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A一起看的,去的午场,人寥寥。
接着是作响的闹钟,伴随清晨的广播,顿时令我联想到无数中国青春电影,比方说《我的少女时代》。
可以说是相当平淡不出彩的回忆杀开头。
接下的走向……怎么说好呢,男主男二打球时莫名其妙的燃走向和忽然而来的叙旧配乐,有点像正好好吃着广式清蒸,旁边的人忽然给你劈头盖脸地撒了一盘子花椒粉……不伦不类,还有点小尴尬。
我安慰自己:“国漫开头嘛,你懂的。”
万万没想到,随之而来的爬铁塔才是真·尴尬,不是,你要来段剧情推进三人友谊我理解,你要来点美景丰富回忆我也懂,不过也不至于用“登高”这种用得烂大街的梗吧?而且用得格外生硬,就像是“为了登高而登高”。讲真,我以后要有阴影了,在听到无论主角or配角来一句“带你们去个好地方”,我就要有拉一个广而远的镜头、发一段脱俗不做作的感慨、对着天空喊上一嗓子的心理准备了。
和影片清新日常的风格一致,来点平平常常的,像是结伴回家路上瞎侃老师、讨论点八卦、对着街边卖的小零食发呆……就算来一句“卧槽我自行车丢了”“卧槽我钥匙不见了”然后发起的寻找失物之路也好啊。
看完电影之后,我回去跟一个强推我来看的人在网上聊天。
我:“我看完了。”
我:“男二喜欢男主啊?”
我:“影片在疯狂暗示啊,友人A还笔直笔直地说我想多了。”
他:“你能有点普通大学生的看法吗?”
我:“整体感觉还行吧,除了男主动不动就抒情感慨整得像个吟游诗人、女主动不动就‘我妈……’、日漫风格依然彰显存在感这些。”
他:“……”
他不再谈了。
我后来想起有些后悔,这个人是我高中同学,暗恋一个女孩,他曾经说:“在课堂上经常看她,一颦一笑。”
这样说着,他不好意思地笑。
影片里那些男主静静看着女主做作业、听课、画板报的镜头,是不是都在让他忆起那些美好但是已经彻底逝去的日子?
什么是“普通大学生”?我认真想着这句话。
大概这是这部电影做得最好的地方了吧。
全部影片都在努力地还原曾经的时光,无论是红绿灯路口拉起的横幅、垃圾桶上的标语、黑板报上的“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都在强烈地宣告着这是我们真真切切存在过的生活,也是我们已经远远离开的时光,偶有回头,中间也隔了条叫做成长的河流,河流上起了雾,那对岸便朦朦胧胧,美得梦幻。
说回感情,男主男二女主这个闭合三角形里,没有轰轰烈烈,就算是表达心意也不过只是一句“如果你不想上大学,我也不考了。”就算是决定放弃也不过是一句“可能是杂志附送的吧。”就算是永别也不过是一句“加油”。
是啊,那些单纯的时光里,我们还不太懂感情的时候,往往没有太多勇气去说一句“我喜欢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去留住那人。很多时候,也不过是如男主那般带着伞却犹豫不决,便让她离开了,离开了的,有时就再也不会回来。
我想,大多数人的青春或许如此,宽大的校服、黑板槽里断了的一支粉笔、桌椅拥挤的教室、奄奄一息的老风扇、她的轻轻一笑、他的一句玩笑……这些不连续的意象却圆满了我们对青春的回忆,而充作串起的红线的,被国产青春电影反复刻画的轰轰烈烈的喜欢、刻骨铭心的爱恋都不一定有,最多的还是那些猝然生起而又默默隐忍的悸动了吧。
那些悸动,不算深刻,却记了多年。
看完电影,第一感觉就是太短了!太意犹未尽了!当观众想多知道点三位主角长大成人后的结局时,电影已经散场,不过转念一想,正应了片中那句——“如果当时我们说了再见,后来是不是就可以真的再见”,我想导演正是想给我们一种戛然而止的不舍之感,正如他们几位年轻人的青春一样,没有华丽的告别仪式来好好彼此珍重,拥抱着说一句再见,就结束了,就在成人的世界里各自四散天涯了。
