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是否反对战争?为什么反对战争?
是否反对战争?可以作为评价战争片的前提性标准。为什么反对战争?不同的回答标示出影片的不同水准。
战争必然是要反对的!所以从《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到《举起手来》、《向我开炮》,这些喜剧战争片前赴后继地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至少它们曾成功地使我极其向往战争。如果说《小兵张嘎》等较早的电影还有配合群众革命热情的时代背景,那么进入商业电影时代的《举起手来》,则纯粹拿战争当噱头,而不是反思对象。中国人向来追求一种喜感,任何事物都能成为被戏谑的对象,没有高贵的信仰,没有严肃的反思,没有坚持,没有原罪,没有敬畏,随波逐流是他们的天性。当然,外国也有这样的影片,如《虎口脱险》(较早引进的译制片,并广受欢迎)、《你逃我也逃》。但我一直对此类喜剧战争片占据国内战争片的主流深感遗憾。(国内战争片中代表主旋律的《南征北战》、《渡江战役》等影片虽不是喜剧战争片,但在我看来,本质上它们所表现出的立场也是支持战争的。)我霸道地认为,凡是立场上支持战争的都不是好片。自然我也认为《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为了新中国前进》的热播,是一种教育上的灾难。
但反对战争的,又面临为什么反对的问题。像《苏菲的选择》、《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的人性角度,战争毁掉的不光有房屋、城市,更有人心,城市、房屋还能短时间重建,但心灵的创伤却难以平复。由战争所带来的、主动制造的人类灵魂上的罪,不光让个体的余生备受煎熬、拷问,更让之后社会中人与人间的交往不再有信任。这些都是优秀而深刻的反战影片。《南京 南京》虽打着人性——绝对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的旗号,却没能让我们看到煎熬、痛苦,由此也没能使我们自然产生对战争的厌恶。反而影片中一些先行的概念以及非自然叙事而产生的“天然”理念,不经意间又点燃我们对战争的向往,以及对战争中英雄形象、英雄行为的膜拜。看来陆川也是看着嘎子哥长大的,“地道战,嗨,地道战”也已深深植入其潜意识中。这一背景下,回过头来我们才能体会出《鬼子来了》的可贵。
重温《苏菲的选择》最后一幕中的诗句:
床的宽广让人静肃
床上等待审判日的到来
优雅而公正
床垫是平滑的 枕头是圆形的
早上的阳光也不能打扰这里
每一天都是审判日,苏菲的忏悔与我们的戏谑必然面临不同的判决。
2 ) 怎样选择才是正确
昨日一口气看了三部电影。夜晚,看的是梅丽尔斯特普斯的老片《苏菲的选择》。这的确是一部好片。看到一半时我忍不住给献发短信。前半部分,我看到的是理想,而理想都是美好的。内森和苏菲在房间里穿着夸张的衣服随着音乐狂热的舞蹈;三人在游乐园里肆无忌惮的大叫;内森和苏菲依偎在床上读着艾米丽狄更斯的诗句,外面雨声淅沥;内森对着镜子激昂澎湃的指挥着恢弘的乐曲;深夜内森带着两人来到大桥,从包里掏出酒杯和香槟,站在高处大声的说:这座桥,那么多美国作家站在上面冥思着可以表达美国人思想的辞藻,看着这片土地,来自东面的惠特曼梦想着他自己国家的未来并把这写下来,我们欢迎斯丁格走进这个满是卓越前辈的“万神殿”。他们的词句为我们大家所熟知而流芳百世。我跟着他们一同快活。生命的节奏如此轻快,好像加上一对翅膀就能飞腾起来。
可内森说,苏菲,为什么你不明白,我们就要死了。
慢慢的,我明白了。快乐不是生命的全部。后半部分,我看到的是过去,而拨开的层层真相残酷备至。苏菲的童年并不如她自己表述得那么快乐。在集中营的生活,无论内森怎么恳求她也无法述说。可终于,她一点一点告诉了斯丁格。她是懦弱胆小的人,面对压迫,她妥协以求获救。她曾被逼做过所有人最难面对的经历。她本有两个孩子,却要她选择留下一个,当她最终放开小女儿时,女孩惨淡尖锐的哭声令人久久难忘,而最终她还是失去了全部。即使明白,孩子的死是必然的,但苏菲这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己曾亲自放弃了她的小女儿,她放开手令孩子去了地狱。
手臂上还清楚的看见集中营里的编号和自杀的伤痕。她说,当我被释放后,我曾试图自杀。经历了那样的一切后,还怎么能理直气壮的去接受生命中本来美好的存在。深深的内疚使她不得不为自己寻一个继续生活的理由。她找到了,是内森。内森救了她,从此她只为他而活。即使知道所依赖的人是个疯子,也选择义无反顾的跟随他。因为她已无法再去触碰所有美好,钢琴婚姻还有孩子,这些都是像火一样灼热的温度,她避而不及。她和内森,两人的生命早就苦苦纠缠在一起,不得饶恕。就连最后死去的姿势也如蔓藤一样纠缠苦绕。而斯丁格,他来到他们中间自有上天的用意,他是一个作家,肩负的使命就是记录这样的一段历史。
