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在“315”前后上映的影片,一般都得有两把刷子。相信即使对《江海渔童之巨龟奇缘》抱有怀疑的人在看过影片后,也会觉得这是一部配得上“消费者权益日”的作品,是一部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作品,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影片以朴实却不乏激情的剧情,简洁却独具特色的美术风格,充满趣味又乡音浓郁的歌曲,让我感受到一阵春风。
老实说,《江海渔童之巨龟奇缘》的美术风格在此前国产动画电影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一种用CG做出的剪纸风格,和爱尔兰著名动画片《凯尔经的秘密》有点异曲同工。海滨渔村的山景、火烧云下的人龟相聚,这些场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
和CG大片中动辄对海水的高级渲染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对海水、海浪进行了二维化的抽象,效果反倒轻巧而到位,那一个个简单的三角形表现的海浪反而让人感受到动画非真实的魅力。当全世界都跟着美国动画的指挥棒在比拼CG效果、比拼谁的建模更拟真的时候,这部影片反而唤醒了我们对简约的抽象的美的关注。这种重逢真的久违了。我希望这种风格能成为导演的一种个性标签不断坚持下去。
影片开篇30分钟,运用了插叙的讲述,使用了多种镜头语言,无论在情绪的积淀还是细节的铺陈方面,都是比较到位的,甚至让人感受到一种国产动画难得的精致。比如在渔村集市一处,几个次要人物各说了一句话,就让其性格特征突显。一个魁梧的渔民的妻子在送丈夫出海时说,别把饭都给分了,你自己也留点。说明了这个渔民的慷慨与无私。另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看到孩子喜欢风车时说,吹吹不花钱。说明了这位母亲的精打细算。更可贵的是,无论是酒店掌柜和伙计的戏谑,还是街头巷尾街坊邻里的言谈,影片后面还多有情节呼应,看出了影片的设计感。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影片后续的延展,特别是后30分钟,则明显显示出驾驭能力的减弱。当渔人打击海怪的线索、小主人公满江与巨龟情谊的线索、不良商人马老板要夺取渔村资源的线索三线合一的时候,影片就感觉有点吃力。靠小主人公满江无助的呐喊来打动观众,只能体现编剧这里的略显无助。
在多次好评《少年毛泽东》的文章中我已经说过了,最终打动人的不是主角的牺牲,而是他者的觉醒。毛泽东的言行让唯利是图的地主都能开仓放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力。我一直想看的其实是村民在满江与巨龟情谊的鼓舞下,会有怎样的行动。我甚至渴望看到,马老板如果落水得到教训,却被巨龟救起后那种愧恨和自责的表情。在面对情感爆发点的时候,除了描写主人公,我们必须注意描写他者的样态,用他者的改变来体现主人公的正义。毕竟,每个观众都是他者。
马老板希望得到的是红珊瑚,最后他连碰都没碰到红珊瑚,这显然让主人公没有遇到最最危急的困难,因此也就无法让影片在高潮时获得最尽兴的表达。如果影片可以把用在渔村的那种大场景,再多一些用来描写红珊瑚的壮美、红珊瑚的珍贵、红珊瑚的神奇,就会让这部有“环保”属性的影片获得更多支撑。而马老板对红珊瑚的掠夺和破坏,也会招致观众更多的反思。这比毫无铺垫的“炮轰巨龟”要顺理成章得多。
影片在角色色彩的定位上需要再仔细斟酌。满江的红色调基本反映了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但对于马老板及其帮凶的反角团队,采用绿色主色调就不太合适了。按照惯例,应该是以黑色为主,辅以深灰和紫色。反角的衣服和渔民的衣服都是一个色调,这会让观众在观感上产生下意识误会。
影片中的满江太过孤单,但他又不是一个独行侠类的角色。其实另外两个小孩子完全可以成为他的帮助者,否则为什么一定要出现这两个小孩子呢?在满江遇到困难时,应该有除了巨龟以外的玩伴的陪伴和引导,完全靠主人公自发式觉醒的设计难免有点一厢情愿。此外,满江因为父母被大海吞噬双双去世,他对海的恐惧应该是非常深刻的,而影片却很轻易地让他解决了怕水、怕海这一终极心理障碍,这是一个比较令人失望的简化处理。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难得一见的剪纸动画,不知道是不是有学习《海洋奇缘》的意思,男主出海的气势颇有几分相似,还有前半部分突然唱歌环节,是有几分尴尬的剪辑。 说起剪纸电影,最早一部都已经是60多年前的作品了。虽然片尾特意声明是致敬传统文化,但成品依然强差人意。 剪纸动画帧数虽然正常,但人物活动的流畅性会差过普通动画很多,在3D动画流行已久的现在,剪纸动画要突出必须靠编剧和导演如何去利用这种画风说故事,可惜的是这次制作团队并没有把握到剪纸动画的精髓,只是把画质和音效升级,故事的本身冗长而又低幼(普通剪纸动画不超过30分钟一集,本片70分钟),片中科普知识的植入在无力地说教,起不到任何说服力,流水账的剧情更多像是赶着交功课,到结尾更是草草结束(其实有些对白的设计还算可以的,有些黑色幽默,就是没有深挖),浪费了这个有文化教育意义且成本充足的项目。
