于耶稣,而主人的拒绝甚至暴力,当然和信仰有着遥远的距离,但是在被驱逐之后,弗朗西斯对利昂说:“哦,利昂兄弟,上帝的小羊羔,我们为了我们可敬的上帝,忍受了所有的这一切,这才是真正完美的幸福。因为耶稣基督赐予他仆人最重要的礼物,就是战胜我们自己,忍受所有的邪恶和苦难,这就是完美的幸福。”
这一种幸福观便是谦卑的、自我牺牲的、作为罪人应该忍受的精神,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拥有幸福。看起来,这种幸福观纯粹为了追求自我的感受,那个主人是暴力实施者,也不会信仰上帝,作为传道者似乎应该用行动感化他,而他们却无动于衷,只是忍受着辱骂和殴打,这样的幸福观是不是反而变成了一种纵容?其实弗朗西斯获得幸福的自我感受,一个最大的原则是谦卑,因为谦卑而感到自己有罪,因为谦卑所以能够牺牲,也因为谦卑他们自信能够使他人获得信仰。对圣弗朗西斯的这些信仰,罗西里尼其实更直观、更具体地通过两个同伴来诠释和演绎的,一个是吉瓦尼,一个是吉那普罗。吉瓦尼是当地的农民,是个愚笨的人,那天他牵着一头牛过来,告诉弗朗西斯自己要加入他们,于是他把牛送给了他们,于是他离开了自己的亲人,牛是一种财产,亲人是一种爱,当他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想要传道,“我想成为像弗朗西斯一样的人。”的确这一条路正是弗朗西斯以前所走过的路,而弗朗西斯也接受了他,尽管愚笨,尽管一举一动只是模仿弗朗西斯,甚至会在吉那普罗煮食物的时候讲用于烧火的木柴扔到食物桶里,但是吉瓦尼身上却也体现着谦卑,体现着牺牲精神。
而吉那普罗的经历不妨看做是对于谦卑的做生动演绎,他跟随着弗朗西斯,和弗朗西斯所讲的那样把自己的衣服都送给了穷人,最后自己光着身体回来了,弗朗西斯给了他衣衫,对他说,以后没有我的命令不能将衣衫送给别人,这是自私?其实不管谦卑也好,还是自我牺牲也罢,那种让自己一无所有的举动并非是一种信仰,它是表象的,甚至反其道而让自己失去了传道最基本的意义;接着,一个本来绝食的兄弟想要吃猪蹄,于是吉那普罗去找猪蹄,在树林里看见了一群猪,他叫他们“猪兄弟”,然后把其中一只猪的猪蹄割了下来,但是主的主人过来找他,骂他是小偷,而吉那普罗却说自己做了善事,猪兄弟也一定会开心的。但是弗朗西斯还是让他去向猪主人道歉,最后猪主人背着那只被割了猪蹄而死去的猪,扔在他们圣母堂的旁边。吉那普罗把猪叫做猪兄弟,而且还割了一只猪蹄,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善举,但是善举却牺牲了别人,这无疑是违背了弗朗西斯所说的牺牲的本意。
吉那普罗在经历中成长,他准备了两周的食物而得到了弗朗西斯的肯定,于是让他单独去传道,而这也是吉那普罗从说到做的转变。他在树林中遇到了残暴的尼古拉率领的军队,大家发现了这个矮小的闯入者,于是开始嘲讽、嬉戏他,吉那普罗一直没有反抗,没有逃离,后来尼古拉以为他是来刺杀他的杀手,于是命名处以极刑,但是在随军牧师听说他和弗朗西斯一起,于是告诉尼古拉他是一个无辜的人,尼古拉脱下沉重的盔甲,单独审问吉那普罗:一个是高大的暴力分子,一个是矮小的传道者,一个是充满了凶相,一个始终带着微笑——无论尼古拉将他摔向地面,还是单手举起来,无论是怒目相向,还是揪他头发,吉那普罗始终带着微笑,始终不反抗和逃离,“我是一个罪人”成为他对于自己的唯一注解,于是,最后尼古拉选择了撤兵。
承认自己是罪人,在别人的嘲讽和欺负中,在别人的谩骂和殴打中,都以有罪者的姿态成为牺牲者,也正是这种有罪和牺牲才使得再强大的力量,再残暴的手段,都对他束手无策,所以吉那普罗的谦卑正是实现了弗朗西斯所说的幸福观:在一种谦卑中获得信仰的力量。从说到做,吉那普罗慢慢成长起来,也渐渐得到了弗朗西斯的真谛,最终走上了独立传道的道路。谦卑、同情、信仰和牺牲,使弗朗西斯成为圣弗朗西斯,“乐天的态度、博爱的精神、诗人的才华”,使得革命都变成了笑话,罗西里尼也许正是从弗朗西斯传道的故事中探寻人真正的信仰,从谦逊的教诲中避免暴力和革命,一种宗教观变成新现实主义,意大利的未来也许也是最后在转晕之后选择“麻雀在树上跳跃的那条路”,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因为这是普遍的信仰,因为这为了感召迷失的灵魂。
以前看过一本书叫《沙漠教父言行录》,里面的教父都带着徒弟,他们自己搓麻绳,或者编竹筐,换了钱买面包,然后去自己烤来吃,每天要读经祷告,也会定时跟其他教父有交往,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以前一直以为沙漠教父是一个人隐居在沙漠里,后来才明白原来还是有伴的,所以修行不是离群索居,倒是要与人共同生活,而又不向往金钱权力享受的获取,而是与神的相交,精神的满足。能把自己在书中理解的教父生活被电影视觉化,心里特别欣慰。
弗朗西斯教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倒是他肯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却而能获得人的敬重,有的时候,真是觉得修行的人,有点太轴了,虽然很纯洁的思想,但是却显出一种愚,比如那个小修士,两次把自己圣袍施舍给别人,自己光着身子,还有为了弟兄的身体健康去取了一只猪的脚,那农夫找了来,修行的目的倒底要达到什么目的,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真是难为人这样去效法。但是影片也没有评价这对错,并没有给明确的答案,只是呈现了这种修行状态。
