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为好莱坞歌舞类型片的《七对佳偶》
类型片中的二元对立
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对神话的研究中发现,对神话的研究就是想通过这种研究找到一种对全世界人类普遍有效的原始逻辑或思维原则。这种逻辑和原则之一就是二元对立。作为二十世纪造梦工厂的好莱坞,其大量创作和生产的类型片,就是一种对古老神话的逻辑和原则的现代式演绎。我们试以著名歌舞类型片导演斯坦利·杜能1955年拍摄的影片《七对佳偶》为例,来探究一下这个“神话”中二元对立的世界。
亚当·帕拉蒂和他的六个弟弟生活在一个偏远农场中的小屋里,傍临这个农场的,是一片荒凉的森林旷野。只有到了要进行农作物交易的时候,亚当才会到一个附近的小镇上去,将他们生产出来的农牧产品卖出去,并购置七兄弟必需的生活用品。在这里,帕拉蒂七兄弟所生活的这个偏远的农场就与这个相对富庶和发达的小镇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农场的荒蛮和小镇的文明,就是这种对立的集中体现。从表面上看来,亚当这个蓄着浓密大胡子的男人与小镇上的居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而除了必要的产品交易,他似乎也并不想与小镇上的居民发生任何联系。可是问题很快来了,这个供七兄弟生活的偏远农场中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而正直青壮年的他们似乎都迫切地需要一个妻子。这个棘手的问题要由作为大哥的亚当来首先解决,而他也只能在这个还不算太遥远的小镇上来觅得他的妻子。幸运的是,小镇上一个温柔贤淑的姑娘米莉很快地和亚当一见钟情了,于是亚当欢天喜地地驾着马车将米莉带回了家。
如果说影片开头中农场与小镇的对立还只是因地域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显得表面化的话,那么当米莉作为一个“文明人”真正生活在了一个“荒蛮”的家庭中,我们才得以看出这种对立在人物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上的显现。米莉在嫁到亚当的偏远的小屋之后,意外地发现亚当还有六个和他一样粗蛮野性的弟弟同他生活在一起。而且他们外表肮脏邋遢,身上的衣服很久也没有换洗过,还时不时地因小事而打架。这些都是在小镇上作为一个端庄淑女的米莉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于是米莉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变七兄弟这种糟糕的状况,她命令他们换洗过内衣之后才可以吃早饭,并且教授他们餐桌上的基本礼仪。为了使六个弟弟不要经常打架,米莉告诉他们如何才能表现得像一个绅士,还有如何行事才能迎得小镇上女孩子们的欢心。检验米莉“教学”成果的时刻到了,亚当和米莉带着他们的六个弟弟去小镇上参加了年轻人们的午餐会。开始时农场上的几个小伙子还表现得落落大方,深得姑娘们的欢心,但是很快他们便与小镇上的小伙子们大打出手,使得午餐会最终乱成一团。可以看出,来自文明世界的小镇居民始终对偏远农场中的几个野蛮的兄弟怀有深深的敌意,而这种敌视正是文明与野蛮严重对立的结果。
除了这种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导演还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两性的对立,这体现在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上。在影片的开头亚当在带着他的物品与小镇上的商店做交易时,戏谑地说道:“你们这儿的柜台里难道没有老婆么?”亚当之所以要娶一位妻子,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七兄弟的住舍像猪窝,他们食物的味道也不好,亚当觉得找一个老婆很可能会帮助他们改善这种糟糕的环境。