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过很多优秀的故事,当然,并不一定是在故事书里。很多故事来源于语文规定的阅读读物。隐约记得曾经看到《平凡的世界》里第一章,孙少平所在高中中午吃饭的场景也能让人有很强的画面感,那些句子描述的画面一幅幅的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文字的魅力,同时也是作者对于这样的吃饭场景常年的日积月累。
当然,这种吃饭的场景并不少见,曾经有一篇文章,描写的就是吃饭,他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美食家,早上最喜欢的就是去朱鸿兴吃头汤面。只要是朱自治过来了,跑堂的总是会喊出来“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话不多,但是马上这样一个会吃,能吃的美食家一下子就活生生的站在我们面前。
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对于这样一个形象记忆犹新,而文字之外,记住这个美食家的同时,我们也记住了他的口中的那些让他念念不忘,甚至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早起的头汤面,当然,其他的也不少。
很多与吃饭有关的电影总是会勾起我们的食欲。印象最为深刻的当李安的《饮食男女》,片子的主旨我们可以不谈,但是电影开片的三分钟对于烹饪的描写,可谓是让我们犹在眼前。食色性也,人们总是会对于自己的本性难以忘怀。因此,很多与美食相关的作品总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人生一串》,我们能接受的是对于各种各样美食的不断品鉴,不愿意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美食濒临失传。很多优秀的作品渐渐的被遗忘,而我们所谓的推陈出新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惊喜。郭德纲相声里说过一句话,非常有道理“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你敢做,谁敢吃啊!”。
好死不死,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这部关于美食的电影,却充满了人生百味。《美食家》改编自陆文夫的同名小说。片中着重讲述了身为旧社会“美食家”的朱自治,与自己的长在新社会的表侄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的故事。本片虽然讲述的是对于阶级斗争的思考,但是看罢之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依旧是片中非常会吃,而且嗜吃如命的朱自治。
朱自治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人都说会吃的人,即使是美食家,自己也应该是一副大肚翩翩的样子。但是朱自治不同,他非常的清瘦,看上去很是轻盈。或许是这个原因,他对于吃非常的沉迷。电影在开头就营造出来了这种痴迷,为了迎接男主与他的母亲,朱自治硬生生的错过了朱鸿兴的头汤面。他只能拿着糕点凑合着吃点,垫一垫。与人交谈的时候,依旧是没有忘记手里的食物,这自然是对于吃痴迷的一种非常形象的描画。
朱自治的吃有讲究,什么馆子就应该吃什么菜,什么时候菜里的盐应该怎么使。普通人认为小儿科的事情,他硬生生的能讲出来一大堆道理。最后一道汤应不应该搁盐,凉菜有没有放在两道菜之间。这些看似平常没有人注意的事情,在朱自治看来都是大事情。而他对于这些“大事情”的注意也使得他与自己表侄之间有了离隙。
表侄作为一个在旧社会吃过见过的人,曾经对于朱自治的行为极其不满。等到了新社会,他处处与朱自治作对。原因就在于他认为朱自治是一个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他对于菜品的品鉴越是认证,表侄对于他的厌恶感就越发的深。这同时也是本片的主旨,导演认为,吹牛的好过实干的,有技术的弄不过能说会道的。这是导演想要表现出来的,同时也是男主一生的写照。
而朱自治完全对于这种定论不做理会。他依旧是认为自己仅仅是对于吃有所追求,为了吃饭,他可以不惜淋湿自己的鞋子,为了吃饭,同样的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呼朋引伴的偷偷摸摸。只要能吃饭,他不会在乎万贯家财,同样也不会在乎做饭的人是否好看。不好女色,对于钱财也不是很在乎,但是唯独对于吃执着追求。
