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狂爱走一回

剧情片美国1996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娜塔莎·麦克艾霍恩朱丽安·摩尔乔斯·雅克兰德丹尼斯·布特斯卡里斯

导演:詹姆斯·伊沃里

播放地址

剧照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1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2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3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4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5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6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13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14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15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16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17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18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19 狂爱走一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2 00:05

详细剧情

  本片改编自Arianna Huffington所著的毕卡索传:Picasso; Creatorand Destroyer。  毕卡索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是这部片的精华。毕卡索在他已62岁时,与小他将近40岁的女画家法兰西丝相遇。此片彷佛是一块五彩缤纷的画布,描绘出他们两人之间真实的爱情故事,法兰西丝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毕卡索同居,两人继而展开一段长达十年且刻骨铭心的忘年之爱。在这十年中,尽管毕卡索年岁已高,但犹存的热情与魅力,却无法阻止他和其他的女人在一起,纵使法兰西丝曾因此离开过毕卡索,至末两人始终还是无法分开。安东尼霍普金斯栩栩诠释出这位印象派绘画大师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

长篇影评

1 ) 一名伟大艺术家和几个女人的故事

在世界电影史的不同时期都有许多描写伟大艺术家生平经历的经典影片,比如中国观众熟悉的《一曲难忘》、《莫扎特》、《复制贝多芬》等等。时间越往后,电影导演们越倾向于表现这些伟大艺术家身上所具有的普通性格。他们可能暴躁易怒、小肚鸡肠、轻佻戏谑、无事生非、自以为是。

因此,上世纪40年代上映的《一曲难忘》里所刻画的肖邦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明显带有“高大全”的印记。《莫扎特》则巧妙地安排莫扎特的仇人萨列里作为叙述人物,力图通过他者的视角来表现莫扎特的生平经历。

后来的导演们在拍摄类似题材时,同样尽可能地丢掉社会舆论赋予这些伟大艺术家的光环。其宗旨是表现其平凡而真实的人生,最后则演变成了将他们的艺术生涯和成就解构成琐屑杂乱的生活片段。一些导演甚至完全将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作为影片的核心内容,而有意淡化他们的艺术成就、理想信念和社会影响力。

在这方面,1996年上映的《忘情毕加索》可谓登峰造极。该片导演詹姆斯·伊沃里为观众刻画了一个过分“真实”但与普通观众的期待完全相反的角色。尽管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片,而非《莎翁情史》这样的商业电影,但依旧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

浪荡的私生活

即便对于文艺片来说,这样的毕加索形象也是“非主流”的:他风流、轻浮、暴躁、乖戾、自私、小气甚至虚伪。影片对毕加索负面性格的刻画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种创作思路一开始多少让人难以接受。

詹姆斯·伊沃里在这部影片中津津乐道于毕加索在60岁后仍长期游走于四五个彼此年龄相差二十岁以上的女人中间。假设伊沃里如实反映了毕加索的真实生活,即便细节有所夸张,他也比任何一位拍摄过伟大艺术家题材的导演都要幸运。

首先,他以事实为据而不是通过刻意的戏剧编造而搭建起了一条文艺片的经典叙事框架: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故事,更何况是一名伟大艺术家和几个女人的故事。然而,不是每位艺术家都拥有如此戏剧性的生活经历。

大约十几年前,中国某影视公司曾筹拍过一部反映张大千的电视剧(巧合的是,张大千曾拜访过毕加索,两人在艺术上惺惺相惜),邀请四川省社科院一位研究张大千的学者为该剧撰写剧本,老先生花费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剧本却遭制片方拒绝,理由是剧本的情节内容因为缺少爱情戏而显得没有“观赏性”,老先生无奈之下只好与制片方对簿公堂。

同为二十世纪的绘画大师,东方的张大千和西方的毕加索的私生活却有天壤之别。而詹姆斯·伊沃里不用苦心经营剧本,只需要选好几位女演员即可。

其次,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故事一旦作为反映伟大艺术家题材电影的核心线索,便享有创作理念上的特权。如若放弃这一主线而改为表现毕加索辉煌的艺术生涯,那么该片将变成一部俗套乏味的商业电影,这显然不是伊沃里的初衷。

于是,他把伟大的毕加索层层解构成了一个至少表面看起来的风流之徒,以此达到他对此类传记影片的大胆突破,并通过无休无止的四角恋爱使其变成了内容琐碎杂乱的文艺片套路。

晚年的精神困境

詹姆斯·伊沃里用这种叙述方式成功突破了艺术家传记影片的惯常套路,他把毕加索身上的“人性”尽可能地放大,将其放荡的感情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然而,伊沃里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并非是要刻意贬低这位艺术大师,在表现爱情生活的同时,影片也反映了毕加索内心的苦闷、孤独与忧伤。

与毕加索一起生活十年后,再也无法忍受其专制作风的弗朗索瓦毅然决定离开毕加索,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像孩子一样倚在墙角痛哭流涕,委屈地说道:“为什么每个女人都要离开我?”

