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响深远!至少影响了澳大利亚导演彼得·维尔、巜一些好人》等等。我想您看完之后肯定也会惊艳,怎么能拍出这么好的作品?!
这部电影可以打上很多标签:反战、殖民、体制、不公、矛盾、政治牺牲品。
据说在美国,越战老兵看后尤其激动。
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集中营。我们都谴责希特勒对于犹太人用集中营的办法,事实上这是英国人发明的,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基奇纳勋爵。他真是心狠手辣呀,把那么多老百姓都关了起来,并且还肆意加以残害,不给他们吃东西。
若不是因为英国是老大帝国,就应该把这个人判处死刑。
2
现在来做一点史实考证,就是来谈谈我们的男一号为什么会陷入到一场政治斗争中而丧命:首先被告有六名,都是霍尔控告的。在行刑之前,他们似乎拒绝了一次豁免条件,是为了保护泰勒。
——希斯牧师
导火索。
电影在与博尔顿少校的谈话中,基奇纳勋爵Lord Kitchener表示,威廉二世已正式抗议谋杀他称之为德国公民的希斯牧师Rev. Heese。。他阐述说,德国人民支持布尔人的事业,他们的民选代表垂涎布尔共和国的金矿和钻石矿,英国政府担心德国介入正在进行的战争冲突。基奇纳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莫兰中尉、汉考克和威顿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被定罪。
然而,根据南非历史学家查尔斯·利奇Charles Leach的说法,德国外交部对此案提出抗议的广泛传说,“无法通过官方渠道得到证实”。此外,尽管有广泛的传说,但在凯撒和他的叔叔爱德华七世国王之间,“没有私人或直接的交流”。最后,下议院于1902年4月8日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回答,坚持认为战争办公室、外交办公室或基奇纳勋爵没有代表德国政府收到“关于这一问题的任何此类通信”。
根据国际法,德国政府没有理由抗议。尽管被附属于柏林传教士协会,牧师希斯出生在开普敦殖民地,“从技术上讲,他是英国人,而不是德国公民。”
然而,这个场景包含了一个核心的真相。利奇写道:“一些著名的南非历史学家、当地的狂热分子和评论家都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谋杀了希斯牧师,其他骑兵团谋杀案都不会受到审判。”
——被告们
虽然只看到莫兰、汉考克和威顿正在受审,另外还有三名被告:亨利·皮克顿中尉,一名出生于英国的澳大利亚布什维尔特骑兵军官(非正规部队),因枪击受伤的囚犯弗洛里斯·维瑟Floris Visser后发动政变而“犯下谋杀罪”。皮克顿上尉被判犯有过失杀人罪,并被判处从英国武装部队撤职。
爱尔兰出生的军事情报指挥官阿尔弗雷德·詹姆斯·泰勒上尉(爱德华堡)被控谋杀六名手无寸铁的南非白人男子和男孩,盗窃他们的钱财和牲畜,以及随后谋杀一名布什维尔特骑兵Trooper。他被宣判无罪。
澳大利亚布什维尔特骑兵部队指挥官罗伯特·W·勒内汉少校被控掩盖了一名士兵被谋杀的事实,后者不赞成枪杀囚犯。官方指控是“在服现役时,由于过失而未能作出报告,这是有责任作出的。”勒内汉少校被判有罪并被判刑。
——上校霍尔
爱德华堡驻军的士兵们作证莫兰、汉考克和威顿被描绘成是出于个人对前军官的怨恨。夏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表示愿意步行穿过南非去为被告的行刑队服务。其他控方证人因抢劫、酗酒和其他罪行被被告赶出了布什维尔特骑兵团。此外,所有这些都用英国口音描绘。在彼得斯堡上校霍尔的指挥官被进一步描述为对爱德华堡卫戍部队的全面作战战术有充分的了解甚至同谋。他还被描述为被派往印度,以阻止他提供有利于辩护的证词。