墨守的未必是成规也许是坚持
出差回来就带女儿参加《江海渔童之巨龟奇缘》首映礼,她收到了精美的剪纸礼物。于是这些有趣的图案贴了一墙,成为了影片的番外……她会拉着我参观并讲述这幅壁画的内容,这两天她也时常提起剧中那只巨大的乌龟。那只影片结束后她哭着询问生死的善良的大乌龟。
该片的导演是我的好友、大哥张立衍,结识的几年内多有交流,可谓良师益友。其实我有我不善打亲情牌或乱煽情,但大哥的情怀却感我肺腑,这情怀在官面上被称为文化传承。无论《老子道德三百问》还是《年画传奇》直到这部大电影,张哥一直在做的就是文化传承。这部电影的创作意图多年前我就听他聊过,我觉得实现太难,后来就很少听他说这事了。去年仅见过他一次,再次聊起的时候发现电影已初具雏形。当时还有几个朋友在场,张哥插科打诨浑身数不尽的冒着机灵。多年的电视幕后工作经验告诉我,这纯粹是精神劳累综合征。但是如此机敏活跃的人却在默默的做着一件事,那么这件事一定是他钟爱的事情,或是说有意义的事情。
定档事关一部电影的生死,自打得知该片的进度后我就会经常问张哥几时上映,他回答的都有些含混。是啊,逐利的资本操控着市场,流量战场上尽是马太效应的标准范例。张哥在寻找我们领导经常提到的“巧劲儿”。什么是巧劲儿?领导说“四两拨千斤是巧劲儿”“少花钱多办事是巧劲儿”“高效益低风险是巧劲儿”,大家都清楚巧劲儿很有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使用的力量了,但是领导的潜台词是这个劲儿你有但是你找不到,好吧,巧劲儿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发觉的力量。我不知道张哥找没找到巧劲儿,但是《江海渔童》躲过了地球的票房爆炸的核心,却没躲过阿丽塔热浪的余温。“少花钱多办事”的辛劳换不来排片量增加的筹码。3月15日,这部电影没啥巧劲儿的迎难而上,首映了!
蓝色港湾里一个名字拗口的影城大厅人满为患,熟悉的面孔之间尬聊着资本和渠道。眼见张哥在各个放映厅之间穿梭,我们离着很远挥了挥手,他就带着一溜主创去见观众了。进入放映大厅后,发现银幕上循环播放着主题曲。在主题曲播放第六遍的时候,龙标一闪正片开始了。一股熟悉的气息迎面扑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游丝之气在巨幕上蓬勃开来。孩子的眼神随着大屏的明暗闪动、欢笑、悲伤。而我作为半个动画领域从业者,则不断的扫视着字幕和画面,判断着导演的意图和处理因果,说白了就是习惯性挑毛病。直到女儿哭着问我:“爸爸,大龟还活着吗?”我才从责任编辑工作状态中转换回父亲角色。我擦了擦女儿的眼泪说:“一会儿,你去问导演叔叔吧。”
导演叔叔站在台上,失去了私下的自如挥洒,这应该是第五到六场观众互动。导演叔叔有时甚至只是默默的站在那里,凝视着台下的前排,任由主持人和嘉宾你来我往。我对女儿说:叔叔累了,改天咱们再问吧。回家的路上,她始终纠结着乌龟的生死。翌日中午,我收到了张哥的微信,话不多——“怎么样?兄弟?”我想起了他台上的姿态,想起了女儿的追问。老龟的生死,动画的去留,创作的方向确实是无解的纠缠。就像电影观感中出现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宫崎骏,剪纸动画,定格动画,低成本等等等等那些无法两全的排列组合。似乎这些问题就是留给张立衍导演这样的人的。他们沉默甚至有些别扭地坚守着这些难堪。守望着艺术之美,墨守着文化与传承的成规。愚公移山一样的消除着外来文化与市场功利形成的壁垒。而巨龟的生死,道路的遥远莫名似乎不是这些文化愚公应该考虑的问题。
中国风本土动画,本身题材就足够原创!现在社会太过浮躁,没看点没舆论点就好像很老土!很少有人关注原创正经的作品。虽然这部电影受众面比较小,但是,孩子的从小接触的面直接影响到长大后的思想。这点真的是值得思考,现在适合孩子看的动画越来越少,孩子的心智在不成熟的情况下提早接触成年的思想,这样好吗?!所以像江海渔童这样着重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要素,真的很值得支持!感谢坚持的你们!制作团队,辛苦了!导演辛苦了!
