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动画手册(AnimKit)微信公众号 。
动画手册作为关注优秀动画、电影为目标的媒体,旨在推广和传播编剧、分镜、动画、特效、剪辑以及灯光的运用技巧,来做一个启迪,让读者能够从我们文章中找寻到个人的成长方向。本期「圆桌谈」主持人:蔡博,三位嘉宾是《美食大冒险》导演:孙海鹏、美术总监:李炜畅、辉光管工作室创始人:傅博。以下是三小时访谈全记录。
蔡博:我和大家一样是通过观看包强动画短片认识的孙导。那么做这个短片耗时多久?
孙海鹏:这个差不多是我十年前的作品了,那个时候就是一个人下班以后在家一台破电脑那么做出来的。那个时候就是个打杂的,万金油吧!啥都做,最开始做模型学绑定,然后开始学剪辑,做渲染后期,所有的环节几乎都经历过一遍以后,我在想也许我自己能整个片子,所以就开始做这个短片。
当时做了两部短片,《龙拳》是先做的,在《龙拳》快收尾的时候同时想到了另外一个点子,就是模仿李小龙的精武门,于是又做了《包强大战寿司人》。这两个短片应该是花了两年的时间吧!那个时候那些工作都不是特别的饱和,所以这样的话,我也有业余时间去做做片子。
那个时候是刚开始学做模型,然后看到网上有一个人问说包子的模型怎么做。我就尝试做了一个,出于好玩的目的就给他加了一个眼睛和嘴巴,放到网上还挺多人点赞的,所以还有点得意。那个时候严格来说应该还没有开始学习动画,应该是刚学完模型,了解了一些 3DMAX 的一些变形器之类的东西,我连骨骼是什么都不知道。
蔡博:学习途径从哪里来?短片发布后出现什么情况了?
孙海鹏:完全是自学,那时候培训机构也不多,就自己买本书,在上面也学了不少,就这么死磕。在我买这本书之前,我电脑只会开机关机。短片发出去以后还挺多人喜欢的嘛!!我就开始琢磨着,也许可以把这个短片扩充扩充,做成电影啊什么的。其实我到现在还挺怀念当时做短片的那种状态的,说实话那个时候的状态比现在要好很多。
傅博:前段时间,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孙导的短片到电影,确实感觉那个时候有一股就是年轻人的那种特有的那股冲劲。就这个一开始原始的创作动机啊,其实特别的珍贵,能一直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
孙海鹏:我在这两年制作过程中,其实说起来特别枯燥,但我现在回忆起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特别轻松的过程。
每天下班去楼下的超市,买一个炒饭,稍微有钱一点的时候加个猪蹄,然后上来,坐在我那个很破的电脑桌前面,有时候可能开不开要拍两下,然后就坐在那里看看片,吃完饭就开始打开我的文件就开始制作。
我完全没有给自己设定目标说我什么时候要做完,也没有什么资金的压力就是一个特别放松状态。所以说,有很多点子也都是在做的过程当中慢慢想出来的,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个状态真的是非常的好。
因为那个时候普遍的行业的成熟度还没有那么高,所以说以一己之力去做一个短片,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整个的行业水准已经非常的高了,现在更讲究的应该是团队的配合。
蔡博:你后来参加了土豆映像节吧?这一轮传播之后,有没有大量资本找到你?最后解决你的选择困局了吗?
孙海鹏:非常多的资本,也有非常多的坑。我参加了两次土豆映像节。其实那个时候挺迷茫的,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是似乎眼前很多机会,但是自己又没有那个能力抓住,是我特别低落的时候。
后来才慢慢找到自己想要干什么,其实我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还是做片子,做技术相关的东西和创意相关的东西。
我后来就把所有的这类的事情全部推掉了,而且我也没有再去做这个短片。本来我的计划是在做几部短片,但是,我觉得... 那个时候状态实在是特别不好,然后,恩... 我也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我不可能去持续的做很多短片出来,我就没有在做这个事情。
大概在两年的时间里面,我几乎是一直找不着北的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时候自己做的创作,但是又有各种各样的干扰。
尝试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发觉其实自己并不适合去对外谈判,或者是去做商务上的东西,那我就应该回归创作。我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停掉,那个时候我还在深圳,正好我太太来了广州,我就打算就离开深圳去广州再重新开始。
有一次我就跟程海明聊天,因为我在这之前我就已经跟他认识几年了,就是我现在的合伙人,广州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 CEO。
我们当时聊了一下,他就鼓励我,这个事情其实还可以再继续做,我们俩其实可以是一个比较互补的性格,他是比较擅长去做商业这块东西,我就比较擅长去做技术和创意。聊完以后,我就觉得这个事情还可以继续再尝试一把,我们就狠心做了现在的易动公司。
蔡博:做公司对你来说,最开始团队有多少人?在做什么业务,没想着接包?
孙海鹏:最开始只有我跟程海明两个人,大概过了几个月以后,就开始逐步的增加,增加到七八个人的时候吧,维持了有半年的时间,那个时候其实也挺焦虑的,七八个人是没有办法去做很好的片子的。
那时候也想接包啊,但是说实话那时候的制作能力特别的差,虽然说我自己一个人可以做短片,但是你真正去一个团队配合的时候,发觉其实沟通成本比以前要变得更大一些,所以这些执行能力各方面在几个人状态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好,那个时候我们接了一个商业广告,都做的特别的费劲。
但是我们的心里想的计划其实很大,虽然只有几个人,一开始我们就想着我们要做电影,我们不要做太幼稚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去做特别成人化的东西。其实严格来说我们的电影创作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我就一直在想电影的剧本什么。
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觉这个电影也没有那么容易做,因为也没有人投资啥的。但是那时候电视动画还有一定的市场,电视台那时还是比较强势的,所以也有各种各样的机缘吧!
蔡博:电影企划最早是什么时间诞生的?