先说说画面,画面简直无懈可击,在黄昏里高耸入云的电塔,在淅沥的雨点里追寻的少年,在秋日的阳光里落在一角的枫叶,漫步在老街的小猫,飞驰在天空闪得发亮的飞机,雪地里的嬉戏,再加上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杂货店,吵吵闹闹却忙碌充实的学校,世外桃源般的乡野生活,每一帧画面都可以拿来做壁纸。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背景画面做到完美的同时人物的运镜却一点都不呆板,每一个奔跑的步伐,或开心或失落的表情都是随着背景画面的流动而流动的,而不是一般普通国产动画片那样粗暴的后期拼贴上去的感觉,画面中的少年灵动十足,每一个微妙的眼神,每一个心动的瞬间都刻画的自然到位,而且电影中除了写实,还巧妙的运用了“写虚”,利用虚幻景象的表现来衬托出人物最内在的情感状态。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除了女主恬恬在男一小意的漫画里坐上纸飞机翱翔天空冲入云霄,表现小意对恬恬的喜欢,期待他们两个的未来,一种无限向往的乐观心情,还有女主恬恬文艺汇报时从校园舞台转变到雨里孤独起舞的更迭,细腻的把她表白受挫后失落的心理丝丝入扣表现了出来。
当然光有画面还不够,电影中的配乐也十分出彩,自行车声,篮球声,白鸽挥动翅膀的声音,灯泡亮起的清脆声,铁轨驶过的呼啸声,读书声,同学打闹的嬉戏声,连教室外面隔壁教室的嘈杂声都一一清晰的呈现出来,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你就坐在那个教室里,感受几位主角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在重温你的青春,一切又回到你无数个夜晚会梦见的最美好的时光里。
几首插曲也都很好听,屠小意和姚哲恬雨里追寻时那首周深的《来不及勇敢》一听就听他的声音出来,凄婉入心。还有快结尾时有一首声音高亢而又充满力量的歌,也太好听了吧!回来立马一搜,是一位新人歌手尤长靖唱的同名主题曲《昨日青空》,非常激荡人心,仿佛让我们跟随主角爆发的情绪一起与青春泪别,把离别时的伤感完全烘托出来,也让观众想起里自己青春里念念不忘的旧人,是一个最大的泪点,绝对可以媲美秒速5里面的那首经典的《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好了,说说最重要的——剧情,我想一定有人会说这部电影缺乏所谓的强戏剧冲突,不够一波三折,看似好像有点平淡啊,但我觉得这正是此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它就在说我们普通人的青春啊,那些普通人没有一点电视剧里的夸张情节,就每天学习,学习,再学习,偶尔大家一起春游,秋游出去疯,快乐得不得了,再加一点点藏在心底的偷偷暗恋和告白失败后的怅然若失,这是会却让你一想起嘴角就不由自主笑起来的青春啊,它虽平凡却温馨治愈,有一种慢慢沁入你心脾的舒适之感,仿佛就是你身边朋友的故事或者就是你普通却格外怀念的青春。
七龙珠,灌篮高手,萌芽,卡通王,街机,这些标签更是让我们80后,90后青春时代的记忆一下涌出来,有很强的代入感。男主屠小意毫无疑问是喜欢着姚哲恬的,本片大量的笔墨都在描写两个人纯真的感情,而姚哲恬是什么时候喜欢上齐景轩的,这一铺垫稍显不足,只有一个地方,就是齐景轩的手划伤了,姚哲恬非常关心,马上解开自己的发带一定要为奇景轩包扎,这一段是稍稍点明女主心意的。而齐景轩的执意拒绝,也为下面的剧情埋下铺垫。
插一句,在我的观影中,发生有一件有趣的事,当女主恬恬向男二景轩准备告白的时候,旁边一个穿灰白色某c大牌高级套装的,可能是工作日下了班直接来看的小姐姐一下子失控的说了句“卧槽”····
的确,女主的这个举动着实让人意外。如果在电影中可以给她和男二更多的细节铺垫就更好了。之后,那副小意告白的画作最终还是在雨里全部化掉的时候,小姐姐惋惜的说了一句“啊呀”,在最后小意和几位同伴车站告别,配合着动人的歌声时,旁边穿制服的小姐姐又默默小声的哽咽起来,已经工作步入成人社会的她又想起了谁呢?
