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齐奥塞斯库晚期民众生活图景
在单位党的会议上,讨论开除一个人党籍。当主持会议者问下面的群众,是否有意见者。一个女人站了出来,表示坚决赞同党组织的决定。并且还举报了被开除人的各种恶行。站在台上的当事人惊呆了,坐在下面的很多人也很惊讶,其实连观众也异常震惊:因为这个女人与当事人是非常亲密的朋友。
这是罗马尼亚影片《证明完毕》中的一个情节,这样的冲突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场景,可能对于许多人,仍是记忆犹新。
当电影中的女主角艾琳娜也就是被开除出党的当事人质问举报者时,她的回答让艾琳娜无言以对,也让观众对其充满了同情。她说,“你就要走了,还在乎什么呢?你什么都不用担心了。你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都行,还能去旅行。可我还要和他们留在这里,独自一人,我得想方设法维持生计。”而她为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已经申请了五年还未有结果。如果不站出来检举别人以自保,那只能靠陪领导睡觉去解决。同时,她也告诉艾琳娜,艾琳娜的贻贝、卫生棉及时尚杂志,让很多人感到困扰,因为他们没有那样的东西。
遭到朋友的出卖,艾琳娜非常伤心,但仍表示了理解。确实如此,不理解又能如何?朋友的说辞对于同处那样环境之中的艾琳娜来说,是很有说服力的。换作她本人,可能也是一样的选择。《证明完毕》通过一个简单的小人物故事,以黑白影片的方式,展现了变革之前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罗马尼亚灰暗的图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1989年那场偶发革命,为何有着其必然性。
影片的故事,是由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秘密警察引发的。他是一个老警察了,他的同班同学都已经当上了将军,而他却还是个中校,而且还与老婆离了婚。因此,他一心想干出点成绩来,以提升自己的仕途。他所盯上的目标,即是电影中的男主角,那个秃顶的单身数学家索林·普诺。这是个沉迷于数学的聪明人,整天就只知道在黑板上证明数学题。他在学院里被称为小爱因斯坦,已经35岁了,却仍然只是个讲师,还是独身,只能与妈妈同住。
之所以盯上他,是因为他私自在国外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这在那样的体制之下,是绝对不允许的。索林·普诺也有着自己的烦恼,他因为在国内很难发表出论文,就无法拿到博士学位。而在罗马尼亚,你的一切,均与你的身份相联系:能否有更多的科研机会、能分多大的房子、能享受到什么样的待遇?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与你在体制内的地位密切相关。他要拿下博士学位,目前还差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在国内他是没有机会发表的,只能再冒险去国外发。而去国外发表,则需要组织的批准。更何况,这位顶尖的数学家因其才能,还为军方承担了一些研究工作。搞不好就是个间谍,这是一条大鱼。警察中校看准了这一点,他只需要布下陷阱,等待这只老兔子撞进来。
当这位警察中校的目标一旦确定,制度庞大的机器也开始运转起来。从正式的组织程序,到私下里寻找线人,同时监听电话,秘密搜查办公室与住处。顿时,天罗地网撒向这个可怜的秃顶老师。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情。正如他所说,学院的院长是秘密警察的人,可以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来查,一切的档案皆会向他开放。同时,他还会根据档案去寻找索林·普诺周边的人,他的同事他的同学他的朋友,总之一切与之相关的人。方式也很简单,威胁加利诱。在那样的社会之中,人人都会有把柄留在秘密警察的手里,轻轻一抖露,对方立马乖乖驯服。何况他的手里还有如此多的利益可以动用。
他所找来的这些线人,在接受监视任务之后,都得在一张表格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尽管他们不愿意,他们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在逼迫之下,也只能服从。从此他们就在秘密警察档案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他们的同伙人。只要有需要,他们就得随时向组织告密。这些档案也会伴随他们终生。东德倒台公开秘密警察档案之后,大量线人曝光,他们无法承受出卖亲朋罪责之重,只好选择了自杀。
索林·普诺久未见面的同学,此时也出场了。因为他的才华不如索林,未能留校而去了另外的单位。他选择了与组织合作,因此过得也不错。而现在组织对他有了新的指令,他得联系上这位久违的同学,利用家庭的晚宴,来探听索林的虚实。在家宴之中,彼此心知肚明,却又虚与委蛇;佯装着老同学叙旧,却又暗含机锋旁敲侧击。在这样的社会之中,人与人只是一种利益关系,即使是同学之间,也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
