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开罗的紫玫瑰》的影评时,看到有人用科勒律之花来描述电影: “如果有人梦中曾去过天堂,并且得到一枝花作为曾到过天堂的见证。而当他醒来时,发现这枝花就在他的手中……那么,将会是什么情景?” 然而在电影的世界,当头顶的灯光亮起,你恋恋不舍的从红天鹅绒的椅子上站起,手中却永远留不下那一枝柯勒律之花。银幕隔开了两个没有交集的世界。 不过这一次,坐在“珠宝”电影院里的Cecilia,得到了远比一朵开罗紫玫瑰有力得多的、穿越了虚假与真实的证据——一个活生生的人从银幕后走出来,带着她走了一段无比美好却一去不返的旅程。 提起《开罗的紫玫瑰》,大家都对Tom跨出银幕的开创性举措津津乐道。这虽非首创,但由于作品自身魅力,也还是引来了不少戏仿与致敬。而且其中在我看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逃离“自由”电影院》。这部电影的风格和主题都和《开罗的紫玫瑰》截然不同。它讨论意识形态、自由以及政治,带有沉重的波兰味道。然而导演还是直截了当的表达了对伍迪•艾伦的崇拜:他让放映员将《日出》和《开罗的紫玫瑰》叠放,让Tom从银幕中跨出,却并非到Cecilia身边,而是和《日出》里的角色们展开了一场权利、权力、自由、思想解放的讨论。这样充满了想象的伟大创意,应该是最能令伍迪•艾伦这样的怪才大师高兴的致敬方式吧。 伍迪•艾伦是一个让人无法定性的人。他拍思辨电影,也拍笑闹的喜剧,他的故事里总是充满了辛辣尖酸的讽刺,可是总在大气球填不满的小角落里留下了一丝丝开怀的幻想,温暖的柔情。有人讲故事的时候,拼命地说明自己的意思;有的人讲故事,自然就能让人明白自己的意思;还有的人讲的故事,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懂得了不同的东西,却又不敢说懂了,忍不住想揪住讲述人的脖领子狠狠的晃一晃。伍迪•艾伦就属于最后这种人。这个美国的犹太人艺术大师身上拥有一种深藏在调皮、刻薄、玩世不恭后面的悲剧气质,他的作品让人在大笑之后,悄悄转脸默默叹息。 Cecilia是一个生活在大萧条时代的可怜美国女人。她是个无聊的女招待——那个年代有个饭碗就是幸运了,老板对她毫无同情。丈夫对她则是打一下揉三揉,每一句话都潦草而漠不关心。甚至他的情人都是个肥胖的毫无吸引力的女人,就连他们的偷情都不带有“偷”的兴奋。当被Cecilia撞破,丈夫的解释荒谬得不带丝毫的逻辑。看得出,丈夫对她就和对这个大萧条一样漠然,无论说话还是走路都带着一种懒洋洋的腔调。 只有电影的黑白能让Cecilia感到兴奋,感到心中的激情。这个苍白纤细的女人在盯着银幕时,眼睛和脸庞都是发亮的——就连她买电影票和买爆米花的时候,她的身心都具有这样的光彩。镜头总是从微微仰视的角度拍Cecilia微微仰视的被银幕的光打亮的脸,她的眼睛随着银幕上的活动影响而闪闪发光。只有电影里面漂亮的人,机智的语句,奢华的生活,幸福的情节和结局才能让这些挣扎在大萧条中的人们暂时忘记现实的苦涩。Cecilia说到电影的事情的时候声调总是上扬的,看得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她可以钟情的事物,才能让她还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情感。 大萧条时代正是电影有声化的时期,有声片这个新玩艺儿和大萧条一起在1929年来到美国,观众——也包括了Cecilia,都蜂拥到电影院观看有声电影。经济衰退,有声片却令电影成本提高,小的影片公司和影院陆续倒闭,大影业公司也要依赖财团才能生存。然而美国影业用“便士影院”和“B级片”得以求生,并且为千千万万个Cecilia在整个30年代提供了逃避和解脱。 当一个人只有一块面包时,命运往往就要连这一口粮食也要抢去。丈夫的背叛和虐待升级,老板炒了她的鱿鱼。这种时候,恐怕电影也做不了她的救命稻草了。但是她能做的还是只有到电影院去,看着《开罗的紫玫瑰》发呆。直到Tom从银幕另一端好奇地来到她身边。这个英俊可爱的年轻人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本来,这就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再者,他的角色就是一个探险者嘛。可以说,当这个角色被演活,在伍迪•艾伦的世界里,他就应该离开银幕。因为他是探险家,他富有更强的好奇心,更勇敢——“这些性格都已经写在剧本上了”。 当他待在银幕上的时候,大家都只是单调的描述着上流社会的生活,说着浪漫“高级”却毫无意义的傻话。可是当他离开银幕,银幕内外的言语都妙趣横生起来,伍迪•艾伦甚至开始控制不了自己的野心,纵容他们讨论起人类、哲学、宗教、终极意义之类的事情来。 Tom和Cecilia开始了浪漫非凡却又奇特得令人哭笑不得的约会。