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记录片香港2001

主演:内详

导演:周華山

播放地址

剧照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3-09-16 10:50

详细剧情

  「摩梭」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是中国唯一的母系社会,男不娶、女不嫁,人们终生与母亲同住,没有主流社会的婚姻与家庭。摩梭人重女不轻男,没有「男压迫女」或「女打压男」的问题﹔女女男男在性别与性事上轻鬆自在,人间罕见..。在如此平等、自在的文化模式裡,会刺激你反思哪 些?我们又学到什麽?工作小组在没水没电的摩梭山区裡生活一年多,进行母系文化研究,收穫甚丰,且完成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本片没有旁白,纯由摩梭人自行述说,透过老中青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与对话,来呈现母系摩梭文化的独特风采。  本片亦为「摩梭山区教育基金」筹款,门票收入扣除场租、全数拨归「摩梭山区教育基金」,以期山区失学儿童能重返校园。仅50元门票,已足以支付一个山区小学生的半年学费。  导演的话  在没水没电的摩梭山区生活了一年多,进行母系文化研究,如鱼得水,收穫甚丰,并拍成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此纪录片没有旁白,纯粹由摩梭人自己说话,透过老中青三个(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与对话,来呈现母系摩梭文化的独特风采......。

长篇影评

1 ) 不结婚也不同居,去女孩家睡一晚就走

人类社会还处在男女不平等的父权社会吗?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但实际上,哪怕放在今日,女性的生存地位仍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达到了真正的平等。

知乎回答@艾自由

从女司机开不好车,到女孩子的生育对职业的影响,再到女生必须嫁了人生了娃才算完整的论调,女孩似乎在我们的直观概念里,本就有许多与生俱来的“劣势”。

也就是浸润在这样的环境里,似乎女孩也不自觉地开始物化自己。

要彩礼、要豪宅、要金龟婿,做了婆婆物化儿媳,做了妈妈物化女儿,一系列恶性循环下去。

在西方语境里,有一个词叫男性凝视(Male Gaze)。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指把女性置于被观看者,被男性的目光所凝视着。

玛丽莲·梦露

这种男性凝视权力的宣扬,将女性角色构建成男权社会所希望的样子。

再想想我们的现实生活,女性又何尝不是活在男性的凝视之中?

如何成为一个美丽的恋人?如何成为一个贤惠的妻子?如何成为一个顾家的母亲?

更别说男女出生比例的失调,舆论对女性的苛责,职场的不公平,以及其他了。

大家总是在说如何做一个女人,如何做一个男人,却恰恰忘了告诉我们该如何做一个人……

可见对于女性的尊重,对于女性的平等,是否在我们的认知里缺席。或许我们应该打一个问号。

恰好最近一部在微博大火的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或许可以给现代都市人的我们一些借鉴。

从母系氏族的摩梭人对男女关系、家庭关系、婚姻制度的看法里,我们大概能够找寻到这个民族文化深处的坦然与智慧。

泸沽湖边的母系氏族:摩梭族

摩梭族,位于中国云南的泸沽湖边。

作为我国现存的唯一一个母系氏族,这里的生活完全由女人们做主。

在过去,摩梭族甚至没有结婚的概念,男女组成一个小家庭,在他们那里是不存在的。

所有人都是和母亲、兄弟姐妹住在一块儿。

喜欢谁就可以跟谁养育一个孩子,但有了孩子,也不代表要在一起生活。

平时生活在各自家里,男子晚上到女方家,早上再回到母亲那务农。

在大家庭的模式里,孩子与母亲、外婆、舅舅、姨妈相处的时间最多。

但这并不代表父亲的缺席。

父亲不仅要在满月时来认孩子,还得在节日送来衣服和礼物。

在摩梭族看来,男女组成小家庭是一件辛苦的差事。

又要管小孩,又要管牲口,再加上家务和农活,很难兼顾。

而大家庭,所有人一起分担,生活自然就容易得多。

摩梭族独特的走婚传统

那他们的伴侣关系是怎么存在的呢?

