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看不懂
从他们的直言片语里面可以猜到,女王似的被众星捧月的那个,就是乔治桑,那个一刻不停弹钢琴的瘦弱金发波兰男人,就是肖邦。周围的有德拉克洛瓦,还有一堆举止怪异的文艺分子。冲动的人群。
母女之间感情怪异。
That is all.
2 ) 在诺昂遇见死神
《蓝色乐章》这部20年前拍的讲述肖邦和他的情人最后故事的冷门电影之所以会突然现身碟市,我想肯定是为了应肖邦诞辰200年这个景。片子有一个貌似很有诗意的名字,里面又不乏爱情、钢琴、大自然、艺术家、乡村别墅、草地午餐、以及小圈子派对等一切浪漫、高雅元素,但如果我们按照以往习惯了的关于肖邦的固有印象以及所谓浪漫、高雅的路数去看这个电影,那么,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片子看不到一半就得崩溃,即使有鲜嫩欲滴的苏菲•玛索在里面纵情姿色也无济于事。
首先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是肖邦这个角色。德拉克洛瓦有一幅画得很标准的肖邦肖像画传世,肖邦本人也有一张正面标准像的照片流传,从这两幅图像看肖邦,虽不至于潇洒倜傥英俊如王子,但至少也是眉清目秀、气质不凡的帅哥。可在《蓝色乐章》中,导演却偏偏要给人添堵,选个长着副苦瓜马猴脸、牙齿泛黄的演员来演肖邦,更要命的是这个从头到尾都表现得无比神经质的肖邦不仅没有一点想象中“钢琴诗人”的优雅气质,而且也看不出有那么一点点“爱国者”的崇高精神,除了像把玩手中玩具一样不停地弹奏销魂钢琴曲之外,就是不着四六地絮叨着艺术与人生,同时还因为肺痨而不停地咳嗽。
更不靠谱的是围绕在乔治•桑身边的一群有头有脸的艺术家,他们行为举止怪异,简直是一个比一个更加疯疯癫癫、神经兮兮,狂躁又冲动。传说中肖邦与乔治•桑之间的爱情,在影片中则变成有多个第三者第四者介入的滥情、调情、奸情和迷情。
但其实,这都是些表面的乱象,而在这表面的乱象背后,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肖邦生命最后岁月里的“残酷真实”。
故事发生在1846年,这是36岁的肖邦在诺昂别墅度过的最后岁月,也是他和乔治•桑的关系终结。从1839年6月开始,他先后在这个庄园的这幢房子里前后度过了7个夏天,他在1846年11月离开诺昂的时候,他离自己的死期还有3年。这个时候的肖邦,创作基本上已经终止,精疲力尽的他几乎已经写不出任何曲子了;他和乔治•桑的关系在经历了几次严重争吵后此时已经名存实亡,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只在白天弹琴的肖邦和只在夜里写作的乔治•桑只能在六点的晚餐时间坐到一起,更要命的是他的肺痨已经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像早些年在巴黎的沙龙里那样“无比优雅地咳嗽”了,他甚至一咳就吐血,他知道他随时都会死,他还知道他和乔治•桑之间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尽头。
影片的人物关系看上去很乱,但其实都围绕乔治•桑、索朗日母女与肖邦之间的三角情感纠葛这根主线展开,副线关系里有宝琳娜(那个总在唱莫扎特歌剧的女人,她和乔治•桑同性相恋)、德拉克洛瓦(那个给肖邦画像的男人,和肖邦共同迷恋着乔治•桑)、奥古斯丁•克雷辛格(那个拿着泥人撒野的雕塑家,索朗日的追求者,乔治•桑收养的“第四个孩子”,肖邦和乔治•桑关系最终破灭的关键人物)、莫里斯(那个玩偶制造者,乔治•桑的儿子,年纪轻轻就深度怀疑人生)……其他人是谁,我也搞不清楚,反正他们都是乔治•桑的门人与食客,他们常年在诺昂庄园里混着,来无踪去无影,如同人生里来来往往的过客。影片的叙事主干围绕这些人物而展开,讲的是人世的聚散,一切的喧嚣与骚动都指向了曲终人散的虚无,而主题则是对死亡的恐惧。以前有个更老的讲肖邦故事的名片叫《一曲难忘》,如果套用这个句式来给这部电影取个别名的话,我想叫《曲终人散》最合适。
