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情片其它1984

主演:茹饶·钦科齐安娜·波洛尼扬·诺维茨基帕尔·佐尔瑙伊伊尔迪科·班沙吉

导演:玛塔·梅萨罗什

播放地址

剧照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1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2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3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4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5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6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13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14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15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16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17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18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19 留给女儿的日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匈牙利著名女导演梅萨罗什(《收养》)最知名的作品  被禁止发行两年后,在1984年嘎纳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  世界女性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杰作!  梅萨罗什曾被英国国际电影年鉴评选为影坛五大导演之一。  八十年代最好的东欧电影之一  本片1982年拍摄完毕,1984年才准许发行。它反映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匈牙利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这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影片。导演梅萨罗什是匈牙利著名女导演,她的经历几乎和影片中女主人公一样。1935年年仅5岁时和父亲移居苏联。影片中,女主人公从贾诺什留下的日记里开始理解玛格达,但还是不喜欢她。从玛格达身上,反映了匈牙利的历史的这一段进程。梅萨罗什拍摄了20多部影片。主要的有《九个月》、《郊区的房子》、《就象家—样》、《留给我爱人的日记》(本片续集)、《遗产》、《母亲和女儿》等。本片获得1984年第37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这部斯大林时期的自传体电影《给我孩子的日记》,用50年代的新闻片连续镜头和片断描绘了那个年代复杂的个人和政治景象。在西方被禁止发行两年后,还是在1984年嘎纳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特别奖。  ★★剧情介绍:  1947年的一天,一批逃往苏联的匈牙利地下党员乘飞机回到布达佩斯,十几岁的小姑娘尤莉也在其中。她父亲,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在苏联30年代大清洗时被捕,杳无音讯。母亲是画家,会多国语言,常带尤莉去看电影,但在尤莉很小的时侯就去世了。尤莉随祖父母回国,住在姑妈玛格达家里。玛格达过去是地下党员,战后是一家报纸的主编,她的公寓华丽而舒适。尤莉在特权阶层子女才能上的学校念书,姑母要收她为养女。但尤莉不同意,她不喜欢玛格达。她逃学去看电影,想念过去的生活,想念父母。尤莉很喜坎姑母的老战友贾诺什,老布尔什维克,大工厂的总工程师。贾诺什的妻子和女儿在一次空袭中被炸死,儿子成了残废。他也很关心尤莉。玛格达后来当了监狱长,积极参与1949年开始的大清洗运动,贾诺什突然失踪了。尤莉决定离开玛格达,到一家工厂当工人。1953年她去监狱探望了贾诺什,她示意将和他的儿子一起等着他自由归来。

长篇影评

1 ) FIFF17丨DAY3《留给女儿的日记》:看得见的是文字,看不见的是苦痛

第1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留给女儿的日记》,下面请看前线高压社会中的人们默默记录真相的评价了!

Catcatcatyang:

有点像更风格化的《烈日灼人》啊!生活这么美,何必沾政治?

苍山古井空对月:

总觉得拍得很平,投入不进去,没有感受到那种追溯过往寻找自身定位的沉重感。

旺仔小狗:

电影里有句台词:“不要害怕,在电影里生死都是假的。”

我也想说:“不用在意和判断,电影里没有终极的价值正义。”

盆满钵满赵+:

叛逆女孩视角下的时代巨变,动荡造就了女孩的叛逆,叛逆的视角下动荡尤甚。电影带人穿越时空,同时人们通过看电影逃避生活,屏幕内外、历史当下是个无限循环。

迷幻松饼:

是对于导演来说一部很个人的电影。从小女孩的角度来描绘匈牙利以及东欧苏联时期的政治史。可能正是因为太私人太政治,对于观影者不太友好。给我的感觉很像波兰电影,在红色机器里的挣扎与重构。

欧.尹:

导演调动了电影、演说、回忆等诸多要素,透过女孩的视角讲述政治伤痛,落点精准而又克制。但似乎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意识的变化之互文并不够鲜明,对沉痛的历史也更多留在了讲述历史本身,而非深入刻画人物性格和社会意识的产生。

