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生匆匆 谁不是过客
大饭店 Grand Hotel (1932)—第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Grand Hotel 就像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命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却又悄无声息地分开。看过几部hotel题材的电视剧,不过主题大多为家族企业纠纷、商场争斗,所以看这部电影时,有种熟悉又新鲜的感觉。
一开始影片的基调就有一些悲凉,从音乐到布景。在连续的通话过程中,人物一个接着一个出场。很喜欢这种出场方式,没有为每个角色安排特定的出场,而是自然地过渡,让人目不暇接,一时无法招架,就如同生活本身,有时候快得让人意外。
普莱辛格,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让人无感的商人,虽然有钱,但在面临危机时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都够不上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生意场上尔虞我诈,看到美女把持不住,面对弱者没有同理心,出手狠辣。影片中五个主角,最讨厌的应该就是他。这个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尽管不够立体,但有血有肉,非常贴近生活。
格鲁辛斯卡娅,一个随心所欲的芭蕾舞演员。行为塑造有点夸张,但有些艺术家不就是这样吗?如果一点都不神经质,不天马行空,不情绪化,那还符合人们心中经典的艺术家形象吗?有粉丝的爱却又孤独寂寞,患得患失,直到遇见男爵一见钟情,点燃了她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随性的艺术家,我喜欢。
男爵冯盖根,最矛盾的一个人物。他非常非常缺钱,他行窃,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又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明明可以偷走珍珠,却因为一时坠入情网不管不顾,明明可以拿走克林格兰的钱包,却又因为一时的同理心还给了他。在面临人生窘境时,依然保持自身的良好品质,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修养,家教、成长环境对人格的塑造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最后突如其来的死亡让观众难以置信,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导演为何如此安排,或许这就是人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克林格兰,看到他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很多人。有一种说法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决定好好享受,肆意挥霍之前花了一辈子攒下的财富。其实他还是幸运的,至少知道自己的归期,来得及消费自己的劳动,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他们辛辛苦苦挣钱攒钱,精打细算,却永远来不及享受生活,来不及为自己活一次。
弗兰苓,速记员的工作可以满足她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她不甘于现状,对男爵或许是好感,对普莱辛格、对克林格兰很明显没有感情,只是出于对良好物质生活的追求。前一秒还在为男爵的死伤心,后一秒就怂恿克林格兰去巴黎了。变化有点太快,快得不像一个正常的人。毕竟,在这之前,影片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善良有人性的一个女性形象。突然人性的丑恶面赤裸裸地展现在你面前,让观众有点难以承受。
影片折射经济危机下德国的社会现状,人情冷暖,各有各的体会。
Grand Hotel,always the same,people come,people go.
大饭店,永远都一样。人来人往,没发生过任何事。
文章出自“TheySaid电影达人养成计划”,转载请联系公众号:TheySaid
2 ) 人来人往,谁在乎谁