可以说,在亚当眼里,妻子更多地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物件,而不是自己对女人爱情升华后的对象。但是在女人那里,婚姻则明显是纯洁爱情的产物,她们对爱情和之后的婚姻结合都抱有非常浪漫的憧憬。米莉在跟着亚当回家的路上说道:“当我在客栈的时候,听见男人们为晚餐大声嚷嚷的时候,我就想如果只为一个男人烹饪,那该有多美妙。只为一个男人!”正是这种对于婚姻生活的不同期待,使得亚当和米莉在他们的新婚初夜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米莉认为亚当不是要一个妻子,“而是要一个厨子,一个洗衣妇,一个女仆。”而亚当辩解道:“在旷野里生活艰难,一个男人当然需要一个可以依傍他工作的女人。”亚当和米莉,男人和女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指引他们结合在一起的内在动力却是如此不同。男人渴望婚后的妻子给他们带来各种实惠,而女人则认为婚姻只应该是浪漫爱情的结果。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对立,其实也是一种实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
歌舞类型片中二元对立的融合
在斯特劳斯对神话的研究中,他不但提到了神话中二元对立这个基本法则的普遍存在,还提出了神话是如何操纵和利用这种对立法则的。他指出:“神话思维总是从对立意识出发,朝着对立的解决而前进。”也就是说,神话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在好莱坞类型片专家托马斯·沙茨的专著《好莱坞类型电影》中,他把众多的好莱坞类型影片分为由男性主导的秩序类型和由女性主导的融合类型。而这部典型的好莱坞歌舞片《七对佳偶》无疑就属于这种由女性主导的融合类型。这种类型“通常有一对(情侣)或者一群(通常是家庭)主角。他们个人和社会的冲突是内化的,被转化为情感语汇,他们人际之间的对抗最终屈服于秩序良好的社区的需要。融合总是通过浪漫爱情来发生。在经过最初的敌对之后,这对人在最终的拥抱中发现了他们自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导演斯坦利·杜能是如何将《七对佳偶》中的二元对立进行融合的。在亚当如实地表达了自己和兄弟们的艰难处境,因而需要一位勤劳肯干的女人来帮助他操持家务之后,他又说到:“如果她有比矢车菊更蓝的眼睛,在阳光下她的头发如小麦般淡黄,他才会认为自己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亚当作为一位奉行实用主义的男性,其实他在内心深处也是对美好的恋爱怀有期待的。寻觅一位勤劳能干并且可以成为自己生活得力助手的妻子的愿望只是亚当作为一个偏远农场主的一种迫于生计的无奈,而每一个男人当然都希望迎娶一个不仅能干还要美丽多情的女子。在这里,一种男性对于爱情的期待(虽然在生计面前,爱情是居于其次的)很好地迎合了女性对于婚姻中柔情丈夫的需要,于是亚当和米莉的矛盾很快就得到了化解。
可是亚当的六个弟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那次以打架收尾的午餐会失败之后,六个弟弟很快就陷入了对小镇姑娘们的相思之中。这时,大哥很真诚地说出了一句关于爱情的箴言:“爸爸说过爱情就像麻疹,往往一生只有一次,而你越年老,就越难得到。”在这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六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对小镇姑娘们的感情是发自真心的。那么,这些粗犷中带点野蛮的小伙子是如何捕获文明小镇中几个温柔淑女的芳心的呢?这时,导演引入了古罗马萨宾女人的典故。萨宾人是居住在阿比奈斯山脉中央的一支古意大利民族,罗马帝国的一位部落领袖罗穆吕斯早就觊觎萨宾女人的财产和美色。于是罗马人在邀请邻邦萨宾人参加自己的宴会时,悄悄地打入萨宾城,抢去了那里年轻美貌的妇女。于是,几个兄弟将这个古老的传说如法炮制,在深夜悄悄地潜入小镇,将六位心上人掠夺到了偏远的农场小屋里。在这里,六兄弟其实采取了一种和他们的身份相适宜的一种野蛮入侵的方式,来对文明的小镇进行了一种非法侵扰。这种侵扰使本来就不融洽的小镇居民和农场兄弟的矛盾对立更加激化了。
