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民露丝
没有字幕光听果然是锻炼了思维,佩恩是天才,美国堕胎制度管理严格,为什么堕胎比例和中国也相似,pro-choice几乎是女性主义的文本练习,Ruth说My body belongs to me,等同于直接呼应ecriture feminin,话语被挤压溶蚀,她要发声,是呼应Can the subaltern speak?最后携巨款逃走,基本就是A room of one's own了。
2 ) 美国女人堕胎有多难?
经由上天赐予,每一位女性都有抚育孩子的权利,除非她主动放弃。
不过遇到露丝的时候,你可能跟我一样,多少会有些犹豫,她是亚历山大•佩恩导演的第一部剧情片《公民露丝》(Citizen Ruth)的主角。露丝已经有了好几个孩子,但全都不在身边,有的由哥哥托管,其他的交给政府。
她没有收入,与男人睡觉的要求不高,只要对方提供一晚上的住宿就行。电影一开头就告诉观众,即使这个条件也没人愿意满足。男人并不拒绝让她上床,但她能呆多久取决于双方的喘息声能持续多久。一旦两人呼吸恢复正常,她只能被迫下床,接着被轰出房门。
露丝没有什么正经爱好,也就喜欢吸食金属罐内的气体而已,刹车油、塑料玩具用的胶水、阳台密封剂都行,只要可以喷雾。她偶尔还要品点酒以提升效果,直到呕吐乃至昏迷。
因街头吸毒被捕以后,监狱当局发现她已经怀孕。她能不能生下孩子?警察开玩笑说没人会知道父亲是谁,以后要带露丝到城里去做节育手术。他们用的spay这个词,其字典定义为“卵巢切除”。导演佩恩用画外音表现警察和医生的谈话,画面由露丝尚未恢复正常的脸来填充。
法官以“伤害胎儿”为依据给露丝定罪,但判决完以后,他特意让她留下来聊了几句。法官的建议听起来客气又含蓄,既然你根本没有计划要孩子,为了避免给社会进一步增加负担,那就“帮我们一个忙”,“解决好这个问题”,“到医生那里去”。法官避免直接说出关键词,但事实上句句话都不离“堕胎”这个核心,他甚至暗示减轻罪名的可能性。
如果有“合格妈妈”的资格认证考试,露丝门门都不可能及格,不要孩子应该是合理的选择。但即使加上周围这样那样力量的引导,露丝想堕个胎仍然相当艰难。她先是被一个极端反对堕胎(pro-life)的家庭保释出狱,接着又进入支持堕胎、主张妇女有选择权(pro-choice)的同性恋家庭。在双方的拔河比赛中,她经受着强力撕扯,反反复复。露丝进入妇科诊所检查的时候,首先表明自己希望堕胎的念头,但她面对的反堕胎人士都象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选手,他们设置的路障之多,跨越之艰难,即使心理强健、具有过五关斩六将本事的人也不易成功。而露丝已经习惯了踩着西瓜皮滑在人生路上,她怎么可能面对外来的影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诊所的护士首先从逻辑上攻击露丝。你为什么要堕胎?我可以不用进监狱,我不想再要一个孩子,我的生活将有新的开始。护士立即挑出露丝的问题,你的想法里只有“我”字,听起来有点自私。接下来,医生进到房间,新一轮攻心开始,他的手里拿着一个10周大的胎儿模型,美国反堕胎人士常用这类模型开展说服工作。
从护士跟医生的对话中,观众可以知道露丝怀孕大约8周。这两周带来的不同相当显著。从受精卵开始的那个生命体叫“胚胎”(embryo),8周以后才叫“胎儿”(fetus),此时大脑、心肺等主要脏器、还有胳膊和腿等开始粗具规模,10周以后则基本成形。10周的胎儿模型远比2周以前更有说服力。妇科医生有意忽略了两周的区别,尽管露丝子宫里的生命体还属于“胚胎”,他却直接拿“胎儿”说事。医生巧妙地操控着局面。
护士继续跟进,她提供了另一个选项,生下孩子,送到领养机构。此时,电影已经交代清楚美国怀孕妇女的三个选项:当妈、堕胎和送养。
此时露丝已经无法应付内心的压力,她的情绪进入爆发状态,“你们这些人都fucking聋了,我说了我要堕胎!!!”
