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结构 和 悬念】 与《日落大道》很像,比利.怀德仍然是以《日落大道》剧情相类似的故事点开头,让“费多拉”死亡,从而观众率先认识这位大明星,再从德威勒参加葬礼和他多少了解的一些内幕来展开回忆。观众在一开始5分钟内已经知道了结局,那么接下来电影展现的内容就是解谜了。费多拉的死和她的怪就是这个谜团,观众需要等待德威勒去解开这个谜团。 【人物】 假费多拉(安东尼娅)的爱情观: 德威勒的剧本《去年的雪》是一出现代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原著是通过安娜.卡列尼娜追求爱情而失败最后殉情的悲剧,安娜.卡列尼娜的自杀是出于对道德良心的谴责,对自己身为母亲、妻子没能尽责的谴责,和由于猜疑而造成的对爱情的幻灭,以死解脱;但在电影《费多拉》中,爱情只是一厢情愿的(安东尼娅爱上了迈克尔.约克,但迈克尔并不知情)。安东尼娅的自杀是因为她无法得到自由身也无法让意中人直到自己的爱,安东尼娅的自杀不是殉情,是解脱,她是怀着对迈克尔.约克的爱和对母亲费多拉的怨恨和报复的心理自杀的。 《安娜.卡列尼娜》的结局(安娜卧轨自杀)给了安东尼娅启示,所以她最后选择了和安娜.卡列尼娜相同的结局来告别自己的生命。她知道母亲痛恨这种死亡方式,更何况是发生在母亲的“替身”身上,因此她的自杀就像是毁灭母亲的肉身一样。这也是对母亲的报复。(母亲在和德威勒聊剧本的时候表示,她认为托尔斯泰不了解女人,说一个女人死时是要主义自己形象的,她们可以选择服毒、割手腕、静态注射那样美丽和安详的死法,但绝不同意《安娜.卡列尼娜》中最后皮开肉绽的死法。) 女伯爵(真正的费多拉): 注:为了不混淆视听,以下文字我们把假扮的“费多拉”称作是女儿,把真正的费多拉“女伯爵”称作母亲。 母亲(年轻):当红电影明星,性格孤傲,自恋或者说是过度的完美主义,贪恋青春表现:初见“荷兰人”时,以为他对自己的身体不屑,荷兰人说“你的身体很美”,费多拉答“不,我的身体极美”;她家房间内放有63面镜子,直到毁容后才将镜子撤下 母亲(毁容后):母亲最好的作品不是她的那些电影,而是她的形象和名声,同时她是个自私的女人,甚至不在乎女儿的死,只在乎自己的葬礼。 在女儿取代了母亲之后,母亲不再是一个演员,而更像是一名“导演”了。她导演了自己生平最伟大的一出戏——她的葬礼,为自己的一生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费多拉之前就说过:“梦露和哈洛是幸运的”)。即便是在葬礼上,她也很在意“费多拉”的形象,地上脏、有人吸烟、更换蜡烛、花圈,这些细节她都很在意。在她眼里,“费多拉”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 德威勒: 和《日落大道》一样,同是威廉.霍顿扮演男主角,职业同样是电影编剧,同样是闯入息影多年的好莱坞女明星家中。但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和女明星产生任何爱情元素,仅仅是作为穿针引线的工具。这个角色只是一个帮助观众探秘的人物,他无法和《日落大道》一样产生那种激烈的戏剧冲突。但观众会不自觉的认同这个角色,跟随德威勒投入到电影的故事情节当中。因为我们和德威勒一样,对事情来的来龙去脉一点儿都不了解,要跟随他的步履来一步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 在《费多拉》中,德威勒无疑是大多数观众会不自觉认同的对象。首先,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费多拉大宅、费多拉、伯爵夫人,了解到的费多拉的故事,都是从德威勒的所见所闻中获取的,再加上费多拉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性,我们就会和德威勒的心理上产生认同。作为编剧和独立电影人,德威勒的目的就是想请费多拉出山,只有这样,他的剧本才能被拍成电影。虽然观众都为费多拉对女儿安东尼娅的行为感到不齿,但结局德威勒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和费多拉真实的遭遇后,他觉得费多拉和安东尼娅的故事都是悲剧,在影片的最后德威勒表示“你的故事比我的剧本要精彩得多”,然后在来宾登记簿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离开了殡仪馆。