在小镇的姑娘们刚刚被掠夺的时候,她们还怀有非常强烈的恐惧和厌烦情绪,可是在与兄弟几个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小镇的姑娘们逐渐爱上了英俊帅气又敦厚淳朴的六个兄弟。这种爱情是青年男女之间基于本能和自然的互相吸引,这种爱情战胜了粗野的小伙子和文静的淑女之间的天然隔阂,完成了一种野蛮与文明之间的相互驯服。可以说,用这种爱情的润滑剂来调和小镇姑娘与六位兄弟的对立的方式,与上文中用爱情来调和亚当的实用和米莉的浪漫的方式如出一辙,是歌舞(喜剧)类型片中融合男女主人公的一种惯用方式。
但是在驯服了小镇的姑娘之后,小伙子们的磨难并没有结束。如果说爱情确实可以化解男性的和女性的之间的对立的话,那么小镇居民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偏远农场小屋中的几个兄弟对女人的肆意掠夺之间的对立则是更加根深蒂固的。很快,春天到来了,阻挡小镇和农场之间的大雪融化了,小镇中几个女孩的父兄赶到了农场,准备夺回这些本属于文明小镇的女孩。这时女孩子们早已经深爱上了农场上的小伙子们,她们不愿随父兄回到小镇。于是这个关于小镇和农场的尖锐对立的矛盾又一次出现了。正在这时,一个奇迹出现了,米莉刚刚为亚当生下的婴儿大声地哭了出来,所有的父亲似乎都以为这个婴儿可能是自己的女儿所生的孩子。于是他们放弃了将女儿带回小镇,而是请来牧师,为农场的小伙子和小镇的姑娘举行了一场有趣的集体婚礼。化解小镇与农场矛盾的要素居然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而这种在现实中的“不可能”放到好莱坞歌舞(喜剧)类型中,不但可以让观众信以为真,而且观众还会为这种别出心裁的设置感到诙谐有趣。
美国电影评论家莫莉·哈斯基尔曾这样评价过某些情节剧的叙事解决范式:“如此多的大团圆结局,它被迫的热情和灵巧的逃避只是增长了黑暗和绝望将跟随婚姻而来的怀疑,这种女性电影通过细心地矫饰反而所证实的怀疑。”可以说,好莱坞歌舞类型片中将二元对立进行融合的方式,确实显得轻浮讨巧和避重就轻,但是这种类型片从三十年代起就被大量生产和消费,至今依然长盛不衰,足见其借鉴自神话模式的恒久经典的艺术魅力。
2 ) 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这部电影由简•鲍威尔(Jane Powell)和霍华德•基尔(Howard Keel)主演的。片中的男主人公亚当是一个创世纪式的人物,带领着6个弟弟居住于山野间开拓新的领土。因为没有女人,7个男人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与挪威作家汉漠生在《土地中的成果》中描述的情景一模一样。每一个男人都需要一个女人。亚当去到集镇,凭借高大硬朗充满男子气的外形,顺利地找到了一个女人,简•鲍威尔。但当简怀着对爱情的甜蜜憧憬跟随丈夫回到山野农场后,却发现另外有6个大男人。这6个大男人等待着女人做饭给他们吃,为他们洗涤补缀破烂的衣服,教给他们礼仪,还要给他们找6个女人。简•鲍威尔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她除了有超级坚强的体力和意志,还有一本《圣经》做伴。
世间每一个女人都应该像简•鲍威尔那样,充满尊严、充满专业地活在人世上。简•鲍威尔活在人世上的意义,和日本A片女优活在世上的意义没有两样。只有超级坚强,才能活下去。试想,当一个女人给7个男人煮一顿早饭,这顿早饭里有培根、现磨现煮的咖啡、鸡蛋、烙饼,每天都是如此,要有怎样的毅力才可以做到这一点?还得为他们洗洗刷刷,缝补衣服,还得教这些野人要学会礼貌。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她自己要时刻保持光鲜的形象和清醒的头脑。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切才能不崩溃?她在做这一切的时候,该有怎样大的毅力,才能保持住她自己?难道仅仅通过在下雨落雪天读读《圣经》吗?
