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部戏我只给两星——被一堆五星好评骗来看但实际感到被诈骗后打出的两星。戏本身值三星,演员除了女主演技比较木头其余演员没啥大问题,画面好看这我也是承认的。可我是来看风景明信片的吗?不是啊,我是来看时代商业风浪中成长起来的大女主故事啊,结果这片看得我愤而写长文批评。
一、不会算账搞什么商业
第二集厂房失火债主上门讨债时,女主他爹在乡里经营多年,仍然未能制止众人愤慨之声。这时候女主站出来了,貌似体贴一番再提出债务展期六个月归还的建议,小债主们居然都立马安静接受了?少东家说话有这个能耐美邦早摆脱经营危机了,更何况女主还是没有参与经营的女儿家。上香都不让她代替他爹,真金白银的事就让她代她爹决定啦?
这还没完。之后女主企图和怡和洋行签约失败,回到家里账房经理告诉她欠债三百三十万,女主说一碗面也二十万啊,经理说不是旧台币是新台币啊(等于一亿三千万旧台币)!下一幕她拿了怡和的定金回家,账房又告诉她还有待付的机器维修费水电费议员资助费,这些帐她显然通通不知道。所以你连你家的欠款币种、欠了多少笔帐都不清楚,就敢在上一幕越过你爹当众提出债务展期六个月了吗?你知道信贷需要期限匹配吗?借钱不但有个数目问题,还有个期限问题,哪笔钱什么时候到哪笔钱什么时候出,有进才能有出,这都得一笔笔计算到位。你连帐有多少笔、期限都不清楚就擅自跟债主延期你们家财务心脏还好吗?
我看完四集,到此只见过女主弹钢琴没见过女主翻帐本,更不用说商人必备的市场嗅觉和信息收集能力了(有豆友已详细分析,看这里)。第四集女主家接了个大单,需要从茶农处收购足够的原料,茶农因此涨价。这高价收还是不收呢?此时厂里的制茶小妹告诉女主最近别家茶厂都不收茶了,那些茶农正愁没买家呢!于是女主醒目了,第二天没跟她爹商量又擅自当众宣布降价收购。我说,你家本地第一大茶商,对茶叶的市场价格和供需状况都不了解?制茶小妹都知道你们却不知道,难怪你家生意差。
同样第四集,即将入赘的女婿想要劝女主家改变主业,女主不乐意了,要退婚。可是前面你都知道行业衰败到所有茶商(除了你家)都不收茶了,也从怡和那里听说了国际市场竞争挤压本地茶业的情况。这时候考虑产业转型挺符合商业逻辑的。女主你不想改变是不是对茶业有什么热爱啊?结果下一幕她爹让她审茶,女主坦白“我对审茶一窍不通”。呃,那请问是什么原因让您非得坚持做茶业呢?人做事情基本三个原因,一热爱二擅长三外力逼迫。这三点我都没在女主身上看到,不知道她在坚持什么。
第二集被债主拿走的地到第四集再度登场,就是债主漫天要价三倍以上才肯还地。债主当初要的抵押,她爹脑子一热给办了过户,这是很不理智的做法。女主你有胆子越过你爹跟债主茶农叫板,那时候咋不拉着你爹别办过户呢?转让过户和抵押在条款上有根本的不同,抵押只需要还清原有债务就能取回抵押物。但后面他们经常把抵押和过户两个词混用,搞得我也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抵押和过户不是一回事……
写到这里我不想再讲商业笑话了,换话题。
二、女性权利靠男人的剧好看在哪里
我自己身处于一个对女性较为严苛的职业,能攀升到行业顶点的女性十之不过一二,尽管最近趋势有朝“三”的好方向发展。多年打拼下来我的感想可归纳为一点:职场上你要做得比男性更好,才能留在同样的位置上。我大学室友是客家人,她跟我说她过年不喜欢回客家乡下,因为她们那儿过年祭祖女人吃饭不能上桌,只能在后厨吃。
女主处在一个时代和地域文化对女性都更为严苛的环境里,长辈不准她去祠堂上香、和她爹吃饭分桌就是明证。如第一部分所述,女主的商业经营知识和从业动机欠奉。这样的商业傻白甜要如何突破桎梏,乘风破浪?
靠男人赏爱和帮助。
靠男主给她家拉人脉资源,靠她爹和神奇的茶农任她予取予求,只有怡和洋行的uncle抵挡住了女主的光环。缺乏智识、靠男人抬爱和运气得来的成功,反而是对女性角色的贬低。包括制茶小妹也是,做了一次好茶就让男师傅和工人们对她服气了。现实中有那么容易吗?不会,一次成功不能改变一切,他们不那么容易服气。你需要持续的成功、长期的努力、适时的争取或忍让,更需要时代变化和技术升级。而这部戏把这个女性坚韧斗争的过程写得如此轻而易举;理想化过了头就是假话。
假话只有骗人的功能,没有动人的本事。说假话,还在这儿吹戏好,是可忍孰不可忍。
P.S. 这部戏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难八万——分明是在影射想看主角鹏程万里结果发现她根本没飞过那段路的我啊!
