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什么!!
那只鬼太缺德了,TMD自己家庭破裂,就夺走郁子的妈妈
是不是日本鬼片里的鬼都这么不讲道理?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就是妈妈大声对郁子说“郁子,不要过来。”
母爱真伟大,相信郁子的妈妈会一直守护她的,黑木瞳演技很好,就是这结局我讨厌。
2 ) 闷到无可忍受
遭遇烂片的心情,和出门踩到狗屎差不多。
都是嫉妒的想赶紧想摆脱掉,都是特别的恶心,都是很压抑的回头看一眼蹭出来的脚印是什么颜色的。
如果吓人,我无话可说,如果有趣,我也会闭嘴。
3 ) 一个童话般的恐怖故事
影片前半段基本维持恐怖片的一般套路——进行恐怖气氛的营造,到后面妈妈看到真正的郁子从房间里走出来那一刻背景音乐由之前的恐怖、惊悚突然一转变得很悲情,影片也开始向着它想要表达的真正东西走去。尤其是影片结尾那从电梯中汹涌而出的浑水也将整个影片的情感基调推向了高潮,那一刻才感觉到之前还以为有些小小沉闷的前半段的恐怖氛围铺设在这会儿看来是多么的恰到好处。影片整体没有过分恐怖的地方,就像影片没有刻意的暗示社会上的某种现象一样。前半段慢慢营造的那种淡淡的恐怖氛围和后半段母爱情感的升华,让人觉得好像一切来得很自然不是那么突兀。如果从嘴里讲出来的话我相信这会是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的童话故事。总的来说看完整部影片之后不会像其他恐怖片那样因为其中的某个恐怖镜头还心有余悸,而是好像刚刚喝了一杯淡淡的热咖啡一种暖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4 ) 上善若水——评《鬼水凶灵》
日本导演中田秀夫因98年的一部《午夜凶铃》一炮走红,阴郁、沉闷而冗长的中部情节并没有掩盖蓄势之后爆发出来的恐怖力量——最后几分钟电视机里钻出的女鬼,这一惊人创意附带地把这个导演内炼的才华推向了市场。在他煞费三年心血之后推出的这部《鬼水凶灵》,更是将他的积淀一展无余,这部影片相比上部,节奏更流畅、表演更细腻、气氛更恐怖、内涵也更深刻,堪称中田之代表作。
黑木瞳饰演中年离异的单身母亲淑美,遇到种种困境——搬到更小的城镇、住进条件较差的公寓、调换更小的公司、担任更低的职位、一边工作一边又要一人负担接送女儿上幼儿园,离异的丈夫又要争夺女儿的抚养权,还聘请了私人侦探调查她的经济和精神状态,举证她曾幼年父母离异导致梦游、因编辑暴力文学导致精神失常等病史,面临如此重负的淑美没有软弱和气馁,她坚强的面对一切困境,即使付出一切代价也要保护自己的女儿。
如果故事仅止于此,便是一步普通的社会片,然而,超现实的情节一加入,就完全是另一番味道了——她们母女俩搬入的破旧公寓天花板滴水、自来水管掉出头发等异物、红色的小书包在天台被发现却总挥之不去的复现、楼上有孩子跑步的声音却并未住人、女儿经常自言自语、在幼儿园捉迷藏却莫名地不省人事——淑美的脑海中不断的闪现出一个女孩“久美子”的影子,原来就是曾经住在她们楼上的失踪女孩,放学后妈妈没及时来接,她身着黄色雨衣,身背红色书包,自顾回家,却一步步迈向了天台上的水塔……
于是,多条线索把导演的意图串联在一起——淑美的父母离异,淑美自己离异,久美子的父母离异,而离异后的母亲带着的女儿得不到悉心的保护,于是悲剧便接连的发生。深入的反思之后发现,我们没有善待中年的女性,我们自顾再婚,我们背弃她们、歧视她们、逼迫她们走向社会的边缘,而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呢?“摇动摇篮的手摇动着世界”,我们得到的是报应!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母爱,这个世界就将永远堕于灰暗和恐怖。我们要为自己的恶行赎罪。
本片摄影和剪辑精致、流畅、自然,毫无做作之感;音效不温不愠、到位,既营造了恐怖,又充满了人情味;叙事节奏把握恰到好处,线索的贯穿,镜头的回闪照应如同梦境;尤其中部男性律师的造访让电影一波三折,以阳入阴,似乎变成了一部现实的侦探片。而情节又突然急转直下,让观众情绪跌宕起伏;最后高潮情节出人意料,巨大的洪水倾泻而出,母亲感人至深的嘶喊震人心魄:“别过来!不要过来!”母女两位演员的表演天衣无缝,尤其是小女儿很有张力的表情,那段妈妈接她迟到时的表演几近完美,把对母亲的怀疑、责怪、爱、依赖融会在无声的眼神之中:“我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就好了。”就一句台词,一个紧紧的拥抱,足以刻骨铭心、催人泪下。没有一个镜头的拖泥带水,没有一句废话,足见导演的功力。
影片名为dark water,意味深长。古语说“上善若水”,而恰恰女人如水。西方有圣母玛丽亚和雅典娜,中国有观世音和地母,她们都被供奉为至善之神,这其中也许都隐藏着对中年女性默默承担的愧疚与感激,隐藏着每个人对母爱的归宿感。如果我们善的源头——“母爱”的清泉也枯竭了、浑浊了,我们再到哪里去寻找真、善、美呢?