Donnie:

历史意义大于影片本身的质量,拥有真诚质朴的气质。特权阶级住着沙皇贵族的房子,看着“内参片”,孩子能上好学校,还总有聚会生活。在所有特权之中她只享用着看电影的权利,不停追问父母的去向,质疑所有的意识形态,做所有被反对的事,最终摆脱了玛格达。然而无论多叛逆,她爱的人还是一个接一个被带走,找不到原因,没有人愿意提起,在军人的面前除了接受和泪流,再无其他选择。

子夜无人:

那种政治高压感被输出得相当精准,黑白摄影加上画框边缘的毛玻璃质感都在强塑紧迫和压抑,低清画质下朦胧的晕染效果好像烧焦了一样。在一种主义的阴影之下,她坚定地倒向了另一种主义,哪怕历历在目的流血牺牲、哪怕与她直接相关的家庭悲剧近在眼前。但并不只有关于大清洗的家国历史才是遍体鳞伤的,连现存的特权阶层内部也已经开始分崩离析,山崩前的第一颗石子,从一个少女的“叛逆”开始。

DAY3的主竞赛场刊将在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diary for my children

今天去西九龍看了《留給兒女的日記》(Napló gyermekeimnek (1984))。這是一部匈牙利電影,只在匈牙利上映。導演是梅薩羅什(Márta Mészáros),個人認為是匈牙利最優秀的導演。她的作品都非常大膽、超前、敏感和悲傷,她所指導的64部電影只有很少很少能夠在公開播映,大部分都收錄在電影資料館很難得很難得是遇上了香港國際電影節,匈牙利電影資料館才提供了播映資源,而且還高清修復了!真的很幸運能夠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

有趣的一點是,電影播映結束,屏幕前燈亮起,所有人陸續站起來,我環望了一周發現座位鬆鬆散散,全場的觀眾全都是獨自來看這部電影的願意千里迢迢來這裡看的,估計都是電影愛好者吧,莫名有種歸屬感哈哈哈哈哈哈

這算是一部半自傳式的電影了,電影原本在匈牙利的上映時間是1982年,但是由於內容含政治敏感話題,與國家局拉扯了兩年,最後在夏納上映並且獲獎了。梅薩羅什的父親是雕塑家在二戰斯大林主義清洗中被捕殺,她的母親獄警,母親去世後她就成為了孤兒。梅薩羅什的兒時經歷大致上展現在了這部電影裡面。要在自己的作品里講述自己的痛苦經歷並不容易。電影充滿了是極具諷刺意味的現實主義基調,同時有穿插了女主角尤麗反反復復的回憶,對記憶中的美好生活極度的渴望,最終卻是再度經歷失去親近的人。這個故事體現了經歷二戰的數十萬東歐人的典型悲劇。

這部電影有大量崇拜斯大林和社會主義的鏡頭,有趣的是這部電影當年居然能夠在蘇聯上映,很顯然這些受斯大林主義洗禮的政治審查員完全看不懂這裡面的諷刺意味。直到後來才被許多地區駁回。另外,很顯然國內的版本是割醃版。

3 ) 《毒太阳》与《给我孩子的日记》

看完之后很自然想到《毒太阳》,一个是反映苏联大清洗运动,一个是反映稍后的匈牙利大清洗运动,其中也包含了苏联那次。同样都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毒太阳》的戏剧张力集中在结局,孩子对失去父亲的反映来自画面之外,是由观众自行联想,填补空白。而此片从一开始就设置为孩子已经失去父母,然而对她亲生父母并未作太多交代。随着剧情发展,让我们渐渐深入女孩内心,领会她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并理解了为什么女孩宁愿逃课去看电影(那是她和亲生母亲的美好回忆)。结尾处,贾诺什被捕,女孩犹如再次遭遇童年时丧父之痛。女孩在政治风雨中渐渐长大……