而男二景轩的感情始终是一个谜,看到有评论说景轩会不会是喜欢男一小意?这一点,我倒是觉得有待商讨,我更倾向于把他们两个人的感情理解成是一个还在成长期,还是年轻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渴望和依恋,因为景轩本身就是一个很寂寞的人,父母早早离婚,母亲被父亲丢在乡下,抚养权又在忙碌的父亲那里,在他这个年龄段,最需要一个可以依靠,可以陪伴,可以懂他的人,所以当他知道小意的梦想后鼓励他的同时也是在鼓励追逐飞行员梦想的自己,他知道小意和恬恬对他好,他把那份感激默默放在心里,他感受到了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他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笑容,他也想对他们好,所以看出小意喜欢恬恬后也一直乐意帮小意一起追,而恬恬向他表白时马上拒绝了,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会伤害小意,会让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从此崩裂,他不想让这一段久违的灵魂间的默契就此终结。
另外,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导演不给我们多看一点他们三人成为大人后的篇幅?
但如果导演真的给你花生在电话那头被孩子忙得焦头烂额,失去原本嬉笑人生,不羁洒脱的一面,始终庸庸碌碌,被生活彻底打趴下,变得消沉的画面你想看吗?
姚哲恬一个人辛辛苦苦带着孩子,在孩子面前努力逞强着微笑,做一个乐观的单身妈妈,总是偷偷拿起床底已经发黄的小说稿件,却被生活所困,每天光是活着就花光了所有力气,成为小说家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远,疲倦得撑不下去偷偷哭泣的画面你要看吗?
齐景轩那么多年看似逍遥,天天满地球飞,无牵无挂,但始终孤身一人带着行李箱在世界各地的飞机场来来去去,没有人陪伴,午夜梦回时他低着头想起了谁,拿起手机想打电话给谁,却忘了彼此早已经失去联系,还是会寂寞的画面你要看吗?
所以这部《昨日青空》是一个港湾,是让工作后越来越冷漠,越来越麻木的我们内心重新温柔起来的地方,在那里只有我们最怀念的青春王国,没有大人世界的尔虞我诈,虚假笑容,事故奉承,疲惫倦怠,成人后的残酷世界我们在电影里能不谈就不谈。这段90分钟不到的光影体验让我们又回到最美好也最容易逝去的那段时光里。
也许长大成人后的我们已经回不去了,也不可能再见面了,但好在除了午夜梦回,还有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们回去,让我们想起在生活中已经忘记的那些曾说好要一辈子在一起的人。
那时候一起陪你走过放学之路的伙伴,现在又在哪来呢?
这个夜晚,我想你们了。
你,还记得自己17岁的模样吗?
18岁之前,我的人生都在一个小城度过,而那个小城跟片中的“兰汐”没什么两样。
街巷狭窄,柏油铺面,法国梧桐高大而爽健。路上走两步就能碰到熟人,而朋友基本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
早上有时候起晚了来不及在家吃饭,就会跑到三岔路口买早点。胖胖的店老板总会笑眯眯地在豆腐脑里多加一勺糖,再要上一笼肉包子,挂在车把上就往学校飞奔而去。
我总是因为迟到被班主任叼,跟一帮男生在教学楼底下罚站。上自习时也会偷偷给好姐妹传纸条,担心暗恋的男生是不是又喜欢了别人。
班上学习最好的那个男生总是衣着干净、笑容温暖,整个人仿佛笼罩着一层莫名的光芒。每次偷瞄他被撞到,心里就像小鹿狂奔一样乱跳不止。
片中的屠小意也在那一年遇到了姚哲恬。
她,成绩优异又擅跳芭蕾,美好的让人难以接近。而他,个子不高、长得不帅,只对画漫画感兴趣。但两人却因为一同出黑板报的机会,越走越近。
如同“小透明”暗恋“班花女神”的青春小说桥段一样,屠小意喜欢上了姚哲恬。
而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眼角眉梢都满溢着欢喜。当他多年后再次回到兰汐,仍然能回想起那个彩虹色的傍晚。
那是他们第一次一起放学回家,姚哲恬也第一次知道了屠小意对于漫画的热爱。在轰隆作响的铁道旁等待时,她凑到屠小意的耳边说,“真好啊!你现在就知道自己热爱什么。”
是啊,越长大越发现这热爱无比珍贵。那是证明你在活着的最好证据。
而姚哲恬作为一个高干子弟,今后的路似乎已经被完美地安排好,只要一直按照这个轨道走下去,就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幸福。
那个在练功房里独自一人练舞的她,那个在汇报演出的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她,白衣芊芊,却看上去那么孤独。
不过故事里总会出现第三个人,这次是教育局长的儿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齐景轩。
他可以肆意反抗脾气暴戾的班主任老陈,可以在教育局来学校检查时抱着篮球在走廊乱晃。总是把校服外套随意挂在肩上,好似对一切都毫不在乎。
但这样的他竟然在机缘巧合下,跟班里的“小透明”屠小意成为了哥们。自然而然,也就跟经常和屠小意搭伙出板报的姚哲恬熟络起来。
三人开始一起上下学,晴天时去山坡电塔上看夕阳,下雪时骑车跑到林子边打雪仗。滋生出来的不止是友情还有懵懂的喜欢。
有一日,齐景轩破天荒的邀请他们去自己家里吃饭。快到地方时,才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处乡下的宅子,而里面住着早已离婚多年的妈妈。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个仗着父亲权势的纨绔弟子,怎么也想不到,他在妈妈面前像是换了个人,体贴孝顺、细语轻言。
景轩的房间里摆着好多飞机模型,小意问他是喜欢飞机吗?他点点头,又摇摇头。喜欢飞机又能怎么样呢?难不成还去开飞机吗?
