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怀“隔岸观火”之心来,反而有别样收获。
7月初被邀请看这个部片子的点映时,毫不遮掩的说,是带着一颗“隔岸观火”的心态来的,国产动画看过不少,台词造作、逻辑混乱、制作粗糙的比比皆是,除了魁拔等少数几部能入眼的外,其余的总能让人唏嘘又无奈。但是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出乎意料的,觉得值得推荐给身边的朋友看一看。
撇去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相对成功,这部片子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主创在题材上的用心良苦。单单看这样的影片标题并不起眼,虽然避开了那些类似八九十年代学校组织看回来还非得写观后感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之嫌,但也并不算吸睛。宣传海报上赫然写着“二战中的大象英雄”,较真如我,特此度娘了一下,果然是真实题材,就这一点来说,在国产动画里,这样的故事真的不多,题材也难得的宝贵。就这份情怀来说,也在最初就令我好感倍增。
成人的视野往往掺杂了些许偏见,战争题材的动画不是没有(我觉得没有黑某某号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往往看完后恨不得自戳双目。反而是点映中观看这部片子的孩子们根本就没有把这当作是什么严肃的题材,(也或许真的对于这些都还未形成概念),嘻嘻哈哈地进场,看后半段齐刷刷地被吸引得安安静静观影了。当然,这个推荐并不是说我钟情于这类题材,制片方好似也在刻意营造一种轻松、诙谐的氛围,全力刻画的是主角的精神成长史,塑造的也都是友谊与家国情怀,成功地避免了此类题材容易涌现的说教意味,这一点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影片中的几个小主人公的形象虽然不能说能够大力褒奖(私以为那个驴子兄其实还挺传神),但是性格塑造还算饱满,即使是小角色,倒也个个有特点,常常带来意外转机,博来欢笑一片。总的说来。几位主人公虽然性格迥异,但个个都是古灵精怪,给全片营造出不少喜感。
相较于某些过于低龄却大卖特卖的片子来说,如果我有孩子,我更愿意让他来看看这样的故事,毕竟,正能量的传递,并不在于这是一个怎么样的题材,而在于这样一个故事,是真真正正地让当今的孩子去感受战火硝烟年代的困苦和不易,潜移默化地引领如今的孩子们学着去勇于担当、去关爱他人。
2 ) 作为湖南人,看到本土动画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有点自豪。
按常理来说,我这个年龄是不适合出入这样的片场的,符合所有家长的心态,带孩子来看看这样的国产动画片,其一是作为家长的义务,其二是出于自己本身对于这类据说有原型的题材的好奇心态,谁让国产动画这些题材主要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孩子甚至十岁以下的孩子。
其实对于这样一类题材,乍一看来确实不讨喜,战火纷飞的场面真的适合来做动画吗?但是对同一个题材的诠释,还真的有万千种角度,撷取的元素不同,产生的效果、吸引的人群都会迥异。说来也有趣,我看这样一个片子,并不是说我有多老套,想要孩子接受一下传统教育云云,恰恰相反,我是真的极力反对让孩子去接受那些粗制滥造,笑完以后就脑袋空空的片子的,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完全是出于我对于敢于来做这样一个题材的人油然而生产生的一种敬意。至少于我而言,在市场如此浮躁的今天,选择这样一个故事无疑冒着巨大风险,如果不是出于真正的兴趣,或者是制片方真的对此有股不得不表达的情愫。
听说这部片子点映,出于某种敬意,工作日抽空带儿子来支持一下。来到东塘影院,还看到片方邀请了好多老兵观影,挺有感触的。看完以后觉得值得这抛开繁杂事务的半个工作日。我不是很懂动画,制作上作为外行人觉得色彩过于明艳了点儿,不然会更加大气,当然,片方出于受众的考虑也不一定,况且,国产制作整体水准下,这样的制作已经是不错,硬是要和皮克斯、蓝天工作室去比我只能说你眼高手低了。
并且值得欣慰的是,看到一大半的时候,儿子依旧饶有兴趣地盯着屏幕,我也没有像以往看某些国产动画一样昏昏欲睡,儿子好几次被逗得捧腹大笑,对于一个平日里只爱看赛尔号那类题材的孩子来说,这并不容易。
