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王幻想,瑰丽复古
轻盈而凝重,既有库布里克般的冰冷科幻,又有尤里·诺尔施泰因的气息朦胧,在悠长的旅程里感受它姿态万千的脚步。作为捷克影史十佳之一,《被盗的飞船》被一些电影史学家奉为主义的是影片的形式。它似乎是活动起来的原小说中的木刻插画——电影画面中有类似木刻画的线条,还穿插了一些丰富多彩的动画特效。 拍摄手法糅合了真人、木版画和木偶多重样式,新颖纯净,极富想象力和美感。影片以夸张又带有轻松的手法来表现少年对自然万物,以及科学世界等新鲜事物好奇的心态,五个来自布拉格的少年“剑客”在偶然的机会下相识,一同在博览会上观看飞船升空,好奇心驱使下登上了这艘飞船,并开始了环游地球的一连串奇遇。
诞生这样一部伟大作品的是“捷克四怪”之一的卡尔·齐曼(另三人是似乎更享盛名的闵采尔、福尔曼和史云梅耶 )。卡尔是捷克斯洛伐克老一辈动画大师、人民艺术家,捷克木偶电影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多是科幻题材,木偶和卡通画是他作品中常用的两类风格。天蝎座导演的才华在作品中可见一斑,玻璃制木偶动画《灵感》独树一帜,根据J.凡尔纳小说改编的科幻片《史前旅行》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并获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奖,这一切杰作都出自那个科技匮乏的年代,无不彰显出导演的非凡想象天赋。
导演卡尔泽曼以他独有的温暖电波,用杂耍蒙太奇实现了文字般轻盈的想象力。五个共产主义接班人乘着热气球飞走,配上振奋人心的音乐,让人想起《小小飞虎队》。少年们乘坐的飞船,从高峰出发驶进云层,落到太阳嘴里。而太阳则因为如同吞下一粒难以下咽的药丸一样,将飞船给吐了出来。又由于太阳上的温度太高,少年们只能躲入冰山,在那里又被冻成冰块。解冻之后,他们乘坐一艘悬有降落伞的潜水艇落到地球上,恰好跌入了海中。于是这一群探险家又开始了一番海底游历,其中不乏生动和惊险的场景。依靠剪接就能在飞船上看见绿色羚羊,潜入海底遇见泡泡一样的水母。最后终于返回地面上,一朵爆炸的蘑菇云结束一切旅途,昭告着这是个年代久远的科幻故事。
天马行空,想象超群。所有美好温暖的的片段让人坚信,科幻并非绝对的冰冷坚硬,它也有着柔和的质地。这部1967年的捷克老电影,纯净通透无污染,承载我们重回那盛行儒勒凡尔纳的元科幻年代,体验五个男孩偶然拉开序幕的漫长而奇妙的空中之旅。无旁打扰饕餮大餐,自由自在率性而为,漂浮空中的气球、外形乖巧的电车、复古新奇的电话、硕大椭圆的飞船,令人想到的既是《飞屋环游记》的奇妙童年,又有荒岛探险漂流的鲁宾逊、《海底两万里》洞穴里的尼莫船长形象。复古的“插画”风是后来巨蟒马戏团常用的过渡方式,中间还讽刺了黄色新闻,这都标志着本片是一部纯净又有深意的成人童话。
影片以儿童动画和成人真实交错中的诙谐风格,表现了少年们的非凡旅途。精致而极其纯粹的拍摄手法让人惊异于它的出产年月竟是久远的六十年代,插画效果亦是非常经典,人们都好像在泛黄古书中自由行走一般。人与动画结合的方式到现在看或有些许简陋,但这部电影能跻身捷克影史前十,靠的更多是惊异的想象力。儒勒·凡尔纳永远是科幻世界的惊叹启发,梭形船舱内的群鼠人群,海底梦境中的双鱼化蝶,与梅里爱一样致敬儒勒凡尔纳的飞行器、潜水艇、无线电、太空飞船,一切的涂色胶片富有纯澈的美感,让人恍若身临其境。
电影中布景绝妙,插画与动画结合,艺术感十足。巍峨的悬崖,沉睡的湖面,磅礴的大船,凶猛的大炮,时而用木刻雕画表现,时而以立体动画交换。人力飞行器与海底潜行船,是泽曼电影的惯见手笔。片子炫色很用心,色彩间的搭配、转换以及构图都非常赏心悦目。 整体色调是浓浓的泛黄复古味,但细节之处又根据剧情而变得绚烂,米黄、旧粉、深蓝、灰白等。无论海底的碧城幽蓝,还是空中的黄沙漫天,或是人物心中的火红烈焰,电影都用极复色彩感的画面展现出一座非同一般的童话王国。
正如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朝宇宙发展是新时代的序幕”。相比新片靠现代技术,老片则是凭想象力取胜的,越是回顾,越是惊觉当下电影想象力的贫乏。 真人和动画精彩融合,让人面对现在层出不穷的炫技,宁愿多看这些在有限条件下凭想象力制胜的老电影。看飞船的那一刻,观众就像一个踩在云端飞行器里的小孩,俯瞰着脚底下的整片欧亚大陆。我们爬上飞船、划向岛屿,像孩子般无拘无束;我们看见城市上空游曳过巨大的阴影,而大街上到处都是发明家。有人说,电影艺术就是20%的想法加上80%的技术,但那20%的想法大于80%的技术。 电影让人想起《原基》,那样一个到处是被弃机器的后末日世界,机器人由于其赖以栖息的飞船能量源被盗,使它平静的生存面临威胁,在伙伴陪同下,踏上了寻找能量源的旅途。海底两万里,故地重游,瑰丽复古的想象让观众和主人公一起体验冒险。