苏菲蹩脚的英语来复述那些种种,描述的过去本身也如同她的表达一样艰难。
看完后,头一阵一阵紧缩着疼。如果太过于投入,就会不可避免的伤了自己,就是这个道理。
3 ) 是失眠会写出来的影评
梅姨好美!演技好好,特别是母亲那里绝望崩溃,剜心之痛。看完半天没缓过来,最后的死亡竟然感觉很温馨,和爱人一起相拥像一幅油画一样,自己选择的死亡或许对她而言是最终极的自由。
发现我对疯狂的悲剧角色莫名偏爱,以及,总有一种错觉:精神异常的是Stingo,特别是他告白的时候,也太自我主义了。
因为活人书写历史,小说家会不会在整个过程中将自己美化了,开了一个暗黑的脑洞,两个男人中的二选一,其实与自己的孩子中二选一相同,都是Sophie’s Choice ,或许去农场是Stingo强加的选择呢?譬如绑架什么的,然后偷跑出来,虽然一边是精神分裂,但,是爱人。另外一边更危险,咬人的狗不叫,我一直觉着平静的变态更可怕,安静纯洁的普通人什么的,此处可展开无数有名有姓或真实或虚拟的坏人。
作家笔下写自己青涩的爱恋,写拯救被虐待和折磨的Sophie ,可她从头至尾都坚定不移选择Nathan,最后回到疯男友的身边。所以,自杀死亡结局加单一的叙事主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求爱被拒后杀其伴侣,意外将两人都干掉了,伪装成自杀。反正没有那么相信男人,更不相信一面之辞。
不过这种猜想,那真真是落入没有选择的绝境…
最后引用一段:
我觉得艺术加工不等同偏离,凡此种种更证明了战争的摧残、个人的创伤,绝不能忘记历史,要书写自己的历史。
4 ) 自由?
我呼吸有点困难,我看着苏菲所经受的一切,我惊讶于她可以在这些过去之后仍然活着,她是奇迹。我的情绪难以控制我想起上次有一样的情绪还是开了《二手时间》的时候,这是难以自拔的痛苦,对于人性的泯灭的话我不想说。只是苏菲可以活下来,这些人可以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
尊严对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她失去了所有能被人拿走的,做了从道德到身体都下流的事情,我想她一定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家庭,一切。这是毁灭性的, 我们多么希望别人能来解救我们于苦海,就那么望着,看着,祈求着。
自由意志太可笑了,当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到底在发挥些什么。思想的被取代是轻而易举的,苏菲是坦诚的,她愿意承认自己的软弱,自己的屈服,她投降了。天主教也帮不上她,她的主已经死了。
那神经病一样的男人从某种程度上拯救了她。
5 ) 陪伴是生死相依吗
如美玉般的女子,心甘情愿的回到危险爱人身边。当他们躺在床上静静地长眠,我一度恍惚,觉得那分明就是个梦。无法释怀的内疚牵动人一生的命运,遇到同病相怜的人或许像是抓住了一根稻草,即使这个稻草再漂浮不定,它也曾是那个照亮生命的力量。
如果有一天这根稻草不再救起我的身体,或许就该是我们共同埋葬的时候。
苏菲的选择可能从未开始过,因为她从来都是早已做好了打算。因为可怕的回忆而背负着一辈子的痛苦,看似笑面如花,可是这花早已风雨飘零。
6 ) 女人,你尽可选择沉默,也可选择诉说
Link: 之唯纽约生活 #33
【之唯的纽约笔记】链接
第三次观看1982年梅姨首次囊获小金人最佳女主的苏菲的抉择 Sophie's Choice,想到心目中最喜爱的前十电影中,有三部有梅姨的演出,都是深刻细腻刻画女性生命和抉择的故事,然后心思聚焦于电影名字里的“choice/抉择”,顿时发现这两个字因为不同女性(或者说人)丰满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与最后走向的人生故事和体验而变得更有重量。
今天不去谈这部电影能够在我心中排进前十的位置的那些电影整体上的成就,只想再三月这个被成为女性月Women's Month的月份,谈一谈我在这部电影里的苏菲(Sophie)这位女性,和我从她的这个故事想到的一些相对于电影主题要肤浅很多的,一些关于这个女人的理解。
苏菲是一个完美的女人,她非常担得起斯汀戈在故事的结尾后半处说的他心心念念的女神这个称呼。
首先苏菲美到动人心魄。
Youtube上有几个采访视频是在电影影展前后对梅姨的采访,其中一个梅姨谈到了导演艾伦最开始的女主人选并不是她,虽然细节不得而知,但是私下认为,主角有多美这件事,因为梅姨并不是一个“很美”的女人,所以在电影里的冲击力而没能表现出来。
电影里用了很多铺垫来说苏菲很美,从两位男主斯汀戈和内森、集中营里的司令、最后逼迫做出一儿一女选择的纳粹军官……所有的男人对她的反应都间接的描写了她美丽的极致:她的美应该是那种只需一眼就不能忘记的绝色。