然而,现存的文件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霍尔上校在收到爱德华堡士兵的一封信后,下令逮捕所有六名被告。这封信写于1901年10月4日,由来自西澳大利亚的前和平正义法官罗伯特·米切尔·科克兰(Robert Mitchell Cochrane)撰写,并由爱德华堡驻军的15名成员签署。在列举了大量谋杀和企图谋杀无武装布尔囚犯、当地平民和不赞成的英属维尔京群岛人员之后,这封信与包括:“先生,我们中的许多人是澳大利亚人,几乎在整个战争中战斗过,而其他人是从科伦索战斗至今的非洲人。我们不能带着这些罪行的耻辱回家。因此,我们谦卑地祈祷朝廷官员能全面而详尽地调查此事,以便查明真相,伸张正义。同时,我们也恳请所有证人在彼得斯堡的营地里等候调查结束。因此,我们深感遗憾的是,这种谴责必须与这些罪行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一旦一个人的时间到了,他就很难再被列入这个军团。相信你会相信我们所寻求的调查是值得的。
——在爱德华堡被捕
在监狱院子里,莫兰中尉声称,英国军队“从他们在爱德华堡逮捕我们以来”就把他们标记为死亡。事实上,他们的逮捕发生在别处。为了回应骑兵科克兰的来信,霍尔上校于1901年10月21日召集了所有爱德华堡军官和士官前往彼得堡。1901年10月23日上午,在彼得堡城外5英里处,一队骑兵迎面而来,并“像罪犯一样被带进城镇”。莫兰特中尉从比勒陀利亚休假回来后被捕,他去那里处理已故朋友亨特的事务。
——泰勒
在这部影片中,英国军方决定对被告处以最高刑罚。然而,根据澳大利亚历史学家玛格丽特·卡内基和弗兰克·希尔兹的说法,莫兰和汉德考克拒绝了一项全面豁免起诉的提议,作为交换条件,他交出了国王的证据。据称,军方检察官希望将其作为证人,指控英属维尔京群岛少校罗伯特·勒内汉(Robert Lenehan),据信他已下令不逮捕任何囚犯。
影片接近尾声时,泰勒上尉告知莫兰特,英国军队将永远不敢起诉他,因为他真的可以将基奇纳牵连到战争罪行中。根据南非历史学家安德烈斯比勒托里奥斯的说法,对阿尔弗雷德·泰勒的审判几乎肯定是最后一次获释,因为“控方肯定希望”,而对被控官员来说,这是徒劳的,“牵连泰勒”。他们拒绝这样做似乎确保了泰勒没有在自己的审判中被定罪。
——亨特上尉
在这部电影中,英属维尔京群岛的亨特上尉被错误地描绘成具有澳大利亚口音。根据南非历史学家查尔斯·里奇的说法,亨特“是一名英国人,曾是基奇纳战斗侦察队的中尉,还是一名优秀的骑手。”亨特幸存下来的照片还显示,他比在银幕上扮演他的演员年轻得多。
最后的辩护词:
“本案的主要情节,布尔的俘虏被杀一世,被告方面全部承认。但是,我认为要把这罪名加在维森中尉身上,那是证据不足的。他只能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他唯一的过错,就是因自卫杀死了个布尔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贬低布尔人英勇善战的素质和他们的民族尊严(基本是荷兰人,葡萄牙人和法国人)。但是战斗在我们这儿的布尔人,是敢死队,是强盗,他们都是一些流窜的散兵游勇,他们热衷于破坏铁路线,抢劫农庄。连基奇纳勋爵也看到了这次战争的非常性质,所以他才组织了特种部队,一个骑兵队。当战争的习惯和常规,被一方面破坏,那么另一方就自然会用同样的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我们骑兵队的军官们,过去和现在一直被授予最大的自由去处理他们的敌人。我并不是希望大家来宽恕这种卑鄙的作战方式。我想说的,这种事确实存在,是不足为怪的,应该明确的告诉军官他们什么是可干的,什么是不可干的。不要在某一个时候,使得他们身后拖着一大帮敌人俘虏,在另一个时候、另一个场合又把他们当作凶手,因为他们执行命令。