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懒病发作,也不想写一些人云亦云的东西。做各种各样奇怪事情的间隙,基本看完了非常新的BBC英剧《sherwood》,六集看到了第五集,而且似乎还有第二季。BBC是我相当重视的英国CCTV,外宣和内部教化,它都值得和关注,而它内宣的部分,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它的剧集,多少历史反思,都在其中。
微信公众号:荒岛上的星期五
我不是很推荐一般观众来看这部剧,尤其还是像我这样看生肉原版。因为绝无俊男美女,而且BBC最近若干年制作的电视剧,无论时代剧还是历史剧,节奏都非常快,一是由于篇幅有限,整个剧集往往限制在六个小时之内,二是可能受舞台剧的影响,戏剧的冲突性非常明显。不同风格的剧情应该有不同的观众,而以英国八十年代煤矿工人罢工为背景,回顾当年的政治事件对四十年后的矿区居民冲击的剧情,除非特别喜欢挖掘人性与时代的关系,尤其是社会中低层的普罗众生在大时代的变迁中被编剧有如洋葱一样层层剥开,那种辛辣和苦涩,不是普通的观众可以消受的快餐文化。
微信公众号:荒岛上的星期五
《sherwood》的剧情其实不算很复杂,矿区发生的命案,和84年的煤矿工人罢工有关,在破案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事又不可避免回忆起过去。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血与火的考验。“我们是矿工,联合者,永远不能被打败!”当时英国罢工工人的口号,隔着时空而来依然刺激所有的无产者。而当年无论是革命者、妥协者、警察、奸细,经过四十年的时间的清洗,当年的青春年华都已败落不堪,蓬头垢面有如煤块——这可能是一个选题上的考虑点,强对比的视觉效果和大量带口音和俚语的方言,都让这部影剧的观后感非常沉重硬核,远远不是《唐顿庄园》此类剧目的锦衣美食谈情说爱的风格,是狄更斯的《艰难时事》和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的差别。
微信公众号:荒岛上的星期五
除了题材是我喜欢的以外,BBC剧目中最常见的内涵深刻,也是常常让我思考的地方。比如警察儿子责怪矿工父亲去偷物资,导致另一个兄弟被火烧伤,父亲的回复居然是为啥你不拦住他,你连家人都保护不了!过一会儿镜头跳转到父亲被警察的同僚抓着,垂头丧气地走到小巷口突然同僚主动停下,父亲抬头看到小巷的另一端,是自己的儿子。父子对视无言,而阶级仇和骨肉恨的搅合,让观者内心细细品味。
微信公众号:荒岛上的星期五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国家,社会的精英不至于堕落到仅以拍马歌颂、犬儒主义为生,直面以往、直面真实,而不说教,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和回顾。我不相信国内能拍出《sherwood》这样的影视剧。八十年代其实是一个很神奇的年代,一切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在无可避免地衰老并且走向中老年,青春的骚动和一切浮华均会成为尘土,而一切明媚和光彩,又大都是从一层层的泥土中孕育,然后向阳而生。
1
大腕云集啊。其中不少都是莎士比亚演的。女一号事实上就是当年古德曼(也就是扮演丘吉尔的那个大神)的前妻,非常有味道。事实上他们在年轻时结了两年婚,后来她一直保持单身。
第4集透露出惊天秘密,英国在1968年就用上了政治警察,专门针对国民,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刺探他们的秘密和动向。他们的资料在2008年达到了4,000万页。
全国矿工协会的女律师谈的很清楚,在撒切尔夫人30年后解密的档案,也就是雷德利报告,里面凸显了他们就是要唤起一场罢工,让国有经济彻底变为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自由经济。这深刻的改变了这个国家!他们偏偏选中了煤矿。
女律师还叹了口气说,过去发生的就是错误,但是人们永远只想到去掩盖,而不知道从中吸取教训。
如果用警察来激起人民的矛盾,那么这个战争就没有可能赢了。希尔斯堡惨案矿工罢工Hillsborough,电话窃听 Telephone hacking, Stephen Lawrence被杀案。这是半个世纪来英国警察永远的黑乐章。
2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一个互相连接的人际网,人情小社会。因为一件谋杀案,牵出很多水。让我想起凯特温斯莱特演的东部小镇剧集。英美国家社会差不多。
