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导演把主角拍成脑残是为了显得大智若愚吗?
画面还行,内容设计较SB,真唱假唱无所谓,反正是电影,要命的是,如果不想玩玩讽刺什么的,拜托就不要慢动作了,他们是朋克,又不是好莱坞巨星,导演看似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到头来看也就是走一步算一步,极度平庸。说白了又是一部蛊惑青少年的宣传片,一方面告诉SB青少年朋克多么多么的酷,一方面给朋克贴金,让家长们回忆起那“美好”的过去,那么大好青年们为新鲜的朋克们甚至类朋克们送钱、送吻、送贞操了也就顺理成章了。另外,我不知道历史的全貌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没人知道,如果单看这电影,GB的老板是个没什么值得称颂的人,只是碰巧遇上了,那么多的乐队,他偏偏看上了没出息的Dead Boys,这能叫远见?另外如果有人觉得他这种脑残和朋克很配,那朋克这种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存在。听有人说捧腹,那么让我觉得诡异的是,任何一部威尔·法瑞尔的喜剧电影都比这一部幽默一万倍,但得分却没它高,看来豆瓣的文艺青年觉得威尔·法瑞尔太庸俗,不能体现他们的高度的智慧,看来脑残们觉得只要装酷就是有深度。有点乱,一点点想法而已
2 ) 一部没有发胶的电影
一部充满笨拙,欢乐,又励志的摇滚电影。一个有着混乱人生的大叔开了个混乱的酒吧进行着混乱的表演。
这里只有自我,原原本本的自我,原原本本的音乐,每个人都享受这释放的快感。朋克和毒品一样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让人上瘾,让人无法自拔,身体随着狂躁的鼓声和贝司
声摇晃,吉他声充斥着耳朵。你甚至听不清主唱在唱什么玩意儿,但你就是觉得通体舒爽。这就是我第一次听朋克的感受。爽,带感,有趣,也没金属那么刺耳,是我最喜欢的音乐类型之一。电影也非常好,没有大多数摇滚电影故作深沉的装逼范儿,倒是挺逗逼的,几乎全程都哈哈哈哈哈着。hilly也没有半点所谓punk教父应该有的样子,说着有的没的的空话,拖着一条随地大小便狗的样子着实令人捧腹。但最后却只有佩服,佩服他的远见,宽容和坚持。影片最后也没有渲染什么悲壮的气氛,而是列出了所有【大概 在cbgb演出的乐队,好多熟悉的名字!!!出字幕的时候放的是真实的hilly领奖时的感谢词,最后打出他的诞辰忌日时,完全没有征兆地眼睛就湿了。
这样一辈子为理想而奉献所有的人,值得崇敬。
3 ) 《CBGB》就是一部朋克史
之所以对CBGB有着独特的感情,是因为在90年代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的年代,那时候我正在上小学6年级,因为我爸的工作需要,家里特早就有了联想1+1,还有163拨号上网。那时候网络虽然没那么发达,但前卫的摇滚青年们已经在一个叫做瀛海威时空的网站建立了中国摇滚论坛,那会儿还是摇滚儿童的我经常上去闲逛,因为彼时最红的摇滚新秀花儿乐队的经纪人红枫老师经常在那里出没。后来,我慢慢发现那里还有一位受人尊敬的常客叫做CBGB,当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这个名字却作为人生第一批被记住的网名深深的印在脑海里。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位受人尊敬的灌水大户是谁,但后来我在摩登天空出的杂志副刊上,也见过他的名字。
后来我知道了CBGB是个酒吧,关于那里的故事,从《朋克时代》和《伤花怒放》上都看到过一些,然后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听说它关门了。至今没经济实力去看看不知道还在不在的遗迹。
不小心显摆多了……
