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什么非得这么剪?
剧情事件被截成三段,姑且以甲乙丙命名:
事件甲:比尔喜欢尾行,并盯上柯布,柯布对比尔表示出兴趣,并带比尔入室行窃,进行爱的地下教育;
事件乙:比尔爱上行窃宅邸的女主人,尾行,并与之建立关系;
事件丙:女主人告诉比尔,她被一秃头男以艳照勒索,比尔允诺以新学会的手艺为其夺回艳照,并且从保险箱里带出一身的钱,同时用榔头敲伤保安。
除此之外,还有事件丁,即柯布因行窃误入谋杀现场,被疑为凶手,必须找一个作案手法相似的人定罪,故而与女主人串通,引比尔入瓮。
以上是电影故意打乱然穿插的主要叙事线,也就是比尔所知道的全部,由比尔与笔录警察的问答带出,这段问答可以称为事件戊。然而在比尔所知之外,还有最终的事件己:柯布为整个事件群的设局人,为秃头男雇佣,目的是谋杀女主人。它制造了最后一分钟的翻转。比尔仍然是个替罪羊,柯布成功地抹去自身在事件群中的存在。
那么可以设想的几种叙事方法:
叙事子、从一开始就抖出最后一分钟的翻转,让观众观看比尔不断入瓮;
叙事丑、从事件甲开始,按顺序讲,最后给出颠覆性的答案;
叙事寅、打乱整个叙事线,截开重行组装。
现在,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选择叙事寅?
交叉剪辑的三个事件,是这样相互衔接的:在事件甲的后半段,我们知道是为什么会有事件乙,在事件乙的后半段,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会有事件丙。对整个故事结构来说,叙事结构与之相龃龉,故事在整体上向自我翻转的方向进行,而叙事则却是在自身的内部循环(或就常识来说,比尔似乎不会对笔录警察做如此跳跃的自白),这就好像方形的盒子装上圆形的东西:在事件甲乙丙丁戊己的排列组合中,寅并非最佳叙事。至少,甲乙丙的交叉剪辑并不是必要的,只是徒增观影障碍(或者趣味)以及给电影署名,是要告诉你,它是作者是导演寅。这是有意思的观影方式,但以这部电影自身来说,至少它也不比《失忆》更严丝合缝。
另外,还可以想到一个显然过度阐释的解法,三个事件线可以解析成三个身分:
事件甲:作为尾行者和窃贼实习生的比尔(特征:长发,长夹克);
事件乙:作为小三的比尔(特征:短发,西装);
事件丙:作为窃贼毕业生和伤人者的比尔(特征:西装、衬衣,衣衫不整)。
由此出发,理解为叙事的交叉是比尔脑中的结构,即他对自己的三种身份认同的紧张关系……但这挺幼稚的。
2 ) 《追随》:从处女作看诺兰
电影史上有太多牛逼的处女作了,从《美国丽人》、《肖申克的救赎》、《落水狗》、《性、谎言、录像带》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红高粱》、《买凶拍人》,似乎每一个导演在掌镜之前都是卯足了劲,恨不得把肚子里的货一股脑地到出来。诺兰的处女作《追随》名气虽然不及上述影片,可细究起来也是一个传奇。它的全部成本只有区区6000美金,诺兰一人担纲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多个角色。如此有限的条件挡不住诺兰无限的才华,在小小的电脑屏幕上看完此片后,它带给我的震撼几乎不输给3D-Imax的阿凡达。
有人说,一个导演的处女作就是他的代表作。诺兰一开始就把他标志性的非线性叙述展露无遗。从来没有一个导演敢像他那样把一部电影剪得如此凌乱,可他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复杂而复杂。他每一次打乱故事的时间顺序都是为了使电影更加完美,而每一次的效果又不尽相同。在《致命魔术》里,他用布满全片的插叙和倒叙,制造出层层叠叠的悬念与反转。在《记忆碎片》里,他用极端的倒叙把令人震惊的谜底留到最后,同时让观众们和男主角一起体验失忆的痛苦。而在这部《追随》中,情况又不一样了。
