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威辛”在我们的时代几乎成为二战中纳粹恶行的代名词。一提到它,所有人都会记起历史课本中关于大屠杀的章节,人类历史上最“非人”的章节之一。因为它妇孺皆知的恶名,很难想象奥斯威辛曾在战后的十几年中被人们遗忘。一九四五到四六年间的纽伦堡审判只触及盟军眼中最主要的战犯,波兰当局于奥斯威辛当地进行的审判也只处理了不过几十人,而当年集中营中的党卫军官兵共有七千余人。更重要的是,这些审判不是盟军控制下的政治表演,就是外国权威(如波兰)的清算,没有在德国人的心里掀起任何涟漪,没有揭露、没有反思。在奥斯威辛作恶无数的党卫军成员,战后都悄悄隐匿在人群中,干着普通人的职业,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六十年代初由黑森州总检察长、前犹太逃亡人士弗里茨•鲍尔主导的法兰克福审判,二战战犯才第一次受到德国法律制裁,集中营的历史才开始拷问德国人的灵魂,奥斯威辛才进入史册,成为德国乃至全人类记忆中永远隐痛的一块伤疤。 影片《沉默迷宫》讲述的便是这段“揭伤疤”的历史。一九五八年的法兰克福,奥斯威辛幸存者西门•科尔什(约翰内斯•科尔什饰)无意间发现当年折磨他的集中营看守不但逍遥法外,还在一所学校教书。在记者托马斯•格尼尔卡的帮助下,他向州司法部揭发求助,但没有人愿意接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案子。出于好奇,新入职的年轻检察官约翰•拉德曼(亚历山大•斐林饰)接过科尔什的线索着手调查。没曾想,调查过程面对层层阻力,从司法部同僚的不解到警方的不配合。昔日的刽子手如今过着太平日子,他们的资料静静地堆积在美军档案中心,人们看到的只是战后经济腾飞、歌舞生平——对历史的冷漠筑成诡黠的迷宫,把探求真相的人困在其中。 意大利裔德国导演里奇亚莱利没有把《沉默迷宫》拍成弗里茨•鲍尔的传记片,关于以色列摩萨德的内容也只是一个背景。影片并不完全忠实于历史,虚构出了略带浪漫色彩的人物约翰•拉德曼,而把这个金发帅哥放在叙事中心,并不仅仅是戏剧化的需要,也是一种历史观的角度微调。主流叙事一般比较关注鲍尔与摩萨德合作擒获“纳粹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的史实,而片中主角苦苦追捕的则是另一大战犯“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勒,他在奥斯威辛主导的医学“研究”以犹太囚犯的身体为试验品,堪称大屠杀史中最恐怖的一页。拉德曼并没有成功,他只好将注意力放在其他次级战犯身上。片尾的字幕告诉我们,历史上的门格勒始终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是在南美度过余生,死于意外。正义并非如我们希望的那样始终被伸张,罪恶有时真能逍遥法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沉默迷宫》的历史观实际上更加残酷、现实、冷静,艺术手法或许浪漫而戏剧化,传递出来的信息却令人不寒而栗。 里奇亚莱利揭示出,法兰克福审判的最大意义,不是复仇式的清算,而是把沉醉于战后繁荣的德国社会惊醒。调查中顺藤摸瓜牵连出来的每一个党卫军中级军官都是一段令人不寒而栗的历史,而将其公之于众,便是用洪亮、清晰、不容质疑的声音拷问德国人的良心,让整个民族走出沉默的迷宫。 作为去年多伦多电影节的竞赛片,《沉默迷宫》于今年五月才在德国之外的欧洲各国陆续上映,无疑是踩着纳粹德国投降七十周年的纪念日。这不是一部直接反思战争和屠杀的影片,而是对于反思的反思。它让我们看到,关于暴力和罪行的记忆一直在不断被修改和重塑,而对这些记忆的话语争夺,也是一个险恶的战场,敌人的武器是谎言、拖延、隐藏。每一个努力找出真相、留住记忆的人,都是这场战斗中的英雄,而这些英雄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狡猾的战犯,而是我们的沉默和遗忘。 或许是巧合,男主角亚历山大•斐林八年前的一部旧作也许是《沉默迷宫》的最佳注脚:《过客》中的斐林饰演一位当代德国青年,在奥斯威辛进行公共服务的时候遇到一位集中营幸存者。今天的奥斯威辛,正如该片片面原文所说,战事过后、游人如织,历史似乎决绝地翻过了一页、不再回头。所幸的是,这些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作品,也将那段历史一锥一斧地刻在了德意志的记忆中,在每一次反思时拷问每一个灵魂。所以,历史不再沉默,我们不再遗忘。 (刊于《北京青年报·文艺评论》2015年8月14日,有删改。)
