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信徒(The Believer)》:信仰的迷失【第17届圣丹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11/the-believer17.html
本片获得2001年第17届圣丹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一个犹太人反犹的故事。男主角是一个犹太人,少年时因与老师争论宗教问题,一怒之下离开了学校。成年后男主角成为一个伪装成白人的反犹极端分子。男主角加入一个纳粹帮派,先是担任帮派打手,在一次任务中身份暴露后,他就在领导者的要求下做宣传工作。同时,男主角还与领导者的女儿发生了关系,交往中女儿对犹太教产生了兴趣。之后,一个知名的犹太人被杀,这让男主角身份败露,于是他决定进行一次爆炸袭击。炸弹安防好后,男主角发现领导者女儿也在场,就让大家赶紧离去。最后,男主角被炸死了。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不仅因为它有着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主题。先来说电影主题,影片通过一个信仰迷失的年轻人走上极端之路最后自我毁灭的过程,表现了反犹太主义的根源、现实,以及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对普通大众的影响。简单的说,这部电影从理论到实际等多个方面揭示了“犹太人”“反犹太主义”的的概念,让我们这些对于宗教、对于信仰没有感觉的人,感受到世界的另一面。总而言之,本片不仅有社会意义,还具有教育意义,更能引发观众们的思考。
除了富有深意的主题,电影其他方面也很出色。首先,它有好看的剧情,即男主角身份的大逆转,以及引发出的他如何在白人中隐藏身份,这些都让影片充满了一定悬念,吸引人们看下去。其次,影片节奏紧凑、矛盾冲突强烈,这就不需多说了。第三,电影对白富有深意,发人思考,比如男主角关于犹太人的评论、对犹太教的理解、对众人的演说等等,这些话都很让人信服。甚至让我这个不讨厌犹太人的中国人,都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反犹”确实应该。第四,画面剪辑凌厉,没有丝毫迟滞之感,这让电影看起来非常吸引人。确实,看多了艺术片的我,实在欣赏不来那种缓慢且无意义的画面,还是本片这样的叙事风格适合我。总之,通过以上这些优点,可以看出这是一部编导思路清晰、剧本完美、拍摄精巧的好莱坞标准制作,看起来非常舒心。当然,这也让我对本片的“独立”性质有些怀疑。
最后说一下男主角的迷失。男主角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他对犹太人的种种有着疑惑,因此他辍学了。这时,男主角已经迷失了信仰,他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但是他知道毁灭什么——毁灭掉他怀疑的。就这样,男主角在迷失后成为伪装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反犹太主义者。不过最后,男主角的人性战胜了信仰,救下了人们。因此,男主角所作所为只是一个信仰迷失者的矛盾行为:信仰犹太教,他不信;背弃犹太教,但又舍不得!而且,男主角还有一个善良的心或者是爱心。因为这些种种,男主角最后选择了解脱。既然生不如死,姑且自杀吧,或者死后还能见到上帝,这大概就是男主角临死之前所想的吧。
额外说一句。片中有一个商人的话很有意味,大概意思是:宗教、民族对于现代社会已经没有意义,只有钱才有意义。这句话让男主角听愣了。呵呵,这句话恰好代表了中国人的思想——钱才是最重要的。
演员方面几乎是男主角Ryan Gosling一人的独角戏。他在本片的演技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从表情到动作、从眼神到语言,都让人认为他就是男主角——一个矛盾的犹太人。看完他的表演,自然要与《美国X档案》中的Edward Norton相比较,因为他们扮演的角色相似。在我来看,还是Edward Norton略胜一筹,因为在片中Edward Norton更暴虐,更凶残,这也显得他演技更真实。此外,片中的女演员Summer Phoenix有露点演出,让人有意外之喜,只可惜她的面孔太大众化了。其他人都是龙套,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比较完美的电影,剧情好看、主题深刻、表演真实、节奏紧凑,而且还有露点画面,这样的电影怎么能不获奖?而且它比欧洲三大奖的获奖影片都好看,真不知道欧洲的评委们想什么呢!