为什么不可以?喜欢就去考航空学校啊。是啊,反正我们年轻,有着看似无数种可能。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年少时总以为永远和再见是真的。
“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下次回来再见面喔!”“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啊!”
那时候说出的话滚烫而真挚,谁都以为说出来就是真的了,但谁也没想到实现起来会那么难。
屠小意暗恋姚哲恬,但他不知道是否要告白。甚至鼓起勇气偷摸摸在她订阅的杂志里夹上了自己写的信,但是最终变成了模糊的心迹。
姚哲恬暗恋齐景轩,这个叛逆的少年身上涌动着她一直没有的勇敢和自由。甚至想要去考他想上的大学,但是问题问出了口,却没有答案。
齐景轩呢?他希望自己的哥们实现漫画梦,还可以追到自己喜欢的女生,而他自己,似乎是可以被最后考虑的那一个。
毕业之后,各奔东西,人,终究是会走散的呀。
青春,正是因为有无数种可能性才显得异常美好。那个时候,可以做最傻最癫的梦,说着不着边际的话,喜欢着也许够不着的人。
青春,也正是因为无法重来才显得异常美好。记忆中充满滤镜的人与事,最好的保存方式,是让它们全都留在过去。
而我的朋友,你呀,现在去往更辽阔的世界了吗?
突然插播灌篮高手插曲和情节时,极度不适,嘴里的汉堡差点喷出来……
一直到最后看完整部(M)电(V)影,也不觉得男女主感情线的重量足够支撑起他们彼此看对眼…反倒是俩男主……额…遗憾吧,画工进步的国漫变成了自怨自艾的烂调。
现在再看海报标题,问最后在一起了吗?当然没有……男二这么真心的爱着男主,可能是碍于性别相同吧……
被朋友邀请去看《昨日青空》的试映会,我起先有点抗拒。距离三十岁越来越近,但凡打着“青春”“怀旧”标签的事物都唯恐避之不及。那感觉很复杂,一两句话难以讲清,大抵是一种“悟已往之不谏,而来者不可追”的愤懑,因此宁愿活在尘土飞扬的现实,也不愿回望一眼过往,生怕这一回首,就被记忆提醒自己错过了多少机会,荒废了多少时光,成为一个被时间抛弃在夹缝中的失败者。
偏偏《昨日青空》如强迫症般考究,笔触细致,不求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其全部野心似乎都扑在还原1999年小城的高中生活上。于是我看到了堆砌满屏的80后、90后青春符号,校服、高考、乔丹、黑板报、灌篮高手以及《萌芽》《读者》,甚至杂志封底的广告都事无巨细地画了出来。我自诩毫无怀旧情结,却被这些刻意铺排的旧日元素砸了个措手不及,初看时如坐针毡,仿佛心中蒙尘的箱子被撬开了锁,一些荒唐的、愚蠢的往事倾泻而出,将自我打碎又重新整合。
我曾经一直以为,怀旧是无意义的行为,是对当下的一种遁逃,是靠加了滤镜的回忆来抵抗人生旅途的泥泞肮脏。但在构建新的记忆的过程中,好几次险些被迷茫摧毁,自我怀疑的情绪占据上风,才不得不承认,怀旧其实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务必与自己达成彻底和解,才能把失败的恋情、考砸的试卷和选错的专业当成笑话讲出来。我太怯懦,没勇气反刍往事,于是干脆在心中一隅放了一个箱子,把不好的记忆统统塞进去,拧上锁,拴上铁链。如有可能,甚至会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般,将它沉入暗无天日的记忆的深海。
《昨日青空》的画面是极美丽的。阳光层次分明,长廊上缀满爬山虎;梅雨季青杏上滚落雨滴,像刚哭过一场;纸飞机渐飞渐远,融化在蓝天白云间。细腻如此,华丽如此,除了画功深厚,必是作者对故土和青春怀有无限深情。故事也是干净清透,欲说还休的暗恋。男孩做得最“出格”的事,无非是在女孩的信箱里偷偷塞入为她画的漫画;而女孩最动情的瞬间,也不过是捏住男孩的衣角,说:“如果你不参加高考,那我也不考了。” 没有拥抱亲吻,没有仪式性的表白,甚至连牵手都没有。同样的桥段,套在成年人身上,是暧昧不清,是欲拒还迎,是经过算计的感情游戏;只有放到那个年代的高中生身上,才不需要任何肢体接触,就能表达出夏阳般炽热的真情。