莫兰特中尉,莱赫特上尉生前没有杀过俘虏,后来他变了,采取了最严厉的措施来对付敌人。但并不能由此去证明,莫兰特中尉在本质上是残暴成性的。相反,恰恰是战争,改变了一个人的性格,战争里的暴行并不是由不正常的人干的。战争的悲剧就在,这些暴行是由正常的人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干的,在这种情况里,人们日常生活的规律都破坏了,代替他们的是无休止的恐惧,憎恨,流血,死亡。在前线打仗,是不能用民法来加以衡量的。就像这位检察官,想按理来论罪,虽然他们的行为在事后冷静的想一想,的确是很不文明,很残酷的,但是如果每逢战争,特别是游击战争,所有采取报复性行为的人都要作为凶手受审判,那么就要设立永久性的军事法庭喽,对不对?所以不能由我们来判断它的是非,除非我们自己像这些由此受到审判的人,经受了他们同样的压力和种种挑战。”
我在很多战争电影评论中表达过反对游击战的意思,也招来了很多人的反对,主要反对意见无非如中国抗战开启后蒋中正表达的情形一样,——“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公这番讲话慷慨激昂,表达了中国人绝境求生的意志,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之一。游击战显然也是当时中国人的必选项。中国历史出现难得的抗击异族入侵成功战例,因此今天的战争爱好者支持游击战形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至于抗战游击战的代价被有意淡化,它的价值又被刻意夸大的情况,我们的教育还是相当成功的,该你学的,不该你自己知道的,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据说敌后战场比正面战场战果更大,对抗战贡献更加重要,呵呵。我们灌输国家意志是有传统的。
正好,这部《训马手莫兰特》以一个故事,(我说的是故事,不一定真实史实),讲到了游击战的血腥与危害,讲了与我们传统不一样的意思。你会看到,游击战一旦开启,那就是打开了双方战争无底线暴行的潘多拉盒子,战争参与者相互反复报复,升级血腥程度;并且,这种报复,与争取战争胜利,价值微乎其微。如此,游击战是否已经违背敌对人群通过战争决定胜负的本意?作为战争的参与者,可以想想究竟是自己在战争中活下来重要,还是报复敌人重要?
人类文明进化了几千年,战争观,胜利观越来越文明,理性,我觉得,如果我们无法避免战争,能不能文明的战斗,把那些极其野蛮、血腥、互害的战斗形式禁绝掉。我看到人类已经禁绝了生化战,热核战,屠俘虐俘,绑架平民,(即使有少数人还在偷偷违背这些战争原则,但至少公开的表达上,没有一个发动战争的政治家敢于支持此类罪行),实在没有必要继续保留游击战。
电影里辩护律师的辩护状太好了,做了艺术化呈现,但愿不同意我观点的朋友能产生一点触动,具体情节我就不剧透了。
就在我大部分对白未明和历史背景空白的情况下,我还是能follow到它的主要argument而且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想起Paul Newman。
基本上是个法庭戏。题材上是一个"民族英雄"故事,被英国佬坑害做替罪羊的诗人澳洲军官,在为大英帝国的(不)荣誉or男性之间的mateship而战之间的抉择,最后却被帝国给卖了。导演拍这片时候预算控制在了最低,同一波群演,全程就靠爱森斯坦的传统艺能杂耍蒙太奇,却剪辑得天衣无缝。还在本土拍,然后获得了很大成功。当然法庭戏比较闷(对比《Evil Angel》和《Castle》来说确实闷点,不过可见澳洲人真爱拍庭审。。),看点全在黑色幽默的桥段和调度中,比如三人听围墙外边钉棺材的声音。选角很成功,也都是70年代复兴时期早期的名角们。
酣畅淋漓,棒极chilling good
#773 帝国的替罪羊【-什么是异教徒。-就是不相信会有牧师被分配下来为人类主持正义的那种人。-我也是个异教徒。】