2005.11.13
5 ) 比水更深的是
并不是满面阴翳的恐怖片。
淑美经历的痛苦是每一个单身母亲都可能面对的障碍。在日本的家庭结构里,带着女儿脱离原有的家庭,她需要重新找工作,重新租房,一个人兼顾工作、生活与女儿的衣食起居,这些潜在的因素成为了悲剧诞生的情境因素。
鬼灵诞生的核心,是父母对子女的忽视。幼儿园孤零零的孩童,懵懵懂懂坠入水塔,那种失去的恐惧让她成为困居水中的怨灵,这种情感在死后变得愈发强烈,她被困在那座水塔,被困在那座大楼,渴望有父母关爱,渴望有人能来拯救她,带她回家。这种情感在死后变得更加诡异,小孩子是很容易有嫉妒心的。而淑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忽视了对郁子的关心,小孩子的心灵愈发空虚,鬼灵就越是有机可乘。
说到这里,是不是对这个框架有些熟悉?这个是非常经典的怪谈文学母题,父母由于对儿女疏忽导致儿女死亡,儿女死亡之后会化成冤魂,在“场所”里游荡等着妈妈回来。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经典怪谈文学在当代社会下的再创作,首先是公寓的诞生让“闯入者”成为了可能,无数悲剧的发生都是善意第三方误入“怪谈”发生的场所从而引发的替代性伤害。其次,在当代社会里,单身母亲的问题愈发严重,他们要面对更为残酷的生存和生活困境,同时对儿女的抚养也充满了困难。
淑美本身就是单亲家庭长大,她早就经受了原生家庭的创伤,而离婚则让女儿郁子同样面临这一困境。但怨灵的出现似乎给了事情转机,她们是怨灵“久美子”的闯入者,而久美子何尝不是她们生活中的闯入者,“久美子”的出现让淑美产生了危难关头的过激反应,激化了这一矛盾的爆发。
面对电梯间里伸出的魔爪,淑美似乎并没有解决的措施,她深爱着郁子,却无法解决自己身处的困境。唯一能做的只有牺牲自我,拥抱怨灵。即使郁子在十年后已经不记得太多有关淑美的事情,即使淑美一直被困在怨灵的场所里(延续了以命抵命的设定),她依旧深爱着郁子。
似乎是一个无奈的和解,似乎是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单身母亲的困境从没有消失,儿女生长的难题也一直存在,电影只给我们抛出了一个宏大的概念,只有长足的陪伴和爱,才唯一的命题。
6 ) 讲给妈妈听的电影
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片中阴冷的大楼,孤单的小女孩子,其实无助的母亲。
特别感动的是妈妈为了救女儿,愿意永世陪伴着鬼女孩子。虽然她很想她,她更愿意自己的生命通过她延伸下去。
也许,女儿长大后,会慢慢懂得,妈妈不是丢失了,而是永远站在她身后。
7 ) 揭开了之后也就不幽暗了
挺囧的一事。
第一次看这片可能是十多年前了,一看原作是铃木光司就有点腻歪,因为看午夜凶铃的时候我睡着了……
后来我才发现,午夜凶铃的原作比电影要精彩N倍。而这个幽暗的水底呢,则是电影比原作要精彩。
