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道

剧情片美国1945

主演:Tom Neal安妮·萨维奇克劳迪娅·德拉克 Claudia DrakeEdmund MacDonald蒂姆·瑞安Esther HowardPat Cleason

导演:埃德加·G·乌默

播放地址

剧照

绕道 剧照 NO.1 绕道 剧照 NO.2 绕道 剧照 NO.3 绕道 剧照 NO.4 绕道 剧照 NO.5 绕道 剧照 NO.6 绕道 剧照 NO.13 绕道 剧照 NO.14 绕道 剧照 NO.15 绕道 剧照 NO.16 绕道 剧照 NO.17 绕道 剧照 NO.18 绕道 剧照 NO.19 绕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試想這樣的情境,你搭便車,結果由於要開長時間的車,於是司機跟你輪流開車。輪到你開的時候,開著開著,發現司機居然死了...  一不做二不休,將屍體棄置荒野後,你弄成他(有那麼一點點《職業:記者》的橋段,但兩者的出發點與情境完全不同,再說這裡證件上也沒有照片,要變換身份更容易),繼續開著車。當你去加油時,順道載了一個女子,在你還在腦裡想著這女子的美貌時,她居然轉過來對你說,他是該車主的前女友(還是前妻,反正是這樣的關係)!你當然絕望,雖然你老實地說,你根本沒有殺害車主(但誰會相信?)  然而更詭異的還在後頭(劇情真的是在不斷迴轉,雖然你只是很單純地想從東岸到西岸跟跑去好萊塢發展的女友結婚),正當你以為你找到一個同夥來解決你的困境,畢竟對你來說,到底車主留下七百多塊還是應該是三千塊,你都不在意,因為你的目的地是去找女友結婚呀。但是她的陰謀卻讓你害怕:車主久未謀面的父親死了,報紙說這家人在找車主來繼承幾十萬的財產...她於是要你假冒到底(這...這似乎在另一部美國片,且有點公路電影的影片中看到類似的情節,在那裡,主角殺害的已經不是原車主,而是另一個貪財之徒,最後他對號入座地到了當地,警方要逮捕的,也就是自稱某某的人,而他以為他因為殺了某某而被定罪,但不然,他是殺了殺某某的人而被捕...無奈吧。然而這到底是哪部片,有人能幫我解答嗎?),但你的良心過不去,畢竟假扮他的這幾天已經夠你累的了。但她卻以報警來要脅你。於是在汽車旅館內發生了另一件離奇死案:隔著反鎖的房,你居然誤殺了她!!  連掩飾都不了,現在你只求她的死會反轉回他身上,最好案情就會這樣被猜測:他殺了她,然後不知何因而死於荒地...  所以,我想,片名應該翻譯成《迴轉》好了。(文/肥內)

长篇影评

1 ) 第13名:美国影片《绕道》——影史100部反类型片全盘点

怎么就上道了?



《绕道》 Detour 年代:1945年 / 类型:反黑色 / 导演:埃德加·乌麦尔 / 主演:汤姆·尼尔、安·萨维奇

《看电影》的一句话评价:一场毫无预谋、缺少动机的犯罪。



人活于世,难免遇到些不顺意的事情,要不然现在各大卫视的情感类节目不能那么火。就算广电总局下达通知禁止情感类节目胡编乱造、欺骗观众,但有些节目编导真应该去搞个电影导演当当,因为他们编的故事真是跟电影有一拼了。埃德加·乌麦尔要是活在今天做电视编导,没准就能把一档情感类节目给弄火了。



背的有点邪乎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不幸福魔方》。本期节目的情感委托人来自美国,叫做罗伯特。前不久他给我们节目组打来电话,说他陷入了一场人命纠纷当中。据他称,他为人老实本分,从不会做出格的事情,而他如今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走投无路。究竟事情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幸福魔方》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1945年某月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夜里,伯罗特从酒吧走出来,想要搭个顺风车去洛杉矶找自己的女友。想不到这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真有一辆车愿意搭载他。开车的人名叫汉克斯,是一个中年男子。由于他们要驱车横穿美国,从东岸开到西岸,路途十分遥远。于是汉克斯建议两个人轮流开车,这样休息的人可以暂时小睡,又可以节省时间。

想不到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罗伯特开了一段路之后,想要叫醒汉克斯。结果他意外的发现,汉克斯没气了!当时现场没有第三个人,因而除了罗伯特,没有人知道汉克斯是怎样离奇的死去的。罗伯特称自己从上了车之后并未与汉克斯有过任何肢体接触,他的死纯粹是出乎他的意料的。但是罗伯特认为自己肯定是洗脱不了罪行的,即便他是冤枉的。于是,他干脆把尸体拖出了汽车,拉到荒郊野外给埋了。然后,他穿上汉克斯的衣服,自己假扮成汉克斯。好在那时的汽车证件上面没有照片,他就以汉克斯的身份继续他的旅程。

在一处加油站,有一位妙龄女郎要求搭车。罗伯特原本并不同意,但心虚的他担心露出马脚,就答应载那位小姐一程。小姐自称维拉,长得风情万种。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维拉突然冒出一句:“我是汉克斯的妻子。”这句话让罗伯特猛的冒出一身冷汗!原来维拉早就看出来这个汉克斯是冒充的!罗伯特顿时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了无底的深渊。但维拉接着不紧不慢的说,她的父亲即将作古,他会给他们留下一大笔遗产。所以她要罗伯特继续冒充汉克斯去见她的父亲,然后让她拿到那笔钱,他的任务就算完成。罗伯特这下子更手足无措了,他不想再继续与这个女人纠缠下去,但如果他不答应,维拉就要去报警,状告他谋杀汉克斯。罗伯特更加心急如焚。