当政权的威信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手下的棋子,这时候那些个体,一个个鲜明生命的反抗反思才更有意义。这场虚假的审判是人性丧失的见证。结束部分的快速蒙太奇+歌颂大阴帝国之歌曲反讽,印象深刻。
♥战争的替罪羊。真实事件改编,叙事引人入胜,具有反战的主题。——“你需要牧师吗?”“不用了,谢谢,我是个异教徒。”“你呢?”“什么是异教徒。”“就是不相信会有牧师被分配下来为人类主持正义的那种人。”“我也是个异教徒。”★★★★★D11爱德华·伍德华德访谈+本片预告+演员简介
集体从来都和钢铁、光明、未来以及永恒相关联,而个人则是属于过去的,属于河流里一个卑微的水泡,属于田野里的土坷垃,属于瞬间。。。。。
http://v.pps.tv/play_33LYRU.html
6/10。贝尔斯福德早期成名作。除了主题与库布里克《光荣》异曲同工,战争场面即无宏大气势,法庭辩论也未拍出激动人心之感,整体而言比较平庸。影片构图方面颇为讲究,在拍询问证人几处戏时,用出其不意的机位俯视、快速切换拉近的特写起了给视觉较大冲击的“强调”作用。
尽管它最终弥漫着压抑,但是过程显得英气勃发。这是一次对于政治和战争的军事审判,因为它们毁灭的是人类的诗性。布鲁斯·贝尔斯福德让电影闪烁着掺杂了灰色的光芒,他之后大放异彩的《为戴茜小姐开车》也无法遮盖这部作品的独特韵味,只是《烈血焚城》显得更为沉静而不易发现。
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片子不错 但是实话说不吸引人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法庭的场景让我想起12怒汉 不过这部电影一点也不像12那么抓人 几乎要睡着了 但真心是好片子
处死战俘的人被审判处死,作为承担战争罪恶的替死鬼?一些构图不错。三星半
CC所选这两部贝尔斯福德,间隔十年却讲述同样的故事——帝国替罪羊。即便如此,你会发现故事选材依旧具有英伦特色:同情有所侧重,避免二元对立。没有谁是绝对无辜,也没有谁在彻底恶意。澳人军校被出卖,换来战争中止;黑人职员遭处决,发生于非洲修路。而英式风格的幽默自嘲也在巩固这种道德模糊感。
剧本相当好,看似被上层压制毫无翻盘希望的案子居然被一个经验不足的乡村律师一步步扭转过来,期间各种精妙的思辨和反诘令人拍手称快!虽然结局依旧是个悲剧,但律师的结辩词发人深省
可以和库神《光荣之路》相媲美的军事法庭戏。也许接受辩护的几个军人称不上伟大,但是辩护所针对的败坏的体制却是自由和人性永远的敌人。生命是美好的,不值得把它奉献给荒谬的战争。
看这部电影横跨了一个礼拜。中间夹杂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4.5作为一部澳大利亚电影它有特殊的意义,莫兰特所处的时代英国与法国荷兰的殖民争夺战争到了末期,澳大利亚新成立的联邦国家,莫兰特这个身份特殊的人被迫成为了多方妥协的牺牲品,帝国残阳,几场处决戏颇有神秘之感,拷问战争与利益下的良心与自由,你的敌人就是你身旁的人,多反讽呀
帝国的替罪羊 不过我觉得这里也没有什么好人,参加不义战争怎会有英雄??最后的枪决比较经典
早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布尔战争就证明了,所谓的“人民战争”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正如罗伯特·李所言,“那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人民,带来的只会是无止境的争斗和血腥的屠杀。”确认这一前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重新审视20世纪的中国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