《追随》的大致叙述方式是:把一个顺序发生的故事截成几个段落,然后平行叙述这几个段落。例如:故事原本的顺序是,前一个段落主要讲述男主角和柯布,后一个段落主要讲述男主角和金发女郎,结果在电影里,柯布的场景和金发女郎的场景交替出现。在《追随》中,非线性叙述不只是为了制造更大的悬念。事实上,如果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结尾带来的冲击力并不会减少太多,诺兰打乱顺序只是多抖了一个包袱而已。更重要的是,诺兰的非线性叙述完美地弥补了影片结构的先天不足。这部电影的成本只有6000美金,诺兰是能省则省,所以这部影片“节省”得可怜。片长不到70分钟,主要角色只有3个,其余都是没什么台词的龙套角色。如果仔细分析这部电影,我们还会发现,每一个场景都是故事发展的主干线索,每场戏之间都有大段的留白,人物角色分布不均,故事的时间跨度也比较大。平铺直叙下来,剧情恐怕会显得单薄而且脱节。诺兰把故事场景交错平行排列后,无形中加大了故事的横向厚度,几个段落的互相填补又巧妙地消除了大量留白造成的脱节感。总而言之,诺兰用最节省的材料制造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故事,而不像某些好莱坞大导,只能用细枝末节撑起一个简单的故事。在拥有了足够大的创作空间后,诺兰依然能用传统的顺叙,打造出波澜起伏、千回百转的《黑暗骑士》,足以让同行们刮目相看。
喜欢诺兰的人,总能在他的影片中找到逻辑的快感。不用说《记忆碎片》里那寻遍蛛丝马迹才能理解的结局,不用说《致命魔术》里密密麻麻的伏笔、暗示与双关,更不用说《黑暗骑士》里榨不干的趣味细节,但是《追随》里柯布的精妙台词就足以让我们暗爽。
柯布带主人公熟悉业务,一边进行逻辑推理,一边大谈心理和哲理:“这些盒子里的东西,就像青春期少年的日记,被精心藏匿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但在潜意识里,藏的人也想让别人看到这些东西。我就是这样做,参观他们的展览,做他们忠实的知音。”我们这些喜欢问为什么的小朋友好的就是这口。
柯布劝主人公改头换面:“虽然你行的是鸡鸣狗盗之事,但也不用摆出一副鸡鸣狗盗之相。”典型的诺兰式幽默,即使是调节一下气氛,诺兰也不会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角色们总是维持着一种绅士的姿态,偶尔挤出几句闷骚的从句。可以看得出,诺兰是个严肃的人,对待电影是如此,对待人生,对待世界,也是如此。
扯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些跟电影艺术没有一毛钱关系。是的,我也觉得诺兰的某些惊人天赋确实是非艺术性的。所以要当一名合格的文艺青年,最好多谈谈昆汀,而不是诺兰。也正是这个原因,诺兰要获得一座小金人恐怕比较困难,至于欧洲电影节什么的就更不用谈了。在这一点上,诺兰和他的前辈希区柯克倒是非常相似。
并不是所有人听了莫扎特都会觉得莫扎特有多牛逼,也有人学了牛顿公式不知道牛顿牛逼在哪。总之,谁也别不服谁。
3 ) 追随:极具野心的处女作
(写于2010-04-17)
一个无所事事仅靠社会救济过活的作家比尔,为了寻找写作灵感整天漫无目的的跟踪别人,无意间比尔跟上了一个名叫柯布的神秘男子,随后发现他是一个靠入室偷窃为生的小偷,在柯布的劝说下比尔开始与他一切偷窃,不料在偷窃的过程中比尔迷恋上了屋主,不惜为她赴汤蹈火,最后却引火上身,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替死鬼,而这一切的背后黑手就是化身为小偷的柯布。诺兰的电影总给人一种很过瘾的感觉,这种瘾就在于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慢慢地抽丝剥茧后的意想不到,以及恍然大悟后的感叹,给人一种像坐过山车般的刺激感。
比尔起初只是一个怀揣着梦想的普通公民,为了成为一名作家开始有些神经质的跟踪别人寻找灵感,不料却成了别人的替罪羔羊。有时候梦想与现实就像两个背道而驰的独立个体,面对现实时梦想就是个被完全理想化的奢侈品,以至于当现实的无限诱惑向比尔抛出橄榄枝时他会义无反顾的沉迷其中,最后却像个傻瓜一样摔了个粉身碎骨。从一个坚持自身梦想的守法公民,到一个任人摆布被人玩弄于鼓掌中的玩偶。是偷窃的乐趣?是美色引诱?是金钱诱惑?还是梦想与现实间难以跨越的距离造就了他富有悲剧性的人生结局呢?