电影里充斥着浓烈的男性荷尔蒙气味。为了争夺女人,男性之间的战争是极为惨烈的。当看到这些在西部拓荒的大个子们以近乎发疯的热情和青春扭动他们的身体,在城市里的小女孩面前邀功请宠时,让人觉得既好笑又极为感动。亚当读了简带来的《圣经》,记住了古罗马人抢夺赛宾女人作为妻房的历史。这一情节反复出现了两三次。在历史的启发下,拓荒于美国西部的野人们冲到城镇上抢回了他们的妻子。最初和为了生理的野蛮是需要和值得原谅的,但野蛮过后一定需要以《圣经》为代表的教化、忏悔和净化,否则野蛮就将发展为罪恶。
3 ) All They Want is L.O.V.E
还记得在动画版的《美女与野兽》中,我们美丽的贝儿坚定的拒绝了高大健壮英俊而且还是个好猎手的加斯顿,因为她的理想生活并不是和粗鲁的莽汉在一起养一堆孩子和狗。
正像我们在故事中所听到的那样,在贝儿的理想生活来临之前,她首先必须以她的力量改变野兽——这部电影中的这位姑娘也一样,虽然她是与一位不谙世事的莽汉一见钟情,但当她发现生活并不能按自己所设想的那样进行的时候,也用自己的力量(也许是女性独有的力量)助人亦自助,让大家都拥有了Happy Ending.
往往岁月并不能如昨,但无碍我们感受彼时美国西部的纯真与快乐。
4 ) 一个有可看性的喜剧电影
开头说的是一个富有男性魅力的住在山里靠农场为生的男性野汉男主获取女主的青睐,让她拥有爱情的感觉。女主应该是教父的养女,虔诚的宗教信徒。教父希望她结婚,找个他们圈子里的人。女主说对这些男人无感,且答应过一个人,婚礼又反悔,可遇到男主一心想要嫁给他。
男主的出场让女主喜欢上并决定嫁给他,可能是他身上野性的男子气概。让我想起三毛与荷西,马金瑜和青海蜂农。他们没文化,不过有雄性魅力,属于剑走偏锋的选择。
不过此时女主应该大声说一句,姐们是花痴,不过姐们并非脑残,也并非妓女。她在新婚之夜因为对丈夫的粗俗不满,要分房睡。不过她也没决定走,而是决定改造。改造丈夫以及他的六个弟弟。
这个女主还是有智慧和气场的,教化,改造这几个粗俗的单身汉成为被女生喜欢的绅士与野性兼有的帅哥。
接着就是发生的几个弟弟带走村里的几个女生事件。女主化解这次矛盾,雪崩让这些女生和男生有相处的机会。最后一切和平的解决了。
放两张不错的对白
5 ) 七对佳偶——几近癫狂的男权主义
因为外教曾在英语课上放过这部片的片段,所以我是怀着学习和欣赏的态度去看待这部电影的。但是说实话,这部电影的每一帧我都看得尴尬癌发作。当然,这部电影中所展现的男女形象映射了美国50年代最典型的价值观,但是从历史的角度,这部电影简直无论对男性还是对女性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侮辱,所有的个性和思想的独立都是不存在的,男权主义肆无忌惮的充斥在这部片子里。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先看大哥亚当是如何找到老婆的。这位高大的成年男子某一日到镇子里采办,下定决心要为自己找一个煮饭婆。是的,煮饭婆,理由是家里六个充满野蛮气息的兄弟做的饭难吃。然后,这货理直气壮的问货柜老板货柜下有没有女人待售。货柜老板居然问她想要什么牌子的?天啊,这样的男人居然在唱了一首小曲之后给随便搭讪两句就给他碰到了一个憧憬着只给一个男人做饭的女人。这绝对不是白日梦就是赤裸裸的意淫!我承认女人是喜欢男人的直接,但是真的有这样的女人,看了一眼对面这个邋里邋遢的男人,听他说了几句发情的公狗都会呼出的叫唤就答应了吗?现实中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这个女的太饥渴。回家的路上,饥渴女天真烂漫的想象着婚后的美好生活,男主一言不发——赤裸裸的欺骗。就像路人说的,七个男人共享一个老婆?好吧这对饥渴女也许是好事。就在我满以为饥渴女发现真实情况以后会控诉男一的无耻,谁知道,影片让男一唱了一首可怜兮兮的歌就让饥渴女软下来,自动投怀送抱,顺利造人。天啊,这是多没自尊啊?这是直男癌到了三十期才会拍出的情节吧?