当然这么说也有点不公平,原作是个小短篇,松原淑美发现不对劲后怀疑了一番楼顶上的蓄水池里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场景,继而脑补出自己煮饭用的水、煮大麦茶用的水、从水管子里直接接出来喝的水都是何等的营养丰富,几近崩溃马上带着闺女连夜搬家,故事就终结在这里了,不是恐怖而是略有点让人不适……
电影版则是顺水推舟地给补完了恐怖场景。片子算是古董级别的,剧透也没意思,就不赘述了。
我其实是比较腻歪日式恐怖里的女性在敏感地发现了异常之后的“无意义”歇斯底里的,简直像是纯心要浪费这天赐的敏感。
这片子挺压抑,离异的女人带着懵懂的幼女磕磕绊绊地在男权社会里求夹缝,所到之处几乎全都是不那么友善的目光。没有人会因为她离婚带个孩子就照顾她,律师们科学而冰冷地将孩子的归属以父母的经济和精神状况为标杆——倒不是说有什么不对,只是这种程式化的做法让我心生不快。就连楼上的异样,最终也是在另一个男人的干涉下才得到了一丁丁点儿的认真对待。
……啊,这个男人简直是本剧中男性形象之光。
我也是在被夜班工作操得连滚带爬时才想起来找个恐怖片看看换换心情的,结果发现这里扮演那个帮着松原淑美的律师居然是小木茂光——看到他摆着一副大搜里“室井你丫到底是哪边儿的人”的一仓正和脸,一下子就笑出来了!
但小木桑这次的角色相当有爱,帮着哭到崩溃的女性安抚心情梳理逻辑,还亲手泡咖啡给她——“对不起秘书今天不在所以可能有点苦”——后来更是放心不下登门拜访,结果发现大受刺激的松原正在东倒西歪地打包准备搬家,第一反应还是安抚并且陈说利害,帮着她去楼上查看情况,责备彪乎乎的管理员……最后还亲自去爬那个水塔哟,可惜爬到一半就因为管理员发飙而下来了不然没准会发现事实真相吧……
于是不免要想,要是律师先生还没成家的话松原小姐你嫁给他算了……
咳,以上是花痴。
说起来这片子的恐怖度有限,倒是最后的生离死别相当催泪。总觉得小女孩在那个年龄大概还无法领会母亲的苦心,泪水一半是着急一半是委屈,等到长大能够领会母亲的苦心时,当时诱发那苦心的环境却又在记忆里模糊了。我们每个也许曾经有过儿时灵异体验的人,岂非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将其遗忘了……?
现实总是比单纯的灵异更可怕一些,如果不是松原坚决的拒绝,长大后的郁子说不定会在与鬼分享母亲和生活在父亲的新家庭中选择前者。
妈妈总是在某个地方守护着我。
抑郁里带点光明的结尾,算是我的爱好。
8 ) 看完鬼水凶灵的感想
槽点极多,但是很感人。对的,作为一部恐怖片,他!!!非!!常!!失!!败!!一点也不吓人!!!我哭了。。。我看一个恐怖片居然哭完了一卷纸巾????????总之,推荐看,但是不要当恐怖片来看。接下来涉及剧透
我要气死了!!!!!!!编剧出来挨打!!!!这TM都是什么鬼剧情?????就不能HAPPY END吗????? 我佛了,我真的佛了。为什么这个小妹子女鬼自己没有妈妈就要去抢别人的妈妈啊???为什么你作为一部恐怖片却一点也不吓人啊???为什么妈妈和她自己的女儿不能在一起啊,一起分享一个妈妈不好吗???何况你还不是她的亲女儿!!!!最后一点!!!!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坐电梯逃生啊啊啊啊,电梯这东西在恐怖片里有多不靠谱你自己心里没点B数吗吗吗吗吗???????