孙海鹏:我们认识了一些电视台的采购啊什么的,所以我们就想干脆我就先做 TV 吧,所以我们就开始就先做了 TV。我们 TV 第一季是从 2012 年发布的,我们就又持续的做了三季,我就没有再跟了,这个时候就开始专心的去做电影的创作了。
我们做 TV 的时候确实挺苦的,我们第一季收尾的时候,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大概我们加班加了有大概六七八个月的样子,每天大概睡六七个小时吧!这种加班强度。
那个时候我们也从来没有做过 TV,一个新的团队,周期很紧。更夸张的是在我们在只做了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电视台要播出了,我们剩下的一半完全是赶出来的,到最后我们还有大概十几集没有做完的时候,电视台其实已经开始播了,然后那十几集,我们是电视台每天都播一集播一集,我们这边同时再做剩下的集数。
真的是非常危险,我们再把最后一集做完交出去的第二天晚上,那集就播出来了。那个时候也缺少很多的岗位。我还记得到最后交片的时候实在来不及合成了,我就用 Premiere 一边剪辑的时候直接做合成。
我们从第二季开始就顺利多了,第二季我就开始放手了,第三季我就彻底的放手,那个时候我才有空间去做电影。预配音有的,但是我自己基本没有预配过,自己不太擅长去做配音这个工作,因为比较容易紧张。
蔡博:《美食大冒险》电影的灵感来源于什么?后来是怎么在人海里选中李炜畅的?
孙海鹏:灵感其实也是一步步来的,我之前也说了,我做第一个短片的时候就有个包子,那个包子完全是自己无意识做的一个东西,到后面在做龙拳和打寿司人这个短片的时候我又把这个包子拿出来用,因为我也不太想再做另外的模型了。
接着我的两部短片发布了以后,在网上有一定的反响,我这个时候才开始考虑,美食这个题材其实是可以不仅仅做短片,也许可以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第一次见李炜畅的时候,他非常的客气,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艺术家的形象。道别的时候,我们道了大概十几分钟的别还没有还没有说完话,哈哈哈。
李炜畅:我本身是比较喜欢动画的。当时在游戏行业只是锻炼一下吧,然后就等着有什么好的动画项目的机会,我就看能不回到动画行业来。在游戏公司的时候,反正大家都在聊游戏,他们中午都去打守望先锋,吃完饭就开始打守望先锋,我就只能在那睡觉,很难跟他们聊到一块去,但是聊到动画就可以。
刚好本来差点要进入一个新的游戏项目的,刚好那时候朱晴找到我,立马脱身了。朱晴找我来的时候,那时候他已经就在这边了,他已经离开那个大圣团队挺久了,还去了迪拜一趟又回国了。
孙海鹏:我跟朱晴在 2010 年的时候,年初的时候就有合作了,那个时候我们给中国动漫集团吧,做了一个动漫春晚,我们做了一个短片叫《食功夫》,那时候我们就请朱晴过来帮我们做的一些美术设计。他大概回来做了一个月吧,然后他回北京开始做大圣归来了。
蔡博:关于《美食大冒险》动画电影的前期,包强怎么逐步完善的?
孙海鹏:其实我们做电影也是挺曲折的,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没有什么经验,虽然做了很多季的 TV,但是其实对讲一个九十分钟的一个故事,我们并不是很熟悉。
说实在话,我们做了三季 TV 以后,其实对我们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束缚,因为有太多既定的东西把我们就框死在那里。比如说 TV 里面的人物关系呀,还有 TV 里面的一些故事啊,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干扰我们这些因素。
我们在 2004 年开始写剧本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自己有两个编剧,我们三个人一起来写这个剧本,大概花了有一年的时间写这个东西,但是写出来给大家评估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非常的不好,就是整个的故事非常的散,线索也太多,没有看过 TV 的人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所以后来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给否掉了。
我们开始想新的故事,那时候决定我们只保留这些角色的形象,整个故事我们全部都重新来,跟 TV 没有关系。
形象也做了一点点改变,尤其是主角这个包子的形象,我们是比 TV 要做得更像胖子一些,但是在 TV 的时候,我们做的整个的这个角色是比较单薄的,没有呈现出一个小胖子该有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做电影的时候把整个模型重做了,也参考了一些小胖子的照片,把它做得更饱满一些,更可爱一些。
蔡博:在系列片中还有哪些好的经验延续到了大电影?
孙海鹏:说实话吗?哈哈,我现在回想起来,只能说是有一些不错的人才留下来,到电影里面来,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经验,我个人觉得就是做 TV 跟做电影很多时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我们之前想的比较简单啊,我在做电影之前也在想,我们已经做了这么多集的 TV 是吧,这么大量的 TV 足够做好几部电影的时长了,我们做电影应该完全没有问题了吗?
但其实发觉,这些素材和资产是根本没有办法用电影里面的,因为一旦上了大银幕以后整个的细节都不一样了,我们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没有用到。
唯一用到的就是一些配角,我们在做这个电影的时候有一段是码头的戏,当时我们要做很多的那个角色嘛,那我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那么高质量的角色,所以我们把 TV 里面的一些角色都用到码头上面,大概唯一能用的就是这个东西。
李炜畅:包括每一个主角,他们的那些质感材质各方面都进行了很多尝试还有升级。
孙海鹏:恩,首先说流程上面吧,我还继续刚刚的话题,做 TV 跟做电影为什么我刚刚说有很多有绝大部分经验是不适用的。做 TV 的时候我们是走量,我们几乎是不修改的,就是我们在剧本前期定下来东西,我们到后续就不再管他了,哪怕后面发现有问题我们也不会去管他,然后就这么生产出来。
傅博:像皮克斯迪士尼的片,都是到上映前可能也都在修改,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这个《美食大冒险》也做到了。这点其实挺突出的,因为 2014 年我刚认识孙导时候,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强调流程的科学化管理,包括每一步骤,是怎么去做怎么去保证下一环节不出错的。
但是做电影的阶段越往后的话,反而他对这个就是流程的这个严谨度啊,或者什么东西相对比较放松一些,因为在电影流程里面是不可避免会出现反复的大量的修改。
孙海鹏:至少我目前是没有发觉有什么办法是可以避免这些修改的,就除非有一种办法可以避免,那就是降到 TV 的质量,不去管这些小的这些细节的问题。但这显然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几乎每个环节都会有大量的修改产生。
我们真的是所有人都战斗到最后一刻,从剧本到美术,到动画到绑定到模型,一直到我们校色,最后校色完成,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工作才结束。
傅博:孙导能不能聊一下,电影和电视的这个镜头语言上面的区别,来做一下说明就是怎么解决到从电视到电影的视听语言上的升级这个问题。
孙海鹏:电视到电影我自己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说 TV 我们要尽量的把一个事情讲清楚,因为他的时长够,他有十几集或者几十集是吧,那他可以用很多集来讲一个事情。
但是到电影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电影只有九十分钟。我们在早期制作电影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会往这九十分钟里面塞进太多的东西,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做 TV 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一些习惯吧,我们总觉得九十分钟时间很长,可以讲一个很复杂的故事,但是最后发觉已经超出了很多的时间。
所以说 TV 呢,就是尽量的把一个事情表达清楚,但是电影就不能这样,电影实际上是要需要尽量简洁的表达,把一些你需要表达的东西强化,把一些你认为不必要东西把它隐去。
傅博:相对来说,就是说电影,其实需要留给更多的时间去塑造氛围,留更多的空间给表演。
孙海鹏:一个比较粗浅的理解,我觉得 TV 实际上就是要看你表达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但是电影呢,实际上是要看你没有说什么。所以到电影的时候,导演的取舍,导演的风格就呈现出来了。
同样一个事情可能这个导演你会这样说,你会把这些事情全部删掉来表达那些事情,另外一个导演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反正我个人认为是电影的特征之一吧。有可能是我自己在做电影后期的时候,被迫删掉了太多东西,所以才有这种感觉。
其实从我的经验来说,做这个电影的时候呢,最开始并没有太考虑构图上的东西,这些构图实际上是一步步呈现出来的。我们画分镜的时候就相当于是一个团队在一起画,就是我们会有两个执行导演然跟我一起在会议室商量。
一起画出各种各样的草图,贴在墙上面,一遍一遍的去顺过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会觉得这个构图还不错,我就留下来,然后这样一步一步地去细化,再到 Layout 环节摆出这个构图来,我们再看看这个故事还可以再做哪些调整,再到美术这边再去看一下这个画面上是不是还可以去做更好的设计什么的,这样一步一步的就呈现出来了。
蔡博:炜畅,《美食天降》电影美术你们有学习吗?