但就是这样的人,一生之中却顺顺当当的,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模有样。这换做是谁都会觉得嫉妒。但是嫉妒之余,我们依旧是对朱自治对于美食的品鉴啧啧称奇。美食家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只是中学时期的一篇课外阅读物,还有好多像这样的文章静静的躺在我们的课本中,如果当今的编剧们苦于没有故事发掘,倒不如会去读一读课本,或许一部好作品马上就会诞生。
美食拍的很美。想吃。
对白诙谐。
市井味道。
电影改编自陆文夫的小说。当代文学的老师是讲过他的。先生自己就是个美食家,在今天应该是蔡澜一样的存在了,他还精于茶道,酒量惊人。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是苏州的记录者。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些记录者。冯骥才对天津,邓友梅、汪曾祺对北京,王安忆对上海,池莉、方方对武汉。那么陆文夫就是对苏州了。
真正的文学作品当记录真实的时代。正如娄烨所言,电影会帮我们记住,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2020年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实在太棒了!尤其是苏州、北京双城联动,前几天看了《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今天又看了《美食家》。三部片子苏州味道浓是浓得咧,开心! 相比另外两部,《美食家》的思想深刻了许多。尤其主创心里有个“敢”字,对所谓革命干部的讽、对旧式生活的赏,实在过瘾。虽然结尾又有点儿往回拉,但辩证地看一看,或许也有价值。1985年的片子,我们毕竟有过80年代! 另外,“敢”还体现在真敢说。美食家作报告,高兴起来,甭说船菜了,堂子菜都敢往外撩!太逗了! 更让人心生欢喜的,是那些熟悉的苏州风物。观前街、太监弄、松鹤楼、沧浪亭、盘门、瑞光塔……乃至朱鸿兴的头汤面,尤其居然还看到了旧时的元大昌!现在宫巷的元大昌,只是零售卖酒(我前几个月零拷的黄酒,带回北京还没舍得喝呢),电影里则是一间有桌有凳的酒楼,但貌似不卖菜肴?所以才有美食家(双男主之一)招呼穷亲戚(后来的革命干部,另一男主)去各处代买小菜的情节。池莉有篇文章写,她某次为了去光裕听评弹路过元大昌,想起旧书里读过当年元大昌酒楼的繁盛,而眼前却只是一间不起眼的酒类专卖店,颇为感慨。要是她也能看到这片子,估计也会觉得亲切吧。 有点儿遗憾的是,这部片子全程普通话,只有尾声的一点点评弹唱段和餐馆喊堂是苏州话。跟《满意不满意》的配音还不同,我仔细观察了演员口型,拍的时候说的就是普通话。不解渴。 此外,身为北京人,其实看这片子心里更有难言酸楚。羡慕人家苏州啊!电影里,拆掉的雅座说恢复就恢复了,苏帮菜被取消了又能找回来。瑞光塔俯瞰下去,成片的老城区现在依然。北京呢?这几天厉家菜让人骂成傻逼了都,这我倒是不心疼。可是城墙让丫拆了,永远没了……就算你丫给永定门又盖回来,又有什么用呢?
反复观看,值得玩味,记录时代的活化石!特别喜欢詹萍萍的表演,她的表演是这幅水墨画里的点彩,她是一个眼睛会说话的好演员。她在《上海的早餐》里的表演更是炉火纯青……美食家先生的表演也仿佛演员的本色出演、量身定做,毫无违和感,不愧为老戏骨。男主的表演虽比以上两位稍逊一点,但也算较好的还原了陆文夫原著的感觉吧。还有很多想写的……总之,这是一部珍贵的影片!
改编自陆文夫小说;删减不过瘾啊,这才是舌尖上的中国,那是一个平民也能喝真茅台的年代。
吃的文化和艺术才能真正体贴一个民族的本根,一个吃货的一生才能熨帖一个国家的历史脉络,那种转变的起承落合,细细到唇间齿上的味儿,还有那咀嚼着味的人。电影中一句台词:改造这多年,还不改尖挑的口味。或许,革命也好,改革也好,那深扎在味觉上的文化体验和传承是改造不了的。删减版,稍不惬意。
http://www.tudou.com/listplay/Lmfpgu3i8oQnull
于小西天,102min修复完整版。电影艺术价值不高,无甚叙事技巧,不过电影里老苏州迷人。也算看到了当年向往的陆文夫所写朱鸿兴头汤面,宽汤,重青,重浇,过桥,及清炒虾仁。
男主最后的困惑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困惑,明明真英雄应该是会做的,怎么光会吃的倒成了“家”了;旧社会奉承食客的堂倌儿,文革中迅速成为抄家的革命小将,一改开,立刻摇身一变又成了紧跟潮流的弄潮儿。王诗槐也是个浓眉大眼,当然也只能困惑了呀。。。