3 ) 总有些往事动人
在网上看剧情梗概时,给笔者的直观印象并不很好,前有抗日神剧,后有“成人动画”(此成人动画非彼成人动画,是一些商业化或并不成熟的动画制作),夹击着这部动画电影,但等你真正感受到电影内容之后就会有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态度,既是一个有关抗战的故事,也是一段人与动物深情的佳话,一头出尽洋相的小象,一个勇敢坚强的小男孩被俘之后克服诸多磨难成为小英雄并双双授予荣誉或嘉奖的故事。最感人的就是结尾处,战争结束了,林旺来到了台湾定居,却依旧思念着自己的老朋友旺崽,一曲象笛声让两个跨越半个世纪的老人重逢,也是全影让人最感动的地方,最后得知只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之时,又感叹生命真的很伟大,缘分也很奇妙。(当然,笔者查了一下,真的有同名同姓的林旺,顿时肃然起敬)
画质方面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人物动作并不是十分流畅,画面也有断续之感,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动画,是小时候看《哪吒传奇》和《虹猫蓝兔》的感觉,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各方面有所提升罢了。
至于剧情,毕竟是动画片,受众对象为小朋友,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历史还是认可的,当然对于成熟的各位来说对话肯定会显得幼稚,不过我相信大多数去电影院的各位都是陪孩子去的,所以还是多担待吧。
4 ) 需要铭记的历史,小朋友能看懂的传奇
每逢暑假都会陪女儿看看动画片,这也许是父亲和女儿之间最合适的娱乐项目。但尴尬的是,除了在家守着电视,电影院里适合小朋友看的电影少之又少,不过和前几年《喜羊羊》、《熊出没》等毫无营养的动画片相比,今年的暑假多了一部《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是带小朋友走进影院的不二之选。
《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虽然是动画片,但和其他的作品相比非常特别,故事的背景放在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从日本人手中解救了一头缅甸来的亚洲象,带着它参加了抗日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林旺从一头小象成长为一头大象,也和陪伴它的小男孩旺仔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在媒体和资讯爆炸的当下,以动物为题材的动画片其实并不匮乏,荧幕上的动物或高度拟人化,或搞笑卖萌,几乎固化了孩子们的“动画观”,相比这些作品,《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最显而易见的优点,在于它寓教于乐的剧情和正确的价值观输出。
影片中的大象林旺并没有高度拟人化,相应的,电影采用了双视角,一方面是抗日战争中人类的视角,身处和平年代,战争离我们远去,革命先烈们的忘我牺牲、浴血奋战应该被历史和后人铭记,让我们的下一代知晓并理解这段历史其实是很困难的,如果仅靠书本很难被他们接受,《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通过动画片的形式,能够让小朋友们乐于回顾和接纳这段历史,意义非凡。女儿在看看电影的过程中就不时的问我,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他们不能回家?为什么现在不打仗了……
另外一个是大象林旺的视角,这一部分小朋友会看的兴味盎然,大象的视角看人类本身就很有趣,再加上一匹高冷的白马、一头幽默风趣的驴子,三个动物间有很多趣事和笑点,让这部电影成为了幽默又深刻的反战作品。