从一个看似拥有自身一套偷窃理念的行窃者,到一个用谎言欺骗情人博得信赖的阴谋家,用诡计引诱比尔入局进入圈套的犯罪天才,再到一个害人到窃喜杀人到不眨眼的冷血罪犯,柯布可以说是本片最具戏剧性的角色,也是本片的主轴,带动剧情的发展,他就像一个拥有无限邪恶力量的魔鬼,不会吹灰之力就将蒙在鼓里的“蝙蝠侠”耍成了一个不堪一击马戏团小丑。然而从他的身上也让人见识到了被金钱与利益吞噬心智后人性的丑陋面。导演把最后一个镜头留给了消失在人群中的柯布,随之又再次为影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部电影堪称一绝的是在剧情的叙事结构上,与诺兰的后作《记忆碎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剧情如同一面镜子般打得粉碎后,经过精细而巧妙的拼接,改头换面成一部别具一格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会一头雾水,不过慢慢地就会发现其中的设定其实非常的精辟,一正一倒巧妙的衔接,使得只有短短不到七十分钟的电影显得异常的漫长,但节奏却又显得异常的紧凑,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绝不逊色于带着3D眼镜看电影时的震慑力。这种设置不但打破了以往常规呆板的叙事结构,还给人带来了奇特的观影效果,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单从这部处女作的叙事结构就能看到诺兰对电影的极大野心,但这份野心不但没有让他走弯路,反而让他一影成名,并成为他日后雄霸影坛的强大动力。
4 ) 追随
在很长时间里,我都是一个人生活。这种生活变得越来越孤单,并且乏味。一整天无事可做,就那么呆着。从那时起,我开始尾随别人”,影片开头,我们的主人公比尔,一个“具有落魄艺术家气质”的孤独年轻人对着一名警察这样自述。实际上,除了最后几分钟,该片的几乎所有情节都在这种自述框架内被讲述。观众最基本的观影快感即来自听他人讲诉私人生活史的过程。 随着叙述的深入,一个年轻人孤单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他没有工作,一个人住在污秽的单身公寓里,读柏拉图,想成为一名作家却连承认这一梦想的勇气都没有,对梦露这样的金发美女有着性幻想(他床头张贴着梦露的海报),没有朋友,是“一条缺乏社交的可怜虫”。孤独超过了一定限度就容易发生心理变态行为,我们的主人公开始尾随陌生人,偷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陶醉于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之中。事实上,在情节还没展开的最初几分钟里,我已把这个年轻人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那种人物;后来,当他的偷盗教练出现时,我又很容易地把它和布列松的《扒手》联系起来——这两部电影都包含一个孤独的年轻人在非功利的动机下犯罪的母题,而且他们都有一个指导他们犯罪的教练;如果说《尾随》中的年轻人缺乏《罪与罚》和《扒手》中主角们犯罪的哲学动机,他倒是很接近于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在极端地孤独中心理发生失衡,作出超越常规的举动。 由于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部处女作在叙事方式上过于突出,开创了一种诺兰式的叙事风格,且被认为为后来把这种叙事风格发挥到极致的《记忆碎片》铺平了道路,影评家们往往对其主题一笔带过。实际上,在玩味叙事形式的同时,诺兰处处不忘将他对世界和对人的看法注入电影,这使得该片在人性内涵的把握上也远高于那些平庸之作。 当警察问比尔为什么要尾随别人时,比尔说他是个作家,然后又改口说他想成为一名作家,尾随别人可以为他的写作发现素材。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比尔这么回答的同时,导演用粗粝的黑白画面告诉了观众另一个答案:这是一个极端孤独的年轻人,他被生活排斥在外。由于眼睛一直注视着内心深处,疏于和外界联络,他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着。然而人总是社会性的生物,于是“尾随”便成了他最低限度地参与生活的方式。