两部影片同样触动人心,皆为上乘之作。如要区分,《毒太阳》是在最后发力,给观众一记重拳,呈刚性。而此片则将力量分布在后半段,呈柔性。

4 ) 自由和耐心一样不可少

看完这个电影,我想了很多。

我在想小女孩最后决定好好读书的动力是什么,是什么治愈了她。我相信有的评论里说她是因为看到和父亲遭遇差不多的贾的遭遇才最终决定改变的。那么这么一来,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是借小女孩的口描述当时的历史,还是借历史来描述小女孩的改变和治愈,或者没有什么主题。

我觉得可能是后者。

因为片中我可以解读出对于独立抗争、对于自由的追求、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对于勇气的强调、对于。。。

但是自始至终,主基调仍然是小女孩通过自己的不断追求,这并不是安于现状,她通过对外找朋友,对内保持独立来实现的。最后也是通过贾的耐心劝解才和自己达成和解。

就像有评论说的,她在心里建了一堵墙。她天然得屏蔽了所有外界对他的好,而好坏的标准,也是她自有的,对别人是否具有攻击性的判断。

对于这,贾对她说我们是不应该忘记,但是我们需要做的,还有耐心。

可能这也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观点:

我们需要有对于美、对于自由的追求,但是当当下情况不能满足时,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5 ) 人应当自由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上

风格非常细腻的一部电影,对人物的刻画虽然从事情的表面发生出发,却可以深到人物内心。爷爷的矛盾和少女的坚定心理被体现地淋漓尽致,这两个角色是这部片中人物性格刻画地最好的两个。爷爷这个角色甚至超过贾诺什。那种矛盾的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的无助以及对玛格达的畏惧感,是爷爷这个角色在即便经历了如此多的起伏之后依旧无法看透并释怀的,他敬仰玛格达的过去和她坚定的性格,却无法理解政治上的铁腕手段及其残酷性。作为一个当年为理想追求的革命人最终理想因革命转变的本身破灭。他的理想或者说他所曾从事的革命事业最终随着政治所产生的质变如同发生在玛格达身上的质变一样令其信仰坍塌。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人的判断人的衡量准则错失。而尤里卡最为可贵的是她执着于对生活幸福感的追求。信仰的洗脑并没有影响到她对人生理想更确切的说是生活态度的的追求,她知道哪种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不是姑妈家的舒适安逸,而是她儿时和父母在大自然的乡间度过的毫无束缚的自在生活,那种享受自然满足的人生。相比姑母的权钱在握,做冷血的政治机器或工具,她的母亲更具人性化,所以她一直不承认姑母是她的母亲,她从她一个少女的视角一种对亲情感受的视角而非人物政治思想立场来体现姑母这个貌似光鲜却内心可悲,已经丧失爱的能力只能沦为政治机器的女人,那种在跌宕的政局和动乱的战争下所造成的人性的扭曲。其实可以想象贾诺什所描述的玛格达年轻时的摸样,可能性格略带刚性,但那时少女依旧是少女,也许正如尤里卡现在一样,貌美如花。但也可能由于其当年对革命的过度热情使贾诺什最终并没有选择玛格达(看得出贾诺什的性格也是温纯且崇尚真正的自由的)。玛格达从感情的溃败中也逐渐丧失了爱的能力或者使其将热情完全投入了革命中去,成就了后来的玛格达。对于玛格达的转变故事并没有明说,也许是由于历史原因,但了解当年历史或是借用一下中国同时期历史的都可以感受到或读懂影片中所没有讲述出来的那些事,也或者导演对玛格达这个人物也还是同情大于批判。
还有就是尤里卡叛逆的性格和当时要求人人相同的大环境的格格不入,合唱团,大生产,在那种要求人都要像零件那样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时代背景下,尤里卡无疑是一个另类。她一开始觉得贾诺什不同于其他人是出自于少女的敏感,而现实却迫使他这样一个和她父亲一样有思想热爱自身工作的人却在这个事事都要规规矩矩像模像样的社会中生活地很无奈甚至要被视为异类遭遇到迫害,所以当贾诺什再次被捕是尤里卡哭了,这让她想起她的父亲同样被带走,没有原因没有要求,也使她从此丧失了母亲并留下了在她人生中所有属于她的悲痛,她眼看着曾经发生在她眼前的悲剧再次发生,她不愿意。她的父母虽然是通过尤里卡的思念和回忆刻画,却拥有这部片中最美好最自然的画面和情节,也是最不病态的一对人物。作为一个都市人,即便那些画面是黑白的,也能感受到那份天、山、树、湖和尤里卡童年一家人心灵上所构成的和谐,那种充满着爱意与美好不亚于如今任何一张彩色风景照和矫揉造作的艺术婚纱外景照,那儿与布达佩斯隔离,与政治纷争隔离,却更接近于人性。也表达了导演即主人公的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所以尤里卡说她从未想过去死,因为她不曾觉得父母已经死了,而她要继续追寻她的父亲,她要追回她曾经拥有的那段惬意人生。
然而到最后,生活也迫使她走上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道路,而她视贾诺什为继她父亲之后的另一个精神寄托,她像当年盼她父亲回来一样盼贾诺什释放的那一天,并成为她为之生活下去的动力。尤里卡的人生哲学也许非常简单,但她执着的坚持和她对真正幸福生活的追求却使这份信仰来得弥足珍贵。
“人应当自由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上”,这不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但这却是我们当代人最不可达到的“海市蜃楼”,是我们自己把这种生活状态和自我隔离,拉至遥远,而使自己锁于樊笼。其实人民不在乎谁当政谁称王,只在乎像在《阳光情人》中女主人那样打开窗户,能自由地呼吸这片土地上的空气。