但一切还是跟1984有关。在这一年撒切尔夫人在台上的时候,导致了全国煤矿工人大罢工,于是产生出参加罢工的人和没有参加罢工的人。
没参加的人,大家认为是和政府合作的,大家称他为Scab工贼。在当地是个很严重的骂人的词。
于是两种人开始分化。不互相来往。人际关系产生了坚冰,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下一代。舍伍德的事件是对现实生活事件的虚构。1984-5年矿工罢工期间,英国大部分地区的煤矿和矿坑停止并关闭,而诺丁汉郡的许多矿工仍在继续工作。这一决定导致了与那些选择在纠察线执勤的人(pickets)的终身不和。
看了5集都还是不知道那小子为什么要那么肆无忌惮地杀人,真的好可恶
明明是双男主警探,海报上非要放女主干嘛,害我一直揣测他俩会有什么
那个心理疾病老爸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说明在那一年以后每个人心里都受了创伤吗?他儿子实惨
一度以为男主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人,我还想这也太明显了
这个村里的建筑挺有特色的,裸砖砌围墙,菜田单独规划
为什么他们白天酒吧里暗暗的都不开灯,整个剧都阴阴的
工业化所引致的幻灭。慢热,人物表现力强,后劲极大。虽说讲的是历史,但总是能看见讽刺如今英国政治的影子。特拉斯正是标榜铁娘子上台的,她身处保守党,作出的政策某种程度上却有悖自己党派的初衷,正和剧中死去的艾米如出一辙。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至于隐埋事实,作为历史上最标榜自由的国家之一,看来1984年在矿工事件上比某些被他们否认为自由国度的国家,还要专横与暴力。事后对舆论的宽容,表现得如此慷慨大方,事实上如剧中所呈现的那样,正无形地把那一代人推向仇恨、歧视、对立、矛盾的悬崖。有人也许会慷慨陈词,因为这样的事件同样的时间竟然在不同地方又发生了一次。然而有时候,无知反而是一种幸福。正如剧中凯文劝伊恩的那样,不要再为追逐昨日幽灵而折磨自己了。到头来,人们还是选择了遗忘。
伤痛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人们它的存在。
故事从小镇上一个核心人物的死开始,由于此人身份的特殊性,他的案情也变得扑朔迷离。死者名叫Gary,家庭幸福、子孙满堂,他同时也是40年前领导当地矿工大罢工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当时英国全国矿工大罢工的背景下,这一看似合理的行为在这个名叫Sherwood的小镇,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因为这个小镇是当时为数不多存在工贼的地方。工贼一词侮辱性极强,特指为了养家糊口、不参与罢工、坚持下矿的工人。
两方人马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悲剧也因此产生。
小镇居民经历过的伤痛刻骨铭心,导致大家面对Gary之死时,不由自主地纷纷把目光投向了40年前的那些人、那些事。一段段不堪回首的故事就此被迫挖掘出来,血淋淋热乎乎,一切想忘却的事依然历历在目。
随着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矿工们逐渐被社会所淘汰,40年后的今天,他们早已不复往日全国工业支柱的荣光,只有在茶余饭后回忆过去的时候才能再次找到点存在感。对于Sherwood的居民来说,40年前的一场大火,仿佛就是一切开始恶化的开端,那场大火也彻底分裂了这个矿工小镇。
一个年轻警察,他是矿工的儿子,在40年前背叛了他的父亲、辜负了他的兄弟。
另一个年轻警察,他是矿工女儿的情人,在40年前的那晚擅离职守,他本应看守的仓库被烧毁,而他情人的父亲也因此身死火场。
还有一个年轻警察,她无依无靠,背负组织的命令,做了分内之事,间接导致仓库被烧、一死一伤。
三个人无法面对自己一手造成的伤痛,但内心再煎熬,日子还是要继续下去,他们只得背负起自己的罪孽,蹒跚前行。终于,在调查Gary之死的过程中,在直面过去的种种之后,他们总算能放下背负了40年的沉重包袱,把自己从牢笼中解放出来。
这是今年看过的最精彩的剧集。尤其喜欢英剧这种细腻的质感。
本剧呈现的虽然是改编自真实历史背景下的真实事件,宏大背景下,一点不妨碍主创以抽丝剥茧的手法触及到事件中具体个体人生经历、内在性格的丰富性和饱满度。
随着隐秘的谜底一点点揭晓,让人直呼:“精彩!”