在受尽折磨的集中营不能够施粉黛并且虐待到皮包骨也能够让司令动心;在暗夜中的人群里风尘扑扑,却被纳粹军官一眼看到并且用权力调戏和折磨;在英语课上教授都对她青睐有加;极度贫血以致昏倒后也能够让内森心生怜爱的救助;一面之后斯汀戈在Corney Island游乐园“浑身战栗想要逃走”,但是仍然因为她的美留下了;内森最恐惧的就是她的不忠诚以及怀疑她如何在集中营幸存下来——苏菲就是这样的美。
其次苏菲非常的有教养和气质。
这点在电影里有非常细节和自然的表述。斯汀戈撞开门后,迎接他的是这栋粉红色房子里楼上住客苏菲的一张信笺的晚饭邀请和一本诗集,对应斯汀戈的身份,书这个小礼物和晚饭邀请都非常的有考量和教养。后面还有她和内森吵架后对两人分别的尊重和知亲疏的反应/行为。还有她在图书馆借书时候,即使英文非常不流利,她在询问Emily Dickinson的书的措辞方式,以及后来被图书管理员非常粗鲁的打断和对待时候的不卑不亢中流露出来的、即使是贫血和贫穷都不能掩盖的那种落落大方的教养让人敬重;包括后来她如何温柔而镇定的在集中营里的地下室和女仆对话来保住她父亲留给她的鞋子的方式;包括她和斯汀戈的郑重的不轻浮的一系列交流等等……
苏菲不但有学识,还非常的有灵性。
因为父亲是法学教授,母亲是钢琴家,可以推想苏菲从小长在优渥富足的家庭,她对待语言的态度更是受到严苛的父亲教育的影响,从而熟练掌握了多门语言,而且从她对文学的态度可以看出她书读得很多,这已经很难得。更难得得是,苏菲还有很有灵性。灵性是什么?就是对生命、人和自我得认知。在英文课上第一次出现Emily Dickinson的诗:“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y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这时候苏菲眼里流露出的那种被诗穿透灵魂的懂得,是因为她对生命的懂得,对死亡的懂得。
美到动人心魄、非常有教养和气质、非常有学识和灵性,不足以称为完美吗?难道不是任何一个女人想要得到的极致吗?作为一个普通的生活在21世纪的女人,我们一生求学、奋斗在职场、买买买、健身……所有的自律和奋斗,都是试图在同这样完整的“美”步步靠近。然而已经成为(being)这样完美女人的苏菲,她幸福了吗?
不,这段"civilized are the first to die"的时代留给她的,是以死而句读的破碎的灵魂和人生,是唯有谎言、死亡和疯狂才能容纳的人生,是一个连真爱都不能挽留的人生……电影塑造了一个常人不能企及的完美,然后让旁观的我们看着这个完美失去所有存在的意义。
失去了曾经的生活、失去生活的美丽、失去所有爱和在乎的人、失去身份的认同和归属、并且在这个无法认同和归属的过程里人性不断的被冲击和拉扯,生存立足之地不断被颠覆和剥夺——她的生活最后”苟且“成了那个她抹掉汗水后对斯汀戈轻轻地说的状态:
“Ah the truth, the truth. I don't even know what is the truth after all these lies. Oh God, the Truth."
她无法不生活在谎言里,因为“the truth does not make it easier to understand",她自己作为经历中的一员都不能够明白理解明白(understand),即使她是那个幸存者,是唯一一个知道事情本身(truth)的人,她都不能够明白。
旁人不必要明白,就像是如果苏菲不同斯汀戈讲这些故事和真相,斯汀戈不需要明白。然而苏菲却必须要跟这个”不能够明白“的痛苦相处。她必须带着她的美丽气质和教养、带着她所有曾经拥有的又失去的、带着她经历的快乐悲伤绝望的一切、带着这些经历里面她不得不做出的选择——那些摧毁她最后作为一个美丽善良有教养的”文明人civilized"人的选择。她不得不去在“不明白”和“真相”这两个恒久对抗的人生的课题中活着……这就是为什么对她来说,"we are dying"。
疯狂的、不能够去仔细推敲的人世和时代,如同疯狂的、不能去仔细推敲的人性一样,甚至连死、连疯狂、连谎言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而欣然付之。
苏菲说:“the truth does not make it easier to understand 真相并不让它易于接受和理解。”——而这是一个完美的人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如此简单却真实的总结。
而这样一个完美的、被这个时代和人性所肢解和损坏的女人,在这段人性丧尽的时代中“幸存”的她,之后选择了什么?她先选择了死,后来在被内森救了以后选择了生,选择了生活在谎言里。
谎言可怕吗?谎言应该被憎恨和排斥吗?