作为摩梭族的传统,走婚现在仍在这里族群里继续着。

与我们通常观念里的“婚姻”不同。白天,摩梭男女都是各自在大家庭里忙活,但到了晚上,男子若是对女孩倾心,在白天约好女孩后,晚上就会到女孩的花楼(成年女子的闺房)。

走婚

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

然后在天未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以由正门离开。

若于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长辈起床之后再离开,则会被视为无礼。

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感情,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性格不合,可以随时切断关系。

女方一旦不再为男方开门,走婚关系就宣告结束。

情感自由度非常高。

所以在这里,似乎既没有“彩礼”一说,也没有“第三者”的概念,不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规矩,更没有“财产划分”的难题。

我不靠你养,你不靠我活,各住各家,维系我们的缘由,只有感情。

观念一:我一辈子单身也无妨

在这个大多数都经历过相亲、催婚的时代,摩梭族却认为走婚完全取决于自己。

也就是说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概念,早就在他们的文化里根深蒂固了。

虽然会悄悄暗中给情投意合的双方制造机会,但你要是一辈子不想走这婚也无妨。

对应到我们,你要是敢跟你爸妈说我这一辈子都不结婚,估计“小命难保”了。

观念二:爱不一定等于婚姻

Papi酱最近袒露的婚姻之道,她说自己没有婚礼、没有酒席,甚至从恋爱到结婚,双方亲家都没见过面。过年也秉持着各回各家的“传统”。

大部分网友表示支持Papi自己的选择,而通过投票来看,不少人似乎也对这种独立的观念持赞同意见。

这与摩梭族的观念有几分相似。

不组成家庭,在摩梭族看来,是一种轻松生活的方式。

各自为独立的个体,你家繁忙的时候我去帮忙,我家有难的时候你伸出援手,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而没事的时候,就各自生活。

观念三:生男生女我真的不care

虽然摩梭族是母系社会,但并不代表他们在意女性就比男性要多。

相反,在这样的结构之下,他们对于孩子性别的钝感,甚至比我们要强很多。

或许我们大可以说,重男轻女的事情并未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想想前段时间2月底那起“12岁女孩带孕妇血样赴港查婴儿性别”的真实版“过春天”事件,我们还真的敢说重男轻女已经消失了吗?

观念四:我的女儿不是商品

不知道因为彩礼而谈崩的故事你身边发生过多少,我听过与见过,因为彩礼在结婚前夕闹崩分手的,就不止一对。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传统礼节,总能轻易把我们的爱意转化为一个具体的数字,一个无法妥协的标准,一个敲响婚姻大门的板砖。

彩礼,甚至成为了家长干扰婚姻自由的重要因素。

而当我们用金钱衡量一段感情或一个人之时,或许我们也该想想,我们是否真的把人当作人,是否真的把爱当作爱?

观念五:我是我,他是他

一段关系里的主导与从属,在这个社会并不少见。

无论是想要进入豪门,还是把毕生都献给婚姻而忽略自己,不少人其实都在婚姻关系里甘愿成为依附品。

我们总是说“我们”,我们总是顾全“大局”,而忘了成为“我们”之前,首先是要成为“自己”。

而这个道理,却被一个经济落后地区的少女,看得清清楚楚。

甚至对于伴侣的去与留,她都有着超乎我们的坦然。

她说,那种爱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

我们多少人,又能达到这样的通透呢?

观念六:“处女”这个词是对我的不尊重

在摩梭族的语境里,女性从来不是被物化的对象。

既不会对女性苛刻要求,也从心底里尊重女性,从而达到一种自由与平等。

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的摩梭人,既不会认为女孩是泼出去的水,不会认为女孩是男性家庭的从属,也不会让贞操定义女性的价值。

在摩梭族看来,他们崇尚感情自由,不会预先设定标准,没有从属关系,无人干涉情事。

这里的女性既不会感受到占有,男性也一样自由。男权女权,在这里是不存在的观念。

他们只知道,自己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感到恐惧、不安和压迫。

李银河曾经说过:女人也可以是压迫女人的男权主义者,男人也可以是解放女人的女权主义者。

深表赞同。

在男权语境下,很多时候作为女性的我们就为自己设了限,还浑然不知,这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里,听到一位摩梭男人说,在摩梭人眼里,男女都是平等的,重女不轻男。

