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少女的告别
1999年2月,少年苏利文骑车穿过巴黎街头黯淡冰凉的天光,到自动售货机上买了一小盒糖果,然后在路边小摊上买了一朵玫瑰。1999年2月,少女卡米尔赤身躺在床上,房间里光线清冷,映衬得她仿若刚从油画里走出。苏利文把鲜红玫瑰放到了卡米尔身旁。
苏利文从大学退学,去南美旅行。卡米尔在巴黎阅读苏利文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来信。然后,再也没有来信了。
2007年,卡米尔从建筑系毕业,和自己的导师感情稳定,第一次当上项目经理。偶然在公车上遇到苏利文的母亲,两者中断多年的联系恢复了。见面那天巴黎时值盛夏,每个角落都是明亮的光线,苏利文骑着旧车出现在卡米尔面前,面目身段没有丝毫改变,仍然是多年前那个穿过寒冷街头为少女买一盒糖果的少年。
年少时的刻骨铭心纤毫不差地再度出现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是一如最初的意乱情迷。卡米尔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爱着苏利文,哪怕已经和导师下定了建立家庭的决心。她可以在项目现场自信地指挥施工人员,但在苏利文面前仍然一如当年懵懂的少女。然后,苏利文再度从卡米尔的生活中消失,理由毫无新意:还不是对的时间。
影片的最后,卡米尔和导师去山间别墅消夏,她头戴苏利文当年的草帽走过当年的小道和理想中的小屋,下到一同畅游过的小溪里。风把放在岸边的草帽吹走了。卡米尔浑然不觉,在洒满碎金的河水里缓缓游动。
这就是法国影片《再见初恋》的大致情节,或者更简单一点:相爱——分别——重逢——分别。这样的情节每天在电视电影里上演,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上演,或者狗血或者平淡。在《再见初恋》一片中,简单的情节再度被弱化,镜头不带情绪地跟随卡米尔的生活,让时间的流逝展示少女与初恋的告别。这种设置没有把感情的任何一方放在高处,没有把谁设定为弱者,只是告诉观众们,曾经有这样一段感情,美好过、挣扎过,最后它结束了。影片没有尝试给正在恋爱中的男女端出一碗教你如何保鲜感情的心灵鸡汤,也不会安慰失恋或者启发观众终结单身。它像所有无聊但美好的法国影片一样,告诉你,生活本身值得被记住,悲伤和喜悦、相依和孤独都是人生况味,不分高下。
无法用精彩来形容《再见初恋》,因为它实在是太平淡。但漂亮一词却不会失之偏颇,看多了好莱坞大片的双眼,每每看到这式清新的法国小品,总会惊叹法国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喜爱。片中的四季街头、乡间随意地出现在镜头里,但每一个角落每一束光线又都充满了美感,这不是造梦的电影布景,却是真实的生活写照。于是它的美,便又毫无距离感地贴近了观众,即使身处万里之外。
我最感慨的影片场景莫过于多年后卡米尔和苏利文再度相遇,苏利文的容颜身段竟没有丝毫改变,连气质也是当年的惨绿少年。卡米尔已经出落得成熟大方,而苏利文却还是那个单车少年。对于一个女人,这大概是杀伤力最强大的旧情,当年的挚爱还是一如最初,哪怕内心已经被生活磨砺得多么坚硬,这幅皮肉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都不免被击中胸膛。因此片中卡米尔说自己其实这么多年一直爱着苏利文这个情节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卡米尔在苏利文身上看到的,不过是停滞的美好时光。但在苏利文本身,他只是一个拒绝长大和妥协的人,实际上已经被一直往前的时间抛在了身后。