这个段落里,德威勒已经认同了费多拉,与此同时观众也跟着德威勒认同了费多拉。 【结尾】 “结尾很重要,传奇故事必须要流传下去。” 故事的结局依然称得上是完美,《费多拉》的结尾就像是对《日落大道》结尾的颠覆,《日落大道》中威廉.霍顿扮演的男主角乔.吉利斯死了,而在电影《费多拉》中女明星死了。而《日落大道》中的女明星背上一个谋杀犯的罪名并变得神经兮兮之后,她的结局将是永远消失在观众的视线中去,而《费多拉》中的女明星则有了一个完美的谢幕;而真正的”费多拉“(伯爵夫人)在不久后以伯爵夫人的身份去世,她去世的消息只是在报纸上以简报呈现。 结尾,威廉.霍顿扮演的男主角向伯爵夫人说:“(你的)这个故事比我为你写的剧本可出色多了!”,伯爵夫人回答道:“可由谁来演呢?”——显然,女儿安东尼娅的这个故事要比德威勒手里那个现代版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剧本精彩得多,而《费多拉》电影本身的结局也正是一个现代版的《安娜.卡列尼娜》。 《日落大道》里有一段诺玛.戴思萌美容的戏,《费多拉》则是那个场景的放大。“皮肤干枯,面目可憎”的费多拉坐在轮椅中,而“洋溢着其妙的青春和罕见的美”的费多拉则安详的躺在棺材里。这就像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故事一样,充满了讽刺和对比的味道。 在影迷眼里,明星是完美的,但他们私下里的生活我们聊记得甚少,甚至他们私下里的生活也是演绎出来的。影片开头主持人介绍了费多拉扮演的诸多电影角色,但殊不知她最经典的角色其实是索博扬斯基夫人。她不像电影中那么美丽,那么完美,但这个角色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这个角色虽然没有赢的影迷,但却骗过了所有的影迷。与躺在棺材的费多拉相比,真正的费多拉并不是个完美的女人。也正如比利.怀德本人的墓碑上的座右铭那样“我是一个作家,但没有人是完美的。” 【时代感】 比利.怀德是个怀旧的人,他对好莱坞老式拍片体系情有独钟,并对20世纪30、40年代和70年代的时代的变迁进行了对比讽刺: 德威勒说:“现在都是些长着小胡子的导演,给他们一台手提摄像机他们就可以拍电影了。” 比利总是冷嘲热讽,在1970年代,新体制的电影摄制比起老式的好莱坞电影工作室、摄影棚的拍片体制要艰苦得多,很多习惯了好莱坞老式拍片模式的大导演和大明星如果没有经历一个过渡期,是不太容易习惯。 导演在《费多拉》中充满了对老式好莱坞拍片模式的致敬,也是导演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和迷恋。 “现在都是些长着小胡子的导演”很有暗示性:70年代。年轻的导演如斯皮尔伯格、科波拉、阿尔特曼、斯科塞斯、卢卡斯…… 他们都是小胡子,然而一直都是票房灵药的比利.怀德在1970年代完全输给了这些后起之秀,和《大白鲨》、《第三类接触》、《教父2》、《纳什威尔》、《出租车司机》、《星球大战》相比,怀德的老故事就显得陈腐了,而影片本身也有折射出新老交替的含义。 PS:影片明显是在影射葛丽泰.嘉宝
情节噱头、悬疑没有惊悚
2021-06-26 18:08
戏剧噱头大于心理探讨,但主演确实不错,年轻和年老者都从容大气。用名著套反套女人的自我(外貌、名誉)也算提了个好问题:今天女性走不出的不是男人或时代,是外貌和名誉压倒了青春和生命(我想如果是一条真实的生命,除了女演员本身,身边的人们也是会慢慢看不过去要求真相大白的,这样持续发酵有点不可思议——不过今天人们的观念没有那么放不开,今天的永葆青春技术廉价得多);或说习惯走偏形成的人性恶习?
人格顶替,按故事进展应是已入戏,但行为并没有丧失自我,或说并没人格代入(自我并没有被压下去,或者与侵入的人格互相争夺撕扯——惊魂记),所以说是剧情噱头多过心理探讨。硬梗还有当年“名誉”的定义:欧洲传奇女星竟对美国文化趋之若鹜(如此多big names情书都不及一个奥斯卡、会看中且记得男主),不过当年流行文化确实有过这么风向的时代。
开头漂亮,前段设置疑团营造氛围(旁观者观察、手套、相反)赚足噱头,然而大白真相用的是口头叙述就显得普通了,尽管叙述中有当事人重演——题材和气氛营造手法都难免要让人想起希区柯克,也才反过来意识到后者创建了怎样高明的模式:同样是氛围推高,他的主人公就会耐不了人类的好奇心忍不住要自己深入虎穴发现真相了,这一面揪动观众的心,一面揭秘,就是悬疑+惊悚的套路——对观众的心理调度大概只有他才玩开的这条路?