法兰克福审判虽然不够彻底,局限性很大。但是此次审判超出了法律的范畴,直面人性。时间的灰尘不会掩盖一切,人性的光辉终将吹散尘封的灰尘。
人类最愚蠢的地方莫过于集体无意识,看别人做什么就跟风、法不责众、别人做了自己就要做这类思想泛滥;其次就是以为时间能掩盖一切,对于过往犯下的过错选择逃避,以往时间久了这个世界自然就遗忘了犯下的过失,缺乏反省和忏悔的精神。
这次审判的阻力巨大,取证工作艰难繁杂,定罪的只是一些低级别的人物,判罚力度也不大,还有很多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施暴者在世界各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逍遥法外。但是这次审判开启了新的大门,一个国家敢于面对和正视自己不光彩的历史,给予自己公正的评判,需要很大勇气和努力,一小步迈出去了,为今后的一大步奠定了基础。
即便是在生命受到胁迫情况下,屈服于国家机器,犯下某种不得已的罪行,也是罪,要是每个人都遵循自我、遵循真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放眼当今社会,我们依然需要集体反抗来对抗集体无意识,清楚的认知、不断的自我思考和坚持真理,社会才不会至一步步腐烂,厄运才不会再次降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只会将自己名字刻在未来的耻辱柱上。
就电影美学而言,可能只有三到四星,给五颗星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立场和反思。在纳粹人性化的电影趋势中,这部电影表示着不赞同。
电影的背景是1958年战后经济快速复苏的西德,每个人都在尝试遗忘曾经的战争,尤其是加害者。年轻一代的人们并不理解纳粹到底指的是什么,奥斯维辛曾经犯下过什么样的恶行。故事从青年检察官的寻找开始,在第二次奥斯维辛审判中结束。
二战结束,冷战开始。苏联和东德对法西斯主义的清算,反倒让西德对那段历史只字不提。没有法律的审判,整个社会对那段暴行视而不见。曾经的军官可能成为小学老师,成为面包师傅,成为西德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没办法审判他们,因为他们奉命行事,没办法起诉他们,因为无法证明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他们只是罪恶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可以用一句“这是指令”把自己的罪恶摘得干干净净。与此同时,还能看到那些高等的军官,那些家产丰厚的大资本家,他们在战后完全没被审判,甚至还可以说活得不错。而那些幸存者却被巨大的愧疚感压得几近死亡,不敢回首曾经的人生。
因为敌人是苏联,就可以漠视曾经法西斯的罪恶吗?因为曾经的法律无法审判法西斯暴行,所以只能变成媒体的狂欢吗?构造一个又一个变态杀人狂的故事,将制度和机构的暴行,变成一个个变态的人的恶行。平庸之恶,无法审判。
为什么要求战争的受害者原谅战争的创伤,为什么说一切都可以过去,都可以遗忘。
人们保持缄默,只是怕触及自己的利益。
这应了中国人常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人性总是趋利避害。只是这个“利害”关系得怎么计算。对于个人,对于社会,对于子孙后代,对于历史,“利害”关系的轻重、比例及权衡都会不一样。顾及长远,必然失去眼前利益,而只顾眼前,必然失去长远的勃勃生机。这是利害关系的转换。在一个社会,若大多数人只顾自己眼前利益的情况下,那就必将失去他们子孙后代的美好。尽管他们有办法加以规避这种未来可能的危害,但利害关系本身,总是有着因果相循的铁定法则,逃得过一时,但逃不过一世。
如同片中,法兰克福最高检察官鲍尔对属下公诉人拉德曼说“这是一座迷宫,请不要迷失了”。德国电影《缄默的迷宫》(2014)的片名由此而来。必须闪回到1958年,西德正经历“经济奇迹的年代”。没人再沉浸于十几年前的战争阴影中,人们只想早早忘掉以迎接更美好的生活。从人性来讲,大多数人更愿意忘掉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非时时念叨它。但总有少数人执着于里,他们要揭示真相,以求得正解,如揭示“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张纯如。