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苏利文决定再次离开卡米尔的时候,他在电视里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匹出逃的马奔跑在巴黎湿滑的街头,跌跌撞撞、惶恐不安、格格不入。这又何尝不是苏利文的状态呢?他也终于明白,和卡米尔相比,他真的被时间忘在后面了。因此哪怕两人赤裸相拥,但也隔开了无法跨越的距离。相比卡米尔,苏利文早和这段感情告别了。而卡米尔最终接受旧爱不在的事实后,她告别的不仅是初恋,也是女人生命中所有的不成熟,至此,少女终于长成了女人。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有永远的男孩,但没有永远的少女,哪怕后者要美好得多。
2 ) 再见初恋
巴黎寒冷的清晨,丝毫挡不住单车少年Suillvan一颗火热的心,他要穿过数个街区去为女友Camille买上一束玫瑰,而她此时正赤身躺在床上,等待着他的到来。在这场青春里,两人的爱如同巧克力,浓稠、芬芳而甜蜜。
在夏日,她戴上了他在街头为她挑选的草帽,与他一同前往乡下的老宅,在那里度过只有两人的季节。青春就如同一首歌,唱响在田野间、草地上、溪流里,他们的爱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毫无保留。Camille喜欢依偎在Suillvan的身边,即使两人吵架后,Camille都会像一只受伤的小猫寻求Suillvan的安慰,他是她生命里的一切。然而,Suillvan的世界里除了Camille,还有他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却在遥远的南美。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学业,不惜将祖父送给他的珍贵油画卖掉,更是要远离自己心爱的人,他承诺10个月后就会返回。
Suillvan终究是义无反顾地走了,去南美寻找自己的梦想。而Camille只能一心等待着心中的他,迫不及待地阅读着他每一封信,在地图上标记着他游行地足迹。他仍旧是她的全部,虽然她的全部远在天边。Camille天天都在守候与等待,他离他承诺回来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但她却收到了他最后的一封信:
“我已经在山里呆了十多天了,蜷缩在一条蓝色河流边上的小屋里,附近环绕着峡谷与瀑布,这里的一切都很宁静,周围都是森林。每天都觉得我离巴黎的生活和所有认识的人们越来越远,我沉醉于寻找那种乌托邦式的静谧之中,而在巴黎的生活之中,却只能找到平衡。我一有改变的机会,我就会努力找寻真正的自我和梦想,但你不会放我走的,不论我到哪里,你都会跟着,我吻着别人时都会像你。或许我爱你,但我希望你消失在我的生活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一个虚幻的梦,以前的约定只剩下一具空壳。”
他走了,她的生命终究一无所有了。她平静地整理了一切,服了药,上了床。
她仍旧还活着,她的父亲说一切还是要向前走。而她在医院的床上默默地哭成了泪人。
她减掉了他喜欢的长发,在此后的四年里变得干练成熟,沉醉于她的建筑设计当中。而在人群中她又邂逅了她的导师Lorenz,一个同样有着孤独内心的中年男子,他如同一束微光照进了她黑暗的心,他能够读懂她的寂寞与孤独,而她也终于不再那么刺痛。她也搬进来他的家,想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日子好像重归与美好了。
但Camille还是错了,在偶然在公车上遇见了Suillvan的母亲后,当她与他再次联系后,她发觉她真的错了,她仍旧还深深爱着他。几年的时光并未在Suillvan身上体现出任何的变化,他还是那样的让她着迷。如同从未离去,彼此还深深眷恋对方身上的味道,再次抛开一切相拥、做爱。她不顾一切,他却又顾虑重重,因为她毕竟和别人在一起了。