觉得Fedora这名字也许事有蹊跷,查了一下,可能跟1882年的法国戏剧有关,该戏女主同名,以反串男角的剧情带热了这款帽子;作为突破传统的象征,该帽在1900年前后的女权运动中频频出镜,后来更成为经典男帽。勉强解读为反串、名著致敬、时代等等这些关键词吧。。
这个故事比我为你写的剧本可出色多了。 可由谁来演呢?
虽然说这部讲得是《日落大道》式的故事,但是跟前者起来,这部的故事更凄惨,更令人唏嘘。
《日落大道》是黑色诡异的讽刺戏剧,这部则更像是带有悲惨色彩的悬疑剧,这种悬疑一直带到最后,当真相一步步揭开的时候,剩下的只有无奈与伤感。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呈现的是完全不同风格的画面。
电影前半部分采用的是倒叙的方式,开篇便是主角费多拉的葬礼,这同《日落大道》里开头由已经死亡的主角讲述故事还是有些许不同的。
但是倒叙的方式与故事行到后半段又开始解开谜团的顺序还是比较一致的。
只是这部《丽人劫》后半部分解开谜团的情节有些冗长,但是在这个冗长的过程中也有着反转。对于作为真正费多拉的伯爵夫人来说,观众一开始对她的行为是愤慨与痛恨,但是虽然闪回叙事方式,而渐渐变成了一种无奈,最后悬念全都解开,人物境遇也发生了反转。
威廉·霍尔登二十多年后再次参演了这部日落大道式的影片。只是这一次的角色与《日落大道》中的角色完全不同。
他饰演的德威勒虽然与真正的费多拉有些许关系,但是相对于前部影片来说,他的角色更像是旁观者,像是观众。或者说他代表的是观众视角,对于伯爵夫人,对于替代费多拉的安东尼娅,以及小岛上的那些人,他的视角与心态变化都是观众的角度,更是解开这个故事谜团的一个工具。
在他身上所有集中的情节都带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当他拿着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改编的剧本来找费多拉出演电影的时候,其实也暗示着假的费多拉,安东尼娅最后的结局,她奔向了覆灭,同安娜·卡列宁娜最后的结局是一模一样的。
而因为电影剧本是根据《安娜·卡列宁娜》改编而引起了真正的费多拉伯爵夫人对于这部小说结尾安娜·卡列宁娜自杀的极度不认同,她觉得那是不体面的。
所以感到绝望,永远也不可能得到自由之身的安东尼娅选择同安娜·卡列宁娜一样的自杀方式也是对自己母亲的仇恨与报复。
当威廉·霍尔登饰演的德威勒闯进小岛上的别墅,希望能解救费多拉的时候,却发现别墅已经人去楼空。
他拉开费多拉卧室的橱柜却发现了一抽屉的,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白手套。
那是假的费多拉,安东尼娅的白手套,她终日都要带着这样的白手套来隐藏真实的自己,与其说是为了自己倒不如说仅仅是为了母亲的名利,为了母亲的体面,在真正的费多拉,她的母亲的眼中,让费多拉永远年轻地活在人们眼中,比自己女儿的自由与幸福要重要得多。
这一个情节出现在真正的费多拉伯爵夫人向德威勒解释整个事情来龙去脉的回忆中。
整个脑袋缠着纱布,只露出两只眼睛的费多拉躺在病床上颤抖如木乃伊一般,为了青春永驻她铤而走险。
她也就好比是木乃伊,空想着留着美丽的躯体而无视其他一切。
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给她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她失败了,她在镜子面前疯狂地扯开纱布,歇斯底里地尖叫,惊悚恐惧的气氛充满整个电影画面。
这种恐惧不仅仅是她身处的这个行业这种氛围带给她的,更是她自己带给自己的,她做不到急流勇退,又想要抓住自己这种最具光环的时刻,将自己拖入了凄惨的境地,也将自己的女儿拉入了绝地。
毁容之前的费多拉是个极度自恋的明星,家里摆放了63面镜子,这跟《日落大道》里的诺玛家里到处摆放自己的照片一样,她沉迷于自己的美貌,更沉迷于自己的青春。而她年轻时对于威廉·霍尔登饰演的德威勒的留意也是因为他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对自己的美貌与身体给予热情的赞美。
