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虎!虎!虎! 剧照 NO.1 虎!虎!虎! 剧照 NO.2 虎!虎!虎! 剧照 NO.3 虎!虎!虎! 剧照 NO.4 虎!虎!虎! 剧照 NO.5 虎!虎!虎! 剧照 NO.6 虎!虎!虎! 剧照 NO.13 虎!虎!虎! 剧照 NO.14 虎!虎!虎! 剧照 NO.15 虎!虎!虎! 剧照 NO.16 虎!虎!虎! 剧照 NO.17 虎!虎!虎! 剧照 NO.18 虎!虎!虎! 剧照 NO.19 虎!虎!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真实展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历史。美军插手太平洋战场,日军最高将领山本五十六(山村聪 Sô Yamamura 饰)认为美军实力强大,应速战速战,不宜和美国人打长久战。于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偷袭珍珠港行动正式启动了。  虽然美军从此前截获的日军密电中得知了日军可能进行突袭的消息,但多数人都对此不屑一顾,密电的内容也没进行上报。即使在突袭当天美军一个士兵发现了雷达上不寻常的飞机群,美军将领仍然认为那是自己的飞机在执行巡逻任务。最终使得日军偷袭行动一举成功,美军损失惨重。山本五十六也成了美国人最大的眼中钉。

长篇影评

1 ) 《Tora Tora Tora[虎!虎!虎!]》电影的历史观

http://axinlove.com/2010/01/tora-tora-tora/

《Tora Tora Tora[虎!虎!虎!]》电影的历史观
by @xinl.ve 100130

用珍珠港事件作为电影背景的影片太多,《Tora Tora Tora》无疑是开宗立派的一部。后来的《Pearl Harbor[珍珠港]》等片中有关空战和整个事件的描述手段,基本也没有超出《Tora》的水准。科技和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低不过货真价实的飞机、舰船在观众面前燃烧、起火和爆炸。将偷袭珍珠港事件这一无形之物作为电影主角的手法,湮灭了演员的表演(Sô Yamamura饰演的山本五十六除外),但却客观真实地还原了一段历史真相。从电影之中,观众可以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真实历史。

偷袭珍珠港无疑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受到日本打击的美国站到了轴心国的对立面,正式加入同盟国作战序列。对当时苦苦挣扎的重庆政府和欧洲大陆,唯一的救命稻草也就只有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了。间接提供物质、培训人员、派驻高级军事人员,都不如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士兵、坦克等战争机器。远离战争硝烟的美国人民一直反对罗斯福尽早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算,珍珠港事件改变了这一观点。不宣而战的日本太过卑劣,珍珠港事件的惨痛损失激起了美国人爱国和反日的浪潮,获得国会和人民支持的罗斯福总统,便能开始改变并创造新的历史进程。

阴谋论的解读也正在如此,美国是否提前预知了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但为了达到更高层的目的,故意牺牲了太平洋舰队的“部分”力量。按甲午海战的历史经验,当时排名世界三十多名的日本海军力量击败了排名前十的清朝海军后,彻底扭转了清日两国的力量对比,一个弹丸之国是有能力和一个大国进行抗衡,并能达到战而屈之的目的。“通过袭击珍珠港,击溃并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乃至美国海军力量,从而达到摧毁美国人民和军队的战争意志的战略目的”,山本五十六语。袭击珍珠港日本取得了超出想象的战役成果,但美国几艘航空母舰恰恰就在1941年12月7日之前不久离开了珍珠港,从而得以幸免(在中途岛海战中,这几艘航母的存在成为了美国获胜的重要砝码)。由此看了,美国人耍丢车保帅一招也不无可能。

的确,电影中已经交代,在袭击之前,英国情报部门已经向美国提出日本可能偷袭珍珠港的信息,还有传说当时的周恩来也获知了日本的行动计划,并也向美国发出了警报。结合当时美国破译了日本驻美大使馆与本土的电报密码,关系切身利益的美国没有理由去忽略这些情报——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应该是谨小慎微的人的做事方法。但,珍珠港被袭最后还是发生。

并非记录片的《Tora》详细地呈现了美国大陆和珍珠港驻军在珍珠港被袭之前的各个细小的环节,把珍珠港最终被袭表现为一连串的大、小人物的疏忽,如肖特将军的大意,马歇尔过分规律的早睡和休闲习惯,一份紧急军事电报由民用邮政的日裔美国邮递员传递,首次启用的雷达探测了日军机群却被上级误认等等,太平洋舰队好像又是被一根一根稻草压垮。看不到明确主角的《Tora》把可能影响珍珠港事件走向的微小细节都一丝不漏地在银幕表现,是非判断的主动权在观者心中,到底谁该为珍珠港被袭负责?谁又是珍珠港事件的最大收益者?

