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撤退!

战争片美国1952

主演:弗兰克·洛夫乔伊理查德·加尔森安妮塔·露易丝

导演:约瑟夫·刘易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决不撤退! 剧照 NO.1 决不撤退! 剧照 NO.2 决不撤退! 剧照 NO.3 决不撤退! 剧照 NO.4 决不撤退! 剧照 NO.5 决不撤退! 剧照 NO.6 决不撤退! 剧照 NO.13 决不撤退! 剧照 NO.14 决不撤退! 剧照 NO.15 决不撤退! 剧照 NO.16 决不撤退! 剧照 NO.17 决不撤退! 剧照 NO.18 决不撤退! 剧照 NO.19 决不撤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14

详细剧情

  【剧情简介】1950年11月,美军冲过三八线追击溃败北朝鲜军队的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第七步兵师,在中朝边境进攻清津水库地区时,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优势兵力的猛烈反击,陷入中朝军队的重围之中。美军总部下令全面撤退。美军海军陆战队史密斯将军却公然违抗总部命令,下令部下反击中朝部队。海军陆战队斯提夫上尉率领一个营担任掩护任务,经过浴血激战,终于和主力部队一起冲出对方的包围圈。  影评界认为这部影片是正面描写朝鲜战争双方的少有影片之一。它一方面以正面手法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初期排山倒海的反击规模,同时也歌颂了美军海军陆战队顽强作战的斗志。影片中一个美军下士,刚满17岁,但是在一次夜战中身负三处枪伤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保证了主峰的安全。该片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是大量使用战场实地拍摄的记录片片段。当炮弹在镜头里爆炸时,摄影机剧烈抖动,使观众有如临其境之感。

长篇影评

1 ) 52年的战争电影你还挑剔什么?

对于一场尚在进行中的电影,能相对客观对敌战双方的实时作战状态,情绪士气,都有所揭示,已经属于不易。对比今天连个武汉疫情,一个FF日记都恨不得闪尽后快,这是70年后面对历史的态度吗?

有网评说这就是美国版的手撕鬼子,这都明显是单方面的情绪发泄。

军迷可以看到历史进程的深度还原性。战场场面、服饰、军械装备等等。大量的战争原始素材穿插于其间,还是给人很深切的如临其境之感。志愿军排山倒海毫不畏死地冲锋,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众寡悬殊地阻击,这种坚韧的战斗意志的正面描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至于说战斗力的差别,战损比的不切实际,这你不能要求一部带有浓郁主观立场的电影还还原。我们,今天尚且不能客观对待一场哪怕是内战战场场景的切实还原,遑论民族战争或国际战争?

对于士兵普遍畏战情绪的描写,本片虽然是主旋律电影也没有回避,包括圣诞前结束战争带来的狂喜和落空后的失落。朝鲜战争在参战的美国士兵看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朝鲜攻击南韩在先,联合国名义出兵,参战部队没有关于正义性的心理负担。这点和越南战争不一样。所以关于朝鲜战争的反思影片很少。

这部电影对于朝鲜战争的正面描述是难能可贵的。长津湖战役的还原性也还是相当有资讯史料价值。当然类似与《绝不撤退》的片名和充斥其中的美化美军战斗力和士气的部分,这些今天看来当然BUG多多。长津湖战役首先就是一场大败退,大撤退。还说绝不撤退,这个脑回路的反转不知道如何自圆其说的。你也不是逆袭撤退,你逆袭的话直接冲过鸭绿江啊。你就是原路跑到海边,还说不是撤退。。

总的来说,这个题材的电影在那个年代摄制完成,今天就应该当做历史的素材教材片来解读,更有意义。

2 ) 一部美帝歌功颂德的样板戏神剧!