在《缄默的迷宫》中,28岁的年轻帅哥拉德曼,本是一个专职交通事故案的公诉人。这天,在审理漂亮女人玛莲娜的交通案后,意外看到年轻记者格尼尔卡的嚷嚷声,他散发传单,要举报歌德文理中学老师阿罗伊斯·舒尔茨,曾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任党卫军队长,参与了谋杀犹太人。他旁边的中学老师西蒙,作为指证人却感到异常的恐慌。反观现场,没人理会这位勇敢的记者,都在嘲笑他,并告诉他,十几年前这个国家的人哪个没参加过。
唯有一旁沉默不语的拉德曼捡起了一张传单。他开始着手对舒尔茨的调查工作。连他自己都没想到,阻碍重重。就连指证舒尔茨的受害者西蒙也打起了退堂鼓,觉得在这样一个不重视真相的社会,根本就是无用功,且会遭到报复打击。拉德曼请求最高检察官允许他的调查。幸甚鲍尔是一个开明又坚定的人,他支持拉德曼的工作,但不得声张,并要记者格尼尔卡不得登于报纸。这样的要求,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四周都是密不透风的墙,谁要公开跟这堵墙叫板,唯有一死。
他们三人都心知肚明。鲍尔告诉拉德曼,只有找出证据链,才能触及到真正的真相,也才能对舒尔茨这样的人绳之以法。调查过程中,竟然大多数人不知奥斯威辛集中营这件事,更遑论知道那儿有几十万人遭到大屠杀。事件的具体受害者,证人,证言这三者缺一不可。蹊跷的是,凡涉及到1939年至1945年的大屠杀档案悉数消失。有人借故说,这些文件都被美国人烧掉了。
调查之余,格尼尔卡带拉德曼出席家庭舞会,向众人介绍拉德曼“在这个法学家牢不可破的胸中,人性的柔和火苗还未完全熄灭,恳请大家让他在我们这个无政府的小圈子里自在一些,靠近这束小火苗,让它今后成为一团熊熊烈火”。在这他意外遇到了玛莲娜。他们可谓一见倾心,但表面上,都显矜持。他们一起跳舞,一起谈心。当然,也会有一块大石块突袭而来。这是猝不及防的报复,警告他们到此收手,别再调查下去。
但拉德曼并未止步,并得到了鲍尔的允许,不要再接受交通事故案子,专职调查此案。迷雾如山。人们只有遮掩、逃避和狡辩,他们只想拉德曼到此为止,不要铤而走险。众人深知,在那股以国家法西斯名义参与的大洪流中,每一个人都难以幸免,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谁也难逃脱罪责。需要反醒的恰恰是整个社会,而唯有揭开真相,震撼到他们的心灵,或许他们还会认识其真正的意义。
西蒙侥幸走出集中营画的第一幅画就是《死亡天使》,显然他被集中营的恐怖搞怕了,或者说那种对死亡的恐惧已融入到了他的血液。他死活不相信拉德曼能揭开这杀人魔窟的真相。他说妻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被有“屠夫”之称的医生门格尔当作实验品,死在那里,而我什么也不能做。拉德曼理解他的痛苦根源,依然愈挫愈勇。
他找到第一位证人毕钦斯基。他说我的妻子和儿子都在那座“杀人工厂”被杀了。从来对集中营一无所知的女职员施密特听到后失声痛哭。但高级检察官一直反对,他对拉德曼说“你将揭起旧伤疤,而这个国家才刚痊愈,你还不知道,鲍尔就是犹太人,他也在集中营关押过,而我曾是一名海军士兵,难道你连我也要清算,年轻人,纽伦堡大审判已终结了这件事。”“纽伦堡大审判只审判了其中最小的一部分”。
高级检察官同样质问最高检察官鲍尔“总理都说了,我们要在这一页上划上休止符,你所要搞的这样一次审判是毒药。”鲍尔回应道“恰恰相反,如今的缄默才是毒药,毒害了我们年幼孱弱的民主制度,决定这个机关何时划上休止符的是我”。
高级检察官的威逼,并没有让拉德曼止步。拉德曼马不停蹄地前往美国驻军档案馆,驻军官员对他说“这儿有一千万纳粹的资料,要是你以为能把他们其中的一个人抓到法庭上,你就是一个信圣诞老人的小孩,这边是60万份党卫军材料,奥斯维辛就有八千名党卫军,不过,你自己得一张张地把它们捞出来”。堆积如山的材料,浩如烟海。鲍尔给拉德曼找来助手哈勒。
鲍尔同样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他拿出各类警告信,念给拉德曼听“你若迷途不返,等待你的也将是毒气室”、“死,还是活,犹太佬”。他对拉德曼说“所以,我们必须让德国人民看到,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罪行,不止是希特勒和希莱姆犯下的,更是普通人的罪行,这些普通的人,他们做出那样的事,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我们就是要把这些人送上法庭,用一场大审判,我们就是要走这条路,相信我,这就是你的任务”。