他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毫无概念,充满了新奇的好感。这个令Cecilia厌烦,“对每一个人都分外艰难”的世界,对于这个新生的探险家是一个乐园。他的无邪、善良、勇敢,和一切一切已经写入他性格的优秀品质,为他赢得了Cecilia的爱情,赢得了一群饱经风霜阅尽冷暖的风尘女子的好感,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电影院和制作方都乱作一团,而银幕另一端突然打断了的故事里的人们,也越来越没有耐心,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呼喊,其中的共产主义分子腔调令制作方和影院老板,甚至他们自己都大为恐慌和不满。Gel•Sheperd也游荡在这个“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新泽西,寻找这个给他惹了大麻烦的角色,于是就顺理成章地碰到了Cecilia。有趣的是,他居然也爱上了这个苍白纤细的女孩子。他和Tom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却没有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这个时候伍迪•艾伦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把一个电影人物放到现实世界里,他干脆直接让Cecilia走进了电影。这个世界果然如同梦境一样迷幻而美好,这个段落充满了我们熟悉的老电影的拍摄方法:叠画,多棱镜镜头,布景慢慢的经过男女主人公的背后,场景跳跃。Tom的概括很到位:你的梦境就是我的生活。这句话颇有深意。把它翻过来,再改掉一个字,就是“我的生活只是你的梦境”。就仿佛美丽的黑衣歌手刚刚碰到真实的Cecilia,就尖叫一声昏倒。她和Tom所代表的电影梦境,在真实面前也是一样的不堪一击。“我的生活”对于Tom是全部,然而对于Cecilia,却只能是一个迷蒙的幻境罢了。 终于,到了选择的时刻。在真实和完美面前,Cecilia选择了真实——至少,她自己认为她选择了真实。兴奋而又幸福的她冲回家里收拾箱子。愤怒的丈夫规劝她的话仍然是毫无体贴、毫无柔情又毫无逻辑。但是有一句话他说对了:你坚持不下去的。 当Cecilia拎着行李,奔向影院,奔向幸福的生活。她糟糕的衣着和毫无优雅可言的步态其实一直在提醒:一个好莱坞生物,无论他是一个大腕,还是一个小明星,都怎会钟情于这样一个女人。此处和影片的开头,是一样的场景:一样的电影换档,一样的摘下影片名称的字母。连摄影机摆放的位置都差不多,只是稍稍拉近了一点:一切其实都没有改变。只是观众的心和Cecilia近了。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等待Cecilia的是什么——Gel已经离开,心灰意冷的Tom的那一部《开罗的紫玫瑰》已经下档。而她的一切梦想和希望都已经被击碎,只剩下残破晦暗的未来生活。 可怜的Cecilia这个时候做的,仍然还只能是走进“珠宝”电影院。这次正在上演歌舞之王Fred Astaire和Ginger Rogers演出的《礼帽》(Top Hat)。耳边响起Fred唱出的Cheek to Cheek的旋律时,我们又在银幕熟悉的位置看到了我们熟悉的神情,那双发亮的眼睛和散发光彩的脸。只是这一次那双眼睛含着泪水,只是似乎这一次那其中的内容要复杂一些。 想起影片开场她凝望着电影院窗口,那般迷醉也是这样的神情。装卸的字母忽然掉到地上,惊醒了她游离在天外的神志——其实和Tom、Gel二人的相遇,也早晚会被一个掉到地上的字母惊醒的。只是当时,无论是她还是善心投入的观众,都不会知道罢。 如果说Gel是真实,Tom是虚幻,那么Cecilia究竟向往的是什么呢。她热爱电影,或者不如说她那么热爱幻象带来的释痛,那么她为什么又回过头选择了Gel呢。 但其实Gel才是最大的白日梦。如果说一个心地单纯,英俊可人的角色从银幕里走出来,拉起一个长相平平贫困瘦弱的妇人,对他表白爱情,愿意和她共度一生是不可能的;那么奢望一个正希望着自己事业冉冉上升的好莱坞小明星能够接受并带这样一个女人去洛杉矶,就已经不是白日做梦,而是分明根本的失去了理智。 Tom当然是一个谎言——即便他的心地再真诚,愿望再强烈,即便在游乐园他的吻可以那么温柔和完美,也改变不了他是一个虚构的形象的这个事实。完美本身也是欺骗。然而不完美的Gel同样是欺骗,无论是引证他最后一个遗憾而复杂抱歉的眼神,去说明他也许爱过Cecilia;还是用他在事情解决之后急不可耐的离开,证明他从一开始只是利用这个可怜女子,他的欺骗和虚伪都已经是既成的事实了。一个角色是虚假的,而塑造他的演员因他的真实而只能停留在虚假的层面。伍迪•艾伦用这个有趣的隐喻,在电影当中来讨论电影,清楚地勾勒了“电影”,这一个帷幕后面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你却永远休想把握的世界的全部面目。 