不,因为她的谎言,成就了她高贵的沉默。她选择了谎言,选择了粉饰过去,是为了救了她的这个她爱的人,是为了死去的她爱的父亲、她爱的女儿、她爱的儿子,是为了她最后选择的生。
而她后来又选择了讲述,即使她明白,斯汀戈永远不会懂得(understand)——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不可能懂得,因为即使经历过的人(她自己)也不懂得。但是斯汀戈对她真诚的爱,让她选择了讲述这个故事。她的讲述,也不是为了她自己,不是为了她的灵魂得到安宁,不是为了讨回公道,不是为了讨伐恨或者问这个世界从她身上无情拿走的、打破的。她选择的讲述,仅仅是因为斯汀戈问了,也仅仅是因为斯汀戈在乎并且爱那个他不理解不懂得得苏菲。
最后的最后,她选择了死亡。
这一系列的选择,完美的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完美,由此成就了斯汀戈最后读诵的Emily Dickinson那首贯穿电影的诗和电影结尾的结语:
AMPLE make this bed.
Make this bed with awe;
In it wait till judgment break
Excellent and fair
Be its mattress straight,
Be its pillow round;
Let no sunrise’ yellow noise
Interrupt this ground
I let go the rage and sorrow for Sophie and Nathan, and the many others who were but a few of the butchered and betrayed and martyred children of the earth. When I could finally see again, I saw the first rays of daylight reflected in the murky river. This was not Judgement Day, only morning. Morning,excellent and fair.
Excellent and fair, 她,和她的人生,以及她不能理解的这个扭曲的时代。
7 ) 《Sophie's Choice》:抉择的悲剧
片名Sophie's Choice被译为《苏菲的抉择》。在英语中,choice是个广义词,通指所有的“选择”,而汉语的“抉择”却有一层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强化了主体的能动性,让读者觉得做出抉择的人是一个坚强、有主见的个体。同时,也为抉择的结果赋予了一种严肃的意味。 因为这个译名,我从一开始就对电影内容产生了错误的心理期待。所以,当我看见那个美丽而懦弱的女人在一个残酷的时代里跌跌撞撞,直至遍体鳞伤的时候,我的情绪也倍加阴郁。这是一种无法简单用哭泣来释放的沉重,因为它触及到人性最深处的脆弱与疯狂。
二战结束不久,一个来自美国南方的阳光小伙斯丁格到曼哈顿追寻作家之梦,他住进了布鲁克林区的廉价公寓,一座绿树掩映下的“粉红城堡”。看起来,生活既美好又充满希望,直至苏菲和内森出现在观众和斯丁格的视野。 第一次见面就十分令人尴尬和不悦,楼道上,苏菲哭着挽留意欲离开的内森,而内森却用最恶毒的词语辱骂这个满脸泪痕的女人。苏菲的第一次出场就基本打碎了我对角色的主观想象,不过那个时候,任何有关“抉择”的迹象都还没有出现,所以我很自然、也很好奇的想要看看,这个貌似爱情傻瓜的苏菲,究竟会做出怎样一件堪称“抉择”的事情。 接下来的段落,让我更加深信苏菲是一个只会为负心郎伤心落泪的小女人,不过,她和内森的故事有点与众不同,用苏菲的话来说就是,内森拯救了她。
原来,从小生长在波兰的苏菲在二战期间曾被关入纳粹集中营,战争结束后,她孤身流落异乡,如果没有内森,她恐怕已经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这就是苏菲对内森逆来顺受的理由?在镜头中,苏菲常常处于轻微的俯拍之下,而内森则总是让人“仰望”,这种近似于宠物与主人的关系,实在令人不快。此外,另一个让我难以释怀的,便是苏菲白皙的手腕上那一串灰暗的数字刺青----集中营编号,以及那一道道自杀未遂所留下的疤痕。 一个雨夜,苏菲为了打发等待内森回家的无聊时间,给斯丁格讲起了一些波兰的往事。苏菲说她的父亲是一位法律教授,因同情犹太人而被纳粹枪决,一同遇害的还有父亲的学生、她的丈夫。后来,她为给体弱的母亲补充营养,偷偷去黑市买肉,结果被纳粹军官发现,就这样被送入了集中营。解放之后,她因所爱之人全都离世而痛苦不堪,曾不止一次试图自杀,但幸好,内森出现了,他要苏菲为他而活,于是她才活到现在。 我和斯丁格一样,很轻易的相信了苏菲的话,因为这个故事十分符合我以往的审美标准:一个虽然惨痛,却饱含正义、抗争与牺牲的壮烈悲剧。敢于和邪恶斗争的父亲与丈夫、可怜的母亲,还有无辜的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苏菲拥有了一切博取观众同情与好感的因素。我对苏菲的印象也有所改观,毕竟,一个经历了这么多悲痛,却还能如此纯真的去爱、去付出的女子,是值得怜惜与尊重的。 现在想来,自己实在天真可笑,也许正是因为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残酷与艰辛,才会对悲剧抱有一种幼稚的浪漫想法。