希望我们也多少能够在这部片子里找到几分这样的通透吧。

2 ) 情感乌托邦

“如果我听到说我是谁的老婆,我觉得特别不舒服。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怎么能说他是我的什么,我是他的什么。我是我,他是他。我最多会说,他是我孩子的父亲。” “我从来没有听过男女组成一个小家庭。所有人都是跟母亲和姐妹们住在一块儿。” “走婚是很自由的,主要是两个人的感情。喜欢谁就跟谁养一个孩子。” “跟喜欢的人走婚生孩子,忙的时候会互相帮忙。不忙的时候各自回家过日子。” “我女儿和一个汉族人结婚,他们的习俗是男方要给女方钱算礼金。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不是卖女儿,你们高兴的话,你们就成一家,但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不属于你的” “摩挲家庭男人很自由。大家庭共同生活,没有精神负担。” “不尊重女性等于不尊重自己的母亲。” “结婚最大的好处?我想一想啊。……不知道。”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爸爸跟一个女人走了,好,他走就好了。他的心都离开我了,我还把他绑在身边干嘛,反正我还有这么大的一个家。有我的外婆、妈妈、姐姐、哥哥照顾我。” “有些人跟很多人走婚,有些人跟一个人走婚,有些人不走婚,都很正常。” “当家不是当权。” “他的爱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不能和大家庭的爱相比的。” “男女双方一辈子不组成一个共同家庭,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好像永远在新婚阶段,对两个人的感情也很好。白天可以个你最亲的人生活在一切,晚上又可以找到自己最心爱的人。” “在一段时期,被迫一夫一妻制后,将大家庭拆散,女方去到丈夫的家庭生活,是个外人。不好,过得不开心,又回到了自己的大家庭。又恢复了走婚。” 真是金句频出啊~ 摩梭是中国唯一的母系社会,男不娶女不嫁,人们终生与母亲同住,没有主流社会的婚姻和家庭。在汉族人来之前,根本没有结婚的概念,不知道婚姻是什么。他们实行走婚,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晚上男方到女方家里居住,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小孩归女方的大家庭养育。走婚维持关系的要素是感情。情感的自由度非常高。 父系社会用权利构建,母系社会用爱构建。片子中的女性都散发着一种自信明亮的气质。大家庭给了女性足够的安全感,爱情只是个人意志的自由选择。不再与物质捆绑,不再考虑外在的评价。 当前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年轻的摩梭族已被逐渐汉化。这些传统风俗总有一天消亡,珍贵的影像留下了最简单的情感乌托邦。

3 ) 关于母系社会和男权社会形成的疑惑

这是真正的自由之地。

摩梭的母系文化让我想起之前看过另一种女尊男卑的文化纪录片,貌似在西班牙(确定了是墨西哥胡其坦市)女人行商为生,男人负责种植玉米。由于经商的利润远大于种植业且女人更聪明能生育。他们形成女尊男卑的文化,女孩初潮要举办盛大的成人礼,女性要学西班牙文而男的只会说土话,男的也会纺花织布。但是结婚的话还是男的出彩礼(大概率是从男权社会过度到这种形式的而不是母系社会过度,因为还讲究处女 ,而母系不会有彩礼和处女的概念),结婚从妻居,房子传给女儿。几乎是和男尊女卑反过来的社会。但是不同的是他们也给想要和女人一样待遇的男人留了一个出口,就是穿上女人衣服,不结婚扮作女人。(跨性别人士在这里很受尊重,男跨女和普通女人一样的待遇)这样就可以做生意,可以做女人能做的一切。她们也会平等对待他们,彼此像姐妹一样。 我怀疑这是一些从男权社会逃走的女人(非洲有个村子就是一群逃离家暴丈夫的女人们创建的,只有女人和孩子),通过强大的生育能力和聪明才智建造了这样的文化。虽然对男人也不公平,但是至少没有中印两国杀女婴的传统性转版——杀男婴。也没有男权社会普遍的对女性残害比如裹小脚,束腰,割礼等。毕竟自然界的母亲会爱她们每一个孩子,无论性别。(没有被男权思想毒害的人类母亲不会重男轻女,像其他的动物不会只养雄性幼崽丢弃雌性幼仔一样)

并不是赞许这种文化,而是这种模式给了我一点思考男权社会如何形成的灵感,男性霸权文化中,必有抢夺、杀戮和血腥,而远古女人们想建造一个部落其实很容易,和姐妹们多生几个就是一个小部落。所以母系社会崇拜生殖,崇拜女娲。正因为母系社会建立如此简单和顺理成章,男权社会的形成才让我困惑,男人如何反抗他们的母亲,团结到一起,欺压他们的姐妹和女儿,易女为奴的?谁号召了他们?有人说是因为古代各地传说中都有的大洪水冲散了母系文明,或者说父权部落堵塞河道以大洪水灭了母系文明。但是第一个男权部落是从何而来的,又有人猜想,可能因为疾病这个部落缺少女人,开始从其他部落抢。古代确实有很多抢婚的传说,蒙古族之前还有这种习俗。但是这么大规模的男权社会,几个部落缺女人是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母系文明和男权本来就不是一种猿人进化而来的,一种黑矮猩猩就是雄性主导的社会,孔武有力的雄猩猩配偶多,而另一种猩猩是母系社会,温柔好看的雄性更受欢迎。可能目前为止我所接触的各个猜想里,这个最接近吧,但是也同样没法解释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相当长的母系社会模式。希望有一天我能解开这个疑惑