summerphoenix020
截图:
The.Believer.20[00_35_35][20121107-172712-4]The.Believer.20[00_35_27][20121107-172640-1]The.Believer.20[00_35_26][20121107-172630-0]
序列:0953
The.Believer.2001.DVDRip.Xvid-Nile
2012-11-07
2 ) 高司令成名作,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影片《信徒》,取材于真实事件,是瑞恩·高斯林的成名作。片子中高司令饰演了一个犹太年轻人丹尼。
他睿智,勤于思辨,有行动力,本来是个好苗子。不过,一次宗教课上对上帝的质疑,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他剃光头,在身上纹纳粹图案。
行举手礼,加入新纳粹团体,为德裔极端组织效力。
携带武器,殴打正统犹太人,预谋杀害犹太知名人士。
为了达成消灭犹太人的目的,他甚至安放炸弹袭击犹太寺庙。
然而,他无法面对父亲,他对犹太圣物心存敬畏。
他即使成了极端组织的理论贡献者,也无法忘掉自己的犹太朋友。
于是,信仰的碰撞在这个年轻人的沉静之下迸发,最终,他会把自己引向何处?
故事因信仰而起,但是并没有局限于犹太教一种宗教的探讨,也没有把笔墨放在对新纳粹的批判上。而是巧妙的把两种极端对立的信仰集中在一个年轻人身上。
他因虔诚而背叛,因坚定而困惑,在他不断的动摇和迷失中,观众们不禁也被拉进了思考之中:是该遵从冥冥之中的神意,还是迷信那些道貌岸然的教义解读者?是该做个无神论者打醒那些盲从的信众,还是应该寻找一条更稳妥的信仰之路。
片中的丹尼无意是个聪明人,他从旧约的言辞之中判断出犹太教义的局限性。然而他又不够聪明,从对犹太教乃至犹太民族的否定,全面倒向了纳粹主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摇摆和矛盾变成了彻底的虚无,反过来吞噬了丹尼。
这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普通大众的苦处。多数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一样盲从各种思想。只是我们更像那个打不还手的犹太孩子一样,习惯了浑浑噩噩,并不深究而已。
我曾经鼓励自己的外甥穷游西藏,一方面是吃点苦,多点阅历。另一方面去看看有宗教信仰的人的思想状态,相信对他这样没成年的孩子,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自己也很喜欢逛庙,不是因为我什么都信,而是喜欢感受一下那种氛围。有归宿,有畏惧,有一些可以仰视的东西。你批评这是一种奴性,但是我觉得那种感觉确实很踏实舒服,因为咱本身就是不牛逼的老百姓啊。
说了很多故作深沉的东西,也许已经有人看不下去了。没事,咱们可以聊回来,聊聊《老炮儿》。六爷的悲哀在于他信仰的东西在几十年之后崩塌,还被年轻人无情的碾压蔑视。这个垂死的病人的抗争,让角色焕发了惊人的光芒,吸引了很多关注。但是,与丹尼的极端和摇摆相比,我觉得这个角色最让人敬佩的,是坚守。
既然爱的深沉,那就永远无怨无悔,即使它现在看起来悲情了一点……
片源比较少,请关注微博@空格荐影,或者微信添加空格个人微信konggejy获取。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标明作者、出处及ID。
电影推荐公共号-空格荐影
订阅号搜索: konggejianying
空格荐影
3 ) 信仰為藥,人性为引
信仰是什麼?作為一個在以無神論唯物主義為精神準則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很難全然體悟信仰所包涵的意義和它所賦予信徒的精神力量。當然,我這裏說的信仰不是大家常見的初一十五的各大廟宇升騰的香火繚繞,也不是那些有著特殊意義的名山大川間絡繹不絕的朝拜祈福,我理解的所謂信仰並不是指望著從中有所“得”,而是不論窘迫或是得意始終虔誠感念的神聖不可褻瀆的精神圖騰。信仰不可以物質價值衡量,信仰制約人的惡念、督促信徒向善,信仰甚至是人透過靈魂審視自身的最好媒介。
既然信仰的力量如此之強大,為什麼歷史上的諸多慘絕人寰的戰爭皆因信仰爭端而起?這在本片中得到很好的討論,Danny自始至終都是最虔誠的信徒,他所懷疑的不是上帝,而是周遭亦步亦趨口誦讚歌卻懦弱麻木不敢反擊的族人。他深愛這個無家可歸的種族,因此更憎恨包括他自己在內的無所作為和無能為力;他比誰都在乎信仰的神聖不可侵犯;可又憎恨信仰的枷鎖捆綁住了信徒靈魂中本應激進和積極的一面。如此的矛盾讓Danny愈思考愈痛苦,他想的是如果苦難可以打醒他的民族,那麼就由他來施以棍棒!