当晚,两人找到一家小旅馆住下。夜里,罗伯特在维拉的房间里与维拉因为此时而争吵了起来,两个人越吵越凶。最后,罗伯特迫不得已,杀死了维拉。维拉倒在了血泊之中。

那么事情究竟是不是如罗伯特所说,汉克斯的死因又是什么,维拉为什么要敲诈罗伯特。这些问题都有待在我们这期节目中一一解开,那么下面就请出我们本期的委托人罗伯特。……什么?罗伯特不见了?……

观众朋友们,就在节目录制前半个小时,罗伯特从咖啡店里走出来,结果被一辆迎面驶来的汽车撞死了……



黑的有点离谱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敲定,罗伯特是一个很冤枉的人。他根本没想过去杀人,他只是想去找自己的女朋友而已。结果汉克斯的离奇死亡,让他不得不踏上一条不归路。维拉又要敲诈他,他百口莫辩,只能以死作了解。可是两个人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翘了辫子,他说自己没犯罪谁会信呢?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杯具吧。这种低沉阴暗的宿命感始终围绕着罗伯特,就连他最后的车祸死亡,也像是上天事先就安排好的,让这个走投无路的人有一个彻底的了解。但我们的主人公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这部电影是40年代黑色电影的一个异类。我们习惯于在黑色电影中看到一对出轨的男女密谋杀害亲夫(《双重赔偿》《邮差总按两次铃》等),或者是一些雅贼在商讨如何窃取宝物(《男人的争斗》《马耳他之鹰》等)。但是像《绕道》这样,没有任何预谋,主人公的犯罪是出于无奈,而且就连他自己都无法掌握整个事情的真相,完全是“被犯罪”的黑色电影,还是十分罕见的。黑色电影原本就有一种黑暗莫测的神秘感,这份神秘感源自犯罪者心中最阴暗的那部分。可一个无辜的人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推上了犯罪的道路,他的心只能是逐渐变得黑暗,这比看纯黑色电影更有值得玩味的地方。《绕道》仅用6天拍摄完成,尽管全片还不到70分钟,但已经将犯罪片的B级概念变得模糊。只要创意出众,制作粗糙也掩盖不住它的真正价值。



反类型指数:

★★★



适宜人群:

黑色份子



在线观看地址:

没有

2 ) 詹姆斯·纳雷摩尔评《绕道》

【摘自《黑色电影》第四章 低即高:预算与批评取向】

乌尔默是真正的低下层唯美主义者,他似乎乐于把精妙深奥和俗丽混合在一起。事实上,他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移民美国的欧洲导演中最富才华者之一。当他还在德国时,他不仅是马克斯·莱因哈特(Max Reinhardt)的场景设计师,F.W.茂瑙、朗和恩斯特·刘别谦的助手,而且还和罗伯特·西奥德马克(Robert Siodmak)共同执导了《星期天的人们》(Menschen amSontag,1930),不仅如此,他还自称是“对艺术着迷”的知识分子,对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和包豪斯(the Bauhaus)有一种亲近感。然而,在美国,他却把大多数时间献给了意第绪语艺术片、廉价的西部片、为福特汽车公司制作的教学影片以及像《锁链中的女孩》(Girls inChains,1943)这样的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movies)。他对彼得·博格达诺维奇说:“我了解梅耶,我很自豪他从来不会雇用我!”在他导演生涯的巅峰时期,他被誉为“PRC的卡普拉”,这意味着他拥有自己的创作团队,并能在小制片公司中得到相对的创作自由。他的杰作《绕道》(1945)是一部真正廉价的电影,拍摄只用了六天,片比仅为2比1,只有七处对话部分,而片长仅一小时出头。就我所能查到的材料来看,本片在美国得到的唯一评论来自《综艺》,它称其为“还凑合的加映电影”(1946年1月23日)。然而,它和那些被法国人称为黑色电影的第一批好莱坞电影处于同一时代,并且相形之下毫不逊色。

马丁·戈德史密斯(Martin Goldsmith)写了《绕道》的剧本,其中不仅可以看到詹姆斯·凯恩的影子[在《双重赔偿》获得成功之后,乌尔默立刻为PRC写作了《单赔偿》(SingleIndemnity)这个剧本],而且借鉴了康奈尔·伍尔里奇和弗雷德里克·布朗(Frederic Brown)充满宿命和轻微疯狂的小说,以及那些流行于20世纪40年代电台的跌宕起伏的诡异故事。为了和这些启迪素材保持一致,本片的场面调度提取了那些硬派陈规中的精华。在影片的开头,本片主人公阿尔·罗伯茨(Al Roberts,汤姆·尼尔)身着皱巴巴的衣服,戴着一顶短檐帽,在里诺(Reno)市外路边的小餐馆中喝着咖啡。当一个卡车司机往自动唱片点唱机里投了一枚硬币后,罗伯茨的画外音问道:“为什么总是这首老掉牙的歌?”电影由此进入了例行的闪回,这是一个有关欲望和死亡的奇诡故事。