偶然看到这部台湾地区的年代剧,小记下感想。
许是受到亲友影响,我也喝茶,红茶、绿茶、乌龙茶(铁观音)、黑茶(熟普洱茶)、白茶、花茶(茉莉花茶)都喝,红茶喝的较多,个人最喜欢的是祁门红茶。
一提起台湾茶,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冻顶乌龙”或“东方美人茶”(清朝年间,就有大陆沿海居民将福建武夷山的茶种和制茶技术带到台湾岛上),这就是讲述“茶虎”家族里的故事,原型是台湾新竹的茶叶大王姜阿新和后人。
背景是二战后,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当局从日本殖民者手中接管了台湾地区,台湾光复对于民众是可喜的事。可惜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也风雨飘摇。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如今要使得两岸三地不断发展,人民过上安宁和乐的生活,既需要凝聚力,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脚踏实地、继往开来,也离不开所有人(包括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付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家园和未来,美好的未来共同建设。
电视剧是一种创作加工的作品,台湾地区的创作视角和拍摄风格,也带着地区和主创团队自己的特点,剧中关于马歇尔计划、当时国民党币值政策/通货膨胀时给民生和商人带来的冲击,通过日光茶工厂和张家人的视角,演绎了其中一个故事版本。细节很多,制作挺用心的,多加了一星给制作和配乐。
以私人观感,女主爸爸张福吉的演绎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从他这里首先就立住了(这个剧是年代故事,非要分男女主的话,福吉更像是第一男主角,演员的表演也是最好的一位)。
看到有观众说这是一个大女主的戏,我个人倒是不这么认为,虽然女主角色的故事线也确实好看。(若要论起女性成长的主题,山妹的部分更合适,但限于篇幅和取舍,并不是作为主线刻画的)
KK-刘坤凯这个虚构的人物设计也满有代表性的,先是居住的地方被日本殖民者抢占,家人同胞被欺压,自己被日本人逼迫征兵去缅甸打仗,在战场上被美国人俘虏投入战俘营(KK被俘后“美国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他熬过战场和战俘营)后续被派到印度去做事,能够支撑着KK度过战火磨难的力量来自于想要活着回去再见到亲人的渴望, 可死里逃生再回到台湾时他的家人已经都在空袭(美军空袭台北)中亡故,唯一的女儿下落不明,连家里至亲的墓碑都是好心的学生帮着立的(之前音讯全无以为KK也战死了时甚至把他的名字也一同刻上去了)。时局动荡,身为热血男儿,他又何尝不想守护家园和孩子,却被迫加入日本军队,去打非正义的战争,有时还不得不跟自己的同胞作战,失去亲人......梦魇般的经历。假如可以自主选择,我相信KK很想跟他的亲人在一起,过简单太平的日子,教书为生,一家团圆。
KK等角色的个体命运是大时代中的缩影。
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殖民者/法西斯侵略者/战争狂魔对我国内陆、台湾岛、港澳地区的人民,对所有华人同胞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对受害者和亲属造成的伤痛,充满着血与泪的历史应当铭记,绝不敢忘。
KK的人设好像是台湾本省人,会讲闽南语/客家话/普通话和英语/日语,他家人都不在了,女儿失踪了,心里是很空的。 美国人是他的雇主,他曾经是美国人的俘虏,日本人抓的壮丁,美国人跟当时台湾地区的国民党方面有一些合作,那么帮美国人做事的KK也算是公家方面的联络人,美国人要求他只管听吩咐干活就好别做多余的事,剧里那个国民党官员有点忌讳他为美国人打工维护美方利益且过往在缅甸战场上属敌方阵营的士兵(当时是太平洋战争中盟军和前来支援的中国远征军与日本侵略军交战),在那些台湾土生土长的人看来此时的他大概也不算是本省人,孤身一人的kk,他的身份、处境甚至立场有些尴尬和微妙,他到底是谁,台湾这里还有他的家吗?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幸好,KK心里明白,自己是中国人-倘若连这个根也被阻断他就真成浮萍了-根系连接不好的人,心力和能量也很难充足,无法安稳。他女儿在这里不见,只要他还活着,就还有希望见到女儿与之团聚。他真诚地想要帮助岛上的当地农民,在骨子里,他也想做个正直善良的好人。
关于女主爷爷盛文公在去世前写下”风神“两个字,私以为这个爷爷写的“风神”,就代表着福吉,盛文公不是常常会说儿子“风神”(客家话),嫌他爱炫耀,比较张扬,也包含着疼爱和提点之意,既是提醒他为人处世不要处处太出风头,凡事也要懂得多留余地,多给别人面子,可又深知福吉的个性使然(福吉就是不肯认命、不服输的个性,也确实爱面子,譬如每次给工人发薪水都要放鞭炮),很难真的改变,就是一个长辈和父亲的心声。临终时他讲的话,令人动容,原来抽了一辈子鸦片烟的老爷子,只是为了听他养父的话(所谓“抽鸦片的人不嫖不赌不贪吃”,竟然是为了这种理由如此选择,其实很悲哀),想做个他认为的好养子才如此度过了一生,盛文公最在乎的就是这个家和后人,唉。 (当然,这只是一个特定故事背景中设置的旧时代老人的个人选择,吸鸦片让人身体和精神颓废,人就废了,此做法绝不可取)
举个例子,好比一个从小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大人喜欢逗她叫她“小金豆”(吐槽她的眼泪好像不值钱,也是怜惜哄她别伤心),长大了以后,哪怕“小金豆”已经不爱哭了,这个绰号仍然是家里人会叫的,带有亲近、疼爱、习惯和打趣等等综合的意味,谁让她就是家里人独一无二的“小金豆”呐。
我猜想福吉和他父亲之间,也有类似的感觉,福吉就是老人家眼中的“风神”,即便老人去世了,看到他写的这两个字,或者想到他时,福吉的耳旁仿佛仍然能够听到他在对自己说,“你啊, 风神----!" 既是关爱,也是提醒和祝福。
故事一开场,就是张家祭祖,他们是客家人,祖上大概是清河(河洛地区,河北省清河县一带)人氏。
如果没记错,客家人最初就是从中原辗转到南方居住的汉族中的分支。
剧里采用最多的海陆腔客家话和闽南语,海陆腔客家话也就是广东省陆丰市和海丰县等地讲的客家话,台湾地区的新竹、桃源等地有很多移居的先民后代常用的语言之一,跟南方像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会讲的当地话比较像。东南亚的华人好多都是同时会讲几种常用语的。
山妹、范文义(文贵爸爸)和文贵、大伯公(他们都是客家人)等角色的演绎都挺生动形象的。
包括张家帮忙做事的人在厨房里八卦的细节,HH,不管谁做了张家的女婿,都得经受他们众人的审视,大多数人是帮着小姐的,新姑爷若是敢待小姐不好,都不必说福吉了,有许多双眼睛会盯着他。之前负责照顾盛文公的小伙子,似乎是大伯公安插在身边的眼线,福吉也看在眼里的。
关于女主小吉(福吉的女儿张薏心)、KK(刘坤凯)、文贵、夏老板(夏慕雪)、靳将军等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令人唏嘘, 表演也很自然。
当福吉顺着女儿的视线看向KK,问她 “薏心,你觉得KK有对象吗?”,忽然有一点想笑,哎呀,吉桑您总算发现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的这位潜在女婿人选了-KK不仅眼界和能力出众,重点是您自家宝贝女儿喜欢他。(过后我也理解,福吉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留意到这层,因为对他来说,KK不像文贵那样比较知根底,同是客家人,KK年纪较长,又经历复杂,他对KK需要一个熟悉、了解到认可的过程)
特别理解(包括我在内的)观众大概都会乐于见到小吉和KK之间能够发展出感情,他们的同框相处,流露着古典、浪漫的味道。
可渐渐的,我觉得KK对于小吉是有好感和欣赏之情的,感性上也被她吸引,会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去帮助和支持她的成长,但是理智的一面又不会做出主动追求的行动,因为他自己没有这个心力,他们初次相遇的时候,KK就已经是个精神情感都受创颇深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还正常,温厚友善、成熟稳重,心里却是寂寥而忧伤的,他自己都是勉强地过日子。即便他其实看得出小吉喜欢他,(福吉欣赏他)也并不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适合她,能够给她带来幸福和未来的伴侣,他又比小吉至少年长十岁(所以初期他看她就像个孩子),出于责任感也好,现实情境(相对于做张家的女婿不辜负小吉与福吉的信任与情意,跟她们一起去担负一个家族的荣耀和传承,他有自己当下想要做的事情)也好,都很难让他向前再迈进一步。既然如此,那保持距离,默默地支持和祝福小吉就是KK的选择。
联想起《上海滩》里,冯程程几乎一眼就爱上了许文强,许文强也喜欢冯程程,但是他们相遇的时机和彼此之间的差异,令他们后来虽然互有情意,却很难成就美好的姻缘和相守。
生逢乱世的人们,爱情是奢侈品,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的。
KK用1美元来给小吉打气和教她如何跟美国人做生意(“美国人做事首要就是保障他们自己的利益”,在这一点上KK看的很通透)所谓“美元是所有人的好朋友”,而中国人讲究的是情义无价,做人要讲诚信,推己及人,情比金坚,剧中歌词里唱的也是“情比缘更长”。
无意间随手写出的“心”(小吉的名字), 月婷的滴滴(哒哒),约等于I love you.