這部電影之所以值得推薦,是因為它敘述不僅僅是表面猶太文化和納粹文化,而是包括全世界現代文明的信仰座標。一端是以納粹和新納粹主義為代表的激進派,他們掌握话语权,借信仰為袍,冠衛道為名,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為達成自身目標掃清道路;另一端則是虔誠信徒組成的各個團體,他們對信仰的神祗和偶像深信不疑、唯命是從,他們中的一些可能成為利益集團的棋子,如同傀儡,無往不從,而另一些則是消極的躲避在神像之後等待神的救贖,自欺欺人的逃避嚴酷的現實。而座標的中間就是如同電影中的商人——不在乎種族或宗教,利益才是重點——冷漠的利己主義者,這是人類中的大多數。由此可見,信仰為藥,人性為引,藥可救人,更可殺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幾乎獨挑大樑的高司令童鞋,將Danny的彷徨、掙扎和無望表現得無可挑剔。那種愛之深責之切的濃烈情感非常有感染力!
上帝用巴別塔使得人類語言不通,阻礙交流;其實人類用信仰就可以驅使信徒自相殘殺,冤冤相報。
4 ) 一个真正执着于信仰的人
首先来句俗的,男主角很帅啊......
剧情很吸引,一个犹太青年,却是纳粹狂热分子,身体力行地参与纳粹组织的庞大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许多事情让他回想起过去对信仰的探索,在关键时刻他做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
影片使用了一些倒叙的手法,刚看完时我有点反应不过来,后来仔细琢磨才发现个中真味.可惜本身对犹太教不了解,只是凭借对基督教的认识去看待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对新纳粹和犹太民族产生了新的兴趣.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男主角执着追求信仰的那种精神,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天才往往要做出一番惊人的事业,至于这番事业对人类社会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往往与他坚定的信仰相关.
5 ) 那些狂热的不疯狂
看完有点晕
可能对他的文化背景还是不太熟悉,
不大容易看懂。
看不管看没看懂
都觉得这是个好片子,
而且很有道理。。
可能我太矫情。。。
记得可早以前看过一个报道
说是小区有人虐狗,结果被一个爱狗的人把这段视频发到了网上
结果很多人声讨,
而且其中还有很多事纯属来起哄发泄的,
并且正是这些人,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很多事情,可能是由清醒头脑的人的参与,
但是仍会有很多是那种所谓的暴徒
这很可怕
男主角是个很理想化的人,他有知识,想从纯学术那个角度批判很多自认为的不合理
但是现实太残酷。
在他开始痛扁纳粹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注定走不到一起。
果然。。。
ps:是我审美观有问题还是怎么回事,
我怎么对里面的正常和不正常的男人们严重长草。。。
不包括那些肌肉大块头们
6 ) 信仰的困境
影片中不断出现幼年的他对于亚伯拉罕献祭这个故事的怀疑并试图以自己的观点来重新定义这个故事,包括他认为这个故事的本质是在于阐释上帝的力量超过人类而不是检验亚伯拉罕对上帝的信仰,Isaac其实已经被他父亲杀死,Isaac并不是Abraham的唯一的儿子等等。他一直认为上帝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并一直在试图寻找和确定这种力量却得不到回应。所以我在影片的前半段一致认为Danny所产生的是对上帝的怀疑,这使我想起了约伯记中的神义论问题,但后来我发现他其实并不是对上帝的怀疑,他对于旧约的宗教文本有绝对的相信,他对于上帝有绝对的信仰,所以这让他一直认为自己是被选中的人,而这使得他陷入对犹太人的仇恨之中,他仇恨犹太人的passive和weak以及nothingless without end ,而这种仇恨本质只是对自己的仇恨,从这个程度上而言他的困境其实只是他个人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这种困境的因素也包括 当信仰上升到民族性的时候,个人是无法抽离的,无法抗拒的,这也许只是民族性的感召,更是信仰最强大的力量。