和《双重赔偿》中的沃尔特·内夫一样,阿尔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为角运的捉弄。闪回展示了他从前的好日子,那时,他还在一家纽约夜总会里弹钢琴,他的女友苏[Sue,克劳迪娅·德雷克(Claudia Drake)]是那里的招牌歌手。阿尔似乎颇有天赋,但当苏前往洛杉矶追寻她的明星梦后,他陷人消沉。在一场戏中,他以一种暴烈、布吉伍吉的风格独奏勃拉姆斯,并因此收到一份可怜的小费。不久之后,他辞去工作,搭便车前往西部。然而,他在整个旅途之中却始终不知去向何方。在高速公路上,他搭上了查尔斯·哈斯凯尔[Charles Haskell,埃德蒙·麦克唐纳(Edmund Mac Donald)]的便车,此人向他展示了年少斗殴时留下的一道伤疤和一条据他说是不久前一个愤怒女人留下的恶狠狠的抓痕。那个晚上,当阿尔开车的时候,哈斯凯尔在乘客座位上睡着了,并神秘地死去。阿尔害怕警察会把他错当成杀手,于是把尸体埋了,并顶替了查尔斯·哈斯凯尔的身份。当他穿过边界来到加州时,他让一个名为维拉[Vera,安·萨维吉(Ann Savage)]的挑逗的女子搭了便车,此人随后便坦承她就是那个抓伤哈斯凯尔手的女子。维拉嘲笑哈斯凯尔之死本可能会是个意外的说法,并威胁举报阿尔,除非他把车卖掉,分她一半的钱。到达洛杉矶后,维拉意外地发现原来哈斯凯尔是一个濒死百万富翁的遗产继承人,于是,她又要求阿尔继续扮演他的角色。他们整夜在租来的房子里喝着酒,为她获取这份遗产的方案争吵。当阿尔拒绝继续行事时,她抓起电话,跑到卧室里,锁上门,威胁要给警察局打电话。阿尔抓住长长的电话线,狠狠地拉着,想把它扯断可他破门而人后却发现电话线早已缠在维拉的脖子上。当他站在尸体旁时,一个叠化把我们带回到里诺市外的小餐馆,故事开始的地方。

因其制片模式,《绕道》在很多方面已经过时了。利奥·厄多提(Leo Erdoty)饱满的配乐、简陋的场景设置和偶尔的技术缺点都加强了这种感觉,但乌尔默不是埃德·伍德(Ed Wood)。只消通过其中一个例子来见证他的艺术技巧,影片开始时那个小餐馆场面,这里有一个巧妙的视觉错觉设计。当唱片机放着《我不能相信你爱着我》(“I Can’t Believe That You’re in Love with Me”)时,隔着吧台以中景拍摄汤姆·尼尔,右手边放着一杯咖啡。摄影机向前移动,中景变为对尼尔脸部的大特写,灯光突然变得暗淡,表示进入了人物的主观情绪。聚光灯在他的眼部盘旋,使他看上去像一个魔鬼,有那么一瞬间,我们感觉到摄影机背后技术人员的存在,正忙着把灯光打准。尼尔低头沉思,摄影机朝下拍摄他的咖啡杯;然而,这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咖啡杯了,而是一个比原型大几倍的模型,它以一种近乎超现实主义的方式在他面前赫然耸现。(参见图25一图27)

很少人会意识到在这个场景中的咖啡杯被置换了;事实上,乌尔默也不想让观众注意到这些,他要运用这些似乎普通的道具来创造梦幻的特写,从而为其后噩梦般的闪回做好铺垫。从这方面和其他一些方面来说,他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相像,后者曾经在拍摄《火车怪客》中一个重要画面时命令技术人员制造一副巨大的女式眼镜。不用惊奇,这两位导演都曾在德国电影工业中受过训练,而那个时候,全部场景都必须通过摄影机的取景器来确定。乌尔默曾经是茂瑙《日出》的场景设计师,这是影史上最巧妙克制的电影之一,《绕道》和这部作品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它的摄影棚表现主义手法、它对摄影机运动和画外空间的关注,以及充满张力的主观叙述。

乌尔默缺少希区柯克和茂瑙在技术上的丰厚支持,但相对低廉的成本却反而赋予他某种优势。《绕道》在经济和文化的评判标尺上的位置是如此之低,以至于它逃脱了被商品化的命运,由此,它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颠覆或先锋艺术。这是一部风格强烈的作品,几乎所有场景都在室内拍摄完成,通过背投银幕(process screens),很少装饰的布景和表现主义的设计,它克服了严厉的预算限制。乌尔默运用令人窒息的极简主义来表现他的那些场景:纽约只是一片雾蒙蒙的摄影棚和一盏街灯,洛杉矶只是一个二手车停车场和一个汽车餐馆。同时,他还相当有效地利用了老式的视觉手段,例如划入划出和圈入圈出,也许,他是这一时期中唯一——除了奥逊·威尔斯——自觉运用背面放映合成的人工性的好莱坞导演。请注意阿尔驱车而哈斯凯尔遁入睡梦的那场戏:在阿尔的背后,道路两边的白色围栏或者栅栏柱被放大了很多,并在令人昏眩的模糊中一闪而过。

《绕道》运用了几乎所有我在第二章中提及的现代主义主题和母题。不奇怪的是,本片的叙事手法使当代影评人安德鲁·布里顿(Andrew Britton)想起了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和弗洛伊德有关次级修正的文章。对我来说,布里顿似乎过度强调了主人公的罪恶意识,但我赞同他的下述观点,即阿尔·罗伯茨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他穿行于一个美国荒原。最后一个主题尤其重要。和许多有关开放道路(open road)的黑色电影一样,《绕道》将美国的西部边疆描述为一片沙漠荒原,而人物对个人自由的追寻到最后只不过是无意义的轮回或陷阱。它几乎提前十五年预示了希区柯克《精神病患者》中的画面:通过车窗望到的贫瘠土地;一个日夜兼程开着车的主角,时不时地盯着后视镜,听着来自过去的声音;戴着墨镜的邪恶的高速公路巡警;一起二手车交易;一个廉价而又致命的汽车旅馆房间。

在这里,低廉的成本再次帮了乌尔默的忙。《绕道》并不需要沉湎于一个好莱坞设计师脑中的绝望感觉,因为它自身的开支压缩制造出一种紧缩困顿与幽闭症的氛围。这种破败的场景设计加强了电影有关社会和文化贫瘠的主题,而片中的那些演员看上去也和他们所饰演的角色一样属于边缘世界。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低下的妄求者或冒名顶替者(甚至哈斯凯尔也是一个“赞美诗推销员”),没有一个人有成功的机会。

