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侠探分两边,杰克站中间
很多电影是各种亚类型的糅杂,比如《飙风战警》是西部片里添加邦德特工片,《杀死比尔》兼有中国武侠片和意大利复仇片的特色。这种大锅乱炖的拍法,可利可弊。互相间结合的好,观众能从一部片里品出多种风情,若结合低劣,则观众只是看了很多部片的片段,支离破碎,不成一个整体。《侠探杰克》也可以归入后者,只不过其在影片基调和类型归属上稳定单一,“多元化”的罪魁祸首是主演兼制片人靓汤。
《侠探杰克》有自己的世界观,一个冷峻的缺少人情味的现代都市,自始至终保持统一,和李•查德原著中那个罪恶横行的世界并行一致,可靓汤诠释下的杰克•雷彻,从头到尾不断变换着个性,像是一次他近年银幕角色的大巡礼,登场时的高深莫测似是《借刀杀人》重现,查案时的专注内敛颇有《少数派报告》遗风,赤裸上身与异性调情手到擒来,那是《摇滚年代》的歌星附体,街头对垒流氓、浴室外暴揍杀手,叫人想起《危情谍战》里自信满满、藐视对手的派头,追车时心急如焚的眼神,又找回《碟中谍4》迪拜缉凶那一段的印象。
有人会说,靓汤既然演过那些角色,当然会留有痕迹,让人有“昨日重现”的感觉一点也不奇怪。不错,演员当然可以从过往表演中获得灵感,用于当前角色,但关键在于,东拼西凑后造就的,是一个丰满妥当、有血有肉的人物,还是一个叫人无所适从的多面体。笔者在《侠》片看到的杰克•雷彻,更像是为了使自己够酷、够猛、够能打又够情种,而分阶段分场合的展示着来自不同影片不同角色最有魅力的一面,而这些闪光点并未能令人信服的融在一个角色身上,反而使杰克•雷彻形同人格分裂,一会一变性格,几乎要怀疑是冒牌货套了《碟中谍》的人皮面具。
唯一让我放弃这怀疑的,是靓汤一有机会就无止境施展的耍酷本能:说话前必然要晃动脑袋,换出好几种表情后,方才缓缓开口;走路如同走T台,时而“帅死你不偿命”,时而“挡我者死”,主题丰富,镜头都很长;拿雷明顿打靶前调整呼吸的翻身,拍得MV般优雅缓慢,重演一遍海报pose;当然赤裸上身调戏异性的戏码也一定不能少。个人觉得,靓汤曾在动作片领域展现过不俗演技,前面提过的《借刀杀人》,《少数派报告》等,即使出演反派,或被追的满城狼狈逃窜,也自有一股骨子里渗出的酷,无需刻意摆造型,更无需早期《壮志凌云》叛逆不羁或沉默少言的设置。不可否认,如今靓汤的样貌身材和举手投足,依然能让多数妇女和少数少女心跳加速,但一个年过半百的演员,如果还仅靠醉人的笑容、光滑的肌肉和摇曳的身姿吃饭,多少是有点悲哀的。片里杰克最酷的片段,不是男模般搔首弄姿,也不是枪林弹雨里自我重复的硬汉风采,而是从容自信做出案情推断时的意气风发,可惜太少太少了。
李•查德的“浪子神探”系列小说中,对杰克•雷彻有丰富而细腻的内心描写,有几部还采用了第一人称,读者可以毫无困难的理解他的行为动机。而电影倾向于将其打造成老式西部片的独行侠,太过强调高来高去的神秘性,其内心世界一片空白,偶有的挣扎、抉择、愤怒、自嘲和得意洋洋,寥寥无几,全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耍酷里。而且相比小说,电影里的杰克太过完美,从智力到武力都全面压过对手,看现场,就知道疑犯受冤,听受害者简报,就知道真凶动机,车牌号码还没查完,就把真相猜个八九不离十,最后只需一个奉行不杀原则的助手掩护,就单刀赴会全歼对手,还无需担心执法机构找麻烦,简直是打了无敌补丁玩电脑游戏。对手如此不堪一击,叫人只恨杰克为何不早点收拾了他们,花去130分钟的原因,可能是他实在觉得自己太帅,怕我们还没看够。