李炜畅:这个说实话好像还真没有,虽然我以前也看过这个动画片,但是真正到画的时候是没有去参考他们的东西的。因为我们的片子导演之前一直强调的一点,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
就是食物不能太微缩景观,就是不能让人觉得是角色缩小了放在一个食物上面,而是要让食物看起来就是一个风景,我们要更多的和自然景观去结合,这一点和那个《美食天降》是很不一样的,就没法参考。
蔡博:OK,我信你啦。
傅博:如果看《美食天降》就会感觉制作就是食物拼成的一个世界,如果看小图的话你能分辨出来。但是《美食大冒险》的画面里面,你可能从远处看它是一块儿石头,但是从近处看它会是一块五花肉,他们的区别可能就在这个地方。
《美食天降》就我个人感觉参考了很多摄影作品,卡尔·沃纳专门用蔬菜搭建场景,用食物来拼凑世界,他构成其实比较主观的,不像《美食大冒险》这种就是做一个客观的感觉。
孙海鹏:确实,我现在回忆起来我们在制作的过程当中的美术风格,这一块儿我们还真没有参考过任何的电影。
傅博:所以我觉得海鹏好就好在这点,因为海鹏不是一个特别热衷于看动画的人,他不是一个动画迷,他是一个电影迷。
孙海鹏:是的,我平常其实很少看动画,我基本上都看一些实拍片儿。所谓一些二次元的东西,我是完全完全不了解的。平常我看动画也就看宫崎骏的动画、皮克斯的动画,其他的基本上也不怎么看。
傅博:所以我现在也在学这点,我自己做动画做时间长了就有点掉在动画的思路里,这点也是现在很多做动画的人容易跳不出来的一个圈儿。
孙海鹏:对的,我觉得留出空间来特别的重要,我在这个电影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提出特别具体的要求,比如说像这个片要这样那样的氛围,其实都没有提任何要求的,我觉得一定是大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磨合出来的风格才是最适合大家的风格,那这种风格才是最能执行下去的,否则的话就是我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了,那这个事情其实很推进下去。
傅博:这种可能就有很多的国内团队不太适应这点,特别接外包接的比较多的团队就会不太适应。
孙海鹏:所以你也可以说我这个人比较没有个性吧,反正我基本上觉得好看的,风格有很多种,我觉得都能适应,都能喜欢的任何一种风格,其实我都觉得可以,所以这个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美术风格是我们大家创造出来的。
李炜畅:美术这边我刚刚大概数了一下,巅峰时候是大概十二,三个人参与了这个电影。其中有少部分人是在做一些概念图,还有其他人大部分是在做设定,就是概念出完之后会有一些相关的东西需要是具体化具象化的设计出来。然后对下游的影响的话,模型制作时美术会去帮忙一起看一下模型的效果和贴图的效果,到渲染也会去看一下。
孙海鹏:剧本环节我是一直参与的,也有去写剧本,在早期的时候,我们还有不少编剧一起参与来讨论这些故事的方向,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当我们一起完成一稿的时候,就是到制作阶段的时候... 我刚刚也说了就是我们这个剧本在制作阶段,其实也做了很多的修改和调整。
我目前的经验来说的话,在剧本细节调整这个阶段的时候,除非你特别契合的这种这种编剧搭档,否则导演必须得自己上手来改,因为只有你自己来改的时候,才能接近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美食大冒险》这个剧本,是我们几个编剧一起梳理起来,然后写了第一稿,中间一些小的调整,都是我慢慢的去改这样一个过程。
傅博:其实做电影就是做人嘛!最后到这个剧本,这个片子呈现出来什么样,就跟这个人一个样的,海鹏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所以这个片子出来的就很纯粹。
孙海鹏:其实我这个人也不太擅长沟通,但是看什么方面吧,就是你在专业上面自信一点,在专业上面沟通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傅博给我提了不少很好的建议。一开始我都是不接受的,后来都接受了。
李炜畅:我这边反而感觉好像还是蛮好沟通的,可能就因为导演对各个专业方向的人都比较放得开手,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弄。基本上我们提的一些想法呀都能被接受吧,除非有一些他很有自己的主观意见的时候,他可能会稍微强一点,但是还是比较温和。
孙海鹏:其实在跟美术沟通的环节当中,我最常说的就是一句话就是要有食欲,就这一句话已经让他们很崩溃了。
李炜畅:还有一个更惨的,就是虽然我们画了,导演也好沟通,这个东西画完过了,结果后来那一场都没有了,就直接整场的概念图就没有用了,哈哈。
孙海鹏:整部电影最难表现的镜头,就是开场的第一个镜头。你们到时候看电影应该可以看到,一个传单在天上飘的镜头,这个镜头我们差不多修改了 50 多遍吧。要是不拦着我,我估计能改到 100 遍。
因为这个镜头我希望那个传单是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这样飘动的,还得非常的自然,一开始我也没想到这个镜头改这么多遍。另外,我们的动画完全是手 K 的。我的动画团队也是超乎我的想象,他们 K 的细节真的是比我当年要好很多。
李炜畅:动画总监留下了眼泪,哈哈哈。
蔡博:剧本过程是按故事板方法来的,总是被推翻怎么办?