他说:“你再也不是那个纯洁的女孩儿了”
她说:“我的心还是那么纯洁”
他说:“但是你不忠诚,你背叛了你爱且爱你的男人”
她说:“那是我的事情”
她从来没有忘记过她对他的爱,在Lorenz的家中,Camille送给了他一幅画,画上是一个男人抱着孩子,她想要和Suillvan组建家庭。Suillvan终究还是走了,他仍旧是那个不肯向生活妥协的少年,他明白,即使两人赤身相拥,却也抵不过那心中的距离,他的爱早已结束了。如同多年前,他又留给了Camille一封信:
“Camille,枕边睡着别人,却梦到了你,你盼着我们结婚生子,我怎么能不想呢?我要离开你,因为现在复合太迟了,亦或太早了,我与你千里之遥,这已经让我无比痛苦,我离开你是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承受这难以掌控的爱情。我们之间的感情能超越时间的界限,我要离开你,希望再次遇见你的那一天,我们都能更自由、更成熟,让这份爱更值得。”
恍若昨日再现,Camille潸然泪下。
再次来到了当年度假的老宅,不过这次是Camille与Lorenz,无意中Camille又找到了当年Suillvan送她的那顶草帽。
微风袭来,曾经的草帽飘落进了那河水之上,顺着河流就那样走了。
3 ) Lola Créton——一颗新星的升起
前半段是田园牧歌为背景细腻哀伤又不矫情的小清新,中段令人耳目一新的以女主设计风格仿照跟男主共度良宵的郊外别墅暗示女主的初恋心结。
Lola Créton的表演出彩,用自然多变的眼神细腻传神的表达了内心的敏感纠结,好似 Léa Seydoux,期待更多伯乐挖掘她的潜力。
老师对女主设计作业的评判:宿舍不只是让人闲逛或心灵觉醒的地方,我喜欢你以空间为出发点的方式,你想强调水平空间?很好,但也别忘了功能性。有遮篷台、种树、大池塘有,有何不可?建筑在水中的倒影很漂亮,到图书馆的步行桥也是。
但学生宿舍呢?房间数量显然不够,而且太小,活像壁橱。高雅,有大窗户,但还是壁橱。(镜头给到了设计模型一个特写,房间小的只适合滚床单)冬天谁想绕湖两公里去吃饭?我尤其不赞同你对水的重视却牺牲了后方的公共居住区域。你的设计较适合隐居而不是集合式住宅。你想像出来的是一座修道院。
课堂交流的一边倒大大刺痛了女主(追求功能与实用性占绝对主导地位):“房屋必须取悦所有人”“不像艺术品,不用取悦任何人”“艺术是艺术家的私密情事”“房屋却不一样”“艺术用不着因被需要而诞生”“相反地,房屋必须满足需求”“人们希望保有安适感”“他们厌恶任何不稳定的因素”“任何烦扰他们的东西”“因此他们爱自己的房子”“并讨厌艺术”
女主:这电影真难看
男主:你不喜欢?不可能,你喜欢哪里?
女主:角色、对话、故事等一切
男主:我真不懂这部片好法国,角色好烦人,喋喋不休又自大,好糟糕!
女主:这片又美又深沉,你不够敏感,我甚至不想跟你讨论
男主:敏感仍是专属于你的东西,而我们仍永远意见相左
女主:只有这一点我们意见相同,我们的喜好不一样,但对基本事物意见一致
男主:我不认为
女主:但我不会因此不爱你,我会永远爱你却不懂为什么
把爱的撕心裂肺的初恋内化为更深沉细水长流的积极向前独立的人生观和对艺术与世界的美的热爱,深情但不滥情,典型的法国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法国是文华强国的原因
4 ) 所有爱情都是这样
那封信让她又哭了,男主角离开后她全程都在忧郁空虚的度过自己的青春。直到她变得成熟了一些,开始有成熟的男人对她的孤独状态产生怜爱直到她又遇见初恋。