片中最令人烦扰的妄求者是维拉,与她相较,同一时期黑色电影中的那些蛇蝎美女堪称高贵优雅。和阿尔一样,她搭便车穿越美国,据她自己说,当哈斯凯尔在什里夫波特(Shreveport)城外捎她上车时,她击退了他的非分之想,让他一人面对因抓伤而感染的手。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是阿尔的分身(double),但是当她从乘客座位上的短暂打盹中醒来时,她看上去也像是哈斯凯尔鬼魂的化身,为了报仇而重回这个世界。阿尔不知道拿维拉怎么办。他说:“她看上去像刚从世界上最肮脏的货车中被扔下来一样。”然而,他意识到了她的“美丽”,“平凡,但真实”。事实上,她有黑眼圈,像得了肺痨似的咳嗽(她说:“搭便车旅行可不是保护你学生妹面容的办法。”)。阿尔把她与卡米尔(Camille)相比较,但显然,她可不是感伤情节剧中的那些憔悴的、牺牲自我的女主人公;相反,她打入了位于电影核心部分的贪婪和疯狂利用的痛感神经。她残酷而疯狂,在洛杉矶的旅馆房间中穿着浴袍踱来踱去,自斟纯威士忌,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阴谋攫取不义之财。她可能知道自已快要死去了,但她还是轻易地摆平了阿尔,先是把他骂了一顿,然后又邀他上床。这个阴郁、危险却也值得同情的人物必将在观众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很难想象她会被允许出现在A级片中。当阿尔坐在里诺城外的小餐馆中回忆她的面容时,他所看到的仿佛只是虚空。

在很多层面上,《绕道》都支持了以下观念:低端市场的惊悚片比寻常的好莱坞制作更加真实,更少受到布尔乔亚一自由主义感伤情绪或极权主义奇观掣肘。然而,不幸的是,那些最受批评家推崇的此类电影鲜有如此令人不安的,而且没一部是在这么低的预算上拍成的。穷人巷的制片模式在1948年被判了死刑,其时,那些大制片厂被命令与剧院脱离关系;对所谓B级黑色电影的欣赏要在好久之后才出现,而当批评家使用这个术语时,他们所指的与其说同实际成本相关,不如说同对廉价的错误理解相关——这种错误理解是不成熟的戏剧风格、艺术复杂性和颠覆性意义的独特融合。

3 ) 便宜而不廉价的杰作

B级片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是一个贬义词,它代表着粗俗、下流和廉价。实际上,正是好莱坞70年代之前的Double Feature制度使这种在特殊的电影经济体系下诞生的影片成为了璀璨黄金时期的阴影一面——如果影院是造梦机器,那么B级片大多可以被视为极其迷人的噩梦。这种影片一般由大公司(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八大巨头)内部专门生产B级片的B-unit或者被统称为“贫民街制片厂”的其他小型制片公司制作。在当时,影院按季度向制片公司租借电影拷贝,为了得到大公司制作的A级片,他们不得不同时租借同期生产的一系列的B级片。而对于“贫民街制片厂”这种专门制作长度较短成本低廉且制作周期较短的B级片的公司而言,走“州版权”的电影销售路线相对更容易获利:这种发行方式在大制片厂制度开始之前就已经在美国建立,制片公司将电影拷贝按照胶片长度计价,直接出售(而非出租)给电影院或特许经营权销售人员(或者公司),购买人员为了获利可以多次播放这个拷贝,但制片公司就仅能从拷贝的初次销售之中获利,因此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拍长片的大型公司。这样的制作方式实际上给B级片导演相对较大的自由进行一些风格和技术上的实验,因此B级片同时具备两个极端:一边是充满刻意博人眼球的噱头,一边则是强烈的个人美学风格,甚至具备相当的艺术审美价值。

《绕道》的制片公司,制片人发行公司(Producer Releasing Corperation,简称PRC)正是一家这样的“贫民街制片厂”。这家小得可怜的公司,坐落于好莱坞高尔街——小型电影公司和低成本制片人聚集的“贫民街”,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甚至还接手一些从英国引进的电影。尽管如此,PRC依然被视作是40年代好莱坞声望最低的电影公司之一。而就连它隔壁的共和制片公司(Republic Picture Coperation)都能凭借几部约翰·韦恩西部片和奥逊·威尔斯出色的《麦克白》在影史的页脚留下自己的名字, PRC最拿得出手的影片却是一部相当粗糙、阴暗、甚至有点邪恶的B级黑色电影——《绕道》。

但没有人——至少是没有黑色电影爱好者——能够否认《绕道》是整个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传奇之作。它的导演埃德加·乌默曾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茂瑙的助手,因此这部影片毫无疑问逃不开表现主义的影子。漆黑的夜晚公路与雾气弥漫的纽约街道似乎已经是一些老生常谈了,但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在挑战这种老生常谈:当男主角,酒吧钢琴师艾尔完成了他的第一段抱怨,酒吧的灯光变得奇怪而不自然,黑影在他身边仿佛是生长出来一样,盖住他的脸,仅留下一双眉头紧皱的眼睛。接着,镜头随之下移,他面前那个咖啡杯突然以一个非常夸张的尺寸跳入了镜头,很明显这已经不是之前那个瓷质马克杯——这个杯子是如此地大,我们甚至能看见杯壁上的木纹。在经历了上一个镜头的黑暗之后,杯子突如其来的惨白以及其不自然的尺寸有着毋庸置疑的视觉冲击力。于是我们明白了,这不是咖啡厅里的那个杯子,这是艾尔眼里的杯子。故事甚至都还没有真正开篇,电影与我们的说谎游戏就已经从这个杯子开始了。电影毫无疑问是从艾尔的视角展开叙述的,漫长的回忆中偶尔插入开头他那黑暗中的双眼的特写,这让他看起来是那么值得同情,然而随着他自己絮絮叨叨的抱怨逐渐展开,以及镜头对我们呈现的信息,我们不得不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坦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与前往好莱坞找工作的女友的对话,他不断声明自己是因为爱她才想横跨整个美国去找她,然而在那场对话里镜头前只有艾尔对着电话不停地讲话,却看不到电话那头女友的任何回应,根据前面他面对客人的十美元小费露出的失望神色,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他这么兴冲冲地想要过去只是为了他女友的钱。像这样似是而非的段落充斥着整个电影,这种主观性极强的回忆倒叙是黑色电影常用的手法,但很少有黑色电影能将这种手法制造的模糊性推至《绕道》这样的极端。即使是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那个让他搭车的男人查尔斯倒在车外撞上石头而死只是意外,他能开上查尔斯的车,拿上他的身份证明和全部家当也只是因为他不得不这么做,我们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真的是这样吗?

