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女主一开始就是小孩子的顽皮是驱动力, 遇到第一个man以后诗歌,远方, 羊群, 山峰, 沙漠,星空, 溪流, 反正不是吃的真正开启了一个少女的心。 爱的欲望和冲动。在无法改变的失败加上自己倔强的性格形成的不是更加容易走出失去爱人的低谷, 相反这样的性格在恐惧再次受情伤的情况下更是愿意选择逃避寻找相同替代。 勇敢的是人最后选择了去沙漠旅行,各种沙漠各种走。 天生的勇气和胆量贯穿始终, 我觉得这种勇气不是被困难逼迫的狗急跳墙的勇气, 而是那种天朝上国出生就有的优越感的勇气。 是发达经济体和文明对落后经济体和文明的天生碾压式的心理胜利生态位。姐姐真漂亮!所有问题的解决的都是先理解,最好是感同身受。英国的冬天的冷峻的画面和中东沙漠热的画面都是对理解的诠释。
阿富汗的巨变 让中东这块土地的命运和历史重新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这个时点遇到这部电影真是太巧了。
女人以对波斯诗句的喜爱 与德黑兰伊朗结缘。
在一段美好也荒谬的恋爱终结后,她开始在伊朗和现在的阿富汗的伊朗高原上游荡。依靠着英政府的强大,无穷的财富,完美的向导,已经无畏的精神,她和沙漠里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酋长们谈诗歌谈信仰谈历史谈波斯的荣光。
之后她的目光又拓展到西边更宏大的阿拉伯世界。这次她开始和贝都因酋长们谈先知,赠送现代工具,许诺未来。阿拉伯的崛起,她和劳伦斯像两股绳编织在这将升起的国家图画里。maker of kings。阿拉伯的国王,伊拉克的国王,约旦的国王在她的挑选和建议下,由英国扶植上位。
从看剧的传统体验来看,太浪漫。但在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像远古先知,创世纪般的大刀阔斧场面之前,只有诗歌般的只强调美感,或许才更能传神,传递那种壮阔的情怀。阿拉伯的劳伦斯毕竟也写了 智慧的七柱 这首情诗给阿拉伯。
辛巴达历险记,奥德赛,伊利亚特,二十世纪再加一位沙漠女王。
=以下引用自网络=
1921年3月,在开罗,英国殖民事务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召集了大约40名研究近东问题的一流专家,讨论对这一地区新获得的版图进行最终政治分割的问题。出席这次会议的人几乎囊括了所有一流的英国阿拉伯问题专家,有丘吉尔的亲密朋友劳伦斯、珀西·考克斯爵士、格特鲁德·贝尔等人,这次会议的结果是成立英国殖民部中东局,取代1916年成立的阿拉伯局。根据在开罗拟定的计划,美索不达米亚被重新命名为伊拉克,由麦加的哈斯米·侯赛因·阿里的儿子费萨尔·侯赛因统治。英国皇家空军飞机永久驻扎伊拉克,伊拉克政府被置于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官员的有效控制之下。
主人公只有一位,就是沙漠女王格特鲁德·贝尔。简单来说,这部电影就是她的传记,记录她传奇一生中那几个重要的切面。
古今中外,这世界上多得是普通的无名之辈,而我们为什么要看传奇?对我来说,是因为有趣、有指导性。人都喜欢听故事,在听故事的时间里,我们并不无聊地由时间流逝,同时获得一些趣味和启迪。只是这启迪或有,或无,或早,或迟。一场多年前看的电影,可能在经过无数被遗忘的时间后,突然发现它的某种价值。
电影女主人公格特鲁德·贝尔,为省事好记起见,以下称她为“贝尔”。
-
生在近代、英国、贵族家庭的少女,她穿着有及踝大裙摆和繁复蕾丝花边的连衣裙,接受作为一名贵族淑女的教育。
但她天性并不淑女,她拥有历史学学位,向往骑马和外面的世界。
面对父母安排的相亲对象,她很坦诚地说,她不喜欢对方,他也知道对方并不喜欢她。她不喜欢安于相亲结婚的男人,也不是对方所期待的宜室宜家的女子。
她前往伊朗,电影里没说明具体的原因。或许我们人生中是会有这种想做一件事,但没有具体理由的时候。理由是有的,只是不能被表达,或者不具备实用性、普遍性而无法被理解。但正式这中想法中,藏着我们生而为人的真正向往。
很高兴见到,在当时的环境下,贝尔得偿所愿,想去就去了。
-
在伊朗,贝尔邂逅被派来引导她了解当地的大使馆秘书亨利,一个独角兽遇见了独角兽的美丽但悲剧的爱情。父亲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亨利殉情,贝尔“被打碎”。
衷心喜爱着历史、诗歌,天性高雅清静,这样的人注定在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上回和生性平庸世俗的大多数迥然有别,因此不合群、孤独。亨利就是这样的。
其实贝尔也可能是,但她因为有贵族的出身、美丽的外貌而不至于受到冷落疏远。
但在家境欠佳的亨利身上,就成了把他和周围人隔离开的无形的屏障。
因此他们相知相契,因此亨利在得知贝尔父亲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后,怀着被拒绝、被离别的失望和悲伤,难以为继地结束了自己凄凉的人生。
这段悲伤的插曲结束后,贝尔的心沉寂了,不似从前喜欢骑马的活泼,但仍保留着饱受教育的知性,于是渐渐转变成追求文化型冒险的旅行家。
中东的沙漠,从边缘开始,越来越深入,还一度进入了所有认识的人都劝她不要去的嫉妒危险也嫉妒神秘的沙漠中心黑伊尔。
-
一个你认识的人都极力劝阻你前去的地方,并且并没有非去不可的客观理由,只是你自己想去,你会坚持自己的追求吗?