后来那叠漫画被雨打湿,只剩下一堆模糊颜料,应是对这段无疾而终的初恋的隐喻。但梅雨冲毁了画作,却没有冲掉年少时的美好,那些有关友情、梦想和朦胧情愫的回忆,随着年岁渐长愈发熠熠生辉。于是在大城市漫画业的炼丹炉中几经试炼的男主角,选择辞职回到家乡,靠着极单纯的情感冲动,为自己的青春画上一本漫画。
将往事画出来,既是对年少时一个无心赌约的交代,也是重新梳理自己人生的契机。也许这段往事有不少被美化的成分,但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过程,是去粗取精,是重新发现初心。
这般基调清新的青春动漫,总归要留一个不那么遗憾的结局。于是所有的主角都实现了少年时立下的梦想,虽再未相见,却并不疏远,谁也没有忘记谁,谁也没有辜负谁,曾经朋友们一句肉麻的鼓励,多年后依旧能成为追梦的燃料。然而这结局终究也太过理想化。试映会当晚,制片人来现场互动,被问及故事中的主角是否有原型。他说曾问过漫画原作者相同的问题,原型是有的,只不过各自结局与漫画大相径庭。闻此,难免引起悲愁,果然不掺尘俗杂质的情感联结,在虚构的世界里才有生存空间。虚构的三次元剧作都显得矫情,必须在二次元的青春动画里,才展现得出浑然天成的纯净和真挚。
电影中的暗恋是无疾而终的。很难说当事人是勇敢还是怯懦。曾有朋友说对我说:“你不知道我们内向者喜欢一个人的心情,当面说一句hello就已经流泻掉所有力气了。”提问环节,有个女孩现场讲出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大抵就是,喜欢上一个优秀的人,于是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拼命提高自己,力图追上对方的脚步。然而每向前一步,对方也同时迈出一大步,追赶多年,这份爱恋终究无法有一个开始。这故事不新鲜,但听来却黯然神伤,无非是因为我二十出头的年纪里也有过一段惊人相似的经历。就像电影中,大雨天,男主角跑去给女主角送伞。起先怯懦,不敢上前,眼睁睁看着女孩跑入雨中。后来终于鼓起勇气追赶,但在七拐八拐的小巷里,屡屡错过了对方的身影。
现今微信通讯录越来越膨胀,社交圈却越来越窄;被概括为“朋友”的人越来越多,能坦诚心事的知己却越来越少。看罢此片,的确有一瞬间,想要翻出以前的同学录,把那些也许已成空号的电话一个个拨过去,问一句“你是否还记得我”。可能往事会被撬开一个缺口,陈旧记忆被我们重组成鲜活笑料,于是彼此距离拉近,再次成为朋友。但更大的可能是,对方绞尽脑汁终于记起了我,客套一番后,两台电话之间流淌过片刻让人不安的沉默。
于是终于体会到了动画片的好处。它被搭建在现实之上,幻觉与现实之间仅留下一条窄窄的甬道。再贴近现实的题材,转码成漫画,就让人觉得可以短暂逃避到现实之外。
国产青春片热潮已经过去很久,动画片产业也在兜兜转转。我们需要怎样的青春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动画?仍旧是影人和影迷久嚼不烂的话题。《昨日青空》一开场,就点出了漫画行业的现状。男主角就被老板教导,漫画要画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要“重口味”一点。
我佩服主创和原作者的勇气,敢于把一个清淡得几乎没有冲突的故事搬上院线。故事里的人玩过时的游戏,画过时的黑板报,过着如今的孩子看来已经十分过时的青春。而我,则很想遁逃到画中那座1999年的兰溪小城,休息一下,深深地喘上一口气。那里有一种腾空的热望,那里的孩子们尚有气力追问何为理想的人生,何为更好的自己。
剧情就不透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再分析一遍剧作,恐怕那些喜欢先找影评再看电影的观众就不愿买票了。有太多人批评这部影片的剧情过于老套,批评它的日漫风格,批评它的音乐太满,甚至有日漫粉指出这部影片抄袭《盛夏光年》,但我并不认同这些说法。