从最初的胆小恐惧,到最后的“一炮成名”,林旺从小象成长为一头合格的战象,贯穿影片始终的还有动画片中比较常见的成长元素,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这部分也非常有教育意义。对于自己今年9月份就要上小学的女儿,学习知识可以交给学校,但如何让她明白长大的意义,教她学会做人,其实更多是父母的责任,但这部分也是很困难的。成长,意味着要勇敢,要有使命感、责任感,遇到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不退缩、不逃避,这些都在林旺的成长过程中传递出来了,从开始的一无是处,到高潮部分的一炮成名,非常振奋人心,对于女儿来说,相当于上了宝贵的一课。而大象林旺从抗战英雄到迟暮之年的老骥伏枥,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铸就传奇,对于成年观众来说也有足够的吸引力。
最后想说的是,《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称得上制作精良、细节考究。动画形象的设定、色彩的搭配,对自然风光的展现等都极具亲和力,主创团队显然从小朋友的审美出发,照顾了这一部分观影群体,虽是二战背景,但并没给影片压上沉重的包袱,画面上没有满目疮痍,反之,是充满喜感的形象设计和赏心悦目的色彩搭配。其实电影中关于象笛、米糕、竹楼等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我的知识空白区,为了给女儿解释,看过电影专门上网搜索了相关的资料,这时才发现影片在细节上非常考究,凸显了傣族的文化特色,这是电影出品方注重细节、尊重观众的体现。相信这部有内涵、有趣味、有诚意的作品会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也希望能得到应有的票房回报。
5 ) 大象参军抗日,战场出生入死立军功,活86岁被授荣誉市民
这部影片讲述了“林旺”由一只胆怯的小象逐渐成为真正的“战象”。但本片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改编于一个真实的战场故事。 (一)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一年。由于日军在缅甸打败了英法军队,中缅通道被日本人控制。中国战区的作战物资、武器弹药仅能维持2个月,不少兵工厂因缺少钢材被迫停工,还有很多飞机因油料短缺而停飞。在长沙会战中,因炮弹告罄导致战局处于被动。 在这背景下,孙立人带远征军约10万人,奔赴缅甸协助英军作战。 1943年,孙立人率部攻打南坎时,在瑞丽江附近从日军手中缴获13头大象,不少大象已被日军折磨得伤痕累累,其中有一头名叫林旺,这是13头大象中最年轻健壮的一头。 这些大象,是缅甸人用于在林间运送物资的,后被日军掠去使用。一般情况下,每头大象只能负重250到300公斤,但日军完全不顾大象死活,常常让大象背负500公斤以上的物资,林旺的很多伙伴因高强度的劳动而痛苦死去,林旺坚强地活了下来。 (二) 远征军得到这些大象,对它们进行了安抚治疗,待痊愈后将它们投入了战场。 士兵们利用大象搭建桥墩,搬运木材,运送物资,大象很快成了士兵们的亲密伙伴。收复南坎后,孙立人夸赞大象“首立战功”,大象正式编入中国远征军序列,跟随部队征战。大象与士兵们朝夕相处,出生入死,立下许多战功。 1945年,中国远征军回国,这13头大象怎么处置成了问题。孙立人认为,既然大象已编入远征军序列,就应随军回国。但在长途跋涉中,有6头大象病死途中。 回国后,孙立人将其中4头分别送给了北京、南京、上海和长沙的动物园,将林旺和另外2头母象留在了广州动物园。后来广州白云山修建新编第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时,林旺和另外2头母象还参加了建墓材料的搬运工作。 (三) 1947年,孙立人去台训练新军,走时舍不得这3头大象,下令将它们随部队一起运往对岸。 到台后,孙立人将它们安顿在凤山基地操场,以便他随时探望。他还经常带自己的友人去看望林旺,与它拍照留念。 1954年,孙立人将林旺送给了动物园。人们都知道林旺的传奇经历,林旺成为明星动物,很多儿童甚至称呼它为“林旺爷爷”。 2003年2月26日,林旺去世,享年86岁,这在亚洲象中算是高寿了。为林旺举行的纪念活动持续了1个月,林旺还被授予荣誉市民。2004年,林旺被制作成世界上最大的亚洲象标本,供参观纪念。 文章转载自兵说视界微信公众号 这部动画制作是很成问题,但是也不要肆意诋毁,尊敬先辈的抗日成果。
6 ) 大象参军抗日,战场出生入死立军功,活86岁被授荣誉市民