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处于濒临精神变态的边缘,比尔尝试通过建立理性的规范来防止自己失控,比如完全随意,不得有预先的目标;尾随一名对象的时间不能过长;入夜后,不许在昏暗后尾随一名女士等等。规范起初很奏效,但当“它停止这种随机性时,事情就开始慢慢变坏了”。 最初打断这种随机性的是柯布的出现。柯布是被比尔尾随的一个人,但他发现了比尔的尾随——后来观众才知道这都是柯布精心策划的骗局。两人一接触,当即发现尽管方式不同,他们也算是志同道合:“两人都对‘人’感兴趣”。原来柯布和比尔有着差不多同样变态的爱好:入室行窃,偷取比如CD、日记、内衣等私人物品,尽管有时候也偷钱,但不是主要目的。柯布解释说这样做的所有乐趣完全在于打断别人的生活,获取某种心理快感。接下来就是柯布传授比尔偷窃技巧的整个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对《扒手》的模仿。柯布让比尔加入到自己的偷窃行动,同时也在不停地将他的偷窃心得讲给比尔听。比如,他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个盒子,当然大多数人只是有一个鞋盒而已,而少数人的盒子里装着他们不值钱但是却最最私人的东西,在柯布看来,里面的每个东西都讲述了一个关于它主人的最最秘密的故事。他总是最先寻找这个盒子,将其据为己有。有一次,比尔故意把柯布领到自己家里来偷窃,想不到柯布一眼就看出屋子的主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无业游民,幻想自己是一名作家”,且非常生气,什么东西都没拿就走了。当然,后来观众知道柯布其实为了实现他的阴谋事先跟踪过比尔,他一定知道那里就是比尔的家。诺兰甚至通过柯布之口对观众提出了很中产阶级式的忠告,“当他们回家,用保险赔偿金从货架上买回所有这些东西时,就会考虑很久以前第一次买这些东西时究竟是派什么用的。” 同时,在柯布的有意安排下,比尔开始尾随一名迷人的金发女郎。他和柯布一起偷窃了金发女郎的家,拿走很多私人物品,并对金发女郎逐渐有了好感。终于他在一个地下酒吧结识了这个女人,她暗示这个酒吧的老板和她有一段旧情,并且还有着一些纠葛。当他发现自己真的爱上这个女人时,他向她忏悔了她的偷窃行为。而她则告诉他,酒吧的老板拥有一些她的私人照片,正以此勒索她,这些照片放在酒吧的保险箱里,而她知道密码。比尔当然想用他学到的偷窃本领派些实际的用途,当即自告奋勇要帮金发女郎拿回那些照片。正当比尔在酒吧行窃时,守夜人发现了他,情急之下,比尔用锤子砸向守夜人,守夜人倒在血泊之中……比尔不知道的是,他已成了柯布和金发女郎嫁祸于人的牺牲品,而金发女郎不知道的是,要嫁祸给比尔的不是柯布的那次“意外”,而是酒吧老板和柯布除掉她的这一谋杀行动。 这是一个连环计,是一个类似于保罗纽曼演的《骗中骗》的故事。地下酒吧、盗窃、行凶、心理变态,诺兰在这个故事里加入了足够的黑色元素,使整个影像的风格介于塔伦蒂诺和科恩兄弟之间。与塔氏相比,诺兰的人物更具有文学深度,这也许与他大学主修英语文学有关,叙事方式也更为风格化;塔伦蒂诺也是在叙事方式上频频作出创新的导演,他的人物往往是定型化的各类黑道中人,他最独特的地方却在于将异常丰富的黑色元素贯穿在错乱的叙事过程中,以此表现出黑色与暴力的美学。 诺兰曾说:“我决定以这种方式来组织我的故事,将重点放在观众对每一个新的场景不可能有完全的理解上,就像它是第一次被人们看到一样。” 文学理论的陌生化原则和托尔斯泰的小说艺术都强调应该像仿佛第一次出现在你面前那样来观察和描写事物。诺兰显然也想在电影中作出尝试。他进行“陌生化”的主要方式体现在叙事方式上。传统的线性叙事或者简单的倒叙插叙在电影中已显得和在文学中一样常规化了。事实上,从黑泽明的《罗生们》开拓了一条多线程的张力模式之后,电影的叙事模式就一直停滞不前。1998年有两部电影打破了这一局面,一部是《罗拉快跑》,一部是《尾随》。在《尾随》里,《记忆碎片》的叙事风格已初现端倪。诺兰式叙事的基点建立在对电影中传统时间观念的颠覆上,在诺兰看来,时间就像是一片片记忆的碎片(就像他的代表作的中文译名暗指的那样),因此他把电影中原有的自然时间完全打碎,让事件以一个一个分裂的片段呈现出来,观众需要在自己的脑海里推导出一个整体。诺兰叙事方式加上了“客观依据”:《尾随》的故事主要是在比尔在投案自首时讲述的,比尔在回忆他经历的事,而在诺兰看来记忆就像一块块碎片一样时而浮现上来,时而又沉入暗处,而浮现和沉入完全没有规律可循,有时候它们的真实度也会遭到怀疑。