传统的真人电影,在没有特效的情况下,从拍摄到上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在港片辉煌的年代,很多经典的影片都只用了短短数天拍摄完成,即便现在,拍一部真人电影也不过个把月时间。而动画的电影的制作,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
影片《昨日青空》改编自漫画家口袋巧克力的同名漫画,制作团队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历时三年共计10000个小时制作而成。就动画电影来讲,不求编剧手法能够推陈出新,但绝对要稳妥起见。毕竟,这是一部商业动画片。对于动画电影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的我国来讲,指望一个小团队能作出宫崎骏这种大神般影史留名的经典作品,目前还不现实。但作为观众,有这样的要求,无可厚非,谁愿意总看那些陈词滥调的东西呢?
日漫的风格在全世界影响深远,这一点不能成为观众批评影片的理由。为什么?难道好莱坞的类型片看多了,我国就不能拍类型片了?国家去学习国外的各种先进的科技难道也要指责国家抄袭?文化产品也是一样,日漫的风格好,我们当然要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古板的老祖宗都懂得学习先进的道理,我们决不能因守旧而落后。我国还未形成电影工业,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的票仓,好莱坞的三维动画倒是人人都想学,但整体基础太薄弱,想要达到那样的程度,奋起直追也得二十年。当然,这不是悲观情绪,这应是向上的动力。《昨日青空》所谓的日漫风格,不应成为批评它的理由。
至于抄袭一说,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我想说的是,但凡认真一点的观众,假如看过很多类型片那么应该知道类型片的编剧手法是有其固定套路的。影片《昨日青空》虽然是动画电影,但它的类型却是典型的青春片。
影片的音乐太满是一大败笔,本片的音乐确实从前到后少有停歇的时候。作为电影来讲,对于配乐的处理显然不够明智,即使再好听音乐的音乐也需要有安静的间歇期。音乐配的太满,影片中人物的情绪就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每个高潮之后都应该有一波情绪的宣泄,这才会让观众欲罢不能。搞漫画出身的导演,应该不是不明白国画中高级的留白,用作处理音乐也一样,宫崎骏作品的高级点就在于此,显然导演并未习得精髓。
这部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在所有的场景设计上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几乎还原了江南小城兰溪的真实场景,细节部分如慵懒的猫、路灯下的飞蛾、玻璃窗上的雨水、铁道口的红绿灯、小站的站牌等。就连故事发生的校园都让我有一种恍惚间回到90年代的错觉。单这一方面,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已值回了票价。
最后,借用影片中那句煽情的话送给你:愿曾经满怀青春的你,终将光芒万丈。
女主功能:过审。
和好些国产三维动画一样,背景、空镜制作蛮优良,看起来挺优美,然而人物的形象设计、动作流畅度、肢体语言等却存在好多瑕疵让我挺不满的。虽然略显平淡无趣的故事发生在高三,但勾起的回忆却是我有出黑板报的初三,以及陈老师也让我想起那个不喜欢的班主任。另外,「屠小意喜欢姚哲恬,姚哲恬喜欢齐景轩,齐景轩喜欢屠小意」这个三角恋转折真是意想不到!P.S.:使用朴树的歌《New Boy》惊喜一下!
想沿着回忆狂奔向你,可是我们早就中途失散——艹!原来后面结局齐景轩去找屠小意了,你们是真的!!!!