事情在艾尔让一位女搭车客维拉坐了个顺风车之后变得更加混乱。这个女人在车上闭目养神了片刻,突然坐起来,非常凶狠地问:“你把他的尸体扔哪去了?”即使是最过分的蛇蝎美女,也不会选用这么具有威胁性的开场白。维拉是《绕道》传奇性的另一部分,这是个完完全全愤世嫉俗的女人,不愿谈论自己的过去,因为自己已经一只脚踏入坟墓所以毫不介意拉上另一个人在毁灭降临之前大闹一场,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奉陪。饰演她的安·萨维奇有一双近似于格洛丽亚·格雷厄姆的轻佻双眼,在整部电影里永远保持着刻薄、狡诈和满不在乎的态度。维姆·文德斯称她的表演比那个年代超前了30年,尽管有些夸张,但这个女角色的革命性不亚于艾伦·拉德在《合约杀手》中首次饰演外表英俊、行事冷酷但暗藏温柔的孤独杀手,这两种角色后来都形成了一种传统,被各种犯罪片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维拉想尽办法敲诈艾尔,但似乎又被反过来抓住了把柄;她尝试诱惑艾尔但又遭到了拒绝;她在旅馆里喝醉,还不停咳嗽,身体虚弱的征兆已经非常明显。接着,她也死了。看起来,被电话线勒死又是个意外,但艾尔的称述究竟又有几分可信呢?最终,因为这两次意外,艾尔的身份被剥夺了,承认他是他自己,将会让他变成查尔斯之死的嫌疑人,而假如承认他是查尔斯,由于在旅馆登记的时候他和维拉是作为夫妻俩住进去的,又会让他成为维拉之死的嫌疑人。因此他不得不徘徊在两地之间,避免有人认出他来。最终,在他的抱怨声中,他再一次走入夜幕下黑暗的公路,有一辆警车停下将他带走。在最后的旁白中,艾尔说,他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一辆车停下来将他带走,这就是命运。但我们依然不能得知,这一幕究竟是否真的发生了。

电影的拍摄本身就与电影以一种狡猾的方式纠葛在一起。埃德加·乌默自称在6天内完成了拍摄,然而她女儿找到了他的拍摄记录,里面却写着14天;据说影片仅花了3万美元拍成,但学者考证之后却发现实际上至少用了10万美元——不过这依然不能改变《绕道》是当时收益最高的B级片之一的事实;影片中有许多在拍摄现场临时修改的情节,很多东西和剧本并不一致,最后一场艾尔被捕也是出于审查对罪犯不能逍遥法外的规定的妥协而另外加上去的。甚至连乌默本人的自述很多时候也具备艾尔的独白的模棱两可和不坦诚性:他说他参与过茂瑙的《日出》等名扬世界的经典电影,但实际上却得不到考证。最诡异的要数艾尔的演员汤姆·尼尔,就像他的角色所言的“意外”一样,汤姆后来因为一次意外杀死妻子被判过失杀人罪入狱,出狱后很快就去世了,年仅53岁。这些幕后趣闻当然也构成了《绕道》传奇性的一部分。

这部电影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对当时而言是一种突破,它更进一步破坏了那种非黑即白的传统价值观和讲故事必然要讲完整个事实,为观众提供真相的戏剧思维。这种打破早在《公民凯恩》就已经开始了,而《绕道》作为一部风格上自由度更高的B级片,也能将这种现代主义的特质变得更加极端,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电影就和它的女主角一样充满绝望的愤世嫉俗,或者说,一种破罐子破摔。根据许多电影人回忆,黑色电影之所以拥有那么特别的强对比、硬光、大面积黑暗的视觉风格,是因为碍于拍摄条件限制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在没什么钱的情况下制造出有冲击力的效果,同时,黑暗也能掩盖住布景里的缺陷,某位导演承认,黑暗能让一片空荡荡的背景看起来没那么空。这种策略也是《绕道》所采取的。甚至为了节省胶片,避免重拍,导演将男主角开车往公路前方走的镜头翻转过来复制一下继续用于他开车往反方向走的情节里。而另一个暗示着剧组很穷的信号就是大面积的背景投影的驾驶镜头。这部电影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车上度过的,一定程度上也能算一部公路片,尽管这个类型真正成型还要等到三十多年之后。但最终这场旅途又不得不继续下去,因为主角无处可去,也无家可归——这样被卷进命运的漩涡倒是黑色电影的独特招牌。

黑色电影的故事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马耳他之鹰》和《长眠不醒》这样的硬汉侦探视角,二是《邮差总按两次铃》和《双重赔偿》这样的罪犯视角。《绕道》毫无疑问是属于后者。而在罪犯视角里也可以分成有计划犯罪和无计划犯罪,无计划犯罪又可以分成激情犯罪和意外事件,《绕道》也可以归进意外之中。这也是黑色电影作为一种以后现代主义的形式承载现代主义的价值观的艺术的特点集中体现的地方。对于古典的戏剧而言,意外是无法制造好的悲剧的,一切都必须是人为才能体现其意义。而像《绕道》这样的电影通过意外以及其造成的所谓命运将悲剧起因从人的身上转移至人被抛入的这个无意义的世界,带有浓重的存在主义色彩。然而,《绕道》中的意外在角色甚至是观众身上引发了怀疑和猜忌,又让唯一能够依靠和确信的“我”的存在也变得模糊起来,这是主流话语必然会排斥的虚无主义,即使是今天,敢于探讨这个问题的影片一般也会被斥责为没有意义和过于悲观绝望的,在当年当然更不用说。于是黑色电影就大大方方地踏入黑暗之中,选择了成为银幕上的亡命之徒,毕竟总是得有人来扮演恶人的角色,不是吗?