电影最后一个中景镜头——这时已经摆脱了比尔的自述框架,摄影机相当于以完全客观的第三者视角记录镜头前的一切——达成嫁祸阴谋的柯布站在川流的人群中,前景中的行人挡住了摄影机,当他走开时,柯布已不在那里,他消失了。在诺兰看来,镜头前展现的事件就是这样,毫无理性地出现和消失,这是事物呈现自身的本质方式。 但是,诺兰最有原创性最为成功的地方也正是他的局限所在。就艺术而言,它总是追求形式和内容完全的融合。而诺兰的叙事方式是如此地风格化,以至于电影的主题内涵几乎消解在它的形式中了。同样是风格化的叙事,塔伦蒂诺就比较懂得节制。这一点,诺兰和他的前辈希区柯克很接近。诺兰曾这样自我评价:“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 同样是英国人,同样对电影形式语言的偏好超过了对内容或真实的兴趣,同样把思想观点漫不经心地散布,在电影的各种暗示和隐喻里,这或许是英国导演的宿命。
5 ) 故事的正常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吧。。。
首先这部片的剪辑比Inception更狡猾。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往往用相似的动作让两个场景连在一起。例如:在第一时间推门的A——第二时间进入房间的B。之类的剪辑特别多,很容易让人晕头转向。因此必须抓住诺兰特意留下来区分场景的标志,例如:长发的男主角,短发的男主角,受伤的男主角,以此区分。否则必然混淆。
以下是我按时间顺序来推出的剧情。
A1。老大手下在女人房间里杀了人。女人偷藏了证据——带血的地毯。老大知道了这件事,让柯布去处理掉女人。奖赏是酒吧保险箱里的钱。
A2。柯布和女人交往。
A3。有偷窥癖的男主角(无业的男主角)尾随柯布。同时柯布反尾随男主角,然后想出整套计谋。
A4。柯布在女人面前说自己盗窃时遭遇杀人现场,需要有人顶自己的嫌疑。女人同意和柯布共同骗男主角上钩。
======影片正式开始=================
1。柯布和尾随他的男主角搭讪,然后利用他的好奇心,经历第一次行窃。被窃家的男女主人回来后发现他们。(这家可能就是D。劳埃德家。柯布先前早就光顾过这里,他把钥匙留在门上,把信用卡拿走了,同时通过日程他也知道这家的主人准备回来。也有可能这夫妇二人和柯布是一伙的,因此他们专门报了案,说丢失了信用卡。)
2。男主角带柯布到自己家进行第二次行窃。
3。柯布带男主角到女人家(敲烂门的这家)进行第三次行窃。柯布让男主角自己拿了一堆所谓的女人的隐私的东西——包括女人的内衣,证件照等。然后让男主角自己处理赃物。
4。在餐厅,柯布把D·劳伦斯的信用卡给男主角,并让男主角签名。男主角见到第一次行窃的主人进入餐馆后慌忙和柯布离开餐馆。柯布让男主角理发。
5。理发后的男主角(拿着盗来的照片)尾随女人。
6。男主角在酒吧和女人搭讪。女人要求去男主角家(由此,女人确认男主角带柯布去的是男主角自己的家,并告知柯布)。
7。男主角继续尾随女人,发现酒吧老板从女人住处出来。
8。女人和男主角第二次见面,在另一家酒吧。女人告诉男主角她藏地毯的事情。男主角对于酒吧老板和女人继续交往的事情很生气,女人生气走开。
9。男主角到女人家里道歉。女人告诉男主角酒吧老板的保险箱里藏着她的照片,女人说那是酒吧老板的把柄。男主角主动愿意为女人把照片拿出来。女人给了男主角钥匙和密码。
10。男主角去酒吧门口探风。(此处放在了片头)
11。男主角认为酒吧的保险柜里有钱,于是想和柯布一起干。男主角把这个意图告诉柯布,还交代了他和女人的情节,柯布表示对于行窃酒吧不感兴趣。同时揍了男主角一顿(因为女人?)。
12。被揍了的男主角还打电话给柯布请教防身的措施。
13。柯布在女人家里,两人汇总骗局。(此处交代了柯布和女人的动机——找男主角为柯布的”嫌疑“顶罪。)
14。男主角去酒吧行窃,因贪欲还把钱都拿走了,同时伤人。回到自己家,这时柯布打电话要钱。后男主角发现女人的照片并非所谓的把柄。
15。男主角把钱给柯布。(这里没演)
16。男主角去找女人算账。女人把她和柯布的骗局告诉男主角。
17。柯布杀了女人。
18。男主角去警察局自首。由此交代了全剧剧情。
19。柯布消失。
这个案子本身是骗中骗。诺兰还在倒序的同时进行了空间的错换。
例如,影片一开始的时候,男主角向警察交代自己尾随的癖好时的几个镜头,其中就有尾随女人(5),以及被揍之后在酒吧前探风的镜头(10),等等。
所以,相比而言,Inception毕竟是虚构的故事,而这部《追随》完全是建立在正常世界里的故事。反而更加扑朔迷离。
PS:本片中的柯布Cobb和《盗梦空间》里的Cobb同名,哈~
看来这是个在诺兰看来代表高智商的名字。
6 ) 《追随》——谁在尾随谁?