电影相比小说当然精简许多,但完全没有原著的干净利索,“咬手指”一幕,十分多余,杰克时不时长篇大论的说教,也阻滞了节奏,晃动了观众的膀胱,这些在小说里不是问题,甚至还可以详细描写,但一部标榜动作片的电影里太久不换场景,观众一定会觉得闷。比起小说,影片最大的优势在于视觉化的释放幽默,笑点很密集,只是和杰克一角的性格塑造一样,充满了风格不统一。两持械打手攻击杰克一段,有科恩兄弟平庸罪犯的黑色风格,杰克三次猛挂电话,似是约翰•麦克莱恩等糙汉所为,女律师“我的车呢?”在美式警匪片极为常见;枪弹横飞中掏出匕首,好心路人提供帽子掩护,又是卡通调调的英雄片套路。大部分笑料,逗乐效果不俗,但不像是影片整体的一部分,多少有点“看正剧送喜剧片段”的赠品性质。
好莱坞的商业制作里,本片这样将推理破案和硬派动作等量齐观的例子不多见,要么三下五除二得到线索,靠层层追逐和打斗推进,比如《虎胆龙威》和伯恩系列,要么重智力对抗,轻肢体冲突,比如《龙纹身女孩》和《失眠症》。但同类作品珠玉也不少,往夸张里挖,有《大侦探福尔摩斯》,浪漫主义的古典推理和盲拳对决等超现实动作相得益彰,往写实上走,早期硬汉侦探黑色片都可入选,上世纪末的《洛城机密》又是精彩一例。《侠探杰克》介于两者之间,既有严密的司法鉴证和逻辑推演,也有轮椅侦探式的神机妙算,有强调弹道学的狙击对射,1970年雪佛兰肌肉车无背景乐的飙车,也有关键时刻放下枪械,徒手比一场的80年代风。可明明风格相仿的文和武,搅合在一起却两头都不着岸,这位侠探好似徘徊在侠和探之间,想两全其美,却两个都没做好。
文/方聿南
2 ) 冷静,细腻,有实力·这不是一般的推理片
如果你想着要看阿汤哥多帅,动作多炫,场面多火爆,并且试图以此来评价这部电影,我只能说,你可以走了,品味很重要。
对于翻译上的失误和一些细节,前面的影评已经有人做了阐述。
首先,电影的拍摄我认为是力求真实的,没有惊心动魄,没有花哨的动作,打斗的声音,枪战的枪声非常干净真实,不吵闹,飙车也是磕磕碰碰,还会没开好,非常实在,也正好是这种种的真实的画面和细节,成功塑造了杰克这个形象和这个完整的故事。
第一,他的性格:被警察拷问挑衅 被美女调戏 打架 索要车辆 被跟踪 出现状况与律师通话 虽然开始有他和女人上床的画面,但是后面和律师美女打交道都没有半丝色心,始终调查还有理性思考为主 这些都是对他冷静,沉着,理性的性格特征进行塑造 另外,这也是扎实的演技啊朋友们
第二,调查的细心,推理
1先是了解死者,这个很容易可以想到,或许死者就和凶手有关系
2然后那个男的在上班的路上买了鲜花,而那个女的往前走没有逃跑 美女问及姓名,断定她是已经知道自己姓名了,
3警察很快赶到,这个确实是快的离谱 之后发现被跟踪 从而确定了案子是有疑点的
4有个细节是他了解死者之后发现了她的建筑公司,写在了小纸片上,这证明他是已经怀疑过这个事情另有动机
5公车站的穷人帮他是因为那个区的人和警察的关系并不好,从美女死后,反派的人就开始明着来了
6 他知道美女有车,在他进去店里前,律师问他怎么回去,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车说打车回去,进去之后确定美女有钥匙,钥匙是可以看的见的,可是为什么他进门前确定可以搞到那辆车呢,或许卡玛洛是雪弗兰,但汽配店是卖福特的
射击场老板在他射击后发现认识而且非常赏识他,所以帮忙,但是他不想牵扯进去,他不杀人,不借枪,开枪都是吓人,分散注意力,还有打弹夹,这是多准啊
汤哥打中黑人警察只能说明他料事如神吧,或许他之前有偷看过 不过电影之前对汤的描述已经有足够的说服力认为他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打中黑人
赤手打真正的凶手就是对于他杀死美女的愤怒,正义的伸张 杀死囚犯也是正义之举,因为囚犯有办法逃之夭夭
第三,剧情的安排和人物的设计 冷酷无情的反派,杀无辜的人,吃手指 正气但是悟性稍低的律师,她爸只是误导观众令到剧情戏剧性强的工具 黑人警察看着死去的美女是愤怒的,跟助手说要见嫌疑犯 都说明他还是有良知的,但他没的选 老头是画龙点睛的,美国式的幽默洒脱又帅气正义的角色