”铁打的饭店,流水的客人”。天使视角下的饭店旋转楼梯,一圈圈涟漪般漾开,像包罗万象的万花筒,各色人等纷纷登场,即使衣着光鲜派头十足,也都逃不过”天使之眼”,逃不过自己的宿命。剧情毫不狗血,完全把人性撕开了给人看伤口。无比绅士、讨人喜欢的男爵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赌徒(演员是那个时代的超级巨星,当时50多了,脸上的妆很厚,说实话有点不习惯),为了还债爬窗盗窃,坏事是做了,但却没有与之能匹配的胆量:偷项链遇着真爱,不忍,放手;偷钱夹遇着临时朋友,不忍,放手;最后一次偷又撞见冷酷好色的资本家,经不住吓唬,招了,被打死。人死后,饭店依旧人来人往,男爵的狗成了丧家之犬,被保洁员用扫帚驱赶。虽然略表惊讶,但很快就已经没有人在乎这个曾带给他们温暖的男爵:要在生命最后享受人生的小职员,很快就和美貌的打字员往巴黎私奔,可前一刻他们都还惦记着男爵的好,独独只剩葛丽泰-嘉宝饰演的落寞芭蕾舞明星,那颗刚刚被爱情唤醒的荒芜之心不知接下来又将遭遇什么样的寒冬。
3 ) 人来人往,永远不变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早的电影了吧,1932年。想想那时还年轻美丽、英俊倜傥的绅士淑女们,应该早就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安睡多时了吧。也许他们是幸福的,毕竟当他们都不在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电影,通过这黑白的荧幕看到他们当年动人的风采。
本片是一部很有新意的电影,不仅在那个年代,甚至在今天看来也是如此,借助一个小小的平台,述说了一个大大的主题。通过展示住在大饭店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两天的生活,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与生活遭遇,也许不仅是那个时代,因为人类的心理与经历有一种跨时代的传承性与跨地域的一致性。通过那几个身份迥异,经历迥异的人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起伏跌宕,酸甜苦辣。人生是充满意外的,而意外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也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范盖根男爵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中年人,为了还清赌债只好在大饭店中行窃,但他为人友善,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所以他帮助可怜的雇员克林先生,还与芭蕾舞演员葛罗丝一同坠入了爱河。虽然他是一个小偷,但他绝对比那些所谓的上等人善良的多。可惜最后峰回路转,他竟然被商人普莱西打死,着实令人慨叹。
而芭蕾舞演员葛罗丝,正是美丽的嘉宝饰演的,她的确不是片中戏份最多的,但她的光芒却是无法掩盖的,她是影片的女王。葛罗丝是一个极其情绪化的,天真的女演员,因为戏院上座率太少而伤心痛哭,不肯再登台,又因为爱上男爵而欣喜若狂,无法入眠,也许演员需要的正是这种极端的性格。可惜她的爱人意外死于非命,在众人善意的谎言中独自上车离去的她,在得知消息之后该是多么的悲痛啊,但也许她很快就会好转,就会爱上另一个人,人总是健忘的。
影片还描述了患上绝症的老雇员克林,处在生意转变关头的商人普莱西,还有贫穷而美丽的女秘书弗兰丝。这三个性格和命运各异的人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最终商人恶有恶报,克林却在生命的尽头获美人同游浪漫之都巴黎的机会。虽说命运不可预测,但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总会善恶相报。而弗兰丝其实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年轻、美丽却没有钱,要么幸运地钓到一个金龟婿,要么只好为钱出卖青春和美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改变她那每天只能吃一顿饭的生活呢?不过最后她能够和克林同游巴黎,甚至有可能得到克林不小的一笔遗赠,也算是命运对她小小的垂青了。克林节俭一生,在生命的尽头却无论如何要求住一次豪华的大饭店,着实令人感到一种酸楚,他在酒吧顶撞过去惟命是从的老板,在最后揭发老板的杀人事迹,也算是报仇了。
命运啊,命运,该怎样来对待你呢?该怎样对待你这爱恶作剧的主宰者呢?