其实看看Cecilia的微笑,回想一下她的经历,我们应该为她高兴。我们知道这个女人会认真地好好活着,她的生命,在面目可憎的丈夫、贫困、失业之外,还有过游乐园夜晚的吻,乐器店里的欢歌,教堂里的打斗,餐馆的仓皇逃窜——精彩,温情,就像电影,何必在意真实呢。不妨开怀,不妨回到影院里。如果生活那么悲戚惨痛,再因为担心沉沦而拒绝短暂美好的幻想,岂不是悲哀之上又多加了一层悲哀。 这是一个虚幻美妙的令人怎么也不能相信的梦;却又是一个苦涩现实不能不让人一直回想的故事;最重要的——这是一出让人悲喜交集心弦起伏的好戏码。声音柔软纤细的Cecilia和英俊天真的Tom为这个荒谬的天马行空的故事更平添了几分难得的温情。让我看到这个尖酸的老头心里柔软的地方。诚然,《开罗的紫玫瑰》也充满了嘲笑、酸涩的生活、无奈的命运,充满了残酷的、可笑的、愚蠢的、软弱的人,然而我却从Cecilia微笑的泪水和银屏上的Tom默默地注视中,看到了一种虽然虚幻,但是却无限温柔的可能。当你想愤怒的拉住吉米,问问他为什么要欺骗Cecilia,当你想质问Tom,为什么离开银幕,打扰一个不幸女人的生活,当你想责骂Cecilia,为什么那么愚蠢……终于你结住了口舌,思绪乱作一团,不知该从何说起。 当影片快要落幕,Cecilia滚动着晶莹的,包含了太多内容的眼泪,意味深长的微笑时,你的所有问题都升腾成了一股雾絮一样的叹息与感慨,梗塞在你咽喉,盘旋在你脑海,傻傻的你会按住胸口,唏嘘不已。
文转自:从《开罗的紫玫瑰》看好莱坞电影里的幻梦效应--电影文学--梁建华 侵删
在电影《开罗的紫玫瑰》里导演伍迪,艾伦以他一贯的幽默讽刺的手法向兜售梦幻的好莱坞电影提出了质疑。电影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大萧条时代的美国。女主角塞西莉亚是一名性格柔弱的女招待,由于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和无法忍受丈夫的赌博和对她的打骂,她一有空就独自去电影院消磨时光。她迷上了一部和影片同名的探险片,并爱上了电影里英俊的男主角汤姆。正当塞西莉亚第5遍的时候,汤姆从电影的银幕里走了出来并向塞西莉亚表达了他的爱慕之情。于是两人手拉着手逃出了电影院,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男主角的出走引起了好莱坞的轩然大波。为了平息观众的怒火,制片人和饰演汤姆的男演员吉尔一起来到新泽西州四处寻找逃走的汤姆。为了使汤姆回到他的电影世界里,与汤姆长得一模一样的吉尔哄骗了塞西莉亚的感情。处在汤姆和吉尔俩人当中的塞西莉亚出于实际的考虑选择了后者。故事的结局汤姆回到荧幕,吉尔也悄然离开。失落的塞西莉亚只能回到她的丈夫身边,像故事的开始那样在电影院里打发日子。
这部影片透过荒诞的艺术手法和辛酸的讽刺向观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虚假,哪一样是我们需要的?好莱坞这个梦工场所生产的幻梦到底是甜品还是毒药?雄霸全球市场的好莱坞电影里的幻梦效应激起了学者和评论家的反思与争议。一些捍卫精英文化的学者对这种廉价的、媚俗的电影嗤之以鼻,认为即使把好莱坞电影全部销毁了“也不会打击国民的士气。”"但也有评论家对这种商业电影给予了肯定,认为它们可以“启发人们的生活,开阔人们的视野以及鼓舞国民的士气。”"导演伍迪,艾伦一直以他独特的电影题材和拍摄手法表达他对好莱坞的戏谑与质疑。本文将以伍迪●艾伦的早期代表作《开罗的紫玫瑰》为文本,借助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关于大众媒体的批评、后现代哲学家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以及尼采对于日神艺术的观点来分析好莱坞电影里的幻梦效应。
一、好莱坞电影里的幻梦效应对现实的侵蚀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思想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他们的代表作《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里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好莱坞电影里的幻梦效应,他认为电影里编织的幻梦对我们是有害的。这位忧心忡忡的后现代思想家早就敏锐地察觉到电影已经威胁到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它(好莱坞电影)复制经验性事物的技术越完美无瑕,那使外部世界看起来俨然是屏幕世界延伸的幻象在今天就越盛行。