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戈达尔在电影形式上最放任自流,毫无下限,登峰造极的实验。如果说哪一部电影能代表早期戈达尔的艺术造诣和追求,毫无疑问就是《周末》。戈达尔元素大融合,大量插画和彩色字幕的插入阻断了镜头延续性,也随时随地的切段观影连贯性。大量大量的文本台词通过演员独白说出,或是对着镜头,或是画外音。文本与画面的割裂犹如PPT即视感。戈达尔的影像实验在此片中彻底爆发。同时此片也是戈达尔表达欲最强烈的作品。
影片开头镜头对准了一个女人,女人在昏暗的房间里跟身边的男人详细讲述自己和一个男人以及另一个女人3P的淫乱经历。接下来一个男人和老婆仓促出门发动了汽车。这对夫妻是贯穿电影始终的主线人物,他们计划不择手段的取得母亲的遗产,所以他们急切的赶往母亲家。丈夫很着急,怕晚了会堵车。于是他仓促的发动汽车,结果起步时撞到了邻居的车,两家人争斗起来,邻居家男人向夫妻两人开枪,丈夫立马开车跑走。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他们最终还是堵车了。而正是堵车这场戏成为了戈达尔职业生涯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神来之笔。长达八分钟的堵车戏,戈达尔的镜头缓缓地从左至右横移,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功能各异的汽车一边按着喇叭一边从右至左的出现在镜头里。丈夫缓慢的开着车在堵车的长龙中穿梭。最后镜头来到了一桩车祸现场,人死一地,血流一片。夫妻两人驾车极速的从布满鲜血的柏油路上飞驰而过。自此开始,电影向超现实主义和随心所欲的杂糅拼贴的方向展开。夫妻两人所到之地皆是车祸现场,尸体,鲜血,变形的车辆。戈达尔用无处不在的车祸表达着自己鲜明的立场:要么堵车,要么车祸。随后他们一路坎坷,被年轻情侣劫车。抢别人车,向两个神经质的哲人问路,但答非所问。拦顺风车时需要回答政治问题才能上车。戈达尔的独特幽默感无处不在。在脏乱的工厂院子里听钢琴家弹奏莫扎特钢琴曲。镜头一圈又一圈旋转环视院子里驻足聆听的人,一共三圈。时间停止,艺术最高。夫妻两人找到两个垃圾工要吃的,结果垃圾工一边吃三明治,一边看着镜头发表关于白人殖民和阶级剥削的政治见解。丈夫杀掉了母亲,母亲手上的死鸡掉在地上,鲜血喷在死鸡身上。他们得到了500万遗产,成为了富人。结果拿着500万遗产的夫妻与朋友野餐时被共产党游击队抓住。(戈达尔是真爱共产党......)丈夫被杀,和猪一起被炖成了汤,妻子和其他游击队员吃了起来。另一个游击队员在架子鼓的节奏下从始至终念着关于阶级,信仰,古代海洋的字句。
了解电影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长镜头都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浸入型的,比如塔可夫斯基、贝拉塔尔、安东尼奥尼等人的长镜;一类是纪实/写实型的,比如沟口健二、安哲、杨德昌、贾樟柯等人的长镜头;一类是气质型的,比如布努埃尔和奥菲尔斯的优美长镜头,这些气质型长镜头还可以再细分出一种慢气质型的(具体来说,就是以长镜头的「慢」渲染慢的氛围),比如《蜂巢幽灵》的静谧、《恐惧吞噬灵魂》的压抑、《热带疾病》的催眠。当然也有一些是多者兼有(比如瓦尔达也许可以算),但总得来说无外乎就是这几种。
但这片的长镜头却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因为它的目的既不是纪实也不是浸入更不是气质,而是取代剪辑与蒙太奇对观众的明确引导,通过(深焦)长镜头使观众迷失/混乱于观看目标。而这种迷失与混乱,正是对应了充满了整个电影的无序、动荡与混乱感(具体可看我短评)。我将这种长镜头取名为「迷失型长镜头」。这类长镜头在影片有很多,比如各种公路和公路旁草地的打架/斗殴/被劫持/谋杀/飙车/塞车(著名的8分钟移动长镜,塞满了鸣笛噪音)/搭车的长镜头。
这是这片很了不起的地方。我不确定这种迷失型长镜头是否为戈达尔首创,但他的确是我第一个见到用这种长镜头的导演。
如果你要拍一个政治灌输或唱/奏乐片段,你会怎么拍?绝大多数人是两种拍法,要么是像比如爱森斯坦那样通过各种视听技法调动观众对这些片段的情绪,要么是像比如贾樟柯那样中全远景距离的冷眼观察(就像他在《站台》里做的那样)。
而戈达尔两者都不完全是,他不拍这些政治灌输或唱/奏乐片段本身,而是拍它们导致的角色的行为与心理状态。因为,正如我短评所说,这部电影聚焦的是「法国60年代被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虚无主义、后殖民主义、嬉皮士文化等不同意识形态撕裂而导致的无序、动荡与混乱」,而不是这些意识形态本身。