4 ) 倒霉了……不是我的错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估计所有人都会问:“真有人能倒霉成这样吗?”
我的答案是:“Who Cares?”
你可以当它是一个倒霉到极点的人的自言自语,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甚至是一个变态杀手给自己的开脱,因为情节的逻辑性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电影非常的黑。

作为一个B级片,Detour的制作质量不算高,作为一个film noir来说,这个电影却包括了黑色电影该具备的几乎所有元素。悲剧男主有了;Femme Fatale有了;犯罪有了;风格化有了;加上很宿命的感觉。所以它是彻头彻尾的film noir,而且noir的厉害。

在那个年代,有意思的电影太多太多,因为电影工业总体的发达,一方面好导演好演员数不胜数,另一方面,多产的结果当然是质量残差不齐。许多黑色电影的风格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经费的问题不得已下的结果,影子多了,就看不清楚背景有多次。

话说回来,Detour是六天拍成的,这么想的话,这个电影简直就是神来一笔。现在的电影进度六天连十分钟大概都拍不出来,更别说一部剧情长片了。

其实这个故事简单的可怕,一个钟头多一点点的片长,加上很多无剧情的戏,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倒霉的人是如何变得更加倒霉。这位先生从头到尾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全世界所有最不可能的倒霉事在几天内降临在同一人身上实在是让人觉得老天没良。可即便是他如此倒霉,又如此的无辜,却让人很难同情起来。每一次他用那种便秘的表情说着:“我是无辜的,我什么都没做”我都想狠揍他一顿。

男主就好像某些弱智电影里被诬陷的白痴,一进入凶案现场什么都不做就先把杀人的凶器拿起来左看右看,恨不得在上边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到尸体边上沾上点血,最后再做惊恐状的逃离现场。到这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他不是杀人犯了。人死了没关系,但是做一连串让自己看起来很可疑的事情就是他的不对了。

这个电影里唯一可以说是巧合到像中彩票那样的事情,也就是男主居然无意中把女主给勾搭上车了。女主其实个人很喜欢,坏的很彻底,非常可恨。又是一个比男人厉害的多的女人。虽然不漂亮,不过非常狠毒的感觉,很妖。其实她也几乎什么都没做,只是言语威胁一下,软趴趴的男主就心甘情愿的被她牵着鼻子走。我说这位先生,如果你真的无辜,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让人勒索呢?那还不是因为你做了会让人误会的事情吗。有的时候误会太多,堆积起来也就变成真理了。最后的最后他竟然要为他自己的死去坐牢,还真是………………讽刺啊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是无辜的,可我现在做的事情正好证明了我做了他们说我做的,其实我没做的事情(就是杀人)。

看不懂吗?我也不懂。因为这是非常白痴的逻辑,但是电影/电视历史上已经给我们太多这样的故事了。Detour只是使这样的桥段显得更加白痴而已。黑色电影经常有这样的逻辑,杀人死人,不过是为了衬托主角的悲剧感罢了。但是像本片男主这样悲剧到头的人,又显得非常可笑了。

P.S.: 本片的中文名字”迴轉“翻译的很好,很贴切。

5 ) [Film Review] The Black Cat (1934) and Detour (1945)

Title: The Black Cat

Year: 1934

Country: USA

Language: English

Genre: Adventure, Crime, Horror

Director: Edgar G. Ulmer

Writers: Peter Ruric, Edgar G. Ulmer

Music: Heinz Roemheld

Cinematography: John J. Mescall

Editing: Ray Curtiss

Cast:

Boris Karloff

Bela Lugosi

David Manners

Julie Bishop

Lucille Lund

Egon Brecher

Thamal

Henry Armetta

Albert Conti

Rating: 6.6/10

Title: Detour

Year: 1945

Country: USA

Language: English

Genre: Crime, Drama, Film-Noir

Director: Edgar G. Ulmer

Screenwriter: Martin Goldsmith

Music: Leo Erdody

Cinematography: Benjamin H. Kline

Editing: George McGuire

Cast:

Tom Neal

Ann Savage

Edmund MacDonald

Claudia Drake

Pat Gleason

Esther Howard

Tim Ryan

Rating: 7.4/10

A double bill of two most famous films of the erstwhile B-movie auteur Edgar G. Ulmer, THE BLACK CAT is a psychological horror corralling Boris Karloff and Bela Lugosi for the first time and DETOUR, made one decade later, is a shimmering film noir of a down-on-the-luck man’s contrite confession.

THE BLACK CAT, Ulmer’s second movie made in Hollywood, sensationalized as “Dracula versus Frankenstein”, was a box office hit for Universal studio. Two icons of horror genre are at loggerheads, Karloff plays Hjalmar Poelzig, a mad Austrian architect who has a morbid propensity of preserving hair-raised cadavers of beautiful women, and Lugosi is Vitus Werdegast, an Austrian doctor who has a vehement phobia of cats, the two were once comrades in arms in WWI, but Werdegast now returns with a vengeance.

