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师的giallo+b级+情色
第一个故事最好,一个女的财色皆有却孤傲清高以别人的痛苦为己乐,有天小鹿乱撞踩到捕兽夹被表兄冷酷优雅滴搭救后突然发觉原来身边的一切是狗屎,于是妇女同志心思活络开始求爱,但清高男不鸟高傲女的一切,给了温暖后又华丽丽滴闪了,高傲女伯爵发飙把清高男的马房给烧了连带活络对象一起报销,唯独留下象征着2人曾经纽带的一匹黑色骏马。从此以后此马成了伯爵对被烧死的求而不得的爱人的寄托,她渐渐开始摒弃过去浮夸的生活方式而独爱与黑马相伴,家里的一幅画坏了,也成了她对最后一次见到男的的画面的定格,她找了最好的画匠来修补,当画快要完成时,她骑着黑马奔向了烈火。这种极端,暗涌,苦逼,自残,永恒的爱情最后以死亡的仪式铸成不朽的雕像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如一颗装满香水的炸弹把人炸晕后永远记住这浓重销魂的爱情香味。
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精神分裂的男人杀人后跑到教堂找牧师忏悔,把自己童年时就挥散不去的苦逼影子以致影响到自己杀掉自己。此男从正太到青年到中年3个阶段皆是帅到掉渣。他挟以靠制造变态和玩弄他人抬高自己来吸引众人对自己的崇拜敬佩,但精神分裂的体内有2个自我每次会在最后关头摧毁变态的一个自我,直到和美人赌牌出老千后被另外个自我识破彻底身败名裂,于是走向自我毁灭。有时候想想像我这种强迫症体内的强迫因子也是构造完整框架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强迫症的自我,精神洁癖的完整框架就会倒塌,人就崩溃。
看到第三个已经没耐心了,一个大明星坐飞机回罗马参加颁奖。一路上都是无数反讽自己和电影,经典台词:为什么你同时受男人和女人欢迎?“因为我对男人够男人,对女人够女人。”多么bisexual~搞怪的cult和超现实简直像达利拍的感觉。开头飞机上那段独白很好,希望飞机不要降落在目的地罗马,就这样一路飞过去不要停,和没有脚的飞鸟有异曲同工之妙。
欧洲小镇和雪白到泛着金光的立体flesh是永远最爱
2 ) 不要和魔鬼打交道
金黄的长发遮住小女孩一只眼睛,裸露的另一只闪现阴戾,纯白的公主洋装下苍白的肌肤,拍打白皮球的小手是艳红的指甲,她望着达比特,诡笑。
“你相信上帝吗?”
“不。”
“你相信神学吗?”
“相信,就神学而言,我信。”
“你看到过它吗?”
“是的。”
“它是蜥蜴,山羊还是猫?”
“……,魔鬼对于我来说是友好的,令人欢欣的 ,……,它是一个小女孩。”
画面淡出,施工中的断桥尽头绷着一根长绳,隐约的红色 ;镜头推近,滴着鲜血的白绳正轻微颤动;俯拍,达比特俊美的头颅侧卧于绳下,纤细的脖子处淋漓的暗红色;“嘭,嘭,”白皮球跳至半空,落地,滚到“ 达比特”旁缓缓停止,艳红的指甲进入画面,按住皮球,另一只手提起“达比特”,金黄的长发,苍白的肌肤,狰狞的笑。
魔鬼是什么样的?是《浮士德》中的靡菲斯特,是《第七封印》中拖着镰刀的死神,是《大门》中的印地安巫师,或者只是一个甜美的小女孩?