詹姆斯·伊沃里想要表达一些思想,这些思想也许通过主流的叙述方式便可以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但这位富有探索精神的导演舍易求难地选择了一种更加曲折的叙述方式。他故意让晚年的毕加索不知疲倦地与几个女人周旋,除此之外,影片再也没有更实质性的内容。他让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头像二十岁的毛头小子一样冲动易怒、感情用事、自私自利、乖戾小气,并且极端大男子主义。

从头到尾,毕加索的言谈举止都像一个疯癫的精神病患者,他陶醉在自我的幻想世界中,不屑世俗却迷恋世俗。

导演希望观众不但看到毕加索的种种缺点,更希望观众认识到,尽管毕加索整日混迹在女人和商人中间,并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但晚年的他却深陷孤独、忧郁和自闭的情绪难以自拔;他频繁地更换情人并非轻浮下流,他一直深爱着弗朗索瓦,所以当后者离开他时,他会那样悲痛欲绝。

詹姆斯·伊沃里试图单纯从爱情生活的角度表现晚年毕加索遭遇的精神困境。这种方式由于对毕加索的艺术生涯着墨太少而缺失了艺术家题材电影的核心元素。而这种缺失对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晚年毕加索的内心世界又恰好造成了一些障碍。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故事,与一名伟大艺术家和几个女人的故事之间,需要填充更多的素材。

2 ) 多面霍普金斯

提起安东尼·霍普金斯恐怕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知道他曾在《忘情毕加索》(虽然DB叫它《狂爱走一回》,可我觉得这个译名更通俗易懂)里饰演过毕加索的恐怕就不多了。
这部讲述了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在他已62岁时与女画家弗朗西斯邂逅,展开一段十年刻骨铭心的忘年恋的故事,当中还穿插了毕加索和玛丽,多拉,杰奎琳的纠葛。霍普金斯栩栩如生地演绎出了这位绘画大师令人赞叹的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
其实这并不是霍普金斯第一次演名人,《忘情毕加索》的前一年他就曾出演过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这部电影里霍普金斯不论是外形还是神态都非常传神,完全让人忘记他之前塑造过的种种形象。

3 ) 爱情的养份

昨晚半夜3点多惊醒后就睡不着了,东想想西想想,想到了这部睡前看的电影(本来最近只许自己看喜剧的).零零碎碎的

开始想到的画面是临近结尾时出现了法兰西丝开始的朋友和父亲,好像回到开始时的轨道.本来我这个观众都已经忘记她原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毕加索是很任性但富才华的.认为他的才华多多少少是他任着自己的性子发掘出来的.i do what i want. i see what i want. 他肆意的对着法兰西丝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好像他在寻找新的灵感,或许内心的苦闷或许生活的平淡,他需要创作的源泉.他需要新的突破.他任着自己的性子去爱每一个他的爱人,他任着自己的性子去嘻哈玩乐,他任着自己的性子融入当地人的民风习俗,他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热忱.所有这些任性所为所得他发泄于他的作品之上,绘画,雕塑... (此等任性于我们此等众生小民,只有观看的份)

他情感的丰富,充沛的精力和源源不断的热情令我惊讶.但是他对作品的专注同样令我惊讶,他专注的从日出到日落的绘画,不理会外界的点滴变化.

多拉对毕加索的评价是:每个爱上他的女人离开他后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每个爱上他的女人都离不开他.

只有法兰西丝能够"离开他",陪伴他的十年,曾经使她成为他的奴隶,我也一度认为,她就是一个已经失去自我的女人.已成为毕加索爱的奴隶的人.但像她自己所说的,他从来没有教过他画画,只告诉她,"画画不是靠教的,是要发现的",在一起的十年,让她得到很多,虽然她印象中"她从没有在他那拿过钱".