The story touches on the horror of warfare, necrophilia, incest, drug-induced hallucination, male rivalry, jealousy and Satanism, but most of which is lost in the silly plot, burdened by grafting two wholesome, nondescript American newlyweds, Peter and Joan Allison (Manners and Bishop, incidentally, the former is another closeted actor in Hollywood) into the foray. And its prefabricated sets of jerrybuilt communicating rooms are too far-fetched to be ‘30s continental vernacular, not to mention Poelzig is supposed to be a famed architect, his dwelling only shrieks otherwise.

If Peter and Joan represents audience’s moral compass, the good doctor/mad architect dichotomy soon gets obscure, there is a faint coloration of perverseness underneath Werdegast’s urbanity which is alarming, why he cannot help stroke Joan’s marcel wave? Is he cut from the same clothes like the sinister Poelzig? Like his undue fear of cats, Werdegast has an unsound mind, ravaged by inexpressible torment during the war, when his sole raison d’être is shattered into smithereens, his undoing is as cut-and-dried as Poelzig’s, sardonically, it is his American ally’s bullet that puts him out of his own misery.

After years of cranking out the so-called “Poverty Row” pictures, Ulmer spits out his contempt of Hollywood in DETOUR, when good girl Sue (Drake) decides “I want to try my luck in Hollywood”, “That’s the most stupid thing I ever heard of.” retorts her boyfriend Al Roberts (Neal). The film is told in media res, with a surly-looking Al recalls his ill-fated cross-country hitchhiker journey to join Sue in L.A..

Basically DETOUR is about a straight-up man’s entire life takes a U-turn after a wrong decision, but by making this decision seem inevitable, we are press-ganged to suspend our disbelief of not one, but two accidental deaths that leave Al the most luckless guy ever (yeah, you are still breathing, at the very least!). As a down-trodden saddo, Al is also a subpar average Joe, regarding the instance when he tries to sell the car, after planning it for half of the journey behind the wheel, he doesn’t know the car’s insurance policy, not even bothers to check the documents left in the glove compartment, so can we take it for granted his confessional screed, his “I’m such a miserable innocent” alibi? Al is a sentimental weakling, those who are prone to take the low road under the pretense that they are left no other options in a cynical world. And for once, a man like him is stripped down to his plenary wretchedness.

Neal has a perfectly befitting hangdog face as the submissive doormat, especially when he is pit against a vituperative Vera (Savage), who is an unqualified femme fatale, but Savage plays her with neither glamor nor coldness, instead, her Vera is full of venom and vim, her rapid-fire dominance and resolute blackmail are phenomenal to behold, as if her sole existence is to dare Neal to murder her, she is anathema, and Savage accomplishes this role with flying colors, are you not menaced by her indefatigable aggression?

Both features run a bit over an hour, tautly structured to hook our attention, and both are made with shoestring budget, what distinguishes is Ulmer’s astute perception of atmosphere and rhythm, THE BLACK CAT has two dueling forces in the center, but so far-off from a conventional grisly fare, what packs a punch is the evil lurking in the shadows, darkness, or even lacuna, like Werdegast’s scalpel piercing through Poelzig’s naked skin, off screen of course, but the psychogenic chills, heightened by the swelling music, are the real deal. As for DETOUR, it has a more cohesive narrative core and produces more resonance in its moralization, while Ulmer’s skillful compositional syntax can be perceived from almost every shot, B-level production, but A-level delectation.

referential entries: James Whale’s THE OLD DARK HOUSE (1932, 6.7/10); Erle C. Kenton’s ISLAND OF LOST SOULS (1932, 6.8/10); Robert Aldrich’s KISS ME DEADLY (1955, 6.2/10); Ida Lupino's THE HITCH-HIKER (1953, 7.0/10).

短评

6天就拍完的低成本黑色电影,瑕疵挺多却依旧让人感觉深刻,私认为这片子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全程都是男主一个人向观众的独白,观众很容易就投入主角“被犯罪”的困境和情绪之中,但是回头再想,每个人面对那种情境,却都会说出有利于自己的话,自我安慰、自我同情、自我欺骗,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9分钟前
  • 尾生
  • 推荐

「Haskell got me into this mess and Haskell was getting me out of it.」第一人称叙事+回忆,几次剧情反转,精彩编排,67分钟一气看完。在黑暗的公路上,顺风车承载起整个黑色故事的发展,贪婪的欲望越来越膨胀,促成越陷越深的困境。从未有杀人欲望的人最终却被卷入两宗命案里,脱逃不要被逮捕的命运,强烈的宿命感。当女主Vera瞪起眼睛开始咆哮时,我便与男主同样陷入无助的困境,试图挣扎却徒劳。

12分钟前
  • ibelieve
  • 力荐

被薇拉女士吓到了,好凶(´・ω・`)听她喋喋不休怒目而视的谩骂比听男主悲催的唠唠叨叨可怕多了~~~

14分钟前
  • 微喵的兔姑娘
  • 还行

2022年和領導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

16分钟前
  • 扎学家施耐庵
  • 力荐

6/10。开头餐馆内点唱机传出旋律,聚光灯盘旋在艾尔的眼部,周围灯光变暗,咖啡杯的特写突然变大,进入主角痛苦的回忆。乌默用极低的预算表现那些梦幻恐怖的布景:雾蒙蒙的摄影棚和一盏街灯就代表了纽约,汽车穿行于贫瘠的荒漠,在哈斯凯尔沉睡于驾驶座上离奇死亡的夜晚,令人昏眩的雨幕中闪过路边的白色围栏,艾尔慌忙掩盖了尸体并乔装成死者。当艾尔因无可藏身的处境沉思独白时,他刚搭载的维拉像可以渗透思想一样质问他把尸体放哪,原来维拉是之前抓伤哈斯凯尔手背的搭车女,她仿佛死者的化身,要艾尔继续扮演哈斯凯尔以争夺遗产,这位女蛇蝎在旅馆里酗着酒、穿着浴袍与拒绝行事的艾尔争吵,她威胁报警时正巧被门外拉扯电话线的艾尔绞死,至此毫无贪欲的艾尔因为命运的捉弄而遭罪,他悠闲地走向停下来逮捕他的警车,像荒漠般空虚、绝望的宿命论结局。