孙海鹏:我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也觉得非常非常的难,在做这个电影之前,我老听说做电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或者很轻松、很愉快的过程,我自己的体验不是这样,愉快的过程是少数,大部分是纠结痛苦的过程。
但是回头过来想,我发觉有时候这些纠结是对的,反而我在一开始觉得特别好的部分的时候,你就表现出来,你发觉有时候可能是你一个人在自嗨,其他人根本就没有看到你所欣赏的那些东西,反而是你纠结的时候可能考虑会更全面一些。
当然这也是有一个尺度,就是当你太纠结,你不停的在推翻一个最基本的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就有问题了,你的故事,没有办法推进下去。这就和一棵树一样你的主干不能被折断,但是你的枝干可以去修饰它的。
傅博:这个片的动画其实非常的厉害,海鹏从最开始就特别的擅长控制表演上的这方面,所以他的这个特点从短片一直延续到电影,他这个表演的动画做的非常的足,到时候可以看一下。
李炜畅:这个片子不是完全基于中国这个背景来设计的,角色一开始出现的那一段戏,那里是有一点中国的意思,但是出海了之后就是等于是走向世界了。
孙海鹏:我们还真是没有特别的去考虑中国风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对于国内的创作团队来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你本身就是中国人啊,是吧,你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中国风的东西,反而应该考虑的就是你能不能把一些西方好的东西借鉴进来。
不管你用的技术是什么,你用的软件可能是国外的,但是你创作的内容你自己就是中国人,所以所谓的中国风是不用去考虑的,一个中国人做作品还老去考虑中国风的问题的话就一定是用力过猛了,一定是过头了。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创作有自信吧,咱们的风格还是很明确的。
当时做短片的时候啊,我还真没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个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我没有什么爱好,平常就对着电脑回家也对着电脑,你说我能干什么,我也不玩游戏。所以就只有自己玩命的做片子啦。
蔡博:一开始怎么去找到这个配音团队?怎么开始选演员?
孙海鹏:包强的配音就是我们确定的一个小孩子,十一岁吧,我关于这个配音纠结的是最久的,最早我们对这个配音是非常模糊的,我们有想过用成年男性来配,也有想过用女孩女性来配小孩儿的声音,也有想过用这个小孩儿,其实纠结了很久。
最后我们还是决定用这个的小孩来配,哪怕他有些情绪是达不到的,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就是它非常的真实,他没有那种特别假的东西,一个成年人去模仿小孩子,他再怎么做得好也有很假的部分在里面,我不太希望我们的电影里出现这种情况。
关于选小孩子其实也纠结了一段时间,挑了两个小孩子,一个声线是非常接近我想象中包强的声音,他的嗓音非常有识别性,就是他会有点哑哑的感觉,现在我们现在定的这个小孩子音色是比较普通的。
最后我们还是挑选了音色比较普通的,因为这个小孩有最大的好处就是他比较放得开,他有很多情绪能出的来,这个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因为还要考虑到时间成本的问题。
我们配音差不多一半儿的时间是花在这个小孩儿身上,因为小孩子嘛,他的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经验也有限,我们配音导演基本上是一遍一遍的教,一遍一遍过,拿回来我们剪进去发觉不对,然后回来再配,再一遍一遍的过,最后筛选剩下的这些就我们保留下来的声音,整体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配乐是我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栾慧,我从短片的时代就已经跟他合作了,我做包子打寿司那个短片的时候就已经跟他合作了,到现在也差不多和合作有十年了。
当时通过短片他认识的我,我们就一直在合作,直到去年我们定下来要去做这个电影配乐的时候,我跟他才第一次见面,包括我们之前合作 TV,我们都一直没有见过面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一直都是通过网络合作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电影呢!我们可能还不会见面,真到见面的时候,真是有一种网友见面的那种感觉。
他的音乐风格呢,我自己是比较比较喜欢的,我跟他也磨合了很久,从短片一直到 TV,他对这个项目也非常了解,所以我跟他配合很有效率。我们只是在配乐开始之前一起把整个的片子分成几个段落碰了一遍。
我会跟他充分的沟通,就是说这里我需要什么样的情绪,这里我想要表达什么东西,他也会给我一些建议,这个地方我可能需要尝试一下实验一点的音乐,在这里我用交响,这里我觉得这种情绪可能更合适,大概我们沟通了两三天以后他就回英国了。
他实际上是在英国留学,他整个的音乐制作都是在英国完成的,而且中间的那个音乐制作时间非常的短,没有修改时间,所以现在你们听到这个电影里面的音乐,几乎是他没有修改一遍完成,给我也没有提修改意见就这么直接用上了。
最后的效果还是非常满意的,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音乐做到这种程度,我觉得非常了不起了,如果不是我简直难以想象我们的音乐会做成什么样子。
傅博:这个片子音乐音效绝对是亮点,因为他本身对情绪的烘托做的非常好。
孙海鹏:而且有个好处就是他在英国,他可以联系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在世界顶级的录音棚里面去帮我们录这个电影的配乐录交响。
那个录音棚 Abbey Road Studios 录过《007》《星球大战》《变形金刚》,乐队是英国爱乐乐团,他还请到了一个很有名的配器Anthony,他是《万物理论》还有《降临》的配器。
可以说是非常豪华的一个团队帮我们做这个配乐,大家去电院看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我们的音乐,真的是非常精彩。而且我们音乐除了交响以外,我们实际上还用了很多有意思的一些技术。
我们这个配乐里面有一段是他自己写的程序,通过人工智能开发出来的旋律,还是挺有意思的。那你们可以注意一下,就是在包强武藏抢钥匙的那一段,有一些旋律实际上是他自己开发的程序自动写出来的,他说能听出来啊,但我是完全听不出来。
除了交响以外还尝试了很多实验性的音乐,这个片子从开头一部分和结尾一部分是用了大量的交响,但是中间我们是要尝试了很多实验性的音乐,有一些轰鸣的声音啊,或者是电子的噪音啊,其实用了很多实验的东西,我开始还会有一点担心这种太实验的东西放到电影里面来,尤其是一个动画片会不会太跳,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也坚定了一个信心:做一个项目关键还是和对的人一起来制作,这样是最不费劲的,对方有充分的了解而且有信心,放开让大家去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这样是最有效率,而且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还会有惊喜。
蔡博:在后期上银幕看中间片的时候,进色调前,发现动画要返工怎么办?