小修士教化了野蛮人的首领,不论那个首领如何待他,而他的表情始终平安温和,眼神温柔相待,那种内心力量之大,以至让首领退了兵。
感谢神。
—您知道怎么祈祷吗?—是啊,“圣母玛利亚”。
我费参与编剧,清明朴素的章节体意大利陈仲子苦修史。夜戏,麻风病人木然行远,弗朗西斯掩面于花野之中,镜格升天。尾戏,众僧各得其所,渐行渐远,镜格再度升天。 (你想对火兄弟做什么?猪兄弟... 花兄弟... 暴君兄弟...) #真正的幸福,在为主受苦
阿西西的方济各。意大利电影的黄金时代正适合拍这种片。
短故事集,影片有着明确的对天主教权持认同的态度。何止是有教诲性质,这完全就是自我和人类相互的对精神与道德的追求原则。
弗朗西斯,為什麼上帝選中了你? 因為我是謙卑之中最微不足道的那個。弗朗西斯,什麼是至高的幸福? 經受你現在的所有苦難和失敗便是最高的幸福。
平静地展示有时会比批判来得更加深入,虽然这并不是一部致力于批判宗教的作品
对我来说就是宗教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有如避雨到一所小教堂,在惊奇中发现了那里的中世纪壁画。业余演员制造出非常humorous的效果,很多时候让人想起《炼狱篇》里的灵魂跑来跑去,互相亲吻,被比作绵羊和鸽子
7.2 虔诚信徒的面孔纯洁无辜、人畜无害,甚至常有白痴智障的神色,罗西里尼对宗教的态度让人困惑,印象里他是个共产主义无神论者(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也常调侃(现在看来更像是调戏)宗教,本片中有类似教士追着“猪兄弟”捐蹄子等让人忍俊不禁的片段,然而怎么他又拍出了夜中遇麻风病人这样无言而动人的虔诚片段呢?
D9 HM-671
他用卑微的生命显明基督之爱的芬芳气息,但当方济为麻风病人而哭泣的时候,那种凡人在现实与信仰之间的艰难难以言书。
罗西里尼导演,费里尼编剧,影片根据意大利阿西斯镇上一个圣芳济修道院的壁画改编,它以11个片断表现了弗朗西斯传道的故事,传达了谦逊、善良、同情、信心和牺牲等圣徒的思想。通过片段式的故事来表现显得比较有趣味性,这些段落反映了宗教和现实的关系,也充分说明了生命超越卑微和私利的艰难。
用新现实主义格式拍出的宗教片:极其简朴的布景、严酷的自然景色、大量非专业演员……这队圣徒们的确是可爱得让人怜惜(特别是那个负责做饭的小随从),不过这种过于久远的故事还是很难能引起我这个彻底的现代人的共鸣。(评论说《 一九五一年的欧洲》里的褒曼就是延续了这部里的方济各的精神,我觉得,呃,还是差挺多的好吧……可能对罗西里尼来说是同一种思考的延续,但毕竟,从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中间隔了不知道多少波惨剧多少种主义啊……)
当看到弗朗西斯向barbarian布道的最后跪倒在地上的嚎哭,我的心也碎了,和他瞬间有着强烈的resonance,那是福音,那是心怀信仰的人才能感受到的恸哭。 不愧是基督教是国教的罗马,拍得很有感觉。顺便吐槽一下传教士的发型。第636人看过。
人应该怎么存在于这片土地上,这是所有宗教在关注的问题,圣弗朗西斯是如此圣洁又坚韧的走在泥泞道路上,精神抵不过现实,但是却可以超越其上。
Copie en mauvais état/« Le "drame" ne réside plus dans une "action" qu'on pourrait détacher des événements comme un squelette, il est immanent à l'événement lui-même, contenu à chaque instant en chacun de ces incidents, indissociable du tissu de la vie. Cette définition générale du néoréalisme s'applique à n'importe quel épisode des Fioretti. » (André Bazin)着实忘记上次看为何时 亦无踪迹可寻...
The best preach is not to talk but to give an example.
真的有被这些僧侣纯粹的虔诚的宗教信仰感动,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力量。
罗西里尼,虽然你总是一切从简,但是你从来没有如此纯粹,热烈,粗粝和质朴过,以至于我分不清那些微笑的圣人到底是聪慧还是愚昧。你把他们的衣服,房子和食物拍的让人不忍卒睹,却又将这肮脏和粗糙放在油画一般的乡村美景前。据说信仰是很难很难的,在我尚未获得信仰的能力之前,暂对一切保持敬畏。
9.0/10。①以11个章回体片段讲述了谦逊而虔诚的弗朗西斯传道的故事。②通过非职演和简朴的剪辑/场面调度营造了谦逊、真诚与淳朴感,但同时又通过唯美的高水平黑白摄影(光影/构图)和庄重的章回体结构营造了神圣感与诗意。虽然前后两者融合地挺好了,但终究不够圆融。
虔诚的信徒。心门关闭,不让魔鬼进来。想要猪蹄,就砍了猪蹄,不再多求,而农夫把整只猪都给了他们。夜晚拥抱一个路过的麻风病人,为其感到痛苦。对视暴君,使其驯服。完全的幸福不是掌握科学一切,不是让所有人都信奉基督,而是能够接受不幸和异教徒的冷落。如此清幽简单黑白的电影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