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说说两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喜剧
昨天看了刘别谦的"To Be or Not To Be",发现与《城堡之恋》有许多的共同之处。
首先,两部电影都是拿二战说事儿。刘别谦的电影摄制于1942年,正是二战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个时候敢拿德国法西斯开玩笑也只有在美国拍电影的人干得出来,而导演本人据说还是德国人来着。不过拿波兰抵抗运动开玩笑着实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而《城堡之恋》已经是1966年的片子,过了二十年法国人拿法国反法西斯运动说事儿,表现的是法国人特有的幽默感,而更加著名的《虎口脱险》也是同一年冬天上映的。
其次,两个故事的关键都是一个美貌而不安份的女主角和一个爱吃醋的丈夫。《生存还是毁灭》的整个故事和片名一样都建构在女主角为了背着丈夫幽会而捎给情人的暗号"to be or not to be"这一句台词上,因为这句台词,才有了教授的传话,有了中尉对教授的怀疑,才有了波兰剧团为阻止特务教授而上演的一出大戏。女主角迷倒了空军中尉、特务教授和集中营头子以及被误会地迷倒了“元首”的一连串故事,以及男主人公因为吃醋而在特务教授面前露出马脚无疑是推动整个情节向最终结局发展和不断制造笑料的关键。而在《城堡之恋》里,女主角的丈夫为了不让她出去花哨一直拒绝带她去巴黎,于是她遇见了来侦查的空军飞行员(又是空军),后来又迷倒了住在她家的纳粹头头,并且直接导致软弱的丈夫最终反而成为了大英雄。而电影中最逗乐的一个镜头就是丈夫寻找飞行员未果,回到家看到飞行员和德国军官在陪妻子荡秋千的情景,自行车骤然脱手,脸上五味杂陈。
另外,这两部喜剧都并非那种咯吱人乐的低级笑剧,它们的笑点都充满了机智和余味,属于那种看的时候乐得开心,看完之后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忍俊不禁的。
刘别谦真的很灵,用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机智恢谐的台词来逗乐观众。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角的嫉妒和自负。即使在面对特务教授和集中营头子的这种紧急关头,还总不忘自我吹捧宣传,说什么“你知道她的丈夫就是最伟大的演员约瑟夫·图拉么”,得到一句“没听过”已经算是好的了,最惨的是从集中营头子里得到一句“我看过一次他的演出。他对莎士比亚做的就是我们现在对波兰做的”……
而《城堡之恋》DVD附赠的采访里导演和女主角德纳芙都说道,这部喜剧的喜感主要来自于节奏的营造,包括说台词的速度要加快,人物行动的速度也要加快。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睿智地处理喜剧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法式喜剧营造喜剧感的方法。记得看电影杂志的时候,《巴黎拜金女》的男主角现在自己也导喜剧,他说法式喜剧与美式喜剧的区别就在于,法式喜剧的关键在于一种节奏的推进,一种对节奏感的把握。所以,《城堡之恋》的笑点并不像《生存还是毁灭》那么密集和明显,却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轻喜剧的气氛。上文提到的那个荡秋千的场景如果单拿出来并不显出好笑,但是放在整部电影的氛围里,加上演员的表情到位,就变得十分恢谐了。
最后,这两部喜剧切入二战的角度都很别出心裁。刘别谦的故事从一个剧团切入,这部法式喜剧的反法西斯主角则是一对生活在法国乡村城堡里的夫妻。用喜剧的调调,从战争中的小人物小场面入手讲大战争的故事,可以说是戏说历史,也可以说是举重若轻。
法国人的幽默风格
要是一直按照喜剧拍下去,会更好看一些。
幽默讽刺的战争题材喜剧,少女芙可爱的不要不要的,演起任性傲娇万人迷来说是非常拿手了。
跟刘别谦一脉相承的战争调侃,双方都太二了又假又可爱,喜剧桥段写得非常漂亮,德纳芙年轻时候真的全是美而蠢的角色...
#Rappeneau回顾影展 抵抗运动+爱情故事。日常与战争赋予人双重身份,喜剧感主要通过稍带夸张的身体动作表现。流动的镜头呼应叙事的动力。年轻时的德纳芙太美了。
虽然故事框架比较老旧,但电影看起也算轻松,剧情简单明了,但又不缺一波三折的情节,节奏明快干脆,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的就把故事给讲完了。但比较可惜的是,片中的一些法式幽默因为文化和时代的隔阂,我没有完全get到,只在一些比较直白的桥段,让我笑了一下。of course,再次被德纳芙征服。三星半。
虎口脱险式的喜剧,节奏的把控上很出彩,德纳芙很美。
二戰背景下嘅法國喜劇,甜美好笑又引人入勝。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嘅一座法國郊外嘅城堡裏,城堡裡嘅人物千奇百趣。一個渴望激情、渴望巴黎嘅妻子Marie,一個困住妻子在城堡嘅窩囊丈夫Jérôme和迷戀鋼琴嘅老母親。德國人佔領咗城堡後,系城堡嘅院子裏駐營,而法國抵抗組織亦成功潛入城堡中,系德軍嘅眼皮底下活動策劃反擊。Marie原本指望反抗軍戰士帶佢去佢夢寐以求嘅巴黎。誰知戰爭激發出追求安穩丈夫鮮為人知英勇嘅一面,重新俘虜回妻子的心,讓Marie做出了佢正確嘅選擇。早期淘氣、任性又美麗動人嘅Deneuve誰能不愛,套戲大部分篇幅都系圍繞著迷戀上了Deneuve嘅三個男人而展開,儘管通過沉悶嘅黑白色調呈現,但絲毫無影響到電影帶嚟嘅喜感和精彩。一部完全不比《To Be or Not to Be》差嘅冷門佳作喜劇。
反法西斯喜剧片,诺曼底登陆的前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敢情法国兵美国兵是这样战胜德国的啊,幽默感十足,剧本在细节上也是十足考究,比如掉落的天花板也能立功2333;大型德纳芙粉丝片,从片头开始就是vogue杂志范儿的,无论是睡眼惺忪还是苹果园吊床上读书还是随手后扔一个碗,每张都想截图当头像 @上师大文苑楼 #电影学堂让-保罗·拉佩诺展#是DCP啊且是日后大银幕难再见的片盆友们不要错过【吆喝中
片头那里德纳芙的眼睛特写竟像水墨画一般安静又灵动~ 德国人英国人到了法国都变得这么迷糊可爱么?
@arte Deneuve美炸Noiret萌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剧情简直完美~
6.5 / 阿佳妮拍完《着魔》后的第一年拍了拉佩诺导演的《如火如荼》,lpz拍完《冷血惊魂》后的第一年拍了拉佩诺导演的《城堡之恋》,同样的闹剧式喜剧风格一眼看出…
Catherine Deneuve年轻的时候可真漂亮啊。
cine classic, 2009/9/2
“节奏大师”将战争喜剧的节奏把控得非常到位,演员的表情多样而生动。法式幽默一如既往的调侃德国人的呆板木讷。
可惜是黑白的 超级有意思 原来这么老的法国片子这么有意思
法式喜剧片。但Deneuve不负责任何喜剧元素,只需要做好花瓶这个本职工作即可。
黑白/牛棚压制组003号中字
三星半。并非标准意义上的喜剧,其中的喜剧场景都值得称道,演员们都表现精彩。只是有关战争的严肃部分稍显老套。算是一部比较商业的作品,看起来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