Danny这个人物最悲剧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完全清楚理解引发他仇恨的原因,但完全无法阻止他的仇恨毁灭自己,所以他最终的宿命只能是走向自我毁灭而不是自我救赎。
7 ) 怀疑与践行
1
这是一部美国电影的名字。成品于2001年。
导演是Henry Bean。主演的名字叫做Ryan Gosling。
影片根据三K党头目Daniel Burros的故事加工而成。
在记者揭露了他的犹太血统后Daniel Burros自杀了。
Danny Balint是一个犹太青年。
他曾经是希伯来语学校的高材生。
而对犹太教律和《旧约》的过多质疑使得他被逐出学校。
对本民族的由爱生恨使他接近新法西斯主义。这正是悲剧的开始。
但他最终无法摆脱民族自身的认同感。血浓于水。
2
The Believer翻译成汉语是“信徒”。
当时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被演员那种传神的演技所深深吸引。
Ryan Gosling成功刻画了对本民族由爱生恨,又由恨生爱的犹太青年。
影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犹太文化对犹太民族的巨大感召。
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三段场景。
第一段是当主人公小的时候在希伯莱学校的课堂对上帝万能的置疑。
他仰着头颅向坚信上帝的老师示威。
嘴里说着“(让上帝)kill me kill me?”。
第二段是主人公尾随一位正统犹太青年。然后殴打这位青年。
当看到这位青年根本不着手反抗时。
他愤恨的扇着自己脸。说着“Please Please”。
第三段是主人公在充当反犹团体的宣传者时对众多听众说的那些话。
“你们想消灭犹太人吗?那就张开你们的怀抱去爱他们吧。”
“恨没有用。恨只能使犹太人变的更加强大。只有爱。可以消融他们。”
(大义)
忘不了的是。最后主人公毅然迎向死亡时的眼神。
那种眼神。只有具有信仰的人才会拥有。
他最终皈依自己民族的宗教和文化。
而实际上。他其实一刻也没有离开。
3
为犹太民族身上所体现出的特有的坚韧所感动。
而这种坚韧。正是我、你、我们、你们所缺失的。
所以。要寻找我们每个人自己心中沉睡的锡安。
8 ) 信徒
这个世界是一个信仰逐渐倒塌的世界。不同的信仰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价值观的人实际上沟通的余地很小,所以不得不有人带着虚伪的面具委屈于较强价值观之下。久而久之,久而久之,也许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吧。
在西藏后来的日子,yuki总是抱怨藏族人为什么总是无所事事,总是来寺庙里来回转悠,为什么不能干点实际的事儿,比如洗个澡,认认真真工作来摆脱生活的贫穷。这些抱怨导致我几次恼羞成怒的翻脸,我实在不想告诉她信仰是和快乐或者痛苦成正比的。
无疑,片中的主角是痛苦的。源于他开始无力进行自我的救赎,甚至连毁灭自己能力都没有。开篇主角暴打的犹太青年人的样貌几乎闪回中主角年少时在神学院的翻版。这个开篇在以后几次反复观看的时候是极具震撼力的,完美的表达了主角对自己内心信仰的坚定却又无能的举动而爆发出矛盾与仇恨。
真正的suicide by journalism.故事的原型是Dan Burros,一位当年在美国把纳粹组织做到极致的犹太人。但最后他并不是幡然醒悟将自己留在炸弹旁边自尽,而是开枪自杀,由此看来电影难以逃脱美化他个人形象的嫌疑。尽管如此,Ryan对表演的拿捏稳准狠,将Daniel的纠结、彷徨、迷茫、分裂等等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让我在观影时常常心头一紧,为Daniel的痛苦和仇恨感到难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在这里虽然完全不适用,但电影中Daniel频频表达这个意思让我领悟到,只有一个民族内部的人,才会因为极度了解其民族的劣根性而心生仇恨,但信仰的力量往往不是hatred这几个字母可以轻易客服的。这也是他最后决定离开的原因。人间太糊涂,还是直接去天堂看一看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吧。
被高司令的表演折服,一个漂泊的虔诚的犹太灵魂和一个仇恨的毁灭的法西斯灵魂撕扯又统一,除了毁灭也别无他法,只有敌人才能爱的这么深啊。跟一位犹太老师讨论时,他说犹太人最初的教育就是允许你对圣经有不同的解释,将这种方法用在所有的书上,这就是他们之所以伟大的地方:people with the book.