这部影片讲述了“林旺”由一只胆怯的小象逐渐成为真正的“战象”。但本片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改编于一个真实的战场故事。 (一)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一年。由于日军在缅甸打败了英法军队,中缅通道被日本人控制。中国战区的作战物资、武器弹药仅能维持2个月,不少兵工厂因缺少钢材被迫停工,还有很多飞机因油料短缺而停飞。在长沙会战中,因炮弹告罄导致战局处于被动。 在这背景下,孙立人带远征军约10万人,奔赴缅甸协助英军作战。 1943年,孙立人率部攻打南坎时,在瑞丽江附近从日军手中缴获13头大象,不少大象已被日军折磨得伤痕累累,其中有一头名叫林旺,这是13头大象中最年轻健壮的一头。 这些大象,是缅甸人用于在林间运送物资的,后被日军掠去使用。一般情况下,每头大象只能负重250到300公斤,但日军完全不顾大象死活,常常让大象背负500公斤以上的物资,林旺的很多伙伴因高强度的劳动而痛苦死去,林旺坚强地活了下来。 (二) 远征军得到这些大象,对它们进行了安抚治疗,待痊愈后将它们投入了战场。 士兵们利用大象搭建桥墩,搬运木材,运送物资,大象很快成了士兵们的亲密伙伴。收复南坎后,孙立人夸赞大象“首立战功”,大象正式编入中国远征军序列,跟随部队征战。大象与士兵们朝夕相处,出生入死,立下许多战功。 1945年,中国远征军回国,这13头大象怎么处置成了问题。孙立人认为,既然大象已编入远征军序列,就应随军回国。但在长途跋涉中,有6头大象病死途中。 回国后,孙立人将其中4头分别送给了北京、南京、上海和长沙的动物园,将林旺和另外2头母象留在了广州动物园。后来广州白云山修建新编第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时,林旺和另外2头母象还参加了建墓材料的搬运工作。 (三) 1947年,孙立人去台训练新军,走时舍不得这3头大象,下令将它们随部队一起运往对岸。 到台后,孙立人将它们安顿在凤山基地操场,以便他随时探望。他还经常带自己的友人去看望林旺,与它拍照留念。 1954年,孙立人将林旺送给了动物园。人们都知道林旺的传奇经历,林旺成为明星动物,很多儿童甚至称呼它为“林旺爷爷”。 2003年2月26日,林旺去世,享年86岁,这在亚洲象中算是高寿了。为林旺举行的纪念活动持续了1个月,林旺还被授予荣誉市民。2004年,林旺被制作成世界上最大的亚洲象标本,供参观纪念。 文章转载自兵说视界微信公众号 这部动画制作是很成问题,但是也不要肆意诋毁,尊敬先辈的抗日成果。
新一军征缅烈士纪念碑,蓝鹰军徽,这些通过一部动画片告诉进人
小侄女要看这个,陪着她看,我想知道会不会一炮成名
一家三口来观影,大象是孩子之前就在动物园看过非常喜欢的动物,没想到动画里更是古灵精怪,贪吃淘气,跟我家孩子一样,很有趣的动画电影。
从制作上来看撑死了也就是个电视动画的质量
大象加抗战,这两个元素加在一起让我家四岁的宝贝爱到不行,全程有笑有哭。还有,小林旺真的萌萌的。碾压泰国的小战象。
给小朋友看的抗日爱国系列动画片,可以的
能不能认真做动画!做动画是有补贴吗?
还可以,很流畅,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题材比较新颖,动画设计独特,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大象协助抗日的故事,动画形象各式各样,有动物也有人物,能让孩子在动画中回味那段特殊的历史
还行
我的天........
真心觉得好看,看完我还推荐给了周围的宝妈们,这类又好看又有教育意义,还适合孩子们看的片子当然得多多支持啊
《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作为暑期档上映的电影,优势其实不大,面对几部建军题材的大片上映,能被观众实属不易,但这部影片的与众不同,就是它讲的也是英勇无畏的精神,但主角由人转为动物,让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有除了人之外,能够成为英雄的角色。
还蛮有意思的
。。。。。。。。看电影名字就知道,懒得说,差人家已经不是十年了。。。。怎么支持这渣画质,光谈音乐我就何苦去看呢?还不如听歌,辣眼睛
无语。。。
还不错,挺可爱的
垃圾
陪小朋友看完,泪目,我泪点太低了。
真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