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成长,我。。。
看完之后百度了一下,应该是关于男孩成长的,再来这儿发现了一模一样的话,很有启示性啊,父母也曾是男孩女孩,他们成立家庭,承担生活,学着成长。感谢他们,也要尝试像他们一样跨开步伐去成长,并期望让这成长来得早些。
辣么喜欢这个早熟的14岁teenager,cool fearless, cares about people's feeling, and echos it.作为闷骚到极致的处女座简直羡慕死了这小性格。
最近一直在考虑作为一个成年人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事儿,因为实在是不太成熟,羞愧难当~不靠谱,~这感觉,真是憋屈,对一颗玻璃心来说时时刻刻处于破碎的边缘。所以我终于想起要逼着自个儿长大了。装了大概有大半天,很难挨,虽然心里安慰自己这是应该的,但总觉得拿了个什么东西把自己盖住了,状态也不好,还有三大本书要看啊,偶然照镜子,也是无奈叹气。直到今晚看这电影,喜欢女主最后的发型,瞬间联想到《社交网络》上的Rooney,到镜子前摆弄,好像又回到了那个不让自己这么无奈的时候,我还是喜欢这个时候的自己啊。意识到这样的时候以后应该是越来越少,昨晚在被窝里想独处的时候可以是这个状态,现在再加上看电影时也可以,看完这电影我觉得旅游的时候更可以,所以我要攒钱去各个国家旅游,我要学好英语,唉~英语专业~ 这话,可以找个地缝了。
另: 严重的社交障碍怎么破?
2 ) 还是幸运的
电影随手找的,可我看哭了。
开始的时候很讨厌男主Will。Will的情绪阴晴不定,没教养,没素质,莫名其妙冲人发脾气,天天就想着怎么多睡几个漂亮姑娘。当他把他父亲一张一张照片扔到河里时,我气的简直都想关了电脑,心想他怎么认识不到这些照片多么珍贵,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幼稚可笑的人。直到我了解他的家庭,他父亲的简要一生,我才明白这个走到哪哪讨厌他的孩子,是多么无助和孤独。
Will的祖父年轻的时候是纳粹,被关进监狱,Will的祖母因为和一个纳粹分子在一起,被剃光了脑袋,被人唾弃。但在Will祖父服刑六年后被放出来的时候,她还是满怀期望的想要和丈夫孩子一起到美国开始崭新的生活。可是Will的祖父失踪了,只有母子两个来到美国。可想而知,Will的父亲在哥本哈根父亲的丑闻下,又转辗至异国他乡无依无靠,幼年生活一直都很艰辛。他恨美国,他恨父亲,于是在他8岁的时候,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从没寄出去的信,信里说,“我永远不会成为你这样的人”。
所以,Will的父亲一定想成为一个好父亲,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度过他那样的童年,但是Will从没见他的父亲笑过,直到他14岁他父亲消失的那天。父亲告诉Will,“我们的境况会不一样的”,笑了,然后消失了。Will的父亲死时孤独。
女主Effy,活泼聪明漂亮。没想到的是,Effy出生前,父亲就跑了,所以没见过父亲也没有父亲的照片。她有着这样的缺憾,所以一直竭力帮助Will找到他的祖父。Effy的妈妈和男友分分合合,家里破旧不堪,男友感情上不老实,对Effy也有龌龊的想法。她14岁就在抽烟喝酒。
这两个人的相遇,其实是对彼此的救赎。Effy在陪着Will见了Will父亲的叔叔,才知道Will家里这么不幸。从没见过父亲笑的Will看到他父亲幼年的照片,很诧异父亲竟然会笑。Effy看了Will父亲的信才知道,Will父亲并非开心,而是知道照片会寄给监狱里的父亲而笑的。她骗Will 说,“难道你不想看看让你父亲开心的地方吗?” 本在得知祖父是纳粹后郁闷的Will才有了兴趣去享受旅行的快乐。
Effy帮助Will在旅行中感受了他父亲幼年的成长,更了解贴近了自己的父亲。Will去见了祖父,冷血的祖父终于在看了那封信有所动容,问起Will的父亲是不是个好父亲。Will说,”不。他也不懂如何去做一个好父亲。” Will内心已经原谅了父亲对他的伤害,他理解了父亲因为祖父而对生活的手足无措、痛苦和迷茫,并帮父亲把这份恨告知了祖父。而他,在Baltic Sea和North Sea汇合的地方,开始思考,将该如何爱与被爱。
Will从来只知道不管不顾伤害别人,可是当Effy喜欢上了Will,想和他上床时,Will阻止了。这并不只是因为法律,他望着晨光里熟睡的Effy,微笑着。他的心一定是因为守护着这个一直帮助他,像天使般的少女,而感到平静和温暖。对于Effy,14岁的豆蔻年华,因为Will的爱惜,而更加珍惜自己,那么讨厌青少年,盼望长大的她,终于在母亲问起她15岁生日怎么过的时候,决定去Tivoli,并和母亲开心的回忆起小时候去Tivoli玩耍的经历。
所以这部电影不是悲伤的。两个悲伤的人在遇到互相后,开始了新的旅程。相对于Will的父亲,Will是幸运的,Will的父亲一辈子不开心,孤独终老,而Will不再是个28岁的熊孩子,开始去摸索如何去爱。相对于Will,Effy是幸运的,14岁的她不会像14岁的Will因为父亲离开而堕落,她,带着Will给她的温暖,拉着母亲的手,充满希望的生活下去。