在我还在回味苏菲的“传奇”故事时,内森再次莫名其妙的大闹了一场,苏菲也随之失踪。斯丁格为了寻找苏菲而去拜访苏菲的一个朋友一位教授的助理,却无意间从教授口中得知一个惊人的事实:苏菲的父亲根本不是什么与纳粹抗争的英雄,而是一个反犹太积极分子。在惊愕和疑惑中,年轻的斯丁格回到公寓,正遇见回来寻找内森的苏菲。晚上,斯丁格质问苏菲为什么说谎,苏菲凄然一笑:仅仅为了不被人们孤立。 夜幕中,苏菲的脸在月光的照映下显出大理石般的光泽,冰冷、肃穆。她缓缓说出事情的真相。原来,苏菲的父亲不仅有着极端的种族偏见,甚至对亲生女儿也非常冷酷决绝。由于同情犹太人,苏菲被自己的父亲厌恶,就连丈夫也不再理她。后来,苏菲爱上一个犹太共产党人,他待她非常好。可是,当他的姐姐请求苏菲协助他们抗击德国人时,苏菲却拒绝了,理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遭受危险。不久,犹太共产党人被纳粹逮捕处死,苏菲也被抓进集中营,更令人发指的是,她的儿子被送入了儿童营,而女儿竟直接被送入焚化炉。在集中营里,由于精通德语,苏菲成了最高长官的秘书。为了挽救自己的儿子,苏菲将从前父亲的演讲稿拿给那个德国军官看,并宣称自己是反犹太积极分子,被抓入营中完全是一个误会。苏菲卑微的祈求对方救出她的儿子,然而,不出意料的,这个愿望最终成为泡影。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苏菲已不再是享有人们同情与好感的折翼天使形象,她的某些行为在我心里激起一种复杂的情感。比如她拒绝帮助共产党以及在集中营里笨拙的与纳粹套近乎等,这使苏菲显得既懦弱又愚蠢,甚至让我有点怒其不争。但是,我心里也清楚,我是没有办法指责苏菲的,她只是一个温顺的弱女子,渴望爱和安宁,却无奈身处乱世之中。她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想尽量躲开那些疯狂,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她哪里知道退避的结果就是失去更多。
讲完这些后,影片随着内森的归来又回到了轻松愉快的轨道。只是好景不长,斯丁格又发现一个惊人的真相:他的好友之一,那个所谓才华横溢的生物学家内森竟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斯丁格越来越迷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苏菲和内森彼此隐瞒着如此巨大的秘密,他们又为什么总是分分合合,却又始终不离不弃。不过,对苏菲钦慕已久的斯丁格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苏菲远走高飞,到南方去开始新生活。 当斯丁格向苏菲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时,苏菲第一次以一种严厉的态度打断了斯丁格。“让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吧,我从没跟别人说起的事。不过,我需要先喝一点酒。”苏菲疲倦的说道。然后,借助酒精的力量,苏菲说出了那个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沉重罪愆。也正是在这里,片名中的“choice”终于得到了字面上的印证。
事情发生在苏菲和孩子被送入集中营的那天晚上,苏菲的美貌引起一个纳粹军官的注意,她以为这是一个逃脱危险的好机会,于是向军官表明自己不是共产党人,并且信仰基督教。谁知,那个德国人轻蔑的笑了笑,许给了苏菲一个“优惠待遇”-----可以保住一个孩子的命,也就是,苏菲必须做出选择,让一个孩子去死。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折磨,苏菲祈求眼前的“救世主”不要逼她选择,可当德国士兵来抢夺她的一双儿女时,她慌乱极了,终于脱口而出:“带走我的女儿吧!”然后,一片嘈杂声中,哭泣的小女孩被人抱走,消失在远处的黑暗里,留下被突变吓呆的苏菲独自承受严酷的良心拷问。 没想到,所谓的“抉择”竟是这样。命运的捉弄与人性的挣扎经过剧情的层层递进被推到了极致。一个普通的女人,一生都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最后唯一能选择的,居然是儿女的生死。命运就是这样和苏菲开着玩笑。尽管罪魁祸首是残酷的战争,可我发现我和斯丁格一样,都不能简单的告诉苏菲这不是她的错,因为她毕竟选择了用女儿的死来换取儿子的生,这一行为背后包含了人类最难以名状的隐秘心理,在良知被强制抽空的一刹那,苏菲目睹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懦弱与丑陋,这使她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对此,所有的安慰之辞都显得苍白可笑,每个人都只能哑口无言。苏菲背上的十字架实在过于沉重了,她就像一个已经癌症晚期的病人,与其接受痛苦的化疗,不如多给她一些吗啡,让她较为轻松的度过剩下的日子。 我终于明白苏菲为什么总是对狂躁的内森千依百顺,也许她觉得这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也许她把内森当作她死去孩子的化身,而实际上,内森也离不开苏菲。
在影片开头,内森抱着苏菲说道:“难道你没看见吗,苏菲?我们正在死去。”是的,他们同样都是没有未来的人,所以他们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陪伴对方共赴死约。影片结尾,苏菲和内森相拥着躺在床上,迎接那个优雅而公正的审判日。死亡终于抚平了他们一生的痛苦,赐予了他们安详。 四原来,片名“苏菲的抉择”只是一个沉痛的反讽,一个弱女子身处乱世,本就令人叹息,而她自身的悲剧又因其种种懦弱的取舍愈加刻骨铭心。然而,尽管世上确有无法抚平的悲痛,尽管无数个体只能在绝望中死去,生命却仍旧繁衍不息。踏过前辈墓碑前的青草,后来者依然会向前迈步。正因为此,创作者在影片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丝光明的影子:年轻的斯丁格擦干眼泪,走入朝阳,并以沉静的声音说道:这不是审判日,而仅仅只是,早晨。