剧透,慎入。
《追随》是最近看的一部很棒的电影。从一堆相对冗长拖沓的电影中脱颖而出,眼前一亮。当然要谢谢小轼同学。
影片的一开始,安静的电影氛围下,一把男声独白在静静地叙述。向另一个叙述。对话画面和被叙述的故事画面相互交错交替出现。叙述故事的主角正是电影的主角比尔。比尔讲他喜欢尾随别人、窥视别人生活的癖好。这时就引入了另一个主角,比尔任意尾随的一个对象——柯布。这可以视为尾随的第一层含义的表现。比尔追踪柯布几天了,跟踪他去每一个地方,好奇想象着他的生活。直到柯布走到比尔面前说,你是谁,为什么跟踪我。第一层尾随关系随即被捅破以后,比尔发现原来柯布是一名入室盗贼,柯布看中了比尔身上强烈的窥私欲后邀请他一起作案,教会他盗窃的方式。故事到这里,仅仅只是开始。
电影的进行过程中,会时不时出现除柯布、比尔故事进展以外的另一条故事线,另一张男人的脸。看似两条主线同时进行,没有任何交代的,另一条故事线出现的时候顿感突兀,摸不着头脑。两个场景交替进行,短发西装男在酒吧搭讪一金发女人,对她有好感,带她回家。男人的家第一次呈现在荧幕面前。这是一个细节。而接下来的场景中,比尔带着柯布去偷之前出现过的男人的家。女人说她家被盗。这两条同时进行的故事线,由于并不是按照平行的时间顺序来进行的,所以在交替的过程中,就会让人产生越来越多的疑问:这女人跟故事有什么关系?那个男人又是谁?……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两条看似不相干的平行的主线渐渐汇合在一起,第二层尾随关系随即揭示。
柯布带着比尔偷了上面那个女人的家。由于第一次偷窃的失败,比尔做贼心虚担惊受怕,柯布就建议比尔改变形象。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上面出现的那个短发西装男就是改头换面后的比尔。完全改变的比尔。此时比尔已爱上了那个女人。女人暗示自己和黑帮老大有瓜葛并有照片在黑帮老大手里,比尔自告奋勇去帮女人偷回来,用柯布叫的偷窃技术。比尔用女人给的保险柜密码偷回了照片顺便偷了钱还打伤了人,却才发现照片根本就不是什么把柄。比尔受骗了。到这里电影才向我们揭露第二层意义上的尾随:女人其实是柯布的女人,柯布在比尔跟踪他之前就发现了他,跟踪他,并让自己的女人去诱惑他,让比尔成为第二个与柯布盗窃手法相同的人,为的是摆脱柯布之前涉及的一件案子的嫌疑。换句话说,柯布协同女人让比尔成为柯布的替罪羔羊。
但是,电影远远没有结束。画面继续回到开头的对话场景。比尔知道了柯布和女人的阴谋之后向警方自首以求自保。对话正是比尔和警察之间的对话。柯布查无此人,比尔向警方提到的那个女人也被发现杀死在她的屋中。比尔成了警方眼中为了向女人套取黑帮老大保险柜密码而杀死女人的凶手。到这里,我们才得以窥视这场阴谋的终极目的。根本就没有柯布口中的案子,这只是骗女人的一个幌子。为什么要骗女人?因为要靠男人的帮助把比尔拉到杀死女人这一阴谋中来做替罪羔羊。为什么要杀女人?因为女人手里握有黑帮老大的证据并胁迫黑帮老大,老大派柯布杀之。这就是电影的第三层意义上的尾随关系。女人帮柯布嫁祸比尔,以为可以帮柯布脱罪。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柯布的一只棋子。目的是除掉她。
到这里,你已经不得不佩服导演巧妙而精密的构思了。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下一个情节推进的伏笔铺垫。谁才是最终的操纵者?柯布?黑帮老大?或许都不是。电影里的每人看似都在做自己,都是按照自己的选择在过活,并没有谁强迫谁一定要做什么。为什么不同的人看似自由的选择加起来最终却出现这样的结果,阴谋的最终得逞?谁是谁的棋子,谁被谁利用?操纵这一切的是什么?是人的私心还是窥私欲?我想这是电影最值得玩味和思考的一个地方。