最后,这五个人都离开了大饭店,尽管是通向各自不同的方向。唯有一向超然事外的医生在感叹:大饭店,人来人往,永远不变。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片中的每一个演员都可谓是各领风骚,每一个人都将人物那种迥然不同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甚至有一种喜剧感,但这种喜剧是在命运的大舞台上演的,所以我们这些观众在观看时就难免笑中带泪了。
4 ) 悲剧因为期待更显伤感
《大饭店》用五个完全不同的主要人物,三条彼此交错的故事线,展现出社会上不同的人和他们不一样的生活。 影片中,芭蕾舞演员与男爵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格鲁辛斯卡亚在遇见男爵前后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物状态,形成强烈的对比,她与男爵相爱后自我燃烧般的欣喜与狂热,衬托出她用爱情填补空虚却终将失去的可悲。 格鲁辛斯卡亚的出场是由女佣出房间提醒男爵和克林格雷说话轻一些而引出的,那句“夫人正在睡觉”,加上摄影机跟进房间后所拍摄到的华丽布置,女佣轻手轻脚的动作,都在述说着床上女人在身份和事业上拥有一定的地位,此时场景是昏暗的,但女人的身上有打光,白色的光线,没有温度,暗示着格鲁辛斯卡亚内心的无助孤独。然后她醒了,开始说话,疲惫的语气,伴随着舒缓哀伤的音乐,整一段内容,嘉宝表演出的肢体动作是用力而偏狂的,一直在皱眉头,一直在叹气,体现出角色无处发泄的挣扎,她虽声名未退,可事业已陷入停顿,迷茫而焦虑着。 遇见男爵是人物形象的转折,起初格鲁辛斯卡亚赶走了身边所有人准备完全放弃,这里有两个镜头让我印象很深:一是格鲁辛斯卡亚穿着纯白的芭蕾舞服坐在完全的黑暗之中,慢慢脱下自己的芭蕾舞鞋,那片黑暗就像她无人体谅的内心世界,只有她一个人舔舐伤口;另一个是一段演员脸部的特写,镜头通过放大让整个屏幕被面部表情的悲哀所覆盖,这是角色决定去自杀的倾诉与独白。但后来男爵出现了,当男爵夸她漂亮的时候,格鲁辛斯卡亚第一次笑了,虽然这个笑带着泪水,带着委屈,但她是高兴的,她终于找到一个人可以诉说内心的痛苦了。 第二天早上,格鲁辛斯卡亚完全成为了另外一个人,她和男爵坐在窗前的沙发上,窗户是打开的,就像格鲁辛斯卡亚打开的心扉,仿佛可以闻到外界清新的空气。她和男爵身上的光模拟着完完全全从窗外照进来的阳光,光线是柔和的,给人希望光明。格鲁辛斯卡亚穿着浅色的充满少女感的衣裙,她会小跑着过去开门,风吹动她纱制的衣袖,使她像一只自由而欢快的蝴蝶,她也会坐着看向窗外,晃荡着两只脚,伴随着女佣进门时哼唱的浪漫曲调,美好的新生活开始了。 此后嘉宝对格鲁辛斯卡亚的诠释是一个一直笑着,走路时蹦跳的,身形无比轻快的女孩,出门和男爵一起嬉笑,围着旋转门转出去、转进来,再转出去,她对周边人的态度也不在抗拒,和谁都可以热情的聊天,还诉说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其说男爵给了她爱情,不如说男爵让她觉得生活有了意义,给了她安全感,她的事业,她的每一天又可以是狂热的,燃烧的。 男爵死的时候,格鲁辛斯卡亚并不知道,她有一段感觉酒店里很安静,像葬礼般哀伤的台词,但当女佣提到维也纳,提到之后的生活她表情瞬间又生动了起来,和前一个晚上的冰冷不同的是,酒店落地灯的光,一直在格鲁辛斯卡亚身后,照亮了她的轮廓,给她天使一般的美丽,这所有的美好,都是因为男爵的存在,让她对未来万分期待。 男爵死了,她的希望终将落空,遇见男爵前后的落差,让他们的故事更加显得伤感,没有人愿意去想象,格鲁辛斯卡亚发现男爵死后会是怎样的悲痛,她的未来又会怎样,大家都不愿她变回原来的样子。影片最后,格鲁辛斯卡亚看着天,她笑着说自己看到了阳光,说要有个客人。导演最终没有展现她得知真相的反应,但正是因为她满怀期望的样子,使这个悲伤的故事,余味悠长。
5 ) 《大饭店》:首创“全明星电影”的代表作