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鲍德里亚用“仿真现象(simulation)一词来揭露了电视、电影、广告和各种网络媒体以对现实的虚拟来替代真实的现实,“仿真” 摇身变成了现实。它是“没有原本的摹本,超真实的领域”。在这场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革命里,任何代码都可以被无限制地复制。在符号系统里,所指和被指涉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能指的相互指涉。在《开罗的紫玫瑰》里当戏中戏里的男主角汤姆走出荧幕来到了塞西莉亚的现实世界后,电影这个虚拟空间就和现实空间发生了正面的遭遇。塞西利亚的生活随着汤姆这个虚构人物的出现从灰暗转向丰富多彩,但是汤姆却无法适应电影外的现实世界。导演伍迪●艾伦通过汤姆在现实世界的遭遇来讽刺好菜坞商业电影里的那美丽的幻梦,如汤姆在餐厅付钱时发现他在电影里用的钱居然是假钱,又如当他在公园里亲吻塞西利亚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没有通常情况下电影里会出现的淡出镜头。
《开罗的紫玫瑰》向我们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好莱坞电影里,“ 超现实”(the hyperheal) 与现实是脱离的,超现实”代替了现实。在电影和电视表象这个符号系统里,所指与能指彻底地分裂了,能指不再指向外部的真实世界,而是符号系统内的其他能指。就像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断言的“ 我们似乎生活在双引号里,生活在一部电影里。”电影电视里的幻梦效果使虚拟的现实比现实更真实,电影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现实,如何去看现实。
二、幻梦引发的麻醉效应
德国当代文化理论家瓦特. 本雅明预言一场无产阶级的革命将会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把传统的艺术精英主义变为平民主义,因为艺术的受众群体在不断地扩大,可以说真正地实现了以往所无法实现的“ 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本雅明认为电影是最能实现艺术平民化的媒体。"电影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为了满足大众观赏和了解世界的欲望的,电影把以往只有特权和精英阶层才有机会接触或看懂的艰涩的作品简化为大众所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作品。因此电影可以起到服务于政治宣传和教育大众的作用。然而事实上本雅明的预言至今仍没有实现。而好莱坞商业电影可以说征服了全球,把所有电影存在的地方都纳入了它的文化殖民版图。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毫不留情地批判以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他们指出,好菜坞商业电影正是凭着它的麻醉效应和幻梦效应捍卫了意识形态和主流的价值观,使其不被颠覆。这种效应表现在类型化的好莱坞商业电影、程式化的电影情节和人物对话、逼真的视觉效果和不着痕迹的拍摄手法。这一切的目的并不在于启发观众对社会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批判,而是进一步肯定了既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于阿多诺来说好莱坞电影的危害之处,也就是它的魔力所在,就是要从电影观赏中获得快感,观,众就很难不使自己的现实存在淹没在光影的流动中,并随着电影镜头的操纵被动地认同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不是对之进行冷静地思考或质疑。电影使观众把目光投向似真还假的内部世界,而不是外部的客观现实。布莱希特所提倡的“疏离感”正是好莱坞商业电影所极力避免的,因为它揭开了好菜坞神秘浪漫的面纱,使幻梦感荡然无存。
电影《开罗的紫玫瑰》里导演别有用心地把故事放置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在一家餐厅里当服务员的塞西利亚不幸丢掉了工作,偏又嫁给了一个好赌并经常对她动粗的丈夫。对于像她这样几乎没有求生技能的弱女子来说,惟一让她得到欢乐的地方只有她家附近的电影院,正巧当时电影院正在.上映一出名叫《开罗的紫玫瑰》的非洲探险爱情片。塞西利亚在熄了灯的投影厅里一边捧着爆米花,一边盯着屏幕里的画面。从电影镜头对她面部呆滞的表情和睁大的双眼的特写就能看出她已完全沉醉在屏幕上那些刺激的探险、浪漫的爱情、奢华的舞会、美轮美奂的晚礼服和醉人的香槟里,尽管这部片子她看了一遍又一遍,连台词都能脱口而出了。