3 ) lost and found
It is such a sad movie. Relation is hard, no matter is between young man and woman or between father and son. Like the girl said: a good relationship is just like Skagen where the North sea and the Blatic sea meet. They meet there, but never merge into one, the current of the north see still goes east and the current of Blatic see goes west.
4 ) 一个狗血局情的影片
一位年青人,发现爸爸遗留的照片时,带着好奇心去旅游寻找当年祖父。在寻找的过程中,意乱情迷,影片至少以下几点不能给人以正能量:
一:年青人的性放纵。无论是朋友的,还是陌生的人群,都可以随自己性情而来,没有正能量。
二:找到了爷爷,但毫无亲情可言。亲人之间的情感不给人正能量。
三:当威廉找到真爱,最终还是分手,不能给人正能量。
四:朋友之间的情感很随意,可以随时丢弃,没有正能量。
等等,诸如此类,影片看完以后根本不知道作者反映什么主题。而且透露出青年迷茫心态,的确可恭维。
5 ) 激流涌动,父爱渐寻,夏日易逝
丹麦的Copenhagen,是我最喜欢的城市。还有两海交汇的Skagen,波涛翻滚却令人宁静。
28岁的William从纽约而来,满身散发着讨人厌的气息。(和《权游》中的Renly Baratheon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对女人走肾不走心,喜欢各种恶作剧,令人感觉十分幼稚。他来寻爷爷,曲折辗转发现爷爷原来是纳粹的一员,甚至还抛弃了自己的奶奶和父亲。他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他、为什么要笑。他也终于从缺失父爱的迷茫中走出来,正视自己的感情。
短短几天,William爱上了Effy,我却看不清他是在哪一刻爱上她的。但是当Effy主动献身的时候,William拒绝了她。他的拒绝不仅仅是因为Effy14岁未成年的身份,也是因为他在了解父亲之后渐渐地成熟。在教堂里,Effy说:“Animals just fuck.”,William对她说:“Don‘t look at me like that.”。他对牧师叫“Father”,Effy说:“He is not your father.”。
Effy,Copenhagen的女孩,早熟的女孩,同样地悲伤。她从小就没有亲生的父亲。母亲和母亲的男友分分合合,纠缠不断。母亲的男友对她不是很好,她一直羡慕真正的父亲和父爱。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她那么热情地帮助William寻找父亲的线索,陪着他在Copenhagen美好的街道穿梭来回。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她会爱上William。Effy的早熟和William的幼稚证明了他们在心理上可以突破年龄的界限而达成一致;但也注定了当William在心理上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人时,可能会离Effy而去……
当Jeremy被女友甩后,Effy给他讲了Skagen的两片海水。波罗的海与北海,一个激流向左,一个激流向右,他们在某一处相会,却并不迷失自己。其实正如这一次旅程,融合而又相互独立。Jeremy和William因为Effy大吵一架,之后离开,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William和Effy的感情或许正是两海的交汇,却也更像是朴素美丽也环保多元的Copenhagen。看他们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夏日终曲》的影子;但Effy不是Elio,William也不是Oliver。他们的感情像北欧晴朗的夏天一样易逝,却也被牵挂直至凛冬散尽、春夏沓来。William离开Copenhagen,站在Skagen的海岸,看着来来往往的海潮,碰撞、融合、独立、散去。他在丹麦的短暂时光结束了,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却让他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的男人。他理解了父亲,这让他拥有了娶妻生子所应有的责任心和资格。Effy也和母亲和母亲的男友和解,在美好的城市中留下William的照片,一遍遍查看。
Effy真的好会撩,一个“Shark Kiss”让我和William一起乱了心智。我和William一起陷进Effy的歌声里,听不见其余任何声音。