4 ) 我单方面宣布 我精神摩梭人了

救命,摩梭族都活得好通透,99年的一些思想观念比现在好多人的想法还先进。可以说是男女平权了,完全是理想蓝图,我愿称之为桃花源!!婚姻和爱情是两种东西,爱就是爱,婚姻的本质更像是一种占有。老是有些人要误解走婚,走婚真的不是一种性混乱,人家只是不用捆绑绝对忠诚的方式来裹脑,反而是没有捆绑纯粹的爱。你可以选择一辈子和一个人走婚,不爱了就滚就分开,反正都是“外人”。

怎么会有这么超前的生活方式?男权社会的弊端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在这个制度下男人女人都喘不过气,而母系氏族大家庭的生活方式就很舒适啊,“当家不是当权”…女人自由男人也自由,都没有精神负担,这也太好了,科学数据表明平均寿命都要长点。虽然不可能(wenge时期也被迫实行过一夫一妻制了),但是还是很想说坚决不要汉化吖!!!

这就是纪录片的意义吧,至少这种民族文化曾经存在过。

5 ) 1.

作为汉族里的独生女(受重男轻女相对压迫较少),也没觉得经济更发达的文明更先进,只可惜劣币驱逐良币,不知摩梭母系社会还能维持多少代……现在是交通发达的时代,生活的范围不再是一个族群,而是“地球村”,跟外界接触只能少数服从多数被分散、同化(几个摩梭人呆在全是汉族的男权社会里,能怎么办呢;要发展就要上学,可是学习了汉语就逃不脱的方方面面充斥男权思想的词(处女、自爱、贞洁、娘炮、男子汉、女汉子、父、夫、婆婆、公公、外婆、堂姐、表姐……);可是不走出去去城市总维持生产力低下的族群环境也不可能,毕竟要生存,大概我看法有点悲观。不过好在有拍下的影片,记录下文明思想的火花,心中总存点美好的愿景——或许未来的世界慢慢转变有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体系。 我们这种父权社会的亲情都是割裂的,父母吵架出轨家暴,脆弱的小家庭就分崩离析,而也只有这种家庭模式里出轨家暴了也要捏着鼻子凑合过下去;爷爷奶奶辈的家庭里那么多“传宗接代”的儿子们长大了还不是要各自为政、要顾自己的小家庭,生了这么多没有一家有多余的精力照顾老人,互相踢皮球的不少见…… 懒得说了,心累,我是不想结婚的,我也觉得被人说我嫁给谁很不舒服,我就是我,不喜欢被物化的感觉。还有那种结婚仪式上被父亲牵手交给丈夫的这种大家都说令人感动的场景,在我眼中不就是女性被父权让渡给夫权么,别人看那种感动的泪眼哗哗的、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呵呵,不就是千百年来卖女儿这种行为包装精美后的遮羞皮嘛。话说结婚真那么好、现在真男女平等,那结婚仪式上女方包括新娘哭的那么伤心干嘛,他们不就是内心深处也认为男权社会结婚就是女方“嫁”到男方家庭里了呗,被抢女儿了是得伤心了哈。我小时候还没有想过人可以有不结婚的选择时,还看不懂女方为啥哭呢,可能我一直就觉得我就是属于我,而不是依附男方,结婚我就是有了个对象有啥好难过的。我们社会没文化发展落后的地区就是小脚女人三从四德、男人更加不尊重女人、女人更加愚昧被男权洗脑三姑六婆家长里短说三道四,看看那些落后山区拐卖妇女把她们当生育机器的,多劣质的基因那些男的也非得繁衍“留个后”。这里摩梭族在的农村可是我看那个姐姐心态好开放自信,男的也尊重母亲,人的心态神态很轻松,心理疾病的比例也比我们周围少多了吧。

6 ) 女权,男权,人权

1、三个女人都太美了。

2、看到中间父亲的话那里,有流泪的冲动。 她是你的妻子,可她是我的女儿。

我不是谁谁谁的妻子,我最多只会和别人说,他是我孩子的父亲。

以前听过一句话,说物化女性就是在物化男性。女权不是重女轻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对女权的追求是平权,平权是双方共赢。 只是在当下的环境里,太多人身上戾气太重,加上不能顺着网线找到现实里的那个人,所以无所顾忌的垃圾太多了。这种情况下杠精横行,一切好事都能被曲解成坏事。