咱们的饥渴女当然不笨,要想让自己不那么辛苦整天给七个臭男人洗衣服做饭,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剩余六个单身汉全给解决掉。于是又在一首歌之后顺利教会野蛮人各种把妹技巧和跳舞技能。这六只也只只是人才,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只需要一句话,是的,你没看错,每个男人一句话瞬间各俘获一个饥渴女,男女配对就好像一个萝卜一个坑,严丝合缝,之前多年的野人生活因为一个女人的三言两语和一套体面衣裳瞬间终结。接下来上演的是一场雄性通过见缝插针争取和雌性共舞机会以最终获取交配机会的才艺秀。导演无非想告诉可怜的观众,在生物求偶过程中,舞技越花哨、享有交配权的几率就越大。可能是导演觉得舞技还不能体现雄性荷尔蒙的破坏性和攻击性,于是又安排了一场造谷仓的戏码。我这时才明白,饥渴女一一番不要打架要文明的劝解在该片中的作用其实是欲扬先抑,所谓的举止文明无非是用来打破的,因为原本以为文明的镇里人在造谷仓时都变成了暗中偷袭的坏蛋,这给了这七只荷尔蒙积攒多年的雄性动物天大的理由予以绝地反击!接着,干完架之后,六只动物同时跌入爱河,是的,导演又赢了——我好奇的是,难道这六个爷们之前十几二十多年都没下过山没见过女人?这种所谓的一见钟情确定不是荷尔蒙在一个奇迹般统一的时刻集体破表以确保基因的延续而产生的吗?
就在此时,咱们幸运的男主讲起了基督徒们都不会反对的圣经的故事,好机智呢,导演,你再一次赢了——得不到,就去抢啊!反正,等生米煮成了熟饭那些女人总是会妥协的,是的,反正女人存在的意义不就是给男人传宗接代嘛。看到此处,我想这老大真会开玩笑。不想,nm,剧情竟由此失控,这六只还真的去抢了!而且全部得手!导演怕那些亲属碍事,赶紧设置一场雪崩堵住那些价值观正常的人的追踪,非如此,怎么能让饥渴的动物们顺利的以爱情的名义繁衍生息呢?唉,导演你真牛,为了人类得以延续操碎了心。但是总不能让这些女人全部趴在男人身下做母狗吧,那不成索多玛了,还是让我们已经毫无征兆的变理智了的饥渴女来设一关卡吧,把男主气走,把臭男人全敢进猪圈,把女孩子保护一下。不过,导演的直男癌细胞早已侵入七经八脉:关在一起有个屌用,不信这些适婚娘们不思春?于是穿着单衣的思春女们开始恬不知耻的、在被几个莽汉囚禁的情况下恬不知耻的憧憬起了结婚、甚至小孩?我的个娘亲,你们还要碧莲不要,请问?你们真的已经被男性荷尔蒙熏到集体发骚、一点点都不认为家人有可能挂念吗?还tm站在窗子前搔首弄姿等野男人看?这就是所谓的文明教养?我知道了,导演无非是想说,装什么淑女,遇到七尺大汉还不都急着投怀送抱!
好容易等到春天了!春天嘛!你懂的,大牛都产小牛了,女人们要赶着做六月新娘呢,春天再不发情,时间赶不上呢!赶紧骚。我还等着看男人们如何调情,饥渴女2、3、4、5、6、7已经tm的把手全牵上浪起来了。感情之前在小屋里嫌无聊是没有男人造成的,心里不知道骂饥渴女1多少遍了呢,矜持装起来多累。很快道路畅通了,大哥憋着一口生女没生男的气,还是回来了,赶紧良心发现要送姑娘们会娘家,看来反省是有效果的。我还琢磨着导演怎么三观上道了,谁承想,我了的个去,姑娘们不肯回去!是的,她们还没有来的及怀上呢,怎么能就这么回去,那不是成了人类的罪人吗!在延续人类的使命召唤下,所谓的教养所谓的淑女所谓的矜持所谓的父母全给老娘死一边去,老娘要生育!我躲草垛后面,我上房上梁,打死我也不回去!导演......