她的这种自恋与沉迷最终引导她去铤而走险,挑战人类自然的生死代谢。
毁容之后的她被迫隐退。
亨利·方达饰演自己,作为学院奖主席来到小岛给隐退的费多拉颁奖,这样就打破了看似平静的隐退生活。
名利实在是太过于诱人,她又怎么甘心费多拉就此就“死”掉了呢。于是女儿便一点也不重要了。
在女儿自杀之后的葬礼上,也就是费多拉的葬礼上,她关心的是葬礼是否体面,是否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她的自恋与极度完美主义,要求这个费多拉的葬礼也应该是完美的。
她并不关心自己的女儿,她的死已经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费多拉”的葬礼。她甚至在向德威勒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波澜的。恋人与女儿都抵不过她作为费多拉的荣光。
这部比《日落大道》诡异的地方是多了一个可替代母亲的又不为人知的女儿的角色,而恰恰这个女儿的角色是最为悲剧的角色。
如果说真正的费多拉伯爵夫人展现的是冷血与残酷、残忍与沉迷。那这个女儿安东尼娅展现的则完全是这个行业最为悲剧的一面。
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不能有自由之身,不能去爱自己真正爱的人,甚至连让对方知道的权利与机会都没有。如果说她最初替代母亲是带着些许兴奋与荣耀的,那等到她遇到了真正爱的人而不能爱的时候,才发现身处其中是多么的绝望与不能摆脱。她开始吸毒,开始麻痹自己,她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活泼的女孩了。
她陷入了被囚禁的绝望与恐惧,最终选择毁灭自己,她奔向铁轨自杀,是对自己的解脱也是母亲的报复。
她与自己的母亲就像是这个所谓的“费多拉”的一体两面。
她一心想要挣脱,拼命地想要反抗作为另一面的母亲伯爵夫人,想要自由,想要真正的爱情。却又不断在提醒自己究竟是在扮演着谁,那写满了“我是费多拉”的笔记本就是她麻痹自己的印证。
虽然在电影后半段就有些过早地转到了开头葬礼上的情节,这毕竟是比利·怀德晚年的作品,结尾也并不能像他早期作品那样让人很是震撼,但是仍然不失为与《日落大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经典。
它也与《日落大道》中的结尾有很大的不同,最后的费多拉有了一个完美的葬礼完美的谢幕,而不像诺玛一样,成了一个神经兮兮的杀人凶手。
比利·怀德擅长以自己的从业经验来用夸张离奇的情节讲述故事,可是这种夸张夸大却并不是失真,却反而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不过经过多少年都只会愈发真实,那一幕幕都在真实地上演着,只是残酷的地方在银幕上展现出来又太过残酷。
如果说《日落大道》是对那个默片时代逝去地真实体现,那这部《丽人劫》比利·怀德则带上了自己,他所处的那个大师时代也终将逝去,他也是即将逝去的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总是爱冷嘲热讽。
影片中他通过威廉·霍尔登饰演的德威勒之口诉说对于当时电影环境的不满。
“现在都是些长着小胡子的导演,给他们一台手提摄像机他们就可以拍电影了。” “现在整个电影行业都堕落了,他们不需要剧本,只需要有带ZOOM功能的手持摄像机。”
可是这一切就是不可阻挡,只徒留一声慨叹。
一如那句,豪情只剩一襟晚照。
Billy Wilder喜歡拿自己的經驗(做過新聞,混蹟好萊塢)做文章,放大的戲劇人性恐怕都不乏寫實之處,殘酷之處太殘酷
“这比我给你们的剧本好太多了。” 一张脸两个人,那个时代的整容大片。Billy对人性的把握还是非常准确!