取证、抓捕又谈何容易。当抓捕集中营副官上尉穆尔卡时,他竟然狂嚣“真该送你到毒气室”。陆续被抓的党卫军成员,包括已是老师的舒尔茨,他们个个态度强硬,没一个有丝毫的悔罪。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国家没有几个人真的脱得了干系。玛莲娜那位日日醉酒的父亲曾是211党卫先锋队的一员,就连拉德曼那位失踪的生父古斯塔夫也曾是法西斯党的一员。拉德曼的母亲再婚,请求儿子参加她的婚礼,这样跟他说。更让他惊骇的是,一直要揭开真相的记者格尼尔卡告诉他,17岁时,作为一名服役士兵,他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但他救助过波兰的犹太人,至少没参与过谋杀。之所以要揭开真相,因为我感到羞耻,只能一旁看着,我无法容忍掩盖这样的真相。
这一系列身边的人与事,惹得拉德曼说这个国家的人都是罪犯。他退缩了。他辞职了。跟已开了时装店的女友玛莲娜的关系也闹僵。他的离开,赢得高级检察官的欢喜。当他前往看望病中的西蒙时。西蒙握紧他的手,希望拉德曼前往集中营能朗诵卡迪的诗,让他两个女儿在天上能感知到。他跟格尼尔卡一起来到集中营,朗诵了卡迪的诗,了却西蒙的心愿。
“我希望,这些谎言,还有这缄默,终于能有个尽头”。拉德曼觉得不能半途而废,他向鲍尔请求复职,撕掉了自己的辞职信,这让仍坚守的哈勒和施密持欢喜万分。“重要的是牺牲者和他们的故事,因为这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唯一的回答”。最后,如同二战本身的结果一样,他们所做的一切,终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正如鲍尔目送拉德曼进入审判法庭时说的“今天将创造历史,我为你感到骄傲!”
片尾出现这样一段结束语:“奥斯维辛审判于1963年开始,211名奥斯维辛集中营及灭绝幸存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被人们倾听,在西德史上最大刑事诉讼中,19名党卫军成员上庭受审,17名被告受到了判处,审判进行的20个月中,被告从未表现得后悔或明辨事理。鲍尔死于1968年的心脏衰竭,门格勒1979年死于巴西,终其一生未受到追究,游泳死于意外。这场审判被视作联邦德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纳粹时期的罪行,再也不能销声匿迹。本片献给弗里茨·鲍尔最高检察长,约阿希姆·库勒勒,弗雷德里希·福格尔,盖尔德德,维泽检察官和托马斯·格厄尔卡记者。”由此,我们完全可视为一部纪录片,真实而凛冽,深具省思性及现实性。
原来这世上不为人所知的真相太多了。如同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了几千万人,到现在还有人公然否定。十年浩然劫的“文革”,直到现在仍有人公开叫好。那些当年参与实施的人,当然不会有丝毫地内疚。参与这些事件的大多也都是普通人,这么多年的缄默、密封及遮掩,不会让他们有丝毫的愧疚感。
有多少真相被掩盖,就需要多少谎言来填充,这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转化。在一个假恶丑盛行的社会,不能指望它真的清正廉明民风纯朴,烈士与小丑只能走在同一条小道上。耻于小人,却要与他们为伍,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也是良善诚实者的泯没。
至少我们在《缄默的迷宫》一片中,切实感受到,在一个不健全的社会,历史的真相总是布满灰尘甚至遭故意掩埋。人心不古,但必有澄清的那一天,人性的光辉总会行走在大道上。这是人类历史还能延续的由来。查明真相,昭彰正义,只是为了未来少走弯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真诚,让人们感受到他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纯净的,是没有被屏蔽过的。如同片中常说的一句话“生活真的很美好”,但是我们却不敢懈怠和奢望。
2015、10、20