剧情上,电影一半的时候,那段长长的推理和人生大道理是一个转折,反派人物从暗到明,这是整部电影的转折点剧情有晦涩节奏慢的 有快节奏的 有扑朔迷离,也有车战枪战的干脆爽快 这个安排我觉得很好,后来发现内奸可以说是案情走向明了
这三点,构成了一部细腻的电影,非常有层次的说明了杰克的聪明 ,冷静能干,还有正气 两种节奏的对比和呈现很好的叙述了故事,融合的也不错 无数的细节令到整部戏丰富而且紧凑 细节是一开始就有了,手套,硬币等等,这种细腻的品尝不是想看爆炸暴力 的人的菜
3 ) 写影评有要有诚意
不懂豆瓣上该片的分数为什么这么低,本片并不完全归属于动作大片或者本格推理,不能因为没有大场面就想睡觉,不能因为提前抖包袱就觉得坑爹。难道大BOSS就一定要TMD武功高强,血脂最高么?难道在最后缺少反转就一定不好么?不要过于为自己画圈圈限制了,最后想说,如果你看片还有诚意,就不要在你没认真或者没看明白,请保持一颗有诚意的心,不要乱评
4 ) 细节没做好啊
这部影片说是推理悬疑吧,可是打斗枪战也着实不少,说是枪战动作,但推理猜测是影片的主旋律。暂且不说阿汤哥把包拯展昭的事全干了,咱就说那个黑人警探,女主角问你为什么变成反派,你告诉女主角不久就会知道,结果阿汤哥一上来就给你丫毙了,你也没交代你为什么是反派,整的观众一愣一愣的,那你说那句屁话干嘛,有毛用啊。
5 ) 人物设计很独特,题材叙述一般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电影,今天来谈谈观影之后的看法
这部影片改编于小说,投资比较小才不过6000万美元,所以抱着想去看《碟中谍》那样大片,非常刺激感官的人可以歇一歇了。
不要小瞧投资小没有看点,好莱坞大片给于你感官刺激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你看那样的大片,里面到底讲述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结果每每的华丽炫目刺激后深入其中却发觉根本就在打斗中打斗,然后不知所云。
相反这部影片有所不同,剧情人物方面有所改进。开场狙击特写交代了整个影片的起因,虽没有任何对白,但是紧张悬疑的气息使人不得不进一步看下去。
枪击案件发生后,嫌疑犯在被审讯的同时引出我们影片中的主角,他要找一个叫杰克'雷彻的人。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当俩个办案人员谈论起这个人的时候,侧面了解到影片主人公和我们以往认识的英雄有所不同,让人钦佩的不仅仅是他辉煌令人赞叹的过往,而且这个人生活在现代却像是一个幽灵,一个生活在数字时代的人居然没有信用卡,没有手机,没有电子信箱,没有地址,你无法找到他,除非他让你找得到。这样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充满了神秘感,越发让人一探究竟。
影片中给与我们这样一种观点,这个世界法律是人定的,正是因为人定的,所以才会有不完美,才会有像影片中那样所不清楚的冤枉存在。法律上有限制,所以这个世界我们需要杰克那样的人物存在。因为杰克不在乎什么证据,他只在乎什么是正确的,他是一个江湖游侠,一无所有,所以才能无所顾忌,打败坏蛋。这种影片题材。让我想起了国产片《硬汉》中刘烨饰演的人物,为社会不公之事打抱不平,还有就是远古行走江湖的大侠,来无踪去无影,除暴安良。
片中看点之一,主角的拿手绝活是近距离搏斗,也符合了原著中的特征。现在大片都演烂了,很多影片中使用各种高科技武器及设备,也看的腻了。反而近距离巧妙的利用手和肘这种原始武器与人搏斗的画面却使人眼前一亮,更凸显了游侠的个性。