小吉讲到文贵再次向她提亲,问KK怎么看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做争取和表达——你呢,请问在你的心里,我是怎样的位置,有没有属于我的位置?
而KK给出了他当时的回应(“文贵他真的适合你”),小吉会意,于是缓缓拿出那1美元(原来随时带在身边,时不时就会想要看看它,对于小吉来说,这是自己心仪的人送的礼物远远超出实物价值分外珍惜,唉)还给他,并且也给出了心声和祝福-“我会幸福的,你一定也要过的幸福”。
此时小吉伤心自然是免不了的,但她仍然表现得落落大方。
在这一幕里,两人就算是各自表达了告别和祝福之意。
爱有很多种,就算不能常伴左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使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狭义爱情(或者说,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停在某处的爱),也可以是一种含蓄而真挚的爱。
至于KK与夏老板,KK也许并不是刻意在小吉或夏老板之间做选择,而是他不知不觉走到了这一步,其中也跟一些豆友们提到过的因素有关,在下看起来:
1)月婷, KK对于自己女儿怀有强烈的思念之情,不知她的生死和下落,很自然移情到了月婷身上,他太想要保护这个小女孩了(私以为哪怕仅凭这一点,动力已经足够了)。剧里月婷最开始出场时,我还以为暗示月婷就是KK失踪的女儿;
2)夏老板对KK确有情意,客观上他们也互相扶持,有所陪伴和慰藉;
3)月婷和夏老板,从现实层面,要在台湾地区生活下去,月婷要上户籍,准备上学事宜,月婷需要父亲,夏老板作为那个时代一个外省人,靠唱戏谋生,也需要有个贴心靠谱的伴侣,而KK最终愿意来做这个角色,跟她们一起生活,尽力撑起这个小家庭,这样他自己也有了一个家。
剧中有些语焉不详和存疑的情节,比如阿土师父的那场大火到底是怎么烧起来的?(是有人纵火么? )看到阿土师父抱着那罐得过奖的茶叶倒在地上,是我的一个泪点——其一,阿土师父发现着火,首先去找那罐茶叶,因为他知道那是福吉最引以为豪的,要不然他可能有机会跑出来的,而福吉只能眼看着他最好的朋友辞世,我看到这儿也悲从中来,当然可以明白也理解那是他们两人都很珍惜的一罐茶和时代背景,但是,在福吉和众人的心里,阿土师父的生命一定是更加宝贵的;其二,并没有怪剧中他们做法的意思,只不过我私心也认为,不管是什么天皇还是女王认可过的荣誉,都比不上身边的亲友和真实的人来得重要,茶没有了,还可以再做,房子工厂烧了,日后还能再想办法重建。(后来看到有豆友分享大概是由于工厂年久失修,线路的缘故造成的失火)。
石头中毒的假酒是谁掺的工业酒精?(刚做出了一批好茶,石头与其他工友高兴极了,结果却喝到了有问题的酒,令他失明殒命)
乌面的化肥中毒去世另有隐情?(恰好看过另外一部剧里也有饰演乌面的这位演员,他诠释的女主好朋友当时他们的表演很贴切,一看到乌面出场我就认出来了。在这个故事里以乌面和儿子代表的茶农,想方设法也很难获得化肥,结果好不容易等日光的化肥厂生产出来了,有化肥用了,他却中毒了——后来有豆友帮我补充了信息,说他中毒主要是使用不当)都没有详细交代和追究含混而过或者是我没留意到。
小吉和文贵仅靠那番说辞就能拿到绿茶的区域定价权?(私以为有点不太现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和轻易)美军当时实际上还是以咖啡、可乐为主的……
一些历史背景的还原和呈现是不是与实情相符,有没有重大偏差?等等。剧中设定大概有些是偏戏剧性或理想化的杜撰/虚的部分,电视剧本来就存有虚构设计的空间和成分,取决于主创的想法,且将故事和史实分开看。
12月19日补:开始看第11集,演到夏老板唱《六月雪》,印象中唯一一场拍摄有连续唱词的京戏段落,仿佛暗示着她(和KK)怕是凶多吉少了。(稍微歪个楼,相对于演员在剧中模仿的上海话,“夏老板”的京剧亮相、眼神、唱腔和台风似乎不太像京剧。据说原型有参考当年的著名旦角顾正秋女士,曾跟程砚秋、张君秋先生学过艺,是梅兰芳先生的弟子,看过真实照片和影像资料顾本人气质是很端庄的。剧中人设就有点微妙,试图将不少别的成分杂糅进这个角色,演员或许也是按人设而不是原型在演,在不唱戏的时候还好。不过我也不懂京剧,只是个人观感。)
“靳将军”想去营救她时说起的“孙将军的案子”,若有原型,可能是孙立人将军,孙将军是安徽庐江人,抗日名将,后在台湾受迫害被软禁了三十多年。
再到日光快要倒了,福吉说,真要破产,宁可他一个人破产也不能欠乡邻茶农和工人的钱,小户人家3、5万就过不去了。
12集,为了避免家里破产,小吉去求文贵,情急之下,说只要文贵能帮忙度过难关,就嫁给他。
福吉抵押变卖了大楼、祖产,工厂也只得关闭。
小吉跟文贵通话不用他帮忙了,文贵仿佛微不可查地松了一口气(这位饰演文贵的演员他的表演很稳),小吉在电话里说“你先挂,我再挂”,亦是划上了个句号,从此就只是朋友和同乡了。
福吉和大伯公的对话(福吉有情有义,大伯公也并不是坏人,他只是与福吉观念有不同,加上一心想要守住家族祖产)和与如家人般的工人、帮佣、茶农一一告别的场景,朴素动人。
山妹与大钦堂哥这一对还是有望携手共度人生的,替他们开心。
KK把月婷托付给小吉,薏心将月婷接来跟福吉一起生活,小月婷不是孤儿不是外乡人更不会孤苦无依(月婷在战乱中不管是被掳走还是走失了,夏老板收养她视作亲人,KK很爱护她,后续小吉和福吉也会给她家的温暖,如KK的父母家人在他被征兵后每天等着盼他回来吃晚饭,KK始终思念天各一方的女儿,月婷/夏老板在大陆的亲人也在想念她,盼望她和她的家人可以平安归来的),有亲情在,家就在。上海和台湾是她的家乡,中国更是她的家。
鸟儿会归巢,剧里背着小书包名叫“南八万”(“No. 1”谐音)的小鸽子,也记住了回家的路。
小吉曾心心念念的,遇见一个人,共饮一碗汤,过一辈子,在见到KK精心收藏的那1美元和草稿纸时,先莞尔一笑,紧接着无尽的眼泪奔涌而出。