孙海鹏:发现动画有返工,那就一个字,改。到最后阶段的时候,他们几乎成天是在做擦屁股的工作,估计我们动画师都想在我脑袋上套个麻袋揍我一顿。
其实这回配乐的时间还是稍微短了一点,否则的话可以玩儿的更有意思。我们之前设想的其实比现在会更丰富更有意思,他采集了非常多的声音,各种各样的食物声音,我准备做一些变形,但实际上我们用上去的并没有那么多。争取下一部片子把我们这个想法全部都实现出来。
后期到那个大画幅的时候,真的很多细节会被放大,看得非常的清楚,这个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吧。做电影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些时候你在小的电脑屏幕上去做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细节似乎看不清楚,我没有什么必要去做,或者你总是觉得这东西小了。
但是你真的投射到一个大的屏幕上去的时候,你会发觉这些细节非常的清楚,甚至于说,只有几个像素的东西都会看得非常的清楚,所以真的是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蔡博:DI 调色,用了多久?
孙海鹏:DI 调色我们大概用了算起来应该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吧。我们一边调色还在一边修改,哈哈哈,我们在调色棚里面熬夜,我们所有环节的负责人在公司里熬夜。这头在这边调色,那头就是在公司里面使劲的改,赶紧给我们发过去,考过来考过去,然后就赶紧替换,当时特别的紧张。
我们自己都觉得把这个片子做完了简直是一个奇迹,其实在完成的前两三个月的时候觉得完了,这个片子估计做不完估计要延期,但最后还是做完了,简直我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太了不起了。一直改到最后,我们每个人战斗到最后一刻。还是有一点点细节没有改过来,但这个我觉得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了。
蔡博:后期有三头六臂都不够吧,是不是想说点提升工业技术流水线的问题。
孙海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地方是我们最后没有改过来的,就是在电影的中后段的时候,包强和武藏,他牵着武藏到处走的那一段,是一个 MV,中间有一个镜头是他们走到草丛里面,包强在拿那个棍子在打那些草惊起了很多虫子,你们要仔细看的话,会看到包强面前是没有草的,就是他面前那一小块儿地方没有草。但是没有机会再改了,因为我们第二天就要交片,所以就没有改过来。
傅博:一定要去影院,盯着这个 bug,一定要看一下。其实作者或者导演来说就是这样,最后肯定都会有些遗憾,这个是没办法的事。工业流水线问题,最重要提升就是这个修改的效率,我觉得修改不是问题,但是怎么把这个修改变得更有效率一些。
孙海鹏:是的,一定要非常科学的流程去处理这个修改的问题,做电影这个返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你要精益求精的话返修的量一定不会少。其实有时候有些朋友说你这细节差不多就够了,你做这么多细节观众根本就看不到。
但其实我一直不这么想,我认为电影里面有些细节观众看不到就看不到了,我觉得这个不重要,我们在做这些细节的时候,有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它并不是让观众看到,而是要让自己看到。
因为这些细节实际上是要说服你自己,我们创造的世界是真实的,是非常丰富的,其实你只有说服了自己以后你才有可能说服观众。所以说做电影绝对不要妥协,一定要坚持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把它做到极致,我觉得一切你做的工作都是有作用的,都是能让观众感受到的,哪怕他并不清楚中间是什么部分触动了他,但是他会感受到的。
傅博:所以比这更重要的是,导演找到一个能够让他这么做的投资商,能够让他这么做的投资方和公司来实现这种精益求精的要求。这是电影或者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他其实是一个注入脑力的过程,我是这么觉得。所有的工作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脑力思考的东西都放在里面,你放的东西越多,那这个东西它出来的质感和质量也就越高。
这个其实是一个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有的时候看这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件事解决以后可能他在这里面注入的东西就会更重要一些,就会让他这个东西整体变得就更好一些,就是看你能住里投入多少脑力多少精力来完成这件事儿,他所呈现的质感就是你要的结果。
孙海鹏:是的,程老板太重要了,如果不是他,我们可能就做到一半儿,我们就散了团队。
蔡博:海鹏导演平时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孙海鹏:我看的电影的类型非常的杂,其实也有些商业片也挺爱看的,有一些比较文艺的片子,我也爱看。近一段时间我比较喜欢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吧,也有一段时间会比较喜欢其他的商业的动作片《谍影重重》啊,甚至《变形金刚》我也看,反正是看的比较杂吧。
科恩兄弟呢,我是比较喜欢它那种一个平凡的人,卷入到一系列他无法控制的事情当中,这种状态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觉得它有很多的细节处理的非常的好,非常的稳重。
傅博: 而且特别有意思,在科恩兄弟里边一般都是最平凡的人,可能就撂倒了那些看谁特别有经验,特别厉害,特别狠的角色,这点就特别有意思。
蔡博:你觉得现在你的能力能驾驭相对复杂的叙事线索吗?
孙海鹏:说实话,还没有那个能力,我觉得一个复杂的线索,仅仅把他交代出来是不够的,你必须得有一个能力就是把这些事情讲的很简单,实际上这个是一个非常高要求的一个事情。有机会我想去试一试这样的故事吧。
我现在总是对电影有一个不那么商业的一个想法,就是我觉得一个电影,如果你在策划时候就总在想受众定位,还有你要表达一个什么内核,我觉得这个就挺费劲的,我觉得这个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吧,不表现价值观也可以啊。
完全就可以表现一些人的状态,科恩兄弟的片子其实就是这样啊,不同身份的人,你在这个事情里面的挣扎,从不同角度去应对,我觉得这个本身就已经非常吸引人了,其实你不用讲述一个什么多深刻道理来。
蔡博:关于人物角色成长,你接下来的新电影里怎么来实践这一点。你们电影制作那么长周期,你怎么调整个人创作节奏?