有关山本五十六的描写,电影充分表现了他作为日本海军一名高级将领的谋略和远见。

本片中珍珠港事件的日本方面描写,电影利用构图表达了明显的仪式感,对比着美国人的随意和舒适。

———————————-
记一小笔:
福尔摩沙是日本5首舰队离开前往袭击珍珠港的基地。

Tora.Tora.Tora.1970.720p.BluRay.x264-CiNEFiLE

2 ) 【转】章骞:虎!虎!虎!

【作者简介】章骞,1967年出生,著名海军史研究者,曾就读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后转入日本国立图书馆情报学大学(现已并入筑波大学),在日本旅居多年后回国,就职于上海图书馆,从事图书馆情报学工作。其著作包括《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艨艟夜谭——章骞近代舰艇史话十二夜》《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海那边:海权与战略随想集》《联合舰队内幕:旧日本海军主战装备与太平洋战争》(合著)等。2016年8月11日,突发急病病逝。

【文章来源】《现代舰船》2008年10月A号

珍珠港

被击中的西弗吉尼亚号和田纳西号战列舰

损毁严重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袭击过后一片狼藉的珍珠港

3 ) 观后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的战略重心从中国转变为美国。翌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并呼吁世界各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制裁。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中华民国政府对德意宣战布告》发表,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战。真是搞笑战争打了四年才开始宣战。

(一)日本就好像一个拿出性命赌博的赌徒一样,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你越想赢就越有可能输的一塌糊涂。日本就是在自己的举国战争中葬送了从明治维新时代开始的一切成就。战争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二)历史没有如果,就算日本把珍珠港的油库炸了,德国没有在敦刻尔克放走英国士兵也依然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战争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根本不是一两次战役能够弥补的。个人只是时代大势的组成部分罢了,可以影响历史的局部但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日本只能取得战役性的胜利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三)珍珠港战役日本已经尽力了,不管怎说日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途岛战役,实力上的差距不是主观上的精神能弥补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多余的。先发制人可以占据主动权,但也可能陷入被动。如果你停滞不前的话就马上会被后来者所超过。

2022年9月3日19:43:59

4 ) 不宣而战

2022.06.03

美国人视角拍的日本如何偷袭珍珠港,还是另有一番滋味的。日本海军曾经如此强大,特别是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后,独步太平洋海域,笑傲江湖。一解长期受陆军压制的心头之恨。不过偷袭珍珠港的主要策划者,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军部少有的了解美国是个后劲十足的国家,可惜被排挤出决策层,说话不算数。他预测如果和美国开战,日本最多能撑一年,一年以后就很难说了。山本在舰队已经出发去珍珠港的情况下还是期盼日美议和成功,都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山本没有等来回头的机会。

在中国军队里有个笑话,说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虽然话有点难听,但确是事实,中国军队里的参谋只是随行人员,没有实权。而日本就不一样了,据说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的主谋就是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而影片里这个叫玄田的参谋就被誉为战略家。可见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部的参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把国家战略这样的大事交给一个瞎参谋去谋划,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欠妥,参谋无论从阅历和实战经验、战略高度都远远不够一个决策者的水平。

才发现美国海军升旗和我们中国截然不同,中国是“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冉冉的意思就是缓慢的。而美国海军升旗是捉急麻慌的,号声急促像吹冲锋号,升旗节奏也跟着急,好像在赶时间,晚一秒就要被拉出去枪毙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国人干啥都着急,全世界人都喜爱的足球在美国就一直受冷遇,跑来跑去的一场球踢下来常常是一个不进,美国人心里这个急呀。欧洲人看球讲求享受过程,体味结果,美国人是只看结果不管过程。所以美国人喜欢篮球,一场下来能进一百多个球,时时刻刻处在惊喜兴奋中,极大的满足美国人追求不断胜利的心里。

美国飞机停放在机场跑道两旁本来是为了防空袭,按照标准的分散式排列的,肖特将军偏要强化防控岛上13万日本人蓄意破坏,而改为集中排列存放,这一轻率的决定最终会酿成大祸。下面的军官看出问题,却不敢抗命,只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飞机分散到附近几个地方存放。