躲是躲不过几个莽汉的,就这样被抓住了多没意思,要来个误会才刺激。于是导演让家属们看起来这场老鹰捉小鸡更像是一场集体强奸,是的,家属们担心女孩已经担心到失去智商:这些壮汉斗都喜欢玩猫捉老鼠,先放出去再捉回来,这才好玩嘛。这不,玩了半年,孩子都出来了!早产也没这么早的好吧,看季节,被捉走时已经是寒冬,来年春天说了是4月,算五月吧,nm当你们女儿是母猪吗?一产一窝,半年已经会跑了?
该怎么收场这出闹剧呢?对,拿枪顶着结婚,多戏剧化,多么的合情合理呀。抢劫犯抢了咱的女儿半年,这贞洁也没了,你不娶我逼也逼着你们娶,于是那几个壮汉内心os:妈蛋,回头让你们看看是老子的枪厉害还是你们的枪厉害!
总之呢,看完这部电影,我只觉得男人全是一群一言不合抡拳头、独身非得找女人的怂样,女人全是一群等着男人来挑、挑好了我给你生猴子的饥渴样。即使导演试图借饥渴女一的形象消解这一盲目崇拜男权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但是这样的消解是点到即止,毫无诚意的。当然,这样的喜剧确实就是图一热闹博一笑,但是笑过之后呢,这样的人设这样的价值观在今天崇尚男女平等的社会简直就是一盆脏水,到今天还污染着直男单身癌们的性幻想和毫无自尊的饥渴女们对原始男性形象的憧憬。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这部电影一定会被时代唾弃,它只能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印记用美妙的旋律给人以警醒。
6 ) 童话故事-有关美国西部50年代的原始的野蛮爱情
由简•鲍威尔(Jane Powell)和霍华德•基尔(Howard Keel)主演的50年代的美国歌舞片,背景是1850年美国西部俄乐冈州的一个偏僻乡下,农庄。片中的男主人公亚当是一个创世纪式的人物,带领着6个弟弟居住于山野间,耕田,饲养牛羊鸡鸭,养鱼养蜜蜂。因为没有女人,7个男人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吃饭,穿着打扮,礼仪,来往,屋子全部一团糟。亚当半年去一次集镇用海狸毛4公斤(每斤6元)换取家里几个月的用度,还决定当天就要带个新娘回家,照顾那个只有7个光棍的房子.凭借高大硬朗充满男子气的外形,顺利地找到了一个对他一见钟情的勤劳女人,简•鲍威尔。但当简怀着对爱情的甜蜜憧憬跟随丈夫回到山野农场后,却发现另外有6个大男人。这6个大男人等待着女人做饭给他们吃,为他们洗涤补缀破烂的衣服,教给他们礼仪,她有超级坚强的体力和意志,还有一本《圣经》做指引。她充满尊严、充满专业地活,活的有质量,同时也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镇上的人都喜欢他,6个大男人也都非常听她的话,并且被教导得有竞争力,在和镇上的男人同时追逐女孩时.
落雪天,因为天冷,不能做事,所有人都感觉无聊,弟弟们都患了相思病.
读《圣经》也让亚当找到了为弟弟们娶妻的方式,亚当记住了古罗马士兵抢夺伊大利女人作为妻子的历史故事。在亚当的启发和带领下,弟弟们在夜晚赶马车冲到城镇上,用布蒙女人的头抢到马车上,全部顺利带回了他们的房子。并且成功利用回音造成雪甭,阻挡了镇上男人的追逐,并且女孩们不得不困在农庄,由简•鲍威尔这个好朋友,嫂子照顾,然后日久天长,女孩们也思春了,和弟弟们产生了感情,并且心心相印.