8 ) 《苏菲的抉择(Sophie's Choice)》:爱说谎的女人(AFI100 TOP 092)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70464078.html
Sophie's Choice (1982)
本片在脑海中隐约有一些印象,但它的名字始终与Meryl Streep联系在一起——Meryl Streep依靠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电影故事是一个年轻人的回忆,回忆他遇见的一对情侣。想要成为作家的男主角从南方来到纽约,他在租住的公寓遇见了一对情侣。情侣两人中,女人是纳粹集中营幸存者而且很漂亮,男人则是她的救命恩人,但是脾气很暴躁。男主角看见女人后,就爱上了她。情侣二人非常好客,三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男人给男主角介绍了一个女人,可是这个女人不能令男主角满意。在与她不愉快的约会后,男主角回到公寓,看到男人很晚都没有回来,就陪女人一起喝酒聊天。聊天中,女人聊起往事,聊起父母遭遇纳粹迫害、自己的丈夫被杀、自己自杀的经过。男人回来后看到男主角与女人聊天,很生气的离开了。第二天,二人又合好了。男主角的书渐渐写成,男人强看了书稿后对男主角一番称赞,男主角很开心。随后,男人也兴奋的宣布自己在医学研究发面有重大突破,值得庆祝。在庆祝时,男人又疯狂起来,要与女人分手。第二天,男主角发现两人都不见了,他只好四处寻找女人。在寻找的过程中,男主角发现了女人的谎言。男主角见到女人后,问起事情的真相,女人才渐渐讲出事实。女人不是犹太人,父母也不是遭到迫害,相反的是她的父母都是波兰纳粹。她的父母被杀,是因为德国人没有搞清楚状况,女人被送进集中营也是因为如此。女人在奥斯维辛曾与Rudolf Höß有过接触,也曾想帮助过别人。男主角听完后,原谅了女人。故事讲完后,男人也回来了,他们又合好了。几天后,男人的哥哥找到男主角说出了男人的秘密。男人是一个疯子,而且越来越严重,哥哥希望男主角能偷偷照看他,并及时通知他,男主角同意了。回到家中后,男人又发疯了,这一次男主角带着女人离开了纽约,并向女人发起求婚。女人不同意,她又讲出了一个事实。女人有两个孩子,在集中营时两个只能救一个,女人对当时自己做出的选择一直很懊悔。男主角听完故事后,与女人发生了关系。第二天,男主角看到女人留下的字条:她回去找男人去了。男主角回到公寓时,这对情侣已经死在了床上。男主角看到一切后,伤心的离开了。
看本片以前,本以为是讲述男人与女人感情故事的温馨小品,根本没有想到本片竟然是一部涉及二战、纳粹与犹太人的的沉重作品,让我大感意外。最近接连看了三部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无耻混蛋》、《帝国的毁灭》和本片,所以对于德国人与纳粹有些厌烦了。这类电影都有着近似的内容与主题,无非是控诉纳粹暴行,反映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等等。本片同样如此,通过女人的悲惨经历,将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出来,并将幸存者脆弱的心灵、没有生活目标的生存状态表现出来。
电影中的女人,命运是坎坷的。她不是波兰人,父母都是波兰纳粹,但是却被阴差阳错的送进了集中营,进入集中营前还要做出一个困难的选择,在集中营中还被纳粹高官欺骗,而当女主角真正的找到生活目标、活下去的勇气时,自己所爱的男人却是一个疯子。世间所有的苦难,都落在了女人身上,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悲惨的女人。不过这一切,对于女主角来说都是偶然事件,只能说她是一个命苦的人,运气不好摊上了所有的倒霉事。因为她所遭遇的一切,都不是随机事件,的大环境使然,是各种机缘巧合。比如男主角是一个疯子,这是谁也无法料到的。换一个角度去看,女人的生命在离开集中营后没有了,她能活到美国是幸运的,活到现在是赚了。所以,本片讲述的是大环境下的随机事件——环境是无法改变的,只是女主角太倒霉!
电影另一方面,表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面。本片上映于1982年,在那个年代反映纳粹、集中营和犹太人的电影并不多,所以本片必然给那个时代的人带了巨大震撼。不过在2011年的今天,看过《辛德勒名单》、《卡廷惨案》、《钢琴家》,等等若干反映犹太人、波兰人遭遇的电影后,本片中的场景已经不能带给人们任何感觉了。举个例子,片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只表现了外面的景象,而《辛德勒名单》却表现了真实的屠杀,两片相比较优劣自然分明。所以说,本片核心的部分——犹太人的遭遇,只能作为当代电影的补充。
至于,电影名字《苏菲的选择》中苏菲所作出的选择,她没有做错。生存是人的本能,在两个只能活一个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是必然的。苏菲有什么悔恨呢?难道她认为自己选择错了?还是不应该选择,让两人都活下去?或者是与军官反抗,三人都死去?在我来看,苏菲做出选择是很正常的。至于选择谁,那是苏菲自己的问题了。搞不清编导为什么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当作电影的标题,哗众取宠?