在著名的《大饭店》中,葛丽泰·嘉宝扮演的歇斯底里的芭蕾舞女星说了一句台词:I want to be alone。于是这句话,成为了葛丽泰·嘉宝的标志,谁都知道那个神秘、冷艳、成熟、脆弱、性感而神经质的女人,时刻需要孤独。获第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大饭店》是根据维基·鲍姆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以柏林的一家豪华大饭店为人生舞台,表现五个主要角色在一天中的离奇遭遇。这种特别的故事结构,在当时好莱坞电影中尚属首创。更令人引起兴趣的是,五位主角全部由当年米高梅公司的大明星扮演,这种纪录亦算空前,所以导演埃德蒙德·古尔丁的叙事手法虽然只是中规中矩,但因明星们的出色表演而显得星光熠熠。其中饰演面临事业危机的俄芭蕾舞女星的葛丽泰·嘉宝;饰演嗜赌男爵的约翰·巴里摩尔;饰演患上绝症小人物的莱昂纳尔·巴里摩尔;饰演企业家的华莱士·比里及饰演速记员琼·克劳馥。这些角色以三线交错的方式上演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剧情发展流畅,但场景局限在大饭店之中却显得有点挥洒不开。
故事在后来的《柏林饭店》和《琼楼风月》中再度出现,并被改编成百老汇歌舞剧。《大饭店》也有着好莱坞经典影片的特质,比如精妙的故事、性格鲜明的人物、华丽的布景、语速颇快的对白,以及不算特别黑色的结尾。总的来说,《大饭店》是一部完美的好莱坞娱乐电影。好莱坞娱乐电影虽然商业化,但一样有着发人深省的主题,即本片所展现的——人来人往,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虽然饭店没有变、服务员没有变,但是房间内的故事却不停上演,有悲剧、有喜剧,还有滑稽剧,等等。总之,《大饭店》通过完美故事,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的众生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深度的娱乐佳片。好莱坞的电影事业是由好几根坚强的支柱支撑起来的,其中最主要的支柱之一就是“大明星”。很多时候,一些影片的编导表现平凡,故事亦无太大的吸引力,但只要大明星表现精彩,依旧可以在观众面前博得满堂采。《大饭店》就是典型“全明星电影”的成功例子。
在影片中,葛丽泰·嘉宝扮演性格冲动,事业上正面临危机的俄国芭蕾舞女星格鲁辛斯卡亚,她一会儿因为演出卖座不佳而意图自杀,一会儿又因得到爱情的鼓舞而信心十足,是个典型既忧郁又天真的大明星;约翰·巴里摩尔扮演一位嗜赌的男爵,为了还债而不惜在饭店中做小偷,但为人友善而充满正义感,跟葛丽泰·嘉宝之间有一段短暂而浪漫的恋情;莱昂纳尔·巴里摩尔则是一位自知患上绝症的小人物克林格雷,希望花尽金钱享受最后的一段日子,不料既得到男爵的友谊,又运气奇佳地赌博赢大钱,最后更有美人相伴同游巴黎,堪称“柳暗花明又一村”;华莱士·比里扮演企业家普莱辛,他来大饭店是为了进行一宗企业合并的谈判,于劣势之下铤而走险,以说谎的方式取得对方信任而签下合约,得意之余乃想用钱收买年轻漂亮的速记员陪他到英国出差,不料却因此惹上杀人之祸;琼·克劳馥扮演速记员法兰丝,她一方面因为得到男爵的约会而高兴不已,另一方面在金钱的利诱下也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反映了小职员的悲哀。本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以俯摄拍摄一排十多个电话接线生正忙碌地应接电话,跟着跳接多位客人分别在电话室中讲电话,交代他们前来大饭店的目的,手法简单而直接,但因时间拖延太久,对白也太多,直到令人开始感到厌烦才结束这段序幕。
故事从饭店的大堂和柜台之间正式展开,只见各式人物进进出出,场面颇为热闹,几位主角分别入戏,表现出各人的身分与性格。这种手法是群戏中常常采用的,效果精彩与否应视导演的场面调度准确性和演员的表演节奏是否配合恰当而定,本片的表现颇为平凡,只能达到交代事情的效果。其后,场景随着电梯升到楼上的房间和走廊开展情节,除了一、两个俯摄的全景镜头可显示大饭店的壮观映像之外,大部分的镜头都显得小格局化,这可能是在摄影棚搭建布景拍摄而造成景观上的局限,要是本片在大饭店的实景中拍摄,应可使全片的映像效果显得灵活和气派。剧情方面,全面分为三条主线交错进行:
一、男爵潜入女星房中偷取珠宝,发现她想寻死,乃挺身而出劝慰,并坦承仰慕之意。女星对这个风流潇洒的神秘男子十分欣赏,不但不追究他的偷窃行为,还接受了他的爱意,相约在第二天一起乘坐火车离去。不料男爵在企业家房中偷窃时被发现,企业家失手将他打死了。女星在离开饭店时仍念念不忘男爵,众人只好欺骗她男爵已前往火车站。
二、克林格雷到处遭受奚落,只有男爵给予友善的照顾。克林格雷十分感激,想给予男爵金钱上的帮忙,但被婉拒。克林格雷一生循规蹈矩,在生命面临终了之时才第一次公开跳舞和赌博,不料赢了大钱。输精光的男爵趁克林格雷喝醉时偷去他的皮夹子,后来看见他遗失皮夹子时痛不欲生之状过意不去,把偷到的钱又技巧地归还给克林格雷。当企业家失手打死男爵之后,将凶手捉住并打电话报警的人就是克林格雷,冥冥之中成了克林格雷对男爵的另一种报答。
三、速记员被男爵在走廊上搭讪,心中暗喜,因为想不到男爵竟然会跟她这样平凡的小女子约会,不料她兴冲冲赴约时,男爵却已得到女星的爱情而将她介绍给克林格雷。既然失去爱情,她便想得到金钱,于是答应企业家的要求留宿在大饭店中,准备为钱出卖肉体。当企业家被警察捉走之后,她自愿陪伴克林格雷,因为克林格雷已活不长久,他死后所有的钱都会属于她。
每个时代都有新的阶层出现,也都旧人被迫离场。成为旧人或许是天生的,但只要你够努力还是可以做新人的,不过最好是做个“可爱”的新人。当服务员接到自己孩子出生的电话时,他很高兴,可是他只能在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去医院看孩子。不知道他能否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新人。芭蕾舞女星格鲁辛斯卡亚每次演出都面临很大的精神压力,她总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尽如人意,担心台下观众不多,担心获得不了掌声和称赞,担心自己很快会被新人取代。这也是好莱坞每个明星所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她努力摆脱成为旧人,只是新人会像潮水一样向她涌来,她成为下一个“Baron”只是时间问题。全片拍得颇为通俗流畅,几条情节线也交代清楚,但因受场景不离大饭店的先天限制,某些地方便不能深入描写。如男爵被债务逼急了,却不见他想办法找钱,仍留在饭店跟克林格雷和速记员等喝酒跳舞,显得不合情理。不过,几位大明星都能确实掌握角色的个性和处境而发挥出精彩的演技,弥补了本片在气氛上的平淡。甚至葛丽泰·嘉宝看似夸张的演出,因切合了芭蕾舞女星本身的情绪化心态,看来仍显得气派十足。
《大饭店》优点有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精妙的故事。只说一点:片中每一个人的发生的故事都顺理成章,而且故事与故事之间的交集又那么的浑然天成。这些都使得电影看来流畅自然,仿佛它们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这一点就优于很多现代电影,讲故事不难,讲好故事才难!此外,片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也是完美的。影只通过开始片段的电话,就简明扼要的概述了人物性格、脾气秉性,然后又随着故事发展让人物性格渐渐鲜明起来。因此,善良的男爵、软弱的职员、飞扬跋扈的大老板、孤独的芭蕾舞蹈家,等等这些人物,汇聚在银幕上给观众们上演了这一幕幕好戏。此外,影片结构清晰完整、节奏张弛有度,布景、服装、道具奢华,这些都让影片看起来愉悦而畅快。电影拍摄方面更是出色。通过前面的剧情概述就可以知道,本片故事非常复杂,但影片却讲述的条理清晰、游刃有余,还颇觉观赏性。这就让人不得不佩服《大饭店》的编导们。换句话说,本片这样的故事放在21世纪来说,对编导们并不是难题,可本片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作品!那时候就可以将群戏似地人物、复杂的多线叙事讲述的清楚而准确,实在让人惊讶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伟大。