《江海渔童之巨龟奇缘》是一部非常精巧的动画电影,这种精巧不仅仅体现在寓言式的剧情和剪纸动画的形式上,更体现在主创人对细腻情感的把握,即细微之处见真章。人与人、人与生命、人与自然这种宏大的关系,通过小主人公所见所做传递给观众。这种方式,在宫崎骏的《龙猫》中就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不管是邻家的龙猫,还是海中的巨龟,也许只有孩子最干净的视角才能发现,这种不掺杂任何成人社会功利性的单纯的爱,恰恰是我们最希望的返璞归真。
很好看哈,难得一见的剪纸风格动画。人物场景设计得都很有味道,剧情也非常不错。我是设计出身的,大学是在南京那边,对江苏的一些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有所了解,看得出来整个团队花了很多心思在设计上面,里面的人物造型生活气息很好表现了南通那边“渔”的感觉。剧情相对的简单,毕竟是动画电影剧情都不会很复杂,说实在的人物塑造感觉有点欠缺,如果在人物情感上面再加点力度的话会好点哈。总之看完之后还是非常赞的!推荐一家老小一起观看!!
我看到很多人在排斥flash,但是你能说这部影片的场景,还有特效也都是用flash做的吗。再有你还能再找出一部用flash能做成这样精致人物动作的影片吗?我想是不能的吧。说实话逐帧手绘的动画,会更流畅,也能体现画师的功力,但是真的需要画很多年来学习。但是在这个cg动画的时代,能借用一个电脑软件更好更快的制作不是更好吗。
匠心影片,中国应该多多制作这样的影片,融入中国元素、中国文化,让孩子耳濡目染的了解自己的祖国,国外的再好不适合中国的孩子,支持国产动画。值得孩子好好观看的电影。这部动画没有IP流量,剪纸动画也不是主流动画,但这是一部中国元素满满的动画。看完你或许跟我一样想法,这才是中国动画该有的,这才是中国小朋友应该观看的动画电影
唯一的一星给片尾曲。另外这不是剪纸,这是flash
电影是我喜欢的中国风,渔村就像一个世外桃源,那里人们安居乐业,让身处大城市疲惫的我非常羡慕。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吸引人,结尾还致敬了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主创很有心!中国动漫加一星!
“只有恐怖的传说,才能阻止大家踏入那片深海” 传说并非如流传那样,故事因神秘而更吸引人去一探究竟…看这部电影,就像夏日炎炎的午后,奶奶拿着蒲扇,娓娓讲给我们的那些故事和童谣,简单纯粹。剪纸风的中国动画需多鼓励,原来大山海怪是个如此萌物…
用Flash冒充剪纸,还把经典改得更加低幼,这种道貌岸然的国漫少点为妙
一星给美工,一星给配乐,还有一星给配乐,导演出来挨打!
这是剪纸风格?真会贴金¬_¬`明明是2000年的flash。
致敬剪纸动画片,不过剧情确实太低幼了。。。
剧情很低幼,不太符合即便是故事所应遵循的基本事理,有点像以前的民间掌故的水平。飞机上看的。
海报预告看着画风很精细,然而,孩子们都看小黄人冰雪公主那些大片了,这种怎能不跪…
看了觉得还不错。剧情简单了些。动物太通人性了些。但—直目不转睛的看完了,到大山力竭退回大海时,我还难过地哭了。说到剪纸艺术,我没太理解它的概念。片中的人物形象我小时看的动画片里常有,觉得很习惯,没特别的感觉。但传统的工艺手工部分其实挺辛苦挺考究的,所以我喜欢并支持二维动画。
太没灵气了
画面不错,别有一番风味,流畅度也可以,配乐也还行。剧情嘛,明显低龄化,陪娃看,勉强还好啦,儿童动画电影。
剪纸画风还有点情怀分,人物剧情就太低幼了..
想法和画面还行,故事过时很严重
改编自《列子·汤问》“龙伯钓鳌”传说。似乎因伪剪纸的flash动画而被批了。故事设计没什么亮点,剧作节奏编排也不够好,渔村、朴实渔民、爷孙俩、黑心船老大的阴谋、挑拨离间、善良少年与报恩巨龟。一个故事怎么讲,最考验编剧功力。Ps:中国神话精怪类古籍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细细挖掘吧。
剪纸风格很美,但是剧情真的低幼。这些都还说得过去。问题是,为啥大龟不能下潜,非要在海面上硬刚炮弹。最后还强行让熊孩子卡住脚,让龟活活烧死了,强行制造感动。不知道孩子们感动了没有,在我眼里,大龟跟熊孩子交个朋友,最后还被编剧强行安排因为孩子送了命。小龟怕不是要恨死熊孩子。所以下一部拍一个小龟复仇如何。
看了成都龙泉站点映,画面、配乐都不错,看到许久不见的剪纸风格还是有些感动,只是剧情依旧太过低幼,还是能够看到满满的诚意,值得鼓励。
说实话 我看不出来到底是剪纸动画还是flash 于我这个外行而言 这种讨论有点高深了些 排片略少 家附近的影院都没有 跑到比较远的地方去看的 剧情对于成人来说确实有些过于简单 但是 如果想简单一点的话 也并非那么难以接受 配乐真的很好听 画风也是我爱的 大概是那股亲切感 让我看的时候觉得很舒服很放松 这是极好的
做人能实在点吗?flash动画就flash动画,还剪纸动画,这里面剪了多少纸我给你照单全咽下去。
故事有点《风之谷》的意思,但是人物不够立体,结局的处理也没有提高。概念和画风还是值得肯定的。元宝这个人物的设定很加分,可惜最终却没有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