(小吉:——原来,在你的心里,也是有我的存在。
To 小吉:他跟你一样,喜欢做剪报呢,你们一同看过的夕阳,喝过的绿豆汤,亦收藏于心)
事实上,东方美人茶的香气,也是一种茶树的防御反应,它被小绿叶蝉咬伤了(青心大冇的嫩芽被小绿叶蝉吸食汁液-遍体鳞伤-奄奄一息),故而释放出一种似蜜果的甜蜜味道(以茉莉酸为基础的一系列香味物质)来吸引小绿叶蝉的天敌,想要靠此来保护自己。自然界里,除了小绿叶蝉这种虫,还有许多其他的虫类,不管是哪种虫咬伤了茶叶,叶子可能会枯萎,茶树会受伤,甚至挺不过去。
如果茶树的根系扎的足够深,相系相连,加以农人的帮助,盼望它不用继续/非得以受伤作为代价才能存活下去,依然可以散发出自己的香气。大地母亲给予茶树养分和力量,各种植物动物矿物获得大地母亲的滋养,也回馈她,唱着生命之歌。
一切生命相互依存,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老祖母,生活在彩云之南的澜沧江流域,迄今已经有3000多岁了,仍枝繁叶茂。
亲爱的茶树,你并不孤单,也不用害怕,不必着急,想哭就哭吧,这眼泪,滴入大地,再变成水气、云朵,化作雨,春天到了,茶树长出嫩芽。
我们大家喝的茶里,有阳光、雨水的味道,也有来自大地母亲、血缘祖先、心灵祖先、国族同胞、家族成员、良师益友、乡邻亲故、社会体系、文化传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大自然里的……绵延至今的许多的爱和给予。
每个人,每杯茶,都是独特的。握在手中的每一杯茶,一起喝茶的人,都很珍贵。
喫茶去:
(Ps:观后感和私人理解仅供参考,若有谬误或记忆疏漏之处,欢迎指正交流。)
分隔线————————————————————————————————————————
看舞台剧《宝岛一村》的时候,前面许多观众都不时悄悄的擦眼睛,坐在我斜后方的一位女生哭的好伤心,先是低声哽咽,接着抑制不住的抽泣声。默默的听见一会儿,曾想要不要递给她纸巾 ,后来还是没去打扰她。舞台上还在演着,我们的心里都在落泪,现场和不在现场的人与她同在。
(曾写下一篇小文//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review/9512499/)
愿每个人的悲伤,祖祖辈辈的旧日伤口都有机会被看见、允许阳光和空气进来避免厌氧菌感染、轻柔地抚慰陪伴、清洁伤口、适时滴上灵药直至愈合,这伤口已经太深太久了。
愿每位漂泊的游子,可以随时回到故土家园,喝到熟悉的那杯茶,吃到想念的食物,见到所爱的人的脸庞,向小孩子讲述我们祖先、家族里和周遭的故事。
海岛的根系,在祖国大陆。
最后,盼望人们可以早日穿越疫情,全世界所有的人,在想要回家的时候,都能够平安顺利地抵达。
史話》茶金「四萬換一塊」沒說的事
中國時報 2021年11月27日
歐陽聖恩
2021年11月中旬由公視和客委會製作的《茶金》連續劇,因為「四萬換一塊」政策係「由美方鼓勵執行」的劇情是否符合史實,引起爭議;筆者藉各種檔案資訊、國家圖書館館刊的論文來還原當時情況。由於事隔70餘年,參與其事的官員應已全數過世,檔案也殘缺不齊,只能從經濟、政治兩個面向來說明。
1945年8月台灣光復初期,台灣省行政長官為避免通貨紊亂,不在台灣地區使用在大陸的法幣,因此市面流通的貨幣仍是日據時期發行的3種貨幣:日本銀行券、日銀發行的輔幣與輔幣券,日本政府所屬台灣銀行(簡稱台銀)發行的台灣銀行券。
日本在侵華戰爭末期已掏空台銀去抵充侵略中國的戰爭債務,投降後藉口復員費用的增加,大量發行台灣銀行券,兩個月內發行量暴增12億5000萬元,造成物價猛漲,通貨膨脹。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乃於1945年11月7日公布《處理省內日本銀行兌換券及台灣銀行背書之日本銀行兌換券辦法》,除抑止惡性通貨膨脹,也禁止其繼續發行固有銀行券。
台灣光復後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頗多,包括日據時期台銀承購巨額日本發行的公債,埋下通膨的種子;1946年起年國共內戰擴大,軍政方面支出龐大,於是動員台灣提供物資支援;許多大陸居民撤退來台,生產力尚未恢復,造成物資嚴重缺乏,物價上漲;而大量工商游資從大陸流向台灣也影響金融市場。
1946年9月1日財政部採取發行等值於台灣銀行券的「台幣」,以收回日據時的台灣銀行券。而日據時期的台灣銀行、三和銀行及台灣儲蓄銀行合併重組為新台灣銀行,只准許「台幣」流通於台灣省地區,這些台幣後來稱之為舊台幣或老台幣。
原有的台灣銀行券以1比1等值兌換收回,期限為9月1日至11月30日。但因國共內戰造成的龐大財政赤字,台幣發行之後,台灣物價逐漸高漲,不得不大量印發鈔票,形成惡性循環。
1948年5月,台幣面值難以應付大額支付,台銀另發行「即期定額本票」,面值有5000、1萬、10萬及100萬元4種,因應工商交易之需,以濟軍政行政費用兌換之急,並與台幣同時流通市面。
當時政府在大陸紊亂的財經政策影響到台灣的金融財政,本專欄(09月11日)曾提到財經共諜冀朝鼎是誤導國府財經政策的元凶。由於國府統治區規定使用法(定貨)幣,淪陷區使用偽幣(中儲券),1945年9月財政部規定法幣與偽幣的兌換率是 1:200,淪陷區民眾一夜間傾家蕩產,國統區民眾和官員紛紛到淪陷區搶便宜,大量囤購貨物,頓時淪陷區經濟大亂,物資短缺。
1946年台灣推出「台幣」(現在稱為舊台幣),當時以1元兌收法幣30元,後來台幣1元竟能折合法幣1635元;隨著台幣超量發行,刺激物價飆升,百姓只得以物易物,因為鈔票的價值跟不上物價的上漲。
1948年國府戰況危急,軍費開支高達財政總支出的68.5%,法幣總發行額高達660萬億元仍無法抑制通貨膨脹,加印鈔票也無法維持。財政部長宋子文於1948年8月19日又實施舉世最大幣制改革的「發行金圓券」,法幣300萬兌換金圓券1元,用金圓券強制收兌法幣,史稱「819幣改」。