这部根据艾伦·坡小说改拍的《面对死亡之不要与魔鬼打交道》由费德里克·费里尼导演,强烈的个人化风格,弥漫浓雾般的玄秘氛围。全片基本上是达比特的主观镜头:有如宗教场所的机场,刺目的闪光灯,纷杂的记者和崇拜者,眩晕的灯光,狞笑的女人男人,滑稽的电视播音员,充满迷雾的罗马街道,种种。现实不成为现实,他看到的一切都刺激着敏感的神经,时常出现的小女孩,让他惶惑恐怖,酗酒的醺醺然加强了幻觉的可怕。模拟奥斯卡的颁奖典礼如同闹剧,充斥喧哗、嘈杂。达比特的大多数镜头用了黑幕背景,特写惨白的面孔、游离的眼神、抽搐的笑、颓丧的神色,还有被隔绝的孤独无望。这是一个脆弱的灵魂,与魔鬼相伴的灵魂,被幻觉控制的灵魂,向死而生的灵魂。结局是必然的,全力冲刺前他那癫狂一般的笑声是死亡的丧钟,伴随附着于肉体的精神痛苦的消失回荡于黄泉路,这何尝不是解脱?
死亡是人类的终极命题,其不可先验性使人们对它满怀好奇与恐惧。本片按英文直译应为死亡精神(spirits of the dead ),更恰合达比特的状态。费里尼用非常个人化的镜头语言依托幻觉塑造了一个仿佛哈姆雷特的神经质的天才式演员形象,更描绘出孤独恐惧下的精神活动。
3 ) Spirits of the Dead
三部根据Edgar Allan Poe小说改变的短片,主角最后都走向了死亡。简方达饰演纵情声色的伯爵夫人乘着爱人留下的黑马葬身火海,阿兰德龙饰演的一正一邪两人在掣肘中同归于尽,泰伦斯斯坦普饰演一个在罗马拍戏的癫狂的演员。第一部,Roger Vadim用让人窒息的音效加重了悲剧色彩,第二部富于写实色彩,主角在欺骗世人行凶作恶后从教堂顶端一跃而下。第三部就完全如同梦境的不加涂改的复制,满眼是男演员苍白的脸和透过灰尘的晦暗的灯光,还有演员呓语时疯子般的眼神,车下往后退后的路,血红的指甲,沾着血的割头绳子,神经病般的主角,三部中最具恐怖色彩。
4 ) 一些随想
20.11.29 资料馆 Vadim的三星,Malle的三星半,最棒的真的还得是费费。 Vadim的段落实在是太平了,虽然方达真的在竭尽所能将自己变身为女暴君,化妆和场景也在竭尽所能的营造出一种荒淫且孤寂的氛围,就算结尾奔向死亡,给人印象最深的还得是方达一套又一套的costume。方达姐弟在这里以两家互为世仇的表兄妹出现,还是颇有意思的。 Malle的三段式虽然不说很有新意吧,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八个字着实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影像化,超我和自我的对峙最终化身为德龙从钟楼跳下,却是因为插着一把尖刀而死,整体的回环总算是有了那么点感觉。 费费那段,从第一个镜开始就知道这肯定是费里尼的作品。从血红色的天空定下基调,风格化的选角暗示主角最终的命运,甚至于这一部短片如果可以扩成长片的话相信也不会输于后来的罗马风情画和舞国。因为早在1968年,费费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对电视媒体和电影圈的嘲讽,来自异国的如同吸血鬼般的男主角比甜蜜的生活里的马切罗“中毒”更深,也更加虚无,他的死亡便更多了几分宿命论的色彩。很有趣的是,在这里,宗教的母题化身为男演员的非教徒设定,但与宿命论的死亡和相信恶魔的存在一相比较,倒突显出了其中的张力和有趣之处。最后飙车时情绪的爆发,依稀看出了后来罗马风情画结尾的影子。不顾一切奔向死亡,钢丝绳上滴下来的鲜血,人头和气球同时作为恶魔(这个小女孩的形象和驱魔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玩具,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5 ) 什么都好,就是灰常不爱伦坡
可能也就马勒的那部还有点坡的味道,但过分在刺激感官上的细节渲染,搞得倒像一部美国B级片了。不过学堂中几个小小的调度还是有马勒自己的味道。
瓦蒂姆怎么能来拍坡呢?他拍的部分简直就是BB品味低下的内衣秀,如果我看的时候,一哥们不小心闯入的话,估计会脱口而出:哟,看《罗马帝国艳情史》呢?