此外,影片还描写了三人之间的感情。三人的感情就是俗套的三角恋,而且男主角还是暗恋。通过情节可以感觉到,男主角对于女人的爱是因为她的美和性格,而女人对男人的爱则是男人给予了她生活的目标和活下去的勇气。两相比较可见,男主角是永远不会获得女人的心,因为女人的生命是由男人找回来的,没有男人女人就无法生活!所以,当女人帮助男主角圆了自己的梦后,她回到了男人身边。女人对男人的爱通过结尾也可以看出来——死也要死在一起。男主角明显没有意识到男人在女人生命中的位置,他永远都得不到她的。
本片有一大缺点,即影片故事冗长。电影情节不算复杂,但是本片时长达到150分钟 ,看起来有些沉闷。本片重点在于女人讲述的故事,可是故事之外的三角恋却占去了电影的大部分之间。这部分情节无非是要表现男主角对于女人的爱,以及情侣二人之间的甜蜜与矛盾。这方面完全没有必要叙述的如此详细,删减一半情节的话都不影响剧情。此外,回忆中的情节也显得拖沓、没有重点,比如女人与小女孩的谈话、Rudolf Höß夫妻的交谈等等,这些与剧情主线根本无关,不知道编导为什么如此设置。总之,电影用可以拍摄史诗电影的长度,拍摄了一部由三个回忆组成的三角恋故事。
电影其他方面中规中矩。影片重点都在对白上,场景变化不多,所以大场面几乎没有,即使在回忆中的集中营也是如此。本片音乐也中规中矩,舒缓平静的风格很难给人留下印象。服装、道具方面则有些疑问。看多了好莱坞四五十年代的电影后,我对于那个年代人的服装、造型都有一些了解,本片明显与那个年代不符。首先,片中两个男人穿着很随意,近似于现代,完全不像四十年代男人们那样考究和带帽子。其次,女人们的发型与四十年代相去甚远,具体不细说。最明显的是那个时代的女人发型根本就没有Meryl Streep那样的。总之,本片除了服装、造型之外都中规中矩,而这两方面却与实际相差很大,极其不符合年代。
本片的主要演员只有三位。最出彩的当然是Meryl Streep。她的演技在本片非常真实,眼神、表情、动作都与角色合二为一。在本片中,她还有两点让人赞叹,一是她对于语言运用,英语、波兰语、德语三种语言的对白都表现的符合角色;二是她瘦骨嶙峋的身体以及瘦削的脸庞。Meryl Streep在本片如此为艺术献身,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当之无愧。男人扮演者Kevin Kline和男主角扮演者Peter MacNicol都完美演出了本片,但是他们都没有红起来。不过,Peter MacNicol在美剧中经常见到,看着片中的他,那时候他好年轻。
总的来说,一部描述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生活的电影。影片观赏性一般,虽然Meryl Streep演技出色,但是本片不值一看。
Meryl Streep
序列:0612
苏菲的抉择.Sophie's Choice Sophies.Choice.1982.D9.MiniSD-TLF
2011-10-31
这才是斯特里普殿堂级的出演啊,快乐的时候如玫瑰,回忆里又如枯槁。如拨开迷雾一般,一步步探向过去的深渊。苏菲做出选择的那一瞬间,或许就已经死了吧。前段较长,但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故事。(虽然我老早就看出男主二的精神问题,并且,唐山大地震抄得只剩唐山大车震了吧!)