影片中有肖邦好听的钢琴曲几乎不间断的伴奏,中间再穿插着宝琳娜幽灵般的咏叹调,很是过瘾,只是因为笼罩在全片的那种不安、焦灼、诡异和阴森的死亡气息之中,这些原本是优美动人的旋律怎么听都有一种让人心碎、令人窒息的感觉。
离开诺昂别墅之后,一个叫简•斯特林的女人填补了肖邦生活中乔治•桑留下的空白。为了驱散乔治•桑给他留下的巨大阴影,更为了摆脱严重的财务危机,1848年,在4月这个“最残忍的季节”里,简带着肖邦踏上了他的英伦之旅,这也是他的死亡之旅。苏格兰艰辛的旅途、伦敦糟糕的天气和上流社会对他的音乐的轻慢与歧视,还有那种“充满了无聊拜访、午餐会和交际晚会的生活”,耗尽了肖邦的最后一丝气力。8个月后回到巴黎几乎成了个废人,整个人虚弱到连坐到钢琴前敲键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在客厅举行的钢琴堂会竟然要学生代为弹奏。1849年10月18日凌晨,肖邦去世。
3 ) 敏感又脆弱
肖邦独自爬楼梯都有问题, 1创作音乐的过程, 叫香艳乔治桑和她女高音情人宝琳受罪,疯狂热辣的女儿,雕塑家索朗日绝不是盏省油的灯。叫人彻底窒息的马祖卡舞曲 音乐让人狂躁不堪
全篇不间断的犀利伴奏,肖邦,一个劲额呕血。
此喬治桑迥異比諾什的彼喬治桑
当一个女人深爱某个男人的时候,无论他写了一个多扯的剧本,她也愿意给他当主演。苏菲玛索是个真·天蝎女。
昨日相聚,今朝别离。满地打滚的醉狗在玛祖卡舞曲伴奏下吐出的癫狂。
导演Andrzej Zulawski选择了选择了真正的古典钢琴家JanuszOlejniczak饰演肖邦,选择了当时是他妻子的SophieMarceau饰演SolangeSande,也就是GeorgeSand的女儿。只不过我不懂那段历史,看到大家表现的过于戏剧性。贵宾包括作家亚历山大·大仲马(AlexandreDumas)、亚历山大·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伊万·屠格涅夫IvanTurgenev、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和歌剧天后波琳·维亚多PaulineViardot、George Sand的养女奥古斯蒂娜·布罗Augustine Brault、Solange Sand的丈夫、一位年轻的雕塑家AugusteClésinger…
红人儿踩高跷儿
如此崩溃!!!!!!!!!!!!!!!!!!!!!!!!!!!!!!!
无法领会,不予置评
关注的重点都这些法式女人的神经质上,这是第一部觉得如此有文化背景差异,完全找不到她们大哭大笑的点在哪里,当苏菲说如果我重新做基督徒呢?擦,这元素融合的还不够多啊,老老实实讲个故事显得太与众不同?搞晕观众才是导演的目的吧!
4.0 性、狂欢、音乐、死亡、绝对的压迫、不可违抗的命运…又一出祖拉斯基的残酷戏剧。
琐碎,幽默。充斥着艺术的狂热,与对生活的淡漠
刚开始有点杂乱,母女开始正面冲突后就越来越好看了。音乐选的也不错。最后室内的超现实场景布光布景都好厉害。然后再次鄙视下只知道看苏菲玛索的人- -凸
同样身为被迫流亡寄居法国的波兰人 与其说是拍肖邦 不如说是在拍导演自己;艺术家们成群结队骄奢淫逸 在浪漫的极致边缘与理智告别 在生命终点燃起最后一丝火光;Janusz Olejniczak亲上阵的钢琴配乐演奏是最大亮点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Ylrx5ukljr4
http://www.56.com/w12/play_album-aid-8676344_vid-NTg5NDYyNDc.html
肖邦音乐贯穿其中...
感觉是一出舞台剧
他的片子不适合我,总给我一种宗教的阴森。还有之前的魔琴之音,震的小心肝都颤裂了。
这剧电影把几位法国美女都搜罗全了
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究竟这些男人爱的是母亲还是女儿,法国情调的粘稠,有音乐穿插期间,男猪长得像越狱里的马猴,苏菲当年粉清纯,导演是她一直未婚的男友
写不出的评论。。。前后也算看了三遍 还是没出现像 老无所依 当年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