6 ) ★★剧情介绍:

★★剧情介绍:
1947年的一天,一批逃往苏联的匈牙利地下党员乘飞机回到布达佩斯,十几岁的小姑娘尤莉也在其中。她父亲,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在苏联30年代大清洗时被捕,杳无音讯。母亲是画家,会多国语言,常带尤莉去看电影,但在尤莉很小的时侯就去世了。尤莉随祖父母回国,住在姑妈玛格达家里。玛格达过去是地下党员,战后是一家报纸的主编,她的公寓华丽而舒适。尤莉在特权阶层子女才能上的学校念书,姑母要收她为养女。但尤莉不同意,她不喜欢玛格达。她逃学去看电影,想念过去的生活,想念父母。尤莉很喜坎姑母的老战友贾诺什,老布尔什维克,大工厂的总工程师。贾诺什的妻子和女儿在一次空袭中被炸死,儿子成了残废。他也很关心尤莉。玛格达后来当了监狱长,积极参与1949年开始的大清洗运动,贾诺什突然失踪了。尤莉决定离开玛格达,到一家工厂当工人。1953年她去监狱探望了贾诺什,她示意将和他的儿子一起等着他自由归来。

短评

如同处女作《女孩》,影片也有浓厚的自传风格,玛尔塔将自身孤儿的遭遇,对电影的热爱等等均投射在主人公茱莉身上,审视了40中期到50年代初的匈牙利“苏据时期”的历史。这段历史也是匈牙利电影新浪潮之后萦回不去的梦魇,似乎是一道必须去正视的令人晕眩的深谷,又仿若幽灵出没的、腥红而富丽的天幕。一次又一次搬上银幕也是对其本真祛魅的过程。玛尔塔对茱莉的人物刻画自然也显得游刃有余,随着叙境独白的展开,茱莉有关父母的追忆、梦境也浮现在观众眼前,同时我们也见证了她的成长,从情窦初开到叛逆少女再到成熟稳重,睡梦中父母水乳交融的性场面似乎也暗示了茱莉性意识的膨胀。《父亲日记》式的适度而温和的历史资料片的拼贴(如领导人的宣讲)意在与影片半虚构的剧情融于一体;观众看片中角色的视线,片中角色在影院看电影的目光被整合于一起