在《珍珠港》里也提到过在日本舰队发起攻击之前一刻,美国驱逐舰在珍珠港湾入口不远处发现日本潜艇并击沉。另外一个黑人炊事兵大展身手,勇敢的操起高射机枪,打掉一架日军飞机。这部影片里的黑人炊事兵默默无闻,而《珍珠港》里面的炊事兵的扮演者小库珀·古丁却大红大紫。

美国真是大条,日机已经逼近美国海岸线,居然静悄悄安静的可怕,美国防空导弹没有发射,海岸线上也没有士兵把守。拉跨的美国,所有的错判、延误、耽搁等官僚怠懈行为,助日本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偷袭。

当悲剧已经发生,日本偷袭珍珠港已经成为事实,珍珠港海军才接到来自华盛顿的电报,告知日军将于今日东部时间下午1点抵达的最后通牒,更可笑的是事情已经发生,美国国务卿赫尔还不相信,矢口否认“不可能,这不是真的,他们说的是菲律宾吧”。

日军偷袭珍珠港55分钟后,美国国务卿赫尔才看到日本大使送达的日本政府的照会,欺人太甚,这简直就是不宣而战。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大爷更不能忍,气的赫尔用最狠的语言来发泄他和美国政府的不满“我为国效力30年,头一回见到这样一份满是丑恶的谎言和歪曲事实的文件,简直荒唐到让我难以想象,这世上原来还有这样的政府,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日本大使还想解释点什么,赫尔直接挥挥手“出去”,日本大使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应该说大获成功,但也仅此而已,没有找到美国的航空母舰是个大遗憾和败笔,因此不能说是圆满完成任务。这点山本司令和南云将军心里面很清楚,只有那些中下级的军官盲目乐观和自信,他们不知道摸了老虎屁股是啥后果。中国有句歇后语“屎壳郎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说的就是这些小日本。

在日本举国一片欢呼声中,山本司令却一脸愁容“日本的不宣而战恐怕彻底激怒了美国政府和人民,唤醒了这头沉睡的巨象,激起了他们一站到底的决心”。他惹了大祸,捅了个大马蜂窝。

5 ) 日本走向战败的开端!

据说是关于偷袭珍珠港最好的电影,在2010年就标记了想看,今天(都2015年了)才在Amazon Prime上看了。的确很赞,推荐给所有喜欢战争片的人!背景交代的很清楚,大战在前的紧张和兴奋的气氛也渲染得足够强烈。看着美国人一次次无视截获的情报和雷达,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帮人怎么会这么笨呢! 尤其是偷袭当天早上7点多雷达站的小哥汇报说有一大波飞机成阵列奔来的时候,信息中心竟然会想当然地认为是他们自己的B17飞机!这个最起码的敬业精神不该是确认下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飞机吗?! 我们对日本海军空袭珍珠港向来说成是“偷袭”,事实也确实如此。但看了电影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他们的本意。虽然日军非常狡猾,打着如意算盘“攻其不备”,但他们还是打算恪守文明国家的约定----不可以不宣而战。他们计划着刚好在袭击前半小时华盛顿应该会收到宣战书,谁知道袭击发生将近一个小时之后白宫才看到! 记得高晓松在《晓说》里面说二战的时候讲到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战略部署。这个电影开始的一段也反映了这个。而且,即使在海军内部也是有不同声音的。有人在战前就很清楚,一旦跟美国开战,日本就会一步步走向战败。但是当时人们疯狂劲儿都已经把他们的头脑冲昏了,只为一时的输赢,谁还顾得战略思考呢。正所谓“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6 ) Tora! Tora! Tora!

This was a well-deserved historical film,which talked about the people andthings before and after Pearl Harbor.Every detail of the attack on Pearl Harbor was laid out and explained very clearly. The sneak attack derected by Yamamoto Fifty-Six was finally success and destroyed Pearl Harbor, but he finally said with anxiety: Next, we will have to face the most powerful enemy.

For the two-hour movie, the first hour and 20 minutes were foreshadowing, and the last forty minutes the broken out war are really shocking.The film highly restores history, but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and complicated historical clues, how to grasp the main line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this film. Fortunately, the directors in Japan did a good job of shooting the Japanese sneak attack.

When the special effects of movie were still underdeveloped, the aircraft carriers and planes of this movie were all real materials, so I had to say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re willing to consume money!