其它毕加索身边的女人,疯了,堕落了,麻木了,诡异了...

只有法兰西丝,十年后依旧风韵尤存,十年后依旧谈笑风生,幽默不减,反而成就她离开他之后全新的自我.

4 ) 毕加索的致富秘籍

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毕加索和党卫军相处甚欢,吹着口哨,热情地向他们推销自己的作品包括那幅著名的反德军法西斯暴行的《格尔尼卡》,可惜党卫军消化不了立体主义,说画了什么他们半天也找不明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画画,而毕加索钟爱的裸女题材,他们又不敢买回家,怕老婆发话。

毕加索另辟蹊径赚他们的小钱,经常邀党卫军来家赌牌。

一年后巴黎解放,又过一个多月,法共《人道报》整版发布了毕加索加入共产党的消息“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共产党,因为从根本上从一开始我就与共产党是相通的”。毕加索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英雄,巴黎旅游三大招牌之一。

这段历史无法黑白分明,最新研究显示:约有二十万的普通人都曾经是二战时屠杀欧洲犹太人的帮手,采取合作态度的人就更多。像说出“特权俘虏是集中营人口的少数,却是幸存者中的多数”的普利摩·李维那样剖析了人类不敢面对的自我的人最后都难免自杀。

好了,说点轻松的,在追女方面,毕加索和程咬金有一拼,三板斧将你砍翻在床:

1、开口一律是:“你们也画画么?我们一定前生有缘,你们还没出生我就画过你们的面孔了,有空来我的工作室吧。你们肯定听说过毕加索吧!”

2、来了画室,“先洗个澡吧,这会儿巴黎没几家有热水”,这倒是真的,那会能洗上热水澡的女人后来大多被剃了阴阳头。至少毕加索和党卫军的交往在情场派上了大用场。

3、洗完了再殷勤地帮人家擦水……到渠成……

可惜程咬金的老婆练过武功,毕加索的女人连防身术都不会,所以常被殴至昏倒,然后毕加索激情四射把他的女神扭曲破碎地呈现在画布上,这种攻击性画作也多少反映了他的暴力倾向。除了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最成功的创作集中在1931到1943年间,他最擅画的题材就是:充满激情的爱情,以及法西斯在欧洲的胜利。

这部电影只讲了1943年后的事情,毕加索的创作涉及很少,主要描述他和女人们的关系,很错综很残酷很相似,懒得写了。他一生结婚两次,另外至少有五位较长期的情人,七人中一个病死一个疯了两个自杀。他情妇写的传记他禁止出版,他的电影他的情妇反对拍摄,大概有隐衷吧。

这部电影取材自Picasso: Creator and Destroyer,豆瓣上有篇很好的评论,有兴趣可以看一下。http://www.douban.com/review/1143195/

被他抛弃的女人纷纷对外公开怀念那段爱情,或是真爱,或者她们生命中没有更闪亮的事,或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毕竟两个人之间的纠缠,外人不足道。

不过毕加索的爱情三板斧细看无非倚重名气和特权,在营销自己方面,毕加索是所有画家中首屈一指的,所以他才能在活着的时候富可敌国。

片中有几个有趣的细节,毕加索拿起布拉克的画,说:“我们俩的画相像,有时候我都分辨不清”;美国画商误以为布拉克的画出自毕加索之手,推崇备至;这倒是暗合了关于他早期成名的传言,立体主义是乔治·布拉克首创的,可惜他没有毕加索的营销天才。毕加索的致富秘籍补充如下:

毕加索20岁到巴黎有三年贫困潦倒,几次饿得受不了回了西班牙。但他卷土重来靠着以下几条扬名致富:

1、选择能通天的女人打入上层社会;别整天和穷朋友混,抓紧认识画商,评论家。

2、自己和朋友转遍巴黎的画廊、画商,四处订购“千金难求的著名画家毕加索”的画。

3、冒充画商在报刊打广告:“重金求购毕加索画稿”。

4、花大价钱买下布拉克最差的作品挂在自己画室最显眼的地方,把自己最好的作品贱卖给布拉克,暗笑毕加索傻冒的布拉克不知道,当毕加索告诉画商布拉克的作品有多贵的时候,画商那捡到宝的心情。

5、对看不懂画的画商,讲一套听不懂的大道理,唬晕了算。

6、不放过任何一个宣传的机会,巴黎万国博览会、电影、媒体……

终于毕加索1973年4月8日逝世时,遗产2.26亿美元+遍布全球的数座大庄园+创作的数万件不可估价的 油画、版画、素描、雕刻及陶塑等。有6幅作品入围世界10大天价画作:

  拿烟斗的男孩 104000000美元 世界名画拍卖排行榜第一

  毕加索自画像 49800000美元 世界名画拍卖排行榜第五

  皮耶瑞德特的婚礼 48400000美元 世界名画拍卖价排行第六

  灵兔酒馆 40700000美元 世界名画拍卖价排行第七

  卖艺者与小丑 38960000美元 世界名画拍卖排行第九

  母性 29560000美元 世界名画排行榜第十

5 ) 巴黎孕育的天才

一定不是要写巴黎,那个粉色花都不是我的拙笔可以描述的,再说,俺对时尚一窍不通,出自巴黎的时装、香水、包包,哪样俺白活得清楚呢。
算了,还是说电影稍微拿手点。

其实是继续英伦瑰宝的话题。又找到了以前没看过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爵士的电影《忘情毕加索》(Surviving Picasso,1996)和艾玛•汤普森参演的《春光奏鸣曲》(Impromptu,1991)。毕加索这个多情、怪异的西班牙天才,一生热力四射,女人无数,画作甚丰;肖邦这个纤弱、惆怅的波兰天才,命途多舛,却从音乐中透露出刚强和对祖国无限的热爱。

《春光奏鸣曲》主要讲的是乔治桑夫人与肖邦的故事,Hugh Grant饰演的不停咳嗽、fragile的肖邦戏份并不多,倒是艾玛演的那个二百五的伯爵夫人,夸张凌乱的卷发和衣饰、尖声唧喳的语调,颠覆了她的其他角色形象,居然在戏里还被一个画家诱惑了,荒唐得很。电影本身算不得哪一位的代表作,导演James Lapine是个美国人,听都没听说过,因为老婆写了这剧本,他来执导;扮演乔治桑的Judy Davis据说在澳洲鼎鼎大名,获奖无数,但俺也没听说过。不过几位英国名角 – 除艾玛外,Hugh和扮演李斯特的Julian Sands居然都操起了带口音的英语,扮演起东欧的音乐家们,美国导演的选角想法令人称奇。Hugh不讲牛津腔了,弹着舌头打嘟噜说英语,比较难以接受,Julian也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那个英俊、激情的George,也咬着舌头拽匈英,好残酷啊。而且,美国人的设计是:桑夫人是典型的“儿麻婆”,肖邦是“病秧子”,李斯特是“生仔机器”,画家尤金是“调戏流氓”,然而这帮人,居然都是19世纪初盘踞巴黎的各路艺术天才。哦,原来这部电影是诙谐喜剧哦,不怪得当不得真了。
但有一点,把我镇住了。因为片中涉及了大量的肖邦和好友李斯特的作品及演奏,需要两个演员具备强有力的钢琴演奏技巧。如果电影没有使用替身的话,Hugh和Julian两人在钢琴前的表现可说是完美无比。音乐未必是用他俩的演奏,但身姿和手势,绝不是某些国内演员那样摆摆样子。在《K歌情人》里看得到Hugh的钢琴基础,《莫里斯的情人》里也有表现,但每次导演都不给太多手势,有点遮遮掩掩的,让我怀疑他的钢琴水准。Julian的演奏有表演的水平,特别是配上金色的齐肩发,很有星范儿。
说说桑夫人和肖邦。一直以来桑夫人在我心目中,就是穿裤子、抽雪茄,绝对的男人形象。她的作品没读过,这位姐姐也是一个身体内蓄积着永不枯竭的热情和活力的人。作品甚丰,情人无数。脆弱而稚嫩的肖邦,像桑夫人的猎物。光看电影,无法明白比桑夫人小6岁的肖邦,是如何爱上了这个粗鲁、暴烈、火辣的女人,并在一起生活了9年。真实的情形有网友说,桑夫人其实是高贵知性女人的代表,俺不晓得。那段时间肖邦妙曲丛生 -- 其实俺也不清楚有哪些,是网友写的。我最喜欢的肖邦《e小调钢琴协奏曲》,写于1830年,那会儿他还没被桑夫人捕获。Anyway,反正肖邦与桑夫人的这段情史,成了他们永存于后人心中最深刻的记忆。其实肖邦恋爱过,只不过因为不是贵族身份,被法国小姐的爹否决了;桑夫人曾嫁过一个伯爵,头衔是:杜旺德男爵,她原名Aurora,是震旦的意思。

