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媒体的冷酷
媒体是 “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的重要力量,而他们却滥用了这股力量。
关于媒体摄影的讨论争议,关于黑人的诉求,关于马丁•路德•金的葬礼,关于大游行,好吧,这些故事穿插在其中,形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情节。但我想,如果不是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那么很难明白其中的深刻意味,带给观众的更多是零零散散的情节,更甚之是乏味,一头雾水。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前后开头。同样是发生车祸,没有救护车,没有警察,只有路过的摄影师,咔嚓两声,心情好或者帮你叫救护车,心情不好,完全无视。浓浓地讽刺意味,将媒体人的冷酷表露无遗。
描述黑人这部分依然如此,警察对他的怀疑,黑人本身对他的嘲讽,媒体的无视。整个社会都是浮夸的,人们只关心那些所谓的大事情,正在发生的吸引众人眼球的大事件,而忽略了周边生活的琐事。况且它们也并不是琐事,对黑人的歧视由来已久,即使马丁•路德•金也无法改变得了的固有态度。但他们在面对真正的大事件的时候也只能靠边站。
这其中媒体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媒体是 “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却滥用了这种社会所赋予的权利,成为了FBI的传话筒!
而幸运的是,我们所遇见的听到的更多是有良知的媒体人。比如经常听到的记者卧底几个月探究黑幕,揭露一个个事实真相。比如曝光那些民告官的不公,曝光那些虚假谣言。但是,当遇到真正不可阻力的时候,所受到的迫害也是最严重的。
2 ) 人海狂潮
六八风云席卷欧美,摄影记者约翰发现所属电视台有份为FBI提供新闻片段,协助检控示威者,他也被借故辞退。和他相濡以沫的单亲妈妈艾琳在芝加哥民主党大会示威中与儿子走散,向他求助,唯约翰却忙于拍摄大事件,陷入记录和生活的两难。
韦克斯勒作为好莱坞著名摄影师,曾掌镜过诸如《灵欲春宵》、《飞越疯人院》等经典影片。摄而优则导,韦克斯勒感觉到了1968年美国社会的蠢蠢欲动,他想拍摄一部能够记录时代的电影。显然韦克斯勒并不想要一个好故事,他只是想方设法要把这个故事放在时代背景中去,哪里有新闻就去哪儿拍摄,将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关系推到了极致。
韦克斯勒承认在《冷酷媒体》里大部分拍摄思路都是直接从让·吕克·戈达尔那里偷来的。纪录片形式的片段均取材真实,主线故事穿插其中,让观众身历其境,与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融为一体。把纪实片段和虚构情节揉合得天衣无缝,片头新闻工作者的伦理争辩和片尾黄裙艾琳在真实军警间穿梭寻子,已成为影史经典。镜头如何面对暴力等问题,放诸今日也丝毫没有过时。
在电影结尾,摄影师之死,没有一个镜头的长度超过四格,中间插入黑场,摄影机滚落在地上,全世界都在看,从始至终这个摄影师都是窥探者,但如今他成了被窥探的中心。
韦克斯勒将摄影机直接对着观众,让人想到《火车大劫案》最后那个经典的开枪镜头,好像我们都被拍进去了,以使我们思考片中我们代表什么,也让人思考本片至今的政治含义。
3 ) 芝加哥1968
Medium Cool探索非虚构与虚构界限,镜头在街头、社区社群和大机构之间穿梭,碎片化展示了1968年围绕媒介的美国社会的种种疟疾,而其中的混乱只是当时冷峻现实的冰山一角:虚伪的电视新闻,被媒介剥削的非裔社群,严重的社区segregation,政府机构介入大企业获取研究资料以监视犯罪,经济、教育的地区不公正… 虚构部分落到一位西弗吉尼亚的小学教师,在当地小镇,经济衰败,粮票匮乏,她一己之力教五个年级,搬来大城市芝加哥后却不被认为是教师。她不需要被拯救,正如1968的越南不需要被美国拯救,2022的乌克兰不需要被美国拯救,她也并不愿意在芝加哥教书。结尾明艳的黄衣女子在抗议队伍中茫然地穿梭,寻找不知所踪的失落、叛逆的、未来如同这个时代一般去向不明儿子。