这部片充满了基情满满的官兵情(团长就像政治委员一样细心入微地关爱每一个官兵,好像都是他的儿子似的),把入侵干涉美化成了正义,恶劣天气、弹药不足和缺衣少药替失败和逃跑背了锅(真不知道满天的空降物资和飞机大炮都干了些啥?都让猪拱了?!),入朝阻击作战的志愿军战士像一个个只会朝前冲的小鹿,任剧中的逃跑英雄们射杀!(阻击设伏的志愿军竟然在没有消灭敌方有效抵抗前就提前暴露全部冲下山,还不会卧倒闪避,任人赶尽杀绝!我直想说:这样的脑残情节看得人直想吐!)。总之,看了这部美帝拍的抗中逃跑神剧,我觉得咱的抗日神剧好看多了!片名叫决不撤退,被赶到三八线、被赶下海也决不撤退!它们确实做到了!从这部剧中美帝怂样的表现,我想,假如志愿军哪怕装备稍好一点,后勤能供得上的话,朝鲜也如越南一样早就统一了吧?

3 ) 长津湖之战-以管窥豹的真实

讲真,这个评分会让很多人忽略这部电影啊!就美式主旋律战争片来说,《绝不撤退!》已相对客观的反应了那场鲜为人知的战斗,无论是对当时长津湖战场还原,还是对于交战双方主客观描写,都很贴近当时的真实情况。

片子拍于1952年,当时朝鲜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是由美国国防部主导而拍摄的宣传朝鲜战争的主旋律率电影,是激励军队士气,安抚人民的宣传工具,因此从军官的军仪规范,衣着细节,战场布景,轻重军械甚至官兵的语言对话都能做到贴近真实的朝鲜战争,当然作为主旋律电影所特有的那种口号式的说教和刻意夸张的情绪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这种战争同期期间拍摄的电影,美国军方是长期参与甚至是出资出人出军械的,无论二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人充分利用电影的宣传手段服务于战争本身,对于表达战争和军队本身的客观性上来说,是客观和专业的。记得片中新兵训练的时候,中尉让新兵别破坏了那些设施,说那些都是国家财产,再比如让长官看人的后脑勺就能叫上新兵名字的描写,再比如巷战,新兵孤身扫清暗处的志愿军阻击兵的场景,还有美军子弹打完等待空投弹药的场景这些剧情都很可观的反映当时美军的真实情况。当然也有些,煽情和打鸡血的剧情设定,但也做到自然过渡,而且还不失一些幽默,如中尉连长喊谁来演示近身格斗那场戏-新兵一连三次自荐的那个场景,还有少校团长发现坦克的车辙的桥段,一连几次喊营长别去看的场景。这些小细节在现在看来都是比较传神的,相反由于技术的革新,这部电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电影本体的位置上找到一席之地的。

长津湖之战一直以来都是中美交战双方不愿提及的战斗,中美双方战损减员都很严重。以至于战争结束后双方在战后反思的时候很少有涉及这场战斗的影视作品,我们有《英雄儿女》《上甘岭》等优秀影视作品,但很少见到描写长津湖之战这场战斗的影视,要知道这场战斗让志愿军战斗减员和冻死冻伤造成减员合计达56000人(根据《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历史回顾与反思》一书的数据),冻死的志愿军40000万人,而被美军击毙的志愿军大概有11000人。是的,你没看错,战斗致死重伤不治死去的志愿军战士只是被冻死的志愿军的1/4。这在《绝不撤退!》影片中有较少体现,唯一反应当时朝鲜战场寒冷的场景是/片中美军排长让士兵跺跺脚,结果发现有一个士兵脚都没知觉,说他会被送回国/这一段。