好莱坞电影的麻醉效应还体现在观众的电影审美上。在电影《开罗的紫玫瑰》里,观众无法接受电影里突然没有了男主角,无法接受一个荒诞的、不完满的结局。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一个浪漫的、皆大欢喜的结局,虽然这种结局在好莱坞商业电影里是千篇一律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观众的审美其实是被电影百分之百地预设和操纵着的,文化产业的多样性下掩盖的却是服务于商业利益的垄断性。它是“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胜利。”因此他们疾呼大众合力抵制传媒的精神麻痹:“即使把大部分的电台和电影院都关闭消费者也不会蒙受多大的损失。
.三、日神艺术下的美丽幻梦
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鲍德里亚等人的看法相反,尼采认为,早在电影出现以前,我们的生活就已经离不开幻梦和想象了。他在名为《论悲剧的诞生》里把古希腊术的繁荣归功于日神和酒神这两股艺术冲动和状态。日神阿波罗象征着幻梦,而酒神狄奥尼索斯则代表着一种痛苦与喜悦共同交织的状态。两种状态都反映了我们本能的需要。光明之神阿波罗“掌管着我们幻想世界的美丽幻梦,”"因此从日神的艺术里我们体验到的是梦和幻梦。尼采向世人指出正是在梦境里神才第一次在人们的脑海里显现。在日神艺术的作用下,丑陋的现实被装点成美丽的幻梦和梦境,人们也因此从这两者中感受到快乐和希望。
日神的状态同样可以在观赏电影时达到。做梦和看电影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在没有理性的严格监控下和不对他人和现实构成威胁的前提下满足了那些压抑已久、无法实现的欲望。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就好比集体做梦。在那里每一位观众都忘记了此在的真实自我,并把自我代入故事的人物里,和他们一道经历喜与悲。如同欣赏一出悲剧,观看一部电影也能得到亚里士多德所称的心灵的“宣泄”,重新获得生活的力量。当塞西莉亚心醉神迷地看着与影片同名的电影《开罗的紫玫瑰》时,她便进入了日神的状态。坐在电影院里的塞西利亚不再是那个遭老板解雇、捱丈夫拳脚的不幸者,她成了电影里衣着华丽、享受着上流社会的宴席和被浪漫爱情所包围的女主角。电影里的曼哈顿也不是大萧条时期的曼哈顿。
四、结语
在电影的结尾,被抛弃的塞西莉亚只能选择回到对更加苛刻的丈夫身边。她的生活又像从前的那样丝毫没有任何改变,还是回到了电影院里消磨时光,只是上演的已不再是《开罗的紫玫瑰》了,而是换成了一部歌舞片。当欢歌曼舞响起的时候,塞西莉亚的脸上又露出她往日的微笑。影片道出了一个无奈的事实:“电影 依旧美好,现实依旧残酷”。与其让塞西利亚这样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从美好的幻梦中醒来,还不如让她在电影里得到仅有的慰藉,在电影中打发人生。
(按喜好度的顺序排序,排名越靠前越喜欢) 1.开罗紫玫瑰
真善美,单纯傻可能还是我会迷恋的东西吧。毕竟,谁,不喜欢童话呢,根源还是对童话和完美世界假象的迷恋和向往吧。最后的反转更加让这个电影有魅力。
2.咖啡公社
咖啡公社是属于那种刚看完觉得也就还好吧,后来越想越有魅力的电影。一开始没什么感觉,后来这个电影和世界观还是会对我有点点影响。关于得不到的故事。完成度我认为是超过爱乐之城了,比爱乐之城要好。尤其原声带绝了。
3.蓝色茉莉
挺搞怪的。女gold digger的故事。
4.赛末点
这个主题是蛮值得思考的。男gold digger的故事。男、女gold digger表现形式和结局还是会有所不同。以上这几部都是希望闲下来的时候继续多刷几遍的电影。
5.午夜巴黎
高中就看的了,那时候对文化、电影还没什么了解,无感。
6.午夜巴塞罗那
高中就看的了,那时候对文化、电影还没什么了解,无感。
7.解构爱情狂
这个翻译名字也起的太大了吧……这个电影就像这个主角一样,神经兮兮,无无聊聊,脑脑残残……
8.人人都说我爱你
无感,目前看下来最不太喜欢的,奇奇怪怪的,不知道表达啥。不过某些小点还是触动到我,让我有所思考。伍迪艾伦的电影好像就是这样,有时候一直在说很drama很废话的事,但看着看着也有一些很有魅力或者值得思考的点。
总的来说伍迪艾伦电影拍得还是很好看的,很drama,但又说得通。老先生本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解构爱情狂。很多时候还有一些很值得思考的点,以后闲着继续慢慢追吧,不定时更新此名单。
Heaven, I'm in heaven.