3、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可以一生都只和他走婚。 如果你的心已经飞走了,可以离开这段关系。 如果你不愿和谁在一起,可以一生都不走婚。 新婚姻法颁布了,这个时候再看这部片子,颇为讽刺。 "婚姻有什么好处?""我想一下哦,不知道。"

最近读了大国大城,政策配置资源向中西部倾斜的坏处显而易见,作者还是用了半本书来论证,企图能得到现实中的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做法投射在现实中产生的坏处已经如此明晰,可直到今天上方的做法依然没有什么改变。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婚姻”这种制度本来就是不合理的。它的坏处显而易见,而甚至连抛除了婚姻之后的社会都出现了,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却依然沿用,甚至用"离婚冷静期"来深化这种制度。

“离婚冷静期”说到底就是利用人的头脑发热和对人性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利用人的赌性和夫妻双方做一个局。说到底,和制定这条规矩的出发点是背离的。屁股指挥脑袋,呵呵了。

想起萨特和波伏娃,这里会是他们认为的乐土吧。我可以有其它的情人,但情人只是情人,我们坦诚。

对,我们可以坦诚。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在这段关系里我们都是自由的。

而且你的自由不是我给的,你的自由是你自己的,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人会用爱的名义捆绑谁。

4、中国古代文化其实强调的一直都是小家服从大家,这一点在现在沿海地区的宗社文化还能窥见一斑。大概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神话曾经出现过,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神话需求的土壤有多严苛。 历史是一直进步的吗?何以见得。

5、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可以一生都只和他走婚。

想起读过的张爱玲的小说。中国人用家庭去束缚人。逻辑是这样的,他大了,该娶一个妻子了,丈夫、父亲的责任会使他成长。在一个人尚未懂得责任的时候把责任加在他的身上,迫使他成长。结果显而易见。

摩梭人的自由,不只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不谈什么男权女权,先说说人权吧。

6、对最后那个男人的话不大赞同,但他说,外面的女人温柔漂亮,我可以去喜欢她,但也只是喜欢而已,那些女人中看不中用。我会爱的还是摩梭女人。

这样的女人谁不爱呢。

7、老奶奶说起自己的初恋,眼睛里的光那么美好。摩梭的女人眼里永远有光。

他是她去看喇嘛跳舞时认识的,篝火晚会结束后两个年轻人就走在了一起,他对她很好,他们很相爱。

如果那个男人没有劳改死在丽江,她也许会和他一直在一起。在一起。

谁的心飞走了,那就放他走。如果心一直在,人也就一直在。无关其它。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谁说走婚没有爱情呢?

短评

慕名已久的片子,看完更慕了,来世愿做摩梭人。大学毕业前在宁蒗县永宁乡待过几个月,驻村时就住在摩梭房东的木楞房里,对泸沽湖有片特别的乡愁。这个片虽然采样自1999年,说的却是我觉得十分接近“诗”的家庭组合形式和亲密关系实践,这一点甚至还可以延展到劳动和社会化生存,颇为神秘的前现代留存现在看来是一整套创造性解决方案。神奇的是,不少摩梭人对此有足够的自觉意识和深刻的认同。摩梭女孩的父亲说“彩礼不接受,我不卖女儿,不做金钱的奴隶。”摩梭当家人老奶奶说“当家不是当权,两个人互相喜欢就养一个孩子。”摩梭女孩自己说“游客问我们还走婚吗?我气坏了,反问一句你们还结婚吗?”这一个个可爱的人,从不把“诗意”“栖居”之类的词挂嘴边,倒是比哲学家都活得明白。

5分钟前
  • 伶仃兽
  • 力荐

结婚的好处,我想想…不知道。

10分钟前
  • 女学生在线陪聊
  • 推荐

很有意思的一个选题,关于有着浪漫走婚习俗的摩梭族,影片不带任何偏见的轻轻拨开了“女儿国”这层神秘面纱。早前就有所耳闻的一个少数民族,在这部纪录片里面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虽然胜在纯粹,但是时间和内容充其量不过是一部电视纪录片的体量,而且大多数议题都是蜻蜓点水似得,缺乏深度,仅仅停留在表面。特别是最后作为少数民族景区,外来文化,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仍然缺少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15分钟前
  • 不吃香菜谢谢
  • 还行