质问而无解的愤怒,以暴力破解,锤打虚无能获得真实的回击吗,他等待着那能把他击碎的一拳却迟迟不落。要求祭献以撒的上帝,在他眼中与希特勒重合了,于是憎恨顺从,仿佛上帝实则期待着亚伯拉罕的反抗。有的剧情有潦草感,比如男主的纳粹小女友的转变是莫名其妙的,仿佛文化cosplay。主题可以说是特定属于青年的主题,为观念而苦继而行动,纯粹的、梦一般的、只在经过时在现实表面留下转瞬划痕的行动。(印象最深的是伤害他的女孩在他呕吐后吻他沾着秽物的嘴,猴动人
他挺不错的地方是在把一个正常情况下比较难理解的情绪讲得让我深有体会,也就是,其实作为一个虔诚的犹太人,为什么他要如此狂热的崇尚法西斯并仇视犹太人?我想对一个民族的憎恨,确实还是自己人比较多,因为自己人才可能对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深有体会,并且会有很多事情直接影响到自己。因此,其实对于另一个民族,因为不管自己的事,很多情况下也不了解,反而仇恨的可能性要小一点。另外,我想这部片子主要想说的还是,这个人如此表面上憎恨犹太人,不是因为他不爱,而是因为他太爱,但是他又太聪明了,跟我一样,信仰的东西想多了,就非常容易钻牛
因为信仰足够虔诚,所以憎恨。他才是那个宗教狂热者。一个作为反犹主义者的犹太人,熟知托拉中一切教诲,以行动践行憎恨自身民族的信念。 当行至最终,丹尼在赎罪日以希伯来语领读托拉,淹没在自己制造的火海,他成为在摩利亚山上被杀死的以撒。至于最终是否重生于新世界,不会有答案。 除了虚无还是虚无,或许这是宗教之始。 “如果当年你是出埃及的人之一的话,你会跟那些崇拜金牛的人一样死在沙漠里。”“那就让他来消灭我吧。来呀,杀了我。我就在这里来呀。”他对上帝呼喊。“关于亚伯拉罕和以撒的讨论,你记得你说过什么?你说其实以撒在摩利亚山上死了,我在想也许你是对的。以撒死了,然后在新世界重生。”“话语在我的口里消散,就像腐败的蘑菇。”
勉强及格。犹太纳粹青年基于虔信的狂热与自毁。这么个题材但尺度不大,到了斗殴戏或者床戏就切画面(当然本片是有裸两点),不过剧情还挺有意思,用回忆、幻想辅助呈现作为叙事核心的男主精神世界,前半段主要展示他的智性与纳粹行为,少年时质疑以撒故事的内涵——其实我一直也感觉上帝的行为方式跟黑社会大哥差不多,在那个生产力水平的时代,用黑社会的手法掌控团结人群倒也合理,但世上这么多位神,作为个体是有选择大哥的权利。后半段从男主修缮托拉卷轴开始,逐步揭晓他虔诚的底色(他作为纳粹屠杀双方当事人的幻像可理解为良知),直到最后作为寻求终极答案的殉道者死于自己和团伙安排的定时炸弹。前后两部分的过渡略显生硬,他在后半段的一些行为动机也不明朗。独立电影气质,近景为主的画面常有微微抖动的帕索里尼式呼吸,21岁的高斯林能接住戏
你最恨谁,就最像谁。RyanGosling乍看之下有种什么都不在乎的神情,可偏偏他在乎太多,他并不是怀疑上帝,他只是怀疑自己。
高司令果然是一个会演戏的主。教堂内关于犹太文物的内部争吵一场很有意思而且关键。与其他新纳粹题材作品侧重故事戏剧与张力的描写相比,此片更加集中于Danny内心的纠结与思想变化,从对犹太文化的质疑到生恨到回归认同,不管其倒向哪一阶段其实他都是一个信徒、而且是一个思考着的信徒。★★★☆
宗教味道太浓郁,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可能理解无力。开头看高司令剑拔弩张的,以为这次是个狂野男孩,和以往看到的有才温柔又穷困的高司令不一样,但是看到后来啊,才惊觉,这个迷惘摇摆,但是内心还是坚定犹太人的丹尼,还是那个高司令啊
男猪脚演技爆棚,对于“反犹太主义”和“3K”党的困境刻画得比较深刻。只是中间穿插的男猪脚穿军装端着枪的回忆片段,自始至终没搞懂。是历史?还是幻想?