医生和护士失望以外仍然保持着平静,他们还有杀手锏:看电影。
导演佩恩没有直接显示电影画面,我们看到的是露丝震惊、错愕的表情和护士露出的微笑---电影的传播效果已经实现。我们可以听到电影的音轨。一个庄重的女声说堕胎等于谋杀,美国正在发生大屠杀,就像纳粹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一样,伴奏的音乐悲壮至极,用来表现地球即将毁灭也很合适。如果有兴趣到美国主要的反堕胎网站去浏览,你不难找到类似的电影,它们以展示血淋淋的场景为手段,达到阻止堕胎的目的。
《公民露丝》拍摄于1996年,自那以后美国的走向是堕胎越来越难。在提供机会让女性观摩胎儿受难的电影以外,很多州还增加了新的选项。从全美范围来看,露丝所在的州、也就是导演佩恩的家乡内部拉斯加对堕胎的管理比较严厉,20周以后的堕胎已经基本遭到禁止。按照有关法律,现实生活中的露丝和其他内部拉斯加州的怀孕女性必须经过如下重要考验:
---申请堕胎的等待时间为24小时,其间建议接受健康咨询。
---通知父母。
---了解堕胎全过程。
---了解胎儿的发育过程。
---如果接受超声波检查,你将有机会看到胚胎或者胎儿的照片。
---公职人员的医疗保险不承担堕胎手术的开销。
美国越来越多的州要求妇女接受堕胎手术以前看到胎儿的超声波照片,同时还安排专人讲解细节。有美国人做过一个不够恰当的类比,说这个过程就跟你吃牛排以前被迫看到牛遭屠宰的场面一样。今年2月弗吉尼亚州通过一项法律,要求申请堕胎的妇女必须接受超声波检查,结果引起不小争议。反对者认为,大多数堕手术完成于子宫内的生命12周大以前,此时体外超声波无法拍到有意义的图片。也就是说,超声波探头必须进入孕妇体内。这显然对女性身体不够尊重,意见比较激烈的人士干脆将这种强制检查与性侵犯等同起来。
美国目前每年的堕胎手术大约120万例。将中美作对比的时候多少让我有些困惑。按照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堕胎数量1983年达到顶峰---1437万,1995年起开始回落,目前每年700-900万起。从人口总数来看,中国大约为美国的5倍。如果由此推算堕胎发生的频度,中美其实很接近,但与统计数据不一致的地方在于两国堕胎的难易程度和诊所的数量。我在美国生活工作已经十多年,去过不少地方,只有纽约的中国城内我才看到过一次勉强跟堕胎可以扯上关系的广告,福建人硬塞到手上的。谁都知道中国堕胎有多方便,街头巷尾经常可以见到诊所的广告,“无痛人流,让你轻松做女人”,“580元包干”,“即到即做,做完就走”,“给意外怀孕妇女无可复制的关爱”。美国人堕胎要经历雪山草地,中国人堕胎有如公园散步,而两国堕胎者的比例竟然非常接近,问题出在哪里?
3 ) 1. 高度自治的民间团体
对于堕胎这个问题,我的default看法就是pro-choice,所以很不理解pro-life的支持者到底在瞎嚷嚷什么,是不是管太多?因为不理解,所以有偏见,相比于看文献或法院判决。感性的我觉得看一部电影能收获更全面、更深入的感悟。很幸运,看了部好电影。整理下笔记,理清下思路,今早继续思考:
1、body belongs to women themselves v. God
身体是属于自己的,所以我自己为自己的身体做选择。act like an individual。当然了,同时我也可以灵活change my mind不用一条路走到死。
但是对于那些宗教人士来说,身体不属于自己,那堕胎简直就是谋杀是butcher!
我觉得很搞笑的是,这些baby saver一言不合就唱歌,还超级有组织有纪律(关于这一点讨论,见下)
不过无论是哪一派,其实都挺虚伪的,因为他们全部默认现在的Ruth代表着millions of 美国女人的未来选择,需要通过她来send message。wait!女权主义者你们说好的身体是无关他人的呢?基督徒们你们说的人权呢?
2. money: a factor in decision
这笔钱数目如此诱人,所以讽刺的是,关于妈妈人权还是宝宝人权的问题竟然变成了金钱的博弈。
很明显,Ruth没有在为自己or宝宝做考虑了,完全被那笔支票左右。
谁开价高,她就做什么。
最最最搞笑的是,最后也没有人在意过程,只要那个结果就行,所以她能在结局处偷偷摸摸地走入人群,消失视线外。
这里可能值得深思的是,事情的演化是复杂的过程。步步对,最后都会错。更何况,走偏了一步呢。群体没有纠错系统,大家就会一起走偏?最后得到了一个完全变质的结果,但是外表看起来还不错,所以反倒是继续鼓励了他们下一次行动。所以啊,人要常常反思总结。一路走到底,是很容易走偏的。
3.民间高度自治的组织力(所谓民主?)