金圓券發行之初,大陸各省金融活動曾短暫平靜,但隨著戰局逆轉,軍需糧餉的供應浩繁,物價昂貴無法抑止,又增加發行量,造成金圓券步上法幣後塵快速貶值。由於國府局勢愈益惡化,經濟肅條,各省工商游資大量湧向台灣,使台灣物價飛騰,但是政府仍憑藉台幣大量發行墊付國共內戰所需之費用。
金圓券劇烈惡性的貶值使通貨功能無法維持,1949年中期台幣發行額高達5270億餘元,比原訂發行額增加175倍,濫印鈔票導致台幣大幅貶值。
官方統計顯示1946至1949年每年平均物價漲幅高達922%,1948至1949年5月,金圓券貶值367萬倍,法幣則形同廢紙。而台灣的經濟惡化不僅是單純的貨幣膨脹,而是通貨與工資交替的「螺旋形膨脹」現象。
斷絕大陸國統區通膨殃及台灣
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為了和金圓券切斷關係而實行貨幣改革來穩定島內的金融風暴,復甦經濟。由台銀發行2億元新貨幣,定名為「新台幣」和原有的台幣做區別,以大陸運台的黃金80萬兩作為新台幣發行準備金,只在台澎金馬地區使用。
新舊台幣的兌換規定「1元新台幣等於4萬元舊台幣」,台語俗稱「四萬換一塊(箍)」,限定發行額不得超過新台幣5億元來穩定狂飆的物價,同時切斷與人民幣的連動關係,斷絕大陸國統區通貨膨脹殃及台灣,遏阻舊台幣濫印刺激物價,1949年6月21日舊台幣停止流通。
新台幣取代舊台幣乃政府在1949年防止台灣經濟崩潰的最後措施,財政廳長嚴家淦用大陸運來台灣的黃金為基準,以1元「新台幣」可以買到的黃金換算出需4萬元「舊台幣」才能買到,因此訂出「四萬換一塊」的兌換率。嚴家淦被稱為「新台幣之父」。
公視於2000年7月推出的《輾轉紅蓮》連續劇就曾提到台灣「四萬換一塊」的時代背景。而2021年《茶金》連續劇演出美方代表宣稱「要改變台灣的經濟,最快的方法就是發行新台幣」,行政院副院長回應「我中華民國堅決反對」的情節終於引起強烈爭議。
1948年美國大選,蔣介石押錯寶公開金援支持共和黨杜威而與杜魯門交惡,杜魯門對國府的腐敗本已厭惡,11月爆冷連任後更加深對蔣政權的反感,決定放棄國府,無意協助與介入國民黨事務。蔣介石雖於1949年1月21日被逼引退,但仍握有實權,以蔣的剛烈個性自不容許華府再補一腳干預其財政措施,因此「四萬換一塊」政策是「由美方鼓勵執行」的說法值得商榷。
而公視於2021年11月23日透過臉書回應表示,「本(客委)會對於《茶金》僅以一場戲呈現『四萬元換一元』的時代背景,未能清楚正確交代政策始末,確有不足,深感抱歉,將於節目播出時以文字說明作為補充」,上述回應已表達橋段劇情的瑕疵錯誤。
真相只有一個,傳說、杜撰卻層出不窮,有些真相如甘迺迪遇刺案、林義雄住宅滅門血案、陳文成命案、陳水扁兩顆子彈案永遠是謎中謎的懸案;《茶金》風暴卻能透過塵封的檔案和歷史還原真相,爭議似可告一段落!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茶金》
台剧这几年异军突起,本来对这类题材是报以期待的,说实话有点失望,没有太喜欢。
优点:
1.无论是《一把青》还是《茶金》,都有一些对过去错误政策的展现。
2.摄影很美,很多台湾茶山的风景。
3.吉桑的演员很好,一生优雅。破产后戴着礼帽,关掉家门的那个对称构图的镜头特别好,和《罗曼蒂克消亡史》里葛大爷摘礼帽的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4.温升豪好帅呀,比他在其他剧里都帅。
5.山妹、乌面、乌面儿子等几个配角不错。特别是乌面儿子在茶山是侧手翻跳下去的,细节很好,一看就是山里的孩子,又能体现对父亲的关心。
缺点:
1.一部通过体现商业去体现时代的剧,其商业剧情有点拉胯啊。比如吉桑,作为茶叶大佬,只知道嘴上说要讲诚信,但每次出事了都不会想具体办法;连才出道的山妹都知道调研市场收货信息从而定价,他都不知道;无论跟谁说话,一言不合他就转身走人……女主也是啊,想表达女主的成长吧、对家族生意的承担吧,但是前面几场危机大战(比如三元降一元的收购价),都是她听山妹讲了一句就办了,没有自己的调研、自己的研判,很草率啊。而女主作为从小在茶厂耳濡目染的、天天跟着父亲到处跑的,即便父亲之前没有想她来继承,但也应该懂很多茶知识啊。但直到最后一集了,山妹还在给她科普一些基础知识。就没法让人信服女性的成长啊。
2.女主:大家看连俞涵,都有朱青滤镜了吧。从造型来说,一开始那个卷刘海好难看啊。连俞涵是非常挑角度的,像《一把青》里最后一集她在金陵女大看郭轸和在墨婷喊“小朱青阿姨”回头的那一幕太美了。但她下颌有点点问题(仅仅针对上镜来说),所以要更需要注意造型和摄影角度。而且服装没有太好看,有很多套的上装和下装不是很搭。从演技来说,我觉得连俞涵还可以再进步一些。
3.文贵:这个演员不知道演的啥啊,贼眉鼠眼的,有时表情非常阴鸷。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喜欢薏心。
看完了《茶金》,还是很回味无穷。
福吉、薏心、文贵、kk这些人,都不愿意认命,靠着自己不服输的精神扛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但是,就算是像他们那样经过千万次捶打、见多识广的人,面对大环境的转变之时,依旧会手足无措、力不从心、无可奈何。不过就像福吉最后说的那样,即便最后失败了,但自己至少努力尝试过,也可以无悔了。
个体的力量虽不足以与大环境抗争,但是却如石掷水中,激起一层又一层涟漪。《茶金》的结局,福吉的日光公司破产了,而kk也被抓起来,但是因日光公司兴起的北埔茶园还在,被kk的自由言论影响的人也还在。即便福吉和kk不再是主导者,他们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所以功不唐捐。