孙海鹏:关于角色的成长这一块儿,我一下子我也没有办法说的特别具体,你要让这个角色成长的话,首先要做的一点是这个角色必须是你真的非常想要表现的角色,你对他非常的坚定,就是你对他是有一种直觉的。
这个角色并不是你为了迎合某种风格,或者某种口味,去生造出来这么一个角色,而是你真的从发自内心里觉得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这个角色在你的故事里自然而然的就会成长,你想想看,一个真实的人,经历了些什么总会有些成长吧。
创作者就应该去发自内心地挖掘自己的内心去创作,真正的你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那一旦你找到了这样的一个角色的话,他自己是可以成长的,只要你给他一个故事让他介入进去。
做电影怎么说呢?确实是个体力活吧,很考验人的意志,该怎么调整自己呢?真的是扛不下去,整个头脑都不清醒的时候,我可能会花那么几天的时间就什么也不考虑,就完全不考虑项目完全放空自己,再回头来再审视自己手上的工作这样子。
我个人觉得要做一个大项目的话,真的要有自己自我调节的能力,而且必须得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你必须得非常坚决地去把这个事情做完,否则的话真的很容易半途而废。
傅博:这个我八卦一下,孙导在这过程中有时候就根本不想再做电影了,就是前一阵儿正在赶的时候他说我真不想做电影,等现在这个电影片子完了以后,然后我就问他计划什么?他说我在想第二部呢!
蔡博:OK,最后十分钟,映前两位有什么对观众说的。
孙海鹏:嗯... 真的这个真的得感谢一下自己的亲人,真的这个我觉得,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能安心的做动画,跟我太太跟我家人真的是分不开的。我是觉得一个稳定的家庭,对事业来说是特别特别有帮助的。
除了这个电影以外呢,其实我们公司还有很多其他的项目在一起制作,都非常的有意思,都是其他导演在开发的,我个人觉得都比我的项目要更有意思,所以说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我们后面的其他项目。
蔡博:挺好,今天的访谈走到了催泪环节就要戛然而止了,大家去电影院里领教吧!感谢今天嘉宾,还有幕后工作人员。
总策划
Johnson、蔡博
商务合作 /投稿
AnimKit@gmail.com
© 未经授权转载均属侵权行为,我们保留对侵权行为追究责任的权利。
想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没有说完的故事》这首歌,第一次听到,就觉得淡淡的、绵长的、游游荡荡的,在讲述一个故事。
第一次点开电影,这画风好像有点不对呀,终于第二次重新点开才看完了。故事不算复杂,夹杂着口音、稚嫩的配音有时候会让我有点出戏,但到了中后段,一起在美食世界里大冒险还是挺有趣的。背景世界里的食物幻化成一草一木一石,打斗场面溅起来的都不是血雨腥风,甚至觉得徜徉在里面甜丝丝怪幸福的。砰砰炸裂的爆米花、拉丝的芝士、碎裂的嫩嫩的豆腐、看似不经意间被切开的生鱼片,有创意的国漫还是值得一看的。
要做大英雄,多简单的梦想,却多么难实现。我们都像那个傻里傻气的包子,没有绝世才华却想拯救世界。其实没关系,本领是要努力学,但善良真诚不服输的心才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希望我们都能一路打怪升级成为自己的小英雄。
在摸爬滚打的路上,一定缺少不了朋友。一开始的敌人也能够成为相互理解的朋友。武藏是,小猴子也是,但一定要志同道合呀。真好,善良的你总能找到善良的另一群人,希望你永远选择善良。
片尾曲响起怎么这么悲伤呢,故事还可以讲,国漫越来越棒,希望未完待续。
当周深的《没说完的故事》配上《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时,就会想起其他的国漫电影,虽然《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电影确实挺好,但都是看一遍就已经了解了内涵,但是《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我却感觉永远都品不够这作品的内涵,永远品不尽其中的精髓,总之让我回味无穷。看完电影之后虽然没什么感觉,但当我看到片尾曲的MV之后,对这部电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期待《美食大冒险》第四季和第二部电影,永远爱《美食大冒险》!那些没说完的故事,藏着最思念的影子,不顾一切是最难的事!
听到这个电影名字的第一反应是: what?作为吃货的我必须看看美食还能干出什么大阵仗来。看完电影后的我:hey,一个包子都当了大英雄!我……也要完成自己的梦想。电影里以包子小强和寿司武士作为主线,来了一场香料四溅,唾沫横飞的大冒险。
首先说说片子的制作上简直可以媲美皮克斯。影片里不仅仅角色是食物,就连那些山丘、沼泽,河流都是可以吃的,在那个令人向往的美食世界里,有鸡汤湖、豆腐沼泽、面包玉米地、芝士沙拉岛、巧克力树等等,还有红枣猪、红毛丹大蜘蛛、辣椒蜂鸟、茄子鸟、萝卜海鸥……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看起来又美味又好吃的食物。
当然精良的制作离不开故事本身,电影中通过小包子包强和寿司武士武藏的成长救赎之路传达出的价值,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闪光。
最初的小强只是一个被师傅嫌弃的混混,他每一次的出场都是声势浩大结果都成为笑柄,但是那又怎样,别人的嘲笑仍然磨灭不了他的英雄心。他坚信馒头大师说的:人人皆可成英雄。只是那时候的他,还不懂这句话的真谛,他以为上了战舰去打海盗就是英雄,所以他不甘心待在蒸盒号里做一个后勤。
当小强被埋在石灰之下时,有一个镜头特别有意思,小强在潜意识里见到了馒头大师的雕像复活,他以为自己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可是雕像告诉他,他只是一块被雕刻成馒头大师样子的石头。他伤心地念叨着只有馒头大师能救他。可是石头告诉他,他虽然不是馒头大师但他仍然是英雄:“我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仍然站在这里,我难道不是英雄吗?”石头的话点醒了小强,原来英雄是不需要模仿谁的,找到真正的自己了便是英雄。
寿司武藏原本是个反面角色,没想到却给了我最震撼的一击。武藏在最后舍命救小强时,跟小强说了声谢谢,他谢的是小强对他的救赎。这种救赎不仅仅是因为小强救过他的命,更多的还是对于他灵魂的救赎。以前的武藏只是一个死守武士守则的雇佣武士,他坚信武士如刀,不分对错。那个时候的武藏只是一个没有灵魂和思想的武器,是小强一路上的行为感染了他,让他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武士,而不是被人利用的躯壳。
打败海盗王之后,小强丢掉五味石拼命地挖掘被埋在地下的武藏,万叔看到他这么着急拼命慌忙帮他一起挖掘并问道:“怎么,五味石埋在里面了吗?”小强哭着说:“是武藏。”所有人都觉得五味石才是宝藏,可是在小强的心里,和他一起打败海盗王的武藏,这个和他肝胆相照的兄弟,才是他的宝藏。