At last ,i want to say : remember the history,and make our history.

7 ) 珍珠港偷袭是山本赌徒心态的一次侥幸

剧情

该片讲述了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故事。

评价

1. 电影偏纪实风格,从日美两方面全面还原珍珠港事件的前因后果。虽然文学造诣不高,但史学成就还不错,值得推荐。

2. 对于日军偷袭,美军并不是毫不知情。根据截获的一些电报,一些美国军官已经怀疑日本将要偷袭,奈何上级没太重视,低估了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于是看到一些挺讽刺的场景,日本轰炸机已经在头顶飞过了,一些人还以为是演习;对珍珠岛已经开始轰炸了,美军居然还在过周末。所以,当不了解对手的时候,一定不要放松警惕,美国人做梦也没想到居然有国家还没宣战就无耻地搞偷袭

3. 山本明知与美帝开战就是死路一条,奈何作为军人还是要服从国家的决定,于是策划了珍珠港偷袭。在日军内部狂妄自大已成为主流时,山本能正确认知到美国的可怕其实挺难得。

4. 珍珠港偷袭成功,其实还是有一些偶然因素的,就是美军的麻痹大意。山本的赌徒心态在这场战役中还是体现了出来,无数的电报、声势浩大的战舰、密密麻麻的轰战机,美军不可能没有查觉出来,事实证明美军正确截获了电报、并且军中早有声音猜测日军要偷袭,如果美军严加防备,珍珠港事件不会发生的。美军的掉以轻心,并不是因为山本足够了解美国的民族特定做出的判断,所以,珍珠港偷袭其实是山本赌徒心态的一次侥幸,后面的中途岛海战,山本可没那么幸运了。