6分钟前
  • 吹牛伯爵
  • 还行

人间三大憾事——苏联诗电影已亡,可口可乐杀精,看电影无字幕

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让我想到了最近屡次获奖的《罗马》,这几部电影都是用黑白的影像质感还原了导演们年轻时代或更早的他们父母一代的记忆,尤其是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和中欧地区,曾经受到苏联文化的强烈的影响。影片中有一些重要的表意元素,比如斯大林和当地领导人的巨幅画像,合唱这种社会主义特有的音乐表现形式,民间采风或正统化的民间文化,以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于家庭这种亲情维度传统价值的破坏性影响。当然具体到这部影片,她综合了自传性的因素和纪录片的因素,我们很难区分哪些东西是作者本人的回忆,哪些部分是更加客观的描述性的东西。整体上接近散文式的回忆录。影片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反映了当时一个被寄养到姑姑家中的女孩对于自己父母突然“失踪”的好奇和调查。它凸显了一个青春期女孩视角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通人成长过程中所要经历的暴力和分

12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FIFF#女主角真的非常讨人厌,整天逃学去电影院、谈恋爱,姑妈对她那么好,还舍不得打她,她还天天当面说姑妈坏话、和姑妈顶嘴。我是她姑妈早就气死了。由于女主角的角色形象实在设计得过于“熊孩子”,所以整部电影也就无法让我共情,对xx主义的批判也就显得较为无力。

14分钟前
  • Spy Liu
  • 较差

BJIFF2021 16. 喜欢这个年轻女孩视角下的特殊时期的残酷故事…每个家庭都是支离破碎,每个人物都在沉浮挣扎..导演又放了很多坚硬又放了很多柔情在主人公上…看的时候无数次的会想到这样的故事线与人物,这样的情绪和时间表达,对于我们的上一辈和祖辈经历的无比类似的情景,也许我们没有福气看到亲历者和后辈带着谦卑之心的创作了吧…很多细节真的很震撼。

19分钟前
  • lunarr
  • 推荐

不要总说祖国母亲,祖国不是你的母亲。

23分钟前
  • 周某某
  • 推荐

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这里有一个女孩的回忆,和一个国家的历史。这里有死亡,悲伤和冲突,这里也有奇迹,希望,还有寂静迷人的秋日花园。

2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是那种看解说才能明白好处的片子,电影本身说不上有什么特点。关于父母的梦境,大量引用匈牙利电影的片段。感觉养母这个角色应该很有深度,战争女英雄,大清洗时代的监狱长,可惜刻画并未深入,隔靴搔痒。怀疑原著可能就是女中学生视角,很多事情并没有说清楚。

32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情场失意的女强人本就极可怕,再加上一个政治狂热,就像流氓会武术

33分钟前
  • 辽东胖尊者
  • 推荐

以孩童眼光见证两次大清洗(苏联30年代、1949年战后的匈牙利)所历之事和心路历程,同步艰辛获得自身成长的契机,基调忧郁沉缓,实属冷门佳作。关于父母的记忆闪回以雾中风景般唯美而遥不可及的方式,仿佛是嵌入肉身与心灵不可治愈的伤口时时作痛,在脑海中砌成对眼前现实的抗拒墙体;她拥有与父母无法替代的共处时光,回忆送母生产、父亲告别的呆滞眼神令人心碎,再次遭遇失去犹如父亲般存在的贾诺什,才让她真正蜕变为独立的人,个体记忆记录着当代史。难得的是,以电影中的电影折射女孩处境(从内参片到政宣片)和心态转变,以新闻片暗示彼时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落脚点并无着力痕迹,处理巧妙。为庆祝斯大林70岁生日,苏联赠予的70路电车,正是布达佩斯第一辆无轨电车。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9.4;讳莫如深的压迫感

43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父亲死在古拉格(只有一处采访是这么写的,但不论怎么说确实遭清洗),母亲死于难产,回忆的蒙太奇多次出现。消失——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又讳莫如深(我的朋友也消失了!)。背景:1949年匈共领导人拉依克被判死刑,他的葬礼是56年十月事件的导火索。然而这一切都要到苏联解体以后才有说法,被禁是很显然的。一共是三部曲,这一部女主尤里也就是导演本人不上学、一天看三部电影,据说下一部就要去当导演了!拿下84年戛纳评审团大奖,金棕榈是《德州巴黎》,评审团中有维迪·尤索夫和于佩尔,于佩尔80年就和玛塔有合作过(据说于主动要求参演,有因为看到卡里娜之前也演了玛塔的片)。几部片这几年都给修复了,蹲一个。