《朋克地下城》作为一部电影,绝对是一部没技术含量的脑残片,但它的主角—CBGB酒吧,作为一个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却从没人能还原其历史的题材,这部电影的诞生就足以令朋克青年血脉喷张。因为这里对全球朋克青年们心中都是神圣到不忍直视的一片乐土,朋克音乐的历史上,有太多辉煌的时刻被留在这里。
CBGB的英文全称“CBGB OMFUG”,是乡村草根蓝调音乐(Country Bluegrass Blues)的简写,1973年在纽约的下东区创立,到2006年停业。
顾名思义,老板喜力·克里斯多用这个名字命名酒吧就是想集合一群跟自己一样喜欢草根蓝调,或是另类音乐的年轻人。他对来此表演的乐队只有一个要求——只能演绎自己的原创音乐,他的信条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支持艺术家,因此这间酒吧地成为了地下摇滚和朋克乐队们的试验场,并发展为音乐文化的发源地。
基本上这部电影完全是一部朋克青年自娱自乐水平的电影,它只是走马观花的记录了CBGB的发展历程中,曾有多少大牌从这里走出,对其对流行文化届的贡献并无深挖。且全片遇到的歌曲都直接采用原声,跟演员本人说话的声音都不一样,这些确定都令观众失望,不过却没让观众反感。毕竟对于摇滚青年来说,能有一部记录摇滚的电影已经实属难得。
并且,这种还原真实人物传记的影片,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对号入座”,比如我们会发现在摇滚歌手Sting的女儿Mickey Sumner扮演了女摇滚诗人Patti Smith,Foo Fighters的Taylor Hawkins饰演了朋克教父Iggy Pop,《阿凡达》中诺曼博士的扮演者乔·大卫·摩尔扮演了The Ramones的主唱Joey Ramone,1986年出生的Kyle Gallner饰演了刚刚过世的地下丝绒主唱lou reed…在电影中这些我们听说过没见过的60年代摇滚巨星,将会片中一一登场。(文/宋小卡)
朋克版百变大咖秀
还原度相当高。
摇滚史上最具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CBGB创始人Hilly Kristal小传,狗狗很萌,倒和《醉乡民谣》异曲同工;流水剧情,演员神形皆差;不过很欢乐,尤其漏水触电那场简直笑疯了;TV、talking heads、dead boys、patti smiths、blondie、ramones、the stooges、iggy pop……连老李都出来了!
Television,Talking head,Ramones,Patti smith,Lou reed,Iggy pop依次出场。那么多牛叉乐队,老板偏偏把钱砸向了一坨屎队,唉嗨。
我愛搖滾樂~
再也听不到你唱歌。
回头来看,安迪沃霍尔总结的纽约风格和加州风格真的很传神,纽约风是坎普酷儿,加州风是乡村蓝调。所谓“地下”风格其实就是真实的态度,现在的地下刊物理想谈得太多,反而显得假了。
哈哈 故事一般 都挺像的 3.5
也好看!
3.5吧
直接用原声感觉太奇怪了,不过样子感觉都挺像本人的,剧情不咋地,不过看着AR可以从头笑到尾
CBGB发展史,朋克,后朋各种活跃。
拍的让人记不住打不动,失望
导演去哪找的那么多逗比演员啊,装得有模有样的乐死爹了,对摇滚的热血已退去,但是羡慕这样自由的音乐文化
觉得还好 教授萌萌的肚子哟 > <
四星不客观。因为我太爱CBGB这帮牛人了。所以哪怕拍得像宣传片也无所谓。电影里他们怎么这么帅啊,Patti怎么这样帅啊。
看到一波波blondie和雷蒙斯全体复活真激动.....
一代朋克帝王,只能关门收皮
哈利波特Cos摇滚明星...............70年代著名乐队轮番上场 没一个能看 最蠢的是Ramons 像四只穿皮衣的智障 还有Lou Reed跟小白脸富二代似的 Patti Smith念诗像在摆地摊 最难接受的是Iggy pop 怎么有肚腩...............
纯属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