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少年在这梦一般的世界里翩翩起舞。一阵冒失的风送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人们被闪亮璀璨的世界所迷醉,一切都在发光,一切都在旋转。一如曾经拥有过的童年,那懵懂的时光,就像柜台后面那矮小的身影里探出的小脑袋,用不带世故的眼光瞟着手里的账本,嘴里叼着棒棒糖。卡尔齐曼以他老顽童的视界,刻画出一幅水王的幻想图景,美轮美奂,奇妙特别。大人一本正经的所谓艺术只不过是逢场做戏的社交把戏,儿童的世界依旧纯澈透明,在想象的世界里跳舞,在现实的梦境里怀旧。
2 ) 插画效果太经典了
极赞。
在1967年,这种拍摄手法精致、极其纯粹,插画效果非常经典。
小人都好像在泛黄古书中走来走去。太棒了。
动画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富想象力和多元化,艺术不能和谐。艺术上的墨守成规是创造力的障碍,拘泥于简单地反映,屈从于公众的低级趣味,只能产生乏味的,没有特色的作品。生在你们以前的大师,你们要虔诚地爱他们。——奥古斯特·罗丹
孩子们可不想受压制!~
一种老旧质感的灰灰的调子,孩子的世界一如既往的简单,大人的世界一如既往的复杂又复杂,热气球载着欢乐与果敢,朝梦想前进。
很有想象力,但观众表示很难集中注意力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插画形式的拍摄手法惊人惊叹。固然后半段开始落入平庸,但不碍我对它的喜爱。
五个共产主义接班人乘着热气球飞走,配上振奋人心的音乐,让我想起《小小飞虎队》。人与动画结合的方式到现在看是很简陋,但这部电影能跻身捷克影史前十,靠的更多是想象力。所谓的“插画”风是后来巨蟒马戏团常用的过渡方式。中间还讽刺了黄色新闻。结尾火车上坏人不死的设定难道不像《让子弹飞》吗?
捷克动画确实很值得关注
尽管时代相差了50年,尽管想要表达内容和使用的技术不尽相同,但是此片以及卡尔齐曼的其他作品,是我的动画作品美学上的先驱者以及同道者。
绝对大力推荐!非常强悍的真人与动画(非单纯的二维手绘)结合,情节也很离奇!
卡尔齐曼真是影像大师!被画面魄力压倒了。相比之下现在的CG技术真是弱爆了一点美感都没有啊!
一群熊孩子劫飞船,环游世界,掉到孤岛。
想象力天马行空,动画效果与现实界线打破,默片表演风格,夸张的肢体语言,营造一种荒诞离奇的喜剧效果,但是中后段开始变得平庸。
真人与木偶画相结合。太多桥段、太多镜头、太多元素值得借鉴了。想要涉猎捷克影史,必看本片。贯穿始末的冷幽默也是值得一提的,比如总是失败的偷袭…
7.5/10。五个男孩坐上飞船(飞船是个资本家的,因为他占孩子们便宜导致他们生气地开启飞船独走)在天空中四处游览观光,以及他们因一次电闪雷鸣飞船被毁后流落到荒岛在上面探险玩耍,以及他们被发现获救后揭穿了飞船的高危险性,于是他们成了英雄并随即开启新的旅程。影片是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形式,在造型/置景等美术设计上水平很高很有创造力,但作为传统故事片,本片的叙事节奏很松散,且角色塑造太扁平符号(角色们在人性会挣扎徘徊的很多时刻并没有挣扎徘徊),扣2.0。
它完全符合了儿时的我读凡尔纳小说的印象,被困在未知里,抬头一看原来只是身处孤单的一室,手工上色的技术使得整部电影很像彩色石版画,背景是风格化的遮罩,前景被涂成交叉影线,这样也能创造出一部迷人的电影。虽然是技术成就的这部电影令它在每个时代产生了不一样的意义,但我觉得它可以被提炼为一种标制,给许多动画电影带来思考。
脑洞大开的剧,画风也很神奇,剧情让我想到了《地心游记》和《海底两万里》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很捷克的讽刺剧,叙事和视觉上都比较亲民,不如吹牛伯爵和毁灭的发明那么天马行空;尼摩船长的角色耐人寻味,双胞胎的笑点莫名想起孙行者行者孙;20岁的Jitka Zelenohorská甜美可人
冒险和寻宝,资本主义早期经典议题。作为主角的几个孩子,也是这种冒险精神的具象化体现。但这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精神,在1967年欧洲社会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拍这么一部片子,颇有讽刺意味。铜版画风格的美术布景,还原了年代特色。
多线程叙事讲述了五个孩子在世博会上偷偷开走展览飞船的一系列冒险故事,一面是纯真而向往飞行的孩子,一面是虚伪而追名逐利的大人,搭配卡尔·齐曼已然成熟的先验动画美学,创造出了一副别开生面的探险画卷。相比之前的几部作品,《被盗的飞船》在故事结构上多线程叙事而显得比较杂乱,很大一部分篇幅讲述了成人世界里的贪婪阴险以至于削弱了孩子冒险过程的奇观,尽管如此,卡尔·齐曼这种既复古又超前的美学形态依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冲击力,有着一种轻盈、自由、戏谑、狡猾、天马行空又虚实结合的美感,似乎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就应该,也只应该是这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