在食物的世界,对于包强和武藏来说,他们需要站出来维护世界的味道;而在人类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的是认识自我、分清善恶,纵然世界如何,我们依然要活得像当初那个相信自己、不轻言放弃一往无前的孩子。
明明是偶然间打开了免费的栏目,没想到看到了一场国人“自制”的美食盛宴。《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是我最近几年看到的比较好的食物题材的动漫,从豆瓣评分和评价来看,至少大家对好的国漫还是会带有鼓励且宽容的态度的。
讲一个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故事,特别是这个场景的设定还是非我族类的“美食”,就更加难了。想想《大鱼海棠》虽然在画面上收获了口碑,但最终因为叙事的破碎无法获得更多人的理解;而《白蛇·缘起》故事线虽然很扎实,但这是基于国人千百年来的共识——白娘子和许仙的那段姻缘几乎是家喻户晓。
在此背景下,《英雄烩》讲好一个故事就很难了,因为里面的人物角色、山川河流、国家海域全是我们生活中的美食名称。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猜里面角色或场景对应着现实生活中的那个食物。那个“奎哥”我一时之间没有意识到是什么美食,直到电影后半段我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奎哥”可能是锅盔。
如果电影主角都是包子、饺子、面条、油条、寿司的话,那么他们的习性自然也要符合它们的行为。所以这又是导演思维巧妙的地方。当别的角色需要吃饭喝水补充精力的时候,包强恢复精力的方法就是蒸汽,油条则是下油锅炸一炸。寿司受不得热气,不然就失明了。包子则受不得干燥,所以石灰山会困住他。
几个英雄为了防止海盗们对美食大陆的一再侵袭,就希望能够组织青年英雄们出海打败海盗,而五味石是一个助力法宝,谁得到了谁就有可能获得最终胜利。这个跟很多剧情的设定是一样的,必须要有一个至尊法宝的东西贯穿整个故事,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恩怨情仇。
大冒险的主线还是寿司武藏和小胖子包强。武藏冷静固执一根筋,却功夫了得,任何情况下包强都占不到武藏的便宜。但即便如此,两人在豆腐沼泽中陷入险境时,包强还是选择了救敌人;在武藏失明时也悉心照料。包强虽然本事不强,但胜在包容心强,他对武术、朋友和民族正义都是一腔热血。
这种热情豪迈在我们成年人听起来感觉很刺耳,甚至会窃笑:“涉世未深,不知深浅。哪里人人都能做大英雄!”但这里毕竟是动漫,我相信电影时不时出现这些“口号式”的宣言不是让我们作为过来人自以为有“历经世事被敲打明白”的优越感,而是让我们回过头去看那个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做着五彩缤纷不切实际梦的小孩子,已经永远的死去了。
武藏对武士精神也是顶礼膜拜的,不然他不会带着一本武士守则,动不动就背出来一两条。但是武士精神已经荒废许久,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不是对的,他想守护的是武士的荣光,跟他师兄只认金钱,不顾是非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遇到同样有一个信念的包强,武藏会问师兄:这么做(武士问刀,不问对错)到底是不是对的。
剧情相对来说比较完整,反派章鱼被杀,宝石山关闭。包强看到了作为海盗的咸鱼和陆地的新鲜美食相处其乐融融,也打消了消灭海盗的想法。取出的五味石被留在了宝石山,除了没有再见到武藏,这是一个happy ending的。
不过导演怎么可能让大家失望了,最后一幕便是水面上冒出来的一个拼命抓住木板的绿油油的手!我承认我看到这里是欢喜的,毕竟武藏这么一个外冷内热的人像极了我极具闷骚气质的老公,我就舍不得他真的为了友谊和大义牺牲了。
所以,作为不喜欢理解烧脑剧情的我来说,这个尺度是刚刚好的。一路可以猜猜猜,又有一个欢喜的结局。
等看完了我还和先生感叹了一下:“其实这几年国漫做的还不错的。”先生说:“你看过几部片子就敢这么断定?”我闷头一想还真是,先生是资深的动漫迷了,日漫国漫看过的系列不说上万至少也得几千了吧。我以前不能理解成人看动漫的乐趣,现在终于也能理解一些了。我也是在他的影响下看了宫崎骏系列、新海诚系列。那些细致的画面和恰到好处的配乐比国内的动画片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有时候不听人物角色讲话,光是看看那些风吹过青绿的大片草原,加上女孩子们的奔跑我就感动得稀里糊涂了。
当然,如今国内也有很好的动漫制作水平了。像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谓是国漫的高峰了,相信以后会出来更多优秀的作品。我想,以后我的孩子也应该看这种动漫!画面美丽色彩丰富,输出的观念又不是生凹硬拽,教会孩子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部更加适合成年人看的动画片。影片中,通过各种我们生活中常见食物的表现,传递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见导演的用心良苦。
包强,影片的主角,一个外表呆萌内心炙热的小包子,立志要成为像祖师爷馒头大师那样的举世大英雄,然而好事多磨,在一场为寻找五味石挑选英雄的比赛中,包子没能如愿拿到英雄牌,最后只能跟着后勤船一起上路。
路途中,由于海盗的出现,小包子和影片的另一主角武藏“纠缠”在一起,武藏来自日本,是一个张口闭口都是武士守则的日本冷血武士,和天真热血的小包子完全属于两个世界的人,他们在寻找战舰的路上,经历了很多事情,由于武藏和小包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一开始的“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到后面“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武藏那颗极度理智和极度冰冷的心也一点点地被包子的真诚打动了。
影片的后半部分,也是影片的高潮,大反派章鱼拿到了五味石,包子为了阻止章鱼,不顾一切地争夺,武藏为了包子的安全,一开始只是劝说包子离开,不要硬碰硬,可是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包子怎么可能会听呢。而且这时候武藏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为章鱼做事的正确性,加上为了保护包子,武藏突然和包子合力对抗章鱼,“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在包子和武藏的合作之下,章鱼终于被打败了,我想这也是导演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有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比我们的能力更加重要!