要是一个女人为了男人的离开而哭那是她太脆弱太脆弱了,而且她真的太离不开这个人离开了她就会得忧郁症。男主角全程在对女主角说爱她,但全程都是他在主动离开。电影结尾处男二让女主独自去游泳但是提醒她戴帽子拿棍子防蛇。男二的年龄让他没有多少精力同女主做那些年轻人做的事情去卢浮宫一次就够了,但是女主喜欢他还是会愿意再陪她去一次,从他和女主一起去卢浮宫之后女主想再去时他的反应可以看出来他是个好人和女主的父亲一样对伴侣很好,没有太多脾气。毕竟不是年轻气盛的年纪。而且男二的戏份实在太少,感觉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戏份。女主背叛的太明显了,男二一点恨意也没有。故意揣测一下,是他太爱女主吧。毕竟女主一直以来都很脆弱即使有了他。
5 ) 疗伤圣地:法国南部的乡村
去年去影院看的,不知是不是剧情太纠结,看完后心脏隐隐作痛。
这两天天气晴好,小区里鸟语花香,不禁想起了这部片里Camille和小男友在南部乡村消暑的情景。烈日炎炎,烤着两个人年轻的身体和空虚迷茫的心。
影片结尾Camille失恋,再度回到那里,在烈日下的小溪里向前游水,像是在洗掉过去,忘掉已经不可能回来的人,继续前行。
也许只有那条小溪才会永远对她不离不弃吧。人的一生能找到那样一个地方,真好。
6 ) 那份不舍与不得不
心里还是喜欢这部电影的。很想和那个人走到底,很想一直拥着她到地老天荒,然而现实有些小无奈,也许现在放弃是最好的选择。放开她,她也幸福,我也安心。不去想那些不舍得的过往,只是想着好好的过下去,心里会一直有她,到永远。
7 ) 到底是如花美眷 终不过似水流年
法文配上快节奏的拍摄让我感觉电影仿佛使用x2的模式播放,其实可以说这部电影无剧情可言,俗套的分开重逢,重逢分开。
电影背景十分美丽,一开始变将男女主角那纯真的,美好的爱情营造出来。只可惜从古至今,自由永远是爱情的绊脚石,男主角并非不爱女主角了,知识不够爱罢了,他更爱的是自己,亦或是自由,所以他可以义无反顾的离开,去找寻他所谓的梦想与自由。女主角则太爱男主角了,爱到得到时害怕失去,失去后却又始终无法忘怀。从而导致,她即使是快乐时,都带着忧伤。
其实,当四年后他们再度重逢时,我更愿意让女主角就那么微笑的说:“我过得很好,即使没有你。”,可是她没有,她在次那么卑微的将自己的真心赤裸裸的拽了出来。让我所为她幻想出来的快意感消失的无影无踪,可是,就是这样的她,才更加符合大多数女生的做法,不是么?反复犹犹豫不决。
可是,真可惜,男主角再度逃开了,他为他的行为找到一个很好的接口,不成熟,可是我却觉得,他是害怕承受女主角那沉甸甸的爱,他觉得那让他踹不过起来。即使他还是爱她的。可正如我前面所说,他更爱自己,更爱自由。
而建筑师洛朗,我一直都相信,总会有一个人,带你走出上一个人的阴霾。即使他不能完全得到女主角的爱,可是,我一直都想把电影的最后一幕作为这样一个比喻,男主角(女主角的初恋)就像那顶被风吹走掉落在河水中的帽子,女主角跳下河去追,可惜飘太快,始终够不到,而洛朗则像那条河,无时无刻包围着女主角,帽子终会飘走,而河流则始终围绕于身边。当你累了,停下来小憩,你会发觉幸福围绕在身边,而帽子,飘走了,就不要不苦苦追寻了吧。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诗意和带劲的电影了。顶一下。
虽说年轻的恋爱都这样傻,但实在没有办法喜欢Sullivan这样一个男孩子(见面就相爱,离开就分手)。挑了曾经那顶旧帽子,曾经一起游泳的这片水,帽子也最终随风而逝顺水流走,再见依然是再见。
初恋,美丽却注定悲剧。。。
为爱自杀未遂之后读了柯布西耶的Modular然后学了建筑,逛卢浮宫要按照同样的流线走两遍,brainstorm关于darkness的词汇结果都指向了memory,看到让我想起你的画,但我偏偏在同一个摊位买另一幅不相干的送你,你还忘了拿,看到电视上踉跄出逃的奔马所以决定离开你…导演她怎么能把日常的琐碎情绪与形而上的、重大的决定如此不着痕迹地连在一起!真是相见恨晚,爱不释手啊,每一个镜头都好好看还情绪满满,整个故事在轻盈的时间跳跃中娓娓道来;而且,这里面的建筑系应该是我看过的电影中最写实又最准确的描绘了。
昨日之日不可留。
人体/建筑体,演变、改造。用有限宝贵时光换无限神往,曾为你神往,亦要落堂。