我不能。别说有人阻止我,就是没有客观理由这点,就足以劝退我了。因为并不富裕的经济条件,并不允许我追求消耗稍微大一点的个人爱好,只能在有限的限度内劳逸结合,比如看看电影、吃顿火锅。小时候天真烂漫,想着长大后去做环球旅行,长大后才发现,环球旅行依然令人向往,但我却没有经费。
如果条件允许,但别人都在反对呢?
会被劝退,作为一个听话的乖孩子,我一向非常重视别人的意见,我自己的似乎并不怎么重要。但是贝尔不。
虽千万人吾往矣。
到达黑伊尔已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遭到软禁三周有余,然后才终于见到黑伊尔的“首领”。对方要把她纳入后宫,她借用对方信仰的伊斯兰教的箴言说已婚的女人不能碰,自己得以全身而退。
在这件事上,贝尔的人格魅力不在于引用安拉的话回怼了对方的机智,而是被软禁三周后,见到其首领,还能据理力争,而不害怕因此被囚禁、被虐杀的勇敢。
-
沙漠女王之名从何而来?
这是一顶无形的皇冠,由无数由衷钦佩贝尔的智慧和勇敢的人们为她加冕。
她不是统治着哪一寸土地的王,她只是沙漠之上无人能及无人不尊的沙漠女王。
-
良好的教育,对文化的热爱,对未知的好奇,对危险的无惧,这是贝尔,也可以是我们。
这么好的题材为何只适合做催眠佳片,三颗星谁让我那么喜欢沙漠与星空的组合
不论是在荧幕上还是个人生活上都在喜剧与出位之路上走的太远的付兰兰完全毁了赫尔佐格试图营造的时代史诗感,已经到了分分钟出戏的地步。妮可依然是老样子,美是美,可依然缺少内在,和付兰兰更是毫无化学反应。后段的沙漠政治史诗在流畅的镜头与壮阔的景色下恢复了点神气,女王的形象也立了起来。
字幕组做的第一部美妮电影,太不容易了!目前质量最好的一版!说说电影,其实我觉得美妮跟付兰兰竟然有激情,有CP感。电影一般,我妮不容易!
true story of a visionary, who, in an age when women have no place in history, made history single handedly with wisdom, courage, and conviction.
包装还行,场景/音乐/服装啥的,都还上乘,其他都太平庸了。 3星
没有男人能碰一个已婚女人。人物传记。
碎片化影像流水账叙事,几个梗和GB念信念日记的强行拼接且不严肃,电影一开场Mark Sykes就当着丘吉尔、TE和Doughty-Wylie三人(!)的面恶毒地骂GB,decent呢!Cadogan那段极其无聊。TE刚见到GB就提娶媳妇梗!Doughty-Wylie基本只有追GB的戏份了,令人难过。开罗会议那张著名合影被提前到1915年。
又臭又长,选角乱来,完全浪费Gertrude Bell这么精彩的故事
嗯,妮可基德曼沙漠绿洲骆驼漏点洗浴;虽然这题材和人物故事是赫佐格的风格和菜,但是这片子拍得好正常啊
要多烂有多烂
虽然看影评有批评它省略了很多重要史实,但是我看来,壮美的沙漠风景,两段没能成的爱情,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女性,在如此艰难的年代,为了自己的理想、价值,顶着各方压力,穿越沙漠,行常人所不能之事,改变了历史进程,这样独立能干的女性让我倾慕敬佩不已(虽然和史实会有出入…)。
视觉呈现都尽力了,这个故事和阿拉伯的劳伦斯、黑金之类的参考着看估计会更有意思。整个制作上几乎没有赫尔佐格的特点了,除了“步入蛮荒”这个视角之外。弗兰科的演技尴尬,剧本问题也挺大,这个传奇女性的故事看起来就是在沙漠中游历,每次都是被沙漠骑士拦下,然后几句话摆平酋长,作为故事太轻了
被剧情闷得快睡着的时候,总有几只草泥马呼啸而过,特别醒神。
观感没想象的那样沉闷,毕竟是剧情片,可是从字幕到转场一点花哨的东西都舍不得加啊,可就算是讲人物生平流水账,赫尔佐格还是有独特的视点,这种独特是掩饰不住的,没办法。
只能看美女妮可,别的方面~这位杰出女性的伟大处,都被沙漠风光,女性魅影,爱情日记给淡化了。
这真的是赫尔佐格拍的吗。为什么每个角色的人脸和演绎都这么蛋疼。Nic完全没有演出这个女人的心,只演出了她的作。
期待一部可以匹及<走出非洲>的宏大史诗真是想多了。卡伦.布利克森与格特鲁德同为聪敏坚韧、向往广阔天地的伟大女性,也几乎是在相同时期只身奔赴异域,书写那块土地上的人与故事。可<走出非洲>成为不朽经典,让你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次次重温,向它索求,也总能收获新的感悟与感动。<沙漠女王>却
付兰兰基本告别正剧了
沙漠風光與Nicole皆美出新高度,但敘事太過零碎,非但聖潔化女主,也將她以外的人物平面虛無化。我希望看到的是更有深度和力道的女政治家傳記,而非女探險家情史……還原歷史照片那段拍出了點弔詭世局及幽默感,但還不夠。
男女主的矫情真是吓死伯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