包子从头到尾都是正义的化身,随着影剧情发展,包子越来越勇敢坚定,然而武藏的变化我认为是影片最大的亮点。武藏是一个武士,业务能力强,一开始的时候,没有自我,没有情绪,不管所做之事是对是错,眼中只有任务,直到遇到了天真无邪,口无遮拦的小包子,包子唤醒了武藏深埋心底的那颗温热的心,幸好的是,武藏最终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可以想象,凭武藏的能力,如果继续为章鱼做事,包子肯定不能成功拿到五味石,那时候,拥有五味石的章鱼就可以为所欲为,世界将会变得乌烟瘴气。
从武藏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能力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关键在于怎么选择,当武藏替章鱼做事,武藏的能力就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当武藏和包子一起合力对抗章鱼,拯救世界时,武藏的能力就起到了好的作用。其实这也可以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我们每个人在某一天做出的某个决定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或者即将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温度的人,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正确的选择。
期待已久,得幸观赏点映。总体素质在线,制作水准很高,渲染无可挑剔,特别是芝士山,鸡汤湖,豆腐地等地理环境让人食欲大增。角色可爱,打戏精彩,故事中规中矩,简单明了,有始有终,但不得不说与美术相反,剧本稍弱,无法吊起人的胃口,看中看完内心都毫无波澜。但可以算作一部适合带领小朋友观看的饶有趣味的合家欢电影。
电影《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讲述了一群热血Q萌的小面点为了阻挡海盗对食界的摧毁,齐心协力一同保护五味石,拯救食界的冒险故事。近日首映礼结束,不仅让家长和孩子们都表示食物太诱人看到饿了,也引得到场的业内嘉宾、影评人、家长孩子们纷纷化身“自来水”,为电影点赞叫好。看完电影的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做一个像包强一样的大英雄,且再也不舍得吃肉包子了;家长则表示“影片用美食拉近了自己和孩子的距离”;媒体称“《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既保护了孩子的童心又顾全了家长的耐心”;“推荐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影院享受一下亲子时光”。更有《大圣归来》的编剧米粒老师表示影片非常用心,看得出是一群非常热爱动画的人创作的电影。
真的是烂片啊,国产动漫都这么退步了吗?
特效很赞,尤其海水的,包子油条面条蒸盒号都挺好的,给娃看的套路剧情也够用了,看的人真是少,我和娃买了一张票包了全场,哎,其实还是很用心的,心疼连个评分到现在都没得
中国馒头·功夫熊猫、日本寿司·武士道、章鱼·加勒比海盗、灭霸·五味石(幸好不能打响指),还有心灵(毒)鸡汤、悟空·金箍棒、杰伦·双截棍,就连金刚狼也来凑热闹。其实这是部3D电影,片中有不少画幅变化后出屏的效果。那座岛真让人垂涎欲滴啊!烤面包、芝士崖、爆米花、豆腐山…食欲大开,味觉都被激唤了,这样说来这还是部4D电影呢~
低幼不等于合家欢
很好看啊,设定和场景设计很有意思,主题的英雄情结也表现得很好,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就很想看寿司x馒头的cp泪目好几次,看饿了
在我看过的国产动画电影里横向比较,《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的三维动画技术算得上出类拔萃了,整体甚至比追光动画电影系列让我更满意更惊喜;动作设计也可圈可点;可惜不太新鲜的故事有点差强人意(《功夫熊猫》+《加勒比海盗》+《疯狂原始人》+ …),能把舰队消灭的反派海盗们本来还以为是群强敌,结果却是弱海鲜,全靠寿司撑场,还有后面高潮结尾的编排,都让我有些失望。比较喜欢包强与武藏追赶船只的段落,好些大全景镜头做得美轮美奂,瘦肉岛、西兰花森林、巧克力山、鸡汤湖……想象力与趣味兼得。
比预料要好的国产动画,值得鼓励。在硬件技术上已经接近梦工厂水准,渲染,光照,贴图,质感,粒子特效等已经很让人满意了。故事方面比较俗套,人物结构上很像是功夫熊猫+道士下山。但是说到人设,就显得有些弱了,虽然弄了一堆包子馒头饺子拉面油条锅奎,但是人物性格特色并不鲜明,倒是反派的倭系鱼生手卷显得更鲜活一些。大魔头章鱼造型很像是《火星人玩转地球》里出来的。西兰花林,洋葱圈塔,起司桥,爆米花阵,豆腐滩,鸡汤湖,巧克力山,冰淇淋峰,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那几颗五味水晶糖,真想抓过来尝尝~棉花糖造型的小猴子是啥味道呢?
国产动画在制作上精良了许多,可是故事偏于低龄化,引起不了普通观众的共鸣,这得像好莱虎学学
故事非常差!情节各种散乱脱节,连主线都没劲透顶。更糟糕的是美术设计!基本的角色设计毫无美感,看得我难受——还有各种食物构成的地貌,可能主创还觉得创意满满呢。但世界观在哪里?连一丁点解释描述都没有,纯粹想怎么编就怎么编。没有世界观没有有力故事线没有鲜活形象的动画片,画面做得再好,也是一坨shit……(看在画面/努力和配音面子上加一星!)
情节简单,想像力比较丰富。
千万不要被简陋的海报骗到。正片的裸眼3D和奇幻想象力都很好看,而且拟人化食物的性格都超级饱满,蠢萌包子和高冷寿司的couple超级萌,鸡汤湖“灌鸡汤”的双重释义给角色赋予了反差萌。可惜在核心主题“屌丝也能做大侠”有些俗,故事中段部分有点与主线跑偏,很多场戏的张力也没拿稳。
看得出来制作成本受限,有些地方还挺有意思的
荷兰包子…总体还是很欢乐啦
回去要看香肠派对洗洗眼睛 #这不是合家欢,这是低幼
别看主角画的这样,看下去发现还不错的,尤其是后面的各种风景,非常漂亮,由各种食材做成,很诱人。
我的妈出乎意料很满意啊现在的国漫真的进步的不是一点点啊
虽然为武藏遗憾,看着画面里各种美食搭建的风景还好我是吃饱看的。音乐里出现了很多三味线的声音,还有加勒比海盗的桥段,本身作为美食大国没有过多塑造这个包子主角,感谢正视不夸大,就是最后的咸鱼躺好雷,有机会能看下一部盱吁小龙虾也是不错。
剧情是真的很好,没有那种主角爆发的弱智设定,剧情的推进也有各种小包袱,非常好玩。看的出来主创团队真的很用心在做这部电影,虽然某些设定还有一些瑕疵,但是剧情的逻辑合理性,画面精美程度的确能吊打国内大部分动画电影了。
尽管是子供向的作品,但制作、创意和节奏感的确不输好莱坞。唯一需要诟病之处,为了裸眼3D效果,画幅总是变来变去。但比起喜羊羊和熊出没,这才是值得成为童年记忆的国产动画。
1、打斗方面画的还不错,其他也没啥亮点了;2、总的来说给一点鼓励吧,虽然拼贴痕迹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