原版和翻拍我都很喜欢,两个感觉不太一样,但是都是母爱的部分最为动人
反复出现的红色小书包。女神黑木瞳果然是贤妻良母的典范。看到无故上升的电梯,顶楼蓄水罐的藏尸,我不禁想到:蓝可儿的凶手是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收到的启发吗?日本恐怖片简直太反女权,这部电影难道不是在讲:女人呀,难道因为家庭不顺就离婚嘛?离婚了工作照顾孩子压力多大,还容易被恶鬼缠身呢。
和妈妈一起看的片子!!!虽然拍的不怎么样但是值得纪念... 杯具的是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一起看的是日版还是美版了
无论看多少遍还是会哭出来。中田秀夫就是擅长亲情教育。听见女孩大喊着妈妈、就会一起伤心。虽然是恐怖片,但是这个故事太悲伤。
我们把电影院搞的像在放喜剧片,我的收获是学会一句么西么西。
现在感觉,很烂,恐怖的小孩什么的
20220312 哈哈果然以前也打了五星 当初因为是一部安静的惊悚片(?)所以很喜欢 重温依旧 小红书包、水渍、老旧的楼宇、单身母亲、幼女 导演用了这样几个元素讲了个好故事
用屋内漏水隐喻现代人的精神焦虑,在这里细化到女性的中年危机,被家庭和工作拉扯导致的内心崩溃,片中有三个悲剧投射分别是女主,女儿,邻居女孩儿,无疑都是家庭分崩离析的受害者,影片最后用母爱化解怨恨也是很讨巧的做法,整体氛围营造也不错,寂静公寓与老旧升降机,天台蓄水池与红色挎包,房顶水渍与楼上脚步声,这些元素都令人印象深刻,编剧之一是中村义洋,怪不得他后来拍了残秽,原来是有恐怖片基因的。
和你一起看的 泪流满面
伟大母爱的迸发,强烈推荐各位影迷细心品味,不是恐怖片,是温情片!!
水,透着东方式心理恐怖的神秘,阴冷老旧的场景弥漫着暗流涌动的幽闭压抑。水,是孤魂的流泪哭泣,单纯的作恶渴望关怀的爱意。水,是观影时流淌的情绪,母爱守护带来的触动大过了紧绷神经的恐惧。
比较讨厌女主角总是神经兮兮柔柔弱弱智商一直不在线上的这种恐怖片。气氛真不错,潮湿阴冷的氛围做的好极了,其他方面完成度都行,但就是不亮眼。
日本恐怖片特点,鬼都是滥害无辜,一点不讲理!你意外死了,想要母爱,凭什么抢别人妈妈啊?!人家又没害过你。另外这死法有点像前几年蓝可儿案啊。
个人觉得那个女鬼很自私……并且很不讲道理 =_= 就这么把女主角的妈妈给抢了,不是很霸道吗?!囧 主题曲【青空】很好听 ><
【C+】前面的铺垫好闷啊,也不太吓人,感情线也可以塑造得更好。话说这剧情,电梯,水箱,失踪。不活脱脱就是蓝可儿事件的翻版吗。。。。。待有识之士将蓝可儿翻拍成电影。
因为看过原著了,不觉得恐怖,电影比小说的改编,就是争女儿那段,不错。不能把它当恐怖片来看。个把地方还是惊悚了一下。
多年前买了DVD收藏,与当下泛滥的恐怖片相比,这部电影结局充满了一种温暖的人情味。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仁者见智了吧。
用了三年时间才终于看完...才发现原来不恐怖...
勉强及格。又见“水见式”。跟《午夜凶铃》一样,是中田秀夫+铃木光司+林淳一郎的三角组合,摄影师林淳一郎存在感很强,黑泽清的《回路》也因他掌镜,和本片一样具颓败、冷硬的潮湿气息。那座公寓楼选的很好,镜头里主要角色只是一对母女但并不单调,公寓楼也承担了一个角色的功能,电梯喷涌出的浪、天花板扩张的渗水、浸泡至糜烂的楼上故居、藏着女孩尸体的水塔,这些奇观化设计是鬼女孩意志的具现化,而扔不掉的红书包是女孩萌外表的象征,它的灵魂和肉体俱在。“女孩在幼稚园等妈妈来接”的意向贯穿全片,母亲黑木瞳可能因此对鬼女孩有共情能力,也是女儿令人担忧的未来,但黑木瞳为何选择陪伴鬼女孩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不明朗。前夫争抚养权本应在真相大白前充当一个悬念,不过在电影里被放弃了。全片气氛掌控很好,有不少细腻又揪心的长镜头
记得当时是到外面租碟看得这部电影,总体感觉很一般,但是对红书包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尤其是俺娘后来说俺小时候就是背了个红书包之后...OTZ...还有,俺一直就不明白,当小女孩面前那门开了后,那么多的水到底之前是怎么准备的居然跟泄洪似的就下来了,真是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