4 ) 芝加哥故事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谈到他理解媒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媒体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将媒介从冰冷的外在存在中解放出来,把它变成了人的身体、精神的延伸。1964年,麦克卢汉理论的产生不能不说与当时美国社会的极具动荡有着密切关系,彼时靠传播小道消息、打口水仗生存的传媒业已经变成了“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的重要力量。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媒体在定义自身角色时却滥用了这种权力,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在麦氏理论提出后4年,韦克斯勒这位二站老兵就用一部先锋、激进的电影《冷酷媒体》给了美国新闻业当头一棒。在这部影片中,媒体的形象就如同介于上帝和小丑之间的“medium”,并且还是一个“cool”的媒介物。
韦克斯勒作为好莱坞的一位著名摄影师,曾掌镜过诸如《灵欲春宵》、《飞跃疯人院》等经典影片。这部自导的《冷酷媒体》却让观众感觉他似乎更适合当一个新闻人而不是去拍电影。电影原始剧本与后来的《冷酷媒体》南辕北辙,而如此大的改变正是由于韦克斯勒感觉到了1968年美国社会的蠢蠢欲动,他想要拍摄一部能够记录时代的电影。1968年的美国,约翰逊继续让国家在越战泥潭中深陷,此时的越共在顶过美国新一轮的狂轰滥炸后开始组织力量反击,美军伤亡进一步扩大。而在美国国内,嬉皮士文化运动与反战运动、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相结合,民众情绪狂热。4月马丁•路德•金遇刺更是火上浇油。韦克斯勒不想要一个好的故事,他只是想方设法要把这个故事放在时代背景中去。他大幅改动剧本,哪里有新闻就去哪儿拍摄。
1968年的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即,韦克斯勒回到他的家乡将这次党代会作为故事中心。一个男孩寻找心爱宠物的故事变成了一个芝加哥新闻记者的工作、生活纪录。在影片一开头,韦克斯勒似乎就打定主意要将媒体重新拉回到“cool”的状态中来。在阴暗的隧道口发生了一起车祸,约翰与格斯在事故现场拍摄新闻,在前后左右各角度拍摄后,他们回到了自己的车上,拿出对讲机汇报说车内的女性伤者还活着。在这个引起了极大争议的段落中,韦克斯勒将以约翰为代表的新闻人冷酷、麻木的特点放大,提出了一个尖锐的媒体伦理问题。接下来,韦克斯勒的创作意图就显现出来了,约翰接着又去报道国民警卫队的一次演习情况。此次演习是专门针对有可能爆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而安排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次真实的演习。除了约翰是演员,其他的都是真实的国民警卫队成员。韦克斯勒将原本的“虚构”变成了“真实”,电影的背景被真实化了。在影片结尾处长段的游行场景和民主党大会的实景拍摄让这部故事片俨然变得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了。
当然,韦克斯勒的电影风格并不单单就是“纪实”这么简单。《冷酷媒体》的电影风格非常繁杂,除了“真实电影”所追求的那种直接摄影外,韦克斯勒还将卡萨维茨式的独立电影即兴创作风格和戈达尔式夸张、抽象的新浪潮风格结合起来。前者体现在大量手持式摄影的跟拍镜头上(当时还没有斯坦尼康),而后者则是在约翰与艾琳参加舞会时阴影与大面积色块混合的构图上(在约翰家中挂有贝尔蒙多的画像,四脚朝天的汽车也与《周末》中的场景极其类似)。