其实,当时志愿军所属华东野战军第九军团是当时要攻打湾湾的南方兵,临时转战朝鲜战场,由于备战匆忙,只带了单层棉服入朝作战,下辖的27军,以及第十三兵团下辖的38军等所属连,排都很少有军大衣,棉被等物资,脚上穿的是单层胶鞋,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还要因夜行突袭,减少生火做饭只能吃冻土豆,导致很多志愿军士兵在埋伏在美军陆战一师外围形成包围圈的同时,很多就再也没有站起来,直接冻死在战场。在冻伤减员中,很多来自江浙的兵没有北方兵的防寒经验,直接把冻僵的手足放在火上烤,导致大量截肢致残,再也上不了战场。在后来志愿军形成口袋,准备给美军的陆战一师包饺子的时候,甚至有整个建制的连全部冻死,而他们枪口还都冲着高地之下的美军。这直接是志愿军造成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战斗方面,由于装备差距悬殊巨大,当时美军陆军一师除了占据制空权,美军电台基本下放到连,排单位,还拥有数千量运输卡车,吉普车,拥有整个建制坦克营,几百门105毫米加农炮等等现代战争装备,食物配给和防寒装备也非常充沛,相较于美军,志愿军除了缺少御寒衣物,食物配给这些战场供给之外,完全没有飞机(战争后期苏联飞机偷偷参战)只能在晚上突袭战斗的方式,白天为了躲避美军的空袭只能藏在壕沟里,即便如此,轰炸和炮击还是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手中的制式武器还都是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沿用下来的杂牌武器,整个连队有挺机枪,少量甚至整个团就几台山炮这种局面。这种悬殊直接造成了,志愿军根本形成不了大的火力,而美军在从被突袭的惊慌中反应过来后能有效组织进攻,往往还能给自愿军造成大量伤亡。这些从影片中里也有所体现,镜头中拿着‘’三八大盖‘’甚至‘中正式’的志愿军,在只有冲锋号的引领下(没有电电台,全军才有少量电台)冲出山头,结果一片一片的躺倒在美军的阵地前。这等惨烈的战斗,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度夸张描写。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状态。

战术方面,1950,12月当时的美军的王牌师陆战一师,由奥利弗.斯密斯率领,本来是要打到长津湖直接把朝鲜人民军打到鸭绿江边上的,而麦克阿瑟上将也妄下断言:圣诞节就能回家吃火鸡,完全没有意料到当时由大将宋时轮率领的10万大军早已越过鸭绿江,伺机全歼美军的这个王牌师,事实上由于解放战争中穿插战术一直是解放军屡试屡爽的战斗手段,也确实给斯密斯造成了围困,甚至还在围歼战中全歼美军的一个团,使美军‘’圣诞结束战斗‘’的梦想彻底破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局,直接导致美军向南方撤退,这也就有了电影中那句‘不是撤退,是换个方向进攻’的由来。但在撤退过程中美军凭借完整的战场救援机制和后勤保障使美军保留了大部分战斗力量安全撤往仁川港。电影中美军少校团长说的:他们(志愿军)炸毁一座桥,我们就在建一座。在现实中也确实如此。美军撤退途中一座架设在高山峡谷间的水门桥,被志愿军炸掉,然后美军空投建造桥梁所需的材料和设施连续重建了两次,一次比一次坚固,使得美军大部分部队和供给辎重安全通过。

总的来说,长津湖之战,是朝鲜战争史上极其惨烈的一站,自愿军凭意志打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用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名族士气完全瓦解了美军远东的作战布局,是东亚这块热土上持续保持了70年的和平。

回过头来再看《绝不撤退!》,不免觉导演做到了些许的实事求是实在是难得!这么看,实在不应该这么低的评价。

4 ) 当我们的人也成为那满山遍野的蚂蚁.....

蹭着国产《长津湖》这波热度,看了70年前美国人拍的长津湖之战,这也是本人看的第一部美国人视角的朝鲜战争影片,看来以后还得多补补。

由于拍摄此片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战场局势处于胶着状态,所以,尽管美国人在反思和批判上一向做得不错,但在这部片里就别期待看到对战争的反思了。甚至对这场战争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片子里也未做任何触及。它就单纯讲述了一个营长根据上级的命令,带着手下一群将领和士兵到地球另一端的遥远的北韩转了一圈,在比对手强大数倍的装备和后勤供给保证下,打了几场不太艰难的阵地战,在没有输的情况下根据上级的安排匆匆撤兵了。难怪有网友评论说是流水账。鉴于整部影片毫无思想性和艺术性,我倒觉得更像是一部枯燥无味的军队教学片:教你怎么扔手榴弹,怎么服从上级的指令,怎么带兵打仗,怎么克服畏战情绪,怎么撇掉身上的儿女情长,....从而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或者士兵。