所以我们看到,每当《周末》中出现政治灌输或唱/奏乐片段时,电影要么是画内全远景(以此来抑制政治灌输或唱/奏乐本身的感染力从而更聚焦于角色的表演——也就是角色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要么是画外空间(而画内则是直视摄影机或看向发出者的被影响者。比如黑人说教那段,比如一对夫妻浴室谈话那段),要么是扫视四周的迷失型长镜头(如村落弹钢琴那段的旋转横摇长镜)。
在无法逃离评论的当今观影实况,看戈达尔的电影我总是不会怀抱什么期待,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看对于经典影片的体验总是事半功倍。目前还未看完,但结束长达十分钟的乡间小路长镜头观看已经实在无法按捺内心的澎湃。
从起初跟随主角共情在与时间追赶的焦急,等待突破“堵车”,到重回观众视角试图搞清楚画面的最右侧——引起堵车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再到意识到这终于是一张没有尽头的巴黎乡间假日画卷,干脆悠闲恣意看起画来,尽管也可以称其为车展、实验话剧表演、笛声交响乐演奏之类的云云…
而主角也融入这场演出,直到视点的转移,镜头运动的速率转变,观众还无法适应一切将迎来终结,毕竟戈达尔似乎告诉我们,这将是一场不会完结的人间闹剧,可就在此时真相曝露,血腥残尸横飞四处,交警的动作告诉我们这不过是一场有些惨烈但又随处可见的交通事故。但逝者已逝,或者说至少暂时失去支配意识的灵魂,于是再无人关心,主角终于披荆斩棘突出重围,从深厚的血迹上匆匆掠过,驶向空旷的麦田之间的小路,他们所过之处或许还留下血迹斑斑的恐怖意象,但可想而知,无人关心,毕竟每个巴黎人都有自己的周末要过不是吗。
难以想象的是,想来笛声响起必然颦蹙的自己,长达十分钟不曾止息的各色笛声丝毫没引起我的烦躁焦虑,倒是好像让我忘记刚装上两颗种植牙的不适应,或者是胃部的不适蠕动。看来,不管是何种交响乐都有疗愈人心的奇效,戈达尔的人生百态交响乐尤其如此。
#法国新浪潮# 运动—影像模式在戈达尔之叛逆的推动下,终于过渡到时间—影像模式。功能性与实用性的所指和能指被消除,碎片性的字幕卡、人物的对白及画外音,停机再拍,一切都旨于调戏观众,破除幻象。观众再无法从稳定线性的叙事中获取安全感。主角们的目的地奥恩韦尔正如布努埃尔超现实主义代表作《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中那顿永远无法结束的晚宴,资产阶级徒劳地从此地到彼地,从此刻到彼刻,堵车桥段的7分钟推轨长镜头也以一种近似布努埃尔的方式进行讽刺,混乱事件的频发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提炼。他们永远无法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或者说资产阶级追逐权力与金钱的欲望永不消退,但在奔赴权欲的途中,其将自断后路。当主角目睹一路上惨烈的车祸、遍地的残骸时,也不曾停下行进的脚步,尽管由于各种偶发事件宕延:抢劫、谋杀、偶遇勃朗特.......戈达尔以电影之名反电影,无ZF主义恐怖主义小组以资产阶级的暴力反资产阶级。他们通过食人的行为热切地吸收消化着资产阶级的“营养”与文化,这一点与南美的热带食人族文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2022.8.8
影片真的非常先锋,从剧情、场面调度、剪辑、到background sound都十分大胆和前卫。影片中频繁出现的噪音,开头男女在阴影中的对话,长达七分钟的堵车长镜头,三百六十度环绕长镜头,大量血腥的死亡场面,都相当大胆和炫技。很难相信在短短七年时间戈达尔从《法外之徒》的风格变成了现在这样的风格(不过在《狂人皮埃罗》之中已经初见端倪,但是相比之下《周末》更加抽象和先锋)
同时片中含有大量隐喻。现代社会的荒诞和人的异化被戈达尔用喜剧的形式表达出来。塞车和车祸是资本消费主义的象征。死亡是其必然结局。公路片的样式,串起了整个资本主义文化表征,服饰(奢品)和冲锋枪、爵士鼓,构成左翼思想和消费文化的二律背反(穿着典型的资本主义表征的服饰却枪击资本主义),而彼此间的枪战实际是类似左翼恐怖主义的行为:常常指向平民
电影的敌人疙瘩,观众的敌人疙瘩,高达的敌人疙瘩,美女的朋友疙瘩,楚浮的敌人疙瘩,世界有一个疙瘩就够了。
初看,我极其讨厌最后20分钟,在最后的河边朗读古代海洋的时候,我真有砸电脑的欲望。谁才是美学的法西斯主义?但是其余都很赞。这赤裸夸张的无止尽暴力和恐怖主义气氛,冗长的赛车镜头和快速剪接,他分明准确捕捉到了当时那动荡不安的气氛。他为即将到来的一切做好了准备。摄影机就是他的武器。
戈达尔总是能找着美女
太恶心了那个被扒皮的鲜血淋淋的镜头、还有那个用锤子杀猪的镜头- -啊!!!这个片子过分了东拼西凑的拼接和乱七八糟毫无关连的情节,太疯了啊戈达尔!牛逼我服你!!!