8 ) 全景展现历史事件的经典之作

今天正好是偷袭珍珠港69周年。夏威夷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了18小时,所以现在仍然是属于69年前那个“最长的一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战争片,或者说史诗类战争片基本上从银幕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视角下的整个战争。不能说这种形式就不好,但是那样需要强有力的剧本和无以伦比的人物剧情调动能力,而且篇幅不能小。兄弟连是典型,但是那需要用20多个小时才能从一个连队的角度展现出盟军伞兵部队在西线作战的磅礴全景。同样是偷袭珍珠港这个题材,2000年迈克尔·贝拍摄的《珍珠港》就相应的成就了一个反面的典型。历史事件完全成了几个在这个事件中根本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三角恋的一个背景……
所以,当现在,又一个(也是每一个)太平洋战争开展日来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电影,就是这部1970年美日合拍的《虎!虎!虎!》。作为狂热的二战历史迷,特别是太平洋战争迷,加上电影迷。《虎!虎!虎!》毫无疑问是我心中的经典,没有之一,如果说余下的时间只允许我看一部电影,那么就是《虎!虎!虎!》。
这部影片是为数不多的全景展现二战历史事件的精彩之作。虽然片长达到了两个半小时,但是丝毫没有拖沓之感,前半部那种大战降临,风雨欲来的强烈压迫感让观众,至少是我,喘不过气来。后半部的海空大战不管是从场面,道具,烟火,特效乃至模型,都几乎是完美的呈现了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那种战争形态。虽然现在电脑科技已经几乎能把任何东西都搬上银幕,但是不得不说,任何特效,在真正的飞机面前,都是浮云。哪怕是用AT6之类的教练机改装的九七舰攻……福克斯为了拍摄本片而改造的庞大飞机编队甚至超过很多中小国家的空军规模。直到30年后,好莱坞还在用这批飞机来拍摄珍珠港。而相应的是,珍珠港中,居然用退役的福来斯特级航母挂上日本军旗倒车行驶来“假扮”舰桥在左舷的联合舰队赤城号航母。可见,对于类似于军舰之类的大型武器来说,一旦拆毁了,想要重现是非常困难的。
实际上《虎!虎!虎!》也有大型军舰的问题,影片采用的手段是模型拍摄,在日本拍摄的一系列右翼样板戏中,这早已是常用桥段了。所以《虎!虎!虎!》在这方面还是略有瑕疵的,毕竟模型无论如何模拟不出几万吨的战列舰……(这一点在珍珠港中倒是通过电脑特技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背景中,新港级坦克登陆舰和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上腾空而起的火焰又让我吃了苍蝇。)但是南云机动部队的几个夜间镜头拍的相当不错。
《虎!虎!虎!》在我看来,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前半段对偷袭的铺垫,这种铺垫采用的是一种加速方式,最开始的轴心协定是几年前,然后随着时间临近12月8日,事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出场的人物也越来越多,就好像战鼓敲得越来越密集一样。一方面,美国这边种种情报汇集在一起,周日遭到袭击的可能性越来越明显,但是长期的孤立主义情节使得从上到下很多单位或个人对这种危险的来临有种天生的忽视。另一方面,日本在不断的加紧着战备,从山本的决策到黒岛的制定计划。从联合舰队的争论到源田渊田等人的闪亮登场。这一段如果有什么缺陷的话,就是对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形势交代似乎不太明显。看似是日本在把战争绞索套在美国的脖子上。其实这是美国为首的ABCD包围圈对日本遏制所形成的必然结果。日本要想继续吧侵华战争继续下去,必然要挑战美国和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不过这当然是日本的咎由自取。美国对日本动用石油禁运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向日本宣战。如果影片能更好的交代这个背景,那么前半部分的铺垫环节就更加完美了。
马上下班了,先写到这里吧。晚上继续。
再谈谈影片中的角色,作为一部史诗影片,出场人物众多是必须的,每日双方在这里出现了几十个人物,对于普通观众,可能仅仅能区分哪个是美国的,哪个是日本的,所以,识别剧中人物和历史人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另外因为美日部分导演不同,所以人物的塑造也有明显的差异。美国方面的人物延续60年代战争片以来的一贯风格,他们就像是从最长的一天,从遥远的桥当中走过来一样,同样,日方人物也有当时日本海军电影的鲜明特点,虽然没有《啊!海军》中平田一郎那样个性鲜明的有点变态的人物,但是从渊田,山口等人身上,还是能明显的看出和美国人的不同。