片中看点二,杰克最后击中躲藏在被劫持的女律师后面的反派黑人警察也是神来之笔,进一步体现杰克枪法和神勇。
追车戏码相对来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刺激,不过还是很佩服阿汤哥能不替身,亲自上阵追车大战,演员做到这个也真是不易。
片中大反派的设置既有亮点也有不足,亮点是幕后大反派讲述自己当年如何为了生存吃掉自己左右手多根手指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阴毒狠辣,同时让手下选择是吃掉自己的手指活命还是被枪杀的戏也吸引眼球。但是结尾却后劲不足,过于仓促,被杰克一下子用枪击中头部死亡,或许也许互相对峙厮杀一阵更能有看点。
当然,影片拍摄角度的当然是属于那种和大侠扯上关系之后坏人肯定没有好下场,结局基本都能猜到,整个影片叙述事件有点老套缺乏新意,但是对人物角色深入的刻画却弥补了这点不足。
6 ) 老派的电影,有意思。
很幸运,第这部戏,很多差评拉低了期望值。加上离国外首映过了很久,完全不影响观影体验。
故事很简单,好人抓坏人,打坏人,杀坏人。
希望看到碟中谍式阿汤的人肯定要失望,这部戏只是中小制作,6000万成本,不太可能有多少大场面。
电影对声效的使用非常棒,汽车引擎的咆哮声,狙击枪射击的回响,细节做的非常棒,抓住我的耳朵。
50岁的阿汤让一帮地中海以及将军肚可以羞愧自裁啊,一幕裸露上身的戏,那胸肌,真想摸两把啊。
讲述故事的方式很老派,不过很受用,慢慢的节奏,恰到好处的配乐,一些小幽默也适当的舒缓气氛。
非常愉快的观影体验。
不理想的地方是大反派太无力,感觉收尾略不理想。
7 ) 对于那些照顾特殊趋向观众电影,需要重新正名!
就气质而言,在豆瓣正常观感评分标准下的得分应该在7.8分左右
本片时隔好些年重看,剧情手法不想不落落太多,我觉得自己对电影敏感度还可以,看不深也看不浅,本片叙事慢但并不拖沓,转场节点手法具有老派英雄片味道又不做作,没有碰孤单侠收获美娇娃的路数,尤其是裴淳华的夺目大胸(路转熟女粉),导演思路干净、稳定、且有味道。片子对正邪有几点着重引得观众权衡,首先非黑即白不存在,也是非军迷可能不太注重的,首先是刻画军中义士,军中有败类军中有侠客不偏不坦,军中败类由国家训练过瘾杀人但也有悔改时,侠客拳打脚踢社会人渣,身手了得亦被诬中陷且后脑勺挂彩。其次是对片中人物专业狙击特征的描画,如杰克靶场需要抱枪翻身进入狙击状态的细节,观众可以亲身试试感受下狙击手进入状态的仪式感,分析作案狙击习惯等堪称过瘾,还有老美反警情节,保护挑战警方绿林好汉的风土人情(且不论现实里是不是好汉,电影里先要好看)放在尚兵尚武的老美恐怕也只是在德州的电影院上座率比较高吧。
现在的得分是让电影速食客跟随派和极端理性故作深沉派给分拉得很低,他们有的只看快爽片有的人云亦云,还有的会看完后先不评分然后拔高到一定理论基础再做分析写好影评一周之后再评分,却都忘记了最初的纯粹陌生感的大脑获得,所以我觉得看片给分不需要废话,看完立马给分完了再分析评论是对的习惯,最后我给五星力荐是为了给他往上拉拉分数,做人要善良自主
8 ) 一部想走推理风但是悬疑不够的电影。。。
与英剧神探夏洛克比,基本可以被完爆。。。。
翻译也比较蛋疼,有些情节并没有完全的翻译出来,影片为什么不直译成杰克-里奇 或者什么,什么侠探,不伦不类,tom不过是个不甘心退休,有正义感的男人,除了年龄,跟射击场的老头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到了tc非得把人物拔高,,,,,真是特色啊。
另外,tom作为肌肉男,007可以,推理的夏洛克,有点不搭。
翻译有点蛋疼,白瞎了原版的英文内涵字幕。
唯一的疑问:杀手为什么在停车场付停车费?