可怜的肖邦只活了39岁,而激情无限的桑夫人卒于72岁之际,完全没有因为滥情、酗酒、抽烟而短寿。相反,经不得风雨、见不得灰尘的肖邦,在洁癖的环境中,没有捱到不惑之年。我相信,他的激情都投注到音乐里了,e小调钢协的力度,特别是第三乐章,无与伦比。跟电影中吭哧吭哧咳嗽、弱不禁风、成天戴着白手套的肖邦,完全不拉杆。

巴黎孕育的另一位天才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一想到他,脑海中一定是脸部错位、眼睛长在肚子上、丰乳肥臀的杂乱无章的画作,其实那只是他众多风格中的“立体主义”画风。在老毕漫长的92年的人生旅途中,天性激烈奔放、崇尚自由无羁的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理由,尝遍各种风格。


电影《忘情毕加索》借用老毕与Francoise Gilot生活的10年间,对他的一堆老婆、情人、儿女的回忆,徐徐展现了老毕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态度。这些不同时期的女人们,就是老毕的激情催化剂,令他的灵感源源不断地涌出。
电影居然是James Ivory导演的, 音乐有着James电影的惯有风格,摄像也是。对毕加索完全不了解,也不喜欢。凭想象就知道这是个狂野、冷酷的人,全世界都为之疯狂,他身边的女人又怎能不疯呢,还有那么多自杀的。他掠夺众人的倾羡、仰慕、爱戴,肆意挥霍在自己的享乐、快意里,留下欲念和狂欢的残渣,让身边的女人和孩子们吞咽苦果。
但是,因为毕加索是霍爵士扮演的,在James擅长的英国韵味中,狂野的毕加索有了些英国绅士的优雅和风趣,居然让我也有点点喜欢上了这个老头。他们说,霍爵士演得像极了,外表、神情、举止、内心。谁能说不呢?
很喜欢扮演Francoise的英国女演员Natascha McElhone,优雅、温和,非常法国的面容,非常伦敦的口音。她在 《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里也有不俗的表现。Julianne Moore居然操着东欧口音,扮演了老毕的另一个情妇 – 南斯拉夫摄影家多拉,戏份很少。有一场戏,是17岁邂逅老毕,作为他模特的舞女Marie Thérèse要从老毕画室赶走正在为老毕拍照的多拉,结果老毕旁若无人地照画,俩女人却掐得不亦乐乎。James Ivory的英式小幽默吧。多拉的命运不好,据说经常被老毕打到失去知觉。而1943年老毕在巴黎一个小酒吧一见到Francoise时,即刻丢下身边的多拉,扑向Francoise。
老毕的老婆、情人都是些芭蕾舞者、模特、画家、摄影师、雕塑家,这些自诩为艺术家的女人,凭着纤细、敏锐的触觉和感受,总能撩拨天才的神经。他们就像扑火的飞蛾,绚烂地绽放自己,却又迅速湮灭。只有Francoise在与老毕生活了十年后,主动放弃了他。她找回了自己在巴黎的生活,赢得了毕加索的掌声。

桑夫人、毕加索,流连徘徊在巴黎的他们,以丰盛的作品、精湛的技艺,留给世人难以想象的艺术瑰宝。当然,他们也以其放纵、不羁的生活方式,凸显于当时的社会,留给后世无比的惊叹和争议。
1996年霍爵士将近60岁,把30-70多岁的毕加索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是他最绽放的年纪,眼神和举手投足间,挥洒自如的都是魅力。而1991年的休•格兰特,生涩苍白得像薄瓷釉胎,脆弱得不忍触碰。
霍爵士在访谈节目中说,他曾经有三幅画卖得50万英镑呢,看来《忘情毕加索》里的作画场面绝非假人之手。

附送:
He loves to turn his friends into his slaves. - Francoise Gilot

This was my own personal homage to Picasso, for all he had given me, our children, our years together, for all I learned from being with him. Now at 74, he was starting a new life, with of course a new woman. But I was grateful to him for everything and most of all because he has made me strong, strong enough to do anything, even to survive ten years of living with him.
- from Francoise Gilot

6 ) 离开毕加索 她赢得了自己的人生

James Ivory几乎不拍原创的故事,他总是拿一本小说来进行改编。这部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Arianna Huffington的小说《毕加索:创造者与毁灭者》Picasso: Creator and Destroyer。

故事只选取了61岁的毕加索与21岁的Françoise Gilot相遇后纠缠的十年。1943年的秋天,他们的相遇改变了这个女孩的一生。导演给电影选择了另一个名字“Surviving Picasso”,其实也不知道要怎么翻译成中文更准确。女主角说,离开她,我成为一个新的我,但我也充满感激,因为和他在一起的十年让我更坚强。

影片也闪过了毕加索的妻子Olga, 还有几个著名的情人,包括摄影师Dora.