日落大道是随默片被遗弃的人,而丽人劫是随经典好莱坞被遗弃的人。
怀德又一部日落大道式的故事,依然由威廉霍尔登主演,不同的是,这次的故事更加伤感更加离奇,更加令人唏嘘~
硬伤太多鸟,不时的笑料干掉了悬疑气氛,既笑不起来,也悬不起来
“你拿走了她的自我!你拿走了她的青春!”“我什么都没有拿走!我给了她一切!我使她成为了Fedora!”不再仅限于《日落大道》美人迟暮式故事,而是通过他人之毁灭令悲剧更上一个台阶。
勉强及格。柔和版《日落大道》,有裸戏。亨利方达演自己。好故事,而怀尔德节奏掌控中规中矩,在不断闪回里构筑一个由气氛隐晦的悬疑剧转向身份被剥夺的悲情故事。事实和人们想的不太一样,你以为是当事人幸运,可名演员实际背负放大版肉身老去的绝望。木乃伊情结相映照的是自我的割裂。几处柔光太过了
怀尔德前期的作品一直是超前时代的,晚年却被时代赶了上来,前半段是“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故事,而后半段不再像《日落大道》暗喻无声电影的没落,而是比利·怀尔德向观众谢幕,大师的时代随着他的垂暮也彻底落幕了。
结合一年前某“疯狂科学家”的基因编辑事件,Fedora可以说是一个既过于滞后,同时又过早的关于人们追求永恒、完美的永生神话破产的故事。它既具有玛丽·雪莱式的科学批判,同时又回应了当时(1978年)方兴未艾的生物学技术,想想“未来的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的断言。而作为人们在肉体死亡之后对于符号学死亡进行延缓的尝试,齐泽克在这个好莱坞故事与罗西里尼的《罗维雷将军》之间发现了相似:符号本身是可以生产出自己的肉身的。
和《日落大道》有异曲同工之处的精典!
比利·怀尔德非常擅长制造悬念,在一重悲伤的悬念之上还有更悲伤的悬念。吞噬一切的自恋,很可恶;但对保存美貌的无限焦虑,从女性形象的物化角度看,也很可怜。
年老的威廉·霍尔登没了曾经俊朗风采,却仍能让人在目光之间停留。比利·怀德换了种方法讲了一直在讲也值得再讲的故事。
比三年后翻拍法影的患难之交更像是怀尔德的收官之作,因为影片具有较鲜明的自传汇总型体征:男主霍尔登与过气女星的故事来自日落大道;女代母演的概念借鉴控方证人;讨论女人自杀的方式几乎照搬双倍赔偿中的台词;霍尔登穷追真相导致更大悲剧与福尔摩斯秘史一脉相承;用荷叶盖漏点就是两代情礁石上的那双袜子……但也正是由于自迷影插件过多,使得整部作品结构紧凑呼应考究(导演一贯强项)却又角色单薄情绪寡淡,加之始终浓烈的愤世贬损基调,即便剧情反转出悲剧的概念却也无法让观众释放更多同情,而这也几乎是自公寓春光之后所有怀尔德作品的通病……PS男主昏迷转醒睁眼看到吱嘎作响的风扇喃喃自语我这是在直升机里吗?一年后科波拉将其真正实现在现代启示录。怀尔德曾说教父是最好的五部美国电影之一。所以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相当含蓄的答谢致敬?
无论是以女明星作为题材,还是先抛出结局的叙事结构,甚至男主角同样是威廉·霍尔登,比利·怀尔德后期的这部作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日落大道》,在向自己致敬的同时也向好莱坞黄金年代致了敬。电影的悬念设置非常好,以男主角的角度逐步解谜,让观众在得知真相后又会产生唏嘘之感。
反应好莱坞女星的容貌和青春焦虑,比利怀德的好莱坞见闻回顾,残忍而无奈。开始以为是布兰妮的故事,反转还是很有力的
真相不难猜到,后面大篇幅的解惑也就显得冗长。有趣之处反而是对好莱坞掌故的点评和戏谑,比如亨利方达演了(当了学院主席的)自己,就跟巴斯特基顿在《日落大道》里演了(跟女主打牌的)自己一样,信手拈来又让人会心一笑。
《日落大道》时的怀德,如日中天、傲讽群雄;而《丽人劫》时的怀德,已经让位给了“留小胡子的年轻人”。于是暗讽和批判都退局二线,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叹惋。又一个时代迎来了自己的谢幕之日,只不过这次带上了怀德
虽然是比利怀德的作品,但却总给我希区柯克的感觉,阴谋设计以及里面的诡异氛围,简直有点不可思议。虽然和《日落大道》的主题一样,用电影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主要还是美人迟暮。但在方式表达上,却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日落大道》也给我希区柯克的味道),没有导演以往的精妙对话与老练台词。
另一种《日落大道》,同样是被虚荣和明星光环吞噬的女人。这个更离奇,同样很伤感。有一个非常强的悬念支撑影片的大部分时间,之后的揭秘则格外震撼。总觉得怀德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个人经历与感情投射,远多于《日落大道》。结尾的独白太让人唏嘘
另个时代的Sunset Blvd.。节奏上似乎有些许力不从心 ,但这又何尝不是那个华丽的流金年代逝去的写照。Holden和Fonda都老了,真是一份令人唏嘘的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