这也是片中问题的关键,一直困扰着tom的问题,一个停车场,无数的停车位,一天无数的硬币,而且是一个killer在杀人前,不但付了硬币停车费,还留下了指纹,作为一个地道的狙击手,警探居然在第一次勘察现场就发现了这枚硬币,在一堆硬币中发现带有犯人指纹的硬币,通常这硬币是不应该出现的,就算是出现也不应该被警探发现,tom也没思想准备会发现,而警探不如tom那样的洞察力和办案能力,甚至说不出硬币的年份,这样的猪头能发现,只能说是监守自盗,为以后tom的推理提供了依据。
另外,至于现场为什么留下这么多的线索,作为一个曾经逃脱审判的狙击手,这应该是不能容忍的,通常人在第二次作案时,应该非常的谨慎,这种错误是不应该犯的,唯一的解释就是。。killer知道这事后面的隐情,被雇佣杀人,并且故意在现场留下线索,想复制第一次逃脱审判的案情,因此barr留下了那个饮水机中的子弹,barr没必要隐瞒,甚至完全对所有人展现出来。
挺传统的硬汉侦探片,故事是好故事,悬念转折都挺好。但是执行得很平庸,多少有点闷,悬念并没有用好,动作戏也没把观众抓住,中间看得很闷,也就头尾还行
好莱坞的东野圭吾式故事,一想就他妈没劲。没了阿汤哥,这只是一部碟市水平电影。
本以为是个砰砰砰的片,没想情节还颇曲折。腔调甩得很足,幽默感却很奇萌,被这种冲突的萌感戳中。最后一役战略正确,操作现实,流氓拳(?)不好看但很还原。PS:阿汤哥的肌肉好像练得不对劲啊
某山达基教教徒明目张胆的【卖帅、现肉、装酷、大展拳脚、自我崇拜膨胀】的个人独角秀……
追车拍成内心戏,内心戏就像在发呆。貌似牛人好多,也都属于背景介绍很牛,气氛做足,可遇到也没什么可牛的男主角却全都丧失行动力。故事非常简单,楞能磨叽出来一百多分钟。塑造人物很失败,到最后男主角也拽不起来。
每一步都能猜到结果的推理片。。。
如今的动作片情节大都乏善可陈,但是本片的故事还不错,有些老派悬疑片风格。但是影片节奏冗长,叙事拖沓,人物塑造也很单一。赫尔佐格的反派戏份太少,不足以吸引人~
本来想赶着出门之前把第一部给补了,结果越看到最后越想睡,我就暂时不去电影院凑第二部的热闹了。Rosamund Pike的角色没写好,Jai Courtney那时候好嫩啊。
悬疑推理片,真凶出现太早而少了抽丝剥茧的乐趣。
阿汤哥这里面一如既往的帅啊~挂电话那几下全场笑死了!就是最后大Boss死的好弱啊...怎么一枪就那样挂掉了...... Plus:就说女主怎么那么眼熟,原来是Jane!
终于在电影院看了一部赫尔佐格的电影!
推理追车格斗枪战,样样都有,样样都不精彩。
这么俗套没亮点只有阿汤哥几块小肌肌的电影,竟在结束时赢得全场掌声……美国人民真宽容!
这是一部前面20分钟可以打5颗星,后面1个小时只能打1颗星的电影...
很多观众一看到汤姆·克鲁斯就自动将影片归类为动作大片,而这部却恰好是侦探警匪片。其实拍的还不错,叙事和人物塑造都非常Old School,飙车枪战戏也可看。可惜它太想重现80年代类型片的英雄风采,就算节奏再怎么准确,缺少创新仍然是致命伤。片中的案子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弄得就跟某集美剧似的。
因为续集就看了。故事倒是不错,就是多少有点无聊,不是悬疑或者逻辑推理的问题,而在于导演把动作惊悚片拍出了文艺惊悚片,太多的时间花在了内心戏上,动作戏太少还不够刺激让这部商业电影显得有点廉价,很难让人花钱买到应得的刺激,就算阿汤叔半裸卖肉,被诱惑的也大都只有片中的女人们了。★★★
剧情非常美式警探小说,属于那种快餐好看的警探小说,每一个剧情转折都在可预料的范围之内,追车戏枪击戏都中规中矩【结尾的枪战调度稍微好一点】,不过很少看到这样老派的动作悬疑片了,就像许多年后你会在某个下午的中央六台看到的海外片,安全到男女主角连个kiss都没有。反派长得还不错!
拥有一个非常惊艳的开头,然后就越来越无趣……女主角的乳沟倒是一直显眼。男主角的形象过于完美,完美到近乎装逼的程度,无视各种不合理就为了让男主耍酷。动作戏算是看过的电影中最烂的了,简直要睡了,不如专心搞推理或许还有意思些。
看着有点乱。
行吧,其实是个推理剧,但加入了追车枪战暴揍神马的。故事咋样就不说了,但这片子的问题是太装了,能不能好好搞推理或者干脆全是动作戏算了啊!阿汤这样把自己往死里包装成宇宙第一帅哥很难直视好不好!我赫尔佐格竟然打了不小的酱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