前面所提到的艾琳娜,她为了去法国与丈夫团聚,而被朋友所出卖。但她也并非只是个受害者,她也是这个告密连环套中的一环。她要出国,就得单位领导批准,而院长则早对她垂涎已久。她不愿就范,只能四处奔走。她是秃顶老师索林的朋友,由此也被秘密警察盯上。照旧是威胁利诱的手段,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有所交换。交换的筹码很简单,就是她的朋友索林。在电影中,艾琳娜是索林最依赖的朋友,他与艾琳娜夫妻三人,一直就是死党,而且索林对她还暗含情愫。为了家庭,还是为了朋友,这种不对称的天平就摆在她面前,她尽管有着痛苦,却也做出了选择。她奔去了天堂,却将索林留在了地狱。
在那样的体制之下,告密其实并不需要勇气,甚至都不涉良知,那只是生存的必需品。人人都会成为告密者,人人也都可能会被别人所背叛。以别人的秘密来交换自己的筹码,那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更何况体制本身也赋予了告密行为以高尚名声,大家都可以在为国家为党的名义之下,认为自己是在为组织找出敌人找出背叛者。而不愿背离自己良心,不愿成为告密者的,亦如电影中的索林一样,只能被这个社会所背离,只能放弃自己的一切利益。一种邪恶的制度,只能催生出人性之恶。
当然,影片并非是在谴责这些告密行为,而是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展现那样一幅让人倍感悲凉的社会图景。电影对于剧中所有的人物行为,都充满了体谅。艾琳娜的女伴,在用身体换取两居室与让开除朋友出党这两者之间,她当然会选择后者,因为那样的身份对于艾琳娜来说,是毫无用处了。尽管这样会在心理上伤害朋友,却不会带来实质利益的损害。而出卖索林的同学,其实内心也有着挣扎,从他无端地向老婆发火,我们也可见出端倪。艾琳娜更不用说,整部影片都在叙说着她的无助与无奈。
即使如那个中校警察,其实也只是个普通人,只是被体制化了的小人物。他想干出一番成就,想晋升却无门,只是被上司当成一个工具。他爱自己的老婆不想离婚,但其妻却嫌他在哪里都是警察,即使在家里也放不下警察的身份。他很尽力,很多事都亲历亲为。他严辞拒绝艾琳娜为出国送给他礼物,至少在影片中他不像其他有权者那样利用职权满足色欲。他孜孜以求地搜寻着证据,连其上司都觉得其多余,认为只要找个外国人,让其屈打成招就行。要在正常的社会里,他会是个好警察。但在那样的体制之下,这样的人只能让制度的恶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最后的镜头是他目睹着艾琳娜的离去,看来他得承担失败的后果,他的一生注定悲惨。
面对艾琳娜的出卖,索林选择了原谅。他在明白真相之后,照旧将戏演下去,帮助艾琳娜及儿子逃离这个国度,去法国阖家团聚。当然,他的日子会更加不好过,依然在学校啃着粉笔灰,与母亲住在一起。他证明完毕傅立叶变换理论,却无法证明这种让人头疼的体制。好在他还年轻,几年之后,他会看到齐氏政权的轰然倒塌。导演则借着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在此部影片中,完成了他对于那个时代的证明。
有必要黑白么?
其实想说经不起考验这个结论也并不是那么容易下的…
罗马尼亚铁幕监控下人性的扭曲,没有绝对的坏人,只能为了自己的生存,猜疑出卖背叛,真实而悲哀。电影很流畅,三线叙事环环相扣,知识分子的纯粹与道德的扭曲,学术的审查隔离与思想的自由,对比更突出深刻。结局编剧放了一马,没有现实绝望到底,借着数学家的美丽心灵,给了人性一份告诫和希望,五味杂陈。
和《四月三周两天》《孩童姿势》不同,本片的摄影是《白丝带》式的,隐忍的黑白画面,偶有移动镜头。在扭曲的政治环境下,为了自己的前途而牺牲良知的题材很好,导演搜集到了足够的素材,结尾懂得使用小反转,只可惜情节的编排上差一点点力度。
黑白/弃
生活看似波澜不惊,人们嘴里各种数学名词,生活也基本上是两点一线,背后却是各种利益暗涌,每个人都为了自己去做一些自私的事情,最后也算是一黑到底了,片中铁幕集权的大社会背景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成年人不宜的话题。整部电影仿佛不漏一点情绪,冷静的就像数学公式,让故事既理智又深情。★★★★
齐大大的黄金时代里,发生在罗马尼亚朝阳区的一个故事
一个角度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数学成果,另一个角度则为了证明是否通敌。罗马尼亚的“后社会主义”批判电影,那样的大体制环境就像是个大泡缸,泡久了人性就会变酸变形。
Masterpiece! 结尾机场戏太有张力了,泪水止不住…男主角都谢顶了还那么帅那么萌~女主也超赞!摄影特别稳当从容构图是古典美;场景设计干净利落又有清晰的时代感。整部电影情感流动浓烈,大时代下的小个体,那些无奈和真情。看着罗马尼亚新浪潮,叹我们自己仍然难有浪潮出现T T
“我能得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我申请了五年了,你知道我现在住的是什么样子。”
专制下被扼杀的天才,是民族之殇啊
窃听风暴2
扭曲时代下人性的丧失,信任、友情在私利面前,变橙利益交换品。
不得不。
拍得工整,主要靠编剧
在那个体制下,所有人都为了生存的愿望而去告发检举,从现在来看也可以投射很多。全片黑白压抑又冷静,从傅里叶级数程序等等里面,透露出来的冰冷和对所处于这样体制下的人们的同情。在这种环境下是没有什么学术的,现在也一样。
專制國家,政治無處不在,即使在學術界的象牙塔內。在舉報告發的系統運作下,即使是與國家安全無關的事都能換取利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沒有人想告發自己的好朋友,但每個人都有苦衷。這片展示的可能已經是告發系統最輕微的惡了。
压抑而难觅出口。
生活看似波澜不惊,背后却是各种利益暗涌
压迫下的人的应激反应,冷静克制的黑,就差一点哈内克的凌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