修复版,别具一格的“吃货片”,大饱眼福,苏州美食真名不虚传。从头至尾看的馋虫乱跳,时间跨度不小,叙事也是跳跃式的。貌似说的是“吃”,实则说的是“人”及他所处的时代,不用带有色眼镜分出三六九等,吃的确也能出大拿“人才”,“迷”是小爱,“痴”方是“大爱无疆”,与其把朱自冶用巴尔扎克的小说人物附庸风雅的命名为“美食家”,不如直接叫做“吃虫”更贴切,他简直是一个痴迷于吃的人间传奇。与之对比的就是王诗槐饰的一本正经的高小庭,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过电影本身依然无法跳出那个时代局限,离经典还有不少距离,私以为,这样独特的“吃货”题材更应该放胆去拍和演绎,小打小闹让人意犹未尽,应该在“一代吃货”朱自冶这个人身上再发掘深一些,比如他走上“吃货”这条“不归路”的渊源以及他因“好吃”而遭受的人生波折。#资料馆留影#
必须要给全5星了!难得的完整102(or103)分钟完整资料馆修复版!色彩也好。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真的是没有想到80年代咱们国家就有这么好看的讲“吃”文化的片子!资料馆总是给我们惊喜!这次仍然是苏州,背景由得月楼改到了松鹤楼,其实哪个楼都可以。特意吃饱了来的!不然真是会被馋死!关键是这些美食你现在无处去吃了!比起《小小得月楼》《满意不满意》,这部才是真正把吃上升到了文化层面,前者只算轻松小品。但囿于时代所限,当然也不能讲深讲透。最后还得补一句莫明其妙的拧巴的“主角执着挣扎”(散场观众语)的话。全片普通话无字幕,只在朱师母苏州话唱小曲时有字幕。全场笑声不断。毕竟民以食为天啊!爱奇艺上的好像是删减版。“2020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北京展映 资料馆1号厅 75%开放约五六成观众
借美食讲人生,可惜是残片,徐老的电影真有味道。
#9th 中国电影史年会# 修复版。闪回结构还蛮有趣,这片简直太症候了,把食物政治化也是少见的角度,三年自然灾害就到头了,文革不着一字也是症候;跟昨天看的[女儿经]一样都有着“阶级重建”的叙事,别看是个轻喜剧,但这片的狠大概甚于[女儿经]十倍,死活改造不过来的朱先生被新时期的逻辑书写为“美食家”并得到除了男主之外的所有人的由衷认可,简直是宣告前三十年的所有叙述和政策都是无效的嘛!
虽然剪的乱七八糟,但真是好片子,看完连连感叹自己不会吃啊
陆文夫的原著小说比电影耐嚼耐品。原片被剪不少,情节无法连贯是件憾事。八十年代姑苏的前尘旧貌里点染着些许感伤的美。朱鸿兴的头汤面,黄天源糕点,得月楼、松鹤楼的松鼠鳜鱼,陆稿荐肉食...如今都是网红菜了。
想了解苏州 本片值得推荐 地道的苏州味道 却又不同于另一部基本上同一时期的苏州美食影片《小小得月楼》的剧情和家庭元素 在剧情上还是要稍微弱了一些 不过以喜剧的方式讲述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以及现代饮食文化的堕落 依旧是八十年代特有的肢体搞笑和自嘲幽默 简单的故事却有着对生活的思考 整体还是不错
爱奇艺无字 美食2/朱自冶为争得烹饪协会主席的头街,邀请了饮食行业中有影响的人物出席,大家一致赞捧朱自冶为美食家,推崇他为协会主席。高小庭中途退席,他想,世界上的事情不能总是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烧的不如会吃的。他仍坚持自己对美食家的看法,不请这个酒囊饭袋做指导,决定请其妻做饭庄的烹饪顾问
可惜画质渣还不完整
有点小印象,好像和贪污有关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修复版。与文革后涌现的一批反思电影不同,本片避开文革十年悲情控诉与直白批判,而是另辟蹊径,采用“反角正演、主角侧写”与闪回插叙双线叙事的手法。以一位看似正面向上、讲政治讲阶级讲人民,实则道貌岸然、脱离群众、刻板迂腐、既不懂烹饪也不懂经营的饭店经理视角,间接描写一位好吃、爱吃、懂吃的资深“资产阶级”吃货。不动声色地刻画描写并讽刺批判了公私合营后外行领导内行、教条主义不切实际、破坏特色文化传统的现象。一句“搬石砸脚,有时随搬随砸,有时还隔了几十年”无比精辟犀利。结尾主角旁白“应该使自己变得真正聪明起来”,其自身仍顽固不化、执迷不悟。相比美食家夫妻的可爱,真是可悲、可怜、可恨。四星半
可惜了对白不是苏州话……所谓“会干的不如会说的”,说的其实不正是说这话的、当了一辈子饭店经理却对吃做都一窍不通的高大经理么。讽刺并没有淹没在风流倜傥珍馐美食中,但是真温柔啊
2020.10.05.终于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到了修复且全本的《美食家》,网上一直都是50分钟画质糟糕的残本。味蕾的积累和吃的艺术,几十年下来,会烧的依然不如会吃的,拍出了苏州风味的俏皮。就是两组时空切换频繁,也不讲技巧,有些支离破碎。不是美食题材,只是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的歌颂式喜剧。
基本把原作的精神风貌还原了,残片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只找到了56分版本,有点好奇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