从高层说起,美日双方的国家元首都没有出现,美国方面出现的是国务卿,国防部长,参谋长马歇尔,海军作战部长诺克斯等几人。可能是因为剧情需要的原因,会让观众感觉因为诺克斯的原因,没有及时通知总统,因为马歇尔早上骑马,也没有及时联络……珍珠港遇袭完全没有防备,作为军队高层当然是要负责的,但是美国在这方面还是显得比较宽容,出了倒霉的金梅尔,似乎战后没人为此过于倒霉。另外美军的两个情报军官在前半段戏份很多。特别是海军情报官,感觉只有他一个人在真正的重视情报,可惜他军衔有限,影响力也有限。军队方面,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还是在自己的权限下努力提高珍珠港的战备,而且当他看到舰队终于遭到灭顶之灾时,那种绝望,还是相当到位的,给我的感觉就好像一只老母鸡,看到自己的孩子都被杀害那种感觉。另一方面就是陆军,肖将军一方面为了防备渗透,将陆军飞机集中停放,造成了后来在空袭中的惨重损失,另一方面有力推雷达站的建设,可惜,最终因为著名的泰勒中尉,没能起到作用。另外哈尔西也在片中有不少戏份,“前所未有的好命令”“他这是驴头对马嘴,根本对不上”都是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虽然没有珍珠港里面神勇的开了外挂一样的杰夫和丹尼,但是沃德号年轻的舰长,疏散出去的飞行员,都在空袭的前后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们是未来太平洋这个战场上真正的主角,联合舰队注定在这些人的手里灰飞烟灭。
再看看日方的人物,因为导演不同,所以双方人物的那种对立,格外的明显,这点也算是本片最吸引人的地方了。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就是就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山本五十六大奖,因为身为条约派代表人物,兼之在海军中的巨大声望,山本就任联合舰队司令可以看成是日本海军走向对英美开战之路的重要一环。山本的扮演者山村聪已经去世十多年了,虽然不是御用的三船敏郎,但是山村在外形和气质上还是很接近山本的,就是个子有点高,另外也比山本英俊一些。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就是绰号剃刀的陆相东条英机,那种飞扬跋扈,不把政府,海军甚至天皇放在眼里的嚣张劲,表现的很到位。特别是他站在太平洋地图前,伸手一抓,好像日军就已经席卷东南亚了……
再就是海军一线人员了,着力描写了机动部队的指挥官,南云忠一。其实南云这人出身水雷战部队,本身又不太懂飞行,开战之初仗着日军精心备战,精锐尽出,也算是席卷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时之间成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猛将,连山本都觉得“南云这老小子,终于开窍了……”其实这都是表象,他的缺陷从偷袭珍珠港就能看出来了。此人用来防御作战还可以,他的第一要务不是歼灭敌人而是保存自己,典型的存在舰队学说。也正是他的原因,第三波袭击被取消,珍珠港的海军油库以及修船厂得到了保全,也算是为日军最终战败的棺材钉下了第一颗钉子。等到中途岛惨败后,就只能落得个守岛切腹的下场了。还有一个人物就是看成昭和海军第一变态的黑岛龟人参谋,绰号“甘地”的他堪称超级工作狂,偷袭珍珠港的具体计划就是他指定的。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渊田美津雄了。作为偷袭珍珠港的空中总指挥,又全程参与了从开战知道中途岛的全部日本海军机动部队的作战,又幸运的活到战后,还在美国游历当了传教士,?当传教士有点无厘头……他的经历对于后人研究太平洋战史特别是珍珠港事件来说,太重要了。影片从日机编队起飞后,那些情景基本上都是再现渊田回忆录中的情景。而渊田和源田实等航空参谋,在影片总也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和活力焕发。从那一声,“队长回来了!”开始,那种日本右翼样板戏的感觉是那么的强烈,好像影片又变成了《啊!海军》变成了《联合舰队》。现在又很多女性也开始关注战争片,我觉得她们如果观看这部影片,应该会很欣赏渊田这个角色。从他展示山本的电报,说,“可能是我干的不好吧……”(其实这是典型的降级使用,让他这个业务骨干带队)开始,到他带队疯狂训练,到出发前和源田实的基情告别,到返航后的迷茫愤怒,都把这个人物烘托的那么高大……这也算是史学界对渊田做出贡献的肯定吧?