当然,作为故事片,还是有着起码的人物塑造的。影片主要塑造了三个角色:营长Corbett,带兵打仗经验丰富老道;连长Hansen,原来是二战期间负责通信的后勤军官,根据上级安排成为战场一线直面生死的军官,这样的转变开始让他多少有些不适应, 但在营长Corbett的帮助下,他逐渐撇去了身上的儿女情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一线指挥官;17岁的士兵Jimmy,出身军人世家,隐瞒真实年龄,带着一腔热血和精忠报国的家族传承来到北韩战场,然而第一战就被吓趴了。不过由于美军仁川登陆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经过几场轻松战役的热身,小伙子逐渐找到了感觉,最终也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影片没有什么大明星。演Corbett的Frank Lovejoy,50岁就心脏病死了,生前也就是个二三线演员;演连长Hansen的Richard Carlson,后来演过著名的3D科幻片《黑湖妖谭》;演Jimmy的Russ Tamblyn,后来演出过歌舞片《西区故事》,都比《决不撤退》出名的多。

长津湖只在片子放过了一半之后才出现,在片中弱化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恶劣的天气,战场的血腥,都被极大弱化了。虽然对阵两边都有大量伤亡,但拍出来效果给人感觉是兵不血刃,与《拯救大兵瑞恩》之类经典战争场面差得很远。战争的残酷无情,只是在Jimmy失去最后一个哥哥的这场戏里得到些许展现。他满怀期待着与兄弟在战场上重逢,结果等来的却是躺在裹尸布里的兄长遗体。他也因此成为家族剩下的最后一个男丁,根据美国政府的政策,不得不黯然接受强制退役。

志愿军作为战场上美军的对手,影片并未对其进行意识形态上的丑化或矮化。他们的面目模糊不清,数量上占有优势,像是没有意识活动的蚂蚁,漫山遍野,无惧生死,一波又一波前赴后继地用自己的肉身消耗着美军的弹药,折损的数量数倍于美军,这都是这场战役的客观事实。《上甘岭》里的美军,不也是漫山遍野的蚂蚁吗?大家都这么拍,看起来也没什么难受的了。

短评

美国版的抗中神剧。垃圾到不能在垃圾,极度丑化志愿军。美军连这样的志愿军都打不过,被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以南,说明美军更是垃圾

6分钟前
  • 似水流年
  • 很差

1952年拍摄的朝鲜战争影片!该片中,果然采用了很多纪录片片段!同时,也从正常角度,看待了中美二国参战人员的精神。

9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黑白时期的映像很容易和当时的战地新闻记录片做无缝连接,很容易有融入感。这部韩战电影,抛去主流宣传之外,制造比较认真,观点也不至于太偏颇,人物的塑造上可圈可点,属于被低估了的好作品。

13分钟前
  • 罗西基
  • 推荐

7分,被低估的一部早期作品。人物塑造丰满,战争场面结合穿插众多新闻记录片段,跟黑白影像很好融合和互补,也没对敌家刻意脸谱化。

17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集训、分别、出发、上阵、撤退,工整格式的战争样板戏,和《长津湖》配套看的,都没任何记忆亮点。

21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一个从家里被召回战场的好连长,一个有着老兵哥哥的懵懂新兵,一场有坦克的遭遇战,一片从山坡上冲下来混战的志愿军……严重怀疑陈凯歌看了这部电影啊!&电影的结尾也是拍得很无力。

23分钟前
  • 穆豆
  • 还行

观赏性还不错。《长津湖》中伍万里最后被吴京教育「有些枪可以不开」,似乎和剧中的一场戏比较接近。就是美式主旋律让人吃不开——觉不存在什么「敦刻尔克大撤退」,我们只不过是沿着反方向英勇前进,不臊得慌嘛……