感谢自然环境,如果没有雪崩,女孩们也留不下来,女孩们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中,看到了弟弟们的真情和魅力,所以才能成为佳偶.
50年代的《嫁给大山的女人》,美国制,歌舞片版。电影最有趣的一点正是在于它时空胶囊的一面,生动地映射了彼时彼地的社会面貌。另一方面,在美国歌舞片本身的限制上。60年代之前,歌舞片仍在遵循喜剧类型与大团圆结局的基本守则;50年代中期,歌舞片开始由盛转衰,观众不再满足故事中简单的男欢女爱;本片正处于美国歌舞片由表现主义走向自然主义的转折点。由此,一个荒唐的故事被不恰当地设置在一种阳光明媚又一本正经的气氛之中,这就从荒唐变成荒谬了。通常,滑稽、荒诞、悲伤或愤怒会是更好的选择。虽然导演在片尾明确了三观和立场,却忽视了文本中潜在的斯德哥尔摩与男性主导的提线木偶(被掳来的女配们日久生情不愿回家,觉醒的男配们又强制送其归家),这应该就是美国前平权运动时代的主流认识吧。一份精美的历史标本,但无法成为经典。
太太太喜欢了。
音乐表现和舞蹈场面都很欢快,极尽视听之娱
经典歌舞片,很搞笑
好好玩的电影,结构工整,中间的歌舞编排好得逆天。西部拓荒时期农民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寓言
气氛轻松热闹,歌舞场面的编排几近天衣无缝,融合了精致古典音乐艺术与流行乐,成为电影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是片中七兄弟的直男性格和时刻抛洒着“交配”的暗示让人受不了。
很欢乐的电影,歌舞编排的不错,配乐也很好。人物成对,情节上也设置了不同的对称效应,前后对比很有喜感。虽然没有大明星,影片一样充满化学效应~
简单美好音乐动听,那时候的演员都有真功夫么。。。
从头笑到尾 太欢乐鸟
a retelling of the Rape of Sabine Women Story set in the Oregon Territory with the civilization merging with savagery western/folk musical syntax, which, sadly, feels more like a fairy-tale with all the fake imagery and flat rendition.
反映西部拓荒时期的影片,有美国拓荒者的大大咧咧、热情直率和歌舞老片特有的单纯质朴风情
话说回来,七个孤独的、正处于发情期的农夫生活在荒野里,真的不会有人兽OX么?刚抱过小猪、小羊的女人们就去接生,这可真是要人命啊~
配乐很赞 还是老片子好看 那个年代美女的标准是金发 胸部丰满 纤腰一握 翘臀 想起了蒙娜丽莎微笑中老师的某段话
突然发现我看过···小小时候看的,很喜欢他们跳舞的欢快场景
很精彩的编舞,很好看的电影
编舞不错,姑娘们抢着说孩子是我的太喜感了,还有拿枪顶着结婚的
充满了整齐的对称,人物上的自不必说,还有情节上的。比如开头七个小伙子的邋遢和之后的干净;求偶不得和之后的抢媳妇;姑娘们开头的反抗和之后的驯服;父亲们对女儿们的营救和之后的默许成亲。后者总是前者的一种巧妙化解。西部片最青睐的那个地域和时代,放在歌舞片里一样好看。
be a man! 好男人是调教出来的哈哈~
一见钟情却隐瞒秘密(兄弟满堂),接近多南另作谜中谜;为人推崇的谷仓之赛,感觉一般,但会遥想起彼德威尔的证人。……此片的最大问题或许在于歌舞与粗蛮之违和。诚如当年婉拒此片的编舞名家后来所言:兄弟身处荒地,没有文化,举止粗俗,肥料满地,奶牛穿屋,然后他们突然翩翩起舞?我们会被人笑死!
很简洁,结构很简单,但是做得很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