片中最喜欢的人物是山妹。她是一个很务实的人,永远都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她从不回应别人对女性无法做茶师的质疑,而是不断精进,用实力证明自己。她全身心投注在制茶上,即便心有所属,也不会为了一份唾手可得的爱情,一个稳赚不赔的婚姻而放弃对制茶技术的追求,远渡重洋去到日本交流。对于她这样的一个家境贫困的女性而言,这个决定是非常勇敢的。
当然比起山妹,女主薏心显然思想上更为激进,不满父亲为自己安排婚姻,也不满丈夫将来继承家业,不让自己参与。在事业上,她很野心勃勃;但是在爱情上,她又不敢向心上人吐露心声,只敢旁敲侧击,悄悄试探,最后得到失望的回答。她和kk的感情是我比较惋惜的环节。
全剧最令人心疼的应该就是文贵了。虽然这个角色应该是比较痴情专一也懂得感恩回报的,但是演员表情就很尖酸小气,奸险狡诈,让我无数次误以为他就是个上位了就屁股翘上天的渣男,其实他不过就是工具人罢了。先是被老爸利用,后来又被女主利用,最后对两人还没啥怨艾,实在是老实得过分了。好在上天还是给了他翻身的机会,不然一直那么卑微地活着不得熬出个心理变态啊……
《茶金》的真人藍本,原來是廖運潘回憶錄《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他寫作才華驚人,精細具體呈現民間適應政府掠奪的策略。廖運潘是桃園觀音雜貨店之子。因為日治臺灣總督府打壓中醫,中藥店牌照不准傳世,他阿公過世便斷絕;他父親只好把雜貨店生意擴張到石油、南北貨、棺材,甚至賣豬肉。是說,這已經不是雜貨店,是百貨商城了吧?十年間,就把家產由十三甲地增為三十甲。廖運潘讀台大經濟系,寄居母親好友阿姨家。阿姨說,她的女婿是北埔富商姜阿新,良田百餘甲,千甲林場與製材所,開了茶廠、糖廠,有新竹客運六分之一股份,想招他入贅繼承事業。
廖運潘見過待嫁美少女姜麗芝,但連話也沒說過半句,而且入贅置姜家養子於何地呢?他推說大學畢業再說,只想去美國闖天下。可是高三的姜麗芝不問兩個舅舅,卻問他,《罪與罰》是不是托爾斯泰寫的?廖運潘受寵若驚,照實說不知道。內心捶胸頓足,不顧課業繁重,以後一年半讀完圖書館日本托爾斯泰全集、杜斯妥也夫斯基全集、大仲馬全集、雨果全集。
因為麗芝彈鋼琴、愛古典音樂,他又苦讀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等傳記,每季去中山堂聽省交公演活受罪,忍耐到中場休息就逃跑,但仍不斷到親友家借聽唱片學習。固定算準麗芝上學時間趕到台北車站,在雨季大排長龍中,等著好幾班車過去,只為三次能有一次遇到麗芝。完全是個深情的韓劇歐巴。
廖運潘畢業考上臺灣銀行左營分行,本來不必入贅,而他個性剛毅木訥也不適合,但為了娶麗芝只好入贅。可是這家長輩擁有絕對的權威,岳父少時到東京讀大學,放假回臺灣,離別時祖母抱著他大哭,於是他就輟學不回去念了。這時麗芝生下長女,岳母、外婆因為抱嬰不想放手,也直接要他辭職回北埔繼承家業。廖運潘原本立志要當上臺銀總經理,看岳父寫信來催,也只好辭職回岳家了。
●
岳父誇耀自家永光茶臺灣第一,臺灣茶七成是低級貨,所以外商買臺灣茶就得買永光茶摻入來提高等級。戰前日本三井農林株式會社包下永光全部產量,戰後是英國怡和洋行現金預購,可見永光有多威。但岳父卻不讓女婿上班,只帶他每天日夜巡視糖廠。兩個巨漢走在街上引人注目,誰也不知道是因為岳父怕鬼,夜間要他作伴壯膽。
等怡和洋行訂單只要岳父一半產量,女婿才發現,其實怡和洋行視永光為可有可無。臺灣茶在戰前內銷日本,戰後日本政策保護本國茶業自給自足,限制進口。因為戰後歐洲恢復消費茶葉,但印度等地受戰爭破壞,來不及供應,臺灣趁虛而入。北非戰前向中國買綠茶,戰後因為中美冷戰,抵制中國,所以轉向台灣採購。「茶金」代表臺灣茶暢銷如黃金的短暫榮景。
但一九五○年印度茶業恢復後,大吉嶺紅茶產量大、品質高,臺灣品質、價格競爭不過印度,國際地位很快就被遠遠超越。為此岳家已秘密負債兩百五十萬,等於現今二十億,已經無力償還。公司庫存大量赤糖,看似盆滿缽滿;結果是替蔗農代工寄放,六成都是蔗農的財產。外人以為嫁入豪門麻雀變鳳凰,誰知女婿從此扛起千斤重擔。
岳父年輕時養賽馬就玩掉三萬圓,廖家父親財產六萬圓,已經是觀音上位人家。臺灣有外匯管制,攔截廠商出口所得貨款;岳父的適應就是低報貨款,然後去日本旅遊一個月,用於家族私人消費,花光買家三井在日本交付的差額一百萬圓,行前就興致勃勃計畫買名犬玩賞。讀者為之愕然,覺得公私不分,像是黨庫通國庫的微型翻版。
茶業一年工作七個月,小廠可以放無薪假,永光茶廠、運輸、管理卻要全年發薪。台北分公司編制九人全是親友,沒任何業績,還有廚房廚師煮飯,每逢岳父來台北,就千客萬來蹭免費飯。女婿知道其實公司是搞不起這些排場了。
●
廖運潘以父親失去中藥店時雜貨店連石油、棺材、豬肉也要賣的意志,身為學習王苦讀經典小說、音樂家傳記與唱片的洪荒之力,靠著苦讀資料、問人就能學會技術知識,不斷開發異業。應用閒置的人力設備,利用烘茶機器烘蔬菜乾,盛產蒜頭就研發蒜粉外銷,賣茶粉給人煉咖啡因,將茶梗分裝小包內銷等。但都難敵惡性競爭。
因為日治時期限制茶廠執照,戰後日本也依產量限制設廠數量。但在臺灣,戰後國民政府濫發執照,結果榮景時茶園沒增加、一百家茶廠變成三百家,紅茶偷加黃土加米漿以增加重量,或自家人不領薪賠錢做工,或高價收茶葉被迫賤賣,各種殺雞取卵,劣幣驅逐良幣,茶廠十之八九都在掙扎度日。不管廖運潘如何創新產品,再賺錢都只有一年,就會被海量對手削價競爭淹沒。
他也面對管理人的怠惰、員工的偷竊。岳父視林場為金礦,但竹南木行主持人在任多年都沒去過林班現場,伐木包給原住民,以鋸多少樹計算工資。結果工人輕鬆站著鋸,留下值錢的根株。太遠的不鋸,滾下山谷的不撿。別人出錢包下殘株,光是鋸殘株、砍偏僻樹木、撿回滾落山谷的原木,以其收入就買下岳父四分之一經營權。岳父賣掉四分之三股分,換人經營,三年內盈餘馬上超過六百萬。
組織全聽董事長的個人意志領導,榮景時是老闆英明,衰退時老闆凡事不置可否,群龍無首。茶農賣茶葉原料,左派岳父要公司抬價收購,但右派女婿堅持降價收購,保住公司。《茶金》讚美岳父對茶農的仁慈,而這種仁慈在公司治理上,卻是高層拒絕授權經理人管理,對員工生計不負責任。農產出口,應該是美金一元換台幣四十元,銀行匯率卻是台幣十五.五元,糖稅更課到十五%。政府對永光等製造商重稅盤剝,永光要生存,就將成本轉嫁給茶農。農會「肥料換穀」賤價購米,配給軍人、公務員,代價都是農民承受。