费里尼是个BT,前半截基本又是自己调侃自己,调侃意大利电影界,就是调侃也不老实,开头的那个机场段落已经让人很眼花缭乱了,后半部分终于有点老实开始说故事了,故事还是坡的故事,但味道完全是老费绮丽而诡异的梦。
总结一下,这三位没一个适合导坡的,我倒是设想让老版The Wicker Man的导演Robin Hardy来尝试下,会不会有好玩的效果。对了,还有阿金图。
6 ) 坡的作品
今天终于看了中文版的Willam Wilson,坡的风格啊.
坡的作品真的很难转换成影像,他的作品就是一种文字,以及阅读的快感.
想找来英文版感受一下,原版文字的魅力.
7 ) 简介
全片分三段。第一段由法国名导罗杰·瓦迪姆导演,简·芳达主演,讲述一个骄横的女伯爵,爱上了一匹被情人的鬼魂附身的凶猛种马的故事。中间一段由马勒执导,讲的是19世纪一个叫威廉·威尔森的年轻人,每次作恶都会被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阻止,最后善恶交锋双重死亡的故事。第三段是由意大利的费里尼执导的《该死的托比》,是根据《不要拿你的头跟魔鬼打赌》改编,讲述一个酗酒的电影明星,为了一部法拉利跑车的片酬,到罗马拍摄一部号称第一部天主教西部片的电影,结果在一条公路上被魔鬼化身的小女孩引向死亡之路。
8 ) 寓言与画面意义
电影是由画面组成的。自然,画面必须具有意义(包括无意义在内)。而在画面表现出意义的时候,它同时也在传递着某种寓言。
就类型片而言,它有赖于相同构成元素的互相作用和对形式本身的变化。透过经验验证——人们明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却期待着它继续发生下去——来与自身的心理预期作对照。因此,只有超出人们预期的画面出现,类型片才能从平庸复制中脱颖而出。反之,若一旦与人们的预期相吻合,其感染力便会大打折扣。
因此,在组织画面意义之时,类型片往往借助于风格化的手段,向画面内灌注寓意。可,这带有解说和指导说明意味的寓意,却只能为故事本身所吸收,而不能传达到画面上去。
只有在形式上首先扩展开画面意义的空间,这些需要“说明”的寓意才能被安放在内。否则,强加的那些解说就令人感到不适和厌恶。
试图用一种强调解说去演绎一种艺术形式的尝试,只能带来无效的结果。
Metzengerstein三星,William Wilson三星,Toby Dammit 一星。前两段起码人物是有感情又血肉的,第三段纯粹疯子卖法拉利、一星给配乐~
1求之不得的人马恋;2另一个我;3死神指引疲倦的明星。打着爱伦坡的旗号,实际上1和3跟原著关系不太大。费里尼的3最佳,男主角在滑稽、荒诞、离奇的虚伪场景中焦躁不安、愤怒以及绝望的情绪,想冲破一切阻碍但最终被逼到穷途末路的必然结果,远胜过简方达的时装秀和阿兰德龙盛世美颜的脸部特写
每當想對Stamp發一下花癡就會拿出來重溫一下3,費裡尼神勇且慧眼識美人啊。
四星给第二个故事《威廉威尔逊》和费里尼的《不要将灵魂卖给魔鬼》。前者故事很好,阿兰德龙演人格分裂演得也很好,后者故事里对颁奖典礼有讽刺之意,有趣,气氛也营造得恐怖,很不错。差就差在第一个兄妹的故事,故事不知所云,而且女主角是要有多丑!!!