很难想象中国能有这样成熟的社会议题的两派组织。极其有纪律,大家针锋相对,每个都能连着fk,sht,把对方喷死。
很passionate的群众,在我这个中国人眼中,我会很质疑,是不是太闲了?
前几天读梁漱溟的关于民主、团体、组织的文章,没有清晰的概念。
今天看了这个电影,真是深深感悟到了。
虽然两派不是那么纯粹,但是这种社会的力量是动的、有活力的,可以推着社会辩论,由此进步。
中国的可能就死气沉沉些,大家可能各有各的看法和道理,但妥协不了,最后并无卵用。还是需要一个头头来拍板做决定。
哎呀,我这么说又把中西两种社会给框框了,希望自己的思想更open一点,兼容并蓄。
邓恩父女跟佩恩都搭过戏啊,这部处女作很大胆,讽刺了美国的堕胎问题,每个人物都或多或少地有点讨厌(佩恩的早期特色)。虽然少了一些后来的幽默成分,但的确是个很不错的开局
失足女青年被各方利益绑架上演的堕胎 - 反堕胎闹剧。喜欢Alexander Payne这样的导演,用夸张的人物和轻快的配乐编织出一幕讽刺喜剧。07/02/14
哈哈哈,一群神经病,结尾太亮了。不喜欢好莱坞的戏剧性,不过这部电影足够讽刺。
我算看明白了,佩恩早期就是拼了命地黑,不止是黑劣根性,黑左右派,黑伪民主,黑话语权,他更瞧不起的是好莱坞善恶分明的人物填鸭,他要讲就讲无赖乏味的人性和充满人性的无赖乏味,他看到了道德绝对主义的“价值”。
这不比凯恩强多了吗= =!
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佩恩和吉姆·泰勒进行合作编剧
「公民」社會的困境。原來Ruth聽的那捲錄影帶是安麗...
公民被政治口号绑架,谁还在乎公民。
讽刺权力两端的拥护者,讽刺他们争夺主导权、控制权的手段和目的。利益至上,从根本上却忘却了人最基本的感受,一位女性的真实想法。最后,这些围绕堕胎事件展开争夺战新闻战的人们连她的脸可能都认不出来。
起点比较高的处女座,但相比起亚历山大佩尼后期电影更关注个人的命运,我还是更喜欢后者。
蛮有意思的处女作。露丝可以换成任何人,堕胎可以换成任何事。这不就是民主党派和共和党派争夺公民选票的再现嘛。
真的是尖锐而讽刺极了,Laura Dern的表演出乎意料得好。当堕胎和爆胎成为一场政治运动,极端基督徒和自由主义者的战争,作为卑微个体的Ruth首先选择了减刑、然后是金钱,最后狡猾地从最终无人关心她的夹缝中逃出,践踏遍民主、人权和天主教所信奉的各种主义和口号。
佩恩第一部备受认可的作品,便奠定日后基调。人物刻画犀利内涵,主题符合时下背景,五黑不成影。
Alexander Payne處女作敘事節奏稍有不足,但諷刺性卻已經十分強烈,故事毫不過時,代入今時今日各種立場人士為追求政治正確瘋魔撕裂之現狀亦未嘗不可。
佩恩是天才
上帝子民PK自由人士,反堕胎群众PK民权群众。影片几乎没有任何正面向上的人物,尖锐讽刺热心人士的伪善,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结尾升华,批判着群众的盲从与正义。
片子很好很深刻!各位演员也到位,太到位了,简直不能太真实了,但我见不得那表器表器的女主以及道貌岸然的某男。。。在波士顿市中心看到反堕胎组织把各种血淋淋的照片po出来,当时就炸了,这跟计划生育po出来的照片有什么区别。。大致区别的就是一个让你生一个不让你生。。。都放开3胎了,计划生育专员这个职位都要失业了吧。。。
完全出乎意料地好看!
居然是亚历山大·佩恩的处子作,这个剧作的野心,切入的角度,叙事风格的建立以及影片整体的掌控真的很不错,情节稍有些散,没有《校园风云》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劳拉·邓恩出彩。
居然是佩恩处女作,真的现代到笑得半死。最后结局超棒,完全没有后期那种向一方妥协的感觉,就是一股劲screw both, all hail individuality,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