48分钟前
  • 路米內
  • 还行

很好地解释了评论两极分化的原因 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事情都和政治有关 历史不断重复 过去就是现在 小姑娘的意识和行为上的抵抗是父母留给她最大的礼物

53分钟前
  • 세븐
  • 推荐

#BJIFF2021##资料馆留影#修复版,四星半,女性导演半自传体作品,1984戛纳评委会大奖。在剧情中夹杂了纪录片段,可视做珍贵史料看待,亦是一段私人(家族)心灵史。主创深谙“冰山理论”,多处刻意留白,叙事节奏平缓克制,寡淡如水的镜头,情感线却暗流汹涌。始于寄人篱下的压抑生活,叛逆青春期遭逢白色恐怖,少女尤莉心中日夜不停怀想逝去的家人,她只有在梦中才能与父母团圆,最艰难的时候依然心存希望,所幸还有电影书籍爱情相伴,还有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公,及临时充当父亲角色的“灵魂导师”贾诺什……蒙太奇画面构图唯美,故事内核却冰冷残酷。用梦境凝视历史深渊,这是“大清洗”时期的无声挽歌,匈牙利民族不为人知的禁忌历史,人人自危的迷乱时代里只愿你有家可回。

56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历史记忆是东欧文艺作品的灵魂啊。 Tamas Toth as Andras

60分钟前
  • Nightwing
  • 力荐

一个女孩视角下的两次大清洗。女孩一直抗争的是自由和不忘记历史和真相,关于历史和真相她从外公那获得了他的手记,但外公一直害怕强权,那份历史不一定是真相。关于自由,她终于从养母那逃出来了,但其实依然没有自由。#BJIFF2021#

1小时前
  • 特别丧
  • 推荐

2022-02-15重看。GCZY时期被安排被束缚被压制,崇尚自由的尤莉行为被判定为“违规、放肆和反动”,只因为自己的姑妈持有特权,尚可免除刑法般的教训。用了姑妈和Janos进行了正反对比。同为革命出身,却进化出两种不同的思想。祖母对尤莉说你离开是正确的。

1小时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不一定懂得政治内涵,但能感受到年轻正面的力量。相当不容易看进去的片子。

1小时前
  • Pius
  • 力荐

#11th BJIFF# 1984年戛纳评审团大奖。9分。杨索也参与了本片(署名是片头倒二!)。这个“GCD高官叛逆子一代”的故事,内里极为精确地描述了匈牙利乃至整个东欧阵营的SHZY是怎么样偏离自己的目标并走向反面的(甚至还给出了原因),从批判铁托到内耗式的“抓叛徒”,ZZ一点点地收紧,事情一点点地变坏,最精辟的莫过于电影院里放映的电影(一共五次吧)从外国片一点点变成纯属政治宣传的新闻简报和SHZY现实主义电影。影片否定的是GCZY式的“超越血缘关系的大家庭”,要续上的是血缘家庭和1919之前的左翼思想资源的血统,不得不说非常深刻。作为导演自传片,情绪饱满,闪回段落剪辑得非常精彩(也是匈牙利新浪潮的标志手段之一)。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历史意义大于影片本身的质量,拥有真诚质朴的气质。特权阶级住着沙皇贵族的房子,看着“内参片”,孩子能上好学校,还总有聚会生活。在所有特权之中她只享用着看电影的权利,不停追问父母的去向,质疑所有的意识形态,做所有被反对的事,最终摆脱了玛格达。然而无论多叛逆,她爱的人还是一个接一个被带走,找不到原因,没有人愿意提起,在军人的面前除了接受和泪流,再无其他选择。

1小时前
  • donni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