这片搭配《辛德勒的名单》《朗读者》和《海伦娜》一起看,就是德国二战后的心路历程。用隔着铁门递火的戏引出全章,巧招。把这么重而闷的题材戏剧化处理之后反倒回避了「每个德国青年都有纳粹家属」的情绪敏感地带。犹太受害者的悲惨也都是用聆听者的反应来表现。这份叙事的温柔,与男主角是衬映的。
"I don't know what I would have done "// Frankfurt Auschwitz trials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Frankfurt_Auschwitz_Trials
孤注一掷的英雄主义,结尾不免令人热泪盈眶。
检察长的一段自道,简直像是胡主编给撰的稿。正义在有的国家会迟到,在有的国家会缺席。
一身正氣
女主角是薇诺娜'瑞德即视觉感
奥斯维辛集中营,捂在棉被里的黑烟!反思战争的影片,涉及种族屠杀、纳粹罪行及战后恢复“秩序”的真相。敢于面对犯下的罪,需要勇气更需要修补良心的声音。
(8/10)另一种视角的奥斯维辛题材,德国人直面着最敏感的话题。反映阿登纳时代的德国青年对集中营很无知,觉得与自己没有关系(就像我们对文革的心态一样),主人公一行成了那个时代难得的坚持。德国能有今天对二战的思考,不完全是因为外在施压,也有内部自己的努力。
今年第一部非常喜欢的片,年度十佳预留个位置。不从电影工业的角度说好坏,能够重提这段历史和继续反思,就值得一看。就好像电影里那位记者说的,“重要的是牺牲者和他们的故事”。这样说来好像抗日神剧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不行,拍得那么糟糕的还是不能接受。
第一次知道,原来德国人最后奥斯维辛集中营是被自己人审判的。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正视历史的态度,要承认这些真的并不容易。不知道日本人看了这个电影会是何感想。
电影方面单凭眼神与配乐就有十足的紧张感,镜头复古很是好看。德国总在反思中而更加强大,日本何时反思呢?我们又何时反思文革时期那些“革命派”红卫兵红小兵的罪行呢?一个国家没有反思血液就不能变得干净。
终于又能在影院圆梦看了一部渴望多年的德国影片了!QAQ 这道案件,犹如由谎言和沉默组构的迷宫。真相见底,才姗姗发觉原来自己一直置身于处处遍布谎言、虚伪和沉默,人人有罪,充斥着伪装君子,掩藏着恶魔刽子手的世界中。纳粹杀手,有罪!死不悔改,有罪!知情不报,三缄其口,有罪!德国人真是太过勇于揭开历史真相,反思战争了。越是这样就越爱德国,越讨厌日本![9.22看的]
历史只为敢于打破缄默的个人与民族提供迷宫的钥匙。
好片,立意好,拍摄手法好,男主演得太好了~尤其是颤抖在嘴唇。
差点看睡着……还是感谢导演包括整个日耳曼民族愿意承担责任勇于面对过去的这种诚意和勇气,相比某邻国实在强过十万八千倍!整部片子看的最心寒的地方不是男主在调查过程中怀疑一切迷失自我,而是影片结束后那句十九个被告审判全程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悔意。人性的冷漠和残酷可以如此可怕
——你是要这个国家的每个孩子都拷问自己的父亲是不是杀人犯吗?——是的!我希望这些缄默,这些谎言,终将走到尽头!
7 缄默是毒药;我敢断言奥斯维辛不是人类黑历史的终点 当反省变质为成为所有人中道德最敏感的那一个并将这种感情强压到他人身上时 这又将是一轮新的暴政开端;德国人对他人所做的恶能做出如此反省 而某国除了整天骂邻国不尊重历史外 而自己对自己同胞所做恶讳莫如深 这种态度决定该国的位置
反思二战的电影很多,而这部电影是聚焦反思的本身,以一个年轻的检察官展开,很立体的去展示他的内心。德国联邦当年战败后掩盖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黑历史,就和我们天朝后来官方绝口不提文革差不多,就好像假装一切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不去正视,不去反思,这方面我们天朝还不如当年的德国。★★★☆
“服从命令即谋杀”,直到今年德国仍在将93岁的前纳粹送上法庭,这一切都源自于那场法兰克福大审判。都说日耳曼是最会反思的民族,然而民族的良心并不是天然长成的,它需要发掘真相的勇气。作为电影来说拍得太好莱坞流水线了,男主太帅反而出戏。
缄默是一时的保护,也是软弱的逃避。真相才能使之蜕变和前进。前半段挺好,后面有点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