1 《礼帽》
电影一开始,就响起了弗雷德·阿斯泰尔演唱的'cheek to cheek', 出自经典的歌舞片《礼帽》。
这部的男女主分别是弗雷德·阿斯泰尔和金杰·罗杰斯,这对黄金CP在旧坞时期搭配出演了多部歌舞片,包括《摇摆乐时代》《随我婆娑》等,都是经典歌舞片。
2 Stars Over Broadway 1935
Cecilia和妹妹在餐厅忙碌工作的时候也不忘聊电影,其中说到一部由Jane Froman和James Melton担任主角的电影,通过查找发现是1935年的'Stars Over Broadway',豆瓣虽然有条目,但是海报和评分都是空白的,甚至没有中文译名,算是很冷门的歌舞片了。
3 Okay America! 1932
依然是这个场景,Cecilia的妹妹说她喜欢另外一部电影,'Okay, America!', 一部1932年的剧情片。
4 Lew Ayres / Ginger Rogers / Lola Lane …
妹妹说我喜欢Lew Ayres(刘·艾尔斯),你觉得他结婚了吗。
Cecilia立将她知道的八卦悉数道出。
刘·艾尔斯不但结婚了,还娶了Ginger Rogers(金杰·罗杰斯),也就是《礼帽》的女主角。
他们住在贝弗利山庄,有时候还会去西班牙度假。
刘·艾尔斯还曾与Lola Lane(劳拉·莱恩)结婚,但Cecilia认为金杰·罗杰斯更适合他。
Cecilia再次想展开的时候,被老板喝止提醒她该好好工作了,于是Cecilia的话讲到一半。
实际上金杰有两任前夫都叫Jack,一位是Jack Pepper,一位是Jack Briggs.
根据时间推断,此时金杰·罗杰斯正与刘·艾尔斯在婚姻中,而两人的婚姻是在1934年11月-1941年3月,可推断电影故事发生的时间在这期间,这时金杰·罗杰斯的前夫是Jack Pepper.
Jack Briggs是与刘·艾尔斯离婚后再嫁的丈夫。
5 Fatty Arbuckle
Fatty Arbuckle,也就是罗斯科·阿巴克尔是默片时代著名喜剧演员,曾与巴斯特·基顿和卓别林合作许多经典作品。
豆瓣影人简介中提及了这段八卦:正当他成为最受欢迎的美国打逗闹剧演员时,他的事业由于一个诽谤性的杀人案件突然结束了。起因是在他的公寓套间举行的一次晚会后死了一个姑娘,虽然他是清白的,但电影界和公众并不宽恕他。他的事业临近完结时,他用威廉·B·古德里奇这一假名导演了两部影片,1933年默默无闻地死去。
因为罗斯科·阿巴克尔的事情,Gil担心自己的职业会被Tom不可预知的行为毁于一旦,才决定动身去寻找Tom.
6 Fredric March & Leslie Howard
Gil和Tom在电影院争吵时,Gil说:如果没有我,也根本不会有你。
Tom却反击:说不定我还能被Fredric March或者Leslie Howard饰演!
Fredric March 弗雷德里克·马奇,美国男明星,被誉为“上世纪30到40年代间好莱坞最出名且最全才的明星之一”,1931出演的《化身博士》,让他拿下第五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如想了解更多Fredric March可跳转 ➡️黑特-007:弗雷德里克·马奇出演电影简评&资料)
Leslie Howard 莱斯利·霍华德,英国男明星,曾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出演过《乱世佳人》《卖花女》等电影,伍迪·艾伦在《纽约的一个雨天》中也提及过他在《乱世佳人》里饰演的角色。
无论弗雷德里克·马奇还是莱斯利·霍华德,在当时都是电影圈的大咖,但Tom这个角色显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不可能要这样的大牌来出演,于是其他角色没有忍住回怼了一句:
「你错了,你这点戏份怎么可能吸引到大明星来演。」
伍迪·艾伦损人确实有一套。
出乎我的意料,《开罗紫玫瑰》里面提及的电影并不多,大部分影星也都是伍迪·艾伦自己捏造的,有多处致敬了歌舞片,让我感觉到伍迪·艾伦确实十分喜爱旧坞歌舞片(也因为电影的设定是在1930s,当时是歌舞片鼎盛期,很多人喜欢进电影院看欢快的歌舞片,短暂地得到心灵慰藉)。
当电影中的电影,情节被彻底搅乱后,酒店的服务生仿佛突然获得自由:我可以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了:居然是跳踢踏舞!