William和Effy的感情可能是一场短暂的缘分,如同北海和波罗的海间的一点点交错,也如同丹麦和瑞典的浅水相隔;但是他们的感情绝对不能定义为结束,或许只是暂停或者慢慢地继续,还能够被再次“Activate”(剧中幼稚的William对Effy中二的蚊子包激活游戏)。
激流涌动的夏日,飘渺的父亲被寻回,14岁和28岁的人回归了美好的生活,宁静却也雀跃地审视过广袤宏大的世界和自己的内心。
题外话:
1.我稍微有点反感英国、美国演员混演角色。因为我超级喜欢Gethin优雅的英音,但在电影里好像用的是配音。但是瑕不掩瑜吧。
2.本来我是为了看Gethin才来看的这部电影,但真的震撼到我的心灵里去了。
3.我相信最终William也一定成为了和Renly陛下一样温柔的人!我也相信William和Effy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6 ) 哥本哈根
28岁的威廉(格辛·安东尼饰)因祖父的一封来自丹麦的信,决定与好友杰瑞米(塞巴斯蒂安·阿梅斯托饰)及其他的女友(奥利维亚·格兰特饰)前往哥本哈根探寻自我。在根本哈根,威廉认识了当地女孩埃菲(Frederikke Dahl Hansen饰)并逐渐爱上了她。但是某日,威廉发 现埃菲竟然只有14岁,他意识到要认真对待这份感情……
7 ) Shark bite
The story about current travels in the ocean
"it's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two oceans meet"
"I heard of this place"
"I went there once with my mother. She was sad because her boyfriend left. And I was sad because I had a fight with my best friend. So she brought me to the end of the beach and then she pointed to the right where the Baltic Sea is. its a very beautiful and very blue sea. the waves travel west and she pointed to the left but the current travels east and then she pointed to the middle and she said that that is perfect relationship. You can look to the left and you can look to the right and both seaa are there, and they can meet in the middle but they never lose themselve in each other, they are always themselves no matter what."
I thought the words above is trying to mean something for me.
8 ) 男孩,父亲,男人
在未理解父亲之前,只能做一个小男孩;在未成为男人之前,只能和小女孩谈恋爱。
在考虑将这个电影归哪个豆列的时候,一直很犹豫,是放在“爱情”,还是放在“旅程”?或许,我犹豫的点就是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
有一个男孩,从来没有见父亲笑过,唯一的笑,是在离别的时候,父亲把他送到学校,看着他的背影,笑了;是在抛弃他的时候笑了吗?这个男孩长高了,而且还很帅。他可以跟很多女生上床,但没有谈过恋爱;会因为青梅竹马的离开而格外的沮丧,但在一起又吵吵闹闹;会玩“激活蚊子包的游戏”;会恶作剧“鳄鱼咬人”;处理失恋的方式是找一下女生XO。是的,他只是一个长得很帅的男孩,所以他可以跟14岁的女孩那么合拍,甚至被理解。
他充满了疑惑成长,不理解他的父亲为什么是那个样子?是不是他的爷爷对他的爸爸也是如此呢?他决定去归还他的父亲在8岁的时候写给爷爷的信;与其说是去找爷爷,不如说去找回对父亲的理解。
这一次旅程,知道了爷爷曾是纳粹;在每一个爸爸笑着留影的地方,他也站在那里,看看爸爸看到什么笑着;当找到爷爷时,爷爷那冷漠的态度。他终于明白,原来他的爸爸并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父亲。有人说当你不再责怪自己的父母的时候,不再责怪父母对你的忽视的时候,你才会对自己的玩世不恭,自己的依赖负起责任,是的,他们曾有错,但只有放下这个怨念,才能开始不依靠别人,走出自己的人生。
波罗的海与北海,一个激流向左,一个激流向右,他们在某一处相会,却并不迷失自己。正如这样一次旅程,融合而又相互独立。
严格来讲,这部作品略显粗粝、完成度稍欠、个别剧情也有小小的断裂。但不知怎么的,它就是让人觉得有一种无以分析、不可名状的温柔与美好。
电影再一次印证了北欧人是有多么显老,连美国人都把14岁的丹麦人看成28,那我每次都喜欢上18岁的古铜色小弟弟真的不怪我...