于是我们知道,即使黑白,只有简单的场景变换,讲好一个故事永远是电影最重要和最吸引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开了个公众号,名字叫紫菀的影画志,只写影评和关于电影的碎碎念,欢迎来做客
虽然你行的是鸡鸣狗盗之事,但也不用摆出一副鸡鸣狗盗之相
重温。这次首先注意到的是业余演员无可挑剔的表演,相比被调教速成的可能性,更愿意相信是诺兰的幸运。人设、叙事模式、迷影致敬与自我预告(Cobb和Batman Logo真是有趣)都是未来的雏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继承、升级和翻新。唯独最后一个镜头的余韵,在往后的诺兰作品里再没有出现过。
诺兰导演的廉价而构思精巧的处女作品。只是我实在觉得导演已经在太多的电影里自恋地依靠时间剪辑,难道用正常的方式就无法讲述好故事么?
除了6000美元的成本,跟断断续续一年的拍摄期,剩下全是诺兰大神的才华了。
69分钟的厉害之处就是,揭露和反转都能如此自圆其说、行云流水,震呆下巴。
男主浓浓的一美既视感
希区柯克遗风。 突然觉得彩色侵袭以后,我们失去了一种多么美好的电影风格。
工于心计的诺兰用这样的处女作奠定了以后一贯的精巧叙事、紧张节奏、烧脑游戏。如同一个电影魔术师将观众玩弄于股掌之间。追随的人不知道反追随,生活一个巨大的迷局,比尔却越陷越深。相较给诺兰其他打了满分的作品,这部片子格局太小,野心的施展空间不大,但一颗冉冉的希望之星在黑白影调里诞生了。
打乱时间线,前半小时有点昏昏欲睡,后面局中局的线索露出来精神一振。画面剪辑的格局和人物塑造过于单薄,背景故事太小,不够成熟,这样的整体来承载一个费劲心思的骗局略有不对称。理解为诺兰的试水作品
“虽然你行的是鸡鸣狗盗之事,但也不用摆出一副鸡鸣狗盗之相。”区区6000美元的成本,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人负责导演、编剧、摄影、剪辑,虽不及《美国丽人》、《肖申克的救赎》那样的经典处女作,但也绝对可称之为传奇,短小精干,非线性叙事的佳作。★★★★★
牛B导演都是从年轻时候就牛B起来的。
诺大神的处女作就这么牛逼了……
这片居然不是双重人格!太脱俗了
处女作总是惊人的。
关掉声音你会以为这是新浪潮。
叙事大师诺兰的处女作,“里面埋藏着政治寓言,还包括我作为一个英国人对于国家这个概念的一丁点想法”。“虽然你行的是鸡鸣狗盗之事,但也不用摆出一副鸡鸣狗盗之相。”“每个人都有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大秘密。”“把一样东西从你身边拿走后,你才会发现自己拥有过什么。”
诺兰的牛逼来源于内心散发出的恐惧。
我已经几乎可以荣封诺兰为我最喜欢的导演了。这不仅因为同样是环状叙事他的片比昆丁少了许多矫情,更因为他太好的掌握了观众的智力和口味,光凭剪辑和讲故事就能在imdb250里占据那么多席。更因为他那么清楚文青的心理——就是喜欢默默躲在小角落里偷偷观察人,猜测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我曾经跟踪过一对陌生情侣,因为他们走的太快了,完全不符合正常情侣的步速,这让我好奇。当他们拐进路边的快捷酒店时,一切疑云烟消云散。
有些追随只是因为寂寞 有些追随却是恐怖的 世界上是真的有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