电影尾声,Cecilia带着难过的情绪再次走进电影院,此时银幕上放映的正是开篇提到的《礼帽》。
在弗雷德·阿斯泰尔和金杰·罗杰斯优美的舞姿疗愈下,Cecilia终于也露出了笑容。
歌舞片永远可以治愈人心。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巴斯特·基顿的《福尔摩斯二世》。
提到《开罗紫玫瑰》,很难不想到《福尔摩斯二世》。早在1924年的时候,默片大师巴斯特·基顿就已大开脑洞,打破了界限,让现实里的人物走进电影银幕。
不过其实《开罗紫玫瑰》灵感并非源自这部电影:
伍迪艾伦:我在很多年前看过《福尔摩斯二世》,我觉得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很棒,但不是我的最爱。走进银幕其实是后来才想到的,我刚开始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的梦中情人从银幕上走了下俩,两人坠入爱河,然后现实中的男演员本人出现了,于是她必须在虚构和现实中做出选择。选择虚构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太疯狂,因此你只能选择现实,但现实会伤害你。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其他都是写作时想到的内容。巴斯特·基顿的那部电影可能是我25年前看的了,所以与我的故事无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让Cecilia走进银幕是后来才想到的,原本的故事讲的是戏中的男主角Tom走进了她的生活,成为她的归属。 ——《我心深处》p138
尽管如此,依然想向大家推荐这部伟大的电影。祝大家在电影里得到慰藉,疗愈一切现实生活带来伤害。
更多伍迪·艾伦的电影清单可以跳转【伍迪·艾伦的电影清单】
我觉得《开罗紫玫瑰》有一点挺有意思:
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的三十年代经济萧条时期。而故事的拍摄手法,演绎方法,情节模式也是按照三十年代情节剧的路子走的。
人物都显得有些飘,立不住,离观众太远,显得更梦幻,脱离了“真实”
这是那个时候老电影的一个特点,《开罗紫玫瑰》正是延续这样的“套路”,反而有一种碎碎念的可爱。
尤其是米亚·法罗的表演,实在是太迷人了。
她演绎的是一个得不到爱的家庭主妇Cecilia。她让自己的嗓音变得更轻,努力让整个身体更紧张更小心,让人看上去那么唯唯诺诺,可可怜怜。
她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爱情电影。
一个在现实得不到爱的人,总会想着投入银幕怀抱来获取爱。
奇迹出现了。
她第五次去戏院看《开罗紫玫瑰》的时候,片中一个叫Tom的探险家竟然从银幕中走了出来。
这是天才的一瞬,这是影史的惊人一刻。
从虚构走到现实中,需要电影的魔法,同样也需要勇气和信念。
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瘫痪女孩因为要追逐鸽子竟然站了起来。
Tom爱上了Cecilia,情不自禁的冲出银幕。
一个角色因此获得了生命,寻回了自由。
伍迪艾伦的高明在于,他让扮演探险家的演员Gil也同样爱上Cecilia,真实和虚构的重量交锋就这样开始了。
不起眼的Cecilia昨天还在感叹身世凄苦,今日就被两位帅气王子爱上,这似乎是上帝特意给她开的一扇窗。
一番抉择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现实的Gil,尽管在我们看来Tom更爱她,因为Tom是多么的赤诚和完美啊,他满足了所有女孩对梦中情人的意淫。
当观众爱上一个角色时,总会感叹角色只是角色,现实是不存在的。
伍迪艾伦偏要赋予角色生命,让角色活生生出现在大众面前。
但真要看见了这么一个完美无缺的虚构角色,一想到他只是一个电影角色,现实根本就不存在,就有些垂头丧气了。
观众还真是难伺候啊。
Cecilia虽然喜欢虚构的电影,但她努力让自己清醒。于是她选择了现实的Gil,和虚构角色说再见。
我们当然会说Cecilia果然选择了现实,但最讽刺的是:Gil最终还是抛弃她,独自回好莱坞了。
Cecilia看似现实的选择其实就是空中泡泡,一点就破了。
她对Gil的幻想让她狠心拒绝了虚构的Tom,结果是空一场。
在抉择之前,电影其实已经在指向一个最明智也是最痛心的的选择:谁也不选,回到家里,好好睡一觉。
因为选谁都是虚幻的,都是没有结果的。
这才是这部电影最悲情,最残酷的地方。
但伍迪艾伦不愧是伍迪艾伦。
电影的最后一幕:无比失落的Cecilia去电影院看阿斯泰尔的《礼帽》,在光影故事的催情下,Cecilia最终露出了微笑。
这是电影最令人动容的地方,因为这一幕,电影突然就有了伯格曼的力量。
那是对生的渴望,对爱的呼唤。
让人不禁想到《犹在镜中》最后用“爱就是上帝”来给观众突如其然的希望,同样是令人无以复加的感动。
而这次Cecilia是靠电影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爱。
当生活一片泥潭,我们不是还有电影吗?
当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头扎进电影来寻求治愈啊;
当爱情得不到的时候,我们可以拥抱银幕来获取爱的欢愉,哪怕短暂,哪怕虚幻。
所以,我一厢情愿的解读为,伍迪艾伦正是借这部电影在鞭策我们:
诸位,一定要爱电影,爱生活,爱自己呀!
Cecilia最后的微笑,是电影的胜利,是迷影的胜利。
我甚至相信电影的最后,俊俏的阿斯泰尔舞姿轻盈的跳出银幕,对Cecilia浅浅一笑:Lady, can we have a dance?