随便点开看的,虽然悬念设置得不错,但故事越讲越俗,城市风光真美!从头到尾都在感慨男主眼熟,好吧原来是蓝礼。。
这个也太违反伦理了吧,知道姑娘是14岁了还纠缠在一起?差一点就犯法了好吧。姑娘看来终极目的就是get laid。不太清楚电影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一段有趣的旅行,将人文风情融入到可爱的冒险中。Gethin Anthony那多瑙河雕刻过的面孔,和葱绿迷人的哥本哈根争奇斗艳。创意似曾相识不要紧,剧本够真诚,俏皮又不失厚度,还带着古典式的浪漫。浓情厚意,终奔东西。
内容方面做得有些可惜了,情感方面比较平,再起点范儿会更好。男演员不错,形象气质表现都加分。
It is such a sad movie. Relation is hard, no matter is between young man and woman or between father and son. Like the girl said: a good relationship is just like skagen where north sea and the Blatic sea meet. They meet there, but never merge into one, one still goes east and th
很庆幸男主是真的爱上这个14岁的小女孩,所以为她考虑拒绝了她的主动献身。这个单亲家庭长大女孩会一辈子记得和男主在一起的那几天,她懂得了什么是爱。她会和母亲相依为命好好活下去,世间少了个洛丽塔式的悲剧!
愿回到14岁那年纪,不知什么是情欲,我只单纯是喜欢你。
男主在图书馆how the fuck can you be fourteen笑了 两边的海浪向不同方向交合 但又smooth的保留着自己 im just soooo glad they didnt fuck cuz it will never make sense
14岁~我十四岁时连胸都没有,这姑娘却什么都有了。一查演员20岁,我就放心了。
故事好 男主帅
俗一点说,越得不到的越好,常相守不如常相忆。文艺一点说,“相逢的意义不在于维持多久,而在于彼此照亮”。一点儿不含蓄的情色片,居然很容易就看完了,现在想看完能看完的电影太少了。。
蓝礼大人真的只能看脸哦,一双小短腿跑遍哥本哈根,欧洲艳遇系列,脸好帅好帅,腿好短好短,又想起陈奕迅的《落花流水》
我也记得陷入那瞬间 北方夏日空气的味道
Ideal love.
米国小混蛋寻丹麦爷爷反被纳粹爷爷甩了最终放开对父辈的不满 遇见丹麦小姑娘学习到潮汐爱情论的成长故事 丹麦美的像童话
比《文科恋曲》好。有个评论说这就是彼得潘的故事瞬间解决多年困惑,“小飞侠到底在说什么?”男女关系的最大主题就是女人早熟男人拒绝长大,于是彼得和温迪即使心灵相通却无法在一起。但是这片不只是讲男女,讲的是在年轻人帮助下和纳粹祖父的“告别”,如果是德国片岂不更棒。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死于27岁。迎着哥本哈根的晨曦与暮色,骑着共享单车穿梭于城市的街头,颠簸的石板路,五光十色的建筑,静静的河流摇曳着桅杆,大洋彼岸传来照片里的微笑,一切都定格在14岁那年的夏日。【EPiC/12.3GB】
在未理解父亲之前,只能做一个小男孩;在未成为男人之前,只能和小女孩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