从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毕加索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他经历了西班牙内战、二战,每个时期他都靠自己的精明活得很滋润。他利用每一个遇到的女人,描绘她们,汲取她们的活力,把她们的青春榨干。他仰视马蒂斯,总想赚更多的钱,他自卑又自负。“没人可以离开毕加索,因为离开我你什么都不是”。不过,弗兰西斯做到了。

离开毕加索之后,她也成为了知名的画家。她为两个孩子争取到了继承财产的权利。

BTW 毕加索的小气令人吃惊,为了不让第一任妻子Olga分走一半财产,他一直不同意离婚。直到她1955年去世,也没有拿到应得的财物,到死,她也只是曾经的芭蕾舞演员,被毕加索抛弃的妻子。

7 ) 买了几年,前天刚看

翻老碟时候发现《Surviving Picasso》。。。安东尼霍普金斯似乎沉稳有余激情不够啊。只有在大师马蒂斯面前“狂”才会有所收敛。。。又偶然抽出一本书翻阅,刚好是《阿波利奈尔论艺术》,也刚好有二人。应该是早年的《莫迪里阿尼Modigliani 》先入为主吧。。。总觉得里面的毕加索更邪门更张扬些。。。《Surviving Picasso》不如《莫迪里阿尼Modigliani 》。。。西班牙别墅里猫头鹰叼走一只野猫的画面让人惊异。。。是白天啊。。。不知导演是何意义。。。我觉得关于画家的电影还不少。。带珍珠耳环的少女。。。花开花落。。。人间乐土(高更)。。。克林姆。。。梵高。。。《莫迪里阿尼Modigliani 》。。。卡拉瓦巧。。。夜巡。。。戈雅。。。Picasso这只牛头人身怪有20几个女朋友。。。名气才气弱化了雄性身体的缺陷。。。总能让女人着迷。。劳特累克绰号小茶壶。。。个子虽小。。。下面挺大的意思。。。当然在泡女方面就没有毕加索利索了。。。似乎只有去妓院找乐子。。

8 ) 如何成为a new woman

《忘情毕加索》,由我最爱的Antony Hopkins主演。这片子我从高中就想看,一直到昨天才完成夙愿。
抛开其余一切问题不管,我要谈一下片子的主题。作为一名天蝎座的大艺术家,毕加索狂放不羁,魅力无穷,吸引无数女子也实属正常。正如片中在弗朗西斯最后一次离开他的时候,他大哭大闹,最后走下楼梯,对她说,你一周之内就会回来。没人能离开我毕加索,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今天读过刘小枫先生的《透过她人的欲望看自己》一文,感觉毕加索很像亨利米勒,认为女人只是其“确认自我的道具”,所以他只会难受女人的离去,而不在乎是具体哪一个女人,反正愿意自投罗网的女人多如过江之鲫,应接不暇,今天弗朗西斯无法忍受我的滥情而离开,明天又会有弗朗东斯送货上门投怀送抱,然后将女人的悲剧一再重演。而每一个女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个体生命,却逐一被忽视甩掉。
而弗朗西斯之所以超越毕加索的众多情人,成为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因为她最后一次的尝试离开取得成功。之前和其他女人一样,痴怨纠缠,来来往往,反反复复,总不忍做坚决的了断。然而,男人当然不能给与女人同等的爱情,艺术家更不可能。女人奉送的只有肉体和艺术灵感,有些奉送生命,但他们都不会在意。正是这最后一次的成功,让她成为了“a new woman”,焕然新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叙述,关系才能颠倒过来。成为叙述的主体,对于成为一个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看来的确都至关重要。” 、“如今,许多女人都有了讲述自己的身体故事的能力。世界真的不一样了。”成为叙述的主体,女人才真正成为女人。换句话说,把男人当做自己的“猎物”或“鱼虾”,而不是一味去当男人的“猎物”或“鱼虾”,能做到这一步的女人,才算是真正的女人。而且我认为,没有哪个女人天生就是真正的女人,无论亚洲美洲,黑人白人,无论她们所在的社会如何定义女人以及男女关系,女人都必须经过亲历和折磨,才终会悟出,而那时可能已经是美人迟暮。
但也无妨。