怡和洋行的交易條件太差,岳父無法屈尊接受。於是派女婿到怡和洋行乞恩般簽下訂單,終於張羅到五萬元預付款,只因若不還債就無法開工。不夠還積欠薪資,只能分期付款。這時岳父居然吩咐匯出鉅款,資助朋友競選省議員。
女婿爭論之後仍然服從,把錢匯出,認定岳父「在如此逆境中為保住無謂的虛榮而不惜糟蹋寶貴的資金,害得無米之炊的出納先生焦頭爛額」。我沒有作者心胸光明磊落,既然中小企業普遍無法從銀行取得貸款,只能用高利息向私人借貸,全書就是賺錢連利息都來不及還,好公司被債壓垮的遺恨紀錄;那麼中小企業主當然會透過地方派系去爭奪政府工程、採購標案、新竹客運等特許事業,尤其是掌握農會金庫、批准信用合作社貸款的主導權。
上有黨國暴力,下有地方派系分贓。如果你是顏清標,那借錢就不用還。我願相信岳父姜阿新得到特權沒使用,公司倒閉證明他清白。但他會追逐權力,是因為上層頭人普遍這樣做,而他們沒有姜阿新手腳乾淨。《茶金》視呆帳為劫富濟貧的英雄壯舉,對此我悲觀視之。
●
廖運潘精采的茶業冒險史,描繪出暴政下階級相殘的食物鏈,造成腐敗投機、惡性競爭的文化。政策、法規與制度長期的破壞,不是招商免稅、低租金、低廉水電就能恢復。而需要如小說《茶金》這樣野心宏偉的溝通,向大眾揭露歷史沉痾,討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企業治理,實現轉型正義。
《茶金歲月》呈現臺灣企業奠基於原本的社會、家庭型態,大不同於西方。鄉人嘲笑岳父企業利潤微薄,不賺錢就賺個玩。女婿說岳父是為了救失業,亦即實為社會企業。岳父經營家族企業公私不分,既是繼承家族長輩權威,也因為志在救濟鄉里、贍養親友。所以不接受任何人監督制衡,別人只能尊重,使他的成長就到為安慰祖母而輟學東京為止。
國際貿易競爭,高度依賴資訊、研究,但連學習王廖運潘也是到日本出差參觀靜岡三井的茶園、試驗所,才解答為何日本茶單位面積產量超過臺灣四倍以上。因為臺灣平地、有水源一定種稻,陡坡才種茶,不重肥效管理、水土保持,所以瘦小難以茂盛。日本茶園在平原、緩坡,專業茶農耕耘施肥,剪枝除草,所以發育成枝粗稍旺的蓊鬱大茶叢。茶廠產能既符合茶園產量,沒有惡性搶購原料,也沒有偷工減料。臺灣農商達不到的天花板,是日本農商的起跑點。
臺灣政府、企業對國際商戰的研究意識低落,受到政策鎖國等極大限制。一張台日來回頭等機票七千八是公務員一年多薪水、普通票也要五千元以上時,就過濾了極少數的人才有出國進修學習的機會。但有錢出國的人,可能志在觀光購物。而在國際貿易市場,哪個國家能學,就決定了誰能贏。
女婿決心扶翼岳父的鴻鵠之志,但成為公司唯一敢於阻擋岳父暴走的異議者。因為他人品高潔,相信水鳥起飛不攪濁溪水,企業也要對員工負責,倒閉也要對債主負責。破產一貧如洗後,女婿請債主朋友來登記債權,這位朋友不但拋棄債權,反而給他五千,囑咐願意再幫他,此事說明了雙方的品格。他且關心每位舊員工的去處,對後來遭逢厄運者時時自咎。他們之間的信賴,今人恐怕無以想像。寫到破產多年後,猝發的岳母喪禮,逢銀行不營業,女婿不知道去哪籌錢。幸好岳父早有準備,給女婿兩萬元發落。女婿在舊職員人群中看到鍾秀枝,就把兩萬元交給他保管支付。
書裡好像沒寫到鍾秀枝很多事跡,我也不知道為何女婿這麼信得過鍾秀枝。但我想女婿不是知道這個人會不會辦事,而是知道這個人的全部。所以他信賴這個人。這種信賴關係,是多年信用互相累積的。
●
破產後,廖運潘離開岳家到台北上班,要妻子結束賣瓦斯、新娘化妝、縫製電視蓋布代工,帶六個孩子北上團聚。結束了祖母叫岳父從東京大學回家、岳父叫女婿從左營辭職回北埔的歷史循環,逆向展開小家庭獨立的一頁。當中五個孩子,成家後也分別旅居世界各地。
他筆下生動,栩栩如生。兒子顯文五歲,女兒三歲,妻子在舅舅開的小學福利社上班,兒子就站在櫃台內看學生買零食,也會賣冰棒一枝兩角。作者的母親從觀音來探望媳婦,聽到孫兒女齊聲叫阿婆,廖母就哭了。「我下班時,顯文問我阿婆為什麼哭,我答不出來。」
女兒廖惠慶寫道,北埔洋樓被拍賣,她鬱鬱寡歡,覺得前途未知,只要假期便回北埔住在橫屋老家臥薪嘗膽,想考便宜的公立學校。一次遇到一群台大學生在北埔洋樓外張望,她告訴一位和善的大哥哥「這是我的老家,但因為已經成為銀行資產,所以無法進去」。「他的臉上出現了替我悲傷的表情」。
廖運潘只要寫到與兒女相處,從出生到養育,無不使人動容。他說二十八歲赴日時,在淺草看電影。看到女主角帶兩個幼兒雪中逃難,幼兒剛好和他的兩個女兒同年紀,他立刻淚如泉湧,逃離戲院。第二次赴日一個月,「我心窩裡時時在想家人,恨不得第二天就飛回家」。離開北埔後,一家在台北廈門街租房,省下六個孩子車票錢,也分租給三妹一家人減輕房租重擔,克勤克儉,針頭削鐵。他回憶麵攤米粉湯一碗五角,無味無香,但六個孩子正是很會吃飯的年紀,最愛這味。還有騎樓下的水餃攤,二十元一百個,他捨不得吃。看六個孩子瞬間把堆積如山的餃子納入肚中一臉滿足,父親就心曠神怡。
如果臺灣能從困境中有所突破,能擺脫過去政府不把人當人看、所以政商強豪權貴也毫不在意踐踏弱勢的局面,使政府、企業負起責任,我認為支持像廖運潘這樣的人實踐信念的力量,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依戀與羈絆。小說《茶金》創造一個英俊憂鬱浪子與千金的羅曼史來吸引觀眾的目光,在沉痛歷史傷口敷上個人英雄發揮過人才能一一解鎖難關的歡樂,來安慰讀者。《茶金歲月》則更為挫敗與深沉,因此也更為堅定、溫暖,其力量在讀者心中久久不散。
外忧内患的茶商,外在通货膨胀、新旧台币交换、负债累累抵押祖产,内在被退婚,独女却无法继承家业的传统思想,女茶师得不到尊重和平等。通过几种语言,日本话,台语,国语就把整个故事背景交代清楚,而天台男女主第一次见面的戏份,人物性格清晰可见,女主注定不会做时代洪流里依附男人的浮萍,4星期待!