同一座城市,同一所高中,情感滤镜太重了!动画里出现的每一个场景都能牵连出一段故事,最扯的女主住的地方就是初恋的家。好啦,去过那么些城市,兰溪还是最美的!#南方没有北冰洋;那个时代的电话数字是7位数,开头是8!#那天采口袋,聊了很久,全在偏题聊家,有一丝丝想家了
恍惚想起1999年,也是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毕业季。伤感的不是跟屠小意那样怂着葬送一切可能,而是日后竟也见识过三人间回环般的爱慕,以及明白,你永远不知道谁要从身边消失。尽管也有尴尬与矫情,但《肆式青春》没做到的,《昨日青空》都做到了。而且很奇妙地,同性间那种怕是当事人也说不清的情愫,竟然抓住了,而彩蛋中,竟能有一个追悔的gay。另,最燃那段居然是打篮球,感觉马上就要究极进化了。而且姚妈妈也太潮了,1999年就有这款眼镜。看到发生在金华,很惊喜。
前面剧情其实较为平淡琐碎,但一些年代情怀细节处理得很好,最让我惊喜的是结局,给整部电影打了高光,大胆的精神让人沸腾。歌和彩蛋也很加分。如果你勇敢一点,我们就会有故事,想写男二和男主的同人文。
一个有关青春也是有关孤独的故事,结尾的分别看得眼睛发酸,作画配乐加分,虽然男一男二基情动人,但女主后半部分的戏份却也让人共鸣,非常优秀的动画,时间会为它正名
灌篮高手和你有毛关系!不知是什么人在投资这样的动画!
开头真的惊艳,拍出了江南小镇的美和生活气息,故事也很青春,真正的国漫,不容易。
一点私人化的感受:其实和全片有些无关,上一代的青春就算完全还原也没法让我代入进去,不过世纪之交的小城,尤其是那绿色木框的窗户,也确实勾起我一些回忆。然后渐渐的,大约十年前的中学经历开始脑内浮现出来,那么模糊而不真切,让我怀疑这些年来的自己是真的吗。于是又开始有些痛苦,并不是单纯地患得患失,只是感觉我失去了一些什么,就算最近半年人生的巨大变化也开始混乱。“哦哦其实我只是遗憾最终变成了当初所讨厌的人吧”,然而当年真正拥有青春的自己,面对人生的迷茫,究竟能向现在的我说些什么呢?不知道,我只能狼狈不堪地逃出了影院,眼眶终究还是湿了....
屠小意:我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齐景轩才是我青春的男主角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什么鬼哦。 正经一点,还是非常羡慕男生的友谊。
氛围挺小清新,但情节太平淡了,看开头猜到结尾系列。高考前后的爱情线,细节处理有时代感,加入了灌篮高手、萌芽等怀旧元素。画面日漫风,想学新海诚,有些《你的名字》的影子在里面,但差距还是挺大的。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泡我,三角恋BG画风瞬间变成了BL画风。
5。腐女的养成。制作还可以,剧情太寡淡了一些。还挺无聊的。
这么好的画面被矫情到死的台词和二逼到不行的剧情毁了……
小规模小制作的青春动画电影,观众群体就是高中和大学生吧。大概就是讲“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这么样的故事。剧情偏弱,像是高中流水账。整部电影深陷自我陶醉的煽情回忆里,难以自拔。但还是给5分吧,一个团队三年的心血不易,希望今后能用质量打动观众,而不是配乐。
最后居然是个gay片啊!结尾还有男性主创跟当年的男同学告白?话说2014年的网剧版《匆匆那年》就是主角骑着车听着朴树的New Boy 去上学,这片搞个一样的开头也不知道换首歌,只能说中国人的青春太廉价批发了
画风新海诚,内容郭敬明
接下来是飞行员和漫画家的故事
音乐烘托氛围不错
3星半。“预告更好看”系列。日漫风国漫。1.剧情寡淡单薄,大多都是靠怀旧元素+小细节在撑。2.俗套的三角恋模式,男主爱女主,女主爱男二,男二爱男主?(已经很赤裸裸了吧?)3.强行抱《灌篮高手》大腿。4.男主太怯懦了,不过青春期嘛,都有遗憾的。5.同名主题曲好听,推荐。“青春有你出席,不是为了让你缺席,你好吗?为什么长大就要走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