诗与哲学或许真的是宇宙终极会呈现的一种形式//导演们的作品一旦被放置在同一场域之下就自然有了高下之别 我们不得不承认某一领域中天才的存在 他们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运用他们手中的工具去表达他们的思考
难以相信简方达居然31岁了,看着还是20岁的样子。BB和小兰真是冤孽
借着爱伦坡的氛围,编了三个故事:第一个,为的是给简方达换泳装;第二个,为的是让阿兰德隆换制服;第三个,为的是让法拉利的咆哮响彻罗马之夜。
三段失心故事,各有各的执迷与疯狂。最喜欢第一段,情欲古典地流泻一地,水变成火,火把人焚尽,连枯影都是浓墨重彩。第二段自我与自我的对抗,同样有着虐恋的况味。第三段费里尼,唯一有趣的是演员自毁式的真实采访。以及,真要人要姓Dammit?三段主角的长相也很勾魂摄魄,简·方达尤其绝美,完全移不开视线。有点可怜前两位导演,没能跟着费里尼一同享受修复待遇。三星半。@资料馆
其實此片係三位導演為紀念愛倫坡而拍的三部短片.我只係喜歡費里尼的Toby Dammit.又是Freely adapted,和原來的故事只有意念上的相同.人在生存裡找不到意義,到頭來也莫非一死.片末的紅衣女孩,個人覺得是看過的電影中最令人心寒的影像.看後幾天都是猶有餘悸.
without me you no longer exist,dead of the world,dead to hope,if i die you die as well 三段故事一个比一个离奇,从超现实古堡维多利亚内衣show到误杀世界上的另一个阿兰德龙再到恨光的黑夜人~最后出来的爱伦坡才明白这是致敬
聊斋志异人马情缘,故事奇情配乐诡异;头尾呼应自我裂变,爱伦坡含量100%;光怪陆离罗马电影城,现代背景断头桥。三位一体,勾魂摄魄是也。
真的是大师级,三个精神相通的故事讲得紧凑丰满。过度放纵的灵魂,分裂的灵魂,过度压抑的灵魂,都无可挽回地走向宿命。织地毯的老头,敲钟的老头,作为神秘的见证人,让三个故事相通的神秘味道更明显。
路易.马勒和阿兰.德龙合作的第二段故事最精彩,虽然演到一半已经猜到是人格分裂的梗。费里尼的第一段故事里的方达兄妹很吸睛,彼得的俊脸和简在骏马上驰骋时都帅气十足哇 。
《女伯爵》诡异的服装大概能在我心里留上很长的一段时间。
《女伯爵》奇美无比!
前两段其实单从拍摄风格上看并不能看出两个导演的影子,只是在故事的选取上有一贯的倾向,但是他们拍的很符合爱伦坡文字的模样,他的小说很古典但是很迷幻,没有多少语句就让人汗毛直竖,但是费里尼的第三段则更多的是他自己的风格,它更像费里尼,所以,各有所长咯
三大导演改编爱伦坡。瓦迪姆那段摄影是小雷诺阿,感觉很不错。路易马勒那段挺有爱伦坡的味道,不过比不上罗伯-格里耶后来的东西,小学生那段倒是让-维果、谷克多、特吕弗的传统。费里尼那段最风格化,简直要笑死了,尤其吐槽奥斯卡颁奖典礼那段。
《门泽哲斯坦》 by瓦迪姆,方达兄妹出演;《威廉•威尔逊》by 马勒,阿兰•德隆、芭铎出演;《该死的托比》by费里尼,terence出演
爱之火徒然热烈 我只好投向挣扎与疯狂交汇后的死亡之路
马勒最差,俗套的复仇和救赎,说教呼之欲出;瓦迪姆最佳,方达姐弟饰演一对禁忌之恋的兄妹,死亡的意向伴随放纵的欲望如影随形,简·方达风格多变的丝质服饰和彼得·方达的机车皮革外套充满禁断意味;费费开场遮天蔽日的黄色夕阳,拥挤嘈杂的罗马交通,伴随着老搭档nino rota如同闲庭信步的死神的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