25分钟前
  • 山微漾
  • 还行

比较出名的米国讲朝鲜战争的电影,而且是在战争期间拍的,但是就电影本身而言,很少能看到米国主旋律电影拍的如此沉闷的,感觉根本无法振奋人心,对于志愿军开坦克这一段也是神奇,咱要是有坦克还大规模冲锋干什么。好莱坞到底收了米国军方多少钱

27分钟前
  • 熊猫眼看电影
  • 很差

很不错的电影,虽然标榜的是战争主旋律,也从侧面反应志愿军装备、补给差距如此之大,都能扛住。

28分钟前
  • 铁拳
  • 推荐

好像是第一次看美式样板戏,战斗场面和真实纪录片片段不错。丑化志愿军战士,看起来都跟抗日神剧中的鬼子差不多。从电影中也可以直观感受到,我们的装备和后勤与美军差距有多大。

29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还行

6/10。与猪排山的反思批判不可同日而语,猪排山通篇弥漫着严重畏战情绪,甚至出现头脑陷于精神崩溃的黑人士兵将枪对准自己的长官,莱蒙中尉对反复攻下又失去的高地内心也十分迷茫,而本片应该是挽回美军面子和士气的宣传作品,哪怕艰苦的环境中部队失联、疲于偷袭和冻伤遍地,''自动''撤退的美军始终气宇轩昂,对于敌人的塑造同早期中国战争片存在大量贬低的展示行为:满山遍野的冲锋队、训练有素的防御者、神出鬼没的狙击手、增加美军伤势的卑鄙的拖延战术。诚然,美国电影塑造战士的决心富有人性温度,少不了把手榴弹当铅球扔的乐观进取,当多年未见的哥哥不幸躺进街角的裹尸袋,原本兴奋探望的弟弟郁郁寡欢,开始勇于作战而不萎缩在滩头,无疑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3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这部电影对于朝鲜战争的正面描述是难能可贵的。长津湖战役的还原性也还是相当有资讯史料价值。当然类似与《绝不撤退》的片名和充斥其中的美化美军战斗力和士气的部分,这些今天看来当然BUG多多。长津湖战役首先就是一场大败退,大撤退。还说绝不撤退,这个脑回路的反转不知道如何自圆其说的。你也不是逆袭撤退,你逆袭的话直接冲过鸭绿江啊。你就是原路跑到海边,还说不是撤退。。总的来说,这个题材的电影在那个年代摄制完成,今天就应该当做历史的素材教材片来解读,更有意义。

39分钟前
  • 嗦罗蜜
  • 还行

剧情一般,一个新兵的两个哥哥都战死了,于是总统要把他从前线撤回国内,他坚持要在前线再守一个夜晚,这部分和拯救大兵瑞恩有点像。全片插入了多次真实战斗纪录片,这在上世纪中期的美国战争片中也是常见现象。没有丑化对手,不过编导眼中的朝中军队技战术和火力水平都不高。

40分钟前
  • 撒马尔罕守门员
  • 还行

1952年的电影工业水平,有点流水账,缺少重点,没展现这场战役的残酷。

41分钟前
  • 大白臉WC15
  • 还行

我居然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看完了这部电影...挺烂的,毫无特点和新意,唯一突出的地方是黑我志愿军...

43分钟前
  • 猎人笔记
  • 较差

哪里有那么多皇家海军陆战队。。。

48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战时拍的好莱坞样板戏。从战前集训,仁川登陆演到长津湖。重点在渲染海军陆战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和《猪排山》配合食用风味更佳。

51分钟前
  • souvent
  • 还行

英雄儿女镜像。。。

54分钟前
  • 水水
  • 还行

志愿军不容易!无畏冲锋、英勇阻击这方面描写得还是蛮客观到位的。

57分钟前
  • 无趣
  • 推荐

上校过于高大了,是个败笔,而且很明显刻意拔高了,透出宣传电影的味道。其他士兵群像的塑造倒十分鲜活,各有特点,主角的成长轨迹清晰。

1小时前
  • novich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