公視+客委會 - 以新竹北埔 茶虎-姜阿新的故事為原型基底 進行大篇幅的改編 以製茶業來呈現出 當時台灣面臨著社會經濟 政治動盪下.. 一場猶如在茶壺裡的商戰風暴!總結:所有的政策干預或措施 都有其背後的考量 是苛政還是德政都是端看自身處在哪種位置上...這就是一個過程 難以論斷.... 就如綠茶聯合小組&吉桑最後做了脫產手段一樣 是非對錯也只是從哪個角度去看而已...另外劇中 文貴說的那句我願意 頗情真意切 ...而李杏在劇中所唱三段戲 皆有涵義 最後六月雪令人感傷....惆悵無限..戲劇4星&王若琳唱得太好聽+1星 ps:最後一集 片尾曲是全客語版 令人驚喜
范文贵家和花甲家是一个取景地,刚说完如果他们家对面是地那就是一个地方,接着就照了他们家对面就是一片地,(第四集)
《一把青》的小朱青,《我们与恶》的温升豪。希望温升豪替郭轸好好照顾小朱青~
膨风茶是被小绿叶蝉叮咬过的茶,才有独特的蜜香味。人与茶一样,伤口让你变得与别人不同。另,原来膨风茶就是东方美人茶啊。
题为茶金,然曲终人散,茶金时代还是落幕了。整部剧看下来就如做茶般温火慢炖,清香而又带着酸涩,依着茶的柔软性子细细品,又回甘无穷尽。留白较多供观者自主遐想较多,夹杂着时代背景下挣脱不了的汹涌愁绪。女主薏心个性独立承接父亲吉桑的日光公司制茶产业,几次三番冲破困境,幸有良人kk相助,没能走到一起想来是必然,两人因绿豆汤联系在一起,也因一张纸钞永别了。吉桑一直坚守诚信,也一心为女儿着想。当时的台湾,此剧多处较为隐晦的表达了,夏老板离去,kk也离去,还好月婷能托付给薏心。山妹做出了日光也是她自己最好的茶,毅然决然选择去日本进一步学做茶,和薏心堂哥的缘分想必归来时自然就到了。日光拿了大奖,吉桑也还是破了产,商战跌宕,时代变换,已是必然,相信文贵会承接台湾茶继续稳定走下去。都没能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结局。
拜托。。。这剧第一二集对国民政府的描写够客气的了,连228都没去碰。光头行政院副院长贾景德的山西口音,还原得惟妙惟肖,就这个难道不算尊重大陆史观?溫昇豪饰演的男主里面的设定是当过台籍日本兵,但他又没有媚日。1940年代末日本文化在台湾社会的影子,白先勇、朱西甯、张大春都写过,这些都是中华意识极强的文化人了。如果连白描当时的社会文化,都能算历史观错误,那不知道,有多少2012年之前的主旋律剧有问题。
给连小姐打个高分
打个分赶紧跑
首集一句“反攻大陆”,注定将是下一个斯卡罗,(很难得开播到现在词条还在,)不过女主的选角值五星,一颦一笑都是戏。
好好看剧,谢谢!厌恶和欣赏好剧不冲突!
评论的湾湾含量好高………………片子不错,连又回归复古造型,那种欲言又止,隐忍但坚定的气质真的很适合她。剧情方面,推荐稍有点慢,但是蛮流畅的,人物关系也比较清晰,茶的底蕴还没怎么太浮现出来,后面应该会慢慢讲,但是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tw关于历史这方面的普及,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当年的内战确实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剧里服装很不错,嫁接在茶叶上的一部剧比较值得期待吧
「东方美人茶是被虫咬过的茶,它天生就是受过伤的茶,它并不完美。茶和人一样,伤口可以让人脆弱,也可以让人坚强,正是伤口让你变得与众不同。」大结局为日光茶想的这段文案,看上去是为日军打仗、被美军俘虏、又被KMT白色恐怖驱逐的KK夫子自道,其实是以茶喻指「一直在受伤」的台湾。台湾茶要么靠日据时代「上贡天皇」确立自己身份,要么通过伦敦博览会创立品牌,这也反映出「亚细亚的孤儿」在地缘政治中的尴尬局面。整部剧像是一部后「二二八」的伤痕文学,KMT破鼓万人捶,不断翻出来鞭尸。抛开这些微妙表达,《茶金》制作精良,情感细腻,男女主之间的互动有一丢丢《花样年华》的意思。
开眼吧,一个省就能拍出这种水准的历史剧,台湾省真的是个有文化的地区,人才济济啊
为什么会被恶意一星啊….这电视剧很小众不看就行了啊…..?
女主最后没有跟KK也没有跟文贵在一起真是太好了!
比《一把青》差很多。
我觉得第一集就比之前那个已经在豆瓣上消失的剧好很多了。
对当时那边的政治和货币政策不是太了解,感觉有些地方的剧情有点跳脱,有些桥段又过于ideal……不过题材是真的难得!在那个靠茶叶赚外汇的年代,一个地方龙头茶企的兴衰史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商场如战场,Business is politic...薏心真的很勇敢!尽管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还是无奈地败给了政局……P.S.宁愿相信最后开放式的结局是她和kk在一起了!P.P.S.家族企业做茶的场景于出自红茶故里的我而言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希望二极管少靠近这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