最后说说战斗场面和道具吧……
战斗场面,由于拍摄时间原因,1970年的战争片战争场面当然无法像2001年珍珠港那么火爆,战机凌空爆炸啦,战舰桅杆砸倒在镜头前啊,著名的炸弹视角啊,这些全都实现不了,而且轰炸时一些水面舰艇的镜头看起来还是像模型。但是本片战斗场面也还是有一些亮点的。
首先,就是画面比较严谨,由于珍珠港事件距离影片拍摄不过20余年事件,很多亲历者都可以给出参考意见,也有很多的资料可查,所以日方空中编队的组成,甚至到每一架飞机的编号都能轻松查到,日方的进攻过程也有很详尽的介绍。影片当然无法面面俱到,但是大场面交代的还是很不错。比如黎明时分的起飞,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到镜头中出现飞机的编号,基本上符合历史,特别是渊田指挥机的红黄相间的垂尾。还有机动部队起飞前的种种流程,旗语,口令等等。起飞后的队形排列。飞赴珍珠港途中的队形,可以很明显看到战斗机在上方掩护,鱼雷机,轰炸机排着整齐的队形。相对于后来的珍珠港那些乱飞一气的飞机,档次高了不止一星半点。
-------------------------------------------------------------------------------------------------------------------------------------
2016-12-9更新
有意思的是,本片也是用美国航母来扮演日本航母,只不过埃塞克斯级好歹也算是二战航母,哪怕改的他妈都不认识了。
空袭发动的时候正值早上8点,按照渊田回忆录,他用信号弹来表示实行的作战方案究竟是奇袭还是强攻,但是因为让战斗机看明白,他打了两次“单发”信号弹,事后还埋怨高桥“小贼”。不管怎么说,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同时开始了进攻。影片中表现的是战斗机扫射先开了第一枪,然后就是轰炸机低空掠过内华达号战列舰,岸上的两名军官还表示要处罚这个违反安全条例的飞行员,结果接下来就是炸弹爆炸。这事两人冲入大楼发出著名的“珍珠港遭到空袭,这不是演习”的电报。这里有典故,因为战前珍珠港经常发布广播“珍珠港遭到空袭,这是一次演习”。所以真正遭到空袭也必须要解释清楚。空袭的战斗场面基本上是60-70年代战争片的平均水准,现在看起来节奏稍微有点慢,烟火爆炸也没有那么强的冲击力。不过也可能爱屋及乌,我觉得虎虎虎做得还不错,同时期的一些古代战争片,比如62年的斯巴达300勇士,打斗一点也不走心,和小孩过家家感觉差不多。和后来的珍珠港过程差不多,当然我觉得迈克尔贝一定必须看了本片。空袭大概的过程是轰炸/雷击战列舰,军舰上水兵的对空作战,内华达号的航行,空袭机场,B17误入战场,幸存的飞行员反击这么几段。当然,虎虎虎没有像珍珠港那样表现亚利桑那号的弹药库大爆炸和俄克拉荷马的倾覆。估计用模型拍也拍不好。内华达的航行一段拍的不错,起码很清楚的表明有一艘战列舰在航行战斗。因为根据很多老兵的回忆,在那天上午,内华达号在港内的航行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空袭机场一段也能分清轰炸的分别是陆军的机场和福特岛的海军机场。比如镜头中能看到写着福特岛字样的消防车,还有台词解释福特岛上的消防水管被压断无法灭火。至于陆军机场,也许出于成本考虑,被轰炸的战斗机一水都是P40.其实当时夏威夷还有很多P36和P26,当然,表示出这么多型号没啥意义。但是这些P40一打就着,马上散架,看起来像是纸糊的一样,应该都是木头搭建的布景,真正的飞机应该不多。有几架飞机顶着炮火前仆后继的强行起飞,却全部被击毁在跑道上,头几次看,这些场景很是震撼。现在看怀疑有的飞机就是地面牵引,然后爆破掉。机场一段还有个镜头据回忆是拍摄现场真的发生了爆炸,所以跑开的工作人员是货真价实的在逃命。而B17机群误入战场拍得也非常精彩,其中领航长机右起落架放不下来单轮迫降出自战时拍摄的纪录片镜头,仔细看能看出画质的些许变化。终于有两架飞机起飞迎战,这两人就是后来丹尼和雷夫的原型吗?总之两架P40取得了一些战果,随之空袭也基本结束。
返航的渊田迫切的希望发起第二波进攻,其实应该是第三波。如果有第三波攻击,也许海军船厂和油库就完蛋了。但袭击珍珠港毕竟是一次奇袭,从凌晨到接近中午,在距离大本营那么遥远地方漂了那么久,估计南云此时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既然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战果,就赶紧收手。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增援威克岛返航的企业号其实距离机动部队已经不远了,只不过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实际上一旦互相发现,估计企业号就要当场悲剧,增援任务完成后本来飞机就少,当天上午企业号还根据惯例,在进港前放飞了所有的舰载机,让飞机先行返回珍珠港,然后航母再进港。现在美国海军航母也是如此,入港的航母往往空空如也。所以如果渊田返航后机动部队能接触到企业号,那么……而且倒霉的是企业号上的舰载机到达珍珠港上空时,空袭结束不久,地面高炮部队正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状态,所以这些没有武装的美国飞机损失惨重,好在飞行员人员伤亡不大。不过这事肯定不能在电影中表现出来。
最后的影片以山本在长门号上的沉思结束,这一段在我小时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如评论区有人说的一样,用马后炮的精神,山本反省了日本的战略决策,对未来表示了担忧,其实我们知道,有什么好担忧的,反正肯定战败……