这不是无敌艾伦一贯的写给爱的情书,而是写给电影的情书,那是拯救我们于水火的黑暗中的舞蹈,那帷幕是隔开也是串联起现在与虚幻的天堑,一幕幕都是爱电影的人必然闪过的念头,但我们都知道终究只能选择现实。好莱坞黄金时代歌舞片的结尾,虽然落寞,可它依然是倦时痛时能肆意徜徉的光影世界,永远
致看电影的人,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4.5。1.角色不是演员,生活不是电影,影迷就是影迷。2.希望那个为我跑出银幕的角色,是来自伍迪·艾伦的电影。3.唯有影迷,才知道米亚·法罗最后的微笑有多美。
多么适合精神分析的文本啊,自我、镜像、真实与幻想、电影是什么。伍式的电影总是后半段最吸引我,当他结束铺垫、抛出干货的时候。看了真是难过,理想原来要比现实更现实。
虚幻与现实的永恒围城+狂热影迷的痴情念想。1.深思电影的本质及演员与角色的关系,角色入侵现实,是为[福尔摩斯二世]镜像。2.头发不会乱的汤姆与做爱前的淡出。3.以废弃游乐场作为浪漫梦境的隐喻情境。4.你不能学会做真人,一如学做一个侏儒。5.半闹半讽,半悲半喜,以凝视银幕的特写作结。(9.5/10)
女主角说话和伍迪艾伦一样一样的。我怀疑伍迪艾伦是不是觉得爱情只有一种,爱人可以有很多种?
同样是走出屏幕,跟《午夜凶铃》不是一个档次。
老头这部戏灵感自然是来自基顿的[小福尔摩斯],不过在电影本体论上的意义和影史位置应当超过《安妮霍尔》吧。完全可以操练一下拉康或者齐泽克。结尾米亚法罗简直露出了蒙娜丽莎般的微笑。
我们之间,银幕两边。
看了十几部伍迪艾伦,这部的故事确实是最好的,电影里的人能走到现实里,光想想就够不可思议了吧!(我如果连续看五遍大船,小李能出来伐??)不过细节还是不如安妮霍尔那么 - 温柔,但确实是非常有意思的片子
在观影过程中我想到许多,关于电影之于生活虚构与真实的存在,关于Tom仿佛伊甸园中的亚当。但最后我知道我不过同Cecilia一样,我企图从电影这场幻梦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却又在潜意识里再清楚不过这只是场幻梦。我瞧不起我爱的东西,若是背叛了自己的爱,自然也只能被爱背叛。
电影是逃离现实的出口,梦想是对抗绝望的解药。从Cecilia的脸上我看见了卡比利亚,在伍迪艾伦背后站着的是费里尼。
人就是美夢成真後仍不滿足 卻又能在窘境中默默知足
"银幕不是眺望世界的窗口,银幕就是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着虚幻的世界,即使幸运的发现了抵达那里的可能性,却很难与现实世界决裂”。你可以幻想,可以做白日梦,可以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但请不要为之努力。当你被现实的引力束缚摔得遍体鳞伤时,才会发现,某些东西是你永远不能企及的天堂。
伍迪·艾伦太奸诈了,一边拍着电影,一边说电影全是骗人的。米亚·法罗最后沉溺于银幕内的世界时露出了满足的笑,就像我们看伍迪的电影一样。
三个男人,一个只想榨取她在家庭里的价值,一个只想利用她让事业回到正轨,真正爱她的那个是虚构的,最后她一无所有地坐在影院里看着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赖声川关于暗恋桃花源最早的灵感来源
电影让我们与现实世界永远保持着冷酷的平行
现实中的人想要过虚幻的生活,而虚幻的人却想要过现实的生活。所以汤姆·巴克斯特走出了电影,来到现实世界;而塞西莉亚进入电影,想要和汤姆在一起。失业,家暴,被吃软饭,她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于是电影和虚拟世界成为了她的精神寄托。第二层含义,则是隐喻万千影迷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和打击,只好通过电影释放压力。电影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取代了生活。但电影终究只是电影,再美好也不是真实的;同样的,纵然现实是残酷的,纵然塞西莉亚再一次遭到吉尔的欺骗,但她无法逃避现实。正如《头号玩家》所说:现实才是唯一的真实。
我看的第一部woody allen(即刻倾倒瓦),也是woody自己最爱的一出.如果说安妮霍尔是他写给diane keaton的情书,这部就是他写给电影也一并写给自己的那封--美艳洒脱不纠结的diane是他心中的女神,理想化的自身;mia farrow则全然是他本人,同样纤细善感神经质,同样怀一颗"费雯丽的心",女版wo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