1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3.5。如果不是看了CC的文章,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电影的另一面解读,可见我实在是对电影(包括任何其他同类电影)里“不现实”的部分反应十分迟钝,觉得都很正常。因此说实话我并没有被“震慑”,只是觉得是一个很有艺术想法(剪辑、灯光、烟雾等等)的黑色公路片。而且又是那种电影背后制作的故事比电影本身精彩的案例,比如一开始这部电影一开始还有另一个“名义上的”(剧本封面署的导演不是乌默的名字)导演,领的酬劳还比乌默多四倍。但由于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几乎全是乌默的功劳,而且现场的演员也说在现场并没有见过另外那位“署名”的导演。而且电影因为美国当时的电影审查几乎面目全非,如果没有乌默,这部电影就不会有现在的魔力。出品方PRC当时也是盛产廉价B级片的厂牌,电影能够有这种能量,乌默更是功不可没。

22分钟前
  • 三十
  • 还行

7.7/10 6天拍摄完成的65分钟黑色B级片,充斥着不知从何时起就充斥在黑色电影里的话唠独白,故事简单,男主角“被犯罪”,从开头压抑到结尾。不过结尾让警笛鸣起,而不出现警车会更好点。

27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只用六天就拍摄完成的经典黑色电影,电影只有67分钟,但却高深莫测。故事以主角第一人称自述他的“被犯罪”经过,但也因为案情自述,主角究竟是“被犯罪”还是“犯罪”也无从考究,这种无法掌握真相的神秘感让电影萦绕着神秘气质。驾驶戏的摄影具有德国表现主义的朦胧美感。

28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难得看到如此「单纯」的黑色电影。我想,此片只适合推荐给黑色电影爱好者。有篇相关文章 http://blogs.suntimes.com/ebert/ebert-club/detour-the-guilty-soul-of-film.html 是它令我想起补习此片来的。

31分钟前
  • vieplivee
  • 推荐

早期公路片,钢琴师男主做搭车客由东岸去好莱坞找做演艺梦的女友,碰上车主意外身亡,怕担事的男主冒充对方继续上路,却又载到死者凶蛮女友,后者胁迫他继续冒充好继承遗产……全片由男主的讲述贯穿始终,他连续遭遇倒霉事似乎被命运玩弄,有趣的是这份无可奈何随波逐流的状态也扣着他窘迫的阶层,叙事的主观性明显,但呈现的却很客观——全片以同时包含男女主在内的中近景为主,这种手法稀释了剧情的暧昧,如果多几个男主的主观镜头也许会好些。除了黑色电影的标配元素和风格,本片有些诗意现实主义的笔触——男主和女友在雾气和夜色中的街道漫步,幻想中女友在好莱坞表演的场面和女接线员们的工作——让我想起《雾码头》。画外音跟《沉默中爆发》一样令人头疼,但男主面向观众自嘲这故事偶然性太强,以及初次观察女主时的白描式说辞都还挺有意思的

3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Tagline——只有无线电话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38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film noir class screening. 那个年代的B movie,和Laura这样的“大片”连在一起看很有意思。其实还真的比“大片”好看

43分钟前
  • Lauren
  • 推荐

7.6;嗚呼嗚呼,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 with Anana

46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没有《希区柯克剧场》第一季中的某一集精彩,就是剧情简介里提到的那个

48分钟前
  • 翟墨子
  • 还行

第一人称叙事+回忆,几次剧情反转,黑吃黑的精彩编排,67分钟一气看完。在黑暗的公路上,顺风车承载起整个黑色故事的发展,贪婪的欲望越来越膨胀,促成越陷越深的困境。从未有杀人欲望的人最终却被卷入两宗命案里,脱逃不要被逮捕的命运,强烈的宿命感。(绕道)

50分钟前
  • 海纳百川
  • 推荐

8.5/10。①男主因被误认为杀死A的凶手(且难以自证清白)而被迫逃亡,中途遇上发现男主与A之死有关的蛇蝎美女B被她胁迫,男主在反抗B的过程中意外杀死了她,于是他只能继续亡命天涯。②典型的高水平黑色电影:低照度摄影、表现主义光影、低调打光;几段相似性转场做的还可以。③太依赖旁白——而不是视听——来交代男主心理。

51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三星半//A riff on Edgar G. Ulmer’s noir Detour (1945), it ultimately sees the two protagonists divided after the man gets involved with a mysterious rich businessman whose bank accounts provide a getaway option. //Petkova, S. Christian Petzold’s Material Symbolism[EB/OL]//佩措尔德《自由古巴》之前身

56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借助黑色电影的外壳,在公路电影的概念尚未确立时无意的拍摄了一部公路片。然而这仍旧不过是浅层次的,剧中所有人物似乎被一种早已注定好的“命运”包围,一切“偶然”的“巧合”实际上都是必然,一张无形的手在背后操控一切,主人公搭车来到好莱坞,却不是爱情的颂歌,而是命运的挽歌。

59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在电影院看的4k修复版,摄影堪称教科书级别,剩下的就没有特别出彩的了。男主角也太倒霉了吧。台词透露着dry humor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演技太烂还是人物喜感反正观众一直笑不停。。。。

1小时前
  • a little mark
  • 推荐

7.5/10 这部黑色B级片用了6天时间拍完,有很多的地方太过戏剧化,结尾的突兀跟整个影片的时间线的问题比较严重。

1小时前
  • 水片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