短评

老爸二战迷。感觉这部虽然年代久了点但比偷袭珍珠港好看。

4分钟前
  • 微喵的兔姑娘
  • 力荐

力所能及的还原与不太出色的编导。看着就想,要是当初真由黑泽明和David Lean连手搞这片子会是怎么样啊。

7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还行

总有那么些危机嗅觉敏锐的,却总被个别环节掉链子的全盘拖累。真正可怕的,不是对手的虎!虎!虎!,而是队友里的猪!猪!猪!

11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终于在虎年观看了《虎!虎!虎!》。—— 如果从娱乐观影的角度来看,2001年的《珍珠港》显然更受欢迎;如果要了解「偷袭珍珠港」相关历史的话,那我个人更推荐这部1970年的《虎!虎!虎!》。

1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写实性远大于艺术性,最精彩的是对山本五十六的刻画。他的哈佛背景已预言奇袭会唤醒“沉睡的巨人”,但他的军人血脉却无法放弃主动进攻所带来的战略优势。这是属于战争的永恒悲戚,正如山本所念的明治天皇御制诗:苍苍四海,莫非同胞;茫茫人间,相争何为?

18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即使黑泽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天才导演,对于本片他也属于错选。这不是他的类型,他从没拍过类似的题材,也不符合他的风格。我觉得他既指导的不舒服,更不习惯有人在旁边指手画脚。他总是全盘掌控,没人敢在预算拍摄计划或是其他方面教黑泽明怎样去做。但当时扎努克等制片人就站在他背后。”——弗莱彻

23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日美合拍战争大片。从日美双方角度,如演绎纪录片般严肃地展现珍珠港事件始末。没有英雄美人的狗血剧情,只有丰富的历史群戏与物理轰炸特效大场面,实现视觉与心灵的震撼,以及电影戏剧性与历史真实性的完美统一。了解幕后制片经历后更是感慨唏嘘。成片保留了大部分黑泽明版剧本的框架内容。但可惜黑泽拍摄部分的胶片已全部遗失,成为遗憾

24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狠片!花了三个晚上终于看完!真正的战争巨著!

29分钟前
  • 大社社
  • 推荐

才两小时就分为了上下篇,可见编剧导演也熟知这不是一部会紧扣心弦的动作大片。上篇几乎全文戏若不对历史稍有兴趣是很难坚持到全片结束的,战前对两军情绪的精确把握是亮点也是弱点;下篇则是偷袭高潮,密集的动作戏也很难缓解上篇所带来的疲乏感,毕竟70年代电影语言,当半部纪录片看可能稍微好受点

31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还行

看看美国人对战争对手山本五十六的尊重,会明白把敌人拍得越弱智越是自身低级的体现

36分钟前
  • 逍遥容与
  • 还行

整部影片的优秀在于真实,时间上对应史实严丝合缝,每一处环节赢在什么地方,输在什么地方,一目了然。美国人一开始不把各种预示与警告当回事,活该哐哐挨揍;日本人则是赌一把开大赢麻了,但见好就收这一步究竟是对是错,历史也给出答案了。老爷大哥(田村高广)还是好帅啊!

37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虎年新春重溫了這部老片 當年的大片如今看來頗有一分樸實的華美 把主角交還戰爭本身 看看這朝日下的零式戰鬥機 十分震撼哪

39分钟前
  • 暴力卡車
  • 推荐

1970年能拍出这样的战争场面,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是据史实主线拍摄。而2001年的那部《珍珠港》是以爱情为主线,总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虽然他的画面要比70年的好,但毕竟年代不同,技术不在一个层次上。

42分钟前
  • 心知_道
  • 力荐

影片前两个小时对历史迷来说绝对过瘾,虽然要讲的太多导致每个场景都很短、人物对话也笼统简略,可就凭完全符合史实这点已令人满足。军事场面受时代技术水平所限,剧组已在力所能及内做到最好,尤其体现在AT-6……不,九七舰攻从赤城号起飞及飞赴珍珠港的编队阵型上。比较可惜的是轰炸完后收尾太仓促。

45分钟前
  • 屠龙侠912
  • 推荐

全景平铺式还原战争历史。好处是从大而全角度还原各方真实事件过程,有别于近些年来的个人视角切入的方式。从突袭前,日方认真备战、甚至还做了演习;美方有无数次预警,甚至到突袭前都有很多次机会认真迎战,可偏偏是一连串意外巧合,主要是心态放松导致的一次失误。最骚的是那句「七点我下班了」,就完全没有进入备战状态。从战役上看,日本比预料的赢得还容易,而山本五十六早就清醒看到一年后的逆转;在美国这边,各种军备准备其实早已充分,缺少的只是心态准备。电影最后的基调也是如此,两方似乎都是阴差阳错因为通讯问题共同促成,但战役的胜利方却弄醒了可怕的敌人。

48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没有夸张,只有刻画。。那个后战争时期的经典战争史诗。。

53分钟前
  • kindsos
  • 推荐

近乎纪录片般的高水准,这种严谨的态度以及全面的角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反而很难再重现了。日美合拍造成的迥异风格是一大特色,就我而言更喜欢日本那部分,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极强,美国这边总觉得部分群演不太入戏,淡然得过了头,甚至带出几分黑色幽默的味道来,所以犹豫再三扣掉一星。

56分钟前
  • 暗夜精灵
  • 推荐

“繁文缛节”延误下战书,本想决斗却早已“强奸”对方近一小时。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60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人类到目前为止最优秀的战争电影之一,战争就是战争,别没事吃喝玩乐搞对象

1小时前
  • 历史理性
  • 力荐

蓄势待发,一击而中。2个小时的稳重,半小时的爆发。确实,MB的珍珠港无法与之相比。ps,八一下美军最后上飞机的那两位,小Ben和乔什么嘿嘿~~~

1小时前
  • 安蓝·怪伯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