语言表达太自由了,就算放在今天来看仍是先锋。
这是看过最多车祸的一部片了也,疙瘩PPT做得一如既往好,音乐丰富了,不间断车喇叭也好听,甚至有段类似freestyle的东西,开头的口述性爱黄而不露比很多小说都写得好,前面很好看,后面就有点迷,我想真的有动物被伤害了不止是猪而已,一部迷失在宇宙的电影,疙瘩片头自己写0707@奇遇
第陆仟个标记条目。前面有趣,后面40分钟,真让人崩溃。
相比起来阿尔法城真是太好懂了。我虽然跟不上这跳跃的思维,但很感谢有些台词还是非常直白的并且——眼花缭乱的颜色给人非常大的视觉刺激,很多镜头都令人印象深刻
104分钟的视听折磨,去他妈的戈达尔,去他妈的这个世界,都去死吧
也许是我不懂的事太多,也许是我的错,也许一切已是慢慢的错过,也许不必再说 ……
戈达尔巅峰之作 这片达到了作为电影所能企及的电影之外的极限:堵车现场惊现草泥马,农场拖拉机和钢琴的镜头,血染兔子,尸体上面打鸡蛋,totem et tabou,最后吃人肉了,一定有你丈夫一些。异化人的盲目的动物般的争斗与冷漠,堵车最能反映现代化的嘈杂和冷酷了。
目瞪口呆哑口无言马勒隔壁再隔壁|心脏病人狂躁症患者莫看|其实很喜欢那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超级无敌大塞车
0.99G 周末.weekend.1967.BD.CC.MiniSD-TLF.mkvWeekend.1967.720p.BluRay.x264-GECKOS [PublicHD]4.36
戈达尔版的《兰亭阁序》,酒后狂草。他对老毛子的无限膜拜表露无遗,这片太狠了,屠杀兔子那段有些恶心,但八分钟的堵车长镜头让人目瞪口呆,也只有他老人家能玩这么high。
堵车一段的长镜头,戈达尔难得的大场面。资产阶级斗士戈达尔,一路车祸一路批判。拍电影只需一支手枪和一个女人,这次还需一辆车。这也是戈达尔长镜头最多的一部了。
以前买的盘没有字幕,今天才补,节奏、视角、场面调度、色彩、表演、配乐、语言游戏,巅峰之作。我不懂为什么人们讨论戈达尔就只去关注意识形态,那顶多是拍电影的动机,最打动人的是还意义之外的东西,反对常规不等于没有形式,他创造了很多他自己都超越不了的形式
戈达尔真的拍出了部给无产阶级看的电影,从喜剧开始过渡到悬疑最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这场狂放的公路之旅伴随争吵、事故和怪人,戈达尔对当时法国社会暗潮涌动的革命浪潮有着敏锐嗅觉,资产阶级、共产主义、后殖民、历史虚无主义、嬉皮士文化,忧伤与混沌,发泄与愕然,天才的革命家
#SIFF# 国泰/满座。四十多年后看依旧先锋的无政府主义妖怪电影(现场字幕也很无政府主义)。虽然没怎么懂恩格斯和易洛魁人,但听Jean-Pierre Léaud在电话亭里唱《Allo, tu m'entends》好感人: http://www.xiami.com/song/1769859647?spm=a1z1s.3521865.23309997.1.aytFhZ
“真是部垃圾电影,遇到的都是疯子”
我每天经历的堵车还不够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