政治的玩弄下,人人若虫豸。“1984”可真是个充满隐喻的数字。
最喜欢最后一集,无理由的作恶,看不到未来在何方的年轻人,花了一辈子去憎恨彼此,老死不相往来的矿工老一辈,人啊,是抵不过历史洪流,但起码不要把一辈子都花在彼此憎恨上啊。
十足的内心戏,加上一环扣一环的悬疑,是英剧的拿手。没想到84年的罢工至今还影响那么大,也更加理解撒切尔死的时候为什么一部分人那么兴奋了。每一集片尾曲这种当年的酒馆歌谣很点赞!
煤矿小镇的历史悲歌。感觉很适合王小帅联手贾樟柯拍个中国北方版~
God, we're an old country. Look at this place, so much past, which means, unfortunately, quite a lot of mistakes. But it's not the getting things wrong that's the problem. It's this sweeping under the carpet of it all and refusing to just bloody look at it, and learn from it.
看简介的时候想着给撒切尔主义/新自由主义踩上一脚就值得看,看的过程中就被伤到了,大厦倾倒的时候很多小人物的一生都留下了巨大的伤痛。
前半段的铺垫,从中段开始,慢慢呈现出该剧的宏大且悲伤的内核。历史伤痛留下的三十多年伤疤,始终无法治愈。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撒切尔夫人时代的那个恶毒的政zhi管制(political policing),被那种阴霾笼罩余生甚至后辈。该剧高级之处在于,以点带面,用探案的外衣,揭露gov的丑陋一面。
"God we're an old country, look at this place, so much past, which means, unfortunately,quite a lot of mistakes.But it's not the getting things wrong that's the problem,it's this sweeping under the carpet of it all and refusing just to bloody look at it, and learn from it. "
80年代旷工运动留下的伤痕和政治阴谋这条主线很棒,第五集情绪和悬念都拉满,关于Keats真实身份的编剧诡计厉害,两位警察三十年前后的关系变换也令人玩味。安插警察卧底就为挑拨离间压制异见者这招也太系下作了。最后一集还是挺失望的,整半天挑起跨度三十多年恩怨的杀手就是一个看不得别人而且随便选择目标的angry young man,让动机推理毫无意义。火车司机误杀儿媳妇的支线整个就挺怪的(只为了还原真实事件中两桩不相干的凶手同时逃到了一片树林),倒是奉献了全剧最佳表演。
這個劇吧給人感覺有點奇怪,不看吧,心裏惦記著;看吧,又覺得不是那麽吸引人。最終還是看完了。
除非亲身经历过那场罢工潮,否则我们很难理解抗争的重要性
矿镇可以转型可以荒废,但工人们的记忆、认同和伤痛却被永远埋藏在那里。罪案的元素在剧集中只是一个钩子或线索,去勾连和开掘的还是英国工人阶级衰落导致的群体精神创伤和由此引发的分裂失魂状态,没有丝毫炫技的成分,而是老实扎实的展示、批判并赋予尽可能的善意。第五集用济慈视角回溯出整个创伤的起点和每个人隐痛的起源,让人印象深刻。
告密。。。搁在咱们这儿是不是都不叫事儿?
所以说工人阶级不应该对抗工人阶级,我们都知道是谁的老把戏了。“It's not the getting things wrong that's the problem, It's this sweeping under the carpet of it all and refusing to just look at it and learn from it.”
《皇冠》如今已经贫瘠到1.25倍速都嫌无聊,于是转投此剧,没辜负。品质编演,虽然主线是犯罪,但对矿镇的历史人情刻画得非常生动。原来撒婆还用过这种下三滥的招,不一件件翻出来就无从谈和解和进步。
每一个存在了长久的国家,丰富的历史也伴随着很多错误,然而问题不在于曾经做错事,而是时过境迁后还要极力掩盖,否认错误,以至于根本没有吸取教训。
过去像幽灵缠绕着我们
一小撮老奸巨猾的精致小人和一大群热衷党争的乡巴佬,共同构成了不列颠精神。
前两集还可以,如果对80年代英国历史了解的话应该更能体会到当时那种大潮涌动的感觉,以及过去了40年这种余波的影响还未被完全消解,一连串的袭击都是源自分裂后的不信任和猜忌。
在指导人民内部斗争以及讲述划清界限这些我们身边的琐碎事上,bbc显得都有点幼稚
时代浪潮下的小人物们...演员们都太顶了,非常喜欢这种抽丝剥茧的剧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