短评

真的挺一般的

5分钟前
  • summer
  • 还行

Picasso是個令人敬佩的藝術家,作為戀人卻令人崩潰。

7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每一个女人都爱他,没有他什么都不是。他爱每一个女人,要她们做他的奴隶,谁也不偏爱,女人们都无法忍受,最后逐一离开。如果你不想最后孤单,就不要学习Picasso。

10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补標】看过DVD720p网盘下载重新再看发现了很多没有的印象

14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主角更像是弗朗西斯,如何逃出恋父情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女人。霍普金斯是富有魅力的,但并非作为毕加索。

1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画家就是风流,哦呵呵~

19分钟前
  • ●.小透·.
  • 推荐

感觉Antony Hopkins 撑不起这个角色。 - -,

24分钟前
  • zehn
  • 较差

狂爱走一回 Surviving Picasso

27分钟前
  • LauraReeves
  • 还行

3.5. 超喜欢Julianne Moore 玩刀那一幕

31分钟前
  • vivi
  • 推荐

所謂牛人就是自己設定一切規則,道德的,行為的,還有藝術的,讓後讓世界就範!畢加索就是這樣的牛人。他活在自己的王國裏,要進入那個王國就得遵守他的遊戲規則,否則就走人。看得人心曠神怡。再一次被霍普金斯演技征服,神似的典範。

36分钟前
  • HOBO北京
  • 推荐

没法看你这么狂放。

38分钟前
  • 卡尔松
  • 还行

支撑着看完。感觉其实毕加索类的男人很多,总是时而多情、时而浪漫、总是操控、总是孩童。女人自然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为好。娜塔莎麦克艾霍恩全裸霍霍,还有摩尔阿姨(戏份不多)。

39分钟前
  • 苗犬
  • 还行

很琐碎的一个故事,一个女人离毕加索太近,以至于丧失于他的混乱中。而后拉开了距离,终于能彼此欣赏

40分钟前
  • 飘叶随风
  • 还行

离你太近,以至于丧失于你的混乱中。而后拉开了距离,终于能彼此欣赏。

43分钟前
  • 苏小殊
  • 推荐

这片拍的糟蹋了剪辑糟蹋了霍普金斯爵士糟蹋了《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的崛起》,就像一直看不出毕加索模仿儿童的笔触哪里表现激情,毕加索这情忘的更像在撒娇而不是爱情,情人的更迭更像灵感工具的更新……艺术家真可耻,用女人感情和肉体刺激自己鼻孔拉宇宙的能力

46分钟前
  • 噬辣狂魔小泽条
  • 较差

Picasso 人 钢笔 老大 都一样 失去自我 找回自我 懂得一切 变得强大 的价值

50分钟前
  • yes girl
  • 推荐

Anthony Hopkins ×21我几乎没见过这么难看的电影…温吞的节奏,一部剧情片拍的像纪录片,不是爱安东尼老头子爱的深沉我根本看不完!虽然有些段落拍的还是很有意思(比如毕加索和弗兰西丝一起“对着空气”画画那段),但也掩盖不住整部电影的无聊和平庸。这个导演就是导了《霍华德庄园》《告别有情天》的那位,可见他的风格真的无法吸引我。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原来毕加索这么渣!我也不明白这些女的为啥就想和他在一起,就为了他的才华吗?不过从毕加索本人来说也真的是人生赢家了:生前就盛名在外,有才多金,很多女人围绕着他,不管他多渣也不离不弃…这部戏对于我一个Anthony Hopkins fan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他在其他电影中少有的幽默调皮的一面,尤其是面部表情简直是他最丰富的一次!

55分钟前
  • 肖英模
  • 较差

你爱女人吗?离了你女人还是那个女人

59分钟前
  • 仪岩
  • 还行

这四颗星是给安东尼·霍普金斯的!

1小时前
  • 晓涵清
  • 推荐

毕加索的情人们都以为自己是他的“唯一”,但对于情史丰富阅女无数的艺术大师而言,只是“之一”。十年相伴又如何,铁打的毕加索,流水的众情人。

1小时前
  • ofelia11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