改编的切入点很棒,无论是什么时候高司令饰演的男主都是一位忠实的信徒,从对本民族信仰的过于热爱而产生信任危机,还是由爱生恨加入新纳粹党和3K党准备炸死犹太同胞,故事紧紧的抓住了一个叛逆青年的纠结内心,从仇恨中找回信仰,这也给了高司令足够的飚戏机会,尽是司令的完美侧脸啊!★★★☆
其实还是原型更有意思,不过高司令确实演得很给力
一个犹太人,因爱生恨,开始反对自己的民族。他不是不爱,而是太爱了,又太聪明而喜欢思辩教义的缺陷与民族的劣根性。一部有着哲学思辩的野心之作。但有一点我不喜欢,电影通过多人(包括男主)之口把犹太教描绘为比其他文明更高级的宗教,“犹太人是更好的爱人”,明显是在讨好犹太人(尤其是犹太上流人士)。最不喜欢那个“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时有明显的政治感情倾向。
特别喜欢最后爬楼梯的桥段,有力的演绎。电影的重要之处在于对问题的讨论和阐释,而非禁锢。哪怕是敏感话题,敏感台词,敏感表达。就凭这点,五星。当然,瑞恩的表演非常棒!
男主内心坚不可摧的信仰令人动容!当他头戴Kipa,身着教袍,用希伯来语唱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圣歌,即便听不懂歌词但我听到了犹太人那股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年轻的Ryan Gosling表演极具感染力,将男主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和外在的愤怒与偏激演绎得恰到好处。看完电影很想了解更多有关Dan的生平
高司令这个角色和美国x档案的诺顿有一点点相似,主角到后面有良心的回归。一个人想彻底背叛从小耳熏目染的信念和种族是有一定难度的,片中丹多次从内心排斥违背他族教的行为。但似乎改编和现实中的DAN Burro有很大区别,因为现实中似乎是没有对本族宗教的回归的。片中有一些精彩片段,丹尼去融资时商人说现在不流行玩这个,只有市场不在乎你是谁!丹尼疑惑的说人们依然需要价值和信仰。商人说聪明人不需要。丹尼无奈的说你是拜金的犹太人。商人说无所谓,也许我们现在都是犹太人了,有什么分别。看看现在的我朝不正是这样?信仰?价值观?==money!all about money!
欣赏结尾:“你想去哪?你知道上面什么也没有。”而danny就是想要不停追寻答案,根本不是什么由爱生恨。
有些羡慕他 从小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让我什么都不信 只沉浸在麻木和惬意 我没有太想寻求的答案 我永远无法狂热起来 因为我们都是理智的受害者 当一个人去选择社会意识的相反面儿 选择狂热和背叛时 死亡是我们给予的 我们总是在驱逐与自己不同的集合 我们与纳粹有何区别吗 当有一天你无法再为自己标榜正义 我想起了一句话 上帝你不要再保佑我了 有本事你就捅了我好吗 操 可惜我就是什么也不信 我享受这种麻木 我只爱自己 我永远也成为不了我想成为的那种人 不是吗
ryan gosling无数嗲,说他不好看的绝对是猪猡
理论很有意思,RYAN一贯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