令人惊讶的是,这里面的男人们幸福感也很高,看来母系和无婚姻状态才是人类幸福感的最优解

1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好科学的家庭结构啊 和相似生活习惯的人生活 根本不会有矛盾 也没有欺骗背叛一说

19分钟前
  • 金月十
  • 力荐

当86岁的阮苦达度奶奶一边一手夹着烟 一边坦然自若地面对镜头悉数她这辈子睡过的男人们时 真的不要太酷飒啊...白天和最亲的亲人们生活在一起 晚上又能找到心爱的人 关键是还不用体会组建小家庭的一地鸡毛式生活 我的妈这是什么神仙生活...桃花源也不过如此

23分钟前
  • 小栗兔美
  • 推荐

11年去骑行环泸沽湖,景美人善,正如片中说的,人和景相濡以沫。被采访的摩梭姑娘说她的伴侣,因为汉化,小家庭思想较浓。而摩梭人的家族观念值得参考,兴许能对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国家庭带来的苦果有所调节。当家不是当权。结婚最大的好处?想一想,不知道。

28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像这样生活太好了,perfect! 真有点冲动想去做摩梭女子啊

31分钟前
  • 西峪
  • 力荐

特别通透的人际关系。晚辈对长辈,尊敬。长辈对晚辈,爱助。爱人之间,平等,尊重,保持距离。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人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你有走婚的权力,也有不走婚的权力。卸下道德的枷锁,我们都能活得更自在些吧,无论你的性别是什么。

35分钟前
  • 杨桃小猫
  • 推荐

原始的,可能是封建的,却也是超前的 / 【结婚有什么好处?—— “不知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9分钟前
  • Qoo Milky
  • 力荐

看看她们,不论是女性还是男性,三观都正得可怕,两相对比,再看看我们,愚蠢封建的野蛮人,男权社会真是恶臭不自知,还妄图去染指这一方纯净的小天地

41分钟前
  • 威猛壮猫
  • 力荐

当家不是当权,跟着电视哭笑很无聊,毕竟是演出来的,结婚最大的好处,不知道,外面的女人温柔漂亮却中看不中用,摩梭女人勤劳善良,

44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还行

酷 非常好 可以推行啊 非常顺应人性的制度 作为女性我觉得这个制度对女性很好

45分钟前
  • Lsophia
  • 力荐

希望自由平等的泸沽湖不要被愚昧落后的汉族封建男权社会所污染。

50分钟前
  • 陆小凰||我爱浪味仙小康牛肉酱
  • 力荐

4.5星。原始,通透,本真,纯粹。发人深省,有影响到我的观念。

52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力荐

全程闪耀着 你们汉族封建思想有病 的光辉哈哈哈哈,能有一大家子亲人一起分担幸福忧愁,还有个人的自由,人家才是真的先进

55分钟前
  • D
  • 力荐

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形式,看似封建,实则超前。

60分钟前
  • 吉卜赛人
  • 力荐

即使母系当权,不温柔的摩梭女人依然像父系社会中的女人一样承担了大量养家的劳动。从全村免费帮忙建房和儿子不知亲妈来说,母系社会确实更偏向公有制的共产关系。母系大家族的安全感,消解了父系社会中性缘关系的至高地位,也侧面击破了缥缈的爱情神话。所谓的爱,不过是人类社会化中的一种抱团形式带来的安全感。而父系社会中的女性,因为出嫁丧失继承权而无产,在夫家寄人篱下居于非平等、被统治的下位者地位,让安全感缺失,爱情也就更稀缺珍贵被捧上神坛。

1小时前
  • 恰恰
  • 力荐

好有趣,又本真又纯粹,所谓的社会规范面对真挚的“心意”有些荒诞而不着调。从未了解“婚姻”为何物,汉族人来了才明白这是什么。看完后想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样貌。“我和他是两个独立的人,我是我,他是他。我最多会说,他是我孩子的父亲。”“如果我孩子的父亲和别人走了,那我没办法因为他的心已经离开了。”“我女儿和一个汉族人结婚,他们的习俗是男方要给女方钱算礼金。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不是卖女儿,我女儿和你结婚了也不是你的。男性要尊重女性,不尊重女性,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母亲。”可爱。

1小时前
  • WEST
  • 力荐

不太认同很多短评里说的“先进”或“超前”,不同地理和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婚姻产物,各有利弊因地制宜罢了。一边倒的评价反倒让我觉得是导演的拍摄角度有偏颇,在提问时有过多的引导,不够客观。

1小时前
  • Sipinggggg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