总之,本片拍摄上的优点不一一历数了,因为它已经远远超越于前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葛丽泰·嘉宝生前就是一个标本,眼珠埋藏着刀枪剑戟。她生于20世纪初,上个世纪的女子个个都是王。于是,她自然继承了王者衣钵——纳江山于红袖,携矜持而上重霄九。作为唯一一个跨越默片时代的王牌美人,醉心于刚刚兴起的新民主,渴望逃离“王位”的自由。因此,在37岁的黄金年龄毅然息影,引得好莱坞上下一片惋惜。全世界只有一个这样的女人,被高尊在上却不屑一顾,呼之欲出却又春梦无痕。葛丽泰·嘉宝领导了女人眉骨的美。细弯的眉毛,刮露出闪亮的眉骨,似眼睛上佩戴的宝石。这种时尚首倡精神使男人为之卑躬曲膝,而她踩着他们的肩膀,一心寻找向下的阶梯。因为1926年的《肉体与魔鬼》的光影效果使嘉宝被尊为“银幕女神”;1930年的《安娜·克里斯蒂》是她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当时全美国都奔走相告“嘉宝说话了!”奥斯卡眷顾她是在1932年的《大饭店》。但是,葛丽泰·嘉本人从为此片发表任何见解。《安娜·卡列尼娜》与《茶花女》是后世永远留恋她无可争议的美的原因;而她的经典名作《瑞典女王》被称为她本人性格的写照,那一年她28岁,与戏中的女王同龄。《大饭店》在上映后立即取得极大成功,尽管葛丽泰·嘉宝在片中扮演的角色戏不多,断断续续的,并且琼·克劳馥将片中那个牺牲色相以求高升的速记员表演得也十分出色,但葛丽泰·嘉宝仍然不失为影片的主宰。葛丽泰·嘉宝在影片中喃喃低诉,“我这一生从来没有感到这么的疲乏。”突然她倒在地上,蜷缩在那薄如蝉翼的芭蕾舞裙中。
6 ) 人来人往,没有什么新鲜事
有人忙着生,有人忙着死,有人生死不能。 情绪化的女演员,不食人间烟火,轻盈的像误落凡间的精灵,一点打击就要寻死觅活,一点鼓励就斗志昂扬,一份爱情就不顾一切光彩照人。活的最简单的就是她,一切的情绪都写在脸上,刻在歌声里。 苦苦挣扎的女打字员,天生丽质自力更生,一边想洁身自好维持生活,另外一边也不得不为钱折腰忍受中年油腻老男人。Baron慧眼识珠,他管她叫funny one,是啊,首尾两端摇摆不定,可不就是滑稽有趣吗?打字员知道他是Baron心花怒放期待约会。知道他缺钱,还一往情深。 身患重病一辈子兢兢业业工作存钱的小职员,决定在大酒店度过自己的最后时光,他挥金如土,赌博跳舞,和以前高高在上的老板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从开始的唯唯诺诺手足无措,到最后的义正言辞坚持原则,最终美人相伴游览巴黎去了。 做抹布的工业巨头,迂腐无趣固执中年油腻男。娶了有钱太太,一切听岳父指挥。一直自以为正直,直到被逼上绝境弃原则如脑后。一旦打破一条原则,接下来就如决堤洪水,准备出轨。你以为你高高在上,你不过是个普通人。每个员工都想这么说老板一句。 常年住在酒店的医生,战争给他的精神和身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疤,他不缺钱,他也不爱钱,他看惯了人来人往,潮起潮落,他不激动,他也不揭穿,他只是旁观,仿佛那无处不在的命运和时间,看着所有人在这世界来来往往,生生死死,爱恨别离。
人来人往,不管是在哪儿都会有大饭店的。
6。大饭店里来去匆匆,嘉宝和克劳馥整片竟然没见过面
在琼克劳馥的对比下,嘉宝真是浮夸又尴尬,但她又太好看了,到后来做作到癫狂的样子还是有点可爱的。不过这大饭店里里外外都看着好破。
我可能是傻了,结尾前台接到医院的电话一脸惊喜我还以为是男主诈尸了。
大饭店的群戏。有爱情、有罪案,其实就是人生小舞台。人来人往,一如人世。给布达佩斯大饭店预热
-9坑爹呢?!一股掩饰不住的艺术生装逼范儿。看这片子学不到任何东西,得不到任何享受,不好意思我不迷嘉宝。看它还不如去看剧本书。什么三线交错,分明是瞎扯淡,写得比它好的电影一把抓,还把那么多的名曲瞎改成这样。这水平和《母女情深》也差不多了,对得起烂片的称号。
Worth every claim as an Oscar best picture! Saw it on the plane to Paris.