影片的主要剧情极其简单,约翰由于一次误会认识了贫民区小孩哈罗德,从而与哈罗德的母亲艾琳有了接触,并慢慢产生了感情,开始渴望家庭的温暖和凡人的幸福。哈罗德与艾琳是阿帕拉契亚农业、贫穷的代表,是白人社会的底下层。而这个改编剧本对初稿剧本最多的一处保留就是哈罗德喜欢驯养信鸽。韦克斯勒刻意保留这个设置的最大原因就是鸽子能传达出某种和平与希望的含义来,从而稀释掉影片中过于浓重的政治气息。在看到影片中约翰这个人物形象时,观众很容易发现他由当初冷酷形象慢慢在向温柔、和蔼的父亲形象转变,同时从他因为素材被FBI盗用而感到愤怒的段落,也可以看出他还是有原则和道德底线的。影片中少有的几个温情镜头,虽不能完整解释这种转变的合理性,但也暗含了韦克斯勒对冷酷回归温情的强烈诉求。韦克斯勒着力于将各个阶层都融入到影片中去,艾琳因为越战而失去了丈夫,挣扎求生于社会底层。从68年夏天华盛顿的大游行中的黑人到芝加哥黑人聚集区,黑人形象在《冷酷媒体》中也被推到了前台。在约翰报道一起黑人出租车司机归还乘客遗失的现金,但却被警察怀疑的新闻时,我们明显感到媒体主管对这个新闻不管不顾,而黑人也在抱怨媒体对他们的无视。在约翰和艾琳看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录像时,约翰感到了弥散开来的暴力气息。现实的发展和韦克斯勒预想的一样,就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传来了罗伯特•肯尼迪遇刺的消息。韦克斯勒敏锐地将其加入到了电影中。同样,芝加哥的大游行也成为了影片最后高潮部分的绝佳场景。另外,影片中有大尺度的裸露镜头,似乎也暗示出性解放的意味来。
《冷酷媒体》开头部分备受争议,结尾同样如此。约翰找到了因为寻找哈罗德而走失在游行队伍里的艾琳,没想到在离开时却发生了车祸。车祸的剧情首尾照应,此时一台巨大的拍摄示威游行的摄像机却转过镜头对准了观众,屏幕被巨大的黑暗笼罩。韦克斯勒对媒体旁观者的态度感到失望,他们实在是过于冷酷了。有趣的是,2012年北约峰会在芝加哥举行,大批民众聚集游行,高龄的韦克斯勒再次拿起摄影机拍摄、采访游行的群众。当1968年的场景和2012年的交叉出现时,历史的荒诞感呼之欲出。一个对我印象极深的镜头是,当游行者聚集时,就在队伍旁边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办公大楼却关闭了所有的大门和窗户。韦克斯勒对媒体再一次的冷眼旁观感到失望,“也许他们觉得这够不上新闻吧。”44年之后,媒体依旧冷酷,韦克斯勒当初的判断还远没有过时。
虚构故事卷入现实洪流的概念很不错,也能理解导演与当时所有人一样都在混乱的时代面前迷失。问题是前半部的虚构部分编得也太他妈的没劲了,一些对戈达尔技法的模仿也很失败。看过这些蹩脚二手戈达尔之后才能更真切地觉出戈达尔本尊的好,他在叙述和议论之间的流畅转换和相互平衡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来的
"韦克斯勒的电影风格并不单单就是“纪实”这么简单。《冷酷媒体》的电影风格非常繁杂,除了“真实电影”所追求的那种直接摄影外,韦克斯勒还将卡萨维茨式的独立电影即兴创作风格和戈达尔式夸张、抽象的新浪潮风格结合起来。韦克斯勒对媒体旁观者的态度感到失望,他们实在是过于冷酷了。"
黑人民权运动、反战游戏、刺杀肯尼迪 记录了美国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但是故事真的没多大意思 形式大于内容的伪纪录片 最后部分用摄像机记录了一场真实的暴乱 巧合间将故事和真实暴乱合为一体倒是很棒
看完了才知道背景是真的-09/22/13@Regent Square Theater
黑女人拦住门说,下面来讨论一下我想要的;枪店老板声称怎样用枪是个人权利;摄影师觉得单位电视台正变成暴力研究专业机构;10岁的小男孩在枪和鸽子中间选了后者,“我从不偷窃”,他愤怒的喊到——他长大后一定会没事的,但这个社会却没有一点变好的迹象。People say in a big country dreams stay with ya, well I don't want those dreams.
政治电影也可以拍得很酷。相比名词术语堆砌,这样的影像更能帮助我理解政治与传媒。
既是对美国当时社会生态半纪录的影像志,也是对媒体行为本身的强大反讽。男主角一开始就拍摄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而且他完成拍摄之后才叫救护车),结尾他却成了另一场严重车祸的受害者,成为了被拍摄的对象。前后两次摄影机丝毫不介入事件,保持了真实但却冷酷和无作为到令人发指,这样的真实有何用?