梅姨招牌的口音特技与层次丰富的表演从此发迹,一个人物多重面相性格跨度外表迥异却内在一体无疏无漏,布鲁克林为爱情的变化无常而抽动的嘴角,回忆时看向窗外迷雾般悲悯的眼神,集中营前惊恐无意识绝望的重复自语……Sophie的两次选择,一次被动的为爱选择生存,一次主动的为爱选择死亡。文学化叙述。
艾伦·帕库拉编导代表作,梅姨首次封后之作。1.文学气息浓烈,以作家的回顾性自叙作为外框,三层嵌套的回溯结构。2.先呈现苏菲选择后的结果,再由苏菲的三次回忆抽丝剥茧地渐次回溯始因,既强化悬念,又予人反思的余味。3.苏菲实际上做了三次重要选择,分别是道德/道义之择、亲情/他人生死之择和爱情/自我生死之择,首择有绵长的考虑与执行时间,末择也至少有一天的纠结时间,唯有中择是真正的抉择——面临无尽压力、必须即刻决断、怎么选都是错的两难之择,亦是由纳粹所转嫁的僭越上帝权柄的抉择。4.被念错拼错的艾米莉·狄金森之名&只知狄更斯的图书管理员,均彰显出女性作家遭遮蔽、被阻断的身份与记忆。5.业余研究生物学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身份也别有寓意,创伤与罪疚感唯有通过疯狂与变装来短暂克服,"先死的是文明人"。6.配乐仿若天籁。(8.5/10)
此片曾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苏菲最后躺在床上,侧着脸面向窗户,阳光把她本来就白的脸照的更白,清晰的轮廓像是希腊雕塑里的女神。从奥斯维辛幸存的女人,一边释放着纯真一边掩饰着黑暗。内森读完stingo的小说,在房间里对着黑暗的窗户指挥欢乐颂,迷人的肌肉线条像是贝多芬力的化身,可谁又知道,他被上天夺去了精神。两个无法独自生存的人,互相碰撞出极致的生命,stingo被命运裹入其中,自然承担着记录者的使命。
很显然,苏菲是个会让所有男人都为之着迷的女人。她有玫瑰花一样的脸庞和婀娜体态,也有细心呵护的谎言和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尽管她无意诉说。父母、孩子、丈夫、情人、公正的人格、作为母亲的良知,她是在失去这些后挣扎着从噩梦中醒过来的人,是内森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小作家说:“当时二十二岁还没有性经验的我,终于拥抱着无限思慕的女神。我有无穷欲望。苏菲的欲望让她以肉体欢愉逃避记忆和痛苦,不仅如此,我现在还明白,那是要击退死神的疯狂企图。”只是他那时求爱心切,尚未看清,这样的苏菲早已回不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她没有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里,最后却在氰化物中和另一个疯狂而绝望的人相拥长眠。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伟大的影片并不需要华丽的技术,有深刻的剧情、到位的表演就够了。本片150分钟漫长而不冗长地对苏菲的人生进行抽丝剥茧,反思战争残留在人性深处的痛苦,苏菲的三次讲述串联起苏菲的心理世界和战后的创伤,特别是第三次显得如此绝望,进而尘归尘的结局也显得是最合适的了。
编剧也是个神经病,我崇拜你。苏菲的选择,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一生中你可以遇见许多次,也许不如生与死那般严重,可也是记忆里的一道十字伤。
影片几乎没有直接表现战争,却表现了战后不堪回首的灵魂绝望
三次自揭伤疤的讲述,从自己是二战集中营受害者,到父亲其实是大屠杀的倡议者,再到那个必然送一个孩子去死的抉择,最终一层比一层更深的耻辱感让苏菲选择继续留在疯男友身边,无尽的绝望,终日酗酒,直至自杀。
一个女人的史诗。在失去一对儿女与自由之后,所有的抉择都是堕落。
区别于执着在“控诉罪恶”和“诉说苦难”模式下流于俗套的同类题材,《苏菲的抉择》高明之处在于苏菲复杂经历和苦痛记忆所导致的,身份认同的巨大矛盾。她是受害者,却并不无辜,她不是犹太人,却遭受犹太人的苦难,是与非的界限在她身上模糊,被迫在儿女中做生死选择时,她的自我认同已经全然崩塌毁灭
女主的表现真是极好了 剧情也很流畅
女主真的演的太好了!好剧情会让人觉得不够看尽管电影有两个半小时
Nathan在影片里第二次发病时,我想过为什么Sophie还要继续和这么一个暴躁的男人在一起?后来我明白了,因为只有躲进Nathan的疯狂热烈里,才能拯救她伤痕累累的人生。所以她宁愿选择回到那栋房子里,迎接任何属于Nathan的危险因素,甚至死亡都能是她的最好结局。Stingo的温柔和他描述的那个未来,无法承载和抚平她的愧疚、伤痛。在她迫不得已选择将女儿推向地狱,反对父亲的她为了保护儿子向纳粹军官献出表明父亲是纳粹派的文章,但最后也没保下她的儿子时,Sophie已经奔溃了。一个饱受良心上的谴责的人,安稳舒适的农场家庭生活,只能是她新的牢房。更何况,她真的爱Stingo吗?不,那远远不及对Nathan的感情。毕竟Sophie曾苍白得如同枯枝,遇到Nathan后,才得以饱满成一朵娇艳的玫瑰。
女主角贡献了演艺生涯最完美的表演。
开头以为是个庸俗的小鲜肉和熟妇的情爱故事,没想到随着故事的展开,回忆的拼图一片一片的聚拢,特别是军官让苏菲在两个孩子中做出选择时那种撕心裂肺,真是泪崩。
饱受戕害的痛苦灵魂 来造一个宽大的墓床 / 用我们 无边的敬畏/然后 躺在里面 等待/公正的审判日到来 / 它有 平坦的床垫/它有 圆形的软枕 / 千万别让金色的阳光 / 打扰这 宁静的 安眠 ……
好的作品,的确可以令人完全忘却技术。
刚开始看到的也许只是一对冤家似的情侣,男主加入后变成欢乐三人组,但其背后却掩盖着残忍冰冷的过去和真相,还有无法磨灭的伤痕。梅姨真是贡献了一次殿堂级的精彩表演。但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苏菲被迫选择的这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梅姨说她也只能演一次,因为她也是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种揪心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