all-star film,前一分钟女人还在为所爱男爵的死而伤心难过,后一分钟却因另一个有钱的男人而破涕为笑,"Grand hotel, always the same, people come, poeple go, nothing has ever happened.”
最喜欢的Garbo表演,这么说很土可她真的能让她周围的空气跟她一起哭和笑。
嘉宝在本片中做作的表演真令人直起鸡皮疙瘩。。。幸而剧情在后半段急转直下,男爵的结局,以及垂死的小职员和小打字员一起去往巴黎的剧情拯救了整部影片。。。
这让我想起《口哨与小狗》。sweet是sweet,但可不要掉入陷阱哦……
不看到最后不知道是悲剧,所谓“grand hotel”,翻译成“人生如寄”最贴切。
英语版的《茶馆》。嘉宝真美,琼演技好。故事好,男爵印证了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原则,一个有title的男人,负债累累又无能为力,不必要的自尊,不接受女人的帮助,只会小偷小摸却连自家性命都不能保证,话说这种人也真是可怜可悲。看看人家小打字员自食其力,势不由人就低眉顺目,终有出头一日。
1.开头与结尾的衔接设置太妙了,看完影片翻回去看了一下开头,实在太赞了;2.人来人往,人生各异,却都在一个相似的地方落脚;3.大饭店,见证着金钱、人性、人情的浮光掠影。
2014年《布达佩斯大饭店》没拿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1932年《大饭店》拿到了,而且只提名一项最佳影片就获奖了!……听到因《2001太空漫游》而熟悉的《蓝色多瑙河》配乐惊喜刚过,没想到电影接下来还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因周杰伦的《琴伤》而耳闻、话说《雏菊》也用来当配乐过)……Grand hotel, always the same. People come, people go. Nothing have happened. 大饭店,总是一样。人来人往,一切如常。—— 《大饭店》这部电影,如果前后看两遍,就可以发现电影里有很多前后呼应的细节设置。
In grand hotel, people come; people go. Nothing have ever happened (just like the way life always remains). 另外,爱情力量真那么大么?真嫉妒。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感觉到。
没想到这部戏最后竟然是悲剧成分居多,开头群戏拍摄的镜头很好看,人物多而不乱,性格鲜明,不足就是收尾有些草率。Barrymore兄弟俩饰演的角色都很让人印象深刻,心善又命苦的男爵,面临死亡反倒重新享受生活的老人,“我是我自己生活的主人!”,最惨的莫过于找回事业青春却还不知道与恋人阴阳相隔的芭蕾舞女,Garbo把活在艺术真空的内心纯真小女人演得真好哇。生活就是这样,悲欢离合,高山低谷,最终落得一声叹息。
故事不算太出色,结构生硬。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大片儿有匹配上的低级错误,是那时候胶片太贵了?
琼克劳馥和她的死对头贝蒂戴维斯都是嘉宝的粉丝,只是后者没有前者那般狂热。克劳馥曾说自己在神秘嘉宝面前,“膝盖直发软。她的美丽摄人心魄,使你一度想要弯出蕾丝边。”也正因为如此,在听说片中没有与偶像同场戏时她非常失望。就连嘉宝都曾问过导演,“为什么没有我和克劳馥小姐的同场戏?”对此爱德芒德古尔丁回应说,“如果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大饭店其实是两部影片的合二为一。每部的核心角色都是一位身处危机之中的女子,而将她们串联起来的那个角色是男爵。”……三星半
故事在后来的《柏林饭店》(Hotel Berlin)和《琼楼风月》(Weekend at the Waldorf)中再度出现,并被改编成百老汇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