勉强及格。手法上有很多致敬并受新浪潮影响的地方,《蔑视》和贝尔蒙多等等乱入。故事比较弱,能称得上故事线的就一记者的职业挫败以及他跟一个单身母亲的感情推进。重点还是串联60年代混乱的政治世相,临场感比较强,但是也没揪住什么大事件,音乐和摄影环节都不错,反思了媒体客观,也有煽动性。
2.5 从主动拍摄一场车祸开始到自己车祸结束,既让人扼腕又像一种嘲笑。本来是个人(摄影记者、民众个体)与集体(电视台、FBI、国家)的对照结果格局突然变成了找儿子,最后半个小时转折既空洞又莫名。但是看到了60年代还没有那么多大高楼的芝加哥。(Anthology Film Archive Maya Deren Theater)
3.5 One-of-the-most-underrated-things-ive-ever-seen
拍摄手法真是新颖,真实与虚幻的结合,新闻人的伦理教材,故事的漏洞百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众与电影创作者都将自己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融为一体了。
4.5. Past and present, fiction and reality, the personal and the social.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看了近两个小时的版本 收尾呼应烘托媒体cool的伦理主题 主角可以被看作是一个hot的与冷媒体不合的温情人 68芝加哥与美国给足了庞大又极富历史意味的群众背景 电影以男主为线索深入68年的芝加哥将自己深深扎进那个躁动与反叛的年代生活 在大街小巷贫民与政治精英社会问题与流行文化等等的纪录影像中饱和
虚构的人物在实际的环境中,参与和目睹了整个媒体拍摄下的事件。以男主的记者身份直接控诉了媒体与国家机器勾结,侵犯民众隐私权利的真实情况。女主尴尬的居住工作环境让人感叹贫民区底下如黑人的歧视,从没被真正重视。2020-12-13重看。讽刺电视媒体对边缘社群及个体的利用,虚伪的包装下是利益的收割。摄影机记录者和寻子不得的母亲的车祸是残酷世界的写照。影片的手持摄影和纪实手法的契合度确实高。
松散的剧情结合伪记录的形式,看似很碉堡,实则没意思。对那个年代的美帝社会有兴趣的可以一看。
故事不强,更多是为了串起社会运动实录,角色在其中游走达到虚实结合。对媒体在事件中的位置亦有犀利讨论。最后的镜头对准观众,难怪中间还提到《轻蔑》。
电影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平衡客观观察和主观参与 后半部分的实验是好莱坞梦工厂流水线的反转 和GIMME SHELTER一样有历史保存价值
有意思,又是真实和虚幻界线模糊的片子(最后黄色衣服的女主角在暴乱的人群里走真是带感),动荡不安的芝加哥。对媒体人的讽刺很犀利,开头结尾的对应以及——最后导演现身,把镜头直指观众!酷!
比起所谓媒体冷酷的主题,仿法新浪潮的技法,这部伪纪录片更像在讲美利坚政治狂躁时代大潮中的“女无所依”。斯科塞斯电影熟面孔弗纳布鲁姆饰演的女主人公艾琳,老家教书的知识女性进城后却不被承认从教资格;对儿子灌输男人一家之主女人只是陪衬思想的前夫抛妻弃子不知所踪;与媒体从业的男主邂逅仿佛一见钟情对了心境谁知最后……三星半
影片由车祸开始,又以车祸结束,最后一个镜头里观众们凝望摄影机的镜头,除了黑暗还能看到什么?影片里借助各个角色的口,抒发了很多对于媒介的思考,电视是什么?摄影师的ethics是什么,记者需要保证被采访者的安全吗?可以和警察分享视频吗?采访是变形剥削吗?新闻是真实的吗?还是电视台的propaganda?影片里的许多纪录片式片段捕捉了美国60年代末期的社会运动,越南战争、种族平等等等。总之,这部片子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是一个社会时代巨变之下,社会观点碰撞而出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