一个永远不穿bra的少女忘不了初恋的故事- -
真爱难觅,初恋难防。相同的路走两次,才能留下回忆;帽子盖住了蜘蛛,却终被小河冲走。房子是为满足需求而建,艺术只需完成自身,所以人们喜欢房子,讨厌艺术;然而每间房子,都应该有一个明暗并存的微光角落
让人念念不忘的爱情如此无用,如同一场慢性疾病,结局除了无可避免的毁灭,再无其他。
这是病,得治
片尾曲真美
汉森洛夫的作品特色似乎是【琐碎】,不单形式上(全片基本由短镜头构成),也有内容上(描述生活里没有戏剧感的细节),呈现出一种好像观众walk in角色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的生活片段的随意。看了三部汉森洛夫讲的都是【人如何面对变故】,在这里是刻骨铭心的爱恋戛然而止,翻篇不是在一个戏剧化的转念瞬间完成,不是某种累积下决绝的结果,而是无数生活碎片汇成的时间河流里,像最后一幕ex送的帽子所隐喻的,在不经意间流走了;另一个有意思的隐喻是作为建筑设计师的女主在翻篇过程里对家居的艺术性和功能性理解的变化,不过这条线并没有被很好挖掘。我觉得导演是一个不相信宏大叙事但相信生活的人,所以她的风格里既有温柔的触感也有一份坚韧的力量,这是让我感动(并且让人受得了这种琐碎叙事)的点
为什么电影的空间环境是如此重要?把人物当做是携带情感的运动体,运动体的生长、变形、衰败与空间环境紧紧粘连,在空间环境中感召人物的存在,人物的情感又再次投回空间,一旦领悟,拍电影只需简洁的结构即可调整表现从有限到无限。柯西胥这么拍,阿萨亚斯这么拍,奥诺雷这么拍,米夏埃尔艾斯这么拍,汉森洛夫也这么拍,大部分法国导演都懂得这样拍,他们拍的是有机电影,电影的神迹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从中流淌出来。
我一直爱着你
嗚嗚好看!
【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很小很幽静的一家影厅,稀落二三人,安静又私密。樱桃树下的恋人即将惜别,他们平躺在草地上,聆听风的声音,他们依偎在一起,深情缱绻,在橙黄色的阳光下睡去,时光永驻在15岁的那个夏日,然而这是他们最后一个独属于二人的假期。男孩独自踏上了南美之旅,女孩思念成疾,终日以泪洗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个十月后再见的诺言也烟消云散,信箱不再有他的消息,女孩学着成熟学着长大,也学会了独立,那份恋情深埋于心底不再揭开。多年以后她们在巴黎的公车上重逢,女孩有了新的依靠和归属,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男孩似乎没怎么变,他依旧对摄影充满热情,喜欢旅行,身边的新欢来了又去,他们依旧相爱,依旧会像初恋时期那样偷偷约会尽情做爱。但是直到女孩再次回到那个夏日的度假屋,白色帽子沿河飘走,初恋悄无声息溜走了。
完 了 就 是 緣
右眼睑下有一颗泪痣面无表情的女猪脚有刻骨伤痛后超龄的成熟,那是青春最后的缅怀方式。苏利文和卡米尔都一样,一个要自由另一个是爱情,他们的碰撞或许会产生火花,可那之后呢,明天?卡米尔像所有的女孩一样,需要更多的安全感。旧情人的手在她身上游走的时候,更像是熟练的在摆弄他的一件旧玩具。
法国小清新必杀技。又一年 又三年 又七年 c'est rien 每个女孩心中都住着一个不辞而别或者逃跑的男孩 要学会豁达 要明白人来人往 女生尚且不可 男生岂不丢人???http://www.youtube.com/watch?v=a4QQ7HYYdWw
男主角太难看。女主角很美,而且全程不穿文胸。法国女人都不爱穿